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功率拖拉机新技术新结构和发展趋势的研究_倪向东
大马力拖拉机的发展历程与技术创新

大马力拖拉机的发展历程与技术创新拖拉机作为现代农业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农田作业效率起着关键作用。
在大马力拖拉机的发展历程中,技术创新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大马力拖拉机的起源与发展出发,探讨其技术创新的进程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大马力拖拉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当时,农田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农业劳动力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为此,农业机械的发展势在必行。
1902年,美国的霍尔特开发出了第一台成功的履带式拖拉机,至此,拖拉机技术得以迅速发展。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机械化农业在欧美国家迅速普及。
然而,最早的拖拉机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田作业需求,特别是在拖拉大型农具和执行重型作业时。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人们开始研发大马力拖拉机。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欧洲等地相继推出了大马力拖拉机。
大马力拖拉机的发展离不开机械传动、动力系统、液压系统等方面的技术创新。
在机械传动方面,传统的带传动被齿轮传动取而代之,通过齿轮传动实现了较高的传动效率和可靠性。
而后来的液力变矩器和无级变速器更进一步提高了拖拉机的传动效率和操控性能。
在动力系统方面,内燃机的发展对大马力拖拉机的技术革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0世纪上半叶,拖拉机主要使用汽油发动机。
到了20世纪50年代,柴油发动机开始在拖拉机上应用,既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又增加了拖拉机的扭矩输出。
随着柴油发动机的不断进步,大马力拖拉机得以实现更高的功率输出,适应了更复杂和艰苦的田间作业。
另外,液压系统在大马力拖拉机的技术创新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液压传动系统可实现对拖拉机上多个部件的控制和操控,如农具升降、转向、制动等,大大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和效率。
同时,液压悬挂系统的引入使得拖拉机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通过性得到提升,为农民的田间作业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在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大马力拖拉机的技术创新也在不断进行。
数据采集和分析让拖拉机能够更好地理解土壤、作物和环境的需求,进而精确控制播种、施肥和收割等作业过程,提高农田作业的效率和产量。
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国内外发展趋势

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国内外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机装备产业在国内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农机装备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减轻农民劳动负担,保障粮食安全。
因此,农机装备产业的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国内农机装备产业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技术升级、智能化发展和绿色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
技术升级是国内农机装备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机装备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例如,传统的拖拉机逐渐被智能化、自动化的农机替代,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新型农机装备的研发与推广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促进了农机产业的快速发展。
智能化发展是农机装备产业的另一个重要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农机装备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智能化的农机装备可以通过传感器、无人机等技术实现精准施肥、精准播种、精准灌溉等农业生产环节,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智能化农机装备还可以实现远程操控和数据分析,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和准确的农业生产服务。
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农机装备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农业成为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农机装备产业也在朝着环保、节能、低碳的方向发展。
例如,电动农机的研发和推广,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此外,农机装备的节能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可以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国外农机装备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国内类似,也体现在技术升级、智能化发展和绿色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
然而,由于各国农业生产环境和需求的差异,国外农机装备产业的发展重点可能有所不同。
例如,一些发达国家注重农机装备的精细化管理和精确施肥技术,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加关注农机装备的普及和价格的合理性。
