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北京吆喝

• 音乐性
• (一)多注意节奏,吆喝起来以两三个音——瓜子”;
• (二)以物器发出的声响来招徕主顾 • 铜盏、铜钲、铜锣、铁唤头、木梆、竹板、
手鼓、拨浪鼓儿、扁鼓、胡琴、三弦等
所以,在这里叫卖,嗓子要打远,最重要 的办法就是增加叫卖的刻画度和描述性, 再加上非常悠扬曲折的连音、顿音、滑音 和尾音等,以此延长声音传布的时间。 • 举例:磨剪子磨刀
冰糖-葫芦
• 第二类 以说为主
• 这种叫卖一般句式结构短小多样,韵律感 不强,具有唱似说、说似唱的特点。
特征
• 功利性: • 老北京的吆喝,其功利性非常明确,即不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之
老北京吆喝
简介
老北京叫卖也称“货声”,俗称“吆喝”, 是旧时京城社会底层的小商小贩为招揽生意、 出卖手艺的需要,而自发创造的一种口头广 告形式。在长期的积累中,这些叫卖都被赋 予了鲜明的韵律和曲调,因此,它也可以看 作一种独特的民间音乐形式。从语言、韵律、 内容和民俗风情上都具有强烈的京味特征。
历史
老北京吆喝在明代已有记载,至晚清和 民国发展至鼎盛时期。解放后,随着国营 和集体经济成分对个体商贩的吸收和改造, 老北京叫卖很快趋于绝迹。
• 上世纪80年代以后,作为一种濒临灭绝的民 间艺术形式,老北京叫卖逐渐得到发掘和 恢复,出现了臧鸿、武荣璋、张振元、张 桂兰等一批民间叫卖艺人。
• 2005年,“老北京叫卖艺术团”成立。
• 2007年,老北京叫卖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北京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清脆婉转、抑扬顿挫
我不知道这与评剧有无关系,其抑扬顿挫, 变化颇多,有的豪放如唱大花脸,有的沉闷 如黑头,又有的清脆如生旦,在白昼给浩浩 欲沸的市声平添不少情趣,在夜晚又给寂静 的夜带来一些凄凉。———梁实秋
北京 国家级非遗项目

北京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但不限于:
1. 京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视为中国的“国粹”。
2. 北京抖空竹:是流行于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园的抖空竹活动,为传统体育项目。
3. 中和韶乐:是一种宫廷雅乐,用于特定的大型礼仪活动,是明清两朝历代皇帝
视朝之用,也用于宫廷宴享和祭祀活动。
4. 京西太平鼓:流行于北京市门头沟区一带的民俗舞蹈,以大鼓和太平鼓为主要道具。
5. 祭孔大典:在北京文庙孔庙举行的专祀孔子的传统仪式。
6. 八段锦:是一种优秀的中国传统保健功法,历史悠久,流传广泛。
7. 北京皮影戏:又称“京皮影”,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道具戏之一。
8. 木偶戏:中国的传统戏剧形式之一,以木偶为表演媒介。
9. 面人郎:一种传统的中国民间手工艺品,面人郎的创始人是北京著名面塑艺术家郎绍安。
10. 古琴艺术:中国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弹拨乐器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和艺术表现力。
以上只是部分代表性项目,北京还有许多其他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待我们去了解和保护。
北京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皮影戏
•类型:戏曲表演
•说明:皮影戏是一种利用透明的兽皮或纸板制作的影子,通过灯光照射在白幕上进行表演的传统艺术形式。
2.北京坐标方向仪制作技艺
•类型:手工技艺
•说明:北京坐标方向仪是一种传统的测绘仪器,具有独特的制作技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京剧
•类型:戏曲表演
•说明: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以其独特的唱、念、做、打的表演形式而闻名。
在北京,京剧有着丰富的传统和发展历史。
4.老北京糖画
•类型:手工技艺
•说明:老北京糖画是一种用糖浆在硬纸板上绘制各种形状的传统技艺,这些糖画通常栩栩如生,是古老的京城传统之一。
5.皇城相府春酒技艺
•类型:酿酒技艺
•说明:皇城相府春酒是北京的传统名酒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
其酿造技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下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中国项目:
1.古琴艺术
2.京剧
3.中国传统医学
4.中医针灸
5.皮影戏
6.昆曲
7.泥塑艺术
8.雕版印刷技艺
9.宜昌竹编技艺
10.北京豫剧
11.帝王将相庙会音乐
12.苏州刺绣技艺
13.吴语歌仔戏
14.广东木偶戏
15.江南丝弦音乐
16.巴马瑶族芦笙
17.彝族火把节
18.蒙古族古书画艺术
19.傈僳族摆手舞
20.瑶族苗族歌舞
