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及气瓶基础知识
气瓶的基础知识

建立气瓶使用数据记录系统,对气瓶使用状况进行分 析,优化气瓶管理。
信息化服务平台
建立气瓶信息化服务平台,提供气瓶查询、预约、配 送等一站式服务。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生产技术
推广环保生产技术,降低气瓶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回收与再利用
建立气瓶回收体系,促进气瓶的循环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分类
总结词
气瓶可以根据多种因素进行分类,如形状、容量、用途和存储气体等。
详细描述
根据形状,气瓶可分为圆形、椭圆形和扁圆形等。根据容量,气瓶可分为小容量和大容量等。根据用途,气瓶可 分为工业用和家用等。根据存储气体,气瓶可分为压缩气体气瓶和液化气体气瓶等。此外,气瓶还有许多其他分 类方法,如按制造方法、压力等级和使用环境等。
气瓶的基础知识
• 气瓶的定义与分类 • 气瓶的结构与原理 • 气瓶的安全使用与管理 • 气瓶的常见故障与处理 • 气瓶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气瓶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总结词
气瓶是一种用于存储和运输气体的压力容器。
详细描述
气瓶是一种封闭的容器,用于存储和运输气体。它们通常由金属(如钢或铝) 制成,并经过特殊处理以承受内部压力。气瓶具有高压力的特性,可以存储压 缩气体或液化气体。
详细描述
气瓶压力异常可能是由于温度变化、气体充装过多或外部压力波动所引起。处理压力异常需要定期检 查气瓶压力,确保压力在规定范围内。如果压力过高或过低,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以保持气瓶 的正常压力。
腐蚀与磨损
总结词
气瓶的腐蚀与磨损可能导致强度下降、 气体泄漏和安全事故。
VS
详细描述
气瓶的腐蚀与磨损可能是由于长时间使用 、储存环境不良或气体成分腐蚀所引起。 处理腐蚀与磨损需要定期对气瓶进行检查 ,发现有锈蚀或磨损的部位应及时进行修 复或更换。同时,应选择合适的气体储存 环境,避免气瓶长时间暴露在恶劣环境中 。
气瓶基础知识

常用气体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
气体类别 永久气体 Tc<-10℃ 公称工作 压力MPa 30 20 15 常用气体 空气、氧、氢、氮、氩、氦、氖、氪、甲烷、煤气、天 然气、氟等 空气、氧、氢、氮、氩、、氦、氖、甲烷、煤气、三氟 化硼、四氟甲烷(R-14)、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氘( 重氢)、氪等 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氧化亚氮)、乙烷、乙烯、硅 烷、磷烷、乙硼烷等 氙、一氧化二氮(氧化亚氮)、六氟化硫、氯化氢、乙 烷、乙烯、三氟氯甲烷(R-13)、三氟甲烷(R-23)、 六氟乙烷(R-116)、1.1二氟乙烯(偏二氟乙烯)(R1132a)、氟乙烯(R-1141)、三氟溴甲烷(R-13B1)等 六氟化硫、三氟氯甲烷(R-13)、1.1二氟乙烯(偏二氟 乙烯)(R-1132a)、六氟乙烷(R-116)、氟乙烯(R1141)、三氟溴甲烷(R-13B1)等
2、气瓶充装前,充装单位应有专人对气瓶逐只进行充装前 的检查,确认瓶内气体并做好记录。无制造许可证单位制造
的气瓶和未经安全监察机构批准认可的进口气瓶不准充装,
严禁充装超期未检气瓶和改装气瓶。 3、气瓶充装单位必须在每只充气气瓶上粘帖符合国家标准
GB 16804《气瓶警示标签》的警示标签和充装标签。
D.瓶内气体相互接触可引起燃烧、爆炸、产生毒物的气瓶,
九、盛装可燃气体的纤维缠绕气瓶应选用金属材料内胆(钢质或铝
合金)。缠绕纤维可选用玻璃纤维、芳纶纤维或碳纤维,可采用环 向缠绕或全缠绕。
一、气瓶的安全附件 (一)安全泄压装置 气瓶的安全泄压装置,是为了防止气瓶在遇
到火灾等高温时,瓶内气体受热膨胀而发生破裂
爆炸。 气瓶常见的泄压附件有爆破片和易熔塞。 (1)爆破片装在瓶阀上, (2)易熔塞一般装在低压气瓶的瓶肩上
《气瓶基础知识》课件

气瓶的生产工艺
1 材料选择
根据气体属性和用途选择合适的材料。
2 成型
采用锻造、旋压或缠绕等工艺将材料成型为气瓶壳体。
3 焊接和密封
对气瓶进行焊接连接,并进行严密的密封处理。
气瓶的制造标准
ISO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气瓶制造标准,确保气瓶的安全性和质量。
国家标准
《气瓶基础知识》PPT课 件
