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学试卷(郭冠中整理)

燃烧学试卷(郭冠中整理)
燃烧学试卷(郭冠中整理)

内蒙古科技大学2005 /2006学年第二学期

《燃烧理论与设备》考试试题

课程号:070422-0 考试方式:闭卷

使用专业、年级:热动04-1,2,3 任课教师:刘中兴

考试时间:2006-12-20 14:30-16:30

一、概念题(每题4分共40分)

1 说明煤的化学组成以及各种组分对煤质特性的作用。

2 煤的化学组成有哪几种表示方法,具体说明每一种表示方法含义。

3 造成不完全燃烧的原因有哪些?

4 链锁反应有哪几个基本类型和基本步骤?

5 什么是强迫着火?举出两个强迫着火的实例。

6 火焰传播的基本方式有哪几种?

7 写出液体燃料燃烧的基本过程。

8 煤粉燃烧器分哪几种类型

9 说明碳表面气固异相反应的五个步骤。

10 什么煤的高发热量和低发热量?

二简述题每(1-2题每题10分,第3题6分共26分)

1 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简述各种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 简述热力着火理论。利用放热曲线和散热曲线的位置关系,分析说明散热强度

对着火的影响。

3 说明扩散火焰式煤气燃烧器和全预混火焰煤气燃烧器的特点和安全特性。

三利用学过的理论解释下列现象(每题4分,共16分)

1、煤堆在煤场上日久后容易自燃

2 、在煤堆安装若干通风竖井深入煤层深处,可防止自燃。

3 、管子横截面积F越大,扩散火焰高度越高。

4 、环境中氧浓度越低,扩散火焰高度越高。

四计算题18分

已知某烟煤的成分为:C燃=84.32%;H燃=5.36%;O燃=4.12%,N燃=1.85%;S燃=4.35%,A干=7.68%;W用=3.0%;

求:燃料发热量(5分);理论空气需要量(5分);燃烧产物生成量(5分);

成分(3分)。(空气中的水分可忽略不计)

《燃烧理论与设备》考试试题B

一、概念题(每题4分共40分)

1 气体燃料的化学成分有哪几种表示方法,具体说明每一种表示方法含义。

2 造成不完全燃烧的原因有那些?

3 链反应过程分为哪几个基本阶段(步骤)?

4 什么是自燃着火?说明自燃着火的两个条件。

5列出至少三种火焰稳定的基本方法。

6 影响火焰正常传播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写出至少三种。

7液体燃料燃烧有哪几种基本方式?

8液体燃料燃烧的基本过程有哪些特点?

9 碳表面气固异相反应有哪几个基本步骤?

10什么煤的高发热量和低发热量?

二简述题

1 、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物质的浓度、温度如何影响反应的速率?10分

2、简述热力着火理论。利用放热曲线和散热曲线的位置关系,分析说明不同壁温对

着火的影响。10分

3 、分析为什么煤堆在煤场上日久后容易自燃,提出防止自燃的措施。7分

4 、说明扩散火焰式煤气燃烧器和全预混火焰煤气燃烧器的特点和安全特性。

四计算

某厂加热炉采用混合煤气作为燃料,该炉子的热负荷为6980KW,混合煤气的成分见

试计算:

1 该混合煤气的发热量时多少?5分

2 每小时供应炉子多少立方米煤气?5分

3 为保证完全燃烧,若要求空气消耗系数为1.05,每小时供应多少立方米空气?8分

4 每小时理论废气量有多少?8分

(计算时忽略炉子的吸气和漏气,忽略空气中的水分)

计算中可能用到的资料:

Q低=4.187(3046×CO%+2580×H2%+8550×CH4%+14100×C2H4%+5520×

H2S%+….)

L0=4.76〔0.5CO+0.5H2+∑(n+m/4)CnH m+3/2H2S-O2〕×10-2

V0= [CO+H2+∑(n+m/2)CnH m+2H2S+CO2+N2+H2O]/100+0.79L0

《燃烧学》考试试题A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燃料低发热量 2、着火点 3、扩散火焰 4. 火焰的正常传播速度5. 异相燃烧

二、填空题(共6题,每空2分,共26分)

1. 煤的工业分析内容是测定、、、。

2. 根据影响燃烧过程的化学动力学因素和扩散因素的不同,燃烧过程可分

为、、。

3. 在工业炉的燃烧技术中,常用到的射流类型有:圆形断面的自由射

流、、、等。

4. 强制漩涡的外围是自由涡,二者的整体叫做。

5. 在燃烧过程中导致回火的根本原因是。

6. 天然气烧嘴燃烧的特点是。

三、简答题(共3题,共29分)

1. 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简要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其它们的关系?

2. 简述火焰稳定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10分)

3. 异相燃烧反应一般包括哪几个阶段?(9分)

四、综合计算题(共1题,每题30分,共30分)

1. 某窑炉用煤气为燃料,其干基成分为:

CO2:4.5%,CO:29.0%,H2:14.0%,CH4:1.8%,C2H4:0.2%,H2S:0.3%,N2:50.2%

湿煤气含水量为4%。当a=1.1时,计算:

1)燃烧所需空气量

2)燃烧所产生的烟气量

3)燃烧该煤气能达到的最高温度

4)当该炉窑加热物料所需温度为1800℃,该炉炉温系数为0.75,那么生产时只预热空气需预热到多少?

