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细小病毒的诊断预防与治疗

合集下载

狗细小最快的治疗方法

狗细小最快的治疗方法

狗细小最快的治疗方法狗细小病毒是一种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犬科动物,尤其是幼犬。

病毒可以通过空气飞沫、粪便、尿液等途径传播,传染性很强。

一旦犬只感染了细小病毒,就需要立即进行治疗。

狗细小病毒的早期症状包括食欲不振、发热、咳嗽、呕吐、腹泻和精神萎靡等。

如果不加以及时治疗,病情会逐渐加重,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幼犬死亡。

因此,了解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1. 确定诊断:对于疑似感染狗细小病毒的犬只,首先需要进行病毒检测以确诊。

通过血液、呕吐物或粪便样本等进行PCR检测,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是否感染细小病毒。

2. 隔离治疗:一旦确诊感染了狗细小病毒,需要将患犬隔离在清洁、干燥、温暖的环境中。

确保患犬与其他健康犬只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病毒传播。

同时,要定期清洁患犬生活区,消毒饮水容器和食物盆等物品。

3. 过程治疗:对于感染细小病毒的犬只,过程治疗非常重要。

包括给予充足的休息、保持饮食、补充水分以及控制症状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来帮助控制感染。

4. 免疫支持:细小病毒感染后,犬只的免疫系统会受到影响。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免疫支持。

可以通过给予适当的营养补充剂、维生素和矿物质来提高犬只的抵抗力,促进康复。

5. 预防措施:为了防止狗细小病毒的传播,应采取预防措施。

首先是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特别是及时接种细小病毒疫苗。

此外,还要做好犬只的卫生管理,定期清洁消毒生活环境,保持犬只的健康状态。

总结起来,对于狗细小病毒的治疗,关键是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在给予狗细小病毒感染犬只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隔离治疗、过程治疗、免疫支持和预防措施等。

同时,也需要密切关注犬只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只有综合应用各种治疗措施,才能尽快控制狗细小病毒感染,促进犬只的康复。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综合防制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综合防制

量的抗生素。②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 按时正确进行 免疫接种 , 合理安排不同疫苗的免疫时间 , 减少不同 疫苗之间的免疫干扰。如有条件 , 可 以在免疫监测的 基础上合理调整免疫程序。③正确地进行疫苗稀释 , 避免使用含有漂 白粉的 自 来水。④加强饲养管理 , 认 真贯彻落实鸡场兽 医卫生综合 防治措施 ,保障鸡 只 正常生长发育 , 加强环境卫生消毒与饲养管理 , 实行 全进全 出的饲养方式 , 减少鸡群感染率 , 控制鸡群的 应激因素 , 注意通风 , 增强机体抵抗力 , 减少 疫病传
细小 病 毒在 病 犬 的粪便 、 尿液 、 呕吐 物 和 唾液 中 的含
1病
犬细小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 ,病毒 粒子呈圆形 , 二十面体立体对称 , 无囊膜 , 病 毒基因 组为单股线状脱氧核糖核酸 。病毒直径约为 1 8 ~ 2 4 纳米 , 在胞 核 内复 制并 可在 犬 肾细胞 内增 殖 。犬 、 猫

饮水免疫失败 。 ③饮水器数量较少 , 导致部分鸡只未
饮到足够 的疫苗水而引起免疫失败 。④饲养管理条 件较差 , 饲养密度 较大 , 通 风换气 不 良。 该 鸡场 的这些
1 3 】 方 向红 , 颜友荣 . 鸡非典型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畜牧兽 医科 技信息 , 2 0 0 6 ( 4 ) , 8 8 — 8 9 . 『 4 ] 于守平 , 王淳玉, 刘研 , 等. 孑 L 雀新城疫病毒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的诊
作者简介 : 完善春 ( 1 9 7 1 一) , 女, 高级兽医师 , 本科 。
毒量最高。犬细小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强 , 粪便中的 病毒在 一 2 0 ℃低温环境中, 可存活 1 年 以上 。犬细小
病 犬 出 现 急 性 出 血 性 肠 炎 和 非 化 脓 性 心 肌 炎 为 特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犬细小病毒病,又称犬瘟热,是一种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犬类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

该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并对犬群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以下是关于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的一些内容。

诊断:
1. 临床症状:患犬出现高热、呕吐、腹泻、食欲不振、鼻流泪液、呼吸困难等症状。

2. 实验室检查:通过病毒抗原检测或RNA检测,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可以确定病毒感染。

