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黄桥
我的家乡黄桥

泰兴著名之处
• 黄桥镇——千年古镇,革命根据地, 黄桥烧饼
• 溪桥镇——世界小提琴之乡 • 泰兴——银杏(国树)之乡
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黄桥
• 黄桥,始建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距今已有近千 年历史,素有“北分淮倭,南接江潮”的水上枢 纽之称。抗金英雄岳飞麾下的名将牛皋曾在黄桥 驻兵洗马,明永乐大帝也为讴歌黄桥人的“德行” 留下了墨宝。黄桥自古人文荟萃,仅何氏一族就 有“一门四时士,七十二举人”的查考,著名的 中国地质学之父丁文江先生,中国喜剧创始人丁 西林先生,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核糖核酸的中国 科学院院士生物学家王德玉先生也都生于黄桥。 抗日救国时期,一场震惊中外的黄桥决战成为黄 桥的历史增添的新的辉煌,一曲黄桥烧饼歌从此 唱响了大江南北。
首届政协,后又任命他为文化部副部长、对外友协和对外
文联负责人,多次率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丁西林先生又 是我国著名的喜剧大师,他编撰的独幕话剧《一只马蜂》、
《三块钱国币》、《压迫》等脍炙人口,久演不衰。被誉 为“独幕剧圣手”、“中国喜剧里程碑”。
福慧禅寺
• 福慧禅寺,始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五进院落,红墙 碧瓦,巍峨庄严。寺内有天王殿,观音殿、罗汉堂、藏经楼等,整个 建筑风格独特,浑成一体。尤其是大雄宝殿,巍峨壮观,气势非凡。 福慧禅寺自建寺一直佛事兴旺,香火不断。有江北第一古刹之称。抗 日战争时期,被称为“中国保尔”的吴运铎同志曾在寺内设立苏北新 四军造枪所。1967年文革期间,福慧禅寺遭毁。2001年,江苏省人 民政府同意募款重新修复,各界仁人志士慷慨解囊。经过一年多的紧 张施工,耗资600余万元,一座全新的福慧禅寺于(农历)2001年腊 月初八修复开光。修复后的福慧禅寺,既保存了原来的精华,又融入 了时代的特色,殿宇高大雄伟、金碧辉煌,佛像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如今这里是钟声长鸣,香客如云。
家乡黄桥的特色作文六百字

家乡黄桥的特色作文六百字
嘿,伙计们,你们想听听我家乡那黄桥一带的趣事吗?那可是个热闹的小镇啊,到处透着一股淳朴的乡土气息。
首先得说说那里的美食,黄桥可是出了名的美食之乡。
小时候,我最爱吃婆婆做的手工面条,上面撒着自家种的香菜碎。
现在想起来,那鲜香麻辣的味道仿佛还在嘴里徘徊。
除了面食,黄桥的特色小吃也是一绝,烧麦、卤汁瓜子、酸梅汤...啧啧,单是想想口水就在流了。
说到黄桥的风景,那可得数数那古老的青石桥了。
桥下溪水潺潺,两岸杨柳依依,春日时分,漫桥而过,满眼尽是绿意盎然的景致。
桥头不远处就是镇上祠堂,每逢节日便热热闹闹,香烟缭绕。
祠堂前的古树下,老人们或下棋或闲聊,时光仿佛在这里放慢了脚步。
黄桥的人们也是朴实好客得很。
我曾无意中迷失在乡间的小路上,一位老农总算发现了我,亲切地将我领回了正路。
临别时,他甚至从身上的篮子里取出几个鲜桃硬塞给我,说是路上的慰劳。
那份质朴的好意,我终生难忘。
啊,说了这么多,你们是不是对我家乡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呢?那里虽小,却处处透露着人情味儿。
这就是我对家乡黄桥最深的印象和眷恋。
希望有机会,你们也能亲自走进那美丽的小镇,领略它独特的乡村气息。
介绍泰兴黄桥的作文

介绍泰兴黄桥的作文说起泰兴黄桥,那可是个有滋有味的好地方!黄桥这地儿,最让我难忘的就是那热闹非凡的老街。
老街的青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发亮,走在上面,仿佛能听到过去的脚步声。
街道两旁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店老板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有家卖黄桥烧饼的铺子,那香味能飘出老远。
每次路过,我都忍不住被那股香气吸引进去。
店里的师傅手艺娴熟,只见他们把面团揉得软软的,然后包上精心调制的馅料,有肉松的、豆沙的、葱油的……接着在烧饼表面撒上一层芝麻,放进烤炉里。
不一会儿,香喷喷的黄桥烧饼就出炉啦!咬上一口,酥脆掉渣,那滋味,真是让人陶醉。