《燃烧学》考试试题 B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燃料高发热量

2、自燃着火

3、化学反应速率 4. 栾肯涡5. 过剩空气系数

二、填空题(共6题,每空2分,共26分) 1. 硫在煤中有三种存在形态: 、 、 。 2. 链锁反应有 、 、 基本步骤。

3. 火焰传播的基本方式有 和 。

4. 影响理论燃烧温度的因素有燃料种类、 、 、 、空气富氧程度。

5. 层流下燃烧前沿面的传播速度叫 。

6. 当燃料和空气分别通入燃烧室燃烧是形成的火焰是 火焰。

三、简答题(共4题,共36分)

1. 天然气烧嘴燃烧有什么特点?(6分)

2. 简述阿累尼乌斯定律和质量作用定律。(10分)

3. 说明碳表面气固异相反应的步骤,写出表面遮盖率的含义。(10分)

4. 为什么煤堆在煤场上日久后容易自燃;在煤堆安装若干通风竖井深入煤层深处,可防止自燃?(10分)

四、综合计算题(共1题,每题23分,共23分) 1. 已知某烟煤的成分为:C 燃=84.32%;H 燃=5.36%;O 燃=4.12%,N 燃=1.75%; S 燃=4.35%,A 干=7.68%;W 用=3.0%;试求: 1) 燃料的应用基(5分); 2) 燃料发热量(5分); 3) 理论空气需要量(5分);

4) 燃烧产物生成量(5分);

5) 烟气成分(3分)。(空气中的水分可忽略不计)

________________学生学号:□□□□□□□□□□□□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

内蒙古科技大学2007/2008 学年第一学期

《燃烧理论与设备》考试试题B

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

1.说明煤的化学组成以及各种组分的作用。

2.写出固体材料干燥成分的定义和表达式。

3.燃料在完全燃烧时的产物中有哪些主要成分?

4. 链锁反应有哪几个基本步骤和基本类型?

5. 什么是强迫着火?举出两个强迫着火的实例。

6. 什么是煤的高发热量和低发热量?。

7. 火焰传播的基本方式有哪几种?

8. 说明预混火焰式煤气燃烧器的燃烧特点和安全特性。

9. 液体燃料燃烧有哪几种基本方式?

10. 说明碳表面气固异相反应的五个步骤。

二、简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简述各种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简述热力着火理论并分析说明散热强度对着火的影响。

三、问答与解释(共2题,每题6分,共12分)

1. 分析煤堆在煤场上日久后为什么容易自燃,提出防止自燃的措施。

2. 分析扩散火焰式燃烧器的下列现象:

管子横截面积越大,扩散火焰高度越高。

环境中氧浓度越低,扩散火焰高度越高。

四四、计算题(18分)(第一小题3分,2-4题每题5分)某厂加热炉采用混合煤气作为燃料,该炉子的热负荷为6980KW,混合煤气的成分见下表,

试计算:

1 该混合煤气的发热量时多少?

2 每小时供应炉子多少立方米煤气?

3 为保证完全燃烧,若要求空气消耗系数为1.05,每小时供应多少立方米空气?

4 每小时理论废气量和实际废气量有多少?

(计算时忽略炉子的吸气和漏气,忽略空气中的水分)

计算中可能用到的资料:

Q低=4.187(3046×CO%+2580×H2%+8550×CH4%+14100×C2H4%+5520×

H2S%+….)

L0=4.76〔0.5CO+0.5H2+∑(n+m/4)CnH m+3/2H2S-O2〕×10-2

V0= [CO+H2+∑(n+m/2)CnH m+2H2S+CO2+N2+H2O]/100+0.79L0

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

1.说明煤的化学组成以及各种组分的作用。

●各种煤都是由某些结构极其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有关这些化合物的分子

结构至今还不十分清楚。根据元素分析值,煤的主要可燃元素是碳,其次是氢,并含有少量的氧、氮、硫它们与碳和氢一起构成可燃化合物,称为煤的可燃质.除此之外,在煤中还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不可燃的矿物质灰分(A)和水分(W),称为煤的惰性质。

●一般情况下,主要是根据煤中C、H、O、N、S诸元素的分析值及水分和灰分

的百分含量来了解该种煤的化学组成。

●碳(c) :碳是煤的主要可燃元素。它在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煤的炭化程度越

高,含碳量就越大。

●氢(H):氢也是煤的主要可燃元素,它的发热量约为碳的三倍半,但它的含量

比碳小很多。当煤的炭化程度加深时.由于含氧量下降,氢的含量是逐渐增加的,并在含碳量为85%时达到最大值。以后在接近无烟煤时,氢的含量又随着炭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减少。

●氧(O) 氧是煤中唯一的有害物质,因为它和碳、氢等可燃元素构成氧化物而

使它们失去进行燃烧的可能性。

●氮(N) 氮在一般情况下不参加燃烧反应,是燃料中的惰性元素。但在高温条

件下,氮和氧形成NOx,这是一种对大气有严重污染作用的有害气体。煤中含氮量为0.5-2%,对煤的干馏工业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氮素资源,例如,每100kg煤可利用其中氮素回收7-8kg硫酸铵

2.写出固体材料干燥成分的定义和表达式。

●煤的含水量(全水分)很容易受到季节、运输和存放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所

以燃料的应用成分经常受到水分的波动而不能反映出燃料的固有本质。为了便于比较,常用不含水分的干燥基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来表示燃抖的化学组成,称为“干燥成分”。即

●C干%+H干%+O干%+N干%+S干%+A干%=100%

3.燃料在完全燃烧时的产物中有哪些主要成分?

4. 链锁反应有哪几个基本步骤和基本类型?

分支链锁反应和不分支链锁反应

步骤:链的激发;链的传递;链的中断

5. 什么是强迫着火?举出两个强迫着火的实例。

外界对局部的可燃混合物进行加热,并使之着火,之后火焰传播到整个可燃混合物中,这种使燃料着火的方法成为强迫着火。

热球点火;电火花点火;热金属块点火;辐射能点火;电热丝点火;热气流点火等

6. 什么是煤的高发热量和低发热量?

7. 火焰传播的基本方式有哪几种?

8. 说明预混火焰式煤气燃烧器的燃烧特点和安全特性。

9. 液体燃料燃烧有哪几种基本方式?

