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统一》秦汉统一王朝
3.9 秦统一中国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尽西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公元前230年灭韩
韩
公元前228年灭赵
赵
公元前225年灭魏
魏
公元前223年灭楚
楚
公元前222年灭燕
燕
公元前221年灭齐
齐
一、秦灭六国
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秦始皇 嬴政建立秦朝,以咸阳为都城。
意义:秦的统一,结束 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 乱的局面,是历史发展 的必然结果。统一后的 秦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 建国家。
——《史记·秦始皇本纪》
相关德史高事三:皇
功过五帝
秦始皇为表示皇帝的独尊地位,规定皇
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诏”,
印章称“玺”,其他人都不许用,对皇帝的名
字也要避讳。这些规定被历代—王朝所沿用。
皇帝制度:国家的最高
特点:
统治者称为“皇帝”,总
皇权至上
揽全国的政治、军事、
财政等皇一帝切大独权尊,拥有 至高无皇上位的权世威袭。
领域
措施
影响
政治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三公九卿、郡县)
使国家的一切权力都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奠定了 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对以后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 影响。
思想 文化
统一文字为小篆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 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经济
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 半两钱 统一度量衡
度:长短
量:容积
衡:轻重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3.交通:
①陆路: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修 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影响: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交通网。
②水路: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 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3.9《秦统一中国》课件精品-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本课小结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版图
秦
制度
社会
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课堂检测 1.(2023年雅安·中考)下面为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 墓出土竹简中《编年记》的记载(部分)。这些可以用
于研究(B)
A、春秋诸侯的争霸战争 B、秦统一六国的进程 C、战国七雄的形成过程 D、秦走向灭亡的原因
课堂检测
2.(2022年雅安·中考)图1反映的是秦朝建立后采取的
皇帝
太尉 军事
丞相 行政
御史大夫 监察
奉 常
郎 中 令
卫太 尉仆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治 粟 内
少 府
史
郡(守)
县(令)
最高统治者
三公
中
央
政
九卿
府
地
方
政
府
公元前220年 第一次巡游
公元前215年 第四次巡游
公元前218年 第三次巡游
公元前219年 第二次巡游
公元前210年 第五次巡游
颍川郡
临淄郡
南郡
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 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王绾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 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 止。”
李斯
二、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
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分裂局面给秦朝的启示:
王室衰微
诸侯争战
提升王权
削弱地方权力
皇帝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
二、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
1.859
90
战国
27—1
150
1.527
105
材料二:当是时也,(商2)君商佐鞅之变,法内,立具法备度统,一务的耕实织力,;修守战之具,外 连衡而斗诸侯。——贾谊《过秦论》
中国古代秦汉时期的统一与治理

