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触摸感应按键专业技术原理及应用
电容触摸按键报告

电容触摸按键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介绍电容触摸按键的原理、应用领域、优势以及市场前景。
通过对电容触摸按键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优势,并在相应的应用领域中发挥其最大的潜力。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触摸技术已经成为了电子设备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容触摸按键技术作为触摸技术的一种,以其高灵敏度、良好的响应速度和无需机械按键等特点,逐渐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
本报告将重点介绍电容触摸按键的原理、应用领域、优势以及市场前景。
一、电容触摸按键的工作原理电容触摸按键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容传感技术。
在触摸按键上方的感应区域,布置有一组导电材料(例如金属电极)形成一个电容结构。
当人的手指接触到触摸按键时,会产生电容变化。
触摸按键芯片通过检测电容的变化来判断用户是否触摸了按键,从而实现按键的触摸检测功能。
二、电容触摸按键的应用领域电容触摸按键由于其优越的技术特点,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1.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作为目前最为普及的电子设备之一,电容触摸按键的应用正越来越广泛。
这些设备通常会使用电容触摸按键来替代机械按键,提供简洁、方便的操作体验。
2. 家电控制面板电容触摸按键具有触摸灵敏、易于清洁的特点,因此在家电控制面板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用户可以通过触摸控制面板来轻松地控制家电的开关、模式选择等功能。
3. 汽车内部控制电容触摸按键在汽车内部控制系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驾驶员可以通过触摸按键来控制空调、音频设备、导航系统等,提供更便捷的操作体验。
4. 工控设备在工业领域中,电容触摸按键的应用也非常常见。
工控设备通常需要耐用性和可靠性,电容触摸按键的无机械运动结构满足了这一需求。
此外,电容触摸按键可以提供更好的密封性能,以避免灰尘和液体进入设备。
三、电容触摸按键的优势相比传统的机械按键,电容触摸按键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1.灵敏度高:电容触摸按键可以通过检测微小的电容变化来感知用户的触摸操作,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
电容触摸按键原理

电容触摸按键原理
电容触摸按键是一种利用电容变化原理来实现开关操作的按钮。
它的原理是基于电容传感技术,通过感应用户手指的触摸来改变电容值,从而实现开关的变化。
这种按键通常由两层导电材料组成,内部是一块导电板,外部是一层绝缘材料。
当用户触摸按键时,手指的电荷会影响导电板的电荷分布,从而改变了电容值。
系统通过检测电容值的变化来判断按键的状态。
在操作过程中,用户触摸按键时,系统会感应到触摸并检测到电容值的变化。
系统会将这个变化与事先存储的参考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按键的状态,例如按下或释放。
根据这个状态,系统会执行相应的操作。
相比于机械按键,电容触摸按键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没有机械部件,因此更加耐用,使用寿命更长。
其次,触摸感应非常灵敏,用户只需轻触按键即可触发操作。
此外,电容触摸按键具有平整的表面,易于清洁和维护。
电容触摸按键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家电等。
它们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并且使得设备更加美观和易于使用。
触摸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触摸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1. 引言触摸传感器是一种现代化的输入设备,它可以感知触摸操作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本文将介绍触摸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并探讨它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