再往前走,有一家专门做木雕的小店。
店门口摆放着各种各样精美的木雕作品,有小巧玲珑的动物摆件,有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还有精致的屏风。
走进店里,能看到师傅正专心致志地雕刻着一块木头,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手中的刻刀在木头上轻轻游走,木屑纷纷扬扬地落下,一件艺术品就在他的手中逐渐成形。
我站在旁边看了好久,心里对师傅的手艺佩服得五体投地。
老街上还有一家茶馆,那是老人们最爱去的地方。
走进茶馆,就能听到悠扬的戏曲声。
茶馆里的布置很简单,几张木质的桌椅,一个小小的舞台。
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喝着茶,一边听着戏,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有时候,他们还会跟着戏曲的节奏轻轻哼唱起来,那场景,别提有多惬意了。
除了老街,黄桥的乡村风光也美得让人心醉。
春天的时候,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金黄色的油菜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波浪。
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忙碌地采着花蜜。
田边的小溪水清澈见底,能看到小鱼小虾在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
溪边,有几棵垂柳,嫩绿的柳枝随风飘舞,仿佛是大自然在翩翩起舞。
夏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
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像一个个小灯笼。
紫莹莹的葡萄一串挨着一串,像玛瑙似的。
果农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们忙碌地采摘着水果,笑声回荡在果园里。
秋天,稻田里一片金黄。
关于写黄桥的作文

《关于写黄桥》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黄桥。
黄桥是个特别美的地方。
那里有一条长长的老街,走在老街上,脚下是青石板路,路两边是古色古香的房子。
房子的门窗都是木头做的,上面还刻着漂亮的花纹。
老街上有很多店铺,有卖好吃的,也有卖好玩的。
有一家卖烧饼的店,那烧饼可香啦!刚出炉的时候,热气腾腾,咬一口,酥酥脆脆的,满嘴都是香味。
还有一家卖糖人的店,老爷爷手特别巧,能做出各种各样的糖人,有孙悟空,有小兔子,可好看啦!黄桥还有一个大大的公园。
公园里有一片湖,湖水清清的,能看到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
湖边种着好多柳树,柳枝随风飘舞,就像小姑娘的长辫子。
春天的时候,公园里开满了花,红的、粉的、黄的,五颜六色,漂亮极了。
在黄桥,人们都特别热情。
有一次我迷路了,一位叔叔主动带我找到了回家的路。
还有一次,我不小心摔倒了,一位阿姨马上把我扶起来,问我有没有受伤。
小朋友们,黄桥是不是很棒呀?《关于写黄桥》小朋友们,咱们接着来说说黄桥。
黄桥有很多好玩的地方。
有一个古老的寺庙,寺庙的门口有两个大大的石狮子,威风极了。
走进寺庙,能看到很多佛像,庄严肃穆。
黄桥的田野也很美。
秋天的时候,金黄色的稻子一望无际,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农民伯伯们忙着收割稻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还记得有一次在黄桥参加庙会。
那天可热闹啦!街上人来人往,有卖小吃的,有卖玩具的,还有表演杂技的。
我和小伙伴们一边吃着糖葫芦,一边看着精彩的表演,开心极了。
黄桥的夜晚也别有一番风味。
路灯亮起来,照亮了整个小镇。
一些小店铺门口还挂着红灯笼,特别好看。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去黄桥玩呀?《关于写黄桥》小朋友们,我再给你们讲讲黄桥。
黄桥的桥可多啦!有一座石桥,桥身上长满了青苔,看起来很有年代感。
桥下的河水清清的,能看到河底的石头和水草。
黄桥还有一个小小的动物园。
里面有猴子、孔雀、还有小兔子。
猴子们在假山上跳来跳去,特别调皮。
孔雀开屏的时候,那尾巴就像一把大大的扇子,美丽极了。
黄桥大梦想成作文四年级