中国古代秦汉时期的统一与治理中国古代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统一与治理对于中国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秦朝和汉朝的统治下,中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治理国家和社会。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秦汉时期的统一与治理。
首先,秦汉时期的统一是通过强大的中央集权实现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严密的中央集权制度,通过将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来实现国家的统一。
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改革,如推行郡县制、设立官吏考试制度等,使得中央政府能够有效地控制全国各地。
而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使得中央政府的权力更加集中和稳定。
这种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中国的统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秦汉时期的治理体系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如推行法家思想、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等,使得国家得到有效的治理。
而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治理体系,如设立太学、推行儒家思想、实行农田制度等。
这些措施不仅使得国家的治理更加有序和规范,也为后来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秦汉时期的统一与治理还体现在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上。
秦朝推行的法家思想和汉朝推行的儒家思想都对中国的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家思想强调法律的重要性,使得中国的法律体系更加完善和规范。
儒家思想则注重道德和教育,使得中国的文化和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汉朝,太学的设立和儒家经典的编纂和传播,使得中国的文化和教育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最后,秦汉时期的统一与治理还体现在对外政策和经济发展上。
秦朝和汉朝都采取了积极的对外扩张政策,通过征服和吸收周边地区,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的统一。
同时,秦汉时期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如推行均田制、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等,使得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繁荣。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秦汉时期的统一与治理对于中国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知识汇总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知识汇总第9课 秦统一中国一、秦灭六国条件:1、商鞅变法后,实力超过六国。
2、嬴政即位后,招募人才,听取建议,谋划统一。
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秦朝建立:公元前221年,嬴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秦的统一(秦朝建立)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战争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目的: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治者: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中央机构:皇帝之下,设有丞相(掌管行政)、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理监察事物),最后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地方:建立郡县制。
管辖:由中央直接管辖。
数量:全国36郡,后增至40多郡。
行政长官:郡守。
下设:郡下设县。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文字: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
文字统一可以使政令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货币: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
改变了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度量衡:秦始皇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所有度量衡用器必须由国家统一监制。
度量衡统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交通:1、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2、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3、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防御匈奴:1、派蒙恬北击匈奴。
2、修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长城,防御匈奴。
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达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本课重点识记内容1、公元前221年,嬴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2、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是皇帝。
中央机构设有丞相(掌管行政)、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理监察事物),最后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地方建立郡县制。
3、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
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
统一度量衡。
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付款时尺裁寸缝不又拒统收一她的圆形货币而要她付刀币。最后她不愿意要这 条裙子了,打算退货,裁缝让她填一份文书。结果货她币突不然发统现一自己
变成‘文盲’了,因为文书上的文字她一个都不认识。
2024年版统编新教材
欢迎进入初中历史课堂
新教材 新课标 新中考
2024版新教材
时代特征
时空观念
社会形态:
单元导读
概念解析
统一:是指疆域统一,整个国家由一个中央政府统辖。 多民族国家:国家内部的居民,由不同民族组成。 封建社会:以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剥削农民剩 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历史上的第二个阶级社会。其基本对立的 阶级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
秦
咸阳
燕
赵 齐
韩魏
楚
前223年灭楚
秦始皇像
前222年灭燕 前221年灭齐
策略:远交近攻
壹 秦灭六国
3.秦朝的建立
根据课本,自主归纳秦朝建立的概况
时 间:公元前221年
建立者: 秦王嬴政 秦朝
都 城:咸阳
历史地位: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秦国统一六国之后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 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封建社会
秦统一 陈胜、吴 秦朝 中国 广起义 灭亡
西汉 张骞第一次 东汉 建立 出使西域 建立
黄巾起义 爆发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25年 184年 221年 209年 207年 202年 138年
2024版新教材
单元导读
单元导言
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件二】-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原则:客观公正,辩证看待
秦始皇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评说。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 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有,五帝所不及”。 也有人记载:“秦王贪狼暴虐……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也,你怎么看呢?
课堂小结
秦统一中国
秦灭六国
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的疆域
(疆域上统一) (政治上统一)
东至东海 (文化、经济、军事上统一)西到陇西
秦铜车马
车轮距离统一为6尺
秦朝四通八达的交通示意图
陆路: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交通网。
水路: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
作用:促进地方交流沟通;加强对全国控制。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6.军事上: 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1)征服越族地区,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设桂林、南海、象等数郡); (2)派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学习目标
1.通过史料分析,知道秦灭六国的原因,认识到秦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 发展的潮流,体会到祖国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愿。(唯物史观、家 国情怀)
2.了解秦朝疆域以及统一文字、货币、 度量衡等业绩,认识到秦朝统一 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意义;了解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的 建立,认识到中央集权制度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为中 国古代两千多年政治制度发展做出的贡献(史料实证)
2.目的: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3.文化方面——统一文字:小篆
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 七国文字书写各异,
对国家统一很不利。
部编版历史七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课件

灭 六
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
国
国家。
二 确立中央集
权制度
二
确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立 中
秦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
央
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
集 权
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制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度
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嬴政自称“始皇帝”,史
中国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教学课件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教育教学|教学课件|教学教案|教学工具
主讲人:李宣宣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 措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然而,秦朝统治者实行残暴统治,最终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西汉建立 后,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大一统的局面得到进一步的 巩固和发展。东汉统治后期,政治动荡,中国社会危机严重。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都有突出的成就,并 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往。
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
行政的基本模式。
二
确
立
皇帝
最高统治者
中
央
君
集 权
太尉
丞相
御史 大夫
主 专 制
制 度
管理军事
协助皇帝 处理政事
监察百官
中央政府
中 央
集
权 郡(守)
地方政府
县(令或长)
三 巩固统一的
措施
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精品

六
③ 咸 阳 为 都城
国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是历史发展
意义 的必然结果。统一后的秦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
族的封建国家
目的 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
(1)皇帝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④ 皇帝 ”,总揽全
国的政治、军事、财政等一切大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建 立 中 央 集
A. 王室衰微的表现 B. 商鞅变法的背景 C. 秦灭六国的过程 D. 秦朝统一的意义
☞知识点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 D ) 3. (2023山东聊城·跨语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 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 海。”这段文字描述的历史人物,创立了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皇帝制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秦统一中国中“统一”的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 民族的封建国家。(4分)
半
两
钱
作 为
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
施 经 统一货币,在全国流
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
济
通;以秦制为基础,统 济的交流和发展
一⑩ 度量衡
领域
措施
巩
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
固
交通 度,并修筑贯通全国的
统 一
道路;开凿⑪ 灵渠
措
派兵统一了岭南及东南
施 军事 沿海地区;北击匈奴,
修筑“⑫
【难题9解析】根据材料“公元前3世纪,秦的征伐把这些不同的人 群在政治上联结起来”可知,秦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把不同的人群在政治上联结起来,增强了国家认同,C项正确。
( A ) 10. (2023广东)秦时,南郡郡守向所属各县重申朝廷律令,规 定:各县长官若不能及时发现民间的违法行为,就是“不胜任”,发现了 不敢管就是“不廉”,都要受到严惩。这表明,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