这些项目代表了中国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了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音乐、戏剧、手工艺等领域的独特价值和历史传承。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对于维护人类多样性和文化传统的重要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六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1课 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探古御道宫灯 ▏人美版(北京)

六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1课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探古御道宫灯▏人美版(北京)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御道宫灯的历史渊源以及它在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地位;2.能够认知和分析古御道宫灯的构成要素,发现它的美之处;3.学会运用画线和描色的技法,绘制出具有特色的古御道宫灯画作。
二、教学重点难点2.1 重点1.认知和分析古御道宫灯的构成要素,发现它的美之处;2.学会运用画线和描色的技法,绘制出具有特色的古御道宫灯画作。
2.2 难点1.了解古御道宫灯的历史渊源以及它在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地位;2.理解宣传画的设计要求以及对于古御道宫灯的表现。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3.1 教学内容3.1.1 古御道宫灯的历史渊源与现状1.古御道宫灯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种灯具,源于明朝,经过当时的陈设艺术讲究借鉴外来艺术的技法,逐步发展形成独特的北京样式。
2.现今,古御道宫灯已成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度重视,多次传承,历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喜爱和好评。
3.1.2 古御道宫灯的构成要素1.古御道宫灯大多采用黄铜制作,包括底座、龙柱、圈盖、竹篾等组成。
2.宫灯的灯盏部分,也很精美,采用吹制工艺,花纹繁多,结构繁复。
3.1.3 古御道宫灯的画作表现1.宣传画的设计要求:具体的表现宫灯的形态结构、色彩搭配等。
2.通过画作表现古御道宫灯特有的灯盏部分,赋予画作更多的艺术魅力。
3.2 教学步骤3.2.1 导入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探究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课程,讲师先通过图片、视频展示等方法介绍一下古御道宫灯的历史渊源以及现今的发展状况,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3.2.2 分析和展示为了更好地认知古御道宫灯的构成要素和美的特色,讲师现提供几种不同风格的图案供学生欣赏,展示不同宫灯的灯盏结构以及对比灯上的纹饰差异,帮助学生掌握古御道宫灯的构成要素和美的特色。
3.2.3 现场实践通过现场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古御道宫灯画作的创作过程,学习如何采用不同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古御道宫灯的形态和美感。
北京非遗文化衍生品——兔儿爷

北京非遗文化衍生品——兔儿爷摘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泥塑文化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且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一些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生活、节日、习俗和信奉等社会需求而产生。
老北京传统泥塑“兔儿爷”是典型的具有北京地域文化特色的代表性文化遗产,它们不仅起着娱乐和装饰的功能,还有着祈祷祝福、祭祀辟邪等作用和寓意。
兔儿爷的外型主要分为戏曲角色类型和生活场景类型两类,具有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
把兔儿爷泥塑中的主要设计元素挖掘出来,应用到文创中进行创作再设计,并在装饰应用和现代设计中保留传统历史文化内涵,开发符合现代大众审美的创意文化产品,使老北京传统兔儿爷形象焕发出新的光彩生机。
在此次衍生品设计过程中,笔者以北京泥塑兔儿爷为例,来制作和完成衍生品的设计创作。
关键词:兔儿爷;非遗文化;衍生品1.兔儿爷的历史文化内涵兔儿爷是北京市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属于中秋节时令时节的儿童手工玩具。
在过去,每逢中秋节,北京城里的百姓都会供奉“兔儿爷”。
这一习俗来源于明代,直至后来“兔儿爷”转变成为少年儿童的中秋节玩具。
有人仿照传统戏曲人物,把“兔儿爷”塑造成身穿金盔金甲的威武将士,有的身骑狮、象,有的背插纸伞或者纸旗,或坐或立,讨人喜欢。
有的人仿照月宫里的嫦娥玉兔的说法,把玉兔进一步的人像化、艺术化,乃至神化之后,塑造成各种不同形态的兔儿爷。
明清以后,月宫中的玉兔逐渐从崇拜月亮的附属物中分离出来,在祭月仪式中形成了独立的形象,并逐渐丰富。
兔儿爷兼具神圣和世俗习俗的生活品性,融合祭祀祭典和娱乐的功能于一体。
