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调查.

合集下载

土地资源调查报告

土地资源调查报告

土地资源调查报告
一、调查概要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及其利用情况,我们于xxxx 年进行了一次土地资源调查。

此次调查从国家层面出发,针对全国各地的不同地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

主要涉及土地面积、土地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二、调查结果
1.土地面积
经过本次调查,我国总土地面积为xxxxx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xxxxx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50%。

2.土地类型
我国土地类型丰富多样,经过此次调查,统计出如下数据:
(1)农用地:占总土地面积的55%。

(2)林地:占总土地面积的22%。

(3)草地:占总土地面积的7%。

(4)水域和湿地:占总土地面积的3%。

(5)城镇用地:占总土地面积的2%。

(6)其他用地:占总土地面积的11%。

3.土地利用方式
我国土地利用方式多样,经过此次调查,统计出如下数据:(1)耕种:占农用地面积的91%。

(2)养殖:占农用地面积的6%。

(3)林业、草原和渔业:占林地、草地和水域和湿地面积的主要比例。

(4)工矿业、城镇建设、交通运输和其他:占其他用地面积的主要比例。

三、思考与建议
1.加强耕地保护
作为最重要的土地类型,耕地面积占据了我国总土地面积的大半。

因此,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十分必要。

2.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应结合生态建设,推进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使农业化肥农药使用减少,提高农产品质量。

3.进行土地整治
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土地荒漠化、土地沙化等,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整治,预防和治理,提高土地水平。

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分析

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分析

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分析
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全面了解土地资源现状,为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从土地资源的规模、质量、利用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查与评价分析,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开展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

首先要进行土地资源的规模调查,即了解土地的分布情况、面积分布、耕地面积、林地面积、水域面积等,从宏观角度全面了解土地资源的规模和分布特征。

通过采用遥感技术、测绘数据以及实地调查等方法,获取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提供数据支撑。

其次是进行土地资源的质量调查,即了解土地的肥力、排水情况、土壤类型等质量指标,为农业生产和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采集土壤样本,进行土壤质量分析,评估土地的肥力状况,确定土地适宜的农作物种植类型,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在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调查中,可以了解土地的利用形式和特点,如耕地面积、林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草地面积等,进一步评估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通过采用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和问题,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提供意见建议。

最后需要进行土地资源评价分析,根据调查数据和专业知识,对土地资源的具体特点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分析结论。

可以采用专业评价模型和方法,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角度综合评价土地资源的价值,为土地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资源调查

土地资源调查

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就是运用土地资源学知识,借助测绘制图等手段,查清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究竟分布状况,以及它们之间发生的规律和相互关系,为综合农业区划,区域土地资源评价,国民经济发展长远规划,以及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等服务.1、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土地资源调查主要包括对土地类型、数量、质量、权属、分布及利用现状等内容的调查。

由于调查项目的性质和侧重点的不同,可把土地资源调查区分为若干类型。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在全国范围内,为查清土地的利用现状而进行的全面的土地资源普查.其重点是按土地利用分类,以县为单位查清各类用地的数量、分布,所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又称为土地数量调查。

考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还担负着为建立土地登记制度服务的目的,还结合进行了土地权属界线调查的内容.3、土地类型调查土地类型调查是土地类型研究的内容之一,也是土地研究的重要手段。

1)土地类型调查的主要内容(1)查清各种土地类型的数量、质量与空间分布状况;(2)查明一个地区土地类型的分异规律,揭示土地类型的形成、特性、结构和动态演替规律.2)土地类型调查目的(1)建立土地数据库,为土地利用决策服务。

(2)为土地评价服务。

(3)为土地利用规划服务。

(4)为制定国民经济发展长远规划服务。

(5)为土地资源科学研究服务。

4、遥感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土地资源调查技术性要求较高,并运用了多个学科知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测绘技术的发展,许多现代技术成功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中,其中最为密切的技术是日益成熟的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具体应用中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源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土地资源调查中使用的主要是航空像片,近些年来卫星影像(如美国的陆地卫星MSS和TM影像)在土地资源调查中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航空像片的地面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可以高达厘米级,甚至毫米级),且可供立体像对观测,故可观察地形的立体模式,所以能为土地资源调查提供丰富、翔实的信息。

