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有效地分离和冷冻保存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

合集下载

脐血造血干细胞分离方法的实验研究

脐血造血干细胞分离方法的实验研究

脐血造血干细胞分离方法的实验研究作者:王永娟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18期摘要:脐血作为一种造血干细胞来源可替代骨髓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脐血移植在治疗儿童遗传性疾病和血液病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为进一步推广脐血移植,必须相应地建立起完备的脐血库。

脐血库不同于骨髓库,它必须冻存实物。

为减少冻存体积,降低成本,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分离脐血中有核细胞,从而使大规模、广泛地建立脐血库成为可能。

本文对脐血造血干细胞分离进行实验研究分析。

引言脐带血(umbilical cord blood,UCB)是产后留存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以往被作为医学废物而丢弃。

近十几年的研究发现,人脐带中存在大量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rncells,MSCs)是成体干细胞的一种,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可以重建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祖细胞,可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种疾病。

一、试验方法1.1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分离利用离心沉降法和自然沉降法分离脐带血有核细胞,计算有核细胞回收率和红细胞回收率,比较两种分离方法的分离效果。

离心沉降法:将6%的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和脐带血按照1∶5的比例混合,慢速摇匀10min,以50g、10℃离心7min,收集上层富白细胞血浆,再以400g、10℃离心15min,去除血浆。

自然沉降法:将6%的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和脐带血按照1:5的比例混合,慢速摇匀10min,悬挂让其内细胞自然沉降1h后,收集上层富白细胞血浆,同样以400g、10℃离心15min,去除血浆。

1.2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冻存将分离后的脐带血分别与4种不同的冷冻保护剂混合,脐带血与冷冻保护剂的体积比为4∶1,混合时应将冷冻保护剂缓慢注入脐带血中,边注入边晃动。

用程控降温仪按以下程序降温,4℃保持10min,以-1℃/min的速率降温至-40℃,再以-10℃/min的速率降温至-80℃,完成后将脐带血混合物放入液氮罐中储存。

宝宝脐带血有必要保存吗

宝宝脐带血有必要保存吗

宝宝脐带血有必要保存吗
脐带血是指新生婴儿脐带被结扎后由胎盘脐带流出的血。

脐带血数中含有造血干细胞,采集的脐血经高速离心机将血液中的有效成分分离出来,放入零下196℃的低温下保存。

可代替骨髓和外周干细胞移植,移植体内帮助人体造血功能恢复。

那么,脐带血有必要保存吗?专家表示,脐带血保存是有用的,但“自存”脐带血是没有必要的。

保留脐带血的初衷,是为了利用其繁殖能力较强的造血干细胞,为患者移植,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红斑狼疮等疾病。

然而,自留脐带血在治疗这些疾病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

事实上,自存脐血只有很少的人能够真正受惠,有教授介绍道:“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骨髓瘤等疾病在正常人群中的只有万分之几的发病率。

白血病整体发病率大概十万分之三,真正需要做移植手术大概十万分之一,并不是所有的白血病患者都适合进行脐血移植。

并且,脐带血自体移植治疗疾病是有前提的,比如对于遗传性疾病就没有意义,想想看,孩子本身就患有先天疾病,他的脐带血肯定是不健康的,那怎么能用于自身治疗呢?
教授表示,现在脐带血应用于临床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并不是根治许多恶性疾病的最有效手段。

它目前只适用于10岁以下儿童移植的需要,因为脐带血的数量有限,根本不足以用于成人的治疗。

即使能用,如果过了16岁,这些脐带血的量也不够。

并且,冷冻脐带血需要零下200摄氏度,在这种温度下保存那么多年,干细胞是否还有足够的活性,也是不得而知的。

此外,存在自体脐血库的血液,如果自己用不上,就会在20年后被扔掉,别人无法使用,这将造成巨大的浪费。

当然,那些家族有血液病史的,后代患病几率大,可以保存。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与伦理原则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与伦理原则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与伦理原则1.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定义和意义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方法,通过从脐带血中提取干细胞,进行净化和储存后输回患者体内,以重建造血系统。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来源广泛、排斥反应低等优势,对于一些无法通过传统药物治疗的疾病,具有很大的疗效。

