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保护的现状与展望

微机保护的现状与展望
微机保护的现状与展望

微机保护的现状及展望

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经过长期发展,已经进入微机继电保护发展时期。为此,对微机继电保护的发展史作了简述,指出其与传统的继电保护相比所具有的优点。重点介绍了微机继电保护的新趋势,即自适应控制技术、人工神经网络、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一、微机保护的发展史

微机继电保护指的是以数字式计算机(包括微型机)为基础而构成的继电保护。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是在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一些学者的倡导下开始进行研究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有人提出用小型计算机实现继电保护的设想,但是由于当时计算机的价格昂贵,同时也无法满足高速继电保护的技术要求,因此没有在保护方面取得实际应用,但由此开始了对计算机继电保护理论计算方法和程序结构的大量研究,为后来的继电保护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计算机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和中期出现了重大突破,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微型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进入了实用阶段。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可靠性、运算速度的大幅度提高,促使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出现了高潮。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了比较完善的微机保护样机,并投入到电力系统中试运行。20世纪80年代,微机保护在硬件结构和软件技术方面日趋成熟,并已在一些国家推广应用。20世纪90年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到了微机保护时代,它是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历史过程中的第四代。

我国的微机保护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尽管起步晚,但是由于我国继电保护工作者的努力,进展却很快。经过10年左右的奋斗,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计算机继电保护,特别是输电线路微机保护已达到了大量实用的程度。我国对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过程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起着先导的作用。从70年代开始,华中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华北电力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自动化研究院都相继研制了不同原理、不同型式的微机保护装置。1984年原华北电力学院研制的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首先通过鉴定,并在系统中获得应用,揭开了我国继电保护发展史上的新一页,为微机保护的推广开辟了道路。在主设备保护方面,东南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研制的发电机失磁保护、发电机保护和发电机一变压器组保护也相继于1989年、1994年通过鉴定,投入运行。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研制的微机线路保护装置也于1991年通过鉴定。天津大学与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合作研制的微机相电压补偿式方向高频保护,西安交通大学与许昌继电器厂合作研制的正序故障分量方向高

频保护也相继于1993年、1996年通过鉴定。至此,不同原理、不同机型的微机线路和主设备保护各具特色,为电力系统提供了一批新一代性能优良、功能齐全、工作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因此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继电保护进入了微机时代。随着微机保护装置的研究,在微机保护软件、算法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理论成果,并且应用于实际之中。

二、微机保护的主要特点

研究和实践证明,与传统的继电保护相比较,微机保护有许多优点,其主要特点如下:

1.改善和提高继电保护的动作特征和性能,动作正确率高。主要表现在能得到常规保护不易获得的特性;其很强的记忆力能更好地实现故障分量保护;可引进自动控制、新的数学理论和技术,如自适应、状态预测、模糊控制及人工神经网络等,其运行高正确率也已在实践中得到证明。

2.可以方便地扩充其他辅助功能。如故障录波、波形分析等,可以方便地附加低频减载、自动重合闸、故障录波、故障测距等功能。

3.工艺结构条件优越。体现在硬件比较通用,制造容易统一标准;装置体积小,减少了盘位数量;功耗低。

4.可靠性容易提高。体现在数字元件的特性不易受温度变化、电源波动、使用年限、元件更换的影响;且自检和巡检能力强,可用软件方法检测主要元件、部件的工况以及功能软件本身。

5.使用灵活方便,人机界面越来越友好。其维护调试也更方便,从而缩短维修时间;同时依据运行经验,在现场可通过软件方法改变特性、结构。

6.可以进行远方监控。微机保护装置具有串行通信功能,与变电所微机监控系统的通信联络使微机保护具有远方监控特性。

三、微机保护的未来

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趋势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计算机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中的普遍应用,新的控制原理和方法被不断应用于计算机继电保护中,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从而使微机继电保护的研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新趋势。

1.自适应控制技术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

自适应继电保护的概念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可定义为能根据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和故障状态的变化而实时改变保护性能、特性或定值的新型继电保护。自适应继电保护的基本思

想是使保护能尽可能地适应电力系统的各种变化,进一步改善保护的性能。这种新型保护原理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和兴趣。自适应继电保护具有改善系统的响应、增强可靠性和提高经济效益等优点,在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变压器保护、发电机保护、自动重合闸等领域内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针对电力系统频率变化的影响、单相接地短路时过渡电阻的影响、电力系统振荡的影响以及故障发展问题,提出了自适应对策,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了实现自适应式微机距离保护的可行性。对自适应原理在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的应用作了全面的分类描述,使自适应继电保护的原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研究了将自适应继电保护的原理应用于距离保护中,根据系统运行工况的变化,调整距离保护的动作特性,从而提高了距离保护的性能。

2.人工神经网络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工智能技术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进化规划、模糊逻辑等在电力系统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应用,电力系统保护领域内的一些研究工作也转向人工智能的研究。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模糊控制理论逐步应用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为继电保护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基于生物神经系统的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分布式存储信息、并行处理、自组织、自学习等特点,其应用研究发展十分迅速,目前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信息处理、自动控制和非线性优化等问题。近几年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内出现了用人工神经网络来实现故障类型的判别、故障距离的测定、方向保护、主设备保护等。提出用CPN)模型对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的故障类型进行识别;EMTDC仿真计算结果表明,CPN模型能可靠地进行故障类型的判别,并依据判别结果对直流控制器的参数进行调整,从而优化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的动态运行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系统,该故障诊断系统利用电力系统中继电器和断路器的状态信息来进行故障范围的估计。这一系统可应用于电力系统控制中心,辅助调度员对故障范围进行判别,及时地采取措施对故障进行处理,以保证电力系统供电的安全性、经济性。研究了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来实现高压输电线路的方向保护,提出用BP模型作为方向保护的方向判别元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向判别元件能准确、快速地判别出故障的方向。阐述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继电保护系统的优越性;论证了由单层感知器网络或TH网络可以实现最小二乘算法,这两种网络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几纳秒或几百纳秒)内完成全部运算;给出了电流继电器、圆特性以及四边形特性阻抗继电器的神经网络模型,并证明了三种模型都具有很强的自适应性。介绍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型自适应继电保护原理,利用了比传统保护多得多的信息量。它比传统保护能区分更多的故障类型,提高了继电保护的适用范围,从原理上解决了经高阻抗的短路故障保护问题。文