这是一个有关气瓶基础知识的PPT课件。通过本课件,你将了解气瓶的定义、 用途、分类、材质、生产工艺、制造标准、检测标准、安全使用规定、保养 与维护、运输注意事项、储存方式、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退役处理、监测 与管理、安全意识培训、应急处理、规格参数及选择、销售和采购流程以及 未来发展趋势。
各国制定的气瓶制造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气瓶进行规范。
行业标准
特定行业制定的气瓶制造标准,以满足行业需求和安全要求。
气瓶的检测标准
1
外观检测
检查气瓶外观是否有损伤、腐蚀或漏气等问题。
2
超声波检测
利用超声波探测气瓶内部是否存在裂纹或缺陷。
3
压力测试
在安全的环境下对气瓶进行压力测试,确保其承压性能。
气瓶的安全使用规定
1 储存要求
将气瓶储存在干燥、通风 和远离火源的地方。
2 使用注意事项
遵守气瓶使用手册中的安 全操作规程,避免暴露于 高温或剧烈振动环境。
3 装卸规范
采取正确的装卸方法,使 用专业设备和合适的保护 措施。
1
压缩气体瓶
储存高压压缩气体,常见的包括氧气瓶和液化石油气瓶。
2
液化气体瓶
储存液态气体,常见的包括液化石油气瓶和液氮瓶。
气瓶基础知识

第二组 高压液化气体
a小组 不燃和不燃有毒气体 b小组 可燃和可燃有毒气体 c小组 化学性质不稳定旳易燃气体
第三组 低压液化气体
a小组 不燃和不燃有毒气体 b小组 可燃和可燃有毒气体 c小组 化学性质不稳定旳易燃气体
第四组 溶解气体
a小组 化学性质不稳定旳易燃气体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 理想气体 ❖ 1、气体分子本身不占体积; ❖ 2、气体分子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 ❖ 当气体旳温度远高于该气体旳临界温度,而压力远低于气
由两个原子构成——双原子分子 如:氧气(O2)、氮气(N2 )
由多种原子构成——多原子分子 如:乙炔(C2H2)、氨(NH3)、二甲醚(C2H6O)
物质旳状态
1、任何物质均由分子构成,分子间存在一定旳距离,并作 不断旳且不规则旳运动。 这种运动在热力学中称为:热运动
2、物质分子间存在相互吸引力和相互旳排斥力,使得分子 间既有彼此分离又有彼此接近旳趋势。
度下可能出现相变——高压液化气体 满足第二个条件旳充装气体,但临界温度较高,在正常环境温
度下一直气液两相共存——低压液化气体
瓶装气体分类
按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瓶装气体
永久气体 ——在气瓶正常环境温度范围内,气体 在充装、储存、运送、使用过程中不 发愤怒液相变,总呈现气态。
体旳临界压力时,可把实际气体看成为理想气体来处理。 ❖ 所以在热力学理论中把气体分为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两种。
PV Const T
热力学中使用旳温度为绝对温度,单位为 K。以纯水
旳三相点0.01℃定为热力学温度旳273.16K,0~273.16K 温度范围内旳每个1/273.16就是1K。所以一般所说旳0 ℃
气瓶基础知识培训

气瓶基础知识培训为了确保气瓶的安全使用,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基础知识的培训。
以下是一些气瓶基础知识培训内容:1. 气瓶的分类:根据使用的气体不同,气瓶可以分为氧气瓶、乙炔瓶、氮气瓶、二氧化碳瓶等。
每种气体有不同的储存和使用要求,使用人员需要了解气瓶的分类及其特点。
2. 气瓶的标志:气瓶上通常会标注有相关的信息,如气瓶的种类、规格、压力等。
使用人员需要了解这些标志的含义,以便正确选择和使用气瓶。
3. 气瓶的安全使用:气瓶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包括防火防爆措施、气瓶存放位置、使用注意事项等。
使用人员需要了解这些安全规定,并严格遵守以确保气瓶的安全使用。
4. 气瓶的检查和维护:定期对气瓶进行检查和维护是保障气瓶安全的重要环节。
使用人员需要了解气瓶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要求,并按时进行相关工作。
以上是气瓶基础知识培训的一些内容,通过培训可以帮助使用人员了解气瓶的基本知识,提高对气瓶安全使用的意识,确保气瓶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安全使用。
气瓶的储存和使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它涉及到气体的储存和运输,而气体一旦泄漏或被不当处理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因此,针对气瓶的基础知识培训还应该包括以下内容:5. 气瓶的安全操作:在使用气瓶的过程中,需要遵守一系列的安全操作规程。
比如在操作气瓶的过程中需要戴上相关的防护装备,比如手套、护目镜等。
