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关系分类

合集下载

中国外交伙伴关系等级表

中国外交伙伴关系等级表

中国外交伙伴关系等级表
以下是根据中国外交部公布的标准整理的中国外交伙伴关系等级表:特别战略伙伴关系:俄罗斯、中非共和国。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巴西、南非。

战略伙伴关系:印度、巴基斯坦、墨西哥、沙特阿拉伯、伊朗、韩国、阿联酋、土耳其、阿塞拜疆、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埃及、以色列。

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

全面对话伙伴关系:欧盟、欧盟成员国、英国、俄罗斯联邦。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阿根廷、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
瓜多尔、乌拉圭、太平洋岛国、斐济、萨摩亚、瓦努阿图、基里巴斯、汤加、巴布亚新几内亚、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老挝。

友好合作伙伴关系:阿富汗、巴勒斯坦、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
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贝宁、布基
纳法索、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利比里亚、马里、尼日尔、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多哥、毛里塔尼亚、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
米比亚、南苏丹、苏丹、乍得、中东欧国家、海地、多米尼克、圣卢西亚、巴巴多斯、安提瓜和巴布达、圣基茨和尼维斯、多米尼加、特立尼达和多
巴哥、牙买加、古巴。

中国和各国的伙伴关系是根据不同因素和利益方向的综合考虑,随时
可能有变化。

中国的对外关系对外政策

中国的对外关系对外政策

中国的对外关系、对外政策一.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及对外政策。

1.对外关系:(1)西汉:丝绸之路(中西方交通要道)张骞出使西域,对“丝绸之路”的形成贡献最大。

(2)唐朝:遣唐使(日本后仿效“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鉴真东渡日本(唐风洋溢奈良城、唐招提寺);(3)明朝:①郑和下西洋(印度洋),促进经济文化交流;②戚继光抗倭:保护民族利益;③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澳门遭到殖民侵略。

(4)清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的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外交政策:闭关锁国政策,中国逐渐落后西方。

2. 对外政策:(1)西汉:开辟陆上、海上丝绸之路。

特点:积极主动开放,对外联系。

(2)唐朝: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

特点:积极主动开放,对外联系。

(3)明朝:郑和下西洋。

特点:积极主动开放,对外联系到闭关锁国。

(4)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3. 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发展的趋势(特点):由对外开放、积极联系变为闭关锁国。

中国从古至今对外政策发展的趋势(特点):由对外开放、积极联系变为闭关锁国,再到对外开放。

4.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对外政策的启发:对外开放,国运昌盛;闭关锁国,国运衰落。

(对外开放,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国家强盛;闭关锁国,阻碍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落后。

)对待国外的东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立足国情,不断开拓创新。

5.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对外政策变化的影响:(1)由“对外开放、积极联系变为闭关锁国”的影响:限制了对外贸易和中外文化科技的交流,使近代中国在世界上落伍;由于落后而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2)国运的盛衰与不同对外政策的关系:对外开放,国运昌盛;闭关锁国,国运衰落。

二.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列举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发动的主要侵略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1)侵略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2)不平等条约及危害:①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

中国外交伙伴关系等级解读

中国外交伙伴关系等级解读

中国外交伙伴关系等级解读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积极发展了与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外交伙伴关系,在全球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中国外交部的官方表态,中国将外交伙伴关系等级分为四个级别: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战略伙伴关系、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和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下面将对这四个等级进行解读。

一、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中国最高级别的外交伙伴关系。

这种伙伴关系内涵丰富,意味着相互间高度的政治互信、全面的经济合作以及密切的人文交流。

目前,中国与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这种高水平伙伴关系,如俄罗斯、法国、德国等。

这些国家与中国在政治、经济、安全、人文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合作。

二、战略伙伴关系战略伙伴关系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的较高级别的外交伙伴关系。

战略伙伴关系包括政治、经济、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合作。

中国与许多国家建立了这种伙伴关系,如巴西、南非、埃及等。

这些国家与中国在特定领域或特定议题上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彼此互助、相互支持。

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是介于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战略伙伴关系之间的一种伙伴关系。

这种伙伴关系呈现全面、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

中国与一些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这种伙伴关系,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等。

这些国家与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展开广泛的合作,相互间有着较高水平的关系。

四、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的次高级别的外交伙伴关系。

这种伙伴关系主要涵盖友好、互利和合作的方面,是中国外交的一种基本关系。

中国与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这种伙伴关系,如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巴拿马等。