献[14]提出一种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实现自适应电流保护的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人工神经网络所具有的强大的自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模式识别能力,实现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种故障情况的识别,解决电流保护中的灵敏度补偿和故障方向识别问题,使电流保护对正方向各种故障都有足够的保护范围,而对反方向的各种故障实行闭锁,从而实现电流保护的自适应。

电力微机保护定值计算公式

定值整定原则及公式 一.定值整定原则 1.以下整定原则与公式均取系统容量Sj=1000MV A,参考书籍为《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相应参考页码标注均取与此。 二.系统阻抗以及各元件阻抗 (1)电缆P133 表4-12 ZR-YJV型系统阻抗Sj=1000MV A时,每千米阻抗标幺值X: 150mm2 0.080 185mm2 0.077 电缆阻抗X=X*L L-电缆长度 (2)变压器P128 表4-2 X=(Uk%/100)*(Sj/Sr) Uk%-变压器短路阻抗基准容量Sj=1000MV A Sr-变压器额定容量(3)系统阻抗(由天津滨海供电分公司提供) 110kV入口处系统阻抗最大运行方式下0.5357 最小运行方式下0.9880 下一电压等级的系统阻抗均为入口处的阻抗加上相应的线路以及变压器的阻抗。 三.基准电压基准电流P127 表4-1 基准容量Sj=1000MV A 基准电压Uj 系统标准电压Un 系统基准电流Ij Un(kV) 0.38 6 35 110 Uj(kV) 400 6.3 37 115 Ij(kV) 1443 91.6 15.6 5 四.短路电流计算P134 4-13 短路点三相短路电流Ik=Ij/X Ij为所在电压级别额基准电流 X为短路点的系统阻抗 短路点两相短路电流为此短路点三相短路电流的0.866倍 一般三相短路电流用来计算速断值,两相短路电流用来核算灵敏度. 五.定值计算公式 定值计算中用到的各个系数的取值及符号定义 可靠系数Krel P336 用于过负荷计算时作用与发信号取1.05 作用与跳闸取1.2 用于过流计算时取 1.1

微机继电保护综述

能源职业学院 课程设计 题目微机继电保护综述 系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1 微机继电保护的发展 (2) 1.1世界微机保护的发展历史 (2) 1.2我国微机保护的发展历史 (2) 1.3在未来几年。微机保护发展趋势 (2) 2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特点 (3) 2.1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特点 (3) 2.2微机继电保护优、缺点 (4) 3 微机继电保护硬件组成原理 (4) 3.1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硬件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4) 3.2比较式数据采集系统 (5) 3.2.1数据采集系统的作用 (5) 3.2.2数据采集系统的特点: (5) 3.2.3电压形成回路 (6) 3.2.4电压变换器 (6) 4 微机继电保护的算法 (6) 4.1 数字滤波 (6) 4.2正弦函数模型算法 (6) 4.2.1半周积分算法 (6) 4.2.2导数算法 (6)

4.2.3两采样值积算法 (6) 4.2.4三采样值积算法 (7) 4.3 傅里叶算法(傅氏算法) (7) 4.3.1全周波傅里叶算法 (7) 4.3.2半周波傅里叶算法 (7) 4.4 解微分方程算法 (7) 式中R1、L1分别为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线路段的正序电阻和电感,u、i 分别 为保护安装处的电压和电流。 (8) 4.4.1差分法 (8) 4.4.2积分法 (8) 5 数字滤波器概述 (8)

摘要 应用微型计算机或微处理机构成的继电保护。1965年已开始计算机保护的研究工作,但由于在价格、计算速度和可靠性方面的原因,发展缓慢。70年代初、中期,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型计算机和微处理机问世,价格大幅度下降,计算速度不断加快,可靠性也大为提 高,微机继电保护的研制随之出现高潮,到70年代后期已趋于实用。本文主要讲述微机继电保护硬件组成原理,微机继电保护的算法,数字滤波器的概述及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举例。

继电保护调试报告

目录 第一章 VENUS 测试软件快速入门 (1) 1软件功能特点 (1) 2 界面介绍 (1) 3试验界面介绍 (1) 4公共操作界面 (2) 5开始进行试验 (3) 6常规试验 (4) 7试验步骤 (5) 8 实验项目 (6) 第二章微机保护装置调试报告 (13) (一)WBTJ-821微机备自投保护装置 (13) 1.1 三段式复压闭锁电流保护 (14) 1.2 电流加速保护 (16) 1.3零序电流保护 (17) 1.4 零序加速保护 (18) 1.5 过负荷保护 (19) (二)WXHJ-803微机线路保护装置 (20) 2.1 差动保护调试 (21) 2.2 距离保护调试 (24) 2.3零序电流(方向)保护调试 (27) 2.4 重合闸调试 (31) (三)WHB-811变压器保护装置 (35) 3.1比率差动保护 (35) 3.2 过负荷保护 (38) 3.3 通风启动保护 (39) 3.4 有载调压闭锁保护 (40) 第三章实习总结 (41)

继电保护毕业调试实习 第一章 VENUS 测试软件快速入门 1软件功能特点 VENUS 测试软件是本公司经过多年的开发经验,全新开发的面向继电器的测试软件。 该软件包具有以下的功能特点: 模块化设计 灵活的测试方式 试验方式逐级进化 保护装置测试模板化 完整的报告解决方案 完整的测试模块 清晰的试验模块分类 完整的试验相关量的显示 试验帮助和试验模块对应 方便灵活的测试系统配置 2 界面介绍 界面布局 VENUS 继电保护测试仪第二版的主界面的布局如图所示,此界面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边是试验方式选择栏,右边是试验方式控制栏。 在试验方式控制栏中有三个按钮代表三种不同的试验方式:元件试验、装置试验、电站综合试验,按下相应的按钮则表示将要用按钮所代表的试验方式进行试验。 试验控制栏--元件试验 在元件试验方式对应的控制栏的画面中按照常规试验、线路保护、发电机/变压器保护 三个部分分别列出了相应的试验模块,每个试验模块用一个图形按钮代表,在按钮的下方有试验模块的名称,用户只要用鼠标双击相应的试验模块按钮就可以直接进入试验界面。 3试验界面介绍 界面布局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试验界面分为:菜单、工具条、试验控制台、操作信息栏、任务 执行状态栏和状态条七个部分。 菜单 VENUS 测试软件的菜单栏位于界面的最上方,通过选择菜单中的菜单项,可以完成测 1