现如今兔儿爷已经成为最具有特殊代表性的北京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兔儿爷属于北京传统泥彩塑的一种,是北京地区专有的文化符号。
“爷”,在过去其实是老北京对于达官显贵的称呼,而后用于对神灵的尊称,如“马王爷”“灶王爷”。
[1]而在北京人的嘴里,这只“兔儿”也成了“爷”。
它的起源无从考证,但史料中多有中秋拜兔儿爷的记载,据此推断应不晚于明代。
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传统的工艺、民间艺术、民间文化、民间习俗等多个方面。
这些文化遗产源流不断,庄重耐久,历经了几百甚至上千年,这些传统文化不仅是北京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京片子京片子是流传于北京的一种粤剧,在北京地区被称为“南戏”或“粤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支,也是中国电影演员中的一支,以其声音表演和唱腔而著称。
京片子是京剧传统唱腔的改编版本,发音是特有的北京口音,其唱腔韵味和以下各项造诣均属精湛,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2. 幻影舞蹈幻影舞蹈是北京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发源于北京城中,并继承了百年民间艺术的积淀,由于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与简易的展现方式而广泛传播。
幻影舞蹈特别强调身体中心的掌控,手势、肢体动作等细节上的表现特别重要,通过视觉上形成出移动的影子,形成了类似身体改变位置的幻觉。
3. 雍和宫庙会雍和宫庙会是一个汉传佛教庙会,位于北京市的东城区五道巷雍和宫内,始于明朝,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自然庙会,也是北京民间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雍和宫庙会在传承和发展历史文化的同时,还吸引了许多游客,成为北京市独具特色的民间庙会。
4. 京绣京绣是流传于北京的一种刺绣艺术,是中国传统刺绣中的一支,有三千余年的悠久历史。
京绣所用的线条,与普通的绣线相比,质地更加细致,颜色更丰富,具有独特的美感和品质感。
独特的绣法和细致的手艺让京绣在刺绣艺术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5. 仙鹤门笔会仙鹤门笔会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人传统艺术之一,流传于北京市,是一个以书画、文史研究为主的学术组织。
仙鹤门笔会追求“文化博大精深,极致流畅,百艺精通”的文化追求,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6. 象棋象棋是中国传统的策略游戏,被誉为中国文化的一颗明珠,广泛流传于北京市,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代表。
象棋要求玩家用策略和智慧进行博弈,是中国智慧文化的真实体现。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共37页文档共39页文档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9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比较这些风筝造型和风格有什么区别?
名称
北京 北京 风筝 风筝
图
片
造
型
风
格
造型雄伟, 画工粗狂。
浓墨重彩
天津 天津 风筝 风筝 潍坊 潍坊 风筝 风筝
造型生动, 彩绘精美, 中国画、版画 色彩典雅。 造型优美、 木板年画的工艺 夸张变形、 国画传统技法 色彩艳丽。
曹氏风筝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肥燕: 代表男子
义务教育教科书
美术
六年级(下册)
知识闯关
第一关:这些标志叫什么名字?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
第二关:请用线连出下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哪个方面?
1、中国四大民间传说: 《白蛇传》《孟姜女》 《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 2、陕西腰鼓、吴桥杂技
社会风俗、 礼仪、节庆
口头传说和表述,包 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 产媒介的语言
京剧服饰有哪些特点?
色彩对比强 具有象征性 鲜明的民族特征
宋元明清的龙袍
宋
明
元
清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宝斋木版水印
荣宝斋位于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西街,其木版水印技艺堪称
一绝。2006年5月20日,荣宝斋的木版水印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木版水印全是手工操作, 印制工艺复杂,生产过程时间长、产量少,因此,木版水印画也 被称为“次真迹一等”的艺术品。
古朴庄重 纹饰精美考究 色泽光润 形态典雅
《剔红洗桐宝盒》
雕漆工艺的雕刻刀法,大量的是浮雕、镂空 雕、立体圆雕等,你能分清它们的类型吗?请你 连一连。
镂空雕
立体圆雕
景泰蓝
走进北京景泰蓝厂,说一 说你眼中的景泰蓝是什么样子 的? 为什么说景泰蓝是集美术、 工艺、雕刻、镶嵌、玻璃熔炼、 冶金等专业技术为一体?
