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EURETINA视网膜静脉阻塞诊疗指南》解读(全文)
视网膜静脉阻塞(中西医结合治疗)

视网膜静脉阻塞一、概述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临床常见的眼底疾病,其眼底特征主要表现为血流瘀滞、出血与水肿。
多发于单眼,偶见于双眼。
本病有总干静脉阻塞与分支静脉阻塞之分,总干静脉完全阻塞多不能恢复有用视力,若继发青光眼则预后更差,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
本病属祖国医学“暴盲”范畴。
二、西医诊断(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史: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火焰状、放射状出血;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受阻静脉的动静脉交叉处可见阻塞点,阻塞远端静脉和毛细血管可见荧光素充盈迟缓和荧光素渗漏。
(二)临床表现1、外眼正常,视力明显减退,静脉总干阻塞或黄斑区受累时视力下降尤为明显。
2、眼底检查可见以下几点:⑴视网膜静脉高度迂曲扩张。
呈腊肠状,或时隐时现于出血之中,动脉变细,常有动脉硬化现象;⑵视乳头充血,边界模糊,出血多时常流入玻璃体内,眼底不能窥入;⑶若为静脉总干阻塞,则病变侵犯全视为出血所遮盖;⑷视网膜可见火焰状、放射状出血,主要位于神经纤维层,出网膜,若为分支阻塞,则病变仅限于该血管分布区,以颞上支阻塞较为多见(因颞上支动静脉交叉较多);⑸视网膜可发生轻度水肿;⑹总干静脉阻塞10-20%可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多致失明。
三、辨证分型(一)气滞血瘀证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以视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出血,视网膜水肿,视乳头充血,伴见情志不舒,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喜长叹息,舌红,脉弦。
(二)痰热上壅证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以视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出血,视网膜水肿,视乳头充血,伴有头重头晕,烦躁胸闷,食少恶心,痰粘稠,口苦,舌苔黄腻,脉弦滑。
(三)阴虚阳亢证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以视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出血,视网膜水肿,视乳头充血,兼见头晕耳鸣,面时潮红,头重脚轻,失眠多梦,烦躁易怒,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
四、治疗方案(一)一般治疗1、生活饮食调摄:饮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味,高脂肪饮食,以免血脂升高,增加血液粘度,加重病情;2、保持心情宜舒畅,忌愤怒、抑郁。
中医视网膜血管阻塞的诊疗指南

对中药进行毒理检测,确保药物安全有效。
文献研究
文献综述
对中医治疗视网膜血管阻塞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中医治疗 该病的优势与不足。
古籍整理
整理古代医籍中关于视网膜血管阻塞的记载,挖掘中医对该病的认 识和治疗经验。
学术进展
关注国内外关于中医治疗视网膜血管阻塞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临床 和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望面色
观察患者面色是否苍白、 萎黄或晦暗,有无紫绀、 潮红等异常表现,以判断 病情的性质。
望舌象
观察患者舌质、舌苔等变 化,如舌质红绛、舌苔黄 腻等,以判断病情的虚实 。
闻诊
听声音
注意患者声音是否低微、嘶哑或 气喘等,以判断正气是否虚弱。
嗅气味
闻患者口气、排泄物等是否有异 常气味,如腥臭、腐臭等,以判 断病情的性质。
详细描述
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通过放松训练、冥想等方式 ,缓解压力,放松身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家人和朋友保持沟通,分享心情,有助于缓解负面 情绪。
05
CHAPTER
中医对视网膜血管阻塞的现 代研究
临床研究
临床观察
观察视网膜血管阻塞患者的症状 、体征及病情变化,评估中医治
由于情绪不畅、气机郁滞,导致 血行不畅,形成血瘀,阻塞视网
膜血管。
痰瘀互结
体内痰湿与瘀血相互搏结,影响气 血运行,导致视网膜血管阻塞。
肝肾亏虚
肝肾阴虚或阳虚,均可导致气血运 行无力,形成瘀血,阻塞视网膜血 管。
中医对视网膜血管阻塞的病机认识
01
02
03
气血瘀滞
气机不畅,血行受阻,形 成瘀血,阻塞视网膜血管 。
脏腑功能失调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症状和治疗方法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一种常见的视网膜病变,主要是由于视网膜静脉发生堵塞,导致视网膜的供血和排除代谢产物的功能受到影响。
本文将就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症状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一、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症状1. 视力模糊: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变化,常为突然出现的视力下降。
