零件表面完整性与加工质量
表面完整性

表面完整性百科内容来自于:表面完整性是零件加工后的表面纹理和表面层冶金质量,又称表面层质量。
表面层冶金质量主要包括显微结构变化、再结晶、晶间腐蚀、显微裂纹、塑性变形,残余应力、合金贫化等。
表面完整性正文表面完整性是零件加工后的表面纹理和表面层冶金质量,又称表面层质量。
表面纹理表面纹理主要包括粗糙度、波纹度、刀纹方向、宏观裂纹、皱折和撕裂等。
表面层冶金质量表面层冶金质量主要包括显微结构变化、再结晶、晶间腐蚀、显微裂纹、塑性变形,残余应力、合金贫化等。
受加工影响而在零件表面下一定深度处产生的受扰材料层称表面层(见图)。
表面层的深度通常为百分之几毫米,在特殊的加工条件下深度可达0.3毫米左右。
表面完整性飞行器事故和故障的分析表明:疲劳破坏大都起源于工作应力高、形状复杂、工作条件恶劣的飞行器零件表面或接近表面的部位。
这个问题起先并未为人们所认识。
设计和修理人员只是单纯地选择高强度的材料或增加零件的断面面积。
这样既提高了成本又增加了重量,还不能根本防止事故的发生。
重要受力零件大都用高强度或高温材料(包括各种高温合金、钛合金、高强度合金钢等)制成,在高温、高速条件下承受反复载荷和腐蚀介质的侵蚀时,表面层的质量严重影响这类零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常见的表面层质量问题切削工艺可以影响到最终成品零件的表面完整性,可能最终导致薄壁零件变形、或降低关键旋转零件(盘和轴)的疲劳寿命。
切削力和加工期间所形成的高温的共同作用会导致零件微观结构的改变,进而引起显微硬度,晶界塑性变形,以及零件表面下的的残余应力的变化。
飞机起落架零件在磨削加工时的烧伤;镍基铸造合金发动机涡轮叶片榫头磨削裂纹;切削加工后表面层的残余拉应力所造成的零件畸变和疲劳强度的降低,含氯离子的切削液对钛合金抗应力磨蚀能力的减弱;加工过程中由于对氢、氧等元素的化学吸收引起的脆性;在电火花加工或激光加工中由于表面的再铸层引起疲劳强度的降低等。
在飞行器生产中广泛使用各种光饰加工来改善飞行器重要零件的表面层质量。
通用机械行业精密机械零件加工方案

通用机械行业精密机械零件加工方案第1章精密机械零件加工概述 (3)1.1 零件加工要求与难点分析 (3)1.1.1 加工要求 (3)1.1.2 难点分析 (4)1.2 加工工艺现状与发展趋势 (4)1.2.1 加工工艺现状 (4)1.2.2 发展趋势 (4)第2章零件加工材料选择与处理 (5)2.1 常用材料功能及适用范围 (5)2.1.1 金属材料 (5)2.1.2 非金属材料 (5)2.2 材料热处理与表面处理技术 (5)2.2.1 热处理技术 (5)2.2.2 表面处理技术 (5)2.3 材料选择与加工匹配性分析 (6)第3章零件加工设备选型与配置 (6)3.1 常用加工设备类型及特点 (6)3.1.1 数控车床 (6)3.1.2 数控铣床 (6)3.1.3 数控磨床 (7)3.2 设备选型原则与配置方案 (7)3.2.1 设备选型原则 (7)3.2.2 配置方案 (7)3.3 设备功能与加工精度保障措施 (7)第4章零件加工工艺规划与设计 (7)4.1 加工工艺流程设计 (8)4.1.1 分析零件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 (8)4.1.2 确定加工方法及加工顺序 (8)4.1.3 设计算法及加工参数 (8)4.1.4 编制工艺文件 (8)4.2 关键工序与工艺参数优化 (8)4.2.1 识别关键工序 (8)4.2.2 优化工艺参数 (8)4.2.3 评估优化效果 (8)4.3 工艺验证与改进措施 (8)4.3.1 工艺验证 (9)4.3.2 收集反馈信息 (9)4.3.3 改进措施 (9)4.3.4 持续改进 (9)第5章零件加工精度控制 (9)5.1 加工误差来源与控制策略 (9)5.1.1 误差来源分析 (9)5.1.2 控制策略 (9)5.2 精密测量技术在加工中的应用 (10)5.2.1 三坐标测量机 (10)5.2.2 激光干涉仪 (10)5.2.3 光学测量技术 (10)5.3 精度控制案例分析 (10)5.3.1 案例一:精密齿轮加工 (10)5.3.2 案例二:精密轴类零件加工 (10)第6章零件加工表面质量与完整性 (11)6.1 表面质量要求与影响因素 (11)6.1.1 表面质量要求 (11)6.1.2 影响因素 (11)6.2 表面完整性检测与评价方法 (11)6.2.1 检测方法 (11)6.2.2 评价方法 (11)6.3 表面加工质量控制措施 (12)6.3.1 优化切削参数 (12)6.3.2 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切削液 (12)6.3.3 提高机床功能 (12)6.3.4 优化工艺流程 (12)6.3.5 检测与调整 (12)第7章零件加工中的装夹与定位 (12)7.1 装夹方式选择与设计 (12)7.1.1 装夹方式选择原则 (13)7.1.2 装夹结构设计要点 (13)7.2 定位精度分析与优化 (13)7.2.1 定位误差来源 (13)7.2.2 定位精度优化措施 (13)7.3 装夹与定位误差控制 (13)7.3.1 装夹误差控制 (13)7.3.2 定位误差控制 (14)第8章零件加工过程中的切削液应用 (14)8.1 切削液的作用与选用原则 (14)8.1.1 切削液的作用 (14)8.1.2 切削液的选用原则 (14)8.2 切削液的使用与维护 (14)8.2.1 切削液的添加与更换 (14)8.2.2 切削液的浓度控制 (14)8.2.3 切削液的过滤与清洁 (14)8.2.4 切削液的防腐与抗菌 (15)8.3 切削液对加工质量的影响分析 (15)8.3.1 切削液对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 (15)8.3.2 切削液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15)8.3.3 切削液对刀具寿命的影响 (15)8.3.4 切削液对切屑排除的影响 (15)8.3.5 切削液对加工环境的影响 (15)第9章零件加工质量检测与控制 (15)9.1 检测方法与设备选型 (15)9.1.1 尺寸检测 (15)9.1.2 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 (15)9.1.3 表面质量检测 (15)9.1.4 材质分析 (16)9.2 加工过程质量控制策略 (16)9.2.1 严格遵循工艺规程 (16)9.2.2 在线检测与实时调整 (16)9.2.3 加强设备维护与管理 (16)9.2.4 员工培训与管理 (16)9.3 质量问题分析与处理 (16)9.3.1 质量问题收集与分类 (16)9.3.2 原因分析 (16)9.3.3 制定改进措施 (16)9.3.4 改进效果验证 (16)第10章零件加工成本控制与优化 (17)10.1 成本构成与影响因素 (17)10.1.1 成本构成 (17)10.1.2 影响因素 (17)10.2 成本控制策略与措施 (17)10.2.1 成本控制策略 (17)10.2.2 成本控制措施 (17)10.3 供应链管理与优化建议 (17)10.3.1 供应链管理 (18)10.3.2 优化建议 (18)第1章精密机械零件加工概述1.1 零件加工要求与难点分析1.1.1 加工要求精密机械零件作为通用机械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机械设备功能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及其控制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及其控制概述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是指工件表面的平整度、光洁度和形状精度等方面的指标。
良好的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是保证工件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控制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是机械加工过程中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评价指标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评价指标包括粗糙度、平整度、光洁度和形状精度等。
粗糙度是指工件表面的不规则程度,也是表面形态的度量。
常用的粗糙度评价参数有Ra、Rz、Rq等。
粗糙度越小,表面越光滑。
粗糙度对工件的强度、耐磨性、润滑等性能有重要影响。
平整度平整度是指工件表面的平整程度。
平整度的好坏影响着工件的配合质量和密封性能。
平整度可以通过测量工件表面的平坦度、平行度等参数来评价。
光洁度光洁度是工件表面反光性和光滑度的度量。
通过测量表面的反射率、光泽度等参数来评价。
高光洁度的表面不仅具有美观性,还能改善工件的耐腐蚀性能。
形状精度是指工件形状与标准形状之间的偏差程度。
形状精度可以通过测量工件的直线度、圆度、同轴度等参数来评价。
形状精度的好坏影响着工件的装配性能和运动精度。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控制方法为了获得满足要求的机械加工表面质量,需要采用合适的工艺方法和控制技术。