10. 说明碳表面气固异相反应的五个步骤。

(1)氧必须扩散到碳表明(2)扩散到碳表面的氧被表面吸附(3)吸附在碳表面的氧在表面进行反应,形成反应产物(4)反应产物从表面解吸(5)解吸的产物从碳表面扩散出去。

燃烧学复习题(超全)

1.说明煤的化学组成、挥发份及灰分、水分、碳分等对煤质特性的 影响? 煤的化学组成主要由碳(C)、氢(H)、氧(O)、氮(N)、硫(S)等元素组成: 碳是煤中主要的可燃元素,在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煤的炭化程度越高,含碳量就越大;含碳量高的煤难以着火与燃烬,但是发热量很高。 氢也是煤中主要的可燃元素,有效氢的发热量很高,是碳发热量的3~4倍,煤中氢含量先随着炭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煤中含碳量为85%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炭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 氧是煤中有害的不可燃元素,煤中含氧量随着炭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煤中氧含量的存在会使煤发热量降低。 氮是煤中的有害不可燃元素,其存在不但降低煤的发热量,而且会生成NOx 等污染物; 硫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在煤燃烧过程中会生成SOx等有害污染物。 挥发分是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850℃时析出的气体。挥发分含量多的煤,着火容易,着火温度低,燃烬容易;挥发分含量少的煤,着火温度高,着火困难,燃烬非常困难。 灰分是指煤中所含的矿物质在燃烧过程中经过高温分解和氧化作用后生成的一些固体残留物。灰分含量高的煤不仅使煤的发热量减小,而且影响煤的着火与燃烧。由于燃烧烟气中飞灰浓度大,使受热面易受污染影响传热、降低效率,并使受热面易磨损而减少寿命。同时,对排烟中的含尘量必须采用高效除尘措施,使排烟中含尘降低到合格的排放指标。在煤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煤的灰熔点,否则容易造成结渣,不利于燃烧过程中空气的流通和气流均匀分布,破坏燃烧过程的稳定运行。 水分是煤中的不可燃成分,其存在不仅降低了燃料的可燃质含量,含水量大的燃料发热量低,不易着火、燃烧,而且在燃烧时还要消耗热量使其蒸发和将蒸发的水蒸气加热,降低燃烧室温度,使锅炉效率降低,并使排烟损失加大,还易在低温处腐蚀设备。含水量大的煤使得制粉设备制粉困难,需要高温空气或烟气干燥。同时,水分大的煤也不利于运输,并使成本增加。但是,在高温火焰中水蒸气对燃烧具有催化、媒介作用,可以加速煤粉焦碳的燃烧,可以提高火焰黑度,增加火焰及烟气的辐射放热强度,加强燃烧室炉壁的辐射换热。另外,水蒸气分解时产生的氢分子和氢氧根可以提高火焰的热传导率。这样,水分使飞灰中碳粒减少,从而使机械不完全损失减少,TSP减少,同时水分的蒸发有利于疏松煤层,增加孔隙率,改善燃烧。因此综合考虑,应以合适水分为好。 煤中碳分包括固定碳和游离碳。固定碳是指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煤中挥发分析出后剩下的固体物质中的含碳量;游离碳是指挥发分中的含碳量。一般来说,煤的煤化程度越高,挥发分含量越少,固定碳含量越高。煤中固定碳含量高,不利于煤的着火和燃烧,煤难以燃烬。 2.什么是有效氢,什么是化合氢? 有效氢:与碳、硫结合在一起的氢,也叫可燃氢,可进行燃烧反应,并放出

(整理)数学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610高等数学》考试大纲 (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初步两部分) 一、试卷结构 (一)内容比例 高等数学约85% 线性代数初步约15% (二)题型比例 填空题与选择题约30%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约70% 二、参考书 《高等数学》同济大学最新版 《线性代数》同济大学最新版 高等数学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反函数、复合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简单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的建立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以及它们的性质函数的左、右极限无穷小无穷大无穷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最大值、最小值定理和介值定理)。 考试要求 1. 理解函数的概念会作函数符号运算并会建立简单应用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 2. 了解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和有界性。 3. 理解复合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 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图形。 5. 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的左、右极限概念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 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7. 理解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8. 理解无穷小、无穷大以及无穷小的阶的概念,会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 9. 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0. 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和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最大值、最小值定理和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 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及其方程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反函数、

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一、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1、定义 ?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情绪与情感的产生基础不同 情绪更多是与生理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而情感则是与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 (2)情绪与情感的表现形式不同 ?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暂时性、冲动性和外显性。 ?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和内隐性。 (3)情绪与情感发生、发展的时间不同 ?就人类个体而言,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产生于后。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1)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 (2)对人类而言,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表现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影响。 3、情绪与情感的功能 (1)信号功能 (2)感染功能 (3)调节功能 (二)情绪与情感的机体变化 1、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 2、机体外部的表情变化 ?表情指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包括: ?面部表情 ?身段表情 ?言语表情 二、情绪与情感体验 (一)情绪的强度 (二)情绪的紧张度 (三)情绪的快感度 (四)情绪的复杂度 三、情绪与情感的种类 (一)情绪的种类 1、心境 ?心境是一种带有渲染作用的,比较持久而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生活的情绪状态。 ?心境的特点:弥散性 2、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激情状态下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 3、应激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应激状态下个体的身体机能将得到极大的激发。 ?频繁的应激容易破坏身体的免疫机能,影响身体健康。 心理视窗——应激的影响 ?霍姆斯和瑞(Holmes&Rahe,1967)编制了一个应激评定量表。这个量表指出大量应激由43种不同的经历 造成。 ?霍姆斯和瑞把一年中个人所受应激事件的总和150或更高的值定为生活转折点。如果这年的生活事件变化

