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案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案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案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

2. 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包括抗压、抗拉、抗弯、抗剪等。

3. 培养学生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混凝土结构设计。

二、教学内容1. 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1.1 混凝土结构的定义1.2 混凝土结构的分类1.3 混凝土结构的应用领域2.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2.1 混凝土的抗压性能2.2 混凝土的抗拉性能2.3 混凝土的抗弯性能2.4 混凝土的抗剪性能3.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则3.1 安全性3.2 适用性3.3 经济性4. 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4.1 结构分析方法4.2 结构设计步骤4.3 结构设计软件应用5. 混凝土结构设计案例分析5.1 案例一:梁的设计5.2 案例二:柱的设计5.3 案例三:板的design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力学性能、设计原则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设计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

3. 互动教学法:提问、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相关教材。

2. 课件:制作涵盖教学内容的课件。

3. 设计软件:准备结构设计相关软件,如AutoCAD、SAP2000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的表现。

4.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其对结构设计的影响。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结构设计软件的应用。

案例分析:梁、柱、板的设计过程。

2. 教学难点:混凝土结构在复杂受力条件下的设计方法。

结构分析中的数值计算方法。

设计软件的操作和参数设置。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教案大纲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教案大纲

一、教案概述教案名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案大纲课时安排:共计15 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3. 让学生熟悉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

4. 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混凝土结构设计。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力学性能、设计原理等。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 混凝土结构的定义和分类2. 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和优势第二课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1. 混凝土的抗压性能2. 混凝土的抗拉性能3. 混凝土的抗弯性能4. 混凝土的抗剪性能第三课时:混凝土的耐久性1. 混凝土的抗渗性能2. 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3. 混凝土的抗碱侵蚀性能4. 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第四课时: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1. 极限状态设计原则2. 分级设计方法3. 结构安全系数第五课时: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1.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步骤和流程2. 混凝土梁的设计3. 混凝土板的设计4. 混凝土柱的设计三、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堂互动: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和理解程度。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2. 课件:相关教学PPT3. 案例资料:实际工程案例及相关图片五、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第一课时,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第二周:第二课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第三周:第三课时,混凝土的耐久性第四周:第四课时,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第五周:第五课时,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六、教学内容第六课时:混凝土梁的设计(续)1. 混凝土梁的抗弯设计2. 混凝土梁的抗剪设计3. 混凝土梁的扭曲设计第七课时:混凝土板的设计1. 混凝土板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混凝土板的荷载分析3. 混凝土板的抗弯和抗剪设计第八课时:混凝土柱的设计1. 混凝土柱的分类和特点2. 混凝土柱的承载力计算3. 混凝土柱的设计要求第九课时: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要点1. 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2.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3.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安全注意事项十、教学总结与反馈1. 复习课程内容,总结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和方法。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全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最新板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全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最新板
破坏有预兆;
➢ Fmax≈36kN
下一章 帮助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绪论
由此可见,素混凝土结构中加入少量钢筋以后:
➢ 承载力有很大提高; ➢ 受力性能和破坏特征有明显改善。
❖ 注意:钢筋的主要作用是抗拉和抗剪,也可以抗
压。不同结构构件的配筋情况见教科书上 第2页各图。
主页 目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助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 优点多,缺点少;缺点可克服。
帮助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绪论
§0.5 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简况如何?
❖ 1824年,英国人J.Aspdin发明水泥;
主页
❖ 1850年,法国人mbot制成铁丝网水泥船;
目录
❖ 1859年,转炉炼钢成功;
上一章
❖ 1861年,法国人J.Monier取得钢筋混凝土板、管道、
普通钢筋
HPB300 10.0
HRB335、HRBF335、 HRB400、HRBF400、 HRB500、HRBF500
7.5
预应力钢筋 RRB400
5.0
3.5
钢筋的弹性模量
牌号或种类
HPB300 HRB335、HRB400、HRB500、HRBF335、 HRBF400、HRBF500、RRB400、预应力螺
绪论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绪论
§0.1 什么是混凝土结构?
结 构:指各种工程实体的承重骨架。
主页
混凝土结构: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制作的结构。如: 目 录
➢ 素混凝土结构:无筋或不配置受力钢筋的混凝土结构。 ➢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置受力普通钢筋的混凝土结构。 上一章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配置受力的预应力钢筋,通过张 下一章 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预加应力的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电子教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电子教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电子教案一、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建设日益繁荣,混凝土结构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对于建筑工程师和相关技术人员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掌握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熟悉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等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为从事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