2. 视野缺损:患者在中心视野上可能出现黑点、模糊或缺损的现象,严重时可能导致中心视力完全丧失。
3. 视觉干扰:患者有时会感觉到眼前有飞蚊症状,如黑点、乱线等。
4. 异常眼底表现:眼底检查可发现出血、渗出、视网膜水肿、静脉扩张扭曲等异常表现。
5. 疼痛和眼部不适: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眼部疼痛,眼红、畏光等症状。
二、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常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血管生成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等。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用于改善视网膜循环,抗血管生成药物可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减少渗出和出血,血管活性药物可改善视网膜缺血。
2. 激光治疗激光治疗主要针对病变区域进行光凝作用,以缩小渗出和出血病灶,减轻视网膜水肿和视力损害。
激光治疗常用于视网膜前缘静脉阻塞。
3. 注射治疗注射治疗包括抗VEGF药物和肾上腺素类药物。
抗VEGF药物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减少视网膜渗出和新生血管的形成。
肾上腺素类药物可收缩病变区域的血管,改善视网膜供血状态。
4.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的视网膜静脉阻塞,主要包括玻璃体切割手术和视网膜植入手术。
玻璃体切割手术可清除玻璃体中的出血和渗出物质,改善视网膜营养环境。
视网膜植入手术可在病变视网膜中植入人工视网膜,恢复视网膜功能。
5.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包括视觉训练和功能训练等,旨在帮助患者提高残留视力的利用能力,提升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质量。
总之,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若出现与之相关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治疗方法需根据病情和各项检查结果综合判断,以达到最佳疗效。
从euretina最新指南看视网膜静脉阻塞诊疗策略的变化

•专家述评•从EURETINA最新指南看视网膜静脉阻塞诊疗策略的变化戴虹卢颖毅许晶晶北京医院眼科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100730通信作者:戴虹,Email:dai-hong@【摘要】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0)是严重危及视功能的常见疾病,在临床治疗策略和方案上并未完全形成共识,国内至今也未见相关指南和共识发表,近期新的国际指南发布对RVO治疗方法和管理策略有了更为全面、清晰的推荐和建议,了解并解读相关指南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对规范和指导诊疗提供帮助。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管理;治疗策略D01:10.3760/cma.j.issn.2095-0160.2020.01.001Change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of retinal vein occlusion according to EURETINA updatedguidelinesDai Hong,Lu Yingyi,Xu Jingjing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Beijing Hospital,National Center of Gerontology;Insitute of Geriatric Medicine,Chinese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P.R.China.Beijing100730y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Dai Hong,Email:dai-hong@[Abstract]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diseases severely threatening visualacuity.There is not a complete consensus o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strategies and schemes,and no guideline orconsensus has been published in China.The publication of the latest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has provided morecomprehensive and clear suggestions and advices for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RVO.Reading andunderstanding those guidelines coul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linical practice,and offer help for standard diagnosis andtreatment.[Key words]Retinal vein occlusion;Management;Treatment strategyDOI:10.3760/cma.j.issn.2095-0160.2020.01.001欧洲视网膜专家学会(EURETINA)发布了2019年<EURETINA视网膜静脉阻塞诊疗指南》,引起眼科医生的极大关注,这是2015年以来首次修订的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诊疗指南t,_51o 该指南的修订基于药物大型临床试验结果和长期的随诊资料,形式上采用基本原理-证据-建议的写作结构,对RVO的诊疗策略有了更全面和清晰的建议,涵盖RVO的诊断、检查以及危险因素和全身疾病的控制等内容,为临床医生规范诊疗RVO提供参考依据。