燃烧学试卷-答案教学提纲

一、单选题(2分/个) 1、不属于常用防止脱火的措施的为:D A喉口加装收缩段,但喉口直径不变B加稳焰器C使用冷却装置D利用钝体 2、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B A液体燃烧的过程包括雾化、受热蒸发、扩散混合、着火燃烧B油滴燃烧属于预混燃烧 C提高燃烧室的温度水平有利于强化油雾燃烧 D异相燃烧是指不同相的物质之间发生的 3、碳的()反应是自我促进的,而()反应是自我抑制。A A氧化/气化 B气化/氧化 C还原/氧化D氧化/还原 4、已知燃料成分,下列量可以确定的是:D A着火温度B理论发热温度C理论燃烧温度D实际燃烧温度 5、影响碳球燃尽速度的主要因素是:D A碳球表面二氧化碳浓度B碳球燃尽时间C碳球直径D碳球表面氧气浓度分 6、涡轮增压装置对汽车发动机的作用不包括:D A能提高汽车发动机内的燃料气体的化学反应速度 B能减少汽车发动机内燃料气体的燃烧 C提高汽车发动机的功率 D能提高汽车发动机内燃料气体理论发热温度 7、能用来描述动量、热量和质量相似的准则数是:C A普朗特数,雷诺数,努塞尔特数和舍伍德数 B普朗特数,施密特数,努塞尔特数和 C普朗特数,施密特数,努塞尔特数和舍伍德数 D普朗特数,施密特数,努塞尔特数和雷诺数 8、依靠传热与传质进行火焰传播的是:C A爆震B爆炸C正常传播D爆燃 9、对于影响自燃着火温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散热系数减少有利于着火B燃料活性强易着火 C系统初始温度升高容易着火D产热散热相等有利于着火 10、静止空气中球形碳粒燃烧,当温度为900℃时:B A只存在二次反应B一次反应,二次反应并存C只存在一次反应D以上都不对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错误的说明理由,5分/个) 1、复杂反应所形成的最终产物由几步反应所完成,故可用质量作用定律直接按反应方程判断反应物浓度关系。 答:错。复杂反应,所形成的最终产物是由几步反应所完成的,故化学反应方程式并非表示整个化学反应的真实过程,故无法用质量作用定律直接按反应方程判断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关系 2、家用煤球炉在800多摄氏度能稳定燃烧,而大型煤粉炉要在1300℃以上才能稳定燃烧,因此,由细小煤粉反应活性好的理论可以得知:因此家用煤球炉比大型煤粉炉更实用。 答:停留时间是影响燃烧热工况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停留时间越长,燃烧热工况越好。家用煤球炉中,煤的停留时间可以达到几个小时,而大型煤粉炉中,煤粉颗粒在炉膛内却只能停留2到5秒,因此家用煤球炉在较低温度下即可以维持燃烧稳定,而大型煤粉炉却需要较高炉膛温度来维持燃烧稳定。

绿规考试内容整理

1、《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中、小城市的划定标准 2、城市的定义 3、城市及城市化水平的定义 4、城市热岛效应 绿地可以改善城市小气候(城市热环境状况) 5、绿地分类五个大类的定义,对各小类的理解,三个指标公式,绿地率与绿地覆盖率的区别,对条文说明的理解,各绿地率的指标规定 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景观、文教和应急避险等功能,有一定游憩和服务设施的绿地 防护绿地:用地独立,具有卫生、隔离、安全、生态防护功能,游人不宜进入的绿地。主要包括卫生隔离防护绿地、道路及铁路防护绿地、高压走廊防护绿地、公用设施防护绿地等 广场绿地以游憩、纪念、集会和避险等功能为主的城市公共活动场地 附属绿地:附属于各类城市建设用地(除“绿地与广场用地”)的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等用地中的绿地 区域绿地: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具有城乡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保护、游憩健身、安全防护隔离、物种保护、园林苗木生产等功能的绿地 公式: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城市绿地率 各绿地率的指标规定 1、如何理解规划含义 规划,通常的含义是选择、设定未来的某一时点的目标,相对于那时的目标对比现实 Word 文档

状况,在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手段使现实向目标发展,趋向于、接近于目标。 规划具有多种含义:①“规划”的过程②这种过程的结果 规划是在实际工作中要贯彻的”计划”,这种计划又可以服务于不同的意图。 规划是实际行动的指导,因此目标必须具备确定性、专一性、合理性、有效性及可行性。其作为实际行动的基础,更应充分考虑实际行动中的可能情况,以及对未知的可能情况做具体的预防措施,以降低规划存在的漏洞或实际行动中的可能情况的发生所产生的不可挽回的后果或影响。 规划需要准确而实际的数据以及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整体到细节的设计。依照相关技术规及标准,制定有目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行动方案。规划的制定从时间上需要分阶段。规划讲究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对于风景园林专业而言,绿地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研究容。绿地规划是指城市绿地(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和道路绿化与水体绿化以及重要的生态景观区域等在规划时统一考虑,合理安排,形成一定的布局形式。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即使一个城市的绿地指标达到要求,但如果其布局不合理,那么它也很难满足城市生态的要求以及市民休闲娱乐的要求。反之,如果一个城市的绿地不仅总量适宜,而且布局合理,能与城市的总体规划紧密结合,真正形成一个完善的绿地系统,那么这个城市的绿地系统将在城市生态的建设和维护以及为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城市的其他系统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城市的四大功能与城市绿地有什么关系 从《雅典宪章》中,可以得知城市的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 城市绿地与居住功能的关系:居住绿地,要建设好居民区的绿地环境,使居民住在一个清洁、优美、舒适的环境中,满足城市居民第一层次的需求。绿地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功能 城市绿地与工作功能的关系:城市绿地需要满足日常休息娱乐活动,因为人们在紧繁忙的劳动以后,需要休息娱乐,来调剂生活,需要适宜的环境载体。 城市绿地与游憩功能的关系:城市四大功能之一——游憩,城市绿地非常重要的使用功能就是游憩。休闲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人们在紧繁忙的劳动以后,需要游憩,这是生理的需要。这些游憩活动可以包括安静休息、文化娱乐、体育锻炼、郊野度假等。这些活动可帮助人们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利用一些大的公园或专业公园及郊区的度假区或风景名胜区的绿化,满足人们周末度假休闲的需要,,提供“亲近大自然,放松好心情”的好去处,满足“黄金周”的休闲需要。 城市绿地与交通功能的关系:交通绿地可以减轻噪音、吸收废气净化空气、遮阴等等,在交通道路上,给驾驶者及行人带来良好的视觉感受和行驶感受。 3、划分霍华德田园城市和勒柯布西埃的垂直花园城市对城市发展不同侧 重,并指出对城市绿地布局会带来什么影响。 田园城市理论是1898年由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提出的,其基本构思立足于建设城乡结合、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霍华德认为理想的城市应兼有城乡的特点,形成互相吸引的结合体。这种城乡结合体称为田园城市。霍华德希望将城市中聚集的人群分散到郊区,形成卫星城镇,让人们在工作之余过上理想的田园生活。 而柯布西耶则在“田园城市”的基础上,为适应城市人口密度高的条件,否定了霍华德关于人口郊区化的设想,转而提出了“垂直花园城市”和“光明之城”的构想,把高层住宅立在城市中央,配以花园景观,并以汽车和高速路、立交桥连接市民的交通和出行。 两者的相同点都是对城市规划的思考,是对城市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对现有城市面临困境的思考;描述的都是两者心中的理想城市;都强调充足的、空间、绿地。 不同点: 面对大城市发展的困境,E.霍华德和勒柯市西埃提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解决方法。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倾向于人口分散,实现“田园城市”的理想;勒柯市西埃倾向于人口集中,主以先进的工业技术发展和改造大城市。 霍华德是一位社会改革家,基于社会改革思想,从空想社会主义出发,更多体现的是 Word 文档