2. 伦理原则在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重要性伦理原则在医学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涉及人体干细胞和生命的医学技术中更是重中之重。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涉及到生命的保存和使用,因此必须严格遵循伦理原则,以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尊严。

3. 伦理原则在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在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首先需要遵循知情同意原则,即在进行干细胞采集时,需要经过捐赠者的明确同意。

其次是隐私和保密原则,在干细胞采集和储存过程中,需要确保捐赠者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得到妥善保护。

公平和公正原则也需得到充分尊重,即在干细胞的使用和分配过程中,应当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需要患者,不偏袒任何一方。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文章的写手,我个人认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项伟大的医学技术,能够拯救无数患者的生命。

然而,在使用这项技术时,必须严格遵循伦理原则,尊重捐赠者的意愿和权益,以及患者的生命和尊严。

只有在伦理原则的保障下,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

5. 总结与回顾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项具有巨大潜力的医学技术,但其应用必须严格遵循伦理原则。

只有在伦理原则的指导下,这项技术才能真正实现其医学和人道主义的价值。

希望未来在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发展中,伦理原则能够得到更加严格和有效的保障,从而更好地造福人类。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cord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CBHSCT)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医学技术,它可以帮助治疗一系列的血液系统疾病,包括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贫血等。

干细胞提取与保存的技巧与方法

干细胞提取与保存的技巧与方法

干细胞提取与保存的技巧与方法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细胞,具有巨大的潜力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中应用。

干细胞的提取和保存是关键的步骤,本文将介绍干细胞提取和保存的技巧与方法。

一、干细胞提取的技巧与方法1. 骨髓提取法:这是一种常用的干细胞提取方法。

通过无痛穿刺骨髓髓腔,将骨髓液抽取出来。

在抽取骨髓液之前,患者通常接受麻醉以减轻不适感。

骨髓液中富含造血干细胞,是一种常见且具有较高干细胞含量的来源。

2. 脐带血提取法:脐带血也是一种常见的干细胞来源。

在新生儿出生后,由医生采集脐带血样本。

脐带血中的干细胞数量较多且易于提取,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这种方法对于新生儿和脐带血样本的采集具有一定要求,需要专业的医生或护士进行操作。

3. 脂肪组织提取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脂肪组织中也存在干细胞。

通过脂肪吸取手术,可以从脂肪组织中提取干细胞。

脂肪组织中的干细胞具有较高的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因此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再生医学。

4. 神经组织提取法:对于神经组织相关的疾病研究,干细胞的提取通常需要从神经组织中进行。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操作,因此对于患者和医生来说都具有一定的风险与挑战。

但是,神经组织中的干细胞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二、干细胞保存的技巧与方法1. 冷冻保存:这是最常用的干细胞保存方法之一。

