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是最常见的胸部疾病之一。近年来肺结核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免疫损害患者的增多是结核病发病率增高的重要原因。肺结核的影像检查方法有常规X线胸片、CT、HRCT等。本文着重介绍肺结核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基础。

一、肺结核的基本病理表现

认识肺结核的病理表现是理解其影像的基础。肺结核的主要病理改变为渗出性改变、增殖性改变和干酷性坏死。此三种病变,尤其是前两种,常同时存在。渗出性病变为肺泡内的结核性炎性渗出,经治疗后可残存不同程度的纤维瘢痕组织,增殖性病变是结核肉芽肿,即结核结节。干酪性坏死为特异性坏死性病灶。

对于免疫功能尤其T细胞免疫未形成者,吸入肺内的结核菌经淋巴管达胸膜及肺门淋巴结,引起胸腔积液及肺门淋巴结肿大。未被肺门淋巴结阻留的结核菌可发生血行播散。

结核菌的初次感染引起了机体T细胞的免疫状态,再次的结核感染引起的病变为继发性结核感染。继发性结核感染可由再次进人体内的结核菌引起,或来自支气管内的初次感染的病灶。含有结核菌的分泌物经由支气管播散,形成局灶性的渗出性成增殖性病灶。病变内的干酪性坏死灶液化后经由支气管排出则形成空洞肺结核经治疗可痊愈。病变可残留纤维化,继而形成痰痕。严重的瘢痕组织引起支气管牵拉性扩张及病灶周围肺气肿。对于空洞性病变。可因支气管闭塞,空洞内充满干酪性物质而形成包裹性的干酪灶。若空洞仍残存,洞壁的肉芽组织消失,形成薄壁空洞,称为开放性治愈。若空洞消失及纤维化,称为瘢痕性愈合。

二、肺结核的X线诊断

1、原发性肺结核:在肺结核发病率较高的地区或年代,原发性肺结核几乎均见于婴、幼儿。近年来成人原发性肺结核患者有所增加。肺结核初发感染的X线表现为胸腔积液,多组淋巴结肿大,原发性肺结核的诊断标准为:PPD实验较为阳性,既往无结核病史,淋巴结肿大、胸水、以往的X线表现正常。可为合并多脏器病变的粟粒性肺结核。

2、成人继发性肺结核:有慢性支气管感染及结核中毒症状,在此基础上具有特征性的X线表现容易确定诊断。其典型的X线表现为:病变位于肺结核的好发部位,即为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阴影形态为斑片、浸润、结节及融合影像,病变可按肺段分布,常伴有播散及空洞。肺结核的临床确诊方法为痰培养及涂片检查。

三、肺结核的CT诊断

1、胸内淋巴结核

无论是原发性肺结核或继发性肺结核均可有淋巴结肿大,结核病变多发生于4R、4L、7、11R、11L等区淋巴结。病变淋巴结一般小于2cm,但可融合成较大的结节,活动性的淋巴结核病变中央部可有干酪性坏死,CT增强扫描干酪性坏死部位不强化,仅有边缘强化。陈旧性或愈合的淋巴结结核病变可见钙化,其形态为斑片或全部钙化。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此型肺结核为大量结核菌在短期内进入血内所致,基本病理形态为位于肺间质内的结核结节。主要的HRCT表现为:

(1)肺内弥漫分布的粟粒状结节影像:结节的大小基本一致,多数为1-3mm,少数结可达5mm,约占所有结节的5%-10%。有的结节可增长较大,或融合。结节具有间质性结节边缘清楚的特点。在肺内结节呈弥漫分布,可位于小叶中心、支气管血管束、小叶间隔及胸膜下。

(2)毛玻璃密度:此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较常见的HRCT表现。形态为斑片状,其内可见血管影象。病变分布不均匀。支气管活检为镜下多发干酪结节,其内有少量抗酸杆菌。也有的作者认为毛玻璃密度由多种因素所致,如多发的小的肉芽肿所致,肺的间隔间质增厚,肺泡腔的细胞浸润和水肿等。在一组25例血行播散型结核病例中有毛玻璃密度23例。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严重合并症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由于粟粒结节影像与肺实变重叠,X线平片诊断困难。HRCT显示出较为广泛的毛玻璃密度影。病理上为水肿、肺泡壁增厚,肺泡上皮细胞增生、微血栓及肺透明膜形成。

(3)本病还可合并小叶间隔增厚和小叶内间质增厚。

3、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此种病变的主要改变为肺内空洞及多发结节病灶。结核病灶从空洞沿支气管播散。主要CT表现为:

(1)病变分布:结核病灶沿支气管分支分布,支气管内的含有结核菌的分泌物在病变支气管分布范围内形成病灶。病变分布不均,在支气管分支周围较多。或局限于病变支气管所分布的肺叶或肺段的某一个区域内。