盘点培训内容

盘点培训内容 一、盘点的目地 使公司及时地掌握新商场的经营状况与盈亏情况,以及现有商品的库存情况,以进一步使公司实现的数据化管理减少损耗。 二、盘点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盘点前的准备工作: 1、首先整理货贺商品以及标签的对应情况,实行商品定位(包括 无条码无标签商品) 2、货架号码编组及人员盘点配置表的制作。 3、区域抄写盘点表,抄写时应注意: (1)按商品条码抄写,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按货架编号抄写,杜绝漏抄、错抄、多抄。 (3)条码,品名,规格,单位必须写清楚,最后写上抄写人姓名, 一组货架抄写一份。 (4)抄写完毕后,上交到办公室。 4、整理商品,使商品陈列到达到一目了然,内外一致,准备盘点。 (二)盘点中的具体事项: 1、盘点前对所有商品进行一次还原工作。 2、盘点人员拿到盘点表后,确定盘点区域,对准商品条码,一种 一种点数,点数时应认真仔细,以最小单位计数。 3、遇到问题及时上报。 4、盘点中分实盘人,复盘人,免检人。

实盘人负责初始盘点,复盘人,在实盘人盘点后开始得复点一次, 复检人负责抽查。 5、盘点中遇到盘点表上无此商品信息时,应补在这一组商品的最 后面。 6、如盘点到后面,有前面点过的商品出现时,也应补在这一组的 后面,并注明原因。 7、盘点中有外包装一样的商品,应仔细辨认盘点时按商品条码点 数。 8、注意端架旁挂的小东西,如无编号都计入端架内点数。 9、盘点时应见物盘物,盘点时该商品如售完,应在数量栏中埴写 “0”,不能乱涂乱写。 (三)盘点后的整理工作: 1、盘点的人员应主动进行整理货加商品的工作。地面卫生,商品 还原等工作。 2、检查仓库,电子秤等的电源是否关闭,柜门冻柜盖是否盖好。 3、所有工作完成后,员工应有秩序地列队从员工通道离开,应主 动配合防损员进行安检工作 三、盘点纪律: 1、不得在卖场内大声喧哗打闹,盘点完毕的人员应主动帮助其他 人盘点。 2、盘点中严禁出现偷吃偷喝,偷拿现象,如发现作内盗处理。 3、盘点过程中任何人员不得出入卖场,有特殊情况经办公室同意 方可,并说明情况。 4、服从公司统一安排调动。

犯罪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汇总版)

犯罪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犯罪心理:犯罪心理是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 2.初犯:是相对累犯而言的犯罪人类型,是指具有犯罪心理发生、发展的复杂过程和激烈的犯罪动机斗争过程的第一次违法犯罪者。 3.投射作用:是个人将自己具有的不良性格、观念、欲望、态度等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同样具有这些特征的一种防御机制。 4.意志过程:下定决心,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便是意志过程 5.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是从吸收客观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到形成主体犯罪心理的过程和规律 6.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由犯罪心理的整合到发动犯罪行为的过程和规律 7.防御机制:是个体为了消除由心理冲突或挫折所引起的焦虑,维护和恢复心理平衡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8.天生犯罪论:龙勃罗梭以惯犯和重大犯罪者为研究对象,并通过解剖罪犯的头盖骨及身体各部位的研究,发现罪犯与正常人在生理构成上有很大不同,罪犯在生理上表现出一种返祖现象,以此提出了天生犯罪论。 9.虞犯:有犯罪征兆者(虞犯),即最有可能犯罪的人 10.情感过程: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是伴随着喜、怒、哀、乐、惧、欲等情绪或情感体验,并根据自己或社会的需要采取亲近还是疏远的态度的过程 11.挫折攻击论:当人的一个动机、行为遭到挫折后,就会产生攻击和侵犯性反应,从而引起犯罪。 12.心理状态:是指人在一定时间内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 13.事实的犯罪行为:是指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和是精神病患者所实施的犯罪行为。 14.犯罪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的一门学科 15.心理过程:心理现象的动态表现形式 16.个性心理:心理现象的静态表现形式 17、自卑感论:人具有保护自己、追求优越的本能,的权利欲,当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形成自卑感。 18、偶犯:指那些存在不良心理因素,在某种情境出现时发生犯罪行为的个体

消防燃烧学函授试卷(三)