2. 原理触摸传感器的原理是基于电容感应技术。
它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感应器和控制电路。
感应器是一个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电容器,用于感知触摸操作。
当触摸传感器上有物体接近或触摸时,感应器的电容值会发生变化。
控制电路会检测这种变化并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实现对触摸操作的识别。
触摸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和电阻式触摸传感器。
2.1 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容式触摸传感器通常由一个感应层和一个控制电路组成。
感应层包含一系列的电容传感器,当有物体接近或触摸时,这些电容传感器会受到电容值的变化。
控制电路会检测这些变化,并通过算法进行处理,最终输出触摸位置的坐标。
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常见的应用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触摸屏电脑等。
通过触摸屏幕,用户可以直接操作设备,实现各种功能,如拖动、点击、放大缩小等。
2.2 电阻式触摸传感器电阻式触摸传感器是由一层透明导电材料和一层玻璃组成的。
当有物体接触到触摸传感器时,导电材料与玻璃之间会发生接触变化,从而改变触摸传感器的电阻值。
控制电路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判断触摸位置。
电阻式触摸传感器常用于工业控制设备、电子签名板等领域。
由于它的耐用性和可靠性较高,因此在一些特殊环境中更常见。
3. 应用领域触摸传感器在现代科技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3.1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触摸传感器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是必不可少的组件。
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幕进行各种操作,如浏览网页、发送短信、玩游戏等。
触摸传感器的高灵敏度和准确性能为用户带来良好的操作体验。
3.2 触摸屏电脑触摸屏电脑是一种整合了显示器和触摸传感器的设备。
用户可以直接使用手指进行操作,无需使用鼠标或键盘。
触摸屏电脑广泛应用于教育、商业和工业领域,提供了更直观和便捷的交互方式。
电容触摸按键的原理

电容触摸按键的原理
电容触摸按键是一种利用电容效应实现的触摸感应技术。
它使用电容传感器来检测被触摸物体的电容变化,从而实现按键的触摸和操作。
电容触摸按键的原理是基于电容效应。
在一个电容触摸按键系统中,包含一个电容传感器和一个被触摸的物体(通常是触摸屏幕或触摸按键)。
当没有触摸时,该系统的电容值是固定的。
然而,当有物体靠近或触摸时,物体的电容会改变整个系统的总电容。
电容值的改变是通过测量电容传感器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来实现的。
电容传感器通常由两个电极组成,分别称为发射电极和接收电极。
它们之间通过绝缘介质隔开,形成一个电容。
当没有物体接近或触摸时,电容的值相对稳定。
然而,当有物体接近或触摸时,物体的电容会与传感器的电容相互作用,从而改变整个系统的总电容。
通过测量电容传感器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电容触摸按键系统可以确定是否有物体接近或触摸。
当电容值超过设定的阈值时,系统会检测到触摸操作,并触发相应的反应。
这可以实现按键的触摸和操作,例如在触摸屏幕上进行滑动、点击或拖动。
总之,电容触摸按键利用电容效应来检测物体的电容变化,以实现按键的触摸和操作。
它是一种灵敏且可靠的触摸感应技术,在许多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
电容式触摸感应按键技术原理及应用

电容式触摸感应按键技术原理及应用电容式触摸感应按键技术原理及应用2010-05-26 12:45:02| 分类:维修|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市场上的消费电子产品已经开始逐步采用触摸感应按键,以取代传统的机械式按键。
