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技术》学习总结

《绿色建筑技术》学习总结
《绿色建筑技术》学习总结

《绿色建筑技术》学习总结

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早已从最原始的遮风挡雨、御寒避暑的地方,发展成为能够完成人类梦想,实现更多可能性的空间,建筑的功能正在被无限延展。而人类追求建筑的功能和舒适的同时,建筑能耗也不断增长,已与工业、交通并列,成为全球公认的能耗大户。

面对世界范围内人口剧增、土地严重沙化、自然灾害频发、温室效应、淡水资源的日渐枯竭等人类生存危机,人类不得不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明确提出了人类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实现人类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不仅揭开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篇章,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社会各领域、各层次的深刻变革。

节能、降耗、绿色、健康,已成为全世界对于未来建筑的共同追求,建筑能耗降低,将对全社会节能减排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建筑”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在世界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大潮中也日益显示出勃勃生机。

一、绿色建筑技术

绿色建筑是一种在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并利用了环境因素,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少,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的危害降到最少的建筑,目前已成为风靡世界的发展潮流。

我国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定义是:在建筑物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在发达国家已取得相当的发展,例如在建筑外皮结构的外表面上设置超薄的光伏发电膜它只遮挡少量的光线进入,但可以建筑所需绝大部分能源;还有的建筑采用了多种太阳能收集形式,住宅不但可以通过自身的太阳能系统获得自身所需的能源,而且多余的能源可以转入市政能源网中,体现出极大的经济和能源优势;有的地方总结了一套环保拆卸技术,以减少噪音,实现废物再利用。

要发展绿色建筑,首先要明确怎样去界定绿色建筑,这就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除了绿色建筑评估技术,绿色建筑还集成了自然通风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新能源利用、中水回用、绿色建筑和智能控制、绿色配置等高新技术。虽然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逊色于发达国家,但国内一些大型房地产企业在绿色建筑技术方面也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例如,国内某知名房地产企业开发的某小区采用了多项绿色节能技术措施,如立体绿化、屋面绿化和垂直绿化、垃圾分类处理、指纹门禁、无机房电梯、太阳能热水系统、中水回收利用系统、隔声降噪林、人工湿地、外墙保温体系、外窗节能、太阳能时钟、变频多联空调、自平衡通风系统等。

二、绿色施工技术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绿色施工导则》,绿色施工定义为: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的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

绿色施工技术并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技术的全新技术,而是用“可持续”的眼光对传统施工技术的重新审视,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施工技术。绿色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准备、施工运行、设备维修和竣工后施工场地的生态复原等。

三、自然的启示

目前,人口剧增、土地严重沙化、自然灾害频发、温室效应、淡水资源的日渐枯竭等人类生存危机急剧恶化,绿色建筑的出现是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这些调研的数据中可

以看出我国在前几年就已经在为“绿色建筑”做努力,并且也将其完善,改进。很多人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也不清楚,但是当前人们对健康的注重和绿色意识的增加,可以看出绿色建筑发展趋势越来越快,通过这次世博更让它并融入国际化。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绿色建筑”这个词将被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无论是建筑师,设计师,还是普通老百姓都自觉,坚持的去营造出属于他们的“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不仅仅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也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就如同世博会带给我们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样,带给我们的是一个舒适,温暖,和谐,健康的生活。“绿化”环境让生活更美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