(2)小叶中心的结节及分支状影:病灶为结节状、短条状及分支状, 2-4mm大小,与支气管分支相连,形似树枝发芽,称为“树芽(tree-in-bud)”征。Im等指出,在组织学上树枝状影像为细支气管内充盈干酪性物质,所谓“树芽”影像为干酪性物质在呼吸性细支气管及肺泡导管内潴留所致。因其为细支气管及分支的病变,主要位于小叶中心,故此影像距胸膜及小叶间隔有一定间距。(3)小叶及细叶影像:小叶实变表现为1-2cm的斑片状影。细叶病变为5-8mm的结节状影。病变进展可形成较大的小叶融合影及空洞。病变分布范围也明显广泛。

(4)其他改变:支气管壁增厚,小叶间隔增厚。

(5)治疗后改变:经抗痨治疗后,首先小叶内的影像变淡,增厚的小叶间隔消失。空洞变小,洞壁变薄。继之小叶中心结节变小。支气管增厚减轻,可发生支气管狭窄及末梢支气管扩张。空洞逐渐变小及纤维化,最后瘢痕形成。

4、气管支气管结核约10%-20%的活动性肺结核伴有气管支气管结核。本病主要的CT表现为:(1)支气管狭窄:发生率高达90%以上。多数为不规则狭窄,表现为管壁边缘不整,管腔不规则变细。少数为均匀光滑狭窄,其管壁边缘整齐,管壁均匀变细。有的为外压性狭窄,表现为支气管周围淋巴结肿大并包绕支气管。或为在病变支气管处有较组织结节突入管腔。肺叶支气管壁可增厚达4-6mm。支气管狭窄的范围较长,常累及多个支气管分支。

(2)肺内改变:多数病例有肺叶、肺段肺不张,近肺门部多无肿块密度影。肺不张内可见散在钙化。肺内还可见支气管播散病灶、空洞、斑片状浸润病灶和支气管扩张,偶有合并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3)淋巴结肿大:包括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可见钙化或环形强化。

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病理形态根据支气管镜所见可分为四型:①浸润型:粘膜下有结核结节,粘膜充血水肿,②溃疡型:粘膜表面溃疡、糜烂、CT显示均匀光滑狭窄。③增生型:有肉芽结节,有时可见干酪坏死物,CT显示腔内结节或阻塞。④瘢痕狭窄型:粘膜呈纤维瘢痕状,CT显示管腔不同程度狭窄。

本病易被误诊为中央型肺癌和肺炎。支气管结核的特点是病变弥漫、广泛,支气管多个分支受累,常伴有肺内结核,肺门多无肿状,可有肺癌鉴别。对于诊断困难的病例,如支气管狭窄较限局或阻塞者须做纤维支气管镜活检。

5、免疫损害患者并发的肺结核免疫损害患者易发生肺结核感染。免疫缺陷的疾病有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恶性肿瘤、器官移植、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等。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器官移植,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及AIDS患者的增多,肺结核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1)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糖尿病合并肺结核除有一般肺结核的影像表现之外,病变还可发生在肺结核的少见部位,如上叶前段、中叶、舌叶及下叶基底段。在病变形态上,大片融合病变及实变较一般肺结核患者多见。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病变可不按肺段分布,表现为病变累及多个相邻的肺段,易位于肺段的边缘部,而病变肺段未完全实变。空洞较多见,以实变区内的多发空间为其特点。空洞的形态因病变位置不同有区别。位于肺脏外带病变具有分弧状的边缘,可能为多个

小空洞融合所至。位于肺脏中带的空洞可与外围的支气管小分支相连。这是由于结核病变首先发生在支气管分支,引起支气管的干酪性病变和溃疡,病变向周围肺组织扩散并产生干酪性空洞,这种来自支气管的空洞易与其外围的支气管分支相连。

(2)肾移植术后合并肺结核:肾移植术后合并肺结核的肺内浸润病灶范围较大,可发生空洞。病变周围的卫星灶较少见。易发生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易合并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变。

(3)AIDS合并肺结核:AIDS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与机体的免疫缺陷的程度有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轻度者,血中的CD4细胞计数大于200/mm3,机体的免疫缺陷的程度较轻,肺结核的影像表现与一般肺结核患者相似。当HIV感染为中度及重度者,血中的CD4细胞计数小于200/mm3,机体呈明显或极度的免疫缺陷状态,X线CT多表现为原发性肺结核,即肺内实变和一个或多个肿大的肿门及纵隔淋巴结。其他较常见的影像表现为下叶、中叶的实变,粟粒型结核和胸腔积液。CT检查肺门及纵隔肿大淋巴结有低密度的中心,增强扫描约1/4的病人淋巴结有明显的环行强化。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约占60%,常见部位为颈部淋巴结及腹膜后淋巴结等。

(4)免疫损害患者肺结核的影像鉴别诊断免疫损害者患者除易感染肺结核之外,还易发生多种其他病原感染,如革兰式阴性杆菌、霉菌、病毒及原虫。肺结核需与其他的感染鉴别。由于免疫损害患者感染肺结核后往往缺乏典型影像及临床表现,痰结核的检出及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低,故诊断比较困难。因此对于具有免疫损害性疾病的患者当肺内出现淋巴结肿大、肺内大片实变、空洞、粟粒结节及胸腔积液时,在鉴别诊断中应当考虑到肺结核。肺结核的确诊须将影像所见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密切结合。有时需做体表淋巴结或纤维支气管镜活检以获得细胞学或组织学证据。

