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芦笋品种及新品系产量比较试验
芦笋新品系97-2选育报告

芦笋新品系97-2选育报告兰春霞;范桃会;汪兰英;马晓燕;拜玉得;康学莲【摘要】芦笋新品系97~2是从“潍坊芦笋”中选择优良变异雌株、优良雄株经采用无性和有性技术相结合而选育的杂交一代。
该品系植株生长旺盛,叶色深绿,年生育期203d左右。
定植第四年鲜笋平均茎粗1.4cm、长29cm,第一分枝高度45.7cm,笋条直,粗细均匀,质地细嫩,头部包裹紧,营养丰富,比其他芦笋早采收4~6d,在临夏地区栽培定植第四年亩产量可达800kg,比“潍坊芦笋”增产45%以上.比UC800增产30%以上.【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年(卷),期】2011(000)012【总页数】2页(P90-91)【关键词】芦笋;新品系97—2:选育【作者】兰春霞;范桃会;汪兰英;马晓燕;拜玉得;康学莲【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临夏731100;甘肃省临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临夏731100;甘肃省临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临夏731100;甘肃省临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临夏731100;甘肃省临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临夏731100;甘肃省临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临夏73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031 亲本来源与选育经过芦笋新品系97-2是从“潍坊芦笋”中选择优良变异雌株、优良雄株经采用无性和有性技术相结合而选育的杂交一代。
母本97是临夏州农科所于1995年在定植第四年的“潍坊芦笋”田中选择出的1株变异雌株,该变异株鲜笋嫩茎深绿色,鲜笋平均茎粗1.4 cm、茎长28.0 cm(比其他芦笋粗0.6 cm、长5 cm),植株生长茂盛,笋条直且均匀,商品性好,单株产量279.9 g(较潍纺芦笋高117.3%),始采期4月12日(比其他芦笋早采收6 d);父本是从潍坊芦笋中选择出的优异雄株2,该株鲜笋嫩茎深绿色,鲜笋平均茎粗1.0 cm、茎长29.0 cm(比其他芦笋粗0.2 cm、长3 cm),植株生长茂盛,笋条直且均匀,商品性好,单株产量230.4g,始采期4月19日。
不同品种绿芦笋品质比较试验

园艺学现代农业科技圆园19年第6期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inn ),学名石刁柏,百合科天门冬属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一种食用和药用蔬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被人们称为“蔬菜之王”。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绿芦笋的栽培面积至少达到了8万hm 2,约占世界栽培总面积的39%。
我国现有芦笋品种较多有鲁芦笋一号、芦笋王子F1、冠军、硕丰、井冈山701等。
国外芦笋品种选育水平较国内先进,主要有泽西骑士、阿波罗、泽西等。
芦笋的营养和保健功能使其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1-2]。
每1kg 鲜芦笋中含有蛋白质25g ,高于普通蔬菜3~8倍,并含有大量氨基酸,维生素含量是普通蔬菜的6~18倍。
芦笋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含量偏低,富含纤维素、生物素、矿物质元素等常规营养物质,满足人类对食物营养的要求,是一种老少皆宜的保健蔬菜。