微机的保护整定计算原则

微机保护装置定值整定原则 一、线路保护测控装置 装置适用于10/35kV的线路保护,对馈电线,一般设置三段式电流保护、低周减载、三相一次重合闸和后加速保护以及过负荷保护,每个保护通过控制字可投入和退出。为了增大电流速断保护区,可引入电压元件,构成电流电压连锁速断保护。在双电源线路上,为提高保护性能,电流保护中引入方向元件控制,构成方向电流保护。其中各段电流保护的电压元件和方向元件通过控制字可投入和退出。 (一)电流速断保护(Ⅰ段) 作为电流速断保护,电流整定值I dzⅠ按躲过线路末端短路故障时流过保护的最大短路电流整定,时限一般取0~0.1秒,写成表达式为: I dzⅠ=KI max I max =E P/(Z P min+Z1L) 式中:K为可靠系数,一般取1.2~1.3; I max为线路末端故障时的最大短路电流; E P 为系统电压; Z P min为最大运行方式下的系统等效阻抗; Z1为线路单位长度的正序阻抗; L为线路长度 (二)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Ⅱ段)

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电流定值I dzⅡ应对本线路末端故障时有不小于1.3~1.5的灵敏度整定,并与相邻线路的电流速断保护配合,时限一般取0.5秒,写成表达式为: I dz.Ⅱ=KI dzⅠ.2 式中:K为可靠系数,一般取1.1~1.2; I dzⅠ.2为相邻线路速断保护的电流定值 (三)过电流保护(Ⅲ段) 过电流保护定值应与相邻线路的延时段保护或过电流保护配合整定,其电流定值还应躲过最大负荷电流,动作时限按阶梯形时限特性整定,写成表达式为: I dz.Ⅲ=K max{I dzⅡ.2 ,I L} 式中:K为可靠系数,一般取1.1~1.2; I dzⅡ.2为相邻线路延时段保护的电流定值; I L 为最大负荷电流 (四)反时限过流保护 由于定时限过流保护(Ⅲ段)愈靠近电源,保护动作时限愈长,对切除故障是不利的。为能使Ⅲ段电流保护缩短动作时限,第Ⅲ段可采用反时限特性。 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的电流定值按躲过线路最大负荷电流条件整定,本线末端短路时有不小于1.5的灵敏系数,相邻线路末端短路时,灵敏系数不小于1.2,同时还要校核与相邻上下一级保护的配合情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综述

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设计题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综述 指导教师时间1周 一、教学要求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一种综合训练。本课程设计教学要求是:(1)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2)学习电力系统保护的配置原则以及整定计算方 法。(3)训练学生工程CAD制图方法。(4)学习保护配置原则、整定原则、灵敏系数要 求以及灵敏系数校验方法。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历史、 现状和发展前景,对各类保护的具体内容作一综合阐述。 二、设计资料及参数 (一)设计原始资料 1、参考所使用教材内容。 2、通过网络查询我国及国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展、保护方法及最新成果等。 3、通过校园网数据库查阅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有关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综述内容。 4、通过校园网数据库查阅优秀硕博士全文论文。 三、设计要求及成果 1、理论联系实际,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将目前常用的继电保护 方法进行论述,不能将别人论文中的观点或内容直接拷贝复制,否则课程设计成绩记为不及格。 2、独立思考,在现有保护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创新观点,或对现有保护的不足提出 改进措施。 3、阐述过程中可以针对一种或几种保护或对某一设备的保护进行详细分析说明。 4、认真细致,在课程设计中应养成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克服马虎潦草不负责的弊 病,为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担当建设任务打好基础。 5、按照任务书规定的内容和进度完成。 四、进度安排 1、讲解设计目的、要求、方法、任务分工。(2小时)

2、查阅资料,熟悉用户任务要求,(0.5天) 3、设计保护方案,提出可行性报告(1天) 4、查阅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工具书进行设备校验,绘制继电保护二次展开图( 1 天)。 5、撰写设计说明书(2天) 五、评分标准 课程设计成绩采用非百分制记法。主要注重量化过程考核,创新能力考核,评分内容 和标准如下: (1)设计态度20% 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文明实训,准时上下课,不大声喧哗,不随意走动,不做与课程 设计无关的事。认真查找资料,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服从管理,按时完 成设计任务。 (2)实践能力20% 继电保护装置满足规程要求,可靠性高,设备选择得当,计算、保护、整定等满足要 求。保护屏安装规范,布置美观。设计过程有创新,故障判断准确,短路电流计算正确。 (3)方案设计40% 课程设计报告包含两部分,设计说明书和图纸。 设计说明书要求内容完整,文字流畅,字迹端正,图纸规范,尤其要突出设计创新, 采用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设计论证充分,可靠性高。设备选择正确合理,设计心得 体会真实可信。 (4)课题说明书20% 对课题考核重点理解深刻,能正确、全面地回答问题。 若发现有抄袭或请别人代做者,取消参加考核的资格,成绩以零分记录。 最后总评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记。 六、建议参考资料 1.张保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第二版,2005 2.贺家李,宋从矩.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第二版, 1994 3.杨奇逊.微机型继电保护基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88 4.王维俭.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阴极保护