治疗:
1. 对症治疗:给予患犬足够的休息和营养,保持体内水平稳定,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并预防继发感染。

2. 支持疗法:根据犬的具体情况,可使用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解热药物、抗炎药物等进行治疗。

3. 免疫治疗:可根据犬的免疫状态,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来提高犬的免疫力。

防控措施:
1. 疫苗接种:及时给犬类注射疫苗,建立免疫防线。

常见的犬细小病毒疫苗包括一价疫苗和复合疫苗,可以根据兽医建议选择适当的疫苗。

2. 隔离措施:对于已经感染或疑似感染病毒的犬只,应立即进行隔离,避免传播给其他健康犬只。

3. 环境消毒:对于病毒感染的环境,要进行彻底的消毒,以破坏病毒的生存环境。

4. 健康管理:定期对犬只进行体检,保持犬只的健康状态,提高整体免疫力。

5. 个体防护:饲养者应与犬只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病犬直接接触等。

对于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应早期确诊、及时治疗,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控。

通过疫苗接种、隔离措施、环境消毒、健康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手段,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犬细小病毒的传播。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感染幼犬的急性、高度传染性肠道疾病。

受感染的犬体内可能出现消化系统及免疫系统等多个系统的损伤,病情危重,甚至会导致死亡。

因此,在从业人员及犬主的共同努力下,对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应引起足够重视。

下面,将介绍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一、犬细小病毒病的病原学和病理学特点1. 病原学特点犬细小病毒是一种单链DNA病毒,属于科学犬杆状病毒科。

病毒初次出现于1978年,目前存在多种亚型。

由于犬细小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因此该病毒易在犬群中爆发流行。

犬细小病毒可以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同时也可以通过污染的泥土、地面、食具等使犬受感染。

犬细小病毒病主要影响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

病犬发病后,细小病毒会攻击犬体内肠壁细胞,引起肠道出血、水肿、坏死等;同时,细小病毒还会抑制犬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使犬体内的免疫系统无法正常应对病原体的攻击。

1. 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1)病犬在感染后2-14天出现呕吐、腹泻或腹部胀气等症状;(2)病犬的粪便出现水样或浆状,并带有血丝;(3)病犬出现食欲不振、发热、日趋衰弱等症状;(4)病犬的黏膜颜色失去正常状态、血压下降等。

2. 实验室诊断(1)病理学检查:在病犬的肠道、淋巴结等组织中可见到细小病毒引起的坏死、炎症变化。

(2)分子生物学检测:采用PCR技术检测病犬粪便、呕吐物等样本中是否带有犬细小病毒核酸。

3. 治疗犬细小病毒病没有特效治疗方法,目前仅有对症支持疗法。

主要治疗措施包括:(1)补液:病犬因腹泻、呕吐等症状出现脱水,需要进行补液治疗。

(2)营养支持:病犬在治疗期间需要提供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

(3)抗生素:病犬易并发细菌性感染,因此需要给予抗生素治疗。

(4)其他治疗:如应用细胞因子、抗炎药等治疗犬体内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1.犬宠物的健康管理(1)定期接种狂犬疫苗、细小病毒疫苗等犬类疫苗。

犬细小病毒病的调查及防治

犬细小病毒病的调查及防治

犬细小病毒病的调查及防治一、流行病学本病主要发生于犬,不分性别、年龄、品种均可发生,尤为市内玩赏犬,或2―8个月龄的犬感染率高,发病涨可达95%以上,并以春、秋季为多发。

细小病毒病由感染犬的粪便、尿液、呕吐物、唾液中排出,污染食物、垫草、食具和周围环境而易感犬受到感染。

例如长春市某养殖公司从西藏引进拉萨犬50多只,发现有一只拉便血,之后3―5天之内相继发现了17只犬出现先呕吐后腹泻,粪便呈黄色,而后粪便呈酱油色样,带有血液,发出特殊难闻的腥臭味。