这些国家与中国在政治、经济、人文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交往和合作。

总体来说,中国外交伙伴关系等级的划分是基于双方合作领域的广度和深度。

这些伙伴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并且逐渐形成了合作机制和合作规则。

通过建立不同等级的伙伴关系,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为促进全球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外交伙伴关系等级解读

中国外交伙伴关系等级解读

中国外交伙伴关系等级分为五大类: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全面合作伙伴关系、重要合作伙伴关系、战略伙伴关系和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1.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最高级别的外交关系,意味着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和共识。

目前,中国与美国、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等国家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 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次高级别的外交关系,意味着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密切的合作和互动。

目前,中国与欧盟、日本、韩国、东盟国家等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3. 重要合作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一种次高级别的外交关系,意味着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一定的合作和互动,但与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相比,合作程度和领域有所减少。

目前,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等重要新兴经济体国家建立了重要合作伙伴关系。

4. 战略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一种次低级别的外交关系,意味着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一定的合作和共识,但与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和重要合作伙伴关系相比,合作程度和领域有所减少。

目前,中国与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5. 友好关系:这种伙伴关系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最低级别的外交关系,意味着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一定的合作和互动,但与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相比,合作程度和领域较少。

目前,中国与一些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外交关系等级排名

中国外交关系等级排名

中国外交关系等级排名
中国按照外交关系亲疏,从1996年开始将与建交国家的关系分类,按等级由低至高依次为:单纯建交、睦邻友好、伙伴、传统友好合作以及血盟5种关系。

其中,伙伴关系被分为:合作伙伴、建设性合作伙伴、全面合作伙伴、战略伙伴、战略合作伙伴、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战略”意为共同讨论世界经济问题并在军事、战略方面合作以及国际舞台上展开合作。

“战略协作”指除战略合作的内容外,双方还将在军事、战略的技术方面协作互助。

“全面战略伙伴”:在战略的各个方面展开合作。

“合作”主要指经济某些方面的合作;“全面合作”指经济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是指互不对立,并遵守“求同存异”原则,不攻击某个特定的第三国。

以中国建有伙伴关系的国家或组织,通常属于中国的邻国或者在国际有一定影响力。

“建设性”或“创造性”伙伴关系意为:双方本为敌对阵营,但希望通过合作与沟通,增加互信与双赢,建设真正的伙伴关系。

中国外交关系分类

中国外交关系分类

中国外交关系分类
中国的外交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分类:
1. 邻国关系: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如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朝鲜等。

这些关系受到地缘政治、历史、领土争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 大国关系: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大国的关系,如美国、欧盟、日本等。

这些关系涉及到国际经济、贸易、军事安全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与竞争。

3. 发展中国家关系:中国与非洲、拉美、亚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中国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主要集中在经济援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等领域。

4. 国际组织关系:中国与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关系。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这些国际组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5. 反恐与安全合作:中国与国际社会密切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

中国与其他国家在情报交流、执法合作、边境安全等方面开展合作。

6. 区域合作关系: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组织和倡议,如东盟、上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

这些合作有助于地区内各国之间的互信与发展。

总体而言,中国的外交关系是复杂而多样的。

中国积极推动建设性的国际秩序和多边合作,并努力实现世界和平与繁荣。

中国外交政策

中国外交政策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 理尼赫鲁会谈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
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
1954年,中国政府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
一九五五年四月,周恩来总理出席在印尼万 隆召开的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 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中国外交关系概述
1949年6月30日
中国外交关系概述
“一边倒”策略的表现
1949年12月,毛泽 东访问苏联。这是 新中国最高领导人 的首次出访。
中国外交关系概述
“一边倒”策略的表现
1950年2月14日签 订《中苏友好同盟 互助条约》。
中国外交关系概述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核心内容:共同防止日本帝国主义之再起及日本或 其他用任何形式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国家 之重新侵略。 •条约中包含了军事同盟性质的条款:一旦缔约国 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 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 事及其他援助。
---1965年9月29日陈毅在北京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
中国外交关系概述
•中国外交处于较孤立的状态 •中间地带:指二次世界大战后,介于美国和苏联之间 的辽阔地带。它分为:第一个中间地带,是亚、非、拉 国家和地区;第二个中间地带,是西欧、日本、加拿 大和大洋洲。(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 •1963年12月13日—1964年2月29日 周恩来总理到亚 非13国访问 •1964年1月27日 中法建交(戴高乐)
中国外交关系概述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在一个月内撤走在华工作的1300多名苏联专家?撕毁中苏两国签订的12个协定和两国科学院签订的一个协议书及343份专家合同和合同补充?废除257个科学技术合作项目?大量减少成套设备和各种设备中关键部件的供应中国外交关系概述两面开弓如果美帝国主义决心要把侵略战争强加于我们那就欢迎他们早点来欢迎他们明天就来