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调查和分析报告三篇

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调查和分析报告三篇

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调查和分析报告三篇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一)现状1.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我国土地幅员辽阔,土地类型多样。

国土面积在世界上居第三位,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除一部分处于寒温带(约占1.2%)和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区(约占26.7%)外,其余土地的水热条件尚比较好。

但是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多、平地少且分布不均匀,山地、丘陵、高原的面积约为633·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66%,平地为326.3万平方千米,占34%。

以海拔高度计,超过1000米的土地占国土面积的58%;超过500米的占国土面积的75%。

全球陆地平均海拔高度约800米,而中国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525米。

山地面积如此之大,成为扩展农业用地的巨大障碍。

我国的人均耕地少,人均耕地面积直接关系到主要农产品的占有量。

据统计,我国现有人均耕地和主要农产品,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从历史发展上看,中国人口过多和耕地资源不足,始终是传统社会生产力矛盾的焦点,这个矛盾突出地表现在人口与耕地的比例关系上。

在战国时期,在当时生产力的水平之下,人均12.5亩耕地是维持生计的临界点;到了唐代中国人均耕地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点为17.88亩;而后一直下降,到了清代“康乾”盛世时期,人均耕地已下降至1774年的3.7亩;到1850年人均耕地又降至2.95亩。

1949年,我国人均耕地仅为2.7亩。

50年代中期,我国耕地面积扩大到16.8亿亩,达到历史上的新高峰,而后又下降,与此同时,总人口却迅速增长,人均耕地呈下降趋势,到1987年为1.33亩,为历史上的最低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地力差异较大。

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别,东南部地区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其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而生物生产量却占全国的90%,拥有全国95%以上的人口,并且集中了我国90%以上的耕地、林地和产肉量。

而西北部地区受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缺水,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4.6%,年生物生产量还不到全国生物量的10%,生产能力低。

土地资源 调查报告

土地资源 调查报告

土地资源调查报告土地资源调查报告一、引言土地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

本文旨在对土地资源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土地资源的现状和潜力,为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

二、土地资源现状1. 土地利用类型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土地利用主要包括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林地和草地等。

其中,农业用地占据了绝大部分比例,主要用于粮食生产和农产品种植。

建设用地则用于城市和工业发展,林地和草地则用于生态保护和畜牧业。

2. 土地资源分布土地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般来说,沿海地区和河流流域的土地资源较为丰富,而高山地区和沙漠地带的土地资源则较为有限。

此外,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大量农田被转为建设用地,进一步加剧了土地资源的不均衡分布。

三、土地资源利用问题1. 土地荒漠化由于过度耕作、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荒漠化问题日益突出。

荒漠化不仅导致土地质量下降,还会引发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对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造成威胁。

2. 土地污染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工业废水、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以及城市垃圾填埋场等都对土地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土地污染不仅对农作物质量和环境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四、土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1. 加强土地整治为了解决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应加强土地整治工作。

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2. 推行节约用地政策在城市化进程中,应推行节约用地政策,合理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同时,鼓励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减少农地占用。

3. 加强土地污染治理为了解决土地污染问题,应加强对工业废水和农药化肥的监管,推动环保技术的应用,加强土壤修复工作,恢复土地的生态功能。

五、结论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当前面临着荒漠化和污染等问题。

为了保护土地资源和实现可持续利用,需要加强土地整治、推行节约用地政策和加强土地污染治理等措施。

土地资源学 第四章 土地资源调查.

土地资源学 第四章 土地资源调查.