机械加工工艺的选择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切削参数和切削工具是保证表面质量的关键。
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参数的合理选择可以减小表面粗糙度,改善表面质量。
加工设备的调整和维护机械加工设备的调整和维护对保证表面质量同样重要。
调整设备的刀具位置、工艺参数的精确控制,以及对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都能提高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刀具的选择和磨削选择合适的刀具材料和刀具几何参数,以及刀具的定期磨削和修复,可以保证机械加工表面的精度和光洁度。
表面处理技术对于特殊要求的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可以采用表面处理技术来改善表面的光洁度和形状精度。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抛光、喷砂、阳极氧化等。
总结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对工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

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一、加工精度要求。
1. 尺寸精度。
这就好比给零件做衣服,尺寸得合身。
比如说要做个轴,图纸上要求直径是10毫米,那你加工出来的轴直径可不能偏差太大。
如果偏差个0.1毫米,可能这个轴就塞不进它该去的孔里了,就像大脚穿小鞋或者小脚穿大鞋一样别扭。
一般来说,根据零件的用途,尺寸精度会有不同的等级要求,有的可能允许偏差在±0.01毫米以内,这就要求加工的时候得非常精细,就像雕刻大师刻小佛像,一丁点儿差错都不行。
2. 形状精度。
形状精度就是要让零件的形状长得像它设计的那样。
拿一个圆柱来说,它得是真正的圆柱,不能是歪歪扭扭的。
如果形状精度不达标,就像盖房子,本来要盖个四四方方的房子,结果盖成了梯形的,那可就麻烦了。
比如说加工一个平面,这个平面得平得像镜子一样,如果有凸起或者凹陷,那在装配或者使用的时候就会出问题。
像一些高精度的机床导轨,形状精度要求特别高,要是导轨不平,那机床加工出来的其他零件也都跟着遭殃了。
3. 位置精度。
这就像是给零件里的各个小部件排座位。
比如一个箱体上有几个孔,这些孔之间的距离、角度都得按规定来。
如果是发动机的缸体,缸孔之间的位置精度不达标,发动机的性能就会大打折扣。
就好像一个乐队,每个乐手的位置站错了,演奏出来的音乐肯定就乱套了。
像孔与孔之间的平行度、垂直度这些位置关系,都得严格控制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不然整个零件或者设备就可能没法正常工作了。
二、表面质量要求。
1. 表面粗糙度。
2. 表面纹理。
表面纹理也很重要呢。
有时候我们希望零件表面有一定的纹理方向,就像木材的纹理一样。
比如说在车削加工的时候,车刀走刀的方向会在零件表面留下纹理。
如果纹理方向不对,可能会影响零件的受力情况。
比如一个受轴向力的轴,表面纹理最好是沿着轴向的,如果是杂乱无章的或者垂直于轴向的,这个轴在受力的时候就容易出问题,就像顺着木材纹理砍木头和横着纹理砍木头,难度和效果完全不一样。
3. 表面层物理机械性能。
机械加工零件表面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机械加工零件表面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摘要: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对机械加工零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零件表面质量对其整体工程建设也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相关人员需要对其表面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综合探究质量控制策略,本文综合探究控制零件表面质量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机械加工零件;表面;质量控制引言:一般情况下,对于机械加工零件而言,表面完整度会在很大程度内影响零件整体质量,相关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确保能够对其零件表面质量进行有效控制,进而保证能够更为高效的应用机械加工零件,使其发挥更大的价值,为了进一步明确如何有效控制零件表面质量,特此进行本次研究。