针对此趋势,Silicon Labs公司推出了内置微控制器(MCU)功能的电容式触摸感应按键(Capacitive Touch Sense)方案。
电容式触摸感应按键开关,内部是一个以电容器为基础的开关。
以传导性物体(例如手指)触摸电容器可改变电容,此改变会被內置于微控制器内的电路所侦测。
电容式触摸感应按键的基本原理◆Silicon Labs 现提供一种可侦测因触摸而改变的电容的方法电容式触摸感应按键的基本原理就是一个不断地充电和放电的张弛振荡器。
如果不触摸开关,张弛振荡器有一个固定的充电放电周期,频率是可以测量的。
如果我们用手指或者触摸笔接触开关,就会增加电容器的介电常数,充电放电周期就变长,频率就会相应减少。
所以,我们测量周期的变化,就可以侦测触摸动作。
具体测量的方式有二种:(一)可以测量频率,计算固定时间内张弛振荡器的周期数。
如果在固定时间内测到的周期数较原先校准的为少,则此开关便被视作为被按压。
(二)也可以测量周期,即在固定次数的张弛周期间计算系统时钟周期的总数。
如果开关被按压,则张弛振荡器的频率会减少,则在相同次数周期会测量到更多的系统时钟周期。
Silicon Labs推出的C8051F9xx微控制器(MCU)系列,可通过使用芯片上比较器和定时器实现触摸感应按键功能,连接最多23个感应按键。
而且无须外部器件,通过PCB走线/开关作为电容部分,由内部触摸感应按键电路进行测量以得知电容值的变化。
◆以Silicon Labs的MCU实现触摸感应按键利用Silicon Labs其它MCU系列,仅需搭配无源器件,即可实现电容式触摸感应按键方案。
与C8051F93x-F92x方案相比,唯一所需的外部器件是(3+N)电阻器,其中N是开关的数目,以及3个提供反馈的额外端口接点。
电容式触摸按键原理

电容式触摸按键原理
电容式触摸按键是一种通过感应触摸物体的电容值来实现触发动作的技术。
它基于电容效应原理,即当两个电极之间存在电容时,触摸这些电极会改变其电容值。
这种按键通常由两个电极组成:一个触摸电极和一个地电极。
触摸电极常常是一个平面的金属片,而地电极则是一个用于悬浮触摸电极上方的导体。
当没有触摸时,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容值较高。
但一旦有物体触摸到触摸电极上,物体与触摸电极之间形成了一个电场耦合。
这个电场耦合导致电容值降低,进而触发了按键。
具体来说,内部电路会不断测量电容值,并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
当电容值超过阈值,就会判断为触摸操作。
这时,按键控制器会发送一个信号,实现所需的功能,比如触发一个开关动作或发送一个指令。
电容式触摸按键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实际的物理运动,因此寿命更长、耐用性更强。
此外,它还可以实现一些高级功能,比如多点触控和手势识别。
由于这些优点,电容式触摸按键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家电等。
汽车空调控制器电容触控按键应用分析

汽车空调控制器电容触控按键应用分析汽车空调控制器电容触控按键是近年来汽车内部控制面板的重要部件之一,其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汽车操作界面的便利性和美观度。
本文将对汽车空调控制器电容触控按键的应用进行分析,从技术原理、功能特点、市场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技术原理汽车空调控制器电容触控按键是利用电容传感器原理实现的触摸式按键,通过人体触碰感应电极来改变电容的大小,从而实现对汽车空调控制器的操作。
其原理是利用电容的电场感应性质,当人体触摸电容触控按键时,会改变电容的分布,从而产生电容的变化。
传感器感应到这种变化后,就会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再根据信号的变化来对汽车空调系统进行相应的调节。
二、功能特点1. 灵敏度高:汽车空调控制器电容触控按键的灵敏度非常高,只需轻轻触摸即可实现操作,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2. 触感舒适:与传统的机械按键相比,电容触控按键的手感更加舒适,避免了因按键摩擦而产生的噪音和磨损。
3. 外观时尚:电容触控按键可以实现流线型设计,使得汽车内部控制面板更加时尚美观,符合现代汽车设计的趋势。