1.3 课程内容(1)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3)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等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4)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与方法;(5)混凝土结构实例分析。

二、教学方法2.1 理论教学采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生动的案例,讲解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相关知识。

2.2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软件的操作实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设计方法。

2.3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三、教学安排3.1 学时安排本课程共安排48个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实践教学8学时。

3.2 教学进度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每个章节课时的分配,确保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四、考核方式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

4.2 考试成绩包括期末考试和课程设计,占总成绩的70%。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作者:张某某。

5.2 辅助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等。

5.3 网络资源利用校园网,提供相关课件、案例、设计软件等技术支持。

六、教学实践与案例分析6.1 实践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观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了解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

6.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混凝土结构设计案例,分析其设计原理、计算方法和施工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

混凝土结构原理电子教案

混凝土结构原理电子教案

混凝土结构原理电子教案一、教案概述1.1 课程背景混凝土结构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让学生了解混凝土的基本性质、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混凝土的组成、强度、耐久性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1.2 教学目标(1)了解混凝土的基本组成和性质;(2)掌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3)熟悉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及设计原则;(4)了解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二、教学内容2.1 混凝土的基本组成和性质(1)水泥、砂、石子、水等材料的性质及作用;(2)混凝土的强度、变形、耐久性等基本性质。

2.2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1)配合比设计原则;(2)配合比设计方法及步骤;(3)常用混凝土配合比实例。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性质、配合比设计和结构受力分析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

3.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

3.3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教学资源4.1 教材:《混凝土结构原理》4.2 课件:PowerPoint4.3 网络资源:相关论文、工程案例、施工规范等。

五、教学评价5.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混凝土基本知识和配合比设计的掌握情况。

5.2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5.3 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5.4 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

六、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6.1 基本概念(1)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受力构件;(2)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点;(3)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受力状态。

6.2 受力分析方法(1)弹性理论;(2)塑性理论;(3)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六、教学方法6.3 讲授法通过讲解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受力构件、受力特点和受力状态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

6.4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过程。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案设计(第一讲)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案设计(第一讲)

XXX大学教案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绪论: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情况,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及其特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①就地取材。

②节约钢材。

③耐久、耐火。

④可模性好。

⑤现浇式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好,刚度大。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缺点:①自重大②抗裂性差。

③施工的周期较长.④补强维修较难。

第一章材料的力学性能§1.1钢筋1.1.1 钢筋的品种和性能1.热轧钢筋(1)常用种类(2)热轧钢筋的力学性能①应力——应变曲线的一般特征s弹性变形e ee残余变形e热轧钢筋具有明显的屈服点和屈服台阶。

②塑性性能③强度及弹性模量2.中、高强钢丝和钢绞线 (1)类型(2)中、高强钢丝和钢绞线力学性能(3)热处理钢筋 3.冷加工钢筋1.1.2 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 1.强度高2.塑性好3.可焊性好1.1.3 钢筋的选用原则1. 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宜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 钢筋,也可采用HRB335、HRBF335、HPB300、RRB400 钢筋;2.箍筋宜采用HRB400、HRBF400、HPB300、HRB500、HRBF500 钢筋,也可采用HRB335、HRBF335 钢筋;3.预应力筋宜采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和预应力螺纹钢筋 。

§1.2混凝土1.2.1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强度1.混凝土的抗压强度(1)立方体抗压强度f cu,k -混凝土强度的基本代表值《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mm 的立方体试件,在28d 或设计规定龄期以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

用符号f cu,k 表示。

, 1.645cu k f f f μs =- (2)轴心抗压强度f ck⎩⎨⎧复合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单向应力状态下的强度。