视网膜静脉阻塞

CRVO分型特点
鉴别要点 非缺血型
缺血型
视力
轻中度下降
明显下降,多低于0.1
眼底
视网膜出血和水肿较轻
视网膜大量融合性出血、 视盘和视网膜重度水肿, 棉絮斑
瞳孔对方反 无相对传入瞳孔缺陷 应
FFA
无或少无灌注区
相对传入瞳孔缺陷 大面积无灌注区
并发症: 1.黄斑囊样水肿 是视网膜静脉 阻塞最常见并发症, 也是本病视 力降低关键原因之一。 2.新生血管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新生血管是视网膜阻塞最常见并 发症之一, 常造成玻璃体反复出 血而视力严重受损。
诊疗方法 尽管已提出了很多干预方法, 但 还未证实有一个诊疗方法可重新 开放阻塞视网膜静脉。
视野
周边正常,中心有或无相 周边异常,常有中心暗点 对暗点
眼新生血管 无
有
形成
BRVO分型
• 依据FFA检验分为: 非缺血型和缺血型 • 非缺血型; 阻塞区毛细血管扩张渗漏, 在阻
塞支静脉近端与远端之间侧支形成。无显 著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形成。 • 缺血型; 有大片毛细血管无灌注区(>5个盘 径), 甚至累及黄斑区, 视力预后差。该型 BRVO发病六个月以后易出现视网膜新生血 管, 进而引发玻璃体积血, 甚至牵拉性或孔静脉阻塞(RVO)是全世 界中老年人视力丧失一个关键原 因。 是视网膜血管病变中造成视力丧 失第二最常见原因。
病因有哪些?
病因比较复杂, 常由多个原因造 成。与年纪, 高血压, 糖尿病, 动 脉硬化, 高血脂, 肥胖, 血液高粘 度, 吸烟, 青光眼, 视网膜微动脉 异常。
1.血管壁改变: 视网膜动脉硬化在 本病中占关键地位, 发病率为 70.9%-99%。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健康宣教课件

什么是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病因
该疾病的主要病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 等慢性疾病,另外,血液凝固异常也可能是诱因 。
Hale Waihona Puke 年龄越大,发病风险越高。什么是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或突然失明 等症状。
有些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需定期眼科检查。
如何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手术治疗
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激光治疗或手术,以改善 视网膜的血流和减轻水肿。
手术风险和效果需与医生充分沟通后再决定 。
如何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后续管理
治疗后应定期复查,监测视力变化及可能的 并发症。
长期管理和随访是保护视力的重要措施。
结论
结论
早期发现与干预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早期发现和干预可以显著 改善预后。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可能需要长期管理。
如何预防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
如何预防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减少高 脂肪、高糖分食物摄入。
均衡饮食有助于降低慢性病风险,维护全身健康 。
如何预防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控制基础疾病
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确保这些慢性病处 于良好控制状态。
定期眼科检查和健康生活方式至关重要。
结论
健康教育
提高公众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认识,鼓励人 们采取预防措施。
健康教育可以帮助降低疾病发生率。
结论
综合管理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管理需要多学科协作,包 括眼科、内科和营养等。
综合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谢谢观看
何时就医?
眼睛出现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眼睛出现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症状和治疗方法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通常由于静脉血流受阻、供血不足而导致视网膜神经组织损伤的情况。
本文章将介绍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常见症状以及治疗方法。
一、症状1. 突发性视力模糊:患者可能会突然发现视力模糊或视野缺损,这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视力模糊的程度取决于视网膜受损的程度。