4. 耐用性高:采用电容触控技术的按键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不易出现损坏和磨损的情况,能够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5. 多功能性:通过电容触控技术,汽车空调控制器的按键可以实现多功能操作,例如滑动调节、单击、双击等,极大地丰富了控制功能。
三、市场应用随着汽车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空调控制器电容触控按键已经成为了各大汽车厂商在高端车型上的标配之一。
无论是豪华轿车还是跑车,抑或是SUV,都可以看到这一高端技术的应用。
其独特的功能特点和外观优势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了购买高端车型时的一项重要考量因素。
汽车空调控制器电容触控按键也在中低端车型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
虽然在价格上无法与高端车型相媲美,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种新型的操作方式也能够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因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欢迎。
未来,随着汽车内部控制面板的不断升级和改进,汽车空调控制器电容触控按键将会继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电容触摸感应原理与应用

电容触摸感应原理与应用
一、电容触摸感应原理
电容异常法:将感应区域分为几个小电容,通过检测各个小电容之间的差异来判断触摸位置。
一般采用微弱直流电压激励,通过对各个小电容充放电的时间和电荷量的变化来计算触摸坐标。
电容变化法:通过感应电容的变化来判断触摸位置。
当手指触摸屏幕时,电容感应区域的电容值会发生变化,通过检测电容值的变化可以确定触摸坐标。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片状感应电极或网格状感应电极。
二、电容触摸感应应用
1.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电容触摸感应技术使得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能够实现多点触控的操作,用户可以通过手指的滑动、捏合等手势来控制屏幕。
它还可以实现手势识别,例如双击、长按等操作,为用户提供更多操作选择。
2.智能手表:电容触摸感应技术也被应用在智能手表上,用户可以通过在表面滑动、点击等方式来控制手表的功能。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手表屏幕上的图标进行应用程序的选择,还可以实现来电和短信的提醒以及健康监测等功能。
3.汽车导航系统:电容触摸感应技术在汽车导航系统中的应用,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来控制导航、娱乐等功能。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手指在导航地图上滑动、缩放等方式来浏览地图,选择目的地。
4.工业控制设备:电容触摸感应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
通过触摸屏幕,操作员可以直观地进行设备的调整、监控等操作。
电容触摸感应技术还可以实现多点触控,使得操作更加灵活方便。
总之,电容触摸感应技术由于其高灵敏度、快速响应、耐久性强等优点,已经成为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交互方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电容触摸感应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并不断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容式触摸感应按键技术原理及应用————————————————————————————————作者:————————————————————————————————日期:电容式触摸感应按键技术原理及应用2010-05-26 12:45:02| 分类:维修|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市场上的消费电子产品已经开始逐步采用触摸感应按键,以取代传统的机械式按键。
针对此趋势,Silicon Labs公司推出了内置微控制器(MCU)功能的电容式触摸感应按键(Capacitive Touch Sense)方案。
电容式触摸感应按键开关,内部是一个以电容器为基础的开关。
