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组合定律》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二生物自由组合定律复习课件PPT

人教版必修二生物自由组合定律复习课件PPT

二、分析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1. 正确选用实验材料。 豌豆自花传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2. 研究对象条理清晰。 3. 统计学原理深入分析实验数据。 4. 科学设计实验,假说—演绎法。 5. 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科学精神。
F2
黄色 黄色 绿色 绿色 圆粒 皱粒 圆粒 皱粒
315 101 108 32
人教版必修二生物自由组合定律复习 课件PPT
9 :3 :3 :1
圆粒∶皱粒 ≈3:1
子颜叶色{黄绿色色种种子子
315+101=416 108+32=140
黄色∶绿色 ≈3:1
人教版必修二生物自由组合定律复习 课件PPT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4种 YR:Yr:yR:yr=1:1:1:1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结合方式:4ⅹ4=16种
遗传因子组合形式3ⅹ3=9种
性状表现类型2ⅹ2=4种 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 粒:绿色皱粒=9:3:3:1
F1
F1配 子
YR yR Yr yr
YyRr
×
YR
yR
Y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r
F1 YyRr Yyrr yyRr yyrr
黄色 黄色 圆粒 皱粒
绿色 圆粒
绿色 皱粒
1∶ 1∶ 1 ∶ 1
人教版必修二生物自由组合定律复习 课件PPT
人教版必修二生物自由组合定律复习 课件PPT
假说演绎法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问题 演绎推理,验证假说
得出结论
实验验证
孟德尔用F1与双隐性类型测交,F1不论作母 本,还是作父本,都得到了上述四种性状表现,它

高三生物复习课件 自由组合定律共43页文档

高三生物复习课件 自由组合定律共43页文档
高三生物复习课件 自由组合定律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第五单元 第26课时 自由组合定律-2024-2025学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人教版)配套PPT课件

第五单元 第26课时 自由组合定律-2024-2025学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人教版)配套PPT课件

提升 关键能力
(2)请分析预测上述(1)中三种位置下,该个体自交和测交所得子代的表型 及比例(不考虑染色体互换)? 提示 第一种类型自交结果为缺刻叶红果∶马铃薯叶红果∶缺刻叶黄 果∶马铃薯叶黄果=9∶3∶3∶1,测交结果为缺刻叶红果∶马铃薯叶红 果∶缺刻叶黄果∶马铃薯叶黄果=1∶1∶1∶1;第二种类型自交结果为 缺刻叶红果∶马铃薯叶黄果=3∶1,测交结果为缺刻叶红果∶马铃薯叶 黄果=1∶1;第三种类型自交结果为缺刻叶红果∶马铃薯叶红果∶缺刻 叶黄果=2∶1∶1,测交结果为马铃薯叶红果∶缺刻叶黄果=1∶1。
整合 必备知识
判断正误
(4)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
组合( × )
提示 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才自由组合。
(5)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具有相同的细胞学基础( × )
提示 前者细胞学基础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后者是非同源染色体的 自由组合。
整合 必备知识
c.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 YR、Yr、yR、yr ,且数量比为 _1_∶__1_∶__1_∶__1_。 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随机 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 ,基 因型有 9种 ,表型有 4种 ,且比例为 9∶3∶3∶1 。
整合 必备知识
②遗传图解 棋盘格式:
提升 关键能力
(6)①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型,比例为缺刻叶红 果∶马铃薯叶红果∶缺刻叶黄果∶马铃薯叶黄果=42%∶8%∶8%∶42%, 则可推知AaBb的个体相关基因位置关系(用图示表示)。 提示 如图所示
提升 关键能力
②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型,比例为缺刻叶红果∶马铃 薯 叶 红 果 ∶ 缺 刻 叶 黄 果 ∶ 马 铃 薯 叶 黄 果 = 8%∶42%∶42%∶8% , 则 可 推 知 AaBb的个体相关基因位置关系(用图示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 的表型及比例为_缺___刻__叶__红__果__∶__马__铃__薯__叶__红__果__∶__缺__刻__叶__黄__果__∶__马__铃__薯__叶__黄___果__=_ _5_0_.6_4_%__∶__2_4_.3_6_%__∶__2_4_.3_6_%__∶__0_.6_4_%___。 提示 如图所示