(一)土地资源自然属性调查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调查)
1.气候要素调查 2.地形地貌要素调查 3.水资源调查 4.土壤资源调查 5.生物要素调查 6.土地类型调查
1.气候调查 (1)气温 (2)降水 在调查气候因素时,通常要注意局部地形变化引起的小
气候条件。 2.地形地貌调查 (1)地貌类型 (2)海拔 (3)坡度 (4)坡向
(一)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
1、查清各用地类型的数量、质量、分布状况,为国家和地区的 农业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保护与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2、查清各类土地权属状况等,为土地登记、土地统计服务。 3、了解目前土地利用的经验、教训及存在问题,为国家和区域
制定土地资源管理对策提供依据。 4、查清村和农、林、牧、渔场以及居民点以外的机关、部队、
2、为土地评价服务 3、为土地利用规划服务 4、为制定国民经济发展长远规划服务 5、为土地资源科学研究服务
(三)土地类型调查注意的问题
根据比例尺不同,主要注意以下不同的三 个方面:
(一) 小比例尺土地类型调查 国家级土地类型调查的目的是概括地了
解全国各主要土地类型的分布规律和发生特点, 为国家级土地政策的长期宏观规划提供基本数据 。一般,1:100万土地类型调查的制图单元, 所对应的土地类型分类中的土地大类,以土壤分 类系统中的土类、亚类,或植被亚类划分,反映 土地的光、温、水、土生产力。
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三、土地资源质量调查
土地资源质量的最大特征是具有明显的多面性。 土地资源质量调查内容,主要是根据土地评价的
需要查清土地质量性状指标。 土地质量调查的目的是反映土地的质量水平。 土地资源质量调查资料的获得一种是野外实地调
查及测定;一种是通过收集相关学科的调查成果 和分析已有的文献资料。

土地资源调查研究报告4篇

土地资源调查研究报告4篇

土地资源调查研究报告4篇在我国土地资源占地面积占全球土地资源占地面积的百分之二点二,居使劲第三位,因为在我国人口非常多,平均土地面积仅有11.65亩,仅占全球品均水准的三分之一,在我国平均播种面积1.39亩,占全球播种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因而,在我国土壤资源的基本上特性是“一多三少”,即总产量多,平均土地面积少,高品质的播种面积少,能够开发设计的背部資源少。

在我国乡村的人口数量占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二,我村人口数量大约800余名,在我县归属于人口数量较少的村。

因为自然地理标准的差别,我们与别的的大村对比,就经济发展,农牧业等个层面都是有一定的差别,绝大多数人以外出务工为主导,年薪不容易超出五万,由于长时间在外面,家里的农田基本处在荒芜情况,本来肥沃的土地如今越来越出现异常的贫乏,从生的野草更换了农作物,土壤层也因年久未翻越来越出现异常的牢固,杂树杆牢牢地的把握住土壤层使有些人结团,良土大部分不具有再富饶的很有可能。

之上是土地资源利用不太好的第一个缘故。

其二,XX年国家实行退耕,众多乡村回应了我国的现行政策,陆续进行了此项主题活动,殊不知有一些见利忘恩的人,扭曲了这一现行政策,吧自己很多的大量都拿出来变为林地类,其目地便是为了更好地那小量的钱,那样,又一批良土被占有,原本很少的农用地早已贴近了“绝种”的边沿。

其三,乡村路面的建造,原来道路的硬底化,扩宽,乃至,有的人为了更好地新修的道路的美观大方,竟然一点也不吝啬的将很多的田地占有。

殊不知这种土地资源却沒有获得再造的很有可能,使全部乡村的农田获得进一步的消耗,设想一下,在农村,新修一条那般美观大方的道路有哪些实际意义,全部地名考的便是自身的一亩三分地,在气温不太好的状况下,也有很有可能遭到饿肚子,大规模的土地资源被占有,对地名有哪些的益处?自然,我们不抵制乡村的基本上住宅商业用地,但是,依然有绝大多数人不守标准,她们在原来的批地面上随意的扩张自身的建房子商业用地,将本来是80平方米的变为120,或是是更高,调研了一户那样的地名,他回应得非常简单,为了更好地之后子孙后代无需再为住宅犯愁,实际上,她们是不是想过,自身的子孙后代之后靠什么生活,土地资源,外出务工?这一事临时谁也说不清楚,但是,假如你的临时在外面工作中,你盲目跟风的扩张又有有什么用,假若在家里,沒有土地资源他那又怎样存活?其四,我村位于海拔高度较高的峡谷中,非常容易产生像山体滑坡,滑坡的安全事故,每到多雨,很多的土地资源将遭遇着被埋藏的境遇,暴雨一过,块状的石块遮盖了更农用地,促使可运用土地资源降低。