大量研究表明,芦笋对治疗癌症[3]、抑制肿瘤[4]、提高免疫[5]、降血脂[6]、抗疲劳和抗衰老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通过测定几种有代表性的物质含量,包括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含水量、V C 含量等,进而在营养品质和保健功能等方面对4个不同品种的绿芦笋进行比较。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选用2018年4月上旬收取的品种共4个,分别为格里斯、2000—3、达宝利以及当地主栽品种冠军等4种绿芦笋。
1.2试验方法试验于2017年3—5月在平度市南村镇崖头村进行。
将4个品种的绿芦笋进行编号,分别将冠军、格里斯、2000—3、达宝利编号为115、114、113、112。
每个品种随机分成3组,做3次重复试验,以减小误差。
各品种分别用电子天平称重后,用刀将所有材料截为32cm 标准商品长度的绿芦笋,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基部直径并记录、评级,再次称重后计算商品率。
随机取样,每个品种约取100g ,切成薄片平铺于培养皿中,冷冻干燥后使用粉碎机将其粉碎,过100目筛后密封置于真空包装袋内,室温下干燥处避光保存备用。
不同品种绿芦笋品质比较试验

不同品种绿芦笋品质比较试验
引言
绿芦笋是一种受欢迎的蔬菜,其美味和营养价值备受认可。
在市场上,我们可以发现多种不同品种的绿芦笋,它们的外观和口感各有特点。
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选择最优质的绿芦笋可能会有些困惑。
本文旨在通过对不同品种绿芦笋品质的比较试验,以期为消费者提供选购绿芦笋的参考依据。
材料和方法
为了进行绿芦笋品质比较试验,我们选取了三种常见的绿芦笋品种:绿巨人、玛丽和帝王。
这三种品种在市场上均有较高的销售量,且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我们从当地农场分别采购了这三种绿芦笋,并将它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品质比较试验。
我们对采购的绿芦笋进行外观和颜色的评估。
我们观察了绿芦笋的颜色、外皮的光泽度、均匀度和整体的外观质量。
我们进行了口感和质地的试验,包括对绿芦笋的脆度、口感和纤维度的评估。
我们对绿芦笋的味道和营养价值进行了分析,包括对绿芦笋的味道是否清甜,以及其营养成分的含量和比例分析。
结果
通过对以上三种绿芦笋品种的比较试验,我们得出了如下的结果:
外观和颜色方面:
绿巨人品种的绿芦笋外观呈现出深绿色,光泽度较高,外皮均匀,整体外观较为吸引人。
口感和质地方面:
绿巨人品种的绿芦笋口感脆嫩,丝状度较少,整体质地较为鲜嫩。
味道和营养价值方面:
绿巨人品种的绿芦笋味道清甜,营养价值较高。
综合评价
绿巨人品种的绿芦笋在外观、口感和味道方面均表现出较高的品质,适合用于生吃和烹饪。
玛丽品种的绿芦笋在外观和口感方面表现一般,但其味道和营养价值相对较低。
不同品种绿芦笋品质比较试验

不同品种绿芦笋品质比较试验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品种绿芦笋的品质。
通过品质评价指标,分析不同品种绿芦笋的优劣势,为绿芦笋的种植和营销提供科学参考。
材料与方法:1、材料本试验选用2种绿芦笋品种,分别为‘浅绿笋’和‘紫茎笋’,采自本地一家蔬菜基地。
所有采摘的笋都是同一级别,即直径为8mm,长度为20cm。
2、方法2.1、贮藏处理采摘后的笋先放在室温下空气中吹风3小时,降低温度后,分别存放在常温(20℃±2℃、相对湿度70%±5%)下和冷藏(4℃±1℃、相对湿度80%±5%)下进行贮藏。
2.2、品质分析在贮藏7天和14天后,分别对笋进行品质分析。
对每个品种的笋外观进行评价,包括笋的颜色、表皮光泽度、笋头形态、笋身形态等方面。
2.2.2、硬度使用机械硬度计,对每个品种不同贮藏处理下的笋进行硬度测试,得出每个品种的平均硬度值。
2.2.3、可食率将每个品种的笋分别加热至熟透,晾凉后测量笋的重量,得出每个品种的可食率。
结果与分析:3.1、外观品质在常温下贮藏7天和14天后,‘浅绿笋’的外观品质没有明显变化,而‘紫茎笋’的外观有些许变化,表皮颜色变深,光泽度减弱。
在冷藏下贮藏7天和14天后,‘浅绿笋’的外观品质有些许变化,表皮变干,光泽度减弱,‘紫茎笋’的外观有明显变化,颜色变得更深,笋头变软并出现点状腐烂。