自由组合定律一轮复习课件

自由组合定律一轮复习课件
又称独立分配定律,是遗传学三大基 本定律之一。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01
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 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 扰的。
02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 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 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进行有性 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 遗传物质的遗传现象 。
求基因型和表现型
这类题目通常给出亲本基因型和表现型,要求写出子代基 因型和表现型。解题时需要注意显性与隐性关系、致死现 象以及性状分离比。
求概率
这类题目通常给出亲本基因型和表现型,要求求出子代某 种性状或某种基因型的概率。解题时需要注意概率的基本 计算方法和性状分离比的计算。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是基于基因的遗传规律,是孟德尔遗传学的基础。 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前提和基础,自由组合定律是分离定律的延伸和拓 展。
区别
分离定律主要关注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而自由组合定律则关注非等位基因的 遗传规律;分离定律适用于一对等位基因的情况,而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两对 或更多非等位基因的情况。
相同的基因型在不同的环境下 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表现型。
不同的基因型在相同的环境下 也可能表现出相似的表现型。
表现型的推断方法
根据子代的表现型推断亲本的基因型 。
通过测交或自交等方法验证基因型的 推断是否正确。
利用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基 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PART 03
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 合定律
繁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

《复习自由组合》课件

《复习自由组合》课件
在育种方面的应用
通过杂交育种,将优良性状进行组合,培育出新品种。
在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研究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揭示生物多样性的本质。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配子的自由结合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机制之一,它保证了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增加了后代的遗传多样性。
性状分离比
在致死基因存在的情况下,子代中某些性状的比例可能发生变化,这称为性状分离比。了解致死基因与性状分离比的关系有助于理解生物群体的进化过程和生态平衡。
谢谢
THANKS
遗传异质性
03
在多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中,不同的基因型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表型,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异质性。这增加了生物体的遗传多样性,并可能导致复杂的遗传疾病。
复等位基因
在某些生物群体中,同源染色体上的同一基因座上存在多个等位基因,这些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
致死基因
某些基因的存在可能导致个体死亡或繁殖能力下降,这些基因称为致死基因。
总结词
测交法是一种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方法,通过将F1代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以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一致,则说明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成立。
详细描述
总结词
通过观察自交实验的结果,可以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详细描述
自交法是指将F1代进行自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果后代出现了分离比,且与预期一致,则说明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成立。自交法具有简单易行、结果可靠的优点,因此在遗传学实验中广泛应用。
通过单倍体育种法,可以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高三一轮复习-自由组合定律课件(市级公开课)

高三一轮复习-自由组合定律课件(市级公开课)
为亲本连续种植,若每代均随机受粉,则 F2 中可育晚熟红果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
(2)已知 H 基因在每条染色体上最多插入 1 个且不影响其他基因。将 H 基因导入基因型为 Mm 的细胞并获得转基因植株甲和乙,植株甲和乙分别与雄性不育植株杂交,在形成配子时喷施 NAM,F1 均表现为雄性不育。若植株甲和乙的体细胞中含 1 个或多个 H 基因,则以上所得 F1
_____________。
(2021,山东高考卷22题 16分)番茄是雌雄同花植物,可自花受粉也可异花受粉。M、m 基
因位于 2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 mm 的植株只产生可育雌配子,表现为小花、雄性不育。基因 型为 MM、Mm 的植株表现为大花、可育。R、r 基因位于 5 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 RR、Rr、rr 的植株表现型分别为:正常成熟红果、晚熟红果、晚熟黄果。细菌中的 H 基因控制某种酶的合
考点突破
考点一 利考用向分一离定自由律组解合决定基律因发的现自的由相组关合实及验连辨锁析互换问题
探究一 “拆分组合法”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
思路:独立遗传的情况下,将所涉及的两对(或多对)基因或性状分离开来,一对对单 独考虑,用基因的分离规律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
1.请同学们完善以下图解,体验利用“拆分组合法”预测F1自交所得F2的基因型和表型:
表型
表型
1AABB:2AaBb:1aabb
(2)自由组合定律与基因连锁(有互换)
表型
AaBb: Aabb : aaBb: aabb = 1:1:1:1
AaBb: Aabb : aaBb: aabb = 多:少:少:多
AaBb: Aabb : aaBb: aabb = 少:多:多:少
互换。 互换。