黄桥大梦想成作文四年级在我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有一个地方叫黄桥。
黄桥,这个名字听起来普普通通,却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和希望,也装满了我满满的回忆。
黄桥不是那种大城市,没有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也没有车水马龙的繁华街道。
但它有自己独特的韵味,那种能让人内心感到宁静和温暖的力量。
我记得小时候,黄桥的街道还没有现在这么宽敞。
街边有一家小小的理发店,店主是一位总是笑眯眯的大叔。
那时候,每次路过那里,我都会好奇地趴在窗户上看,看着大叔熟练地摆弄着剪刀和梳子,把顾客的头发修剪得整整齐齐。
店里总是弥漫着洗发水的香味,那味道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里。
还有一家杂货店,店面不大,东西却琳琅满目。
从文具到零食,从玩具到生活用品,应有尽有。
杂货店的老板是一位和蔼的老奶奶,每次我去买东西,她总会多给我一颗糖,然后笑着说:“孩子,要好好学习呀!”黄桥的中心有一个小小的广场,那是大家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白天,老人们会在那里晒太阳、聊天;傍晚,孩子们会在那里追逐嬉戏。
我曾经和小伙伴们在那里度过了无数欢乐的时光,我们一起玩捉迷藏、跳皮筋,直到太阳落山,被妈妈们喊回家吃饭。
说起黄桥的美食,那更是让人垂涎欲滴。
有一家卖烧饼的铺子,每天早上都会排起长队。
那烧饼烤得金黄酥脆,咬一口,满嘴留香。
还有一家做豆腐脑的小店,老板熟练地舀上一碗嫩滑的豆腐脑,再加上一勺糖水,那滋味,简直妙不可言。
在黄桥的日子里,我最喜欢的就是春天。
春天一到,黄桥仿佛变成了一个花的海洋。
道路两旁的桃花、杏花竞相开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微风吹过,花瓣纷纷飘落,就像下了一场美丽的花雨。
我和小伙伴们会在树下玩耍,捡起那些飘落的花瓣,做成漂亮的书签。
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去黄桥的郊外踏青。
那是一片广阔的田野,绿油油的麦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们招手。
田边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水潺潺流淌,水底的鹅卵石清晰可见。
我们在溪边捉泥鳅、捉螃蟹,弄得浑身是泥,却开心得不得了。
中午的时候,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各自带来的美食,笑声在田野里回荡。
关于黄桥的作文

关于黄桥的作文
黄桥,这座充满历史文化的古镇,在我的心中是最美丽的。
黄桥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古代它叫“平桥”,是江苏有名的
名镇。
听老人们说,当年刘铭传建造这座桥时,花了不少钱。
到了清朝,这里成了一处繁华的商埠。
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人们在河上又架起了一座长60多米、宽10多米的石桥。
黄桥不仅有
悠久的历史,而且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黄桥有许多名胜古迹:在镇里有座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塔——万佛塔;在桥上还有许多碑刻;在镇里还有一条长约60米、宽10米的古街——油坊街;在老街上还有一个老茶馆,这
个茶馆可以说是古镇上最大的一个茶馆了,这条老街上还有许多百年老店呢!
黄桥不仅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历史古迹,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
黄桥虽然不如南京、苏州那样繁华,但它也有独特之处:黄桥不仅有千年历史,而且是水乡古镇,还被评为“中国最美小城”之一。
黄桥不仅是水乡古镇、古塔之乡、园林之乡、昆曲之乡,而且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 1 —1 —。
我的家乡——黄桥

❤ 历史上曾几经天灾人祸,到上世纪60年代末,只剩五间罗汉 堂。
❤ 2001年,重修福慧寺,恢复部分建筑。
文明桥
致富桥
谢谢观看!