在常温和冷藏两种贮藏处理下,‘浅绿笋’的硬度值都比‘紫茎笋’高。
不过,‘浅绿笋’的硬度值在常温下的贮藏中有所下降。
‘浅绿笋’和‘紫茎笋’的可食率在不同贮藏处理下差别不大,均在70%以上。
结论:通过本试验的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浅绿笋’在外观品质、硬度和可食率三个方面表现相对优秀。
2、‘紫茎笋’在常温下的贮藏中外观品质易受影响,容易出现点状腐烂。
另外,在硬度方面‘紫茎笋’相对较软。
3、整体而言,冷藏贮藏对绿芦笋的保鲜效果更好,但笋的外观品质会有所变化。
综合以上结论,我们建议在种植和选择绿芦笋时可以优先考虑‘浅绿笋’,这种品种有着更好的品质性能并且较为适合多种贮藏方式。
绍兴地区设施芦笋新品种比较试验

绍兴地区设施芦笋新品种比较试验作者:胡妙丹,沈国强,付杰,施云生来源:《长江蔬菜·学术版》2013年第11期摘要:对绍兴市农科院从国内外引进的9个芦笋新品种在设施大棚内进行早期产量、农艺性状和总产量比较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NJ 982 F1、03411 F1、Avalim F1 3个品种(系)综合性状优于Grand F1(CK1)、Atals F1(CK2),主要表现为笋条直、笋尖紧、嫩茎粗大、早收性好、产量高,适宜在绍兴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设施;芦笋;品种比较;试验中图分类号:S6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3)22-0031-03芦笋学名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属百合科天门冬属。
雌雄异株,以食嫩茎为主。
其嫩茎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1]。
芦笋中含有特有的天门冬酰胺及多种甾体皂甙物质,是一种高档营养保健蔬菜,被列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有“蔬菜之王”的美誉[2]。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品种、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芦笋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
因而,对芦笋品种的科学选择显得非常迫切。
为此,我们从国内外引进了9个芦笋新品种,进行了设施栽培比较试验[3~5]。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参试芦笋品种(系)共9个:03411 F1 (中国)、 NJ 982 F1(美国)、UC 800 F1(美国)、Avalim F1(荷兰)、Vitalim F1(荷兰)、Darlise F1(法国)、Plamare F1(西班牙),Grande F1(美国,CK1)和Atlas F1(美国,CK2)为对照品种。
以上参试种子均由新昌丰岛集团提供。
1.2 试验地概况试验于2011年在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基地进行,保护地栽培,土壤类型为黄化青紫壤土。
绍兴位于浙江省的宁绍平原西部,东经120°35′,北纬30°,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芦笋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2 " 境 条 件 下 进 行催 芽 , 1 种 子 露 白后 , 8 C环 有 0 于 4月 1 4日定 植 于 塑料 中棚 内。芦 笋 种 子在 出 苗期 间对 温 度较 为敏感 , 发 的适 宜 温度 为 2 — 萌 5 3 " 0CE 。本 实验 用 温湿 度记 录仪记 录供 试 验所 用
本 实验 以阿波罗 、 一1 7 阿特 拉斯 、 UC 5 、 紫芦 笋 和哥兰德 五个美 国品种 为研 究对象 , 进行 品种 园艺
2 5日,0月 7 日测 量 第 一 分 枝 的 高 度 , 高 , 1 株 茎 粗 , 数, 量结果见 表 2 34 茎 测 、 、 。并 计 算 1 0月 7