2. 视野缺损:患者可能会感觉到眼前出现一条或多条黑线或暗影,或者在视野某个区域出现模糊或失明的情况。
这是由于视网膜中的血管受阻导致供血不足所造成的。
3. 视网膜出血: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视网膜出血的情况,这是因为受阻的静脉壁增厚,血管压力升高,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4. 眼底改变:通过眼底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到视网膜静脉扩张、曲张、黄斑水肿和视网膜水肿等改变。
二、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对于早期的视网膜静脉阻塞,常规的治疗方法是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EGF)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阻止血管新生,并促进既有血管的修复。
患者通常需要定期注射一段时间。
2. 激光治疗:在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一些情况下,激光治疗也可以用于治疗病变较严重的病例。
通过激光照射,可以瘢痕化已破裂的视网膜血管,从而减轻炎性反应。
3. 减压手术:对于严重的视网膜静脉阻塞,当存在并发症(如青光眼)或视力持续下降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的目标是减轻静脉回流压力,促进视网膜供血。
4. 心血管病管理:因为视网膜静脉阻塞与全身血液循环有关,治疗中还需要注意全面管理心血管病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等。
总之,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患者需要尽早就医并按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合理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视力,减轻症状,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望广大患者及时关注自身眼健康,定期检查,为眼睛健康保驾护航。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诊疗规范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诊疗规范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 CRVO)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疾病。
阻塞部分多位于视盘筛板区或筛板后区的视网膜中央静脉的主干。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较中央动脉阻塞多见,其比率约为7: 1, 男性多于女性,常单眼发病,是老年人视力减退的常见病因。
一、病因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病因较复杂,系多因素致病,与以下因素有关:1.血管壁的改变由于动脉硬化使筛板处中央静脉受压,血流阻滞;或因静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凝固性增加,致血栓易于形成。
2.视网膜血管炎症3.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因眼压增高或灌注不良,致静脉回流受阻,血流淤滞,促进血栓形成。
4.血液粘度高如巨球蛋白血症或多发性骨髓瘤二、诊断1.视力突然减退,眼前出现暗点或部分视野缺损。
病变累及黄斑时,则中心视力明显下降。
2.眼底检查①视盘水肿,边缘欠清,表面有浅层或深层出血斑。
②视网膜水肿,以视盘为中心沿阻塞静脉分布区呈放射状或火焰状广泛出血斑。
③视网膜静脉迂曲怒张,时隐时现走行于视网膜内,呈腊肠状。
动脉狭细。
④视网膜偶见棉絮状斑。
⑤黄斑正常或有囊样水肿。
⑥出血者则可形成视网膜前舟状出血斑,更重者则穿破内界膜成为玻璃体积血。
⑦晚期纤维增生可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⑧可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以上检查,前五项病变程度较轻者多为轻型(即非缺血型),视力可部分恢复。
若前五项病变程度重,则多为重型(即缺血型),视力严重障碍,且常伴有后三项改变。
少数轻型可恶化转变为重型。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是区分非缺血型和缺血型(视网膜无灌注区大于5—7PD)的重要依据。
3.视网膜电流图检查b波降低,重者明显下降,如熄灭,则示预后不良。
4.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视网膜血管迟缓充盈,视盘及静脉有荧光渗漏,血管迂曲扩张,静脉管壁着染,微血管瘤呈点状弱荧光,出血区大片荧光遮蔽,黄斑为花瓣状或蜂窝状渗漏。
晚期,周边视网膜有大片无灌注区,视盘面有侧支血管或扩张的毛细血管,后者可见荧光渗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EURETINA视网膜静脉阻塞诊疗指南》解读(全文)2019年《EURETINA视网膜静脉阻塞诊疗指南》(简称指南)强调在诊断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时应考虑鉴别诊断、是否存在黄斑水肿以及视网膜缺血程度[1,2]。
该指南强调诊断RVO时还须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可能存在的循环系统异常进行鉴别,同时须判断患者是否存在RVO引起的黄斑水肿。
