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块切片及免疫组化在恶性浆膜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合集下载

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对胸腔积液病理诊断的价值分析

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对胸腔积液病理诊断的价值分析

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对胸腔积液病理诊断的价值分析【摘要】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介绍该技术的优势,分析影响诊断结果的因素,并探讨了其局限性,为完善胸腔积液病理诊断提供了思路。

未来,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有望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支持。

展望未来,该技术将持续发展并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的结果,提升医疗水平和治疗效果。

【关键词】关键词:胸腔积液病理诊断、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应用、优势、因素、局限性、思考、未来展望、临床实践、发展方向、应用前景。

1. 引言1.1 胸腔积液病理诊断的重要性胸腔积液是一种在胸腔内积聚液体的病理现象,可能由于多种疾病引起,包括感染、炎症、肿瘤等。

对于胸腔积液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确定疾病的类型、严重程度以及指导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胸腔积液的病理诊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包括细胞学检查、组织学检查等。

细胞学检查是一种简单、快速、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通过对积液中的细胞形态、数量、结构等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快速确定疾病的病理类型。

胸腔积液病理诊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鉴别诊断,避免误诊漏诊。

可以监测疾病的病理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胸腔积液病理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1.2 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的介绍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是一种在组织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技术。

通过该技术,可以对细胞或组织样本进行染色,从而观察特定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并提供细胞形态学和生物学信息。

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中,样本首先被固定在载玻片上,然后进行脱水、透明化等处理,接着使用抗体识别目标蛋白质,再通过染色反应显示出目标蛋白质的位置和表达水平。

这样可以将正常细胞、病变细胞和其他细胞类型区分开来,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细胞块结合免疫组化技术在恶性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细胞块结合免疫组化技术在恶性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2 结果
腺 癌 中 CEA 阳 性 表 达 率 80.00%、CK7 为 86.66%、NapsinA为 90.00%、CD56为 0.00%、CgA为
10.00%、CK5/6为 0.00%、TTF1为 100.00%、WT1 为 10.00%、P63为 16.66%;鳞癌中 CEA阳性表达率 25.00%、CK7为 16.66%、NapsinA为 0.00%、CD56为 0.00%、CgA为 16.66%、CK5/6为 100.00%、TTF1为 8.33%、WT1为 16.66%、P63为 100.00%;小细胞癌 中 CEA阳性表达率 25.00%、CK7为 12.50%、Napsi nA为 0.00%、CD56为 100.00%、CgA为 100.00%、 CK5/6 为 0.00%、TTF1 为 87.50%、WT1 为 12.50%、P63为 0.00%。见表 1。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9年 6月第 32卷第 3期
·253·
细胞块结合免疫组化技术 在恶性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赵 帅,肖 琳
(长沙市第三医院病理科,湖南 长沙 410015)
[摘要] 目的 探讨细胞块结合免疫组化技术在恶性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恶性胸腔 积液标本制作成细胞块,先通过 HE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然后采用细胞块结合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癌胚抗原 (CEA)、细胞角蛋白 7(CK7)、胃酶样天冬氨酸蛋白酶(NapsinA)、淋巴细胞抗原(CD56)、嗜铬素 A(CgA)、 细胞角蛋白 5/6(CK5/6)、甲状腺转录因子 1(TTF1)、肾母细胞瘤基因 1(WT1)、P63等,并观察这些指标与 肺癌组织学分型的关系。结果 腺癌中阳性表达率较高的是 TTF1、CK7、NapsinA及 CEA,鳞癌中阳性表达 率较高的是 P63和 CK5/6,小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较高的是 CD56和 CgA。结论 细胞块结合免疫组化技 术在恶性胸腔积液原发肿瘤肺癌的病理分型诊断中具有应用价值,在鉴别腺癌和鳞癌时推荐使用 TTF1、 CK7、NapsinA、p63和 CK5/6,在倾向于小细胞癌时推荐使用 CD56和 CgA。 [关键词] 细胞块;免疫组化;恶性胸腔积液;肺癌 DOI:10.3969/j.issn.16735412.2019.03.022 [中图分类号] R730.6;R730.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3-5412(2019)03-0253-03