3 西北农 林 科技 大 学 园艺 学 院, . 陕西 杨 陵 7 2 0 ) 1 1 0
提 要: 芦笋是我 国重要 的 出口创汇蔬 菜 , 随着种植 面积 的不 断扩大, 国已经成为世界 芦笋生产面积最 大的 我
国 家 。 本 实 验 以 阿波 罗 、 一 1 7 阿 特 拉 斯 、 芦 笋 和 哥 兰德 五 个 国 外 引 进 品 种 为 研 究 对 象 , 行 品 种 园 艺 UC 5 、 紫 进 性 状 的 比较 , 引进 品 种 的 种 植 推 广 提 供 参 考 。 为 关键词 : 笋 } 种 } 芦 品 比较
万 h , 立 1 0多个罐 头 厂 , 口量一 度居世 界 m 建 0 出 第 一[ 。江 苏省 于 1 6 2 ] 9 6年 在 扬 州 地 区发 展 芦 笋 生产, 当时 江苏 农 学 院 的赵 有 为 教 授 进行 了有 关 芦 笋栽 培 方 面 的研 究 。2 0世 纪 7 0年 代 后期 , 外
维普资讯
20() 0 8 3 陕西农 Nhomakorabea业
芦笋(F1)品种比较试验

防治绵 疫 病及褐 纹 病在 苗期 用 6 % 福 美锌 5 0 5 0
倍 液 喷雾 ;结 果期用 7 %百 菌 清可 湿性粉 剂 60倍 5 0
液 ,或 甲基 托 布津 6 0倍 、代 森 锰 锌 50倍 两剂 合 0 0
用连续 防治 2~3次 。
防治黄 萎 病 在 定 植 前 用 5 %多 菌 灵 可 湿 性 粉 0 剂处理 土壤 ,成 活 后 用 3 % D 0 T悬 浮 剂 30倍 液 灌 5 根 ,发 病 初 期 用 5 % 多 菌 灵 或 托 布 津 5 0倍 液 0 0
中 图 分 类 号 :¥ 4 . 646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0 2 . 1 (0 6 0 —5 1 3 5 89 7 2 0 ) 5 0 — 0 0 0
芦 笋 ( saa u o c ai)原 名 石 刁柏 ,原 产 A r sf i l p g f n s i
供试 品 种 系 2 0 年 美 国 、荷 兰 引 进 的 紫 色 激 01
情 ( upe F 、 沃 德 ( ed ) F 、 阿 特 拉 斯 P rl ) V re
芦 笋作 为高效 特 色蔬 菜 ,经济效 益 显著 。但 目 前 普遍 采用 U 80 、U 17的 代 种 ,芦 笋 的 产 C0 C5
摘 要 :经 5 的 品 比 试 验 结 果 表 明 ,从 美 国 、荷 兰 引进 的 芦 笋 杂 交 一 代 ( . 年 F )8个 品 种 ,具 有 笋 茎 粗 壮 、
产 量 高 、品 质 优 ,抗 病 性 强 等 优 点 , 其 中格 兰 德 F 、阿 特 拉 斯 、阿 波 罗 F 表 现 尤 佳 ,推 广 价 值 大 。 . . ‘ 关 键 词 :芦 笋 ( ;产 量 ;品 质 ;抗病 性 F)
绿芦笋新品种引进与筛选试验初报

S HA N G H A I V E G E T A B L E S
2 0 1 5 ( 1 ) : 3 0
由表 1 和表 2 可知, 杰 立 姆 茎 盘 嫩 茎 抽 发 数 最 多, 平均达7 . 6 枝/ 丛, 粗 细适 中 , 笋条顺 直 , 平 均笋 粗
表 l 各 参 试 芦 笋 品 种 的 生 物 学 性 状
2 . 2 各 参 试芦 笋品 种 的商品 性 、 产 量和 抗性
1 5 . 8 mm, 平 均单 茎 重 3 6 . 6 g , 整 齐一 致 , 畸形 笋 少 , 色
病, 产 量较 加州 8 0 0 高3 1 . 9 %。
3 小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
杰立姆( G i j i n l i m) 和 泽西 国王 ( J e r s e y K i n g ) 在商
品性 、 产 量 和抗 性 等 方 面 均 表 现 出色 , 综 合 表 现 与 目前 主 栽 品种格 兰德 ( G r a n d e ) 相近 , 它 们 由不 同 的 育种公 司育成 , 与 格 兰德 ( G r a n d e ) 遗传 背景 不 同 , 可 以作 为优 良品种 推 广 。
泽纯 正 , 商 品率 高 ; 第1 分 枝高 度 4 8 . 5 c m, 商 品性好 , 顶部 鳞片抱合 紧密 , 不 易散头 , 产量较加州 8 0 0高 4 4 . 4 %, 抗锈病 , 耐茎 枯 病 和 根腐 病 。泽 西 国 王 ( r .