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在国内外都呈现出技术升级、智能化发展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这些趋势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够减轻农民劳动负担,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外拖拉机的功率增加装置与燃油喷射系统

国外拖拉机的功率增加装置与燃油喷射系统
吴清分
【期刊名称】《当代农机》
【年(卷),期】2008(000)007
【摘要】当前,国外主流的农用拖拉机产品为了满足使用上的广泛性,均能够提供多种使用功率选择,即拖拉机柴油机可以提供各类作业所需的功率。
【总页数】2页(P58-59)
【作者】吴清分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19
【相关文献】
1.国外大功率拖拉机新技术新结构和发展趋势的研究 [J], 倪向东;梅卫江
2.引进国外大功率拖拉机配套机具使用分析 [J], 刘新跃
3.关于国外大功率四轮驱动拖拉机选型的几点注意事项 [J], 张咸胜
4.国外大功率拖拉机底盘特点 [J], 王旭;魏士鑫
5.引进国外大功率拖拉机及配套技术的体会 [J], 刘新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马力拖拉机的智能化技术与未来发展趋势

大马力拖拉机的智能化技术与未来发展趋势拖拉机作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机械设备,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大马力拖拉机的智能化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讨大马力拖拉机智能化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目前,大马力拖拉机智能化技术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首先,定位导航技术在拖拉机上的应用,使得拖拉机能够通过卫星导航实现自动驾驶。
这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操作效率,还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其次,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使得拖拉机能够实时监测农田的土壤温湿度、营养物质含量等情况,为农民提供精确的农田管理指导。
再次,拖拉机上的各种智能控制系统,如自动挡位、可调行驶速度等,使得拖拉机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未来,大马力拖拉机的智能化技术有望继续深入发展。
首先,机器视觉技术有望应用于拖拉机上,通过摄像头等装置,拖拉机可以实时感知农田环境。
例如,通过识别杂草等有害植物,拖拉机可以自动进行除草作业,提高农田产量。
其次,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为拖拉机带来更加智能化的操作系统。
通过学习和分析大量的农业数据,拖拉机可以根据具体农田的需求,实时调整作业参数,从而提高农田管理的效果。
再次,数据共享平台的建立将促进农业机械设备之间的信息互通。
各种农业机械设备可以通过数据共享平台,相互协作,实现农田作业的整合和优化。
大马力拖拉机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持。
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将为大马力拖拉机的智能化技术提供更多可能性。
例如,传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使得拖拉机能够更加精准地感知农田环境。
同时,农业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进,将为拖拉机的智能化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拖拉机可以更好地帮助农民制定农田管理策略。
但是,大马力拖拉机的智能化技术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智能化技术需要拖拉机硬件设备的支持。
然而,目前大马力拖拉机市场占有率较低,硬件设备的成本较高,这给智能化技术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一、国内农业机械化现状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农业机械化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缓解了农业劳动力不足的矛盾,为农业现代化注入了新的动力。
1.农业机械化设备逐步普及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设备逐步普及,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喷洒机等各种类型的农业机械设备在农村广泛使用。
特别是在粮食主产区,小型拖拉机已经成为必备的农业机械设备,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2.农机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机化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政府出台了多项农业机械化补贴政策,鼓励农民购置农业机械设备,促进了农村农机化水平的提高。
一些地方还探索推行农机合作社和农机流转方式,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农机化服务,大大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
3.农业机械化领域仍存在短板尽管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一些农业机械化领域仍存在短板。
我国农机设备更新换代速度不够快,部分老旧设备仍然在使用,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农机农具的适应性和智能化程度有待提高,跟不上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制约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农业机械化服务网络尚未完善,一些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对农机化设备的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二、国外农业机械化现状在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农业机械设备种类齐全,技术水平领先,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1.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农业机械设备覆盖了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从播种、管理到收获,各个环节都配备了高效的农业机械设备。