目前,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明确患者是否存在黄斑水肿的有效方法。
既往评估中央视网膜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缺血程度的金标准是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但由于CRVO起病时往往有大量视网膜出血,对于评估造成一定困难,因此也可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功能评价来评估其缺血程度。
近年来,光相干断层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和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ultra-widefield fluorescein angiography,UWF-FA)逐渐用于眼底疾病诊治的临床实践中,可无创评估眼底缺血的程度,而UWF-FA则可以观察到更为广泛的视网膜情况,这2项检查在RVO病情评估中各有优势,缺血指数可能也是有用的指标。
指南推荐一旦确诊RVO,应进行全面查体和详细的病史询问,注意鉴别诊断、黄斑水肿是否存在、缺血程度,如果视网膜出血太多则可在治疗后且积血吸收再通过FFA进行评估。
对于缺血和新生血管并发症的随访应该尤其注意患者视力、虹膜和眼底情况的随访。
1 OCT和OCTA特征2019版指南重点介绍了RVO患眼的OCT及OCTA特征,足见这些检查在RVO诊断和随访中的重要性。
OCT可清晰地显示视网膜各层结构的异常,OCTA可无创地显示视网膜各层血管密度的改变及中心凹无血管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区域的变化,显示侧枝循环的形成以及缺血区面积。
基于OCT的研究发现,RVO引起一些视网膜形态学的改变,中央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视力、高反射物质(hyperreflective foci,HRF)、内层视网膜结构紊乱(disorganization of the inner retinal layers,DRIL)、旁中心急性中层视网膜病变(paracentral acute middle maculopathy,PAMM)、显著的中界膜(prominent middle limiting membrane,p-MLM)可以作为预后判断指标的证据。
RVO患眼OCTA表现为视网膜各层血流密度下降。
此外,相较于传统检查,OCTA还可以显示视网膜内部的异常血管。
指南强调OCT对于RVO 继发黄斑水肿的诊断、长期视网膜微血管变化的监控具有重要意义,推荐定期进行OCT检查。
条件允许时除常规OCT检查之外可补充行OCTA检查,也推荐在基线检查时除了FFA外增加OCTA检查。
可根据患者视力和CRT决定是否继续治疗。
2 治疗策略2.1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RVO继发新生血管性并发症的标准方案是激光光凝治疗。
中央静脉阻塞研究(central vein occlusion study,CVOS)给出了支持证据,表明CRVO只有在出现了虹膜新生血管的情况下才推荐进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anretinal laser photocoagulation,PRP),存在广泛无灌注区的患者须每周或隔周随访[3]。
无条件接受随访的患者,应早期进行预防性PRP(CRVO起病90 d内),可有效预防缺血型CRVO虹膜新生血管的发生。
PRP光凝区应从血管弓外尽可能向前延伸,激光斑为500 μm,击射1 500~2 500个光斑。
屈光间质混浊无法进行眼底激光光凝者可行经巩膜周边视网膜冷凝。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occlusion,(branch retinal vein BRVO)患者激光光凝应限制在受累视网膜区域。
分支静脉阻塞研究(branch vein occlusion study,BVOS)表明,BRVO 继发黄斑水肿者经局部激光光凝治疗后视力可明显提高,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疗法出现前视网膜激光光凝曾是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标准化治疗方案[4]。
随着抗VEGF 药物在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目前证实抗VEGF治疗RVO黄斑水肿的效果优于局部激光光凝治疗。
指南指出PRP是治疗RVO新生血管性并发症的标准化治疗方案,并发症主要包括BRVO或CRVO引起的视网膜或视盘新生血管,以及虹膜新生血管。
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视网膜缺血并能密切随诊,可以延迟至发现新生血管再进行激光治疗,否则应考虑行预防性激光光凝。
由于抗VEGF 药物的疗效较好,局部激光光凝目前作为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二线治疗方案。
2.2 抗VEGF药物应用2019年指南重点而详细地介绍了目前广泛应用的几种抗VEGF药物对RVO的治疗情况,足见抗VEGF疗法在RVO治疗中的地位。
抗VEGF治疗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理论基础是患者视网膜内VEGF mRNA转录水平和眼内VEGF水平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
VEGF增加紧密连接蛋白的磷酸化,致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血管渗漏和黄斑水肿[5]。
抗VEGF药物是这类疾病的标准化治疗方案。