第1章阴极保护研究现状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管道建设并行及交叉情况的不断增加,多路阴极保护系统间干扰问题不断的暴露出来,再考虑到这类干扰数量大、难发现、安全隐患大等特点,有必要开展并行及交叉管道阴极保护系统间干扰相关技术研究。在研究手段上,阴极保护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为研究上述干扰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技术手段,已经具备了定量研究防腐层性能、阴极保护电位、土壤电阻率、阳极地床间距、防腐层漏点分布等因素与干扰程度之间关系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有关多路阴极保护系统干扰程度评断、检测方法、缓解措施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确保油气管道安全平稳高效运行。 多路阴极保护系统间干扰主要特点有:干扰点数量大、常规检测难发现和安全隐患大。干扰点数量大的原因源于干扰的形式多样性。首先,各管道独立的阴极保护系统将会大大增加管道线路上阳极地床的分布密度,受干扰的管道每经过一次地床附近将会在地床附近强电场作用下强制吸收电流,并在远离地床的交叉点或防腐层缺陷点释放所吸收的电流,产生腐蚀区或孔烛;其次,各条管道防腐层性能、阴极保护电位和土壤电阻率等方面的差异很可能会导致在管道交叉点附近一条管道从另外一条管道吸收电流,导致一条管道在一定区域内欠保护,另一条保护电位提高的情况;最后,地床埋设间距不合适将会导致地床之间的强干扰,导致恒电位输出不正常。 预测一条长输并行管道线路来自阴极保护系统间干扰的地方可能多达上百处,这些干扰点因各条管道防腐层性能、阴极保护电位、土壤电阻率、与阳极床间距等因素的不同干扰严重程度各异。 阴极保护常规电位通常是在阴极保护枯处进行测量,测试桩一般间距1公里左右,而阴极保护系统间干扰通常的作用范围在地床或管道交叉点附近百米量级,所以仅靠日常的阴极保护电位测量很难发现这种局部直流干扰。应该建立针对并行和交叉管道阴极保护系统间干扰评价、检测方法、缓解措施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从杂散电流角度讲,多路阴极保护系统之间的干扰属于稳态直流干扰范畴,如果长时间干扰程度严重会对被干扰的管道造成巨大安全隐患,特别是在交叉点附近出现防腐层漏点的情况下,局部腐她速度会剧烈增加。目前,国内外尚没有有关并行及交叉管道阴极保护系统间干扰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相关的研究也比较少。 1.2 国内外埋地管道阴极保护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微机保护整定计算举例汇总

微机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举例

珠海市恒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整定与计算 (3) 线路保护整定实例 (6) 10KV变压器保护整定实例 (9) 电容器保护整定实例 (13) 电动机保护整定计算实例 (16) 电动机差动保护整定计算实例 (19)

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整定与计算 以右侧所示Y/Y/△-11接线的三卷变压器为例,设变压器的额定容量为S(MVA),高、中、低各侧电压分别为UH 、UM 、UL(KV),各侧二次电流分别为IH 、IM 、IL(A),各侧电流互感器变比分别为n H 、n M 、n L 。 一、 平衡系数的计算 电流平衡系数Km 、Kl 其中:Uhe,Ume,Ule 分别为高中低压侧额定电压(铭牌值) Kcth,Kctm,Kctl 分别为高中低压侧电流互感器变比 二、 差动电流速断保护 差动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应避越变压器空载投入时的励磁涌流和外部故障的最大不平衡电流来整定。根据实际经验一般取: Isd =(4-12)Ieb /nLH 。 式中:Ieb ――变压器的额定电流; nLH ――变压器电流互感器的电流变比。 三、 比率差动保护 比率差动动作电流Icd 应大于额定负载时的不平衡电流,即 Icd =Kk [ktx × fwc +ΔU +Δfph ]Ieb /nLH 式中:Kk ――可靠系数,取(1.3~2.0) ΔU ――变压器相对于额定电压抽头向上(或下)电压调整范围,取ΔU =5%。 Ktx ――电流互感器同型系数;当各侧电流互感器型号相同时取0.5,不同时取1 Fwc ――电流互感器的允许误差;取0.1 Δfph ――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包括保护装置)不平衡所产生的相对误差取0.1; 一般 Icd =(0.2~0.6)Ieb /nLH 。 四、 谐波制动比 根据经验,为可靠地防止涌流误动,当任一相二次谐波与基波之间比值大于15%-20%时,三相差动保护被闭锁。 五、 制动特性拐点 Is1=Ieb /nLH Is2=(1~3)eb /nLH Is1,Is2可整定为同一点。 kcth Uhe Kctm Ume Km **= 3**?=kcth Uhe Kctl Ule Kl

微机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方案

微机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方案 目录 一.综述 二.系统设计思想及遵循设计规范 三.监控系统结构 四.监控系统主要功能及技术指标 五.微机综合保护装置 六.供货范围 七.工作范围 八.设备检验 九.技术资料交付 十.技术服务、培训 十一.售后服务承诺 十二.包装、运输和储存

十三.监控系统网络图 一.概述 本技术方案是对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要求,该系统适用于山东齐胜工贸股份有限公司15万吨/年吕铂料加氢项目微机综合保护及自动化系统项目。 APS-2000分布式全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新一代模块化、分层分布式一体化的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在总结多年SCHNEIDER系列继电保护及中低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开发和实际工程经验,将测量、控制、保护、记录、RTU远动终端功能于一体以实现变电站无人值班和微机综合自动化。该系统面向对象的开放式设计、极好的兼容性和众多的规约支持,可以完全满足新站建设和老站改造的需要,它把继电保护、测控系统、计算机及PLC、RTU控制融于一体,在提高安全运行水平,优化二次系统设计和减少控制电缆等方面有其独到的特点。 1、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 APS-2000系统分为主控层、通讯管理层和间隔层三层。各层间通过通讯电缆连接,层次清晰。 能方便的系统扩展。 2、开放式接口 APS-2000系统通讯规约丰富,便于与上级厂站(调度)或同级其他系统通讯便于系统扩展, 增容,将新增部分的测控单元直接联到主系统中。 3、可靠性与先进性相结合 APS-2000系统在软件和硬件上,选型全面,采用当今世界成熟且先进的技术及元件,以达到系统运行的高可靠性。 4、环境条件

10kV开关站微机保护测控装置调试

10kV开关站微机保护测控装置调试记录 1编制依据: 1.2GB7261-87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臵基本试验方法 2通电前检测 2.1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下列内容: a.机箱表面无碰伤; b.油漆(喷塑)均匀、光彩无差异; c.键盘接触可靠; d.指示灯布臵整洁、液晶窗口无划痕。 2.2参数检查 对照装臵铭牌,检查下列内容: a.检查电源模块,电源输进电压与铭牌一致; b.检查交流模块,PT、CT型号与额定参数相同,PT与端子之间的连线正确; c.检查继电器模块,与本型号保护装臵相符合. 2.3装臵接地检测 丈量装臵接地端子机箱上、下、左、右、前、后各部分电阻,阻值应接近于零。 3尽缘、耐压检验 3.1尽缘性能 丈量各输进、输出回路对地以及各输进、输出回路之间的尽缘电阻,其阻值应大于100MW。