肺部空洞的影像学鉴别诊断总结

肺部空洞得影像学鉴别诊断 一、肺内单发空洞 (1)肺内单发空洞得病变 1、周围型支气管肺癌:周围型肺癌得空洞发生率为2%~16%,其中:鳞状细胞癌占80%,腺癌与大细胞癌占20%,支气管肺泡癌可发生空洞或薄壁囊性病变,单发或多发、小细胞未分化癌一般不发生空洞、 2、肺结核:在成人肺结核中空洞约占40%。主要见于继发性肺结核,少数原发病灶也可形成空洞。空洞可能为厚壁或薄壁、肺结核得空洞分为:(1)浸润干酪灶得空洞:为浸润病变内发生干酪性坏死后产生得空洞、洞壁较薄,主要由增生得结核性肉芽组织构成,内壁为较薄得干酪性物质。(2)纤维干酪空洞及干酪空洞:病灶发生得空洞,洞壁有较厚得干酪层及较薄得结核性肉芽组织与纤维包膜。结核球得纤维包膜完整、(3)纤维空洞:具有典型得干酪性坏死、结核性肉芽组织与纤维组织3层结构。纤维组织为空洞壁得主要成分,由于纤维组织得收缩与牵拉,空洞形态不规则。?3.肺脓肿:急性肺脓肿得壁主要为炎性渗出病变,慢性肺脓肿得壁以纤维组织占主要成分。肺脓肿发生于肺炎后、吸入性及由肺外蔓延得病变,后者见于阿米巴肺脓肿、 4。肺霉菌病:主要见于新型隐球菌、笰状菌等、?5。尘肺空洞:空洞发生在进行性尘肺融合块得基础上,常合并肺结核。空洞病灶较大,形态不规则,洞壁以厚壁为主,薄厚不均。内壁为较薄层得干为结核球或干酪壁、薄壁或厚度不均匀、?6。其她疾病:如肺梗死与结节病等。?(二)肺内单发空洞得鉴别诊断?单发空洞得鉴别诊断就是根据空洞病变得大小、洞壁得厚度、空洞内外缘得表现、洞内及周围得异常形态等。 1. 空洞病变得大小:2cm以下结节发生空洞以肺结核多见,肺癌在2cm以下较少发生空洞。4cm以上得肿块发生空洞多见于肺癌。有得肺结核空洞如纤维厚壁空洞与纤维干酪空洞也较大,前者形态不规则,后者有得与肺癌鉴别困难,需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慢性肺脓肿空洞可较大或较小。煤工尘肺空洞病灶较大。 2.空洞壁得厚度:一般将洞壁厚3mm以上称为厚壁空洞,<3mm薄壁空洞。厚壁空洞得疾病较多,常见于肺癌、肺结核得纤维干酪空洞、干酪空洞与纤维厚壁空洞,以及急性及慢性肺脓肿。薄壁空洞见于肺结核得浸润干酪灶空洞与纤维薄壁空洞。空洞壁薄厚不均见于肺癌与肺结核,明显得厚度不均匀使空洞为偏心性或特殊形态。肺癌空洞得壁一般在肺门侧较厚,空洞多偏于外侧。结核球在引流支气管开口处得干酪病变最先软化,因此空洞腔开始多位于病变得肺门侧,即与引流支气管相连处,呈小圆形。空洞进一步发展呈新月状,也多位于病变得肺门侧,最后可形成类圆形空洞、霉菌引起得空洞根据病原菌种类不同可为厚壁、薄壁或厚薄不均、?3、空洞得内缘:内缘光滑见于肺脓肿、肺结核纤维空洞;内缘毛糙见于肺脓肿、肺结核得纤维干酪空洞;空洞内缘凹凸不平见于肺癌与肺结核纤维干酪空洞;空洞内缘得壁结节主要发生于肺癌,肺结核纤维干酪空洞内得未液化得干酪物质也可以形成壁结节。?4。空洞得外缘:空洞外缘清楚者见于肺结核纤维干酪空洞、慢性肺脓肿,有得肺癌空洞得外缘也光滑清楚。外缘有毛刺及“ 放射冠”影像者见于肺结核得纤维厚壁空洞与肺癌。外缘有分叶者多见于肺癌、?5、空洞周围:卫星灶见于肺结核得各种空洞。病变与胸膜之间得线状影像在肺癌、肺结核与肺脓肿空洞均可出现。空洞周围有片状浸润影像者为急性肺脓肿、浸润干酪灶空洞,慢性肺脓肿附近有得可见局限得片状影像、空洞周围有明显得肺气肿与纤维索条影者多见于尘肺、 6、空洞腔内容物:气液平面主要见于急性肺脓肿。一般认为肺结核空洞无气液面,但有得研究指出,气液面在肺结核空洞占9%~21%,多为合并感染及出血、空洞内得固体成分为肿瘤结节、干酪坏死物、凝血块与霉菌球等,在空洞内气体得衬托下使空洞表现为不同得形态。霉菌球发生于肺癌、肺结核及慢性肺脓肿空洞,或支气管扩张、肺囊肿内,为类圆形可移动得结节,多位于坠积部位。新月形空洞为弓形得气体影,总就是位于霉菌球得上方。若空洞内容物与洞壁附着,如侵袭性笰状菌病、肺癌、肺结核空洞,新月形得气体影可位于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最新资料推荐------------------------------------------------------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摘要】已经应用了一个多世纪的常规 X 线检查,被公认为是肺结核早期发现与早期诊断不可缺少的、简单的方法; 20 世纪 80 年代后出现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 、磁共振成像(MRI) 、超声断层显像(US) 、放射性同位素扫描(RI) 四大影像学诊断技术,更是肺结核诊断与鉴别诊断最准确可靠的手段。 影像学检查结果缺乏特异性,虽对肺结核有很准确的发现诊断与定位诊断作用,但定性诊断作用不大,单靠影像学检查诊断肺结核的误差可高达 20%~30%。 【关键词】肺结核诊断影像学一肺结核影像学检查病变的特点胸部影像学检查,肺结核病灶普遍显示以下特点,病灶的特点是肺结核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1. 病灶部位多发生在肺的上部与后部,即上叶后段或尖后段,其次是下叶背段及下叶后基底段。 2. 病灶范围多局限于一个肺段或多个肺段。 3. 病灶多形性肺部同时存在多种性质的病变,如渗出、增殖、干酪、纤维化、钙化。 4. 空洞多多数病例形成各种性质的空洞,如无壁空洞、薄壁空洞、张力空洞、干酪厚壁空洞、纤维厚壁空洞等, 1 / 6