混凝土结构设计电子教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电子教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电子教案第一章:混凝土结构设计概述1.1 课程介绍1.2 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1.3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目的是和要求1.4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第二章:混凝土的基本性能2.1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2.2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2.3 混凝土的耐久性能2.4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第三章: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3.1 结构力学的相关知识3.2 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3.3 混凝土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原理3.4 混凝土结构的可靠度设计方法第四章:混凝土梁的设计4.1 梁的分类和受力特点4.2 梁的抗弯设计4.3 梁的抗剪设计4.4 梁的挠度和裂缝控制第五章:混凝土柱和墙的设计5.1 柱和墙的分类和受力特点5.2 柱和墙的抗压设计5.3 柱和墙的抗剪设计5.4 柱和墙的延性和抗震设计第六章: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6.1 框架结构的特点和受力分析6.2 框架结构的梁柱设计6.3 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6.4 框架结构设计的例题分析第七章: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7.1 剪力墙结构的特点和受力分析7.2 剪力墙结构的墙体设计7.3 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设计7.4 剪力墙结构设计的例题分析第八章: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8.1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特点和受力分析8.2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梁柱设计8.3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墙体设计8.4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的例题分析第九章:混凝土筒体结构设计9.1 筒体结构的特点和受力分析9.2 筒体结构的筒体设计9.3 筒体结构的抗震设计9.4 筒体结构设计的例题分析第十章:混凝土结构设计实例分析10.1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10.2 混凝土框架结构实例分析10.3 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实例分析10.4 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实例分析10.5 混凝土筒体结构实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和设计目的和要求解析: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是理解整个结构设计的基础,需要重点关注。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电子教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电子教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电子教案第一章: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1.1 混凝土结构的定义1.2 混凝土结构的分类1.3 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1.4 混凝土结构的材料特性第二章:混凝土的设计强度2.1 混凝土抗压强度2.2 混凝土抗拉强度2.3 混凝土抗剪强度2.4 混凝土的耐久性第三章: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3.1 极限状态设计方法3.2 安全系数设计方法3.3 荷载组合与内力计算3.4 结构可靠度与极限状态方程第四章:梁和板的设计4.1 梁的设计4.2 板的Design4.3 受弯构件的设计4.4 受剪构件的设计第五章:柱和墙的设计5.1 柱的设计5.2 墙的设计5.3 轴心受压构件的设计5.4 偏心受压构件的设计第六章: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连接设计6.1 连接的基本要求6.2 钢筋的锚固与焊接6.3 钢筋的连接方式6.4 混凝土构件的拼接设计第七章: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震设计7.1 抗震设计的基本概念7.2 地震作用及其效应7.3 抗震设防要求与抗震等级7.4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震设计方法第八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经济设计8.1 结构经济性的概念8.2 结构设计中的成本分析8.3 结构优化设计方法8.4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经济设计案例分析第九章: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图绘制9.1 施工图的基本知识9.2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步骤9.3 常用施工图的符号与表示方法9.4 施工图的审核与修改第十章: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案例分析10.1 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10.2 框架结构设计案例10.3 剪力墙结构设计案例10.4 筒体结构设计案例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理解混凝土结构的定义、分类、受力分析以及材料特性是学习后续章节的基础。

特别是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它是理解结构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的关键。