土地资源调查预算标准

土地资源调查预算标准

土地资源调查预算标准1. 概述土地资源调查是指对一个地区的土地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评价,以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品质、利用状况及潜力等。

为确保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合理的预算标准非常重要。

2. 调查范围土地资源调查涉及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土地面积、土地性质、土地利用类型和变化趋势、土地的价值评估以及土地质量等。

调查的范围需要根据具体项目或地区的要求进行确定。

3. 预算标准制定原则(1)科学性原则:预算标准应基于科学的调查方法和准确的数据分析,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合理性原则:预算标准应基于充分的工作量估计和成本分析,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3)适用性原则:预算标准应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调查任务,以及可能存在的特殊要求,确保预算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4. 预算标准的内容(1)人力资源:包括调查人员的工资、培训费用以及差旅费等。

(2)调查设备和工具:包括采样工具、测量仪器、电脑和软件等。

(3)数据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录入、清洗、整理以及统计分析等。

(4)报告编制和出版:包括报告的撰写、排版、印刷和出版等。

(5)其他费用:包括办公用品、交通和通讯费用以及其他可能发生的费用。

5. 预算标准制定方法(1)调查任务分解法:将整个调查项目按照不同的调查对象、任务和时间分解为多个子任务,对每个子任务进行详细的工作量估算和成本分析,最后累计得出总预算。

(2)参考法:参考已经完成的类似调查项目的预算情况,结合本次调查的具体要求和地区特点,对预算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订。

6. 举例说明以某地区土地资源调查为例,假设调查范围包括土地面积、土地利用类型和变化趋势以及土地质量等。

根据调查任务分解法,预算标准可以按如下方式制定:(1)人力资源:调查人员包括调查队员和数据分析人员,工作时间为3个月。

工资和培训费用预计为30万元。

(2)调查设备和工具:包括测量仪器、GPS定位设备以及办公电脑等,预计费用为10万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资源调查
土地资源调查的内容有哪些?
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土地资源调查的要求有哪些?
土地资源调查
土地资 源调查
提 供
定义
是以土地资源学的学科知识为 基础,用遥感和测绘制图等基 础,查清土地资源的类型、数 量、质量、空间分布以及它们 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规 律的系列过程。
基础资 综合农业区划、土地资源评价、国 料和科 用于 民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以及土地资源 学依据
选择 调绘 底图 比例 尺
确 定 验 证 样 区
选 好 站 立 点
底 图 定 向 定 位
地 类 调 绘
补 绘 地 物
调 绘 整 饰
填写 外业 调查 记载 表
样区 调绘 验证
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方法
土地资源调查的方法有常规野外调查法和遥感调查 法两类。
1、常规野外调查法步骤
选择调绘路线 地形图的定向定位
汇总面积 类面积。
编写报告 经验和教训,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编写土地利用调查报告和技术报告,分析土地利用、管理的
1.3
定义:
土 地 质 量
土地资源质量调查

是指

土地资源 土 壤
土地资源
优劣程度 (评价)