3.2耐压性能 在强电回路对地以及各强电回路之间施加2000V、漏电流为5mA的工频电压、历时1分钟,要求无闪烁、击穿现象。 注:耐压检验应由装臵生产厂家进行并提供试验报告 4通电后装臵设臵 装臵第一次上电后,首先进行以下工作: a.检查并记录监控及保护版本号,并确认其为最新版本; b.检查键盘所有按键,手感好,装臵响应正确; c.检查所有LED指示灯,其中运行灯为绿灯,其余为红灯; 5测控功能检验 5.1通道系数检测 为确保装臵丈量及保护定值的精度,使用标准测试源进行通道系数的检测。 测试方法: a.将所有丈量及保护CT串联,并通进1A或5A电流; b.将所有PT并联,并通进57V电压; c.记录所有通道的丈量值,并分别计算各个通道的系数,通道系数=实际值/丈量值;通道系数应在0.950~1.050之间; 5.2CT、PT满刻度检查 测试方法: a.将所有丈量及保护CT串联,并通进1A或5A电流;测得一次电流应与CT一次额定 电流相等。 b.将所有PT并联,并通进57V电压;测得一次电压应与系统额定电压相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综述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综述 引言 当前电力系统中应用的相关技术已经实现了较大的突破,但在各种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经常会由于一些非正常因素而导致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或难以正常运行的情况,常见的有单相接地故障、双相接地故障等,只有在对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技术应用现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有效的避免这些故障对电力系统产生的威胁,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1.1 继电保护的概念和任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主要用于电力系统故障的快速切除,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而不能正常运行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可以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及时发出警报或跳闸以终止电力系统的运行,及时消除电力系统出现的反常状况。完整的继电保护装置包括测量部分、逻辑部分和执行部分三种,这三部分之间是互相承接的关系。首先,测量部分负责测量被保护装置的工作状态和相关电气参数,判定保护装置的启动状态。其次,逻辑部分是根据测量部分的结果进行

逻辑输出,进一步确定保护装置的动作。最后,执行部分的主要工作是将来自逻辑部分的各种信号接收并处理,同时完成跳闸和发出信号等任务。 顾名思义,继电保护技术的任务是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在实际操作中,继电保护的主要任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快速有效的切除电力系统故障原件,迅速恢复正常供电。 (2)反应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在运行状态异常时及时发出信号,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对故障进行处理或自动调整。 (3)配合供配电系统,根据具体的故障类型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以缩短停电事故的时间,提高供电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1.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特点 首先,选择性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一个主要特点,当电力系统中的电路和设备发生短路等故障问题时,保护装置会作出相应的动作来将故障切除,或是由相邻的设备或是线路来实现这一动作。其次是速动性,主要表现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在故障发生时,快速的做出反应,及时将故障切除,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降低设备的

110kV线路继电保护整定原则

3~110kV线路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原则 1一般要求 1.1整定计算使用的正常检修方式是在正常运行方式的基础上,考虑N-1的检修方式,一般不考虑在同一厂(站)的母线上同时断开所联接的两个及以上运行设备(线路、变压器等)。 1.2保护装置之间的整定配合一般按相同动作原理的保护装置之间进行配合,相邻元件各项保护定值在灵敏度和动作时间上一般遵循逐级配合的原则,特殊情况设置解列点。 1.3保护动作整定配合时间级差一般取0.3秒。 1.4线路重合闸一般均投入三相重合闸,系统联系紧密的线路投非同 期重合,发电厂出线联络线路少于4回时电源侧重合闸投检同期合闸、对端投检无压合闸,重合时间一般整定为对端有全线灵敏度段最长时间加两个时间级差。 2.快速保护整定原则 2.1高频启信元件灵敏度按本线路末端故障不小于2.0整定,高频停信元件灵敏度按本线路末端故障不小于1.5~2.0整定。 2.2高频保护线路两侧的启信元件定值(一次值)必须相同。 2.3分相电流差动保护的差动电流起动值按躲过被保护线路合闸时的最大充电电流整定,并可靠躲过区外故障时的最大不平衡电流,同时保证线路发生内部故障时有足够灵敏度,灵敏系数大于2,线路两侧一次值动作值必须相同。 2.4分相电流差动保护的其它起动元件起动值应按保线路发生内部故

障时有足够灵敏度,灵敏系数大于2整定,同时还应可靠躲过区外故障时的最大不平衡电流。 3后备保护的具体整定原则: 以下各整定原则中未对其时间元件进行具体描述,各时间元件的定值整定应根据相应的动作配合值选取。 1 相间距离 Ⅰ段: 原则1:“按躲本线路末端故障整定”。 所需参数:可靠系数K K =0.8~0.85 计算公式:L K DZ Z K Z ≤Ⅰ 变量注解:ⅠDZ Z ――定值 L Z ――线路正序阻抗 原则2:“单回线终端变运行方式时,按伸入终端变压器内整定”。 所需参数:线路可靠系数K K =0.8~0.85 变压器可靠系数KT K ≤ 0.7 计算公式:' T KT L K D Z Z K Z K Z +≤Ⅰ 变量注解:'T Z ――终端变压器并联等值正序阻抗。 原则3:“躲分支线路末端故障”。 所需参数:线路可靠系数K K =0.8~0.85 计算公式: )(21L L K DZ Z Z K Z +≤Ⅰ 变量注解:1L Z ――应该是截止到T 接点的线路正序阻抗。 2L Z ――应该是分支线路的正序阻抗。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技术综述 衣俸君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技术综述衣俸君 摘要:高压直流输电由于载容量大、传送距离远、方便电网互联及易于功率调 节等优点,逐渐得到了更多关注和更为普遍的应用。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正常运 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促使电力系统稳定运行,还能够提升其安全性。 电力系统运行中包含多个组成部分,一旦某一环节发生故障,会对整个系统的稳 定性造成损害。所以要不断加强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技术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就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技术;要点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大了电力系统的建设力度,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并进行有效应用的,其在使用过程中, 呈现出了极大的优势,不仅可以进行便捷的功率调节,还可以进行大容量的电能 输送等,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其 在应用过程中,要想实现较高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必须对继电保护技术进行充分 的应用。 一、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的影响因素 1、电容电流。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容量比较大,波阻抗小,势必会给整个系统带来较大 的影响。为了保证高压直流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及时采取有效的补偿措施。此外在分布电容因素的影响下,如果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出现故障,则会导致故障 距离和继电器测量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由于双曲正切函数比较特殊,无法采用 传统的继电保护措施。 2、过电压。 故障产生于该线路的过程中,会延长电弧熄灭的时间,严重者将导致不消弧 产生于线路当中,受电路电容因素的作用,在同一时间内,不同时断开存在于两 头的开关,这一过程中,系统会在来回折反射行波的影响下无法正常工作。 3、电磁应用过程。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线路比较长,在操作过程中会存在故障分值变化大的现象,给高频分量的电气测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半波算法在高频分量的影响下,无 法保证其应用形式,电流互感器也会出现饱和的现象。 二、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线路设计要点 1、线路主保护。 对于继电保护线路而言,其影响因素较多,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实际进行合理 分析,加强线路走向的合理布设,规划线路中,对于原理不同的装置一般需要设 置多条通道,其中一套利用分相电流差动保护装置控制,还需要一套相电压补偿 保护装置,二者共同完成线路保护功能。 2、线路后备保护。 线路的后备保护充当主保护补充者的角色,但其重要性仍不可忽视。在进行 后备保护设计时,一是要注意控制线路两端切除故障差,二是要做好接地距离与 相间距离保护设备的整体配置,同时,距离保护特征不局限于传统的四边形、圆 形等,可以植入微机保护的思想,真正全方位地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首先,并联电抗器保护,其主要作用是当直流线路发生故障时,相应的自动 保护措施将会被激发,若是经过分析和评估,故障已经超过了线路所能承受的标