最后因严重脱水,急性衰竭而死亡2只。

尤细小病毒病可自然地在犬、狼、狐狸等动物中传播。

二、临床症状我们系统地观察20只患此病有犬,在临床上主要分为肠炎型和心肌型。

(一)肠炎型1症状病犬精神沉郁,食欲减少及至废绝,体温除衰竭的病犬以外,多数在40―41.5摄氏度。

病犬多先出现剧烈呕吐,接着发生腹泻,粪便呈黄色,而后粪便呈酱油色样,带有血液,发生特殊难闻的腥臭味。

患犬迅速脱水,呈进行性衰竭而死亡。

2剖检变化尸体严重脱水,皮下干燥,可见肠粘膜溃疡、坏死、脱落,小肠及胃幽门粘膜有出血斑,空肠浆膜广泛性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小肠腔内充满酱油样液体。

在剖检的4只病死犬中3只属于类型。

(二)心肌炎型1症状此类多见于刚断乳的仔犬,病犬原来食欲、精神良好,不见明显的肠炎症状,脉快而弱,可视粘膜苍白,突然呼吸困难。

衰竭而死。

2剖检变化仅有轻微的肠炎变化,而心脏高度扩张,肺脏轻度水肿,肺浆膜有出血斑点。

剖检的4例有1例属于此类型。

(三)实验室检查(1)血液检查发病时,病犬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明显减少,随机检查的20只病犬中,白细胞总数在6000―9000/mm立分的有7只,在5000/mm立分以下的13只。

检查的20只病犬的红细胞压容为60―70。

转氨酶指数升高。

(2)粪潜血检查潜血阳性(3)电镜检查先将粪液用氯仿处理,然后进行低速离心,取其上层液,滴于铜网上用磷酸负染后于电镜下观察。

犬细小病的诊断与防治

犬细小病的诊断与防治

犬细小病的诊断与防治犬细小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病,常见于狗群中,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流涕、咳嗽等症状。

该病在犬的疫苗预防中被列为必须接种的疫苗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犬细小病的诊断与防治。

一、病原特征1.病毒特点犬细小病的病原是一种病毒,分为犬细小病毒1型和2型。

该病毒在体外不是很稳定,对烤、煮、消毒等处理不耐受。

此外,犬细小病毒易受荧光素酶标记等方法的检测。

2.传播途径犬细小病是通过空气飞沫、接触、粪口传播等途径进行传播的。

散居狗群的犬只易被感染,其中,大多数的病例发病前2-3天就可以通过精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粪便等,将病毒排出体外。

二、临床表现犬细小病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症状:1.发热:犬细小病初期常常表现为高烧,体温可达到41-42℃,严重者体温甚至可超过43℃。

2.精神疲惫:犬细小病的狗狗常常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愿活动,甚至出现食欲不振现象。

3.呕吐与腹泻:这是犬细小病的核心症状之一,狗狗出现频繁呕吐、腹泻,一天可多达数十次。

4.呼吸道症状:犬细小病的狗狗也往往会出现流涕、咳嗽、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

三、诊断方法1.病史调查对于疑似患有犬细小病的狗狗,首先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调查,了解狗狗的过去病史、生活环境、接种疫苗情况等等。

2.体格检查进行体格检查时,主要检查狗狗的粘膜、体温、心率、呼吸等情况。

3.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诊断犬细小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主要包括采集狗狗的血液、鼻咽拭子、粪便等样本,利用免疫荧光法、ELISA法等检测犬细小病毒抗体。

4.病理学检查对于死亡的狗狗,通过对其病理学表现的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犬细小病的诊断结果。

四、防治方法1.疫苗免疫目前,预防犬细小病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疫苗进行免疫。

一般来说,犬细小病的疫苗可以在狗狗生命的早期开展,包括初期疫苗、强化疫苗和年度疫苗。

2.加强环境卫生犬细小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卫生环境也是进行防治的重要环节之一。

应经常对狗舍、捆绑和饲养设备等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犬细小病毒病(Canine Parvovirus Disease)是一种严重的犬传染病,由犬细小病毒(CPV)引起。

它主要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物传播,包括犬粪便、呕吐物或感染的动物体表等。

犬细小病毒病主要在幼犬期间流行,尤其是在出生后的2个月至6个月内,因为幼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

犬细小病毒病的症状包括呕吐、腹泻、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脱水等。

病情发展迅速,严重的病例可能导致死亡。

对于动物主人和兽医而言,诊治和防控犬细小病毒病至关重要。

诊断犬细小病毒病的主要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测。

病史询问是了解犬只既往情况、暴露风险等的重要手段。

临床观察主要根据狗的症状来诊断,如呕吐、腹泻和体温升高等。

实验室检测包括病毒抗原检测和PCR检测,其中病毒抗原检测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