各具结核性空洞的影像学特征。 5. 支气管播散在病灶的远端或对侧肺部,可发生支气管(管道) 播散,是肺结核的一大特征。 6. 胸膜病变多影像学尤其是病理学检查,肺结核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胸膜病变,如胸膜浸润、渗出胸液、肥厚、粘连。 7. 球形病灶即结核球,单发的多,多发的少;肺结核球多,胸膜结核球少;直径多在 3cm 以下;周围有卫星灶,近心端有引流支气管形成,这种特征可与肺部其他疾病的球形病灶相鉴别。 8. 动态变化结核病灶的吸收、消失或增大均较缓慢,一般在 1个月内发生变化的很小。 二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 1. 常规 X 线检查诊断胸部 X 线透视是线索检查方式与因症就诊方式筛选并早期发现肺结核病人的通用方法;胸部正位片与侧位片能诊断绝大多数肺结核,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达 95%;胸部断层片对微小病灶、小空洞、胸内肿大淋巴结显影更清晰,发现率更高;在CT 出现之前,若同时拍胸部正位片、侧位片、断层片检查,有相当于 CT 检查的诊断作用,目前胸部透视与拍胸片,仍然是诊断肺结核的首选和常规方法。 2. CT 检查诊断 CT 对肺结核的发现诊断和定位诊断的准确率可达 100%,定性诊断的准确性却较一般 X 线差。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是最常见的胸部疾病之一。近年来肺结核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免疫损害患者的增多是结核病发病率增高的重要原因。肺结核的影像检查方法有常规X线胸片、CT、HRCT等。本文着重介绍肺结核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基础。 一、肺结核的基本病理表现 认识肺结核的病理表现是理解其影像的基础。肺结核的主要病理改变为渗出性改变、增殖性改变和干酷性坏死。此三种病变,尤其是前两种,常同时存在。渗出性病变为肺泡内的结核性炎性渗出,经治疗后可残存不同程度的纤维瘢痕组织,增殖性病变是结核肉芽肿,即结核结节。干酪性坏死为特异性坏死性病灶。 对于免疫功能尤其T细胞免疫未形成者,吸入肺内的结核菌经淋巴管达胸膜及肺门淋巴结,引起胸腔积液及肺门淋巴结肿大。未被肺门淋巴结阻留的结核菌可发生血行播散。 结核菌的初次感染引起了机体T细胞的免疫状态,再次的结核感染引起的病变为继发性结核感染。继发性结核感染可由再次进人体内的结核菌引起,或来自支气管内的初次感染的病灶。含有结核菌的分泌物经由支气管播散,形成局灶性的渗出性成增殖性病灶。病变内的干酪性坏死灶液化后经由支气管排出则形成空洞肺结核经治疗可痊愈。病变可残留纤维化,继而形成痰痕。严重的瘢痕组织引起支气管牵拉性扩张及病灶周围肺气肿。对于空洞性病变。可因支气管闭塞,空洞内充满干酪性物质而形成包裹性的干酪灶。若空洞仍残存,洞壁的肉芽组织消失,形成薄壁空洞,称为开放性治愈。若空洞消失及纤维化,称为瘢痕性愈合。 二、肺结核的X线诊断 1、原发性肺结核:在肺结核发病率较高的地区或年代,原发性肺结核几乎均见于婴、幼儿。近年来成人原发性肺结核患者有所增加。肺结核初发感染的X线表现为胸腔积液,多组淋巴结肿大,原发性肺结核的诊断标准为:PPD实验较为阳性,既往无结核病史,淋巴结肿大、胸水、以往的X线表现正常。可为合并多脏器病变的粟粒性肺结核。 2、成人继发性肺结核:有慢性支气管感染及结核中毒症状,在此基础上具有特征性的X线表现容易确定诊断。其典型的X线表现为:病变位于肺结核的好发部位,即为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阴影形态为斑片、浸润、结节及融合影像,病变可按肺段分布,常伴有播散及空洞。肺结核的临床确诊方法为痰培养及涂片检查。 三、肺结核的CT诊断 1、胸内淋巴结核 无论是原发性肺结核或继发性肺结核均可有淋巴结肿大,结核病变多发生于4R、4L、7、11R、11L等区淋巴结。病变淋巴结一般小于2cm,但可融合成较大的结节,活动性的淋巴结核病变中央部可有干酪性坏死,CT增强扫描干酪性坏死部位不强化,仅有边缘强化。陈旧性或愈合的淋巴结结核病变可见钙化,其形态为斑片或全部钙化。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此型肺结核为大量结核菌在短期内进入血内所致,基本病理形态为位于肺间质内的结核结节。主要的HRCT表现为: (1)肺内弥漫分布的粟粒状结节影像:结节的大小基本一致,多数为1-3mm,少数结可达5mm,约占所有结节的5%-10%。有的结节可增长较大,或融合。结节具有间质性结节边缘清楚的特点。在肺内结节呈弥漫分布,可位于小叶中心、支气管血管束、小叶间隔及胸膜下。 (2)毛玻璃密度:此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较常见的HRCT表现。形态为斑片状,其内可见血管影象。病变分布不均匀。支气管活检为镜下多发干酪结节,其内有少量抗酸杆菌。也有的作者认为毛玻璃密度由多种因素所致,如多发的小的肉芽肿所致,肺的间隔间质增厚,肺泡腔的细胞浸润和水肿等。在一组25例血行播散型结核病例中有毛玻璃密度23例。