微机保护装置调试作业指导书

微机保护装置 调试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8年11月20日发布2018年11月20日实施

1.目的 为保证微机保护装置的试验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 本规范仅适用于:线路保护装置;主变保护装置;电容器保护装置;备用电源自投装置;PT并列保护装置;综合测控保护装置;小电流接地检测装置;非电量保护;差动保护等的调试。 3.职责 3.1试验人员负责试验全过程的安全防护; 3.2试验人员负责试验的准备和实施; 3.3试验人员负责试验的结果的记录、试验数据的处理; 3.4试验人员负责试验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4.工作装备 4.1调整必备设备无 5.工作内容 5.1、系统参数定值的整定: 保护CT变比;测量CT变比;零序CT变比;母线PT变比;线路PT(如进线柜PT)变比及接线方式; 严格按照一次系统图结构及参数对CT的接线方式、CT、PT额定值进行设置。不使用的可以不设置。 5.2保护压板投切: 常用的保护段:速断,时限速断,过流,零序过流,欠压,过压,重合闸,低周减载,PT并列,备自投,非电量等保护。 保护压板设为“投”或“1”,则为此保护功能投上。保护定值中有控制字的可通过控制字进行投退,且可通过后台进行投退。只有控制字,软压板状态(若未设置则不判),硬压板状态(若未设置则不判)均有效是才投入相关的保护元件,否则退出该保护元件。 根据各单元柜控制回路原理图,确定所需要的保护类型,其他不用的均需要“退”掉,防止对投入的保护段造成影响。 5.3保护定值修改: 常用的三段电流保护:速断,时限速断,过流。还有零序过流,欠压,过压,重合闸,低周减载,PT并列,备自投,非电量等保护。此类保护定值一般有两部分组成:定值大小,动作时间。仔细阅读保护说明书,根据图纸要求和试验条件合理整定保护参数,定值修改

10KV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一、10KV 母线短路电抗 已知10母线短路参数:最大运行方式时,短路容量为MVA S d 157 )3((max)1.=,短路电流为KA U S I e d d 0647.91031573)3((max)1.)3((max)1.=?=?=,最小运行方式时,短路容量为 MVA S d 134) 3((min)1.=,短路电流为KA U S I e d d 7367.71031343)3((min)1.) 3((min)1.=?=?=,则 KA I I d d 77367.7866.0866.0)3((min)1.)2((min)1.=?==。 取全系统的基准功率为MVA S j 100=,10KV 基准电压KV U j 5.101.=,基准电流为KA U S I j j j 4986.55.10310031 .1.=?=?=;380V 的基准电压KV U j 4.02.=,基准电流是KA U S I j j j 3418.1444.0310032.2.=?=?= 二、1600KV A 动力变压器的整定计算(1#变压器, 2#变压器) 已知动力变压器量MVA S e 6.1=,KV 4.010,高压侧额定电流 A U S I H e e H e 38.9210316003..=?=?=,低压侧额定电流 A U S I L e e L e 47.23094.0316003..=?=?=,变压器短路电压百分比%5.4%=s V , 电流CT 变比305 150==l n ,低压零序电流CT 变比0n 。变压器高压侧首端最小运行方式下两相断路电流为KA I d 38.6)2((min)2.= 1、最小运行方式下低压侧两相短路时流过高压的短路电流 折算到高压侧A I d 1300 )`2((min)3.= 2、最大运行方式下低压侧三相短路时流过高压的短路电流 折算到高压侧A I d 1500 )`3((max)3.= 3、高压侧电流速断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综述

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教学要求

2、查阅资料,熟悉用户任务要求,(0.5天) 3、设计保护方案,提出可行性报告( 1天) 4、查阅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工具书进行设备校验,绘制继电保护二次展开图( 1天)。 5、撰写设计说明书(2天) 五、评分标准 课程设计成绩采用非百分制记法。主要注重量化过程考核,创新能力考核,评分内容

和标准如下: (1)设计态度20% 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文明实训,准时上下课,不大声喧哗,不随意走动,不做与课程设计无关的事。认真查找资料,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服从管理,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2)实践能力20% 继电保护装满足规程要求,可靠性高,设备选择得当,计算、保护、整定等满足要 求。保护屏安装规范,布置美观。设计过程有创新,故障判断准确,短路电流计算正确。 (3)方案设计40% 课程设计报告包含两部分,设计说明书和图纸。 设计说明书要求内容完整,文字流畅,字迹端正,图纸规范,尤其要突出设计创新, 采用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设计论证充分,可靠性高。设备选择正确合理,设计心得体会真实可信。 (4)课题说明书20% 对课题考核重点理解深刻,能正确、全面地回答问题。 若发现有抄袭或请别人代做者,取消参加考核的资格,成绩以零分记录。 最后总评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记。 六、建议参考资料 1.张保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第二版,2005 2.贺家李,宋从矩.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第二版, 1994 3?杨奇逊?微机型继电保护基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88 4.王维俭.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岀版社,1992