特别是在大规模种植和大面积收割的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化设备功不可没,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2.发展中国家农业机械化仍存在瓶颈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来进行农业生产。
由于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限制,这些国家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农业智能装备的国际发展趋势与启示

农业智能装备的国际发展趋势与启示农业作为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一直在不断演进和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农业智能装备逐渐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了解农业智能装备的国际发展趋势,对于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智能装备的国际发展趋势(一)精准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精准农业是基于信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实现对农田的精准监测、管理和作业。
在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农场采用了精准农业技术,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RS)等,来获取农田的土壤、作物生长状况、气象等信息。
通过这些信息,农民可以精确地进行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例如,美国的一些大型农场利用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对农田进行快速扫描,获取作物的生长数据,然后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精准施肥和灌溉。
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肥料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二)农业机器人的快速发展农业机器人是农业智能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上,农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涵盖了播种、除草、采摘、分拣等多个环节。
在播种方面,自动化播种机器人能够根据预设的程序和地图,精确地进行种子播种,保证播种的深度和间距均匀一致。
在除草环节,智能除草机器人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能够准确区分杂草和作物,然后进行精准除草,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
采摘机器人则可以根据果实的成熟度和外观特征,自动完成采摘作业,提高采摘效率和质量。
(三)智能化农业机械的不断升级传统的农业机械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化农业机械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控制系统和通信设备,能够实现自动化作业、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
例如,智能化拖拉机可以根据地形和作业要求自动调整速度和牵引力,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
联合收割机能够实时监测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将数据传输到后台进行分析,为农民提供决策支持。
此外,智能化农业机械还可以通过卫星通信技术与农业云平台连接,实现远程调度和管理。
大马力拖拉机的发展现状趋势

大马力拖拉机作为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机械设备,在全球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以及土地集约化和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需求,大马力拖拉机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特别是在中国,由于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进和规模化经营的兴起,对于100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的需求正在稳步上升。
发展趋势方面,大马力拖拉机正朝着智能化、节能环保、多功能集成和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智能化技术如自动驾驶、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系统等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拖拉机上,提高了作业精度和效率。
此外,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应用,电动拖拉机和混合动力拖拉机也开始出现,这有助于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降低排放。
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拖拉机的设计也越来越注重人机工程学和操作舒适性,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并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随着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概念的推广,大马力拖拉机越来越多地配备了先进的农业信息技术设备,如GPS导航、土壤分析仪和作物生长监测装置等,以实现精细化管理。
综上所述,大马力拖拉机的发展现状显示了向高技术含量、高效率和环保节能方向转型的明显趋势。
未来,随着全球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下去,并伴随着更多创新技术的应用。
国内外拖拉机现状及发展趋势简介PPT(81张)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拖拉机工业在创新发展中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产品更新速度加快,产品系列化进一步
完善。
国内拖拉机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产品系列逐步完善,从小
四轮到大型拖拉机形成多品种、多系列配置。产品功率覆盖
18.4kW~195kW,更大功率的产品也正在研制中。
•噪声低。
•排放低。
发动机管理系统:
•电控喷油提高响应速度。
•用canbus总线控制。
•在动力输出时可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连续监控发动机的负荷。
•EPM自动修改发动机的曲线,预值多条曲线。
•扭矩超过设定值时,使扭矩增加。
•可编程控制发动机的转速。
•生物柴油的应用:
•欧洲按照 2003/30/EC 指令, 2005底添加 2 % , 2010 底添加 5,75 %。
的加速性能。
在下述情况下功率增加就发挥作用:
•车速超过15km/h。
•1000 PTO 挂接且发动机设定转速
< 1800 rpm, 车速大于2 km/h。
四气门技术带来的好处:
•气门面积增加使气流更充足。
•增加燃烧效率。
•喷油嘴在活塞顶部正中。
•燃油直接以雾状喷入活塞燃烧室。
•可以使燃油空气混合更好
数字组合仪表
多档动力输出
行星末端传动
增压中冷发动机
静液压制动器
全液压转向
湿式离合器
同步器和啮合
套换档
• 工业造型、人机工程学在产品中的应用获得长足
发展,拖拉机产品造型得到充分重视,通过计算
机三维辅助设计等现代技术手段在产品造型上的
应用,我国的轮式拖拉机产品的外观形象有了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大功率拖拉机新技术新结构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倪向东,梅卫江(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摘 要:近年来,国外大功率拖拉机制造业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先导,在计算机故障诊断与监控、精确定位与作业、发动机燃料燃烧控制和人机工程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使农业机械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大步前进,提高了农业机械的高科技含量,促进了农业机械的发展。
为此,综述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大功率拖拉机新结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反映出了我国与国外大功率拖拉机制造水平的主要差距。
关键词:农业工程;拖拉机;综述;新技术;新结构;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S219.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88X(2007)01─0025─030 引言“十一五”期间,农业的大发展,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机械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农业机械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广泛应用新技术的同时,不断涌现出新结构和新产品。
同时,继完成提高整机可靠性任务后,技术发展的重点在于增加产品的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和智能化程度,努力完善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改善驾驶人员的工作条件,向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随着微电子技术向农业机械的渗透,现代大功率农用拖拉机日益向智能化和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在调整和反哺中快速、健康地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国内一些大型企业,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加大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力度,推进了国产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的提高,但我国的制造水平与上述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因此,了解发达国家动力机械的特点与优势,寻找差距,发挥自己的长处是我国拖拉机制造业的当务之急。
1 新技术、新结构发展现状1.1 系列化、大型化系列化是农业机械发展的重要趋势。
国外著名大公司逐步实现其产品系列化进程,形成了大型不同规格的产品。
与此同时,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明显缩短。
所谓大功率拖拉机,是指其装备的发动机额定功率超过88.2kW,其产品特点是科技含量高,研制与生产周期较长,投资大,市场容量有限,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家公司。
对农业机械的使用者来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将能够在更大范围内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农机具,一些国外农机厂商将有可能在关税逐步降低的情况下增加对我国的农业机械出口的品种与数量;同时,在市场竞争的作用下,我国的拖拉机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和机遇。
以大功率轮式拖拉机生产为例,目前就有美国的约翰·迪尔及凯斯纽荷兰、芬兰的维美德、意大利的菲亚特、捷克的热特这5家大公司。
这些国家拖拉机制造水平代表当今世界的一流水平。
1.2 多用途、多功能复合作业为了全方位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国外农业机械在朝着系列化、大型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已进入多用途发展阶段。
推动这一发展的因素首先源于液压技术的发展—通过对液压系统的合理设计,使得工作装置能够完成多种作业功能;其次,快速可更换连接装置的诞生—安装在工作装置上的液压快速可更换连接器,能够在作业现场完成各种附属作业装置的快速装卸及液压软管的自动连接,使得更换附属作业装置的工作在驾驶室通过操纵手柄即可快速完成。
一方面,工作机械通用性的提高,可使用户在不增加投资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设备本身的效能,能够完成更多的工作;另一方面,尽可能地用机器作业替代人力劳动,提高生产效率。
如前述的几家外国公司生产的大功率拖拉机前部配置的装载斗及插车等,同时可以满足农场的农用物资的装卸,收稿日期:2006-02-28基金项目:石河子大学“263”人才培养计划(JD02008)作者简介:倪向东(1974-),男,上海人,讲师,在读硕士,(E-mail)nxd_mac@。
实现一机多用的功能。
由于大功率拖拉机动力充足,可以实现多功能复合1次作业,1次作业可以实现犁、耙、播、施肥等作业,减少了拖拉机对土壤的压实,提高了抢时播种的功效。
1.3 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和GSM技术,实现了精准农业,如无线电数据通信、机器监测、诊断、工作与业务管理软件和机器控制等装置。
精准农业由以下3部分组成:一是计算机辅助农田作业系统。