在提取干细胞后,将其以低温冷冻储存。

一般情况下,干细胞在-196℃的液氮中冷冻保存,以确保其长期保存和保持其功能。

在冷冻保存过程中,需要特殊的冷冻冻存液和冷冻设备,操作时需小心谨慎,避免细胞损伤。

2. 固体冻干法:这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干细胞保存方法。

干细胞在低温下冷冻后,通过冻干设备将水分从细胞中去除,然后将细胞以固体形式保存。

这种方法可以避免细胞在冷冻和解冻过程中的冰晶损伤,并能够长期保存细胞的活性。

3. 混合保存法:有些干细胞存储公司提供混合保存的方法,即将干细胞保存在液氮中冷冻,并同时保存一小部分细胞的活体状态。

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三)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 是指供一受者之间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简称MHC)相合的同种两个个体间的移植。 目前开展的是基因型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兄 弟姐妹间的移植,少数为亲子间的移植,也有人 类白细胞抗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简称HLA)表型相同的无关人员之 间移植,此种移植机会极少。 易并发GVHD,但其优点是移植后疗效比ABMT 和SBMT佳。
移植骨髓所需的有核细胞数应按 受(患)者体重和根据供体来源而定: (1)SBMT需3.0-5.0×107/Kg (2)Allo-BMT需》2.0-6.0×108/Kg 当采集到400ml时,应开始回输事 先采集的自身贮备血,以防休克,术后 需补充各种造血因子。
(2)过滤 通过17、18号针头二次过滤,或 不锈钢网(孔径0.201~0.307mm)过滤 后注射至血袋或采集瓶中。一般吸取 的骨髓用生理盐水或1640稀释液肝素 抗凝,每毫升骨髓血需含肝素15~20 单位,以防骨髓血凝集。
采集前动员方案选择要根据恶性肿瘤的 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白血病或恶性淋巴瘤晚期等血液系恶性 肿瘤作自身的PBSCT时,以选择抗肿瘤化疗 药物作为动员剂量为适宜。 而对于Allo-PBSCT供者宜选用GM-CSF 或G-CSF。
(二)采集 1.采集时机选择: (1)动员化疗结束后2-3周,外周血白细 胞计数升至(1.0-2.0)×109/L时。倘若单 用G-CSF动员宜在白细胞计数升至(5.510.0)×时,血小板计数50×109/L; (2)外周血CD34阳性细胞1%(正常为 0.20.1%)。但采集时机仍需根据患者的 当时情况而定。
2.供者准备: 详细询问供髓者的病史和全面体 检,对血、骨髓及心、肝、肾、免疫 功能等进行检查。骨髓检查包括常规 分类、粒-单集落形成测定(GM-CFU)、 染色体分析,此外还应检查血清巨细胞 病毒等病毒抗体滴度和华康氏反应。

育儿知识-脐带血有必要保存吗

育儿知识-脐带血有必要保存吗

脐带血有必要保存吗'被誉为孩子生命的银行,源于它可以治疗宝宝成人以后发生的血液系统疾病和系统疾病。

但是,保存脐带血的费用高昂,广大新生父母对于脐带血的用途并不了解,我国在保存新生婴儿脐带血的比例微不足道。

脐带血有必要保存吗?让我们给您分析一下。

首先让我们通过一个事例走入脐带血的世界。

一个孩子在的时候被查出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虽然病情被有效控制住,但是只有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才能真正治愈。

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父母决定再孕用新生儿的脐带血挽救孩子的生命。

这样做不仅能免去孩子做化疗的痛苦,也避开了到处去寻找配型血液,使用抗排斥的药物的昂贵医疗方式。

这一次的,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了爱心的捐助,给新生儿保存脐带血也走入了很多父母的考虑之列,保存脐带血的也逐渐增多,比起从前脐带血的库存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脐带血有必要保存吗?很多家长认为脐带血的保存会对孩子身体造成影响,加之自身没有遗传病,而且保存脐带血的价格太高,对这个新技术望而却步。

我们精心为您筛选了一下的信息,相信可以缓解一些您的心里顾虑。

首先,保存脐带血对产妇和新生儿都不会产生伤害,脐带血是新生儿脐带被结扎后存留在脐带和胎盘中的血液,可以提取造血干细胞,经过检测、分离、提纯、制备等多道工序,冷冻在负196摄氏度的深低温液氮中,全程操作都是安全的。

其次,脐带血主要是针对宝宝长大后血液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才保存的,并不限制于先天性的遗传疾病,担心这一方面的父母,要对脐带血进行重新的认识。

最后,国家考虑到脐带血的昂贵费用,按照保存脐带血的规定,市民如果保存脐带血20年,将交付14836元的费用,同时,还可以分年度进行交付,首付4836元然后每年交费620元。

很多省市与保险公司进行合作,对于自体脐带血保存者给予价值30万的重大疾病保险,以及每年最高5万元的普通住院保险。

在脐带血保存20年以后,可以选择自身回收或者捐赠他人,无论从增强自身免疫力方面还是援助他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经济上也尽到最大力度为准父母考虑。

脐带血保存有什么用?它也许蕴藏大能量

脐带血保存有什么用?它也许蕴藏大能量

脐带血保存有什么用?它也许蕴藏大能量
现在很多父母都选择为孩子保存脐带血,为了以防万一。

而且这份脐带血不仅仅用于孩子自身,全家人都可以使用。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是宝宝出生时从脐带血里分离的干细胞,如果能够很好地保留,将来一旦有需要,就可以直接配型,移植成活率比较高,可以避免排斥的风险,同时治愈率会大大提高,而且费用也会大大降低。

在我国,脐带血移植已被卫计委明确列为允许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适应证包括:遗传性及先天性疾病、获得性恶性疾病、获得性非恶性疾病等疑难杂症。