s e y K i n g ) 生 长 势 比较 强 , 平均笋粗 1 5 . 4 mm, 嫩 茎 比 较 粗大 , 嫩 茎 大小 比较 均 匀 , 平均 单茎 重 3 3 . 4 g , 嫩 茎 顶部鳞 片抱合 紧凑 , 散 头部位高 , 抗 根腐病 、 茎 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 词 :芦 笋 ;新杂 交种 ;产 量
Co mp a r a t i v e Te s t o n Yi e l d s o f As p a r a g u s Cu l t i v a r s a n d Ne w Hy b r i d s
LI ANG Xu n y i , S HI Ch u n q i a n , LI Le b i n , XI N Ba i y a n g , HOU Yu l o n g ,
The r es ul t s s h owe d t ha t t h e ma t e r i a l s o f a ve r a ge y i e l ds pe r 66 7 m m o r e t ha n 2 0 00 kg we r e ZF8 9 1 , NJ 1 1 23,
we i g h t o f a s i n g l e mo r e t h a n 2 5 g we r e P u r p l e Pa s s i o n , Pa c i i f c P u r p l e , Z F 1 1 2 , ZF 8 9 2 , Pa t r o n , wh o s e s h o o t
试 验 研 究
Ve g e t a b l e s 2 01 7 . 1 1
不同芦笋品种及新 品系产量 比较试验
梁训义 2 ,石春钱 ,李乐斌 ,忻柏 阳 ,侯玉龙2 ,王连平 ,俞军镑2 ,吴建豪
( 1 . 浙江丰岛股份有限公司农业科技研发 中心 ,浙江 新 昌 3 1 2 5 0 0 ;2 . 浙江省农业科学 院 ,浙江 杭州 3 ,S7 3× M 1 4l, At l a s ,ZF1 21,ZF11 2,A va l i m ,V i t a l i m ;a nd t he ma t e r i a l s wi t h ea r l y or e a r l i e r
— 一
s p r i ng s ho ot s we r e Pa t r on,ZF1 21 ,ZF1 22,ZF1 1 1 ,ZF1 1 2,ZF1 1 7 ,UC1 57,At l a s ;t h e ma t e r i a l s of a v e r a g e
摘要 :以l 1 个第 四届国际芦笋 品种试验 中的品种和9 个 国内新育成品系 ( 共计2 0 个 )为试验材料 , 进行大棚栽培条件下的品比试验。在遭 受2 次水淹 的逆境条件下进行芦笋小 区产量 比较 ,2 0 1 3 —2 O 1 5 年
3 # - 的产 量测 定结 果表 明 :商 品笋平 均6 6 7 m 产 量 超过2 0 0 0 k g 的品种 有ZF 8 9 1 、NJ 1 1 2 3 、ZF 8 9 2( 丰 岛2 号 )、Z F 1 1 8 、S 7 — 3 ×MI 4 _ 】 、At l a s 、Z F 1 2 1 、Z F 1 1 2 、Av a l i m、Vi t a l i m等1 0 个 材料 ;春季 出笋 早和较 早 的 品 种 有P a t r o n 、Z F 1 2 1 、Z F 1 2 2 、Z F 1 1 1 、Z F 1 1 2 、Z F 1 1 7 、UC1 5 7 和At l a s 等8 个 材料 ;笋型较 大 ,平均 单 笋质 量 在2 5 g 以上 的品种有P u r p l e P a s s i o n 、P a c i i f c P u pl r e 、Z F 1 1 2 、Z F 8 9 2 和P a t r o n 等5 个材 料 。
A bs t r ac t :The c ompa r a t i ve t e s t wa s c a r r i e d o ut i n gr e e n ho us e f r om 20 1 3 t o 2 0 1 5 ,2 0 t es t c ul t i va r s i n c l ud i n g 1 1 c u l t i va r s s e l e c t e d f r om 4t h I nt e r na t i o na l As pa r a gus Cul t i va r s Tr i a l a n d 9 ne w h yb r i ds r om f
W ANG Li a n p i n g , YU J u n b a n g , W U J i a n h a o
( 1 . R 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 o f A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Z h e j i a n g T o y o s h i ma C o L . t d , X i n c h a n g 3 1 2 5 0 0 , C h i n a ; 2 . Z h e j i a n g A c a d e m y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 H a n g z h o u 3 1 0 0 2 1 . C h i n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