脊柱结核治疗指南

脊柱结核治疗指南 脊柱结核(spinal tuberculosis)因循环障碍及结核感染引起椎体病变所致。受累的脊柱表现有骨质破坏及坏死,有干酪样改变和脓肿形成,椎体因病变和承重而发生塌陷,使脊柱形成弯度,棘突隆起,背部有驼峰畸形,胸椎结核尤为明显。脊柱结核约占骨关节结核总数的一半,其中以儿童和青少年发生最多,所有脊椎均可受累。以腰椎为多见,胸椎次之,胸腰段占第三位,颈椎和骶椎较少见。其中,椎体结核约占 99%、椎弓结核占 1%左右。 疾病分类 一、根据病程对脊柱结合进行了新的分期: 1.活动期,表现发热、盗汗、消瘦、腰背疼痛、僵硬、神经功能障碍、窦道等; 2.稳定性,脊柱结核病灶已稳定,临床上已经不需要抗结核治疗。如没有形成严重后凸畸形,没有神经受压功能障碍,没有脊柱不稳时为临床治愈;如出现后遗症时(如逐渐形成后凸畸形、神经功能障碍和脊柱不稳)需进一步治疗。我们治疗的目的就是运用各种方法将活动期的脊柱结核顺利进入稳定期,临床大多数求治的患者大多数是属活动期,约占85%—95%。 二、脊柱结核还有从CT 的影像分为四型: 1.碎片型:椎体破坏后留下小碎片,其椎旁有低密度的软组织阴影,其中常有散在的小碎片; 2.溶骨型:椎体前缘或中心有溶骨性破坏区; 3.骨膜下型:椎体前缘有参差不齐的骨性破坏,椎旁软组织中常可见环形或半环形钙化影像; 4.局限性骨破坏型:破坏区周围时有硬化带。 三、最常见分型以初起病变所在的部位不同,而将脊柱结核分为四型。 1.椎体中心型(The center of the vertebral body type) 病变起于椎体中心松质骨,椎体破坏后塌陷呈楔形,小儿多见因此又称幼儿型,椎体周围软骨成份多,中心骨化部分病变发展后可有塌陷。早期椎间隙尚在。此型应与椎体肿瘤特别是转移癌鉴别。 2.椎体边缘型(The edge of the vertebral body type)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一)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一) 【摘要】已经应用了一个多世纪的常规X线检查,被公认为是肺结核早期发现与早期诊断不可缺少的、简单的方法;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断层显像(US)、放射性同位素扫描(RI)四大影像学诊断技术,更是肺结核诊断与鉴别诊断最准确可靠的手段。影像学检查结果缺乏特异性,虽对肺结核有很准确的发现诊断与定位诊断作用,但定性诊断作用不大,单靠影像学检查诊断肺结核的误差可高达20%~30%。【关键词】肺结核诊断影像学 一肺结核影像学检查病变的特点 胸部影像学检查,肺结核病灶普遍显示以下特点,病灶的特点是肺结核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1.病灶部位多发生在肺的上部与后部,即上叶后段或尖后段,其次是下叶背段及下叶后基底段。 2.病灶范围多局限于一个肺段或多个肺段。 3.病灶多形性肺部同时存在多种性质的病变,如渗出、增殖、干酪、纤维化、钙化。 4.空洞多多数病例形成各种性质的空洞,如无壁空洞、薄壁空洞、张力空洞、干酪厚壁空洞、纤维厚壁空洞等,各具结核性空洞的影像学特征。 5.支气管播散在病灶的远端或对侧肺部,可发生支气管(管道)播散,是肺结核的一大特征。 6.胸膜病变多影像学尤其是病理学检查,肺结核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胸膜病变,如胸膜浸润、渗出胸液、肥厚、粘连。 7.球形病灶即结核球,单发的多,多发的少;肺结核球多,胸膜结核球少;直径多在3cm以下;周围有卫星灶,近心端有引流支气管形成,这种特征可与肺部其他疾病的球形病灶相鉴别。 8.动态变化结核病灶的吸收、消失或增大均较缓慢,一般在1个月内发生变化的很小。 二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 1.常规X线检查诊断胸部X线透视是线索检查方式与因症就诊方式筛选并早期发现肺结核病人的通用方法;胸部正位片与侧位片能诊断绝大多数肺结核,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达95%;胸部断层片对微小病灶、小空洞、胸内肿大淋巴结显影更清晰,发现率更高;在CT出现之前,若同时拍胸部正位片、侧位片、断层片检查,有相当于CT检查的诊断作用,目前胸部透视与拍胸片,仍然是诊断肺结核的首选和常规方法。 2.CT检查诊断CT对肺结核的发现诊断和定位诊断的准确率可达100%,定性诊断的准确性却较一般X线差。 