高三二轮复习生物:自由组合定律课件

高三二轮复习生物:自由组合定律课件

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Y Yy
y
R Rr r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F1
黄圆 YyRr
F1配子
YR Yr yR yr
1 :1 : 1 :1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3.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 种 雌、雄配子各4种,比例均为1:1:1:1
♀ ♂ YR
Yr
yR
yr
YR YYRR黄圆 YYRr黄圆 YyRR黄圆 YyRr黄圆
Yr YYRr黄圆 YYrr黄皱 YyRr黄圆 Yyrr黄皱
yR YyRR黄圆 YyRr黄圆 yyRR绿圆 yyRr绿圆 yr YyRr黄圆 Yyrr黄皱 yyRr绿圆 yyrr绿皱
纯合体有哪几种?完全杂合体有哪几种?
YYRR、YYrr、yyRR 、yyrr
YyRr
不完全杂合体有哪几种?YYRr 、YyRR 、Yyrr 、 yyRr
相对性状 黄色
绿色
圆粒
皱粒
实验数据 416
140
423
133
分离比例
3:1
3:1
实验结论 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了分离定律。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 两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黄绿(Y/y),圆皱(R/r)
P 黄圆YYRR × 绿皱yyrr
配子
YR
yr
F1
黄圆 YyRr
2. 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 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六、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W.L.Johannsen) 把遗传因子改名为基因(gene);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自由组合定律复习 PPT