以传导性物体(例如手指)触摸电容器可改变电容,此改变会被內置于微控制器内的电路所侦测。
电容式触摸感应按键的基本原理◆Silicon Labs 现提供一种可侦测因触摸而改变的电容的方法电容式触摸感应按键的基本原理就是一个不断地充电和放电的张弛振荡器。
如果不触摸开关,张弛振荡器有一个固定的充电放电周期,频率是可以测量的。
如果我们用手指或者触摸笔接触开关,就会增加电容器的介电常数,充电放电周期就变长,频率就会相应减少。
所以,我们测量周期的变化,就可以侦测触摸动作。
具体测量的方式有二种:(一)可以测量频率,计算固定时间内张弛振荡器的周期数。
如果在固定时间内测到的周期数较原先校准的为少,则此开关便被视作为被按压。
(二)也可以测量周期,即在固定次数的张弛周期间计算系统时钟周期的总数。
如果开关被按压,则张弛振荡器的频率会减少,则在相同次数周期会测量到更多的系统时钟周期。
Silicon Labs推出的C8051F9xx微控制器(MCU)系列,可通过使用芯片上比较器和定时器实现触摸感应按键功能,连接最多23个感应按键。
而且无须外部器件,通过PCB走线/开关作为电容部分,由内部触摸感应按键电路进行测量以得知电容值的变化。
◆以Silicon Labs的MCU实现触摸感应按键利用Silicon Labs其它MCU系列,仅需搭配无源器件,即可实现电容式触摸感应按键方案。
与C8051F93x-F92x方案相比,唯一所需的外部器件是(3+N)电阻器,其中N是开关的数目,以及3个提供反馈的额外端口接点。
C8051F93x-F92x之外,Silicon Labs其它MCU系列可直接连接12个开关,或者通过外部模拟多路复用器连接更多开关。
设计触摸感应按键开关因为我们要侦测电容值的变化,所以希望变化幅度越大越好。
现在,有三个主要因素会影响开关电容及变化幅度。
PCB上开关的大小、形状和配置PCB走线和使用者手指间的材料种类连接开关和MCU的走线特性我们测试了下图中这12种不同开关。
目的是为了发现开关的形状尺寸会如何影响开关的空闲和被接触的状态,还可以发现哪一种开关的空闲电容最大,就不容易被PCB上的寄生电容而影响。
测试结果表明,在特定区域中的开关越大且走线越多,则此开关的闲置电容便越高。
图中的环状开关具有最低的电容,所以当开关动作时,可显现最大的电容相对变化。
◆开关的形状尺寸会如何影响开关的空闲和被接触的状态由于开关上方的材料种类,会影响闲置电容和电容的变化率。
我们还测试了玻璃、有机玻璃Mylar 聚酯薄膜、ABS塑料和FR4玻璃纤维,这几种不同材料。
我们发现,尽可能使用最薄的材料,使电容变化极大化。
而且,建议使用具有高介电常数的材料,例如玻璃,以增加开关的绝对电容。
总结Silicon Labs的电容式触摸感应按键的优点很多。
首先,只需要很少的微控制器开销(overhead)。
设计一个开关仅需443字节码空间,每多增加一个开关仅需多增加额外的 1字节。
硬件资源只需要一个比较器和定时器。
还可以采用高效率算法,让微控制器可以进入低功耗模式,并能定期唤醒以侦测开关动作。
总体只占用低于0.05% 的CPU资源。
其次,没有外部硬件开销。
可以将开关走线直接连至MCU端口管脚,无须其它外部的反馈电阻器或电容器。
而且芯片配置也很简单。
无论开关使用为何材料,完成都很容易。
另外,按键的侦测,不易受到噪声和供应电压的影响。
不受50/60 Hz噪声的影响,也不需要精密电压源(VDD)。
常见问答 (摘自2008年12月Silicon Labs在线座谈中的问答环节)问题回答问:如何调整触摸灵敏度?是设计时固定的,还是到现场可以进行调整的?答:灵敏度是通过实验来做的,客户可以对不同状况下的值进行记录,然后保存到flash中,这样实际使用时,不同状况下,系统会用不同值来工作,实现适合的灵敏度。
灵敏度是设计时确定的,也可以设计成自学习型的。
问:一个开关需要一个定时器和一个比较器,多个开关是共用定时器和比较器吗?答:对于多个开关,采用一个多路复用器,就可以共同使用一个定时器和比较器了。
问:如何消除和区分电容触摸的误触摸?答:确定触摸式按键是否被按下可以通过检测频率或者周期来实现。
而消除和区别误触摸,则要通过软件上一些校准的算法来实现。
具体的信息,可以登陆下载详细的参考应用。
问:贵公司的电容式触摸芯片有休眠功能吗?如何唤醒?答:有休眠功能,我们F9xx系列单片机支持sleep、suspend睡眠状态。
可以通过IO、外部中断、比较器等唤醒。
问:和电阻式触摸按键相比,电容式触摸按键有哪些优点,是否存在不足?答:电阻式的要用A/D采样,并且人的电阻很大,采样比较困难,每个人的电阻差异也很大。
抗干方面,电容式的更好一些。
问:我的手要在按键放多久才能被检测?答:人的动作是以百毫秒来计算的,而IC内部检测是否有按键按下的时间通过数千个机器周期就可以确定,时间等级差很多。
因此基本上手一放上去就会被检测到。
问:电容式触摸按键有没有防水防潮设计,如果使用环境在一些潮湿场所,例如啤酒生产,使用电容式触摸按键是否合适?答:你可以在"电容式触摸按键"的外面加一层塑料或其他介质进行保护。