CT检查对肺结核有以下诊断价值:①CT能发现一般X线难以发现的胸部10个隐蔽部位的病变,如气管内、肺尖区、肺门旁、脊柱旁、心脏后、胸膜缘、膈面上、膈面后、胸水掩盖处;②CT尤其是薄层CT能清楚显示急性粟粒型肺结核粟粒样病灶的分布、大小与密度均匀,即“三均匀”的特征,此特征可与其他弥漫性肺病相鉴别;③对肺或胸膜的结核球与其他孤立性球形病灶有很好的鉴别诊断作用;④能区别结核性空洞的类型,对结核性空洞与非结核性空洞有鉴别诊断作用;⑤对囊性病灶与实质性病灶有很好的鉴别诊断作用;⑥CT 尤其是纵隔窗层面,能发现很小的钙化灶,若发现钙化灶,是诊断结核病的重要依据;⑦对胸内淋巴结结核有很好的发现与诊断作用,淋巴结结核直径多在15~20mm之间,大于20mm者多为肿瘤,胸内淋巴结结核有“六多”表现,即单侧多、右侧多、单组多、单个多、肺门多、肿瘤型多,CT还能发现体检难以发现的锁骨上窝与腋窝淋巴结核;⑧对支气管结核的肉芽型和瘢痕狭窄型显示很佳,对不能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有很好的诊断作用,对结核性支气管扩张和结核性瘘管的诊断,CT可以取代支气管或痿管的造影检查;⑨对胸膜结核的诊断,CT发现胸水的敏感性仅决于B超检查,对少量(150ml)、包裹性胸液、叶间

肺结核的分型、临床表现及各型的影像学特征

原老的肺结核分型,现结核病分型为3+4合并为3型, 5为Ⅳ型,其Ⅴ型为肺外结核 X线检查 1.原发型肺结核(Ⅰ型)原核经久不愈,甚至扩展至附近淋巴结,称为支气管淋巴结结核。在肺部有原发灶,相应的淋巴管增粗及肺门淋巴结肿大。机体初次受到结核菌的感染而发生的病变,是肺发型肺结核是指初次感染结核菌引起的疾病,包括原发综合征和支气管淋巴结核。人体抵抗力低时,结核菌被吸入到肺部形成局限性支气管肺炎,称为原发病灶。结核菌经淋巴管到达肺门淋巴结而引起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肺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局部淋巴结炎三者构成原发综合征。多见于儿童及人烟稀少地区的成年人,发病率低,临床症状轻,预后良好。绝大多数病灶被吸收、液化或钙化,偶可形成干酪样坏死,出现空洞,造成结核播散。少数肺门淋巴结结结核中最轻的一种。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包括:①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是结核菌一次或短时间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的,可以是全身播散或仅局限于肺内。全身中毒症状重,可有高热、呼吸困难等,可并发结核性脑膜炎。X线显示两肺均匀一致的粟粒状阴影。早期透视不明显,不易及时诊断。②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在机体具有一定免疫力的基础上,由于少量结核菌多次侵入血循环引起。临床症状具有反复性和阶段性特点,病情发展较慢。X线表现为大小不等、新旧不一的病灶,分布不均,多在两肺上、中野。 3.浸润型肺结核(Ⅲ型)浸润型肺结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成人肺结核以此型居多,约占肺结核的80%.感染来源主要是过去经血行播散潜伏在肺内的结核菌,重新生长繁殖(内源性感染);其次是与排菌患者接触密切,再次发生感染(外源性感染),临床症状因病灶性质、范围及机体的反应性有所不同。一般在初期时,中毒症状多不明显;如果病变进展,可有发热、盗汗、消瘦、胸痛、咳嗽、咳痰甚至咯血等症状。病变多在上叶尖、后段或下叶的背段,故在两侧锁骨上下区或肩胛间区有时可听到湿啰音。X线检查可见大小不等、密度不均、模糊斑片状阴影,其间可有条索状阴影。病变进展可形成空洞,常经支气管播散至两肺其他部位。如机体免疫力显著低下,同时对结核菌变态反应异常增高时,可以形成大片状或小片状多发的干酪样坏死,称为“干酪性肺炎”。X线表现为大片浓的致密阴影,可出现蚕食样空洞。如机体免疫力好转、增强时,渗出性或干酪坏死灶被纤维包围,或空洞引流造成支气管阻塞,致空洞内干酪样物干涸,凝集成球状。称为结核球。 4.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Ⅳ型)是肺结核病晚期表现。由于肺结核空洞长期不愈,随机体免疫力高低而改变,使病灶吸收、修复或恶化反复交替出现,导致病变广泛,纤维化病变较多,形成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其临床特点是:①病程长,疾病消长过程中,表现为好转与恶化反复出现;②由于空洞长期不愈,经常排菌,成为主要的传染源;③X线显示一侧或两侧单个或多个厚壁空洞,多伴有支气管播散病灶及病灶广泛纤维化、代偿性肺气肿和胸膜肥厚。临床常表现呼吸困难,容易并发感染及大咯血使病情更趋于恶化,体征多样,多 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5.结核性胸膜炎(V型)是胸膜感染结核菌或对结核菌过敏反应所致,常见于青壮年, 临床分为干性及渗出性两种。