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 2 方 法
1 . 2 . 1 标本 采集 患者人 院第 2天清晨 由护理人员 收集 患者新鲜 的胸 腔积液 1 0 0 m L, 分为 4个试 管进行离 心 , 转速 : 2 5 0 0 r / mi n , 离 心 时间 : l 0 ~ 1 5 m i n ; 离 心后 采 用 移液 枪 吸 出上清 液 ; 取 部分 沉渣 进行 常规 细胞 涂 片学检 查 , 合 并 余下 的沉 渣 , 加 入戊 二 醛
了理论参考 , 值 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
[ 关键词】 细胞涂 片; 细胞 块切 片 ; 胸腔积 液 ; 免疫组化 染色; 诊断 【 中图分类号】R7 3 0 . 4 8 【 文 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 号】1 6 7 4 一 O 7 4 2 ( 2 0 1 4) 0 1 ( a ) - 0 1 7 9 - 0 2
C h i n a& F o r e i g n Me d i c a l T r e a t me n t 中外医疗 1 7 9
细胞块 切片结合免疫组化 阳性 8 2 例, 阳性率 为 1 0 0 %, 常规 细胞 学涂片 的阳性 4 6例 , 阳性率 5 6 . 1 0 %, 细胞块切 片结合免 疫 组化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细胞学涂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O 1 ) , 见表 1 。
表 1 各组阳性率比较分析
2 01 4 NO. 01
影 像 与 检 验
Ch i n a&F or ei g n Me di al c Tr at e men t源自口固 — — ■ 管 誓 _
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 断中的 应用价值
杨红敏 ・ 李振芬 z
1 . 开封市陇海医院 , 河南 开封 4 7 5 0 0 3 ; 2 . 开封 市肿 瘤医院 , 河南开封

细胞蜡块免疫标记在浆膜腔积液腺癌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的意义-病理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细胞蜡块免疫标记在浆膜腔积液腺癌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的意义-病理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细胞蜡块免疫标记在浆膜腔积液腺癌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的意义-病理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浆膜腔积液常是恶性肿瘤的晚期临床表现之一。

目前,细胞病理学检查仍是诊断恶性浆膜腔积液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确诊的主要手段。

恶性浆膜腔积液多为腺癌细胞,而间皮病变细胞形态多变,与腺癌细胞常难以区别,易造成诊断困难、漏诊或误诊。

现针对66 例可疑异型腺上皮的浆膜腔积液标本,探讨细胞蜡块结合免疫标记在浆膜腔积液腺癌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收集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病理科2011 -2013 年间送检的通过细胞普通涂片筛选出的66 例可疑异型腺上皮的浆膜腔积液标本。

其中胸水40例、腹水25例、心包积液1例。

所有病例均由两位高年资病理医师依据2006 年《浆膜腔积液细胞病理学诊断》标准,结合免疫标记结果进行细胞病理学诊断。

1.2 方法1.2. 1 细胞普通涂片的制作浆膜腔积液标本按常规操作制成多张普通细胞涂片,1 张行HE 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初步筛查出66 例可疑异型腺上皮病例,余涂片备用免疫化学染色。

1.2.2 细胞蜡块切片的制作66 例浆膜腔积液标本再经沉淀、离心、固定后,将细胞块取出放入小包埋盒进行常规脱水等流程处理后,石蜡包埋,制成细胞蜡块,4 m 切片多张,1 张常规HE 染色,制成细胞蜡块切片观察,余切片备用免疫化学染色。

1.2.3 免疫化学染色66 例标本相应细胞普通涂片和细胞蜡块切片分别行免疫标记。

一般将一张细胞普通涂片十字划分为四个区域,同时行四种免疫标记; 一般一张细胞蜡块切片行一种免疫标记。

免疫标记采用SP 法,选择性标记CKpan( AE1/AE3) 、EMA( E29) 、Calretinin( CR,SP13) 、MC( HBME -1) 、CEA( CEA -31) 、TTF -1 ( 8G7G3 /1) 等指标,以上一抗均购自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探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应用于胸腔积液病理诊断的临床效果

探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应用于胸腔积液病理诊断的临床效果

55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10月上第21卷第28期·临床研究·作者简介:谢萍萍(1982—),女,汉族,湖南桃江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病理诊断。

E-mail :****************探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应用于胸腔积液病理诊断的临床效果谢萍萍(桃江县人民医院,湖南 桃江 413400)【摘要】目的:探析细胞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0月本院84例胸腔积液患者,所有患者采取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与常规细胞涂片检查,对比检查结果。

结果:经病理检查,57例阳性,27例阴性;经常规细胞涂片检查,真阳性与真阴性分别有59例与25例;经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真阳性与真阴性分别有60例与24例。

常规细胞涂片检查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是76.19%、84.21%、59.26%,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是91.67%、96.49%、84.48%,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准确度及敏感度较常规细胞涂片检查高(P <0.05);特异度方面,两种检查方法未见显著差异(P >0.05)。

结论:常规细胞涂片检测法在胸腔积液诊断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但是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诊断准确度更高,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尽量降低误诊率、漏诊率,同时细胞蜡块可以长时间保存,能够重复操作,临床应用效果突出,值得采纳。