在世界范围内,脐带血已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神经母细胞瘤、粘多糖病、地中海贫血、骨髓发育不良症候群、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慢性肉芽肿等超过80多种疾病。

从医学的角度上讲,保存新生儿的脐带血非常有必要,家庭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决定是否保存。

近年来许多有全新健康意识的父母都选择为自己的孩子储存一份脐带血。

并且自体脐带血不存在排异等风险,移植安全性更高。

移植后,患者的细胞数植活迅速。

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自体脐带血移植应该作为首选一线治疗手段。

脐带血价值大,从未来的发展看,它也具有极高的医学价值。

存一份脐带血,可以守护全家人的健康。

移植前后的干细胞存储与保存方法

移植前后的干细胞存储与保存方法

移植前后的干细胞存储与保存方法干细胞移植是一种目前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的重要技术,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白血病、骨髓炎等。

然而,在进行干细胞移植之前,需要进行干细胞的存储和保存,以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移植前后的干细胞存储与保存方法,并探讨其重要性和挑战。

干细胞存储和保存的方法通常分为两种:冷冻保存和液氮保存。

冷冻保存是指将干细胞冷冻在低温条件下保存,一般在-196℃的液氮温度下。

冷冻保存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长期保存干细胞,并保持其活性和功能。

它是最常见的干细胞保存方法,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干细胞,如造血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

冷冻保存需要将干细胞首先处理和准备好,以确保其最佳生存和恢复能力。

其中一个关键步骤是添加特定的冷冻保护剂,以减少冷冻对干细胞质量的不利影响。

冷冻保护剂可以保护细胞膜结构和功能,避免细胞在冷冻过程中受到损伤。

冷冻保存的另一个挑战是选择适当的冷冻容器和冻存液。

通常使用液氮冷冻罐作为冷冻容器,并选择最适合的冻存液,以确保干细胞的最佳保存条件。

液氮保存是一种更为极端的保存方法,适用于对干细胞要求更高的特定场合。

液氮保存在更低的温度下,能够更好地维持细胞的稳定性和活力。

然而,液氮保存需要更严格的安全措施和设备,因为液氮对人体和环境具有一定的风险。

因此,在选择液氮保存方法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在移植前,对干细胞进行保存可以提供许多优势。

首先,干细胞的保存可以解决移植过程中的时间窗口问题。

干细胞的采集和准备可能需要一段时间,而患者可能需要随时接受移植,因此保存干细胞可以确保其在需要时可立即使用。

其次,保存干细胞可以提供备用的移植来源。

如果原始采集的干细胞不够优质或不适合移植,保存的干细胞可以用作备用方法,以提供最佳的治疗选择。

此外,保存干细胞还可以为将来的医学研究提供重要的资源和材料,以推动干细胞科学和治疗的发展。

然而,保存干细胞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保存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关键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植有效地分离和冷冻保存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
发表时间:2014-03-12T13:24:32.4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6期供稿作者:杨俊晔张亚斌王福喜
[导读] 目前,脐带血中造血干细胞的移植已经成功。

然而,无关供者得造血干细胞移植,必须要有保存规模的血库,并将其有效的保持和分离[1]。

杨俊晔张亚斌王福喜
(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 300384)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移植有效冷冻保存和分离造血干细胞方法。

方法:采取普通、改进两种不同采血袋,采取两步离心法将脐带血的有核细胞分离、浓缩,采取常规程控降温进行冷冻,温度为-196℃的液氮之中,使用细胞培养法、流式细胞术对脐带血里CD34+细胞、造血组织分别进行检测。

结果:使用改进采集方法分离,红细胞、有核细胞的回收率为86.6%、45.2%,普通采集袋中为78.5%、
50.2%;可见其方法可有效提高红细胞、有核细胞回收率。

结论:改进采集袋可有效将有核细胞的回收率提高。

两步离心法、两种冷冻保存方法,可有效将保存脐带血的造血干细胞。

【关键词】脐带血分离冷冻保存
【中图分类号】R3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6-0218-02
目前,脐带血中造血干细胞的移植已经成功。

然而,无关供者得造血干细胞移植,必须要有保存规模的血库,并将其有效的保持和分离[1]。

采集脐带血未实施分离,便直接冷冻保存,会增加存在成本与空间,在融化后会出现较多红细胞溶解后产物,在注输时,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