肺结核病的影像学诊断(一)

肺结核病的影像学诊断(一) 【关键词】肺结核病影像学 肺结核是人类一种古老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占发病人数90%以上的发展中国家的发病人数在1984~1986年、1989~1991年间连续以>20%的速度上升。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病负担最重的22个国家之一。结核病在我国的流行趋势不令人乐观。而且随着结核病流行病学的变迁,成人原发肺结核增多,耐多药肺结核以及在免疫损害者中并发肺结核者日益增多,都给诊断及鉴别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在肺结核的诊断中,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核菌痰检、影象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肺、胸膜活检是诊断依据,影象学诊断在临床诊断中占重要地位〔3〕。胸片是诊断肺结核的基础影象检查方法,但在已被证实为肺结核的患者中15%胸片正常。胸片在检出早期粟粒性肺结核及艾滋病中并发的肺结核也不敏感〔4〕。CT 常可检出被胸片漏诊的病变,明确胸片上的可疑病变和评价有无合并症,高分辨率CT(HRCT)在了解肺结核的病理过程及决定病变的活动性上都具有平片无法比拟的优势〔5〕。在原发型肺结核中CT有助于检出和证实肿大的肺门或纵隔淋巴结;CT有助于有检出原因不明发热而胸片正常患者中的血型播散性肺结核中的粟粒性肺结核;在继发性肺结核中CT可检出胸片上不明显的实质性病变、小空洞,可评价胸片不能判断的受累的支气管是狭窄还是完全阻断,了解支气管管壁和周围软组织或周围淋巴结及狭窄远段管腔内情况,后者为直接支气管镜所不及。尤其要强调的是CT对判断继发性肺结核的活动性较平片敏感,胸片只能发现其中的腺泡结节,而CT特别是高分辨率CT(HRCT)上的“树芽”征、小叶中心结节、较大的腺泡和小叶结节都是活动性表现。总之80%的活动性病变和89%的非活动性病变可由CT正确区别〔6〕。 1原发性肺结核原发性肺结核可见于各年龄段,以青年患者为主。肺内炎症浸润合并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是原发综合征的基本特征,支气管播散病灶及淋巴结强化特征有助于鉴别诊断。肺内病变:原发肺结核的典型表现是均匀、致密、边界清楚的肺段或肺叶实变影。也可见斑片状、结节状、线形影及“磨玻璃影”。病变进展时约10%病人可发生空洞或脓肿。原发综合征的肺内表现可为多种表现形式,与患者免疫状态和病变进展时期有关〔7〕。淋巴结结核:原发肺结核与继发肺结核最大的区别在于纵隔淋巴结的肿大。以右上气管旁和隆突下多见〔8〕。有的患者可见多组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程度与范围常与原发病变不成比例。CT增强扫描对于观察肿大淋巴结的形态、密度和边缘情况从而判断淋巴结病变性质有着重要意义。短径大于2cm的淋巴结多有粘连,周围脂肪消失;1~2cm的淋巴结大部分边界清晰。环状强化在淋巴结结核中最为常见,却并非其特征性表现,因大于2cm的转移性淋巴结肿大可见到环状强化。小于2cm的淋巴结环状强化更支持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增强淋巴结内大的低密度影或分隔样强化,虽不多见,却可作为淋巴结结核的特征性表现。淋巴结的强化与淋巴结结核所处的病理时期密切相关。病理上淋巴结结核分4期,1期为结核性肉芽肿,2、3期为淋巴结内干酪坏死累及包膜引起多个淋巴结粘连,4期为液化坏死物破入周围组织〔9〕。 2粟粒性肺结核2%~6%的原发肺结核可通过淋巴血源性播散发生粟粒性肺结核,多见于小儿、老年及免疫损害者中。发病后3~6周胸片上可见弥漫性微结节,由于它是多个在胸片分辨率以下的微结节叠加的结果,故难以正确评价每个结节的大小、边缘、内部特征〔10〕。CT可较胸片更早地显示1~2mm的微结节,便于及早地治疗。在HRCT上本病可有以下表现:微结节:96%的病人两肺可见弥漫分布的微结节,大小均匀,直径多为1~3mm,结节随机分布,单多于小叶间隔、血管支气管鞘、小叶中轴间质、胸膜下间质有关,而与支气管无关。经过正确治疗后2~6个月可完全吸收,不留痕迹或钙化。故治疗3个月后复查可决定病变是否仍有活动性,既治疗是否有效。磨玻璃状影:92%病人肺内可见磨玻璃状影,呈斑片状,随机分布。绝大多数病人同时可见到微结节。若磨玻璃状影面积很大时,可引起呼吸困难。粟粒