❤ 规模庞大,黑漆大门,一排六间,东三间为正门,西两间 为对厅,作招待亲友的客房用。
❤ 第二进为东西两个大厅。东大厅内设铜鹤,明代插屏,红 木桌椅。两厅院落中建有仪门,砖雕精美,门前置鼓形门当石 一对。两厅间有宽阔过道向后延伸,俗称“讨丫头巷”。 ❤ 东大厅后为桂花厅,门前栽金桂,每逢十月满院溢香。 ❤ 园林内有亭阁榭、古树、花草,景色宜人。园东,北边沿 有小河环绕,流水潺潺,可直通长江。 ❤ 东大厅与花厅之间有小方厅一间,窗明几净,是丁文江小 时候读书的地方。
醉豪客宜挥觥,发浩歌
醉将离宜鸣鼍 醉知音宜乐侑,语无它
福慧禅寺
❤ 黄桥自宋朝建镇以后,商贾云集,人文荟萃,寺院林立,传 说“三步两座庙” 。
❤ 被称为“寺”的只有两处,一是定慧寺,一是福慧寺,就是 明代进士何棐诗句“永丰惟二寺,此是小长干”中的“二寺”。
❤ 福慧禅寺始建于北宋天圣四年(1026),寺门朝南,主建筑 依次为金刚殿、罗汉堂、大雄宝殿、藏经楼,偏殿有观音殿、都 天宫。 ❤ 三尊大佛、四大天王、十八罗汉、二十四天尊、赤脚观音及 三山海岛,雕塑精美,金碧辉煌。
“江苏省新型示范小城镇”
二氧化碳储量亚洲第一
“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镇”
︻ 渊 源 ︼
❤ 汉高祖12年(公元前195年),封刘濞为吴 王,“都广陵”(今扬州市),设海陵仓于泰州, 黄桥依仓采名曰“永丰里”,即预祝此地永远丰 裕,使海陵仓足廪实。 ❤ 北宋熙宁年间,永丰里改名为“永丰镇” (据乾隆四十年《重修城隍庙碑记》推考)。 ❤ 元末明初,永丰镇域已具一定规模。加之 “百川会通、民利灌溉、土田饶沃、物产丰盛”, 永丰镇正式改名为“黄桥镇”(《明史•地理 志》)。 ★ 黄公桥的故事
我 的 家 乡--泰兴黄桥(战役纪念)

黄桥战役
• 黄桥战役,典型的以少胜 多的战役之一。是1940年 新四军向苏北敌后发展中, 于江苏泰兴县城以东黄桥 地区,在陈毅运作和粟裕 具体部署下10月3日至6日 粉碎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 部进攻的一次战役决战。 黄桥战役新四军的胜利, 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 奠定了苏北抗日根据地的 坚实基础,打击了顽固派, 争取了中间势力,具有重 要的战略意义。
我的家乡
——泰兴黄桥
赵灵
09电子商务
0910202143
泰兴地理
• 泰兴市位于长江下游,江 苏省苏中平原南部,处于 江苏省南北中轴线上。东 接如皋;西濒长江,与常 州市、镇江市隔江相望; 南接靖江;东北与海安接 壤;西北与泰州毗连。总 面积1172平方公里,人口 121.22万。地势东北高, 西南低,略呈倾斜,为长 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按地 貌特征,全市可分为高沙 土地区,沿靖圩田地区,沿 江水田地区。
黄桥烧饼的发展
• 古代烧饼,制用精细。据《随国食单》载称,烧 饼的制作是:“用松子仁、胡桃仁敲碎,加冰糖 屑、脂油和面炙之。”黄桥烧饼吸取了古代烧饼 制作法,保持了香甜两面黄,外撒芝麻内擦酥这 一传统特色,已从一般的“擦酥饼”、“麻饼”、 “脆烧饼”等大路品种,发展到葱油、肉松、鸡 丁、香肠、白糖、桔饼、桂花、细沙等十多个不 同馅的精美品种。黄桥烧饼,或咸或甜,咸的以 肉丁、肉松、火腿、虾米、香料等作馅心。烧饼 出炉,色呈蟹壳红,不焦不糊不生。 • 黄桥烧饼,有圆形的,长形的,方形的,椭圆形 的,斜角形的5种。目前黄桥烧饼店出售的一般是 圆形的和椭圆形的两种,咸甜皆备。
致富桥
黄桥公园
黄桥烧饼
• 黄桥烧饼之所以出名,与著名的黄 桥战役是紧密相连的。在陈毅、粟 裕等直接指挥下的黄桥战役打响后, 黄桥镇12农磨坊,60只烧饼炉,日 夜赶做烧饼。镇外战火纷飞,镇内 炉火通红,当地群众冒着敌人的炮 火把烧饼送到前线阵地,谱写了一 曲军爱民、民拥军的壮丽凯歌。时 隔30余年之后,即1975年5月,粟 裕将军重返黄桥,黄桥人民仍用黄 桥烧饼盛情款待他,他手捧烧饼, 激动地勉励大家说:“从黄桥烧饼 我们看到了军民的鱼水深情,我们 要继续发挥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 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兴黄桥