目前,欧洲药品管理局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2个治疗RVO黄斑水肿的药物,即雷珠单抗(Lucentis;Genentech Inc.,South San Francisco,CA,USA)和阿柏西普(Eylea®;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Tarrytown,NY,USA,and Bayer HealthCare Pharmaceuticals,Berlin,Germany)。
贝伐单抗(Avastin;Genentech,South San Francisco,CA,USA/Roche,Basel,Switzerland)目前仍为RVO黄斑水肿的超适应证用药。
2.2.1 雷珠单抗2019年的指南延续2011年共识内容,对CRUISE[6]和BRAVO[7]研究进行总结,并对HORIZON[8]、RETAIN[9]、RELATE[10]、MARVEL[11,12]、SHORE[13]、CRYSTAL[14]和BRIGHTER[15]等临床研究进行详细解读。
研究发现,雷珠单抗治疗RVO继发黄斑水肿是安全有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能有效促进BRVO和CRVO视网膜解剖和功能恢复,BRVO患者视力预后更佳,早期及时进行玻璃体腔注药对患者预后非常重要。
指南指出在首次注药后每个月都应注药,直至患者获得稳定视力。
每月1次随访应持续至少1年,之后应随访至患者视网膜功能和解剖学稳定,这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治疗负担,获得较为稳定的视功能。
RETAIN研究中晚期复发病例的观察结果也证明了长期随访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CRVO患者。
个体化治疗在RVO的疾病控制中至关重要。
2.2.2 阿柏西普阿柏西普于2014年和2015年分别被FDA和EMA批准用于治疗BRVO继发黄斑水肿,2019年指南新增加了阿柏西普治疗RVO的相关内容,并强调了早期治疗对患者预后的重要性。
早期每月进行玻璃体腔注药可使多数患眼,视力提高并维持稳定。
COPERNICUS和GALILEO研究证明PRN法治疗CRVO后1年患者仍然能获得稳定的疗效[16]。
VIBRANT 研究证明从治疗开始的每月1次注药改为2个月1次注药后,BRVO患者的视力改善可以维持,并减轻患者负担[17]。
CENTERA研究正在进行中,其主要目的是评价T&E疗法对CRVO的疗效。
无论哪种疗法,控制黄斑水肿都需要长期的密切随访,尤其是对CRVO患者。
阿柏西普能有效缩小视网膜无灌注区面积,降低眼后节和眼前节新生血管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2.3 贝伐单抗临床研究证明贝伐单抗治疗RVO黄斑水肿是有效的,SCORE2证明其效果不劣于雷珠单抗。
SCORE2研究分析发现黄斑水肿持续时间短、年轻人及基线BCVA低者视力预后更好,与使用的药物类型无关,支持应注重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基于患者的基线特征和治疗反应来选择治疗方案[18]。
2.3 糖皮质激素目前,RVO治疗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制剂包括曲安奈德(超适应证用药)和Ozurdex,后者2009年被FDA批准用于治疗RVO继发黄斑水肿。
基于目前的证据,糖皮质激素仍然是治疗RVO黄斑水肿的重要方案,但多作为二线用药。
抗VEGF治疗效果不佳(已接受3~6次注药)的患者可考虑糖皮质激素治疗。
近期发生了重大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可将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因为这类患者不适宜接受抗VEGF药物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治疗初始6个月内不愿每月接受玻璃体注药或随访的患者也可将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接受Ozurdex注药的患者每2~8周应测定眼压。
首次注药后每2周测眼压1次。
接受Ozurdex治疗后3个月应进行视力、OCT检查,黄斑水肿未消退或者视力仍下降,也应再次检查。
再次注药一般在首次注药后3~4个月,平均每年注药2~3次。
人工晶状体眼倾向于选择糖皮质激素治疗。
应向患者告知发生白内障的风险较高,可能需行白内障手术。
研究发现,Ozurdex疗效可维持4个月。
PRN方案重复治疗间隔在6个月以内。
2.4 手术治疗2019年指南主要介绍了玻璃体切割术、视神经放射状切开术和血管鞘膜切开术的方法。
2.4.1 玻璃体切割术目前,是否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或不联合剥膜来治疗CRVO继发黄斑水肿证据仍不够充分,仍待开展大规模临床试验比较其与金标准——玻璃体腔抗VEGF注药的效果。
这样的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玻璃体切割术会增加玻璃体腔内这些药物的清除速度,缩短药物作用时间,降低再次玻璃体腔内注药的效果[19]。
2.4.2 视神经放射状切开术视神经放射状切开术治疗CRVO的证据有限,现有研究尚不能证明这种方法能够带来明确获益。
有了效果确切的玻璃体腔内药物注射后,视神经放射状切开术基本不再使用。
2.4.3 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腔内注药应用后,指南不再推荐对BRVO继发黄斑水肿进行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
2.4.4 血管鞘膜切开术血管鞘膜切开术用于治疗特定的BRVO患者。
总体而言,血管鞘膜切开术的有效性证据不足,此外这类手术存在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