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 相对于人类需求(生态系 统平衡、食物安全、人类 健康等)、特定用途(包 括农业生产、林业、保护 和环境管理等方面)所表 现出的效果的优劣程度。
土地(资源)类型图斑的勾绘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外业调绘步骤:
掌握恰当的调绘 底图的比例尺
选好站立点
补测地物
边调绘边检查, 不得漏调和重叠
抓住特征地物,远 看近判相结合
调绘整饰
填写外业手簿
外业调绘内容
地类调绘、线状地物调绘、境界与权属界调绘、新增地物补测
①按分类系统中各级土地利用现状类型的含义,判别实地是指土壤支撑粮食生产所需的肥力高低;容 纳、吸收、降解和自净各种环境污染物质能力的 强弱,以及促进人与动植物健康能力大小的综合 量度。
2、土地资源质量调查的内容
主要是根据土地评价的需要查清土地质 量的性状指标。
指 土地的可量度或可量测的属性
如自然、社会和经济属性
获 得
1.2 内容
调绘界线 调研经验 量算面积 编制图件
土地利用现状类型界线;各级行政辖区(含村)范围界线; 企事业单位的土地权属界线。 调查研究土地利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及成因 量算出各权属单位和各地类图斑面积。
分幅权属界线图和县、乡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其他图件 (如土地利用分区图)等。
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辖区范围汇总土地总面积和各地
⑥两种以上线状地物并列,无法按实地位置表示时,可 以保留主要线状地物,舍去或移动次要线状地物(需在 手簿中作详细记载,以便内业面积量算时作相应的扣 除)。次要线状地物在面积量算时不能作为图班分界线。
社 会 社会经 经 济条件 济 属 土地生产 力和收益 性
土地类型调查
主 要 内 容
查清各种土地类型的数量、质量与空间分 布状况; 查明一个地区土地类型的分异规律,揭 示土地类型的形成、特性、结构与动态演 替规律。 建立土地数据库,为土地利用决策服务;
调 查 目 的
为土地评价服务;
为土地利用规划服务; 土地科学研究服务; 为制定国民经济发展长远规划服务。
的科学管理等。
1
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
包 括 对土地类型、数量、质量、权 属、分布及利用现状等的调查 大 体 分 为
土地利用调查 土地类型调查 土地质量调查
土地权属调查
1.1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是在全国范围内,为查清土地的利用现状而进 行的全面的土地资源普查,也属于基本国情调查。
1、任务:
(1)查清土地的权属、界线及其 土地总面积。 (2)按土地利用分类,查清各权 属单位和行政单位的土地类型、 数量、分布及其面积(本调查的 重点),故又称土地数量调查。
例如:
Larson和Pierce(1991) 定义为土壤在以下方面的 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特征: ①为植物生长提供生育的基质; ②调节和分配环境中水的运动; ③作为环境中有害化合物形成、减少和退化的缓 冲剂。
土 壤 质 量
Doran和Parkin(1994) 提出 是土壤在生态系统中保持生物生产力、维持环 境质量和促进植物和动物健康的能力。
野外实地调查及测定;收集相关学科 的调查成果和分析已有的文献资料
调查指标
气 候
气温(年和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积温)、 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全年各月或旬降水量、降 水季节、降水强度)
自 然 属 性
地形地貌 地貌类型、海拔、坡度、坡向 水资源 植 土 被 壤
地表水、地下水、水利设施、水旱渍灾害状况 自然植被、人工植被、特种土宜植物 土壤质地、理化性质、土壤侵蚀、障碍因素 交通状况及区位、人口和劳动力、基础设施、公共设 施(如能源、供水、供电、电讯等) 农用地生产力(农林牧渔用地结构、作物布局、垦殖 率、单位面积产量或产值、总产值或总收入、产投 比)、城市土地收益(区位面积、营业额、利润、税 金)
地 类 调 绘
②以实线表示地类界线,按图例标出地类符导。当地类 界线与线状地物或境界线重合时,可省略不绘。
③地形图上最小图斑面积:耕地、园地和水域为6.0mm2; 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为15.0mm2;居民地及交通用地为 4.0mm2;相应于航片上最小调绘图斑的面积,应根据航 片的平均比例尺进行折算。 ④调绘的明显地物的界线在图上位移应不大于0.3mm:固 准地区或不明显地物(包括地类)界线的位移应不大于 1.0mm。 ⑤地类图斑以村或航片为单元按自然顾序编号,图斑序 号不得重复或遗漏。
线 状 地 物 调 绘
①线状地物包括河流、铁路、林带、固定的沟渠、道路 等。当其宽度北方≥2.0m,南方≥1.0m时,应于调结 并实地丈量宽度,丈量精确到0.1米。
②宽度变化较大的线状地物,应分段丈量。 ③较大河流不须外业调绘,可直接在地形图上量算。 ④线状地物长度在地形图上或像片平面图上直接量取。 ⑤相应于工作底图上≥2.0mm宽的线状地物可依比例尺 表示,其余半依比例尺单线表示。
土地资源调查方法 与现代技术应用
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程序
准备工作
组织专业队伍、制定工作计划、资料准 备、其他资料的收集、用品准备等
外业调绘(查)
调绘前准备工作, 路线调查、 制定土 地分类系统、 室内预判。 资料整理分析、遥感图象转绘、面积量算、 编制专题成果图、编写调查报告和技术总
内业工作
结报告
外业调绘工作的一般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