二、混凝土的设计强度:掌握混凝土的抗压、抗拉、抗剪强度以及耐久性是进行结构设计的前提。

学生需要理解这些强度参数的测定方法和应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掌握有明显流幅及无明显流幅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特点;清楚 屈服强度、极限抗拉强度、强屈比、条件屈服点、残余应变的概念; 了解钢筋伸长率、冷弯性能以及钢筋的冷拉和冷拔对钢筋性能的影 响;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常用钢材的分类及符号。
布置作业
教学后记
时间
节次
班级
授课学时
2
地点
教学章节
第2章混凝土材料性能2
教学目的
布置作业
思考题
P312—13、2-14、2-15、2—16、2—17、2-18、2—19
教学后记
时间
节次
班级
授课学时
2
地点
教学章节
第3章混凝土基本受力性能2
教Hale Waihona Puke 目的掌握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
教学手段
板书与多媒体 课件相结合
教学形式
授课
教学内容
轴心受压短柱的破坏形式,轴心受压长柱的破坏形式,纵向弯曲 系数,配有螺旋箍筋柱轴心承载力的计算与配筋构造。
教学形式
授课
教学内容
结构抗力的概念,抗力函数,材料强度标准值。
结构的功能和可靠性。
极限状态和极限状态方程。
结构设计中的不确定性,失效概率和可靠指标,结构的可靠度,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目标可靠指标。
两种极限状态实用设计表达式,荷载分项系数,荷载效应组合, 材料强度分项系数,材料强度设计值。
教学要点
掌握失效概率与可靠度指标、安全等级的划分与可靠指标的关 系;
布置作业
思考题:P493-9、3-10、3-11、3-12、3-13、3-14、3
—15、3-16、3-17、3-18、P61 4-1、4-2、4-3、
习题:P503—6
教学后记
时间
节次
班级
授课学时
2
地点
教学章节
第4章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2
教学目的
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学手段
板书与多媒体 课件相结合
轴心受拉构件的受力性能;
轴心受压构件的受力性能;
教学要点
复杂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受力性能;
受压构件、受拉构件的变形协调;
开裂后的应力。
重点:
有明显流幅及无明显流幅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特点; 混凝土的各种 强度指标;混凝土弹性模量、变形模量;混凝土的徐变和收缩特性; 约束混凝土的特性。
难点:混凝土弹性模量、变形模量;混凝土的徐变和收缩特性;约 束混凝土的特性。
清楚荷载的标准值与设计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与设计值、荷载 效应组合值以及两种极限状态实用设计表达式。
重点:可靠度指标;何载的标准值与设计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与 设计值;两种极限状态实用设计表达式;各种荷载效应组合方法。
难点:荷载、材料强度标准值的基本定义;荷载、材料强度标准值 和设计值间的关系;各种何载效应组合方法及应用。
掌握混凝土的各种强度指标,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
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混凝土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能。
教学手段
板书与多媒体 课件相结合
教学形式
授课
教学内容
第2章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2学时)
混凝土的各种强度指标及符号,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混凝土复合 受力状态下的强度。
混凝土在短期加载单轴受压时应力应变曲线,混凝土的弹性模 量、变形模量、泊桑比,混凝土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能,混凝 土的收缩和徐变。
轴心受拉构件受力过程,开裂、应力重分布和钢筋屈服破坏,正 截面承载力计算及配筋构造。
徐变与收缩。
教学要点
了解轴心受压构件短柱和长柱的受力过程及破坏特征;
掌握轴心受压构件加载过程中的应力重分布、徐变引起的应力重 分布;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及构造要求; 基本掌握配有螺旋箍 筋柱轴心承载力的计算与配筋构造;
结构设计方法演变,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结构上的作用的定义和类型,荷载代表值,标准值、频遇值、准 永久值,荷载效应。
教学要点
1了解受弯构件正截面工作的二个阶段应力与应变的特点;了解 加载过程中荷载与挠度、荷载与钢筋应力、中和轴的变化特点;
2了解结构的极限状态以及极限状态的分类、结构的可靠性和可 靠度、结构功能函数的概念;
第4章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1
教学目的
1.了解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能;
2.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手段
板书与多媒体课 件相结合
教学形式
授课
教学内容
第3章混凝土基本受力性能
钢筋混凝土适筋梁的实验研究; 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 破坏特征与配筋率的影响; 截面应力分析。
第4章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
掌握轴心受拉构件受力的三阶段以及轴心受拉承载力的计算;
重点:
轴心受拉构件受力的三阶段。
难点:
轴心受拉构件受力的三阶段;
徐变和收缩的变形计算
布置作业
思考题:P493—3、3-4、3-5、3-6、3-7、3-8习题:P503-1、3-4
教学后记
时间
节次
班级
授课学时
3
地点
教学章节
第3章混凝土基本受力性能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概念和基本特点;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国内外的 应用和发展概况;本课程的任务,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本课程与先 修课程及后续课程之联系。
第2章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2学时)
钢材的工作性能,钢材的疲劳性能,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工程 结构常用钢材的分类。
教学要点
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点;国内外钢筋混凝土结 构的应用和发展概况。
P30-312—5、2—6、2-7、2—8 2—9、2-10、2-11、2-12
教学后记
时间
节次
班级
授课学时
3
地点
教学章节
第2章混凝土材料性能1
第3章混凝土基本受力性能2
教学目的
1.了解混凝土复合受力状态下的强度;
2.掌握钢筋混凝土基本受力性能。
教学手段
板书与多媒体 课件相结合
教学形式
授课
教学内容
复杂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
教学要点
第2章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2学时)
理解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以及强 度等级的关系;
掌握受压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特点;
混凝土弹性模量、变形模量以及混凝土徐变和收缩特性;
清楚弹性系数、徐变系数、线性徐变、非线性徐变的概念,了解收 缩和徐变对结构的影响。
布置作业
思考题
时间
〜学年第1学期第2周星期一(年 月日)
节次
班级
授课学时
3
地点
教学章节
第1章绪论1
第2章混凝土材料性能2
教学目的
1.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点; 了解国内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和发展概况。
2.掌握钢材的基本力学性能。
教学手段
板书与多媒体课 件相结合
教学形式
授课
教学内容
第1章绪论(1学时)
布置作业
教学后记
时间
节次
班级
授课学时
3
地点
教学章节
第4章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