自由组合定律复习 PPT


非糯性 抗病 花粉粒长形

非糯性 不抗病 花粉粒圆形

糯性 抗病 花粉粒圆形

糯性 不抗病 花粉粒长形
⑴若采用花粉形状鉴定法验证分离定律,可选择亲 本甲与亲本乙或丙 杂交。
⑵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应选择的 亲本是 甲与丙或乙与丁。将杂交所得F1的花粉 涂在载玻片上,碘液染色,显微镜观察,统计花 粉粒的数目,预期花粉粒的类型及比例为: 。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①②③ D.①③⑤
×
灰身 长翅
×
灰身长翅
黑身 残翅
灰身长翅
⑴上述一对性状的遗传
符合
定律.
⑵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 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灰身 长翅 73%
黑身 灰身 残翅 残翅 23% 2%
黑身 长翅
2%
⑶请设计一个杂交方案, 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是 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5、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 (r))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非 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
自由组合定律复习
㈠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P
黄色圆形
绿色皱形
F1
黄色圆形
×
F2
表现型 黄色圆形 黄色皱形 绿色圆形 绿色皱形
粒数 315
101
108
32
比例
9 ∶ 3 ∶ 3 ∶1
F1
黄色圆形
YyRr
×
雄配子
YR
雌配子 F2
YR
YYRR 黄圆
Yr
YYRr 黄圆
yR
YyRR 黄圆
Yr
YYRr YYrr YyRr 黄圆 黄皱 黄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 析及有关结论
1.实验分析
2.有关结论 (1)F2共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2)双显性占9/16,单显性(绿圆、黄皱)各占3/16, 双隐性占1/16。 (3)纯合子占4/16(1/16YYRR+1/16YYrr+1/16yyRR +1/16yyrr),杂合子占:1-4/16=12/16。 (4)F2中双亲类型(Y R +yyrr)占10/16。重组类型占 6/16(3/16Y rr+3/16yyR )。
【答案】 ①Yyrr×yyrr ②YyRr×yyrr ③YyRr×yyRr ④yyRr×yyRr ⑤Yyrr×yyRr 【探规寻律】 三种方法相比,第三种方法 要在了解特殊分离比的情况下使用,第二种 方法要在了解后代表现型和分离比时才能使 用,第一种方法只要知道子代的表现型即可 使用。通过这种一题多解的练习,可以培养 思维的灵活性,便于掌握最佳解题的方法,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占 F2 的196,绿色皱形占 F2 的116,这两种类型均 为重组类型,占总数的58。 (2)相同。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两对性状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 控制子叶颜色黄色、绿色的基因用Y和y来代表。 控制种子形状圆形、皱形的基因用R和r来代表。
3.F1配子的产生 (1)基因的行为:等位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 配子中,如:Y和y分离;R和r分离,同时非等位 基因之间自由组合。如:Y可与R或r组合;y也可 与R或r组合。 (2)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YR、Yr、yR、 yr,其比例为_____1_∶__1_∶__1_∶__1________。 (3)F2的基因型及表现型
应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 定律问题
1.思路: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 离 定 律 如 AaBb×Aabb 可 分 解 为 如 下 两 个 分 离 定 律 : Aa×Aa、Bb×bb。
特别提醒 (1)运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时,先分 析每对基因或性状,求出相应基因型、表现型 及其比例或概率,然后运用乘法原理求出符合 要求的结果。 (2)推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亲子代的基因型 和表现型,也可用分离定律来解决自由组合问 题。
表明豌豆的颜色和形状的遗传都遵循基因的 _分__离__定__律___。
想一想 (1)如果上述实验中亲本为黄色皱形纯合子和绿色 圆形纯合子,则所得F2的表现型有哪几种?重组 类型占的比例为多少? (2)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正交、反交结果 相同吗?
【提示】 (1)F2 的表现型仍然有 4 种,即黄色圆 形、黄色皱形、绿色圆形、绿色皱形。黄色圆形
F2 的 比 例 为 6/16 , 具 体 基 因 型 及 其 比 例 为 : YYss∶Yyss∶yySS∶yySs=1/16∶2/16∶1/16∶2/16, 显然,杂合植株的比例为2/16+2/16=4/16,而已 知的白色甜玉米占F2的比例为1/16,即表现型不同 于双亲的杂合植株的比例应为其4倍,即320株, 故选C。
2.测交遗传图解
3.结果 孟德尔测交实验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相符,
从而证实了F1产生了___4___种( ___Y_R_、__Y__r_、__y_R_、__y_r___)数目相等的配子。 四、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在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 ___非__等__位_____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玉米yyss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在F2中得到白 色甜玉米80株,那么在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 的杂合植株应约为( )