为了能够有效的保持脐带血,并节约成本与存储空间,借鉴于其他成功经验,本院也建立了脐带血中造血干细胞血库,实施有效分离、保存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脐带血标本
符合本市脐带血血库标准的共有4865分脐带血,使用二联采集袋,采集袋中含28mlCPDA。

1.2方法
脐带血的浓缩、分离,皆采用基本按方法进行。

在解决条件下,将脐带血均匀取样,用于对其中血型、细胞计数、CD34+细胞等各种检测。

将采集的脐带血按照5:1的比例,加入浓度为5%的HES,摇匀后10min,离心8min。

从而对包细胞富含部分手机,以HES加入量,收集15~30g红细胞。

将包细胞血浆放入离心杯,756g,离心14min。

将过量上层血浆去除,降温系统中留31ml包细胞血浆,生物档案留20ml即可。

随后将其放入冰箱,在温度下降70℃时,立即取出放置于-196℃的液氮中。

1.3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包中采取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采用的采集袋不同,在采集的效果也各有不同。

采集袋改进后,其有核细胞的回收率为86.6%,显效由于普通采集袋,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采集袋的细胞回收率比较
生物档案中的保存袋容量为26ml,浓缩脐带血为20ml。

常规降温系统中冷冻袋可选择不同规规格,其体积可为50ml,浓缩脐带血可为35ml。

从此次研究中可表明,浓缩体积对NC、RBC的回收率有影响,但是对CFU-C、CD34+无影响。

脐带血分离前的体积为91.2ml,离心后为33.1ml,平均下降了65%左右。

单核细胞的回收率为83.2%,可相比分离前却又下降不少,然而单核细胞、CD34+的回收率却有明显上升,皆无统计学变化(P>0.05)有核细胞分离前后无明显的变化。

采取两步冷冻方法保存脐带血,通过将降温程序优化,能克服在变相点中的升温,降温率也可保持平衡。

通过对其进行升温、降温时间的控制,取得的冻存效果极为良好[2]。

在此次试验中,可知融化后有核细胞的回收率为85.2%,相比冷冻前有些许降下,而祖细胞、CD34+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将脐带血的造血干细胞有效浓缩、分离,可更加满足临床需要,从而降低脐带血的存储费用与空间。

国外做了许多相关试验,采取淋巴细胞的分离液,分离单核细胞,可将脐带血中中性细胞有效去除,可减少脐带血的保持体积。

然而分离液中却存在毒性,细胞需经过洗涤后方能保存,期间程序繁琐,易导致细胞污染、丢失。

离心白膜,虽然操作简单,但细胞回收率不到70%[3]。

在国际上,都采用两步离
心法去除脐带血中的过量血浆,浓缩体积,其中的造血干细胞可保留。

造血干细胞的分离,影响到回收率的因素较多。

在此次试验中,对不同的采集袋、体积对回收率做了比较。

结果显示,二联采血袋不适宜脐带血分离,改进的采集袋,在操作过程中,不仅适用简单,也可将脐带血中有核细胞的回收率大大降低,避免在分离过程中造成细胞丢失。

程控降温是目前细胞冷冻常用方法,在FormaScientific系统中,通过对冷冻不断的摸索和探究,终于将样品相变点升温的问题克服,可保持在将为理想的降温过程中[4]。

从研究结果中显示,融化后的有核细胞回收率相比之前有所降低,可造血干细胞的回收率却毫无下降趋势,结果与国外研究结果相似,虽然冷冻方法大相径庭,但是效果却无差异。

结合上述,两种冷冻方法的效果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1] 刘忠,孙自敏,吕蓉等.脐带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分离和冷冻保存研究[J].中国科技成果,2009,(1):47-49.
[2] 鲁瑞周,贺雪萍,王丹丹等.DMSO联合HES冷冻保护剂对脐血造血干细胞冷冻影响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2):2098-2099.
[3] 吴洁莹,廖灿,许遵鹏等.广州脐血库造血干细胞保存及临床应用[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0,16(5):438-443.
[4] 刘忠,周学勇,吕蓉等.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及保存的优化研究[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1,13(3):193-1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