高三政治外交关系知识点透彻梳理

高三政治外交关系知识点透彻梳理

高三政治外交关系知识点透彻梳理外交关系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与其他国家建立的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在高三政治学习中,外交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外交关系进行透彻的梳理。

一、外交关系的定义与分类1.1 外交关系的定义外交关系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与其他国家建立的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1.2 外交关系的分类外交关系可以分为正式外交关系和非正式外交关系两种。

正式外交关系是指两国之间通过外交途径建立的关系,包括建立外交关系、互派外交使节、进行外交谈判等。

非正式外交关系是指两国之间通过非正式途径建立的关系,如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文化交流等。

二、外交政策与国家利益2.1 外交政策的概念外交政策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维护自身利益和履行国际义务的行动方针和策略。

2.2 国家利益的概念国家利益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维护自身安全和发展的权益。

2.3 外交政策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外交政策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利益是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据。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应该根据国家利益来制定,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

三、国际组织与国际会议3.1 国际组织的概念国际组织是由多个国家组成的,旨在促进国际合作和解决国际问题的组织。

3.2 国际组织的分类国际组织可以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政府间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如红十字会、绿色和平组织等。

3.3 国际会议的概念国际会议是指多个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召开的会议,旨在解决国际问题和促进国际合作。

四、外交手段与外交斗争4.1 外交手段的概念外交手段是指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为实现自身利益而采取的行动和策略。

4.2 外交斗争的概念外交斗争是指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为维护自身利益而与其他国家进行的斗争。

4.3 外交手段与外交斗争的关系外交手段是进行外交斗争的工具和手段,外交斗争是运用外交手段实现国家利益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按照外交关系亲疏,从1996年开始将与建交国家的关系分类,按等级由低至高依次为:单纯建交、睦邻友好、伙伴、传统友好合作以及血盟5种关系。

其中,伙伴关系被分为:合作伙伴、建设性合作伙伴、全面合作伙伴、战略伙伴、战略合作伙伴、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战略”意为共同讨论世界经济问题并在军事、战略方面合作以及国际舞台上展开合作。

“战略协作”指除战略合作的内容外,双方还将在军事、战略的技术方面协作互助。

“全面战略伙伴”:在战略的各个方面展开合作。

“合作”主要指经济某些方面的合作;“全面合作”指经济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
“伙伴关系”是指互不对立,并遵守“求同存异”原则,不攻击某个特定的第三国。

以中国建有伙伴关系的国家或组织,通常属于中国的邻国或者在国际有一定影响力。

“建设性”或“创造性”伙伴关系意为:双方本为敌对阵营,但希望通过合作与沟通,增加互信与双赢,建设真正的伙伴关系。

虽然交关系的等级可以作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外交关系亲疏的一个标准,但它也并不能准确地显示两个国家的真实关系。

与中国有血盟关系的国家:
暂无(中韩建交前,朝鲜为中国唯一有血盟关系的国家,但由于中韩建交,中朝外交等级降低为传统友好合作关系)
与中国有传统友好合作关系的国家:
缅甸、老挝、柬埔寨、朝鲜
与中国有“伙伴关系”的国家: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俄罗斯
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越南、巴基斯坦、法国、巴西、欧盟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意大利、西班牙、非盟、葡萄牙
全面伙伴关系:
英国、德国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韩国、埃及、印度
战略伙伴关系:
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阿根廷、东盟、墨西哥、欧盟、南非、尼日利亚、加拿大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克罗地亚、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秘鲁、智利、罗马尼亚
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关系:
埃塞俄比亚
合作伙伴关系:
乌兹别克斯坦、匈牙利、波兰
伙伴关系:
阿尔巴尼亚、蒙古国
与中国有睦邻友好关系的国家:
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文莱、
与中国有合作关系的国家
战略性合作:菲律宾
全面合作关系:澳大利亚
与中国有其他的外交关系的国家:
建设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美国
战略互惠关系:日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