一、零件表面完整性对于机械零部件而言,表面完整性对其零件外观完整和使用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零部件表面存在残缺,则会使其机械性能变差。
相关人员在具体研究零部件时,需要从金相组织变化,表面损伤和表面粗糙度等方面研究其表面特征,而机械加工工艺会对该类因素造成很大影响,所以相关人员需要对其加工方式和工序顺序进行合理优化,确保在加工中能够有效避免机床刀具损伤零部件表面,对其加工工艺进行科学改进,确保零部件表面具有更高的完整度,使其机械运动和实际组装的具体需求得到高度满足,进而保障机械零部件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二、对机械加工零件进行质量控制的具体策略(一)科学改进加工工艺对于机械加工零件而言,制作工艺会在很大程度内影响零件质量,而在现阶段,人为因素是使其机械加工零件质量无法满足应用需求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对其机械加工质量进行有效的保障,加工人员需要确保加工工艺过程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确保能够使其零件加工时间得到有效减少,进而使其由于时间问题导致出现的工程延误,得到有效避免。
在对零件进行机械加工之前,需要科学完善准备工作,确保一次性完成,使其重复加工造成的原料损失和误差得到有效减少。
(二)合理优化加工程序在进行机械零件加工时,加工制作技术会对其零件整体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我国现阶段,具体进行零件机械加工时,无法确保高度满足表面质量标准,同时,人为元素也会在很大程度内影响机械表面质量,导致零件机械加工之后,表面质量很难满足行业标准。
表面din iso 1302 ra标准

表面din iso 1302 ra标准
DIN ISO 1302 RA标准是一种表面质量的测量标准,用于描述产品表面完整性和均匀性。
该标准指定了每种表面粗糙度的细节,允许产品的表面和加工明确规定,以保证所有生产的零件能够符合表面要求。
这有利于避免任何由容易预测的表面不良表现导致的问题。
DIN ISO 1302 RA标准有一系列标准表面粗糙度值,每一个数值都详细说明每种表面质量等级对应的表面粗糙度范围。
经过测量,任何表面都可以根据其粗糙度值与该标准匹配,来确定它的表面质量等级。
由于它的细致性,这个标准是所有表面处理引起的表面粗糙度研究的基础。
测量和分析技术,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视觉法,光学法,化学法和机器法。
其中,机器法是最准确的测量方法,可以用来快速准确地测量表面粗糙度。
例如,利用放电测量仪等工具可以准确地收集表面粗糙度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用来满足DIN ISO 1302 RA标准的要求。
此外,表面处理可以用来管理表面质量,以满足DIN ISO 1302 RA标准的要求。
例如,对表面采用研磨,抛光,拉丁斯,细砂等过程,使表面能够符合标准的要求。
这些技术的应用取决于部件加工类型以及表面粗糙度质量等级所需的范围。
总之,DIN ISO 1302 RA标准是表面质量测量中有用的标准,它可以用来满足具体产品表面质量要求,其中包括测量表面粗糙度,以及采用表面处理来管理表面质量。
正确使用此标准,可以提高零件表面质量,以满足全球市场的要求。
浅谈机械加工零件表面的质量控制措施

浅谈机械加工零件表面的质量控制措施机械加工零件表面质量是指零件表面的光洁度、光泽度、粗糙度等性能,直接影响着零件的外观质量和功能使用。
为了保证机械加工零件表面质量达到设计要求,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
本文将从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加工设备、测量检验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材料选择材料的选择对零件表面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材料的硬度、韧性、耐磨性等性能直接影响着零件的表面质量。
在选择材料的时候,需要根据零件的使用环境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以确保零件表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加工性能。