对于犬细小病毒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性治疗。

对症治疗包括止吐药物、止泻药物和抗生素等,以缓解症状和促进恢复。

支持性治疗包括补液、纠正电解质不平衡和营养支持等,以保持犬只体液平衡和营养状态。

除了诊治犬细小病毒病,防控措施也非常重要。

预防犬细小病毒病的最佳方法是接种疫苗。

常规疫苗程序包括在幼犬时期接种初次疫苗,然后在接种若干次加强剂。

接种疫苗能够有效地提高幼犬的免疫力,从而预防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生。

要定期接种疫苗,以维持免疫力的持续性。

除了疫苗接种,还应注意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犬细小病毒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病毒,在环境中可存活数月。

定期清洁和消毒犬舍、犬具、地面等都是防控的重要手段。

对于已感染犬只,应尽快隔离,避免与其他健康犬只接触,以防止病毒传播。

当犬只康复后,需要进行病毒排泄的检测,确保病毒已经排出体外,才能与其他犬只重新接触。

诊治和防控犬细小病毒病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及早诊断和治疗,同时通过疫苗接种和环境清洁来预防病毒传播。

动物主人和兽医应加强宣传,提高对犬细小病毒病的认识,以保障犬只的健康和福祉。

宠物狗常见病——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doc

宠物狗常见病——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doc

宠物狗常见病——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概述:犬细小病毒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出血性肠炎或非化脓性心肌炎,本病常发生于幼犬。

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犬(主要是幼犬,特别是断奶前后的幼犬最易感)均可感染,城市犬易感。

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一、诊断方法1、流行病学诊断本病不分年龄均可感染,主要是幼犬。

未免疫接种犬最易感,即使免疫过的犬也可能感染。

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染,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

潜伏期7~14天,无明显季节性,城市犬易感,发病率20%~100%,死亡率50%~100%。

2、症状学诊断特征症状是呕吐、拉稀、拉血,具体根据早中期的症状来诊断。

3、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明显减少,多数犬(92%)在9×109/L以下,少数犬(8%)在2×109/L以下。

如果继发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可增高。

血清总蛋白量下降至4.2~6.6mg%,红细胞压容为45~71,平均在50左右,转氨酶指数升高。

如果白细胞在2×109/L以下,则预后不良。

4、试纸快速诊断法用试纸诊断本病,经济简便、快速适用,有极高的准确率。

方法是取病犬粪便约1g左右盛入干净的消毒试管中,加生理盐水5ml,充分振荡静置5分钟(或离心),取试纸条将带有max箭头一端插入粪便上清液中(注意粪便液面不要超过max线)约15秒后取出平放在桌面上,5分钟后观察结果,呈现一条红线为阴性,两条红线为阳性。

二、预防方法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是免疫接种,进口苗、国产苗的品种很多,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按要求连续注射质量好的疫苗。

平时,特别是犬细小病毒病流行季节,用福尔马林、B丙内酯、紫外线、2~4%烧碱、10~20%漂白粉消毒笼舍、环境也至关重要。

三、治疗方法无特效治疗药物,临床上常采用以下综合治疗措施。

1、特异疗法早期使用高免血清、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干扰素、免疫球蛋白、犬佳生命源有一定疗效。

血清及单抗用量,1~2ml/kg,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3~5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病原 (2)2 流行病学 (2)3 发病机理 (2)4 症状 (3)4.1 肠炎型 (3)4.2 心肌炎型 (3)5 诊断 (3)5.1实验室诊断 (3)5.2 试纸论断 (3)6 治疗 (4)6.1免疫血清 (4)6.2补液 (4)6.3 抗菌消炎 (4)6.4 对症治疗 (4)7 预防 (5)7.1定期接种 (5)7.2加强兽医卫生防疫 (5)7.3及时隔离治疗 (5)7.4消毒 (5)8 结论 (5)参考文献 (6)致谢 (7)犬细小病毒的诊断预防与治疗摘要:犬细小病毒是1977年首先在美国被发现的,从发现该病毒至今,世界各地均有流行,是危害犬类的最主要的烈性传染病之一。

本病的发生主要与气温与个体抵抗力大小与接种犬细小病毒预防疫苗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犬细小病毒传染病诊断犬细小病毒主要感染犬,尤其幼犬,传染性极强,死亡率也高。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多发。