在气瓶使用过程中,应该避免碰撞和摔落,气瓶阀门应该关闭好以防止气体泄漏,还应该注意检查气瓶是否有漏气等问题。
6. 气瓶的运输:气瓶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运输规定,比如不能淋雨、曝晒、禁止碰撞等。
气瓶运输过程中还需要定期检查气瓶是否有损坏,是否有泄漏等情况,以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7. 气瓶的处理:在使用完毕或者气瓶报废时,需要按照相应的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一般来说,气瓶需要归还给指定的气瓶供应单位,由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如果气瓶损坏或者出现泄漏等问题,需要及时通知相关单位进行处理,切不可私自处理。
气瓶的基础知识

三块结构的焊接气瓶筒体和封头的连接环焊缝一般内部带有垫板。也有筒体收口作为垫板形式的。 焊接气瓶的上下封头上分别焊有易熔塞,当然有毒介质安装的是螺塞,不带易熔合金。
·
5
3、溶解乙炔气瓶
溶解乙炔气瓶的外形与上述无缝气瓶和焊接气瓶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溶解乙炔气瓶的内 部不是中空的,而是装有溶解和分散乙炔用的溶剂和多孔性填料。
我国常用和常见的溶解乙炔气瓶,大都是采用无缝结构的,瓶体上不装易熔合金塞。 美、日、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制造的溶解乙炔气瓶,都是采用焊接结构的。在焊接结构的 溶解乙炔气瓶上,都装有易熔合金塞。
2)重量轻、容积小、储量大。
3)气体纯度高。
4)气体纯度高。
5)安全、经济
5、玻璃钢气瓶
玻璃钢气瓶是以无碱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环氧—酚醛树脂为粘接剂,采用铝内衬机
械缠绕成型的气瓶。玻璃钢集中了玻璃纤维和合成树脂的优点,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
腐蚀和成型工艺简单等优异特性。玻璃钢气瓶的重量较同容积同压力的钢质无缝气瓶轻
在容积等于或大于5升的盛装永久气体和液化气体的气瓶上,为安装保护瓶阀用的瓶帽 或保护罩,在瓶颈的外侧套有一个带外螺纹的颈圈。
瓶帽分为固定式和可卸式两种。
2)大直径、大容积、高压的气瓶一般为两端开口形,安装有安全装置、装卸系统和排 污系统。目前大容积(80升以上)的高压 无缝气瓶尚无专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造 上述气瓶的单位只能起草相应的企业标准。50%左右。·
(第三部分)气瓶基础知识

气瓶基础知识
3.2.2 各类气瓶的典型结构型式: 3.2.2.1无缝气瓶典型结构型式
产品标准为GB5099 《钢质无缝气瓶》,它变化比较大 的地方是底部结构,有凹形底、凸 形底、H形底。 瓶根:凸形底或凹形底无缝气瓶筒 体与瓶底连接过渡的部分。 瓶底:气瓶瓶体封闭端的非筒体承 压部分。
18
气瓶基础知识
消防灭火器用气瓶 以及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用或者 盛装电子气体用大容积气瓶的材Biblioteka 、设计、制造执行本规程。5
气瓶基础知识
TSG R0006不适用于仅在灭火时承受瞬时压力而储存时 不承受压力的消防灭火器用气瓶、固定使用的瓶式压力容器 以及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海上设施 和船舶、民用机场专用设备使用的气瓶。 3.1.1.2 车用气瓶(指用于盛装车辆燃料(如压缩天然气、 液化天然气、氢气、液化石油气、液化二甲醚等)的气瓶) 还应当符合《车用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9)的 规定。 3.1.1.3 气瓶附件还应符合《气瓶附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RF001)的规定 。
是液态的气体,包括临界温度(Tc)在-50℃~65℃的高压液化 气体和临界温度(Tc)高于65℃的低压液化气体; (3)低温液化气体,是指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深冷低温而部分呈 液态的气体,临界温度(Tc)一般低于或者等于-50℃,也称为 深冷液化气体或者冷冻液化气体; (4)溶解气体,在压力下溶解于溶剂中的气体; (5)吸附气体,在压力下吸附于吸附剂中的气体。
6
气瓶基础知识