某油气管道阴极保护失效研究

某油气管道阴极保护失效研究 发表时间:2018-07-09T15:55:05.7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作者:黄盼彭文[导读] 摘要:管道输送,由于其经济、安全、损耗率低等优越性,在近百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管道输送,由于其经济、安全、损耗率低等优越性,在近百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但随着管道服役年限的增长,管道腐蚀对管道服役时间的决定性影响逐渐显现,做好防腐工作对于延长管线服役时间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埋地长输管道大都采用防腐涂层加阴极保护的联合防腐方式,保护效果非常好。作为腐蚀控制的第一道防线,防腐涂层将被保护金属管道与腐蚀环境隔离,同时也为阴极保护提供了绝缘条件;作为防腐保护的第二道防线,附加阴极保护能够提供充分的保护,使整个防腐体系高效运行。关键字:油气管道;阴极;失效(一)长输管道阴极保护效果评判相关问题阴极保护根据其原理的不同,主要分为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和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牺牲阳极法是将被保护金属与一个电位更负的金属连接,并处于同一电解质中形成大电池,电位更负的金属作为阳极使阴极金属得到保护[1]。常用的牺牲阳极品种有:镁阳极、铝阳极和锌阳极三类,相对来说锌是最好的保护材料。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是指将辅助阳极接到直流电源的正极,用导线将金属结构接到直流电源的负极这样的连接方法。被保护的金属管道和电源负极相连接,辅助阳极和电源的正极相连接。当阴极保护开始进行时,在辅助阳极周围发生阳极化学反应。辅助阳极为电流提供回路,它对整个系统电能消耗很重要同时也影响外加电流的大小。这就有要求:当埋地管道进行阴极保护时,辅助阳极通过土壤将保护电流传递给被保护金属,被保护金属作为阴极,在大地电池中表面只发生还原反应,不再发生氧化反应,这样,便可抑制被保护金属受到腐蚀。某成品油管线于2009年投入生产,虽然对埋地管线采用了涂防腐层加阴极保护防腐措施,但由于早期阴极保护技术制约以及检测方法和评价方法的落后,使得保护效果不明显,部分管线腐蚀严重。近期,通过对旧管线的涂层检测和对阴极保护效果的评价,结果表明在通电状态下,由于存在阴极保护电流,用地表参比法所测的管地电位中包含有IR降成份,难以评价阴极保护的真实保护情况。由于对于阴极保护电位测试方法、保护效果评价方法、阴保设备使用与保养以及有效提高管道阴保质量等方面存在不足,且兰-郑-长管道一部分在南方,天气湿热,地底下含水量较多,导电性较强,土壤电阻率低,管道腐蚀加强。因此,应对保护电位测试方法、复杂地形阴保方法、减小杂散电流干扰、等进行系统研究,以保证管道阴保效果,提高国内管道防腐质量。常用的阴极保护效果测试方法有:试片失重法、电位准则法、试片评价法。(1)试片失重法通过将两组相同试片分别置于与管道处于相同的阴极保护状态和未进行阴极保护的环境下,经过一段时间,通过计算其腐蚀速度而确定其保护度。但失重法历时较长,可以通过测量埋地管道的保护电位来间接判断其保护效果。为了测量管道的保护电位,在管道施工时,应在沿线不同点埋设永久性参比电极,通过高阻抗电压表测量被保护管道相对于参比电极的保护电位。但通过这种方法测量时,测量结果除了管地电位外还有流经参比电极和管道时电流的电阻电压降,存在测量误差。(2)断电电位和电位衰减准则测量时需要有断电设施将多套阴极保护系统同时断开,并在电流断开后3秒以内测出管道电位值。由于已经将外加电流切断,因此测量结果是已消除了IR降的真正管地的电位。(3)试片评价法只需将试片和管道连接,不需要断开管道的阴极保护系统,就可以测得管道的保护电位。由于该方法是在通电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可以基本消除IR降的影响。以上三种测量方法应用最广泛的是电位准则方法。(二)破坏阴极保护效果的因素(1)金属结构对管道的屏蔽 通过现场开挖发现兰-郑-长成品油管线腐蚀严重管线的地区通常地下埋设金属结构较多,人口密度较大,地理环境都较为复杂。通常在被保护管道附近还有其他埋地金属结构,从而影响阴极保护电流的流向,使被保护管道失去保护环境,这种情况下的腐蚀现象通常称为“阴极保护屏蔽腐蚀”。其中,由于其他金属的分流导致腐蚀穿孔的区域称之为“阴极保护屏蔽区”,被保护管道附近的金属结构屏蔽阴极保护导致部分管段阴极保护效果受到破坏。(2)外防腐层质量的变化对阴极保护系统的影响外防腐层对于埋地管道腐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方面外防腐保温层的使用使得管道本身与具有腐蚀性的土壤隔离,从物理上阻断了电化学反应的发生,另一方面,管道运行一段时间后,防腐层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出现老化、破损和剥离的现象,使得管道阴极保护电流增大,保护距离缩短。如果不进行及时的维护和检测,最终将导致破裂和穿孔等破坏事故。(3)土壤电阻率对阴极保护系统的影响土壤导电能力可以用土壤电阻率表示,其对管道阴极保护电流的分布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土壤电阻率的大小与其含水量、含盐量、有机质含量、土壤的温度以及PH值等因素有关。其中含水量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极大。有资料表明,当土壤含水量处于较低水平时,电阻率随着水含量的增加急剧增大。此外,相比于盐碱地土壤,沙地相的土壤电阻率较大,土壤腐蚀电流小,即盐碘地对管道有较强的腐蚀性。 (4)阴极保护死区 通过管道现场开挖发现,由于阴极保护的作用,管道防腐层的宏观破损处难以形成腐蚀条件,因此管道腐蚀主要发生在微观破损处。某些管道部分,虽然阴极保护电位正常并且防腐层并没有发生任何损坏,但管道表面却形成了明显的腐蚀坑,局部腐蚀严重,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存在阴极保护死区造成的[2]。(5)阴极保护系统失效 在阴极保护系统运行中,系统故障时有发生。例如由于施工和人为的破坏因素,电缆断线时有发生;当阴极保护系统中电绝缘失效或者连接到非保护设施,会造成阳极消耗加快,系统电流增加或者系统参比电极失效会造成信号漂移,使得恒电位仪输出电流过大或过小,从而不能精确监测阴极保护状态。(三)应用建议 某管道阴极保护系统电位测量优化