【关键词】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图分类号】R44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3)28-0055-03胸腔积液为临床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是晚期肺癌患者常见的一种,指的是因胸腔浆液再吸收功能或者渗出功能异常形成的,浆液渗出量增多或者再吸收浆液减少时,导致大量浆液堆积在胸腔内,导致胸腔积液形成[1]。

胸腔积液类型一般分为三类,分别是恶性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腔积液与化脓性胸腔积液,该病发生后,患者通常具有心功能不全、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除降低生活质量及工作质量外,也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有些甚至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2]。

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对胸腔积液病理诊断的价值分析

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对胸腔积液病理诊断的价值分析

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对胸腔积液病理诊断的价值分析1. 引言1.1 胸腔积液的临床意义胸腔积液是指胸腔内液体不正常积聚的情况,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之一。

临床上,胸腔积液常见于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恶性肿瘤以及感染性疾病等。

胸腔积液的存在不仅会导致患者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还可能反映潜在的严重疾病。

对胸腔积液进行病理诊断非常重要。

胸腔积液的病理诊断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积液的原因,进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通过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可以对胸腔积液样本中的细胞进行详细的形态学分析,并检测特定标志物的表达情况,从而确定细胞类型及其来源,进一步明确病因和病理性质。

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和病理分型的准确性,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背景及目的胸腔积液是指胸腔内发生异常积聚的液体,是多种疾病的共同临床表现。

通过对胸腔积液进行病理学分析,可以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目前,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旨在提高对胸腔积液病理学特征的认识,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和及时的诊断信息,指导临床治疗。

通过深入研究细胞块切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探讨其在处理样本和分析方法中的优势与局限性,进一步探讨其在具体临床病例中的应用及结果解读。

本研究还将分析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有效的技术支持。

2. 正文2.1 细胞块切片技术细胞块切片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组织学技术,主要用于固体肿瘤的病理诊断。

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细胞块切片技术的应用也逐渐被重视。

细胞块切片是指将组织标本冻融后切割成微小的块状样本,然后进行病理学染色和观察。

这种技术相比于传统的组织切片技术更具优势,因为可以对细胞结构和染色质量进行更好的保护,从而获得更准确的病理诊断结果。

细胞块结合免疫组化技术在恶性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细胞块结合免疫组化技术在恶性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细胞块结合免疫组化技术在恶性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12-19T02:09:15.703Z 来源:《航空军医》2020年10期作者:鞠学萍[导读] 方法将50例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纳入研究,均进行细胞块免疫组化检查,并与综合诊断结果进行对比,以评估细胞块结合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价值。

结果细胞块结合免疫组化技术诊断准确率为96%,与综合诊断相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恶性胸腔积液病理诊断应用细胞块结合免疫组化技术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值得被应用。

鞠学萍大庆市第四医院 163712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块结合免疫组化技术在恶性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50例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纳入研究,均进行细胞块免疫组化检查,并与综合诊断结果进行对比,以评估细胞块结合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价值。

结果细胞块结合免疫组化技术诊断准确率为96%,与综合诊断相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恶性胸腔积液病理诊断应用细胞块结合免疫组化技术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值得被应用。

关键词:细胞块;免疫组化技术;恶性胸腔积液;病理诊断[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ell block combined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Methods 50 cases of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patients from March 2020 to March 2021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all of them were examined by cell block immunohistochemistry,and compared with the comprehensive diagnosis results,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ell block combined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cell block combined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96%,which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comprehensive diagnosis(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ell block combined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has a high diagnostic accuracy,which can provide an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and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Key words]cell mass;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pathologic diagnosis正常情况下人体会有10-20ml的液体从胸壁溢出,再从胸壁小管回吸,并始终保持平衡,以在胸腔里起润滑作用。

免疫组化在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免疫组化在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免疫组化在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摘要】目的:免疫组化在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与预后相关性研究。

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经证实的恶性膜腔积液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按照患者家属接受检测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细胞学涂片检测,而观察组采用细胞蜡块切片免疫组化进行检测研究。

两组患者分别入院治疗1周后,探究对比两组的检出率以及分析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细胞学特点、免疫组化、细胞涂片和细胞切片的病理结果,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在临床预后的差异性。

结果:两组患者均接受检测后,对照组检出率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

而经过为期22个月的走访调查,发现恶性浆膜腔积液阳性患者的生存率低于阴性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对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的诊断中实施细胞蜡块切片免疫组化检测更能提高检查的准确率,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而且恶性浆膜腔积液阳性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