何磊
11电视节目制作
泰兴地理
• 泰兴市位于长江下游,江 苏省苏中平原南部,处于 江苏省南北中轴线上。东 接如皋;西濒长江,与常 州市、镇江市隔江相望; 南接靖江;东北与海安接 壤;西北与泰州毗连。总 面积1172平方公里,人口 121.22万。地势东北高, 西南低,略呈倾斜,为长 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按地 貌特征,全市可分为高沙 土地区,沿靖圩田地区,沿 江水田地区。
• 光绪十二年,晚清举人朱铭盘游此,赋诗一首“衰草茫茫古战场, 将军洗马留池塘,曾随金牌十二召,不把雄心负岳王”。以凭吊牛皋 大将。 1996年,黄桥中学在池塘边修建了碑亭,作为对学生进行爱 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新四军黄桥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
粟裕同志墓
粟裕同志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长、中 共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顾问委 员会常务委员。
泰兴著名之处
• 黄桥镇——千年古镇,革命根据地, 黄桥烧饼
• 溪桥镇——世界小提琴之乡 • 泰兴——银杏(国树)之乡
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黄桥
• 黄桥,始建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距今已有近千 年历史,素有“北分淮倭,南接江潮”的水上枢 纽之称。抗金英雄岳飞麾下的名将牛皋曾在黄桥 驻兵洗马,明永乐大帝也为讴歌黄桥人的“德行” 留下了墨宝。黄桥自古人文荟萃,仅何氏一族就 有“一门四时士,七十二举人”的查考,著名的 中国地质学之父丁文江先生,中国喜剧创始人丁 西林先生,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核糖核酸的中国 科学院院士生物学家王德玉先生也都生于黄桥。 抗日救国时期,一场震惊中外的黄桥决战成为黄 桥的历史增添的新的辉煌,一曲黄桥烧饼歌从此 唱响了大江南北。
黄桥战役
• 黄桥战役,典型的以少胜 多的战役之一。是1940年 新四军向苏北敌后发展中, 于江苏泰兴县城以东黄桥 地区,在陈毅运作和粟裕 具体部署下10月3日至6日 粉碎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 部进攻的一次战役决战。 黄桥战役新四军的胜利, 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 奠定了苏北抗日根据地的 坚实基础,打击了顽固派, 争取了中间势力,具有重 要的战略意义。
黄桥战役纪念馆设计新颖、内容翔实,是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新四军光辉历史, 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课堂和阵地。
黄桥战役纪念馆于 1980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革命传统教育 基地。
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
新四军黄桥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
• 南宋绍兴年间,金兀术又兴六国三州之兵,铁骑二十万杀入山海关, 欲取道泰州、黄桥、靖江,过江后杀奔苏州,直取临安(南宋都城— —杭州)。
首届政协,后又任命他为文化部副部长、对外友协和对外
文联负责人,多次率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丁西林先生又 是我国著名的喜剧大师,他编撰的独幕话剧《一只马蜂》、
《三块钱国币》、《压迫》等脍炙人口,久演不衰。被誉 为“独幕剧圣手”、“中国喜剧里程碑”。
福慧禅寺