二、加工工艺机械加工零件的表面质量受加工工艺的影响较大。
合理的加工工艺能够保证零件表面的光洁度和粗糙度达到设计要求。
加工工艺中的切削参数、冷却润滑、刀具选择等都会影响到零件的表面质量。
要严格控制加工工艺,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质量要求。
三、加工设备选择适当的加工设备也是保证零件表面质量的重要因素。
现代机械加工设备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稳定性好等特点,能够有效地提高零件表面的加工质量。
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应该选择适当的加工设备,确保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从而保证零件表面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测量检验测量检验是保证零件表面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各种精密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对零件表面的尺寸、形状、粗糙度等进行检验,以确保零件表面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对于主要表面质量、表面缺陷和加工误差,需要建立相应的检验标准,对零件表面进行全面的检验,以保证零件表面的质量。
保证机械加工零件表面质量的关键在于全面控制加工工艺,正确选择材料,使用合适的加工设备和严格的测量检验,从而确保零件表面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只有通过全面的控制措施和严格的质量检验,才能保证机械加工零件表面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性。
机械加工表面完整性研究

机械加工表面完整性研究表面完整性是描述、鉴定和控制加工过程在零件表面层内可能产生的各种变化及其对零件使用性能影响的技术。
文章着眼于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及其与表面完整性的关系,阐述了提高表面完整性的加工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满足当前的抗疲劳制造要求。
标签:机械加工;表面;完整性前言疲劳准则是航空零部件设计的基本依据,疲劳性能是航空零件使用可靠性及寿命的决定性因素。
在零件结构尺寸和材料性能一定的情况下,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又是影响零件疲劳寿命的关键因素。
航空零件断裂故障的晶相分析或断口分析表明,无论是动载疲劳断裂还是静载延迟断裂,其主要原因主要是加工表面层状态不良。
为保证零件长寿命使用,六十年代中期美国率先提出了切削加工零件表面完整性的概念,将已加工的表面质量称为表面完整性。
随着航空制造业的发展及新兴材料使用的增加,表面完整性内容更为丰富,以致传统工艺切削加工的零件表面完整性的研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着眼于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及其与表面完整性的关系,阐述了提高表面完整性的加工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满足当前的抗疲劳制造要求。
1 表面完整性概念及机制1.1 表面完整性概念表面完整性是描述、鉴定和控制加工过程在零件表面及次表面内可能产生的各种变化及其对零件使用性能影响的技术。
从广义上讲,表面完整性包括两个组成部分:(1)与零件表面纹理有关的部分,称为外部效应:其中包括表面粗糙度、波纹度、刀纹方向和宏观缺陷。
粗糙度算术平均值Ra是表面纹理构型要素中最主要的表征参数。
(2)与表面冶金层冶金物理特性变化有关的部分,即内部效应:其中包括显微结构变化:再结晶、晶间腐蚀、热影响区、显微裂纹、硬度变化、残余应力、材料非同质性和合金贫化等。
表面完整性技术把零件制造中的尺寸公差、表面纹理和冶金物理变化综合协调考虑,能使零件表面层不受(或少受)损伤甚至有所改善,从而有效地提高零件产品的使用寿命。
1.2 表面完整性的形成机制零件机械加工表面由多种要素及属性构成,如表面微观形貌、晶相结构及力学特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完整性