课后实践:
寻找我们身边的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并选择多种途径去了解它、学习 它、发扬它、传承它。
设计制作:
门头沟区育园小学 张金燕
பைடு நூலகம்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欣赏景泰蓝工艺品,谈谈你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讨论
1.北京还有哪些正在申请和已经批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你可以通过哪些形式和方法搜寻到更多的内容? 3.我们应该怎样去保护它?
制作小报前期做好哪些准备?
1.制定详细查询或调查的计划: 多媒体工具的准备、涉及的内容、方式等。 2.人员的分配: 记录者、拍摄者、整理资料者等。
1、智化寺京音乐 2、 昆 剧 3、 天桥中幡 4、 象牙雕刻 7、 长甸庙会 8、京西太平鼓
9、
京 剧
10、北京抖空竹 11、景泰蓝工艺 12、雕漆工艺
5、“聚元号” 弓箭制作工艺
6、荣宝斋木版 水印工艺
13、同仁堂 中医药文化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 与美术有关系的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吧。
荣宝斋木版水印
京剧戏服 雕漆工艺
风 筝 景泰蓝工艺
现代糖人
北京风筝——曹氏风筝
2006年北京曹氏风筝制作技艺被入选市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曹氏风筝工艺是北京市的汉 族民间风筝艺术,由孔祥泽根据曹雪芹手稿《废 艺斋集稿》第二卷《南鹞北鸢考工志》记载的风 筝的起放原理、扎糊技法、绘画要领,即扎、糊、 绘、放“四艺”研究制作。
报纸的版式设计:
一级标题: 字体最大,颜色最丰富。
文字内容: 字体最小,深色。
二级标题: 字体略大, 色彩统一。
插图:与表现内容有关系。
花边和边框: 样式简单,色彩鲜艳。
版面设计欣赏
艺术实践
收集并整理正在申报和已经批准的北 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 以小组合作的 形式设计一张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小报 并在班级里展示。
你对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了解有多少?
请你说出作品的名字和年代是什么?
《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
顾闳中
《虢国夫人游春图》 唐代 张萱
北京雕漆工艺是中国漆工艺的一个重要门类, 也是北京传统工艺美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了中国 工艺美术家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才智,是中华民族传 统工艺的瑰宝。
北京雕漆工艺的造型有什么特点?
《鼎盛中华》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北京著名的传统工艺
品。景泰蓝工艺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最具汉族文化
特色的北京手工艺品之一,它采用金银铜及多种天然矿物质 为原材料,集美术、工艺、雕刻、镶嵌、玻璃熔炼、冶金等 专业技术为一体。古朴典雅,精美华贵,具有鲜明的汉族民 族风格和深刻文化内涵,被称为国宝“京”粹,2006年入选
3、春节庙会、傣族泼水节、 端午节—赛龙舟
表演艺术
你答对了吗?
第三关:请选出下面属于与美术有关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A、剪纸
B、书法
C、杂技
D、皮影
你答对了吗?
资料汇集 你知道北京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介绍一下你收集到的内容。
名称 区县 什么时间被 列入非遗的? 特点
2006年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 518项,其中北京入选13项,它们是:
北京糖画,顾名思义就是以糖做成的画,它 亦糖亦画,可观可食。汉族民间俗称“倒糖人 儿”“倒糖饼儿”或“糖灯影儿”。
边欣赏边讨论不同地方的糖画给你怎样的感受?
北京糖画-- 质朴
天津糖画-- 逼真
四川糖画-- 精湛
河南糖画-- 玲珑剔透
京剧是国粹之一,2010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享誉海内外,有“国剧”之称。
拟人化
瘦燕: 代表女子
雏燕:
对燕: 代表夫妻
代表婴儿
曹氏风筝工艺的制作步骤
扎
糊
放
染
中国糖画是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是流行 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手艺行当。2012年1月6日 北京糖画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 社会的重视和国家的保护。
糖画有什么特点?
造型生动、形象
糖画造型手法有什么特点? 线造型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