另外,当"按键"受到污染,"空闲电容,idle capactiance"变大时,你可使用算法来刷新/标定你的检测门限(重新标定时间常数,RC) 。
问:c8051F9xx可以同时监测多少路的按键动作?处理速度能达到多少?答:C8051F9xx最高速度是24.5MHz,电容感应的响应时间是由电容充放电时间决定的,即与时间常数有关。
一般一个周期为1000~2000个系统时间周期/SYSCLK,故响应时间小于为2*2000*1/24.5MHz = 160uS。
人的动作为上百mS级的,MCU有足够的时间去处理按键响应。
由于受到I/O口的限制,C8051F9xx最多能做到23个按键。
为了提高按键的抗干扰能力,在绘制PCB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按键与单片机IO间走线需要越短越好。
为了提高按键的灵敏度和准确度,编程时应如何如何对其进行处理?答:灵敏度和准确度是相反的一组值。
你必须要自己选一个中间值来平衡。
如果我想更多的了解和学习电容式触摸按键技术,请问有无相关书记和资料课提供?谢谢答:有的,我们有电容按键的参考设计,包含软硬件以及源代码。
请到网站上下载应用文档,AN338 Capacitive Touch Sense Solution.pdf,也可以联系我们益登科技相关办事处,获取详细设计资料及指导。
假如我需要开发电容式触摸按键技术,请问我应该买什么开发工具和软件?答:可以购买我们提供的C8051F931-based ToolStick 与Capacitive Touch Sense,或者C8051F930DK等开发套件,套件中包含设计资料和参考代码。
基于充放电原理的电容式触摸按键设计2010-12-20 10:41:20 来源:21ic关键字:充放电触摸按键电容式定时计数器终止电压GPIO放电回路触摸键盘频率检测下降沿与传统的机械式按键相比,电容式触摸感应按键美观、耐用、寿命长。
电容式触摸感应按键实际只是PCB上的一小块“覆铜焊盘”,与四周“地信号”构成一个感应电容,触摸该按键会影响该电容值。
现在检测电容值的方法有很多种,如电流与电压相位差检测、由电容构成的振荡器频率检测、电容桥电荷转换检测。
而这里则是利用感应电容与电阻构成的RC回路,检测充放电时间的变化量,不需要专用检测电路,成本低廉。
1 检测原理电容式触摸按键电路的原理构成如图1所示,按键即是一个焊盘,与地构成一个感应电容,在周围环境不变的情况下电容值固定为微小值,具有固定的充放电时间,而当有一个导体向电极靠近时,会形成耦合电容,这样就会改变固有的充放电时间,而手指就是这样的导体。
通过测量充放电时间的改变即可检测是否有按键被按下。
充放电时间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t,R,C分别为充放电时间,电阻值,电容值;V1为充放电终止电压值;V2为充放电起始电压值;Vt为充放电t时刻电容上的电压值。
首先,开关在断开的状态下该按键被下拉电阻拉低,电势为0 V,这时开关闭合开始对按键充电,等充满电稳定后再断开开关,这时按键开始放电,并用定时器记录这段放电时间为t1,反复该过程。
当有手指触碰按键时,放电时间会改变为t2,如图2所示,由此即可判断出手指是否触摸到该按键。
2 检测电路设计该检测电路由MSP430F1121A作为主控制器,由JTAG接口在线仿真调试,键盘分为单个触摸按键检测和矩阵触摸按键检测两部分,如图3所示。
其占用的单片机资源包括带有中断功能的GPIO口和定时计数器。
2.1 单个触摸按键检测图3中连接单片机P2.5引脚的KeyPad与电阻R5构成一个RC充放电回路,这里由单片机的P2.5引脚控制电容的充放电,其作用相当于图1中的开关。
实际的电路板中KeyPad 与周围及背面的覆铜构成电容,P2.5置为高电平,给KeyPad充电,等到稳定后将P2.5引脚置为输入,并使能中断功能,且设为下降沿触发,这时KeyPad上的电荷会由R5对地放电,多次测量放电时间,作为基准放电时间。
当手指触碰时,放电时间会改变,反复实验测出合理的阈值。
以后检测到放电时间超过这一阈值,则说明有按键按下。
为精确测量充放电时间,要使充放电电流很小,放电的电阻在兆数量级,这里选用6.1 MΩ的电阻,MSP430引脚设为输入时的漏电流为50 nA,对放电回路可以忽略。
2.2 矩阵触摸按键检测MSP430的P1.0~P1.3和P2.0~P2.3分别连接到PAD1~PAD4和PAD5~PAD8构成一个4x4的键盘矩阵,按键从A~P,如图3所示。
两两焊盘交汇处即是一个按键。
在扫描过程中如果PAD2与PAD7的扫描结果超出阈值,则说明其交汇处(即按键G)被按下。
需要注意的是其充放电过程有所变化,不再是单一的电容对地放电,而是两个焊盘间互相充放电。
例如行扫描的PAD1与PAD2通过R1由引脚P1.0和P1.1互相充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