饲养管理条件骤变,长途运输,寒冷,拥挤均可促使本病发生。

1 病原犬细小病毒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

犬细小病毒对多种理化因素和常用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在4~10℃存活6个月,37℃存活2周,56℃存活24h,80℃存活15min,在室温下保存3个月感染性仅轻度下降,在粪便中可存活数月至数年。

该病毒对乙醚,氯仿,醇类有抵抗力,对紫外线,福尔马林,次氯酸钠,氧化剂敏感。

2 流行病学病犬是主要传染源,呕吐物,唾液,粪便中均有大量病毒。

康复犬仍可长期通过粪便向外排毒。

健康犬与病犬或带毒犬直接接触,或经污染的饲料和饮水通过消化道感染。

病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犬的粪、尿、呕吐物和唾液中含毒量最高。

病犬不断向外排毒而感染其他健康犬。

康复犬粪便中长期带毒。

因此,犬群中一但发病,极难彻底清除。

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

犬细小病毒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较强,于60℃环境可存活1h,在偏酸偏碱的环境中病毒仍有感染性。

在粪便和固体污染物上的病毒可存活数月至数年。

在低温环境,其感染性可长期保持。

3 发病机理健康犬经消化道感染病毒后,病毒主要攻击两种细胞,一种是肠上皮细胞,一种是心肌细胞,分别表现胃肠道症状和心肌炎症状,心肌炎以幼犬多见。

此病的流行无明显季节性,全在寒冷的冬季较为多见。

刚断奶不久的幼犬多以心肌炎综合症为主,青年犬以肠炎综合症为主。

该病潜伏期7~14d,多发生在刚换环境后,洗澡,过食是诱因。

该病多数呈现肠炎综合症,少数呈现心肌炎综合症。

4.1 肠炎型肠炎病犬初期精神沉郁,一般先呕吐后腹泻,粪便呈黄色或灰黄色,内含多量粘液和粘膜。

病后2~3d,粪便呈番茄汁样,混有血丝,并有特殊腥味。

病犬迅速脱水,消瘦,眼窝深陷,被毛凌乱,皮肤无弹性,耳鼻,四肢发凉,精神高度沉郁,休克,死亡此时病犬表神沉郁,食欲废绝,体温升至40℃以上,渴欲增加。

有的病犬到后期体温低于常温,可视粘膜苍白,尾部及后腹部常被粪便污染,严重者肛门松弛并开张。

从病初症状轻微到严重一般不超过2d,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一周。

潜伏期为7~14d4.2 心肌炎型心肌炎型多见于4~6周龄幼犬,常无先兆性症状,或仅表现轻微腹泻,继而突然衰弱,呻吟,可视粘膜苍白,呼吸极度困难,脉搏快而弱,心脏听诊出现杂音,体质衰竭,常突然死亡。

5 诊断根据流行症状和血清学反应,可作出诊断。

该病发病迅速,传染性强,往往呈局部暴发性,临场表现为呕吐、腹泻、脱水等肠炎综合症,死亡率高。

5.1实验室诊断白细胞计数可见白细胞明显减少,白细胞总数可降至300~6000个/mm3嗜中性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红细胞减至500万个/mm3以下,严重的不足100万个/mm3,血红蛋白降至8g/100ml以下,严重的仅有2~3g/100ml。

5.2 试纸论断采用韩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室动物中心研制的犬细小病毒快速诊断试纸条进行测试,取病犬粪便1g许加生理盐水约5ml充分摇匀静置5min。

然后将纸条带有MAX线箭头一端,插入粪便上清液中约15s后取出平放干净的桌面上,5min 后如果出现两条红线的为阳性,只出现一条红线的为阴性。

临床上主要是对症治疗配合高免血清和单克隆抗体治疗。

成犬治愈率高,幼犬预后谨慎。

心肌炎型病犬病程急剧,迅速恶化,常来不及救治即已死亡。

肠炎型病犬若能及时合理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

病的早期,在应用高免血清的同时,进行强心、补液、抗菌、消炎、抗休克和加强护理等措施下,可提高治愈率。

6.1免疫血清早期使用可提高疗效。

犬群中一旦确诊为本病,应立即给其他病犬应用高免血清或康复犬血清。

高免血清的用量为0.5~1ml/kg体重,康复犬血清为0.5~2ml/kg体重,连用3~5d。

如高免血清与其他抗菌消炎药同时使用,可提高疗效。

6.2补液病犬常因脱水而死,因此补液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措施。

应根据犬的脱水程度与全身状况,确定所需添加的成分和补液量,一般静脉补液量为60ml/kg体重。

6.2.1静脉补液25%葡萄糖液5~40ml,维生素C 2~10ml,能量合剂5~20ml,一次缓慢静脉滴注,1~2次/日。

输液中要严格控制输液量和输液速度,注意心脏的功能状况,否则易造成治疗失败。

当病犬表现严重呕吐、腹泻时需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可静注乳酸林格氏液50~500ml,25%葡萄糖液5~40ml,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0.3~1ml,2次/日。