【关键词】免疫组化;恶性浆膜腔积液;诊断效果【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5-0220-021.前言浆膜腔积液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尤其是对于浆膜腔积液作为唯一体征的就诊患者而言,医护人员通过细胞学的检查其良恶性,这对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传统的细胞学图片诊断较难分辨出患者肿瘤的来源以及分型,因此晚期患者获得组织学标本的几率很小,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利用浆膜腔积液样本制备细胞蜡块,并进行相应的免疫组化检验,可提升总体的肿瘤诊断效率,为肿瘤的个体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1]。

所以为了能够进一步完善对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的治疗方案,我院主张将细胞蜡块切片免疫组化标记应用于恶性浆膜腔积液病理诊断中,为探寻这一方案是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本文对此展开了研究,现具体内容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d me o h la r l e ai e c ls M e ho l n n e o s c v t fu i n o 4 c s swe e c n r d,a d c t l gc l me r ,c l n s t e i l o i r t e l. p f v t ds Ma i a t r u a i e f s o f4 a e r o f me g s y i n y oo ia s as el
c mb n t n fC o i a i so EA,CK7,CR h v i h r ln c l p lc t n v l e o a e ah g e i i a p i a i a u . c a o
【 ywo d 】 l n n eo s a i f s n I u o i o h mi r ; el lc l e Anio yc mbn t n Ke r s Mai a t ru vt ef i ; mm n h s c e s y C l bo ks c ; t d o i ai s g s c y u o t t i b o
c mb n d wi mmu o i tc e sr s t e ef c ie me h d f ri e tf g a e o a c n ma a d me oh la r lfr t ec l An i o y o ie t i h n h s0 h mity i h fe t t o o d n ii d n c r i o n s t e i l o i a i e 1 v n p e v . tb d
S Xin d ng L Qig I ag o I n
D p r n f ah lg , ih aHoptl f CM , ih a3 1 1 Chn e at t too y Jn u s i me o P ao T Jn u 2 0 7, ia
【 sr c ] j cieT ics nteu eo lbo ks c n u o i oh mi y ndf rnil ig oi o d nc rio a Ab t a t 0b e tv o sus s f el lc l ea di n hs c e s iee t an s f e o acn m d o h c i mm t ti f ad s a
。, 丙 司 I r 由休

2 1年1月第4 卷第2 期 01 O 9 8
细 块 片 免 组 在 性 膜 积 诊 中 应 体 胞 切 及 疫 向东 李 庆
( 浙江省金华市 中医院病理科 , 浙江金华 3 1 1) 2 07 【 要 ]目的 探讨运用 细胞块切 片结合免 疫组化方 法鉴别诊 断腺癌 与增生 间皮 细胞 。方 法 对 4 经证实 的恶性浆膜 摘 4例 腔 积液患者 , 采用细胞学涂片与细胞块 切片结合 C A、 K 、 一 、 art i C 免 疫组 化检测研究 。结果 细胞块切 E C 7 wT 1 C l i n( R) en 片结合免疫组化 的检 出率明显优于常规 细胞 学涂片( P< 0叭 ) C A、 K 、 R是鉴别诊断腺癌 细胞与增生 间皮细胞较 . ; E C 7C 为有用 的抗体 。结论 细胞 块切片结合 免疫组化 是鉴别腺 癌细胞与增 生间皮细胞 的有效方法 , E C 7 C C A、 K 、 R的抗体组
bo ks c i E l l ew t C A,C 7 c i h K ,WT 1 art i C )mm n h s c e c l ee t nw r s d R s l sD t t n rt o el lc 一 ,C l i n( R i u o i o h mia d tci eeu e . e u t ee i ae f l b o k en t o co C
合具有较高 的临床应用 价值 。 【 键词 】 关 恶性浆膜腔积液 ; 免疫 组化 ; 细胞块切片 ; 抗体组合
[ 中图分类号 】 4 68 R 4.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6 3 9 0 2 1 ) 8 14 0 17 — 7 1( 0 1 2 — 1— 2
Ap i a i n f Ce lBl c i e a m m u hi t c m i t y i a i na plc t o o l o k Slc nd I no s o he s r n M lg nt Se o s Ca i y Ef us o r u vt f i n
s c lsi u o i oh mi l to a u ei o vninl yooia mer P< 00 ) C A,C ,C eeteu e l l epu mm n hs c e c h dw s pr rt cn e t a c t gcl i t a me s o o o l s a( .1 ; E K7 R w r sf h u
t p s o n i o i sf r t e d f r n il d a n s so d n c r i o n s t e ilp o ie a i e c l .Co l s on Cetb o k s i e y e fa t d e o h if e t i g o i fa e o a c n ma a d me o h l r l r tv e l b e a a f s nc u i l l c l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