《消防燃烧学》函授试卷(三) (考试时间: 年 月) 一、概念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扩 散 2、闪 燃 3、爆 轰 4、热惯性 5、空气消耗系数 二、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空1分,共20分) 1 )、( )和( )。 2、高聚物燃烧的最突出的特点是( )、( )和( ) 3、热自燃理论认为体系能否着火取决于( ),碘值高的涂油物自燃是因为( )。 4、可燃混气的热容越大,着火感应期( );可燃混气的导热系数越大,着火感应期( );混气的燃烧热( ),着火感应期越短。 5、火灾中热烟气的毒性主要表现在( )、( )、 ( )三个方面。 6、木材密度越大,燃烧速度越( );比表面积越大,燃烧速度越( )。 7、粉尘发生二次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 8、可燃固体发生阴燃应具备的条件是( )和( )。 9、当氧气浓度低于( )时,大多数的燃烧反应都会因缺氧而自行熄灭。 三、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二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 案填在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12分) 1、正确的是 ( ) A .点火源能量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危险性越大 B .惰气含量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窄,危险性越小 C .初温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高,危险性越大 D .压力越大,气体的爆炸极限越宽,危险性越大 2、下列有关气体可燃物扩散火焰高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火焰高度随管内燃气流速的增大而升高 B .火焰高度随管道直径的增大而升高 C .火焰高度随环境氧含量的增大而升高 D .火焰高度随可燃物完全燃烧空气需要量增大而升高 3、关于扩散燃烧时火焰锋面处可燃气和空气扩散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 )A .火焰锋面处可燃气和空气的扩散速度相等 B .火焰锋面处可燃气的扩散速度比空气的扩散速度大 C .火焰锋面处可燃气的扩散速度比空气的扩散速度小 D .火焰锋面处可燃气和空气按化学计量比扩散 4、下列有关可燃物自燃点和闪点排序正确的是 ( )A .乙烷的自燃点比乙醇的自燃点高 B .正戊烷的闪点比异戊烷的闪点高 C .乙醛的自燃点比乙醇高 D .正戊醇的自燃点比异戊醇高 5、有关固体表面火焰传播速度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垂直向上燃烧的火焰传播速度比水平方向要快 B .材料热惯性越高,火焰传播速度越快 C .材料表面获得的辐射热越高,火焰传播速度越快 D .环境温度越高,火焰传播速度越快 6、有关可燃混气的最小引燃能说法中错误的是 ( )

员工培训的内容一般都有哪些

员工培训的内容一般都有哪些 员工培训已成为企业最急迫的任务,高素质的员工已成为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这是爱汇网小编整理的员工培训的内容一般都有哪些,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意志培训 意志培训的形式主要是军训,其目的是为了培养新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朴素勤俭的 作风和团队协作的意识。 军训的时间长短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给与确定,但最少一周,最多一个月为宜。时间太少,新员工还没进入状态就结束了,时间太长会造成员工的厌烦心理,再说企业的成本也会大幅增加。 军训期间,建议晚上不要用来搞军事训练,而应利用这个时间开展多样化的各类活动,以丰富生活,淡化军训的枯燥感。比如可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演讲竞赛、辩论赛、 小型联欢会等,这样既能加强新员工之间的熟悉交流,也能为企业发现一些优秀的人才。 认知培训 认知培训主要包括企业概况、企业主要管理者介绍、企业制度、员工守则、企业文化 宣讲等内容,学习的方式实行集中培训,并由公司的管理者和人力资源部门主讲。认知培训主要是帮助新员工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企业、了解企业,从而尽快找准自己的企业中的定位。 认知培训时间2天为好,建议增加1天带领新员工参观公司的工厂或代表性的地方,并安排座谈交流。认知培训结束后一定要进行认知性的测验,以强化企业的各项基本知识 在员工脑中的记忆和理解。 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是为了使新员工尤其是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完成角色转换,成为一名职业化的 工作人员。其内容主要包括:社交礼仪、人际关系、沟通与谈判、科学的工作方法、职业

生涯规划、压力管理与情绪控制、团队合作技能等,培训的方式是集中培训,讲师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内外部均可。 需要注意的是职业培训的形式一定要多样化,不宜用宣讲式,尽可能采用互动式,让 新员工在互动的过程中领悟所学的知识,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自如。当然,职业 培训结束时还是可以进行考核的,建议采用开放式的考核方式,比如论文或者情景模拟等。 技能培训 技能培训主要是结合新员工即将上任的工作岗位而进行的专业技能培训,现在很多的 企业的“师徒制”就是技能培训的表现形式之一。 个人认为技能培训有两种培训模式:一是集中培训,即将岗位技能要求相同或相似的 新员工集中起来进行培训,这样可以扩大技能的传播范围,节约培训成本,但沟通难以深入,并且要达到一定的人数才适合集中培训;一是分散式培训,即由技能熟练的老员工对相应岗位的新人进行指导,并确定指导责任制,一名老员工可以指导一名或多名新员工。不过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是将这两种培训模式结合起来运用,使技能培训作的更好。 企业意义 新员工培训对企业的意义:如果说招聘是对新员工管理的开始,那么新员工培训是企业对新员工管理的继续。这种管理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将企业的发展历史、发展战略、经营特点及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介绍给新员工时,对员工进入工作岗位有很大的激励作用,新员 工明确了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后,员工可以实现自我管理,节约管理成本。 个人意义 新员工培训对个人的意义:新员工培训对于个人来说是对企业进一步了解和熟悉的过程,通过对企业的进一步熟悉和了解,一方面可以缓解新员工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由此产生的 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新员工对企业不切合实际的想法,正确看待企业的工作标准、工作要求和待遇,顺利通过磨合期,在企业长期工作下去。 新员工培训是新员工职业生涯的新起点,适应新组织的行为目标和工作方式。

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整理-简答论述(教育心理学)

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1.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 2.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 3.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意义: 中学生心理发展呈现出特定阶段的特征,在这一阶段内,认知发展、观察力发展、记忆力发展、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等各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教育工作者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个别差异,从而使教育活动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育心理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发挥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不仅能够给新课程改革提供科学理论上的指导,而且能够为解决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研究方法上的指导。1、科学理论上的指导:a.为教育现象解释与研究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b.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 c.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2、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a.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b.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性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