6.2.2口服补液法当病犬表现不食,心率加快,如无呕吐,具有食欲或饮欲时,可给予口服用补液盐: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加水1000ml。

任犬自由饮用或深部灌肠。

6.2.3 腹膜腔补液如病犬静脉滴注困难,可行腹膜腔补液,用量为70ml/kg体重。

6.3 抗菌消炎可应用各类广谱抗生素,但不要长时间使用,以防肠道正常菌群失调,反而延缓肠道消化功能的恢复。

6.4 对症治疗6.4.1呕吐爱茂尔0.5~1ml肌注。

6.4.2 出血安络血0.2~0.5ml肌注止血敏0.5ml肌注。

6.4.3 调整酸碱平衡初期碱中毒可用醋10~20ml内服;中后期腹泻为主(酸中毒),5%碳酸氢钠10ml静注。

6.4.4 灌肠可用温水,生理盐水,一般用0.05~0.1%高锰酸钾,液体呈粉红色即可。

7 预防7.1定期接种目前我国生产的犬瘟热疫苗是细胞培养弱毒疫苗。

为了提高免疫效果,应按以下免疫程序进行。

仔犬6周龄为首次免疫时间,8周龄进行第二次免疫,10周龄进行第三次免疫。

以后每年免疫1次,每次的免疫剂量为2ml,可获得一定的免疫效果。

鉴于12周龄以下幼犬的体内存在有母源抗体,可明显影响犬瘟热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对12周龄以下的幼犬,最好应用麻疹疫苗。

7.2加强兽医卫生防疫各养殖场应尽量做到自繁自养。

在流行季节,严禁将个人养的犬带到犬集结的地方。

7.3及时隔离治疗及时发现病犬,早期隔离治疗,预防继发感染,这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病的早期可肌肉或皮下注射抗犬瘟热高免血清或本病康复犬血清(或全血)。

血清的用量应根据病情及犬体大小而定,通常使用5~10ml,可获一定的疗效。

7.4消毒彻底消毒犬舍、运动场地,犬舍及其运动场地应以3%烧碱(又名氢氧化钠)溶液或10%福尔马林消毒。

8 结论犬细小病毒对犬的致死率非常高,治愈率低,所以一定要做好早期免疫,以减少宠物主人的损失。

总之,无论使用何种疫苗,使用时应按疫苗使用说明书上介绍的办法进行。

接种途径主要是肌肉注射,也有经口、眼、鼻、静脉和皮下途径接种的报道。

由于犬细小病毒呈世界性分布,敏感宿主范围广,且可在大量的不相关的动物种类中进行种间传播,所以消灭犬细小病毒不大可能,因此,本病的预防至关重要。

只有深入了解该病的流行特点和发病机理,利用和开发具有有效预防作用的疫苗,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和有关要求进行预防,本病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1] 王民桢主编. 兽医临床鉴别诊断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2] 华修国,谈建国,王春林. 犬、猫疾病防治手册[J].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3] 时玉声,催中林. 兽医临诊检验手册[J].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4] 白景煌,张玉,王贵. 养犬与疾病[M]. 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1990[5] 潘耀谦,王祥生编著. 科学养犬训犬和疾病防治500问[J].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6] 赵辉元主编.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学[M]. 长春:东北朝鲜族教育出版社,1998[7] 于燕,王德昭,刘全等. 中国养犬杂志[J].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 杨光友. 动物寄生虫病学[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9] 侯加法,小动物疾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致谢诚挚的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李双林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对我的指导和帮助。

在我在校的三年里,各位老师不辞辛苦,不吝赐教。

朋老师严谨踏实的研究作风,渊博深厚的知识,孜孜不倦的诲人,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也深深的影响了我。

每当我遇到学习上不懂的、学科上陌生的问题的时候,总有各位老师不厌其烦的教导和指点;每当我遇到生活上的挫折和困难时,总有老师最热心的关怀和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