A.160
B.240
C.320
D.480
解析:选C。本题易错选D。因为不能够记住或没 有理解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结果而出错。解
答时首先要搞清楚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植株 为黄色甜玉米和白色非甜玉米,这两种类型共占
退 出
A.TTSS×ttSS
B.TTss×ttss
C.TTSs×ttss
D.TTss×ttSS
解析:选D。依题意高茎梨形果的基因型应为
T-ss,后代高∶矮=3∶1,故应为Tt×Tt;后 代圆∶梨=1∶1,故应为Ss×ss。所以F1的基 因 型 为 TtSs , 因 此 产 生 F1 的 亲 本 基 因 型 为 TTss×ttSS或TTSS×ttss。
(2)基因型共有9种,其中纯合子4种,即YYRR、 YYrr、yyRR、yyrr,各占总数的1/16;只有一对基 因杂合的杂合子4种,即YyRR、Yyrr、YYRr、yyRr, 各占总数的2/16;两对基因都杂合的杂合子1种, 即YyRr,占总数的4/16。
变式训练
1.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
变式训练 2.番茄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圆形果实(S)对 梨形果实(s)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 体上。现将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得到的F1与表现 型为高茎梨形果的植株杂交,其杂交后代的性状 及植株数分别为高茎圆形果120株、高茎梨形果 128株、矮茎圆形果42株、矮茎梨形果38株.产生 该F1的两个亲本基因型是( )
例2 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 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下表是4种不同的杂交 组合以及各种杂交组合所产生的子代数,请在 表格内填写亲代的基因型。
亲代 基因型 ① ②
子代的表现型及
其数量
表现型
黄 圆
黄 皱
绿绿 圆皱
黄皱× 绿皱 0 34 0 36
黄圆× 绿皱 16 17 14 15
例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将纯种的黄 色圆形(YYRR)与纯种的绿色皱形(yyrr)豌豆杂交。 F2种子为560粒。从理论上推测,F2种子中基 因型与其个体数基本相符的是( )
选项
ARR yyrr YyRr yyRr
个体数 140粒 140粒 315粒 70粒
【解析】 本题考查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F2 中 YyRR 占 1/8 , 约 70 粒 ; yyrr 占 1/16 , 约 35 粒 ; YyRr占1/4,约140粒;yyRr占1/8,约70粒。 【答案】 D 【探规寻律】 F2的表现型与基因型 (1)表现型共有4种,其中双显(黄圆)∶一显一隐( 黄皱)∶一隐一显(绿圆)∶双隐(绿皱)= 9∶3∶3∶1。
第二节 自由组合定律
学习导航 1.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体会杂交实验的设计思路。 2.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 3.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重难点)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选用性状 (1)豌豆种子子叶的颜色:__黄__色___与___绿__色____。 (2)豌豆种子的形状:___圆__形___与___皱__形___。 2.实验过程
3.实验分析 (1)亲本为___黄__色__圆__形_____和___绿__色__皱__形____的
纯合子。 (2)F1全为黄色圆形,说明黄色对___绿__色____为 显性,圆形对___皱__形____为显性。
(3)F2中子叶颜色的分离比:黄色∶绿色=3∶1, 种子形状的分离比:圆形∶皱形=___3_∶__1___。
①受精时,雌雄配子___随__机_____结合。
②雌雄配子有16种结合方式,F2的基因型有9 种,表现型有4种,几种表现型的比例为 ___9_∶__3_∶__3_∶__1_____。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1.方法:___测__交__法______,即让F1与 ___双__隐__性__纯___合__亲__本__(绿__色__皱__形__)____类型杂交。
亲代 基因型 ③ ④ ⑤
子代的表现型及
其数量
表现型
黄 圆
黄 皱
绿绿 圆皱
黄圆× 绿圆
21
7
20 6
绿圆× 绿圆
0
0 43 14
黄皱× 绿圆 15 16 18 17
【解析】 该题是已知亲代的表现型和子代的表现型 及比例推导亲代的基因型,常用的解法有三种: 解法一:基因填空法:隐性性状表现,即为纯合子,含 有两个相同的隐性基因,显性性状表现,至少含有一 个显性基因。如②组杂交:黄圆×绿皱,先把能确定 的基因写下来,不能确定者暂时空出:Y-R-×yyrr,然 后根据后代表现型来确定空处的基因。如子代有绿色 (yy)这是父母双方各提供一个y配子结合成的,有皱粒 (rr)是父母双方各提供一个r配子结合成的,由此可知, 亲本的基因型为
YyRr×yyrr 。 同 理 ① 组 杂 交 亲 本 基 因 型 为 Yyrr×yyrr。 解法二:分离组合法:如③组杂交:黄圆×绿圆, 从子代表现型入手,将两对性状分开考虑,子代 性状黄与绿为1∶1,由分离定律可知亲本的基因 型为Yy×yy,同理,子代性状圆与皱的比为3∶1, 则亲本的基因型为Rr×Rr,再根据亲本表现型将 两对性状的基因型结合,即得YyRr×yyRr。同样 方法可判断出④组杂交亲本基因型为yyRr×yyRr。
解法三:特殊的分离比法:在自由组合实验中, 常见的几种分离比是: YyRr×YyRr →9 ∶ 3 ∶ 3 ∶ 1 , YyRr×yyrr →1 ∶ 1 ∶ 1 ∶ 1 , Yyrr×yyRr→1 ∶ 1 ∶ 1 ∶ 1 , YyRr×yyRr→3 ∶ 1 ∶ 3 ∶ 1 , YyRR×YyRr→3∶3∶1∶1。由此可知,第⑤组亲 本基因型为Yyrr×yyR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