表面完整性是零件加工后的表面纹理和表面层冶金质量,又称表面层质量。
表面层冶金质量主要包括显微结构变化、再结晶、晶间腐蚀、显微裂纹、塑性变形,残余应力、合金贫化等。
目录
∙ 1 表面完整性
∙ 2 正文
∙ 3 相关连接
∙
表面完整性是零件加工后的表面纹理和表面层冶金质量,又称表面层质量。
表面纹理
表面纹理主要包括粗糙度、波纹度、刀纹方向、宏观裂纹、皱折和撕裂等。
表面层冶金质量
表面层冶金质量主要包括显微结构变化、再结晶、晶间腐蚀、显微裂纹、塑性变形,残余应力、合金贫化等。
受加工影响而在零件表面下一定深度处产生的受扰材料层称表面层(见图)。
表面层的深度通常为百分之几毫米,在特殊的加工条件下深度可达0.3毫米左右。
表面完整性
飞行器事故和故障的分析表明:疲劳破坏大都起源于工作应力高、形状复杂、工作条件恶劣的飞行器零件表面或接近表面的部位。
这个问题起先并未为人们所认识。
设计和修理人员只是单纯地选择高强度的材料或增加零件的断面面积。
这样既提高了成本又增加了重量,还不能根本防止事故的发生。
重要受力零件大都用高强度或高温材料(包括各种高温合金、钛合金、高强度合金钢等)制成,在高温、高速条件下承受反复载荷和腐蚀介质的侵蚀时,表面层的质量严重影响这类零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常见的表面层质量问题
切削工艺可以影响到最终成品零件的表面完整性,可能最终导致薄壁零件变形、或降低关键旋转零件(盘和轴)的疲劳寿命。
切削力和加工期间所形成的高温的共同作用会导致零件微观结构的改变,进而引起显微硬度,晶界塑性变形,以及零件表面下的的残余应力的变化。
飞机起落架零件在磨削加工时的烧伤;镍基铸造合金发动机涡轮叶片榫头磨削裂纹;切削加工后表面层的残余拉应力所造成的零件畸变和疲劳强度的降低,含氯离子的切削液对钛合金抗应力磨蚀能力的减弱;加工过程中由于对氢、氧等元素的化学吸收引起的脆性;在电火花加工或激光加工中由于表面的再铸层引起疲劳强度的降低等。
在飞行器生产中广泛使用各种光饰加工来改善飞行器重要零件的表面层质量。
常用的处理工艺有:磨粒流加工,喷丸强化,滚轮压光,珩磨,低应力磨削,电化学抛光和振动消除应力等方法。
百度文库 /view/68ed220d4a7302768e99391f.html
/sandvik/8900/Internet/Coromant/cn02027.nsf/GenerateTopFr ameset?ReadForm&menu=&view=http%3A///sandvik/8900/Intern et
第一节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含义及其对零件的使用性能的影响
一、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含义
包括:微观几何形状
表层物理力学性能
一)加工表面的几何形状特征
纹理方向:表面刀纹的方向
表面波度:50<波长/波幅<1000
表面粗糙度:波长/波幅<50,一般与工艺系统的振动有关。
(二)表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能
1、冷作硬化
2、表面层因受热而发生金相组织变化
3、产生残余应力
二、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一)表面质量对零件耐磨性的影响
耐磨性则与表面几何质量、表面力学性能有关
一般的磨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急剧磨损阶段
初期磨损阶段结束时的磨损量称为初期磨损量。
(二)表面质量对耐腐蚀性的影响
表面质量越差,存在裂纹时,耐腐蚀性降低
(三)表面质量对零件疲劳强度的影响
表面缺陷会引起应力集中,降低疲劳强度。
若
表面存在残余压应力,疲劳强度将会提高。
(四)表面质量对配合性质的影响
表面比较粗糙时,轮廓峰在工作中被逐渐磨掉,
零件尺寸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配合性质。
一般来说,表面粗糙度应与加工精度相适应
三、表面完整性的概念。
其内容主要有:
(1)表面形貌
(2)表面缺陷
(3)微观组织与表面层的冶金化学特性
1)微观裂纹
2)微观组织变化,包括晶粒大小和形状、析出和再结晶等的变给。
3)晶间腐蚀和化学成分的优先溶解。
4)对于氢氧等元素的化学吸收作用所引起的脆性等。
(4)表面层物理学性能它主要包括表面层硬化深度和程度、表面层残余应力的大小、方向及分布情况等。
(5)表层其他工程技术特性主要有摩擦特性、光的反射率、导电性和导磁性等。
由此可见,表面质量从表面完整性的角度来分析,更强调了表面层内的特性,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