3.1.2 气瓶的参数 3.1.2.1 公称工作压力 (1)盛装压缩气体的气瓶,系指在基准温度(20℃)下,瓶 内气体达到完全均匀状态时的限定(充)压力; (2)盛装液化气体的气瓶,系指温度为60℃时瓶内气体压 力的上限值; (3)充装溶解气体的气瓶,系指瓶内介质达到化学、热量 以及扩散平衡条件下的静置压力( 15℃ ); (4)焊接绝热气瓶,系指在气瓶正常工作状态下,内胆顶 部气相空间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 (5)盛装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的液体以及混合气体 的气瓶,按照相应标准规定。
气瓶基础知识要点

气瓶基础知识要点521880324.doc气瓶基础知识第一章气瓶的基本概念第一节气瓶的定义和范围气瓶属于移动式的可重复充装的压力容器,因它在使用上存在一些特殊问题,所以要保证安全使用,除了要求它符合压力容器的一般要求外,还需要有一些特殊要求。
为了区别起见,一般把容积不超过1000升(常用的为35~60升),用于储存和运输永久气体、液化气体、溶解气体或吸附气体的瓶式金属或非金属密闭容器叫做气瓶。
对于不作储存和运输上述气体而用做压力容器的瓶式容器都不算是气瓶,而算是压力容器。
《条例》中气瓶的含义: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 (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对于气瓶的适用范围:适用于正常环境温度(-40~60 ℃)下使用的、公称工作压力为1.0~30MPa(表压,下同)、公称容积为0.4~3000L、盛装永久气体、液化气体或混合气体的无缝、焊接和特种气瓶。
(“特种气瓶”指车用气瓶、低温绝热气瓶、纤维缠绕气瓶和非重复充装气瓶等,其中低温绝热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的下限为0.2MPa)。
《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适用范围:适用于钢质瓶体内装有多孔填料和溶剂,可重复充装乙炔气的移动式乙炔瓶。
第二节气瓶的分类一、按构造分类(共分为五类)1、无缝气瓶1)通用的无缝气瓶的形式为:筒体呈圆柱形,一端为凸形、凹形或H形的瓶底,而另一端为带颈的球形瓶肩。
在瓶颈上面有一个带锥形螺纹的瓶口,用来装配瓶阀。
常用的瓶体形式有:1)凹形底;2)凸形带底座;3)凸形底;4)H形底;5)无底双口形。
对于凸形底、容积大于或等于12升的气瓶,为了使其能直立于地面上,通常装有一个筒状或四角状的底座。
底座的套装和尺寸要求:它是在赤热状态下套装在气瓶上的,其接地平面与瓶底凸面的最高点间的距离,按标准要求不应小于10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临界压力
物质处于临界状态时的压力(压强)。就是在临界温度时使气体液化所需要的最小 压力。也就是液体在临界温度时的饱和蒸气压。 用符号“Pc”表示。
T[K]=t(℃ ) +273.15=5/9×[t(℉)-32] + 273.15
四、质量与体积 (一)质量 :是表示物质多少物理量,质量的符号“m”,单位为”Kg”。 (二)体积:体积量的符号”V”,单位名称“立方米”或“升” ,单位符号“m3”或”L”。 五、比体积与密度 (一)比体积
比体积是单位质量占有的体积,是确定物质状态的基本参数之一。通常用“ν”表示。 常用单位“m3/kg”。计算式为: ν=V/m (二)密度 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物质具有的质量,通常用符号“ρ”表示,常用单位是“kg/m3”或 “g/L’。它是比体积的倒数,计算式为: ρ=m/V
(二)压力的法定计量单位
压力的计量单位为帕斯卡,单位符号位”Pa“,它的定义是:1Pa=1N/m2 但在工程上常用KPa、MPa作单位。
1000Pa=1KPa 、 1000000=1000KPa=1MPa (三)常见的几种压力单位及换算
标准大气压,又称物理大气压,单位符号为“atm ”它是地心引力对大气层 作用的结果。1 atm=101325Pa=101.325KPa=0.101325MPa。
第一章 气体基础知识
第一节 基础概念 一、分子、原子与元素
(一)分子 构成物质且保持这种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分子。
(二)原子 分子由更小的微粒——原子组成。在一定条件下分子能够分解成原子,
但分解后的原子将不保持原物质的性质。 (三)元素 在化学中,把性质相同的同一种类原子叫做元素。元素就是同种原子的
(2)气体压强跟它的温度有关,因温度的升高标志着气体分子运动速度的增加, 速度增大,分子撞击器壁的次数也随着增加,所产生的所用力也随之增大。
单位面积承受的垂直于这个面积的作用力称为压强:
P=F/A 均匀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通常称作压力。在物理学中,“压力”与”压 强“是两种不同的物理量。在工程技术上及日常生活中,却常把压强称作压力。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气、液两相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时,称为饱和状态。饱 和状态下的液体为饱和液体,其密度为饱和液体密度。在饱和液体界面上的蒸汽 称为饱和蒸汽,其密度和压力分别称为饱和蒸汽和饱和蒸汽压力。