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学生对学与教过程的影响: 1、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以年龄差异为例,年龄差异主要体现为思维水平的差异。 2、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他们是所有学习和教学的重要内在条件。 智力的个体差异: 表现在三个方面: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有所不同。 2、结构差异,即智力在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3.早晚差异,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智力差异既有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又有后天的生活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还有个体的主观努力的影响。在后天的影响因素中,学校教育在能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开发学生的智力就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学校通过以下途径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及时进行早期教育;通过教学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在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发学生的智力等。 青少年时期个性的发展: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意志方面。中学生的意志特征主要体现在是否遵纪守法(自觉性);有无自制力;对学习、工作的坚持性程度以及胆量的大小上。一般来讲,初中生的意志是不稳定的,特别是克服困难的毅力不够;到了高中,学生的意志力才日趋稳定。2、情感方面。就情感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及主导情感来说,初中生情绪变化很大,易冲动,情感和爱好都还不够稳定,因而缺乏持久性;到了高中,情感特征基本定型。3、理智方面。学生的智力差异主要表现在思维的类型上以及智力品质上。一般来说,初中生处于发展兴趣爱好、培养智能的最活跃时期;而高中生处于理智特征的成熟期,亦即思维的成熟期。

工程燃烧学试卷

工程燃烧学试卷 第 1 页共 2 页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5分,共10分) 1、着火热 2、绝热火焰温度 3、层流燃烧 4、反应焓 焓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燃烧过程的特点:1) ;2) 2、盖斯定律指的是 3、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 4、活化能E指的是 、煤的可磨性系数指的是: 5 三、单项选择题(3分/每小题,共30分) 1、“一定体积的气体的摩尔数与其压力成正比”,气体压力,,,时该结论成立。 A:小于1MPa; B,5MPa; C:大于15MPa 2、可以用质量作用定律来描述反应速率的化学反应是:,,,,, A:基元反应; B:分支反应; C:燃烧反应 3、对总体反应而言,当反应物浓度增加而反应速度却降低时,则反应的级数是:, 第 2 页共 2 页 A:分数; B:负数; C:小数; 4、阿累尼乌斯公式不适用的化学反应是:,,,,,, A:催化反应; B:多相反应; C:链式反应;

5、根据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装有可燃气体的容器越大,可燃气体,,,, A:越不容易着火; B:越容易着火; C:温度越高; 6、根据链式自燃理论,使反应自动加速直至着火的主要原因是:,,,,, A:活化中心的不断积累; B:热量的不断积累; C:反应物浓度的不断积累; 7、民用燃气灶具不能混用燃气的原因是:,,,,,,, A:不同燃气具有不同的输送方式; B:不同燃气具有不同的物性参数; C:不同燃气具有不同的火焰传播速度; 8、混合气体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最大值出现在:,,,,,, A:过剩空气系数略大于1(贫燃料); B:过剩空气系数略小于1(富燃料); C:过剩空气系数等于1; 9、湍流火焰传播速度高于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主要原因是:,,,,, A:湍流的速度分布比层流的速度分布更均匀。 B:湍流火焰的流动速度更快; C:湍流火焰的峰面的面积更大; 10、在碳氢化合物燃烧过程中,1kg空气参与燃烧后,大约能放出:,,, A:3200 kJ热量; B:32000 kJ热量; C:320 kJ热量; 四、、问答题(共40分) 1、简要分析热力着火及链式分支链锁着火机理的区别,(10分) 答: 2、试述回流区稳焰的基本原理(10分) 3、在煤粉锅炉燃烧过程中,为什么必须采用热风输送煤粉才能保证煤粉的着火,而其它燃煤锅炉(如层燃锅炉或流化床锅炉)则没有这一要求,试从燃料着火理论分析它们着火的差异。 (20分)

最新心理学考试内容整理的答案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认知发展:个体认知功能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称为认知发展。认知发展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构成认知系统的各种不同心理成份不断完善;另一是构成认知系统的各种心理成分之间的关系趋于相互协调。 3.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性,但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4.感觉:感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的觉察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 5.知觉: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觉与感觉一样,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同属于对现实的感性认识形式。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它比个别感觉的简单相加要复杂得多。知觉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包含了相互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和确认。 6.记忆:记忆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记忆使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前提。 7.想象:想象是个体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产生新形象的过程。我们在看小说时,头脑中会出现各种人物和情景的形象;工程师根据自己在建筑方面的知识经验,设计出建筑物的形象。这些都是想象。 8.思维:思维是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间接、概括地认识事物,揭露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解决面临的问题; 9.需要:需要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引起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10.动机:动机就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11.情绪: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它包括了内部的主观感受或体验、外在的行为表现形式和独特的神经生理基础。 12.意志: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意志。 13.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14.人格: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神组织。 15.气质:气质是人生来就有的典型的、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反映了人格的自然属性。气质反映的是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征,是一种典型、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天赋性。 16.性格:性格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它是一个人的心理面貌的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区别的主要方面。 17.智力:长期以来,智力是一个受争议的概念,至今心理学家对智力尚无公认的确切定义。我国心理学者认为,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五个基本因素,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 18.能力:能力是一种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19.教师角色:教师的概念应该从狭义的方面来理解,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专业人员。 20.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达成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二、辨析题(答案由老师给出,是标准答案) 1、人的心理现象作为观念的东西,它可以离开物质载体。 错。人的心理现象作为观念的东西,它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同样离不开人脑这一物质载体。 2、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性,但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对。 3、智力的个别差异是由先天素质决定的。

教师安全培训内容(精心整理)