• 福慧禅寺,始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五进院落,红墙 碧瓦,巍峨庄严。寺内有天王殿,观音殿、罗汉堂、藏经楼等,整个 建筑风格独特,浑成一体。尤其是大雄宝殿,巍峨壮观,气势非凡。 福慧禅寺自建寺一直佛事兴旺,香火不断。有江北第一古刹之称。抗 日战争时期,被称为“中国保尔”的吴运铎同志曾在寺内设立苏北新 四军造枪所。1967年文革期间,福慧禅寺遭毁。2001年,江苏省人 民政府同意募款重新修复,各界仁人志士慷慨解囊。经过一年多的紧 张施工,耗资600余万元,一座全新的福慧禅寺于(农历)2001年腊 月初八修复开光。修复后的福慧禅寺,既保存了原来的精华,又融入 了时代的特色,殿宇高大雄伟、金碧辉煌,佛像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如今这里是钟声长鸣,香客如云。
• 民族英雄岳飞奉旨抗金,从广德移兵泰州。由于黄桥地理位置十分 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故令大将牛皋到黄桥筹办火药火器,以备攻 敌。一天,牛皋率数骑在黄桥东北角一带观察地形,见有一藕池,碧 波荡漾,红花绿荷,蜂飞蝶舞,阵阵清香,沁人肺腑,不禁放声赞道: “好一片藕池”!于是,跳下龙驹,亲自在藕池里洗马。洗毕,又立 在池畔尝花阅景,久久不舍离去。后人为纪念这段历史,将池塘改名 为“牛皋洗马池”。
粟裕同志生前就希望身后把自己的骨灰撒在曾经频繁战 斗过的土地上,与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永远在一起。黄桥 战役,是他和陈毅将军一起创造的我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 的奇迹。因此,他逝世后,在中央军委的直接安排下,由 他的夫人楚青同志亲自护送部分骨灰来到黄先生的故居始建于清代,砖木结构,现存四进计15 间平房,水磨砖镂雕门楼,整个建筑为清朝风格,至今保 存完好。
名胜古迹
• 新四军黄桥纪念馆 • 粟裕同志墓 • 佛慧禅寺 • 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塔 • 中共江浙区泰兴独立支部旧址 • 杨根思烈士陵园 • 牛皋洗马池 • 宋顾孝子亭 • 丁西林故居
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
• 在古朴而幽深的黄桥米巷东首,有一座闻名遐迩的清代园林建筑 —— 丁家花 园。这里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先生的故居。 1940年,新四军东进黄桥 后,抗日民主政府 —— 通如清泰临时行政委员会驻此办公。陈毅、粟裕二将 军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了震惊中外的黄桥战役。作为革命旧址,新四军黄 桥战役纪念馆就设在这里。
•
丁西林先生于1893年出生于黄桥东大街,自幼聪颖好
学,曾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攻读物理和数学,并获理科硕士
学位。1920年,与我国以后的地质大师李四光一道应北京
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延聘到北大任教,任物理系教授。丁
西林先生一生曾担任过民国中央研究院代理总干事、物理 研究所所长。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周总理邀请他参加
古色古香的园林建筑使纪念馆洁净典雅而又庄严肃穆。馆内多竹堂、小渔舟、 桂花厅、蝙蝠厅、蝴蝶厅错落有致,相得益彰;且有那曲径回廊,连接南北, 鱼池假山,点缀东西,庭院内碧树参天,翠竹摇曳,令游人怡神逸志,流连 忘返。
黄桥战役纪念馆于 1979年筹建,1990年又进行了扩建。全馆占地1764平方 米,其中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通过各种途径的征集及整理,现馆藏历史照 片2500多幅,革命文物235件,新四军老战士及名人字画300多幅。再现了当 年黄桥战役的历史情况,热情歌颂了新四军指战员不怕牺牲、奋勇杀敌和黄 桥人民积极支前、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