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案(一)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案(一)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案(一)

教案

新课导入: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特色,在世界建筑历史上占

有重要的地位。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中国建筑逐步发展形成独特的建筑体系,在城市规划、园林、民居、建筑技术与艺术等方面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古往今来,中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建筑物,秦汉的万里长城、南北朝的寺观、塔楼和石窟,明清时代的故宫至今仍让人为之赞叹。

1.1 建筑力学与结构概述

1.1.1建筑结构的概念及分类

1.建筑是供人们生产、生活和进行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

2.各类建筑都离不开梁、板、墙、柱、基础等构件,它们相互连接形成建筑的骨架。建筑中由若干构件连接而成的能承受作用的平面或空间体系称为建筑结构(图1.2)。

3.“作用”,是指能使结构或构件产生效应(内力、变形、裂缝等)的各种原因的总称。作用可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用即习惯上所说的荷载,是指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系,如结构自重、家具及人群荷载、风荷载等。间接作用是指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如地震、基础沉降、温度变化等。

4.按照承重结构所用的材料不同,建筑结构可分为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木结构和混合结构五种类型。

1.1.2建筑结构的功能举例讲解举例讲解举例讲解

教案

图1.10地震示意图

(2)震级和烈度

地震的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大小的等级,用符号M表示。地震的震级M,一般称为里氏震级。当震级相差一级,地面振动振幅增加约10倍,而能量增加近32倍。一般说来,M<2的地震,人们感觉不到,称为微震;M=2~4的地震称为有感地震;M>5的地震,对建筑物就要引起不同程度的破坏,统称为破坏性地震;M>7的地震称为强烈地震或大地震;M>8的地震称为特大地震。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及建筑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地震烈度不仅与震级大小有关,而且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

1.2.2地震的破坏作用

地震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而造成地震灾害。地震灾害分为原生地震、次生地震,由地震造成的地面和房屋的破坏,主要表现有:

(1)地表的破坏现象

(2)建筑物破坏

①结构丧失整体稳定性。

②强度破坏。

③地基失效。

(3)次生灾害

1.2.3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1)抗震设防依据

1.2.4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所谓建筑抗震概念设计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如下:

(1)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和地基

(2)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建筑平面和立面

(3)选择技术上、经济上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

教案

教学难点

结构施工图的内容及识读方法

教学内容、方法及过程附记引例:工程中的图纸

同学们今后从事的建筑施工,就是将一套平面的图纸变成一栋建筑物。一幢房屋

从施工到建成,需要有全套房屋施工图(即常说的: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水施工图、电施工图、暖通施工图)作指导。在整套施工图中,建筑施工图处于主导地位。结构施工图是施工的重要依据。如何读懂它呢?

2.1结构施工图的内容与作用

结构施工图的重点是表达承重构件的布置和形状。结构施工图是根据建筑要求,经过结构选型和构件布置并进行力学计算,确定个承重构件(基础、承重墙、柱、梁、板、屋架、屋面板等)的布置、形状、大小、数量、类型、材料以及内部构造等,把这些承重构件的位置、大小、形状、连接方式绘制成图样,用来指导施工,这样的图样成为结构施工图,简称“结施”。

2.1.1结构施工图的内容

2.1.1.1结构施工图的组成

结构施工图的基本内容包括:结构设计说明、结构布置图、构件详图。

(1)结构设计说明

结构设计说明是结构施工图的纲领性文件,它结合现行规范的要求,针对工程结构的特殊性,将设计的依据、对材料的要求、选用的标准图和对施工的特殊要求,用文字的表述方式形成的设计文件。它一般要表述以下内容:

①工程概况,如建设地点、抗震设防烈度、结构抗震等级、荷载选用、结构形式、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砌体结构质量控制等级等;

②选用材料的情况选用材料的情况,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钢筋的级别以及砌体结构中块材和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等,钢结构中所选用的结构用钢材的情况及焊条的举例讲解

2.1.1.4钢筋的图示方法

表2.4 钢筋的表示方法

号名称图例说明

1钢筋横断面

2无弯钩的钢筋端部钢筋的端部用45 3带半圆形弯钩的钢筋端部

4带直钩的钢筋端部

5带丝扣的钢筋端部

6无弯钩的钢筋搭接

7带半圆弯钩的钢筋搭接

8带直钩的钢筋搭接

9花篮螺丝钢筋接头

10机械连接的钢筋用文字说明机械连接的方式

(或冷挤压或锥螺纹等)

表2.5 钢筋的画法

2.1.2结构施工图的作用

结构施工图是施工定位,施工放样,基槽开挖,支模板,绑扎钢筋,设置预埋件,

教案

上述顺序即为识读结构施工图顺序。

2.2.2混合结构施工图的识读

2.2.2.1结构设计总说明及图纸目录

结构设计总说明一般放在第一张,内容包括:结构类型,抗震设防情况,地基情况,结构选用材料的类型、规格、强度等级,构造要求,施工注意事项,选用标准图集情况等。

2.2.2.2基础图

(1)基础结构平面图

①基础结构平面图的组成

基础结构平面图主要表示基础、地沟等的平面布置和做法。一般由基础平面图和基础详图组成。

②基础平面图的形成和作用

基础平面图是假想用一水平剖切平面,沿房屋底层室内地面把整栋房屋剖开,移去剖切平面以上的房屋和基础回填土后,向下做正投影所得到的水平投影图。基础平面图主要表示基础的平面布置以及墙、柱与轴线的关系,为施工放线、开挖基槽或基坑和砌筑基础提供依据。

③基础平面图的主要内容

基础平面图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如图2.3 基础平面图所示。

a.图名、比例、定位轴线位置及编号;

b.基础墙、柱、基础底面的大小、形状以及与轴线的关系;基础、基础梁及其编号、柱号、地坑、设备基础平面位置、尺寸、标高、基础底标高不同时的放坡示意图。

c.±0.000以下的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标高。

d.断面图的剖切位置线和编号,如图中的1—1,2—2等。

e.轴线尺寸、定位尺寸。

f.附注说明:基础埋置在地基中的位置,基底处理措施,地基的承载能力,对施

教案

上节课学习了基础平面布置图和基础详图,大家想知道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示基础平面布置图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

一、楼层、屋面结构平面图

1. 定义:用一个假想的水平剖切平面从各层楼板层中间水平剖开楼板层,得到的水平剖面图,称为楼层结构平面图。

2.作用:表示各层梁、板、柱、墙、过梁和圈梁等的平面布置情况,以及现浇楼板、梁的构造与配筋情况及构件之间的结构关系。结构平面图为施工中安装梁、板、柱等各种构件提供依据,同时为现浇构件支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提供依据。

3.楼层和屋面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按照施工方法一般分为预制装配式和现浇整体式两类。

(1)预制装配式楼层(屋面)结构平面图

预制装配式楼层结构平面图是由许多预制构件组成,然后在施工现场安装就位,组成楼盖。这种结构施工图主要表示支撑楼盖的墙、梁、柱等的结构构件的位置,标注时直接标注在结构平面图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