三、临界状态 纯物质的气、液两相平衡共存的极限热力状态。物质的气态和液态平衡共存
时的一个边缘状态。 在此状态时,饱和液体与饱和蒸气的热力状态参数相同,气液之间的分界面
二、相平衡
物质的形态,在热力学上称为相,液态称为液相,气态称为气相。
物质形态的改变称为相变,在相变过程中,物质要通过两相之间的界面,从 一个相迁移到另一个相中去,当宏观上物质的迁移停止时,就称为相平衡。
物质的相平衡状态取决于温度和压力,若有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则与其对应 的相平衡就遭到破坏,同时发生相变过程,从而建立新的相平衡关系,直至达到 新的平衡。
(一)临界温度 临界温度,使物质由气相变为液相的最高温度叫临界温度。每种物质都有一个
特定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无论怎样增大压强,气态物质不会液化,这个温度 就是临界温度 。简言之,就是液体能维持液相的最高温度。用符号“tc”表示。 定义解释
①物质处于临界状态时的温度。 ②物质以液态形式出现的最高温度。
总称。化学中采用一定的字母符号来表示各种元素,称作元素符号。用元素符 号来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叫分子式。例如:氢元素表示为:H 氢气分子 式为:H2
二、压强 (一)气体压强 气体对气瓶或其他容器内壁的压力,是由于运动着的气体分子撞击器壁而产生 的。
决定气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有两个:
(1)压强跟气体压缩程度有关,也就是说跟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或气体的密度 有关。
(2)工程大气压,又称公制大气压,单位符号为“at”。其定义是均匀作用于 1cm2面积上的力为1kg.f时的压强值。工程大气压有绝对压力和表压力之分。表压 就是用压力表测出的压力。
1at=98.0665KPa=0.0980665MPa (பைடு நூலகம்)巴。”巴“在东欧普遍采用,其符号为”bar“
1bar=100KPa=0.1MPa (4)英制大气压。英制大气压是工程大气压的一种,单位符号为”pai“ 5
消失,因而没有表面张力,气化潜热为零。处于临界状态的温度、压力和比容, 分别称为临界温度、临界压力和临界比容。可用临界点表示。
临界状态的特点 1)任何纯物质都有其唯一确定的临界状态 2)在大于临界压力条件下,等压加热过程不存在汽化段,液体由未饱和态直接
变化为过热态 3)在大于临界温度条件下,无论压力多高都不可能使气体液化 4)在临界状态下,可能存在超流动特性 5)在临界状态附近,水及水蒸汽有大比定压热容特性
1pai=6.89476Pa=0.00689476MPa (5)其他压力计量单位。
1mmH2O=9.80665Pa 10mH2O=0.0980665MPa 1mmHg=133.322Pa=0.133322KPa 三、温度 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温度。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运动能的标志。 温度的表示方法:华氏温度(℉)、摄氏温度(℃)、热力学温度(K)
第二节 物质的状态
一、物质状态的变化 自然界物质所呈现的状态通常有:气态、液态和固态。其中任何一种状态只能 在一定的条件下(温度、压力等)存在。当条件发生变化时,物质分子间的相 互位置就发生相应变化,既表现为状态的变化。 (一)气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气化。 (二)液化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三)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四)升华 物质从固态不经液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五)熔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开始熔化的温度叫熔点。
③高于临界温度,无论加多大压力都不能使气体液化。在临界温度时,使气体 液化所必须的最低压力叫临界压力。
气体的临界温度越高,就越容易液化,气体的温度比其临界温度越低,液化所 需压力越小。例如,天然气主要成份甲烷的临界温度较低(—82.1℃)故较难液化。 而液化气其主成份C3、C4临界温度较高,故较易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