其包括机载计算、GPS微波定位和高速无线电通信3项技术。
在运行中,机载系统通过无线电接收整个无线网络中的农业耕作数据、土壤数据或现场规划数据。
这些数据都显示在驾驶室内的一个屏幕上,司机在驾驶室内能够直观地了解机器的作业位置,并准确地判断需要的精准施肥量。
二是关键信息管理系统,监测机器中极其关键的性能与作业参数,并且通过无线电将数据从该机器传送到业主办公室。
业主可立即分析数据以便估量机器的当前状态,或加以收集和整理,以便显示机器的作业趋势。
三是把即时数据监控机器的数据及时传送给业主,产生一个集成的现时作业模型,使业主能在接近实时条件下对现场或远处监控各种作业。
GPS 导航系统与电子地图、无线电通信网络及计算机车辆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可以实现车辆跟踪和交通管理等许多功能。
这些功能包括:利用GPS和电子地图可以实时显示出车辆的实际位置,并任意放大、缩小、还原、换图;可以随目标移动,使目标始终保持在屏幕上。
同时,还可实现多窗口、多车辆、多屏幕同时跟踪。
1.4 节能与环保为提高产品的节能效果和满足日益苛刻的环保要求,国外农业机械公司主要从降低发动机排放、提高液压系统效率和减振、降噪等方面人手。
目前,国外几家农机制造公司生产功率88.2kW以上的柴油发动机。
其环保指标均较好,满足EPATierⅡ和EUStageⅡ排放标准。
美国的约翰迪尔9000系列拖拉机发动机采用增压、中冷、高压燃油共轨系统,提高发动机的进气量,增大发动机的功率减少无用功的消耗,减少排放,降低发动机噪音,发动机扭力储备可以达到50%,更进一步提高了拖拉机的通过性能及经济性能,绿色环保型农业机械理念已经显露。
负载感应变速系统,根据负载状态,自动调节车速及发动机飞轮扭矩,实现高速、小扭矩或低速、大扭矩的动力输出。
1.5 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国外大功率拖拉机的设计和制造进一步追求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司机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
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了座椅、操纵台、环保型的低噪声发动机,赏心悦目的流线型驾驶室。
大中型拖拉机机驾驶室普遍采用翻车保护机构(ROPS)和落物撞击保护机构(FOPS),室内安装空调装置;采用防尘、减振和隔音材料;按人机工程学设计的司机座椅可全方位调节,有的已达轿车座椅的舒适程度,司机台上安装AM/FM立体声盒式磁带收录机,为司机安全作业提供音频和视频信号。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与应用已进一步改进和简化了司机的操作,如360°的视野和反方向驾驶,还有其它司机辅助操作系统等。
国外农业机械公司已经或者正在研制一些能够帮助司机更有效地进行操作的辅助操作系统,用计算机编制作业循环就是其中的一种。
轮式拖拉机上安装的电子计算机可编制作业循环程序,使犁的翻转作业自动化或部分自动化。
例如耕地作业过程中,拖拉机在地头换向的过程中的一个循环为:提升犁体—翻转犁臂—放下犁体,司机将此循环全部或部分编程后拖拉机的作业即可全部或部分自动化,减少作业辅助时间,从而大大减少司机的操作。
1.6 计算机管理及故障诊断、远程监控系统及整机智能化以微电子、Internet为重要标志的信息时代,不断研制出集液压、微电子及信息技术于一体的智能系统,并广泛应用于农业机械的产品设计之中,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及高科技含量。
农业机械集成化和操作与智能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电液控制自动换挡变速器技术、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负荷传感全功率控制技术等。
动力换挡变速器技术包括液压式和电液式,负载传感全功率控制是一个具有压差的反馈伺服控制系统,部分机型还配置故障码自动检测系统,雷达测速系统。
此外,比例控制技术和伺服控制技术也在高精度农业机械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由于其对解决复杂系统和不确定系统的独特优势,被引入到如工程机械的工作装置控制中,各种控制方法结合而成的新的控制策略也有成功应用的例子。
例如,拖拉机安装有电子计算机监控系统(CMS),用以取代拖拉机上安装的电子监控系统(EMS)。
其司机台上装有条形液晶显示屏,微机监控系统具有能够同时监控发动机燃油液面高度、冷却水温、变速器油温和液压油温等11种功能。
该监控系统还具有故障诊断能力,并可向司机提供三级报警。
维修人员可以坐在驾驶室里用笔记本电脑就能够迅速而容易地诊断和排除故障,在监控拖拉机各功能状况并做出诊断的同时还能把这些信息作为履历记录下来,无线传送到办公室用计算机进行分析,从而使电气、机械故障防患于未然。
凯斯(Case)公司系列拖拉机也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其微处理器安装在司机座椅的右侧,也具有故障诊断和工作状态液晶显示功能。
拖拉机上采用电子监测系统(EMS)和电子复合控制装置(即轮胎打滑控制系统),逐步实现机电一体化。
EMS可严密地控制机器各主要功能的变化,了解故障发生的部位,防止司机误操作,保证作业安全。
电子复合控制装置可把轮胎滑移量控制到最低限度,提高轮胎行走装置的寿命,降低油耗,提高生产率。
拖拉机上采用计算机控制的发动机管理系统,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可根据载荷的要求调节,减少动力损失,节约燃料,提高发动机寿命。
另外,拖拉机上可安装电控式或微机控制的自动换挡变速器,以及电子消声器、计算机监控等装置,简化操作,确保安全。
动力电子控制管理系统,根据传动装置及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自动调节发动机输出功率,以满足不同作业工况的需要,提高燃料的经济性。
1.7 优秀的设计优秀的设计是延长机械使用寿命的首要环节,设计过程中均衡考虑拖拉机的维修性能与保障性能的平衡。
即降低面压(机件表面的接触应力),如发动机活塞的高位活塞环的镶圈设计;水套的高位冷却;活塞环的等离子喷钼加工,延长活塞环的使用寿命以及气门陶瓷座圈的镶圈设计。
行走系统用螺旋齿代替渐开线齿轮,使重迭系数增大;为减少热量,采用湿式离合器、湿式制动器等,以减少摩擦热。
设计时,努力改善机械的维修性是延长寿命的有力措施。
此外,曲面造型技术在农业机械产品设计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农业机械利用材料、工艺等条件充分体现出产品外观的形体美、线型美、色彩美和面饰美等。
农业机械不仅要有科学、合理的结构,满足实际需要,而且还要结合美学法则、形态法则和色彩配置等技法来展示农业机械造型的艺术性,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2 发展趋势广泛应用微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完善计算机辅助驾驶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及故障诊断系统;采用单一吸声材料、噪声抑制方法等消除或降低机器噪声;通过不断改进电喷装置,进一步降低柴油发动机的尾气排放量;研制无污染、经济型、环保型的动力装置;提高液压元件、传感元件和控制元件的可靠性与灵敏性,提高整机的机—电—信一体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