微机继电保护综述精选文档

微机继电保护综述精选 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课程设计 题目微机继电保护综述 系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应用微型计算机或微处理机构成的继电保护。1965年已开始计算机保护的研究工作,但由于在价格、计算速度和可靠性方面的原因,发展缓慢。70年代初、中期,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型计算机和微处理机问世,价格大幅度下降,计算速度不断加快,可靠性也大为提 高,微机继电保护的研制随之出现高潮,到70年代后期已趋于实用。本文主要讲述微机继电保护硬件组成原理,微机继电保护的算法,数字滤波器的概述及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举例。

1 微机继电保护的发展 世界微机保护的发展历史 1)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倡议用计算机构成继电保护。 2)20世纪70年代,掀起了研究热潮。 3)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进入实用化阶段。 4)1979年后,推出各种定型的商业性微机保护产品,并迅速推广。 我国微机保护的发展历史 1)70年代后半期开始,对国外计算机继电保护的发展做了广泛的介绍和综述分析。 2)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广泛地开展各种算法以至样机的研制。 3)1984年,华北电力学院杨奇逊教授主持研制的第一套微机距离保护样机 在河北马头电厂投入试运行。 4)1986年,全国第一台微机高压线路保护装置投入试运行。 5)1987年9月26日,微机距离保护经受人工短路考验。 6)目前,高中压等级继电保护设备几乎均为微机保护产品。 7)在微机保护和网络通信等技术结合后,变电站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也已在全国系统中广泛应用。 在未来几年内。微机保护发展趋势 1)从应用上,向高可靠性、简便性、开放性、通用性、灵活性和动作过程 透明方向发展。 2)从原理上,向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

继电保护整定原则

继电保护整定原则 一、线路保护 1、差动电流速断保护: 躲过设备启动时最大暂态电流引起的不平衡电流、最大外部短路时的不平衡电流。 2、纵差保护: 纵差保护最小动作电流的整定按躲过设备启动过程中时的不平衡电流。 (比率制动系数K:按最大外部短路电流下差动保护不误动的条件,计算最大制动系数。) 3、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按躲过线路末端最大故障电流整定。 4、定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 按躲过相邻元件末端最大三相短路电流或相邻元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配合,按两个条件中较大整定。 5、过电流保护: 按躲过分支线上设备最大起动电流之与来整定 6、过负荷保护: 按额定负荷电流整定 7、低电压保护: 按躲过保证设备起动时供电母线的最小允许电压,并计入可靠系数及电压继电器的返回系数。 8、过热保护: 过热保护涉及发热时间常数Tfr与散热时间Tsr二个定值。 发热时间常数Tfr

发热时间常数Tfr应由电动机制造厂提供,若制造厂没有提供该值,则可按估算方法进行。 散热时间Tsr 按电动机过热后冷却至常态所需时间整定。 8、接地保护: 按躲过外部最小单相接地故障电流。 (保护装置的一次动作电流,按躲过被保护分支外部单相接地故障时,从被保护元件流出的电容电流及按最小灵敏系数1、25整 定。) 二、变压器保护整定原则 1、差动电流速断保护: 1)、躲开变压器的最大负荷电流。 2)、躲开外部短路时的最大不平衡电流。 3)、躲开变压器最大励磁涌流。 3、零序差动保护: 1)按躲过外部单相接地短路时的不平衡电流整定 2)按躲变压器低压侧母线三相短路电流整定 3)按躲过分支线上需要自起动的电动机的最大起动电流之与,即 4)低压侧零序过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 5)按躲过正常运行时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线上流过的最大不平衡电流 4、高压侧过负荷保护: 对称过负荷保护的动作电流,按躲过额定电流整定

微机保护实验报告

微机保护实验报告 试验一 变压器差动保护试验 一、 试验目的 1.熟悉变压器纵差保护的组成原理及整定值的调整方法。 2.了解差动保护制动特性的特点,加深对微机保护的认识。 3.学习微机型继电保护试验测试仪的测试原理和方法 差动保护作为变压器的主保护,配置有波形对称原理的差动保护和差动电流速断保护。其中,差动电流速断保护能在变压器区内严重故障时快速跳开变压器的各侧开关。 二、试验原理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电力设备。其故障分为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两种。电流差动保护不但能够正确的区分区内外故障,而且不需要与其他元件的保护配合,就可以无延时地切除区内各种故障,具有独特的特点而被广泛的用作变压器的主保护。图1所示为三绕组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原理接线图。图2为工况下,变压器相关电气量的向量关系图。 这里以Y/△-11主变接线为例,传统继电器差动保护是通过把主变高压侧的二次CT 接成△,把低压侧的二次CT 接成Y 型,来平衡主变高压侧与低压侧的30度相位差的,然后再通过二次CT 变比的不同来平衡电流大小的,接线时要求接入差动继电器的电流要相差180度,即是逆极性接入。 而微机保护要求接入保护装置的各侧CT 均为Y 型接线,显而易见移相是通过软件来完成的,下面来分析一下微机软件移相原理。变压器差动保护软件移相均是移Y 型侧,对于?侧电流的接线,TA 二次电流相位不调整。电流平衡以移相后的Y 型侧电流为基准,△侧电流乘以平衡系数来平衡电流大小。若?侧为△-11接线,软件移相的向量图如图2。 1I 、2I 分别为变压器一次侧和二次侧的电流,参考方向为母线指向变压器;'1I 、'2I 分别为相应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流。流入差动继电器KD 的电流为: ''12 r I I I =+ 保护动作的判据为: 图1差动保护接线图 图2工况向量关系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