丹阳小学教师安全培训资料 2017年3月 一、加强学生管理,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1、宿舍的安全防范。 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性,以防坏人有机可乘。 ②不要让不太熟悉的人随意进宿舍,以防水测。 ③晚上睡觉前要关好门窗,并检查门窗插销是否牢固。 ④夜晚有人来访,不要轻易开门接待。对陌生人绝对不能开门。 ⑤假期不能回家的学生,应集中就寝。如只剩下一人对,应和老师说明情况,让老师妥善解决。 ⑥夜晚到室外上厕所,一定要穿好外衣,找同伴一起去,如遇到坏人应全力呼救,并进行自卫,最好不要单独一人上厕所。 ⑦宿舍内一旦遭到坏人袭击,不要害怕,要鼓起勇气与坏人搏斗,并大声呼救,以获屗来人救援。 ⑧学生应按时就寝,班主任要及时深入宿舍,查询。 ⑨放学回家,应结伴而,遇到不坏好意的人挑逗或侵害要给予严历斥责,并高声呼救。如果四周无人,又来不及逃脱,要设法其周旋切不可鲁莽与罪犯搏斗。 ⑩学生不得在宿舍内点蜡烛,不得在床上打闹。 2、加强门卫工作,门卫一定要尽职尽责,严格按门卫制度办事。 3、午休期间,所有住校学生统一在学校休息,不得私自逃出校门。 4、各班主任要尽职尽责,严明纪律,加大对学生的管理力度。 5、各班主任要认真组织学生学习本细则,消除一切不安全隐患。并制定出本班的安全管理细则。 二、体育活动的安全预防 ①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运动技术指导和安全保护工作,要使学生知道每一项运动动作的技术要领,懂得锻炼和保护的方法以及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和应注意的事项。 ②体育教师要与医务人员密切使用,建立学生体格

检查制度,对于有病与体弱的学生,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才能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 ③体育教师要和体育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合理划分运动场地和设置警示标志。并根据具体情况规定运动秩序和规则。 ④学生上体育课,教师要指导他们做好准备和整理活动,避免肌肉、韧带拉伤,坚决杜绝“放羊式”体育课的出现。 ⑤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衣服要宽松,不应穿带有口袋的制服,身上不要佩带金属徽章(如团徽)、别针、小刀和其它尖利或硬质物体,女生不得穿高跟鞋、男生不得穿皮鞋,要穿运动服和无跟软底鞋。 ⑥体育活动要严密组织,严格纪律。 ⑦体育设施必须安装牢固。 ⑧学生不得攀爬有关体育设施,如:兰球架等。 三、防止触电事故 ①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不能接近、触摸电源和电器。 ②不要用湿手,湿布触摸、擦拭电器外壳,更不能在电线上晾衣服或悬挂物体,或将电线直接挂在铁钉上。 ③发现绝层损坏的电线、灯头、开头、插座要及时报告,请电工检修,切勿乱动。电工对消除以上安全隐患要及时不得推脱。 ④学生不得在配电房、变压器周围逗留,更不能攀爬变压器,不得把其他物体抛向变压器及配电房内,不得乱动电气设备。 ⑤万一遇有电气设施引起的火灾,要迅速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 ⑥发现有人触电时,要先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再采取其它抢救措施。 ⑦学校每学期要对所有电气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修。 四、学校及公共场所防火 ①禁止学生携带烟花、爆伤、砸炮、火柴、气体打火机等易燃、易爆品进校。 ②用过的废纸,旧书本等,不要随便乱烧。如非烧不可时,也要远离建筑物,并要有专人负责看守,等余火完全熄来后再离开现场。 ③实验用的易燃易爆口,要在专门库房存放,随用随领,用完即清理,不要在现场存放,更不能允许学生私自存放。

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2)

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一、名词解释 1、成就动机:就是想要很好地完成工作,在工作中创造出优异业绩的那种动机,即尽可能发挥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尽可能地去完成目标的一种动机。 2、课堂教学程式:指教师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而采取的一定的教学组织与操作形式。 3、心理效应:指由于某种刺激或作用的影响使得人产生相应于这种刺激或作用的心理效果或反应。 4、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 5、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7、认知活动:是人从环境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8、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独特的心理面貌。 9、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通过遗传而获得的,不需要任何学习和训练就可以实现的反射。 10、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为适应环境变化,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 11、观察法:有计划的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观察以取得研究资料的方法。 12、调查法:调查法是以提问的形式搜集资料以确定各种事实问题的联系或关系的方法。 13、测验法:测验法是应用标准化的量表考察、测定人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点以及心理差异的方法。 1、情绪: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应激: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3、挫折:一个人目的性行为受到阻碍或者中断时所感受到的情绪体验。 4、意志: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 2、心理状态:是个体在面临一定情境时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状态与特征。 3、意识状态:是指能够被主体清晰觉知到的心理活动,是自觉的心理活动,是人心理的主要方面和基本状态。1.动机: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2.需要:需要是个体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3.气质:人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即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特征。4.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四、简答题 1、个体心理由哪几部分构成? 个体心理由心理过程(心理活动)、心理状态、个性心理三部分构成(3分)。 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认知活动、情绪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心理状态主要包括睡眠状态、觉醒状态、注意状态和应激状态;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3分) 2、心理行为的关系怎样? 答:心理与行为是不同的,这表现在:首先,心理是一种主观的精神活动,而行为则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其次,心理是一种内隐的观念形态,行为则是一种外显的躯体运动和生理变化。(3分) 心理与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表现在:第一,心理支配与调控行为。第二,行为表现与反馈心理。(3分) 3、人的心理具有哪些特征? 答:人的心理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1分)。人的心理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1)心理内容的客观依存性;(2)心理现象的观念性;(3)心理活动的主观性;(4)心理反映的能动性;(5)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制约性。(每个特征1分) 4.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心理学研究应遵循下面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发展性原则;四道德性原则。(6分)5.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变量有哪些? 答: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变量有一、刺激变量;二个体变量;三反应变量(每点2分,共6分) 6.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有哪些? 答: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有一选择和确定课题;二确定研究设计;三搜集资料;四分析资料;五做出结论(每点1分,共6分) 7、简述成就动机对学习的影响。

《朝花夕拾》考试内容整理

《朝花夕拾》考试内容整理 1.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2.内容《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以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为主的散文集,共收入10篇散文,写于1926年6月至11月间,《朝花夕拾》题目意义是“早晨的花晚上拾起”,意即:“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意思”。 3.故事梗概 《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卧冰求鲤”、“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三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可怜。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父亲的病》父亲被江湖庸医耽误,死去了,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请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琐记》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