肺结核诊断标准

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肺结核诊断依据、诊断原则和鉴别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肺结核的诊断、报告。 2、诊断依据 2.1 流行病学 结核患者发病时,大多不易查出其传染来源。当易感者和具传染性的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时被感染。 2.2 临床表现 2.2.1 症状 咳嗽、咳痰≥2周,或咯血为肺结核可疑症状。 多数起病缓慢,部分患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变进展,患者可表现咳嗽、咳痰、咳血痰或咯血,盗汗,疲乏,间断或持续午后低热,背部酸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患者可伴有月经失调或闭经,部分患者可有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症状,儿童还可表现发育迟缓等。 少数患者起病急剧,特别是在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以及结核性胸膜炎时,多伴有中、高度发热,胸痛和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等。 当有支气管结核时,咳嗽较剧,持续时问较长;支气管淋巴瘘形成并破人支气管阻塞气道或支气管结核导致气管或支气管狭窄,可伴有气喘和呼吸困难。当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时,还可表现肺外器官相应症状。 当肺结核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时,多有中、高度发热,咳痰性状则会有相应变化,如咳黄、绿色痰等。 少数患者还可伴有结核变态反应引起的过敏表现,包括: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和结核风湿症等。 患者可以以一个或多个症状为主要表现,有少部分患者即使肺内已形成空洞也无自觉症状,仅靠胸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 2.2.2 体征

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当病变为大叶性干酪性肺炎时,局部叩诊呈浊音,听诊可闻及管状呼吸音,有空洞合并感染或合并支气管扩张时,可闻及干或湿性啰音。 少部分患者延误诊治时间较长或合并一侧肺不张时,可表现气管向患侧移位,患侧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叩诊为浊音或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健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叩诊为过清音等。 当病情严重时,患者除呼吸系统体征外,还可表现面色萎黄,结膜、甲床和皮肤苍白以及消瘦等相应部位体征。 当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时,早期于患侧可闻及胸膜摩擦音,随着胸腔积液的增加,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叩诊呈浊音至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至消失。当积液吸收后,若有胸膜增厚、粘连,则气管向患侧移位,患侧胸廓可塌陷,肋间隙变窄、呼吸运动受限,叩诊为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 2.3 胸部影像学检查 不同类型肺结核的典型胸部影像学表现如下: 2.3.1 原发性肺结核表现为原发病灶及胸内淋巴结肿大或单纯胸内淋巴结肿大。 2.3.2 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表现为两肺广泛均匀分布的,大小、密度一致的粟粒状阴影;亚急性或慢性者病变以上、中肺野为主,病灶可相互融合。 2.3.3 继发性肺结核胸片表现多样,轻者可仅在肺尖部呈现斑点状、索条状阴影或锁骨下浸润、或边缘清晰的结核瘤,重者可呈大叶性浸润、空洞形成、支气管播散、大叶或小叶性于酪性肺炎。反复进展至晚期病变,胸片常显示单发或多发纤维厚壁空洞及病龄不同的新旧支气管播散灶,多伴胸膜增厚、心脏气管移位、肺门上提、肺纹理呈垂柳状、代偿性肺气肿等改变。 2.3.4 结核性胸膜炎分为干性胸膜炎及渗出性胸膜炎。干性胸膜炎X线无明显阳性征象。渗出性胸膜炎可有小量胸腔积液,影像学表现为横隔阴影增厚、肋膈角变浅。若出现中等量或大量胸腔积液,可表现为外高内低分布均匀大片致密阴影。 2.4 实验室检测 2.4.1 结核分枝杆菌细菌学实验室检查:痰涂片检查(见附录A.1.2)及分枝杆菌分离培养(见附录A.1.3)是常用两种检查方法。每例初诊患者应至少涂片检查3份痰标本,有条件的单位应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