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政策解读
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8〕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
为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标本兼治,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以下称重点区域)为重点,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狠抓秋冬季污染治理,统筹兼顾、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二)目标指标。
经过3年努力,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协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明显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15%以上;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的省份,要保持和巩固改善成果;尚未完成的,要确保全面实现“十三五”约束性目标;北京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应在“十三五”目标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三)重点区域范围。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包含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唐山、邯郸、邢台、保定、沧州、廊坊、衡水市以及雄安新区,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市等;长三角地区,包含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汾渭平原,包含山西省晋中、运城、临汾、吕梁市,河南省洛阳、三门峡市,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市以及杨凌示范区等。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政策解读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政策解读目前,我所在的城市正在进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政策解读工作。
这是一项重要且紧迫的任务,旨在提高空气质量,改善城市环境,保护人民健康。
本文将对这一行动计划进行解读,详细介绍其目标、措施及实施情况。
一、背景我国近年来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尤其是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大气污染不仅对人民健康造成威胁,也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因此,政府决定启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现空气质量的质的提升。
二、目标该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使全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水平得到明显改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具体目标包括:PM2.5浓度大幅下降,主要城市日均优良天数比例明显提高,重点区域大气污染得到有效减轻,重污染天气应对能力大幅提升。
三、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行动计划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源头治理:行动计划要求严格控制工业企业和建筑工地等污染源的排放,推行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2. 改善交通排放:计划加大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治理力度,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推进公交、出租车等交通工具的电动化。
3. 加强区域协同:行动计划要求通过区域协作,解决跨区域大气污染问题。
各地区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共同制定措施,加强信息共享和数据监测。
4. 完善监测体系:行动计划提出要完善大气污染监测和预警体系,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及时发布信息,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度。
5. 强化法律法规: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治理的法制化水平。
四、实施情况目前,各地针对行动计划已经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并落实到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
一些地方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环境治理的资金保障、人员培训等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
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18〕122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现将《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2018年9月30日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事关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为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标本兼治,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狠抓秋冬季污染治理,统筹兼顾、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二)目标指标。
经过3年努力,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协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明显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s排放总量均比2015年下降20%以上;PM2.5浓度控制在46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2%以上,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确保全面实现“十三五”约束性目标。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绿色发展(三)优化产业布局。
2018年底前,编制完成全省“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
明确禁止和限制发展的行业、生产工艺和产业目录,严格执行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限制、淘汰和禁止目录,各市根据空气质量改善需求可制定更严格的产业准入门槛。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其中大气污染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改善大气质量,保护蓝天,我国提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这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首先,我们要加大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力度。
针对高排放、高污染的企业,要加强监管,严格执行排污标准,推动企业进行环保设施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要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其次,要加强交通运输领域的污染治理。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因此,我们要推动清洁能源汽车的发展,加快公共交通和城市物流的电动化进程,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同时,要优化交通组织,减少拥堵,减少交通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另外,要加强农村地区和生活污染治理。
农村地区的散煤、散炭、散煤炉等传统能源使用方式,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要加大农村清洁能源替代力度,推广清洁取暖技术,减少散煤燃烧。
同时,要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减少焚烧和填埋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最后,要加强大气环境监测和信息公开。
建立健全大气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对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布大气质量信息,引导公众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同时,要加强对大气环境问题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大气污染的良好氛围。
总之,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清洁、美丽的蓝天。
专家解读《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专家解读《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Experts interpret the "Three-Year Action Plan to Win the Blue Sky Defence War"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
上述目标设定主要考虑几个方面:一是要贯彻落实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确定“源头防治”和“四个明显”;同时延续《大气十条》以颗粒物浓度降低为主要目标、同时降低重污染天数的思路,促进环境空气质量的总体改善。
二是要求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环境空气约束性目标,“十三五”约束性指标已提出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目标,生态环境部已将目标分解至各省(区、市),各省(区、市)已将目标纳入各自“十三五”环保规划,并将目标进一步分解至市。
三是考虑到蓝天保卫战时间与“十三五”剩余时间重合,再设立新的目标会对地方目标指标制定、分解、考核、重点任务设定等工作造成混乱。
因此,蓝天保卫战对各省(区、市)和重点区域都不再设立新的量化目标,要求各地完成“十三五”约束性指标。
问:北京市作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能否完成《大气十条》目标曾受到广泛关注。
请问蓝天保卫战北京市的目标是如何设定的?王金南:《大气十条》要求2017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达到60微克/立方米左右,2016年中国工程院组织开展的《大气十条》中期评估显示,完成该目标形势极为严峻。
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北京市和各相关部门、相关省市开展了大量工作,而且工作措施的力度、效果大幅超出了任务要求,全国和北京市最后超额完成了《大气十条》目标任务。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入了攻坚阶段,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产业布局偏乱、交通运输结构不合理等多重压力,导致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排放强度高,经济总量增长与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尚未脱钩。
石家庄市桥西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桥西区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石家庄市桥西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桥西区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桥西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04.03•【字号】西政发〔2019〕3号•【施行日期】2019.04.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石家庄市桥西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桥西区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西政发〔2019〕3号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桥西区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已经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石家庄市桥西区人民政府2019年4月3日桥西区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国发〔2018〕22号)、《河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冀政发〔2018〕18号),全面响应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安排部署,大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全面完成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大气污染治理目标和任务,实现空气质量根本转好,结合桥西区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
以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根本出发点,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目标,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标本兼治、城乡联治。
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精准治理,依法治理,铁腕治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切实改善辖区环境空气质量。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问题导向,形成倒逼机制。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科学解决问题。
针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任务和重点时段等方面,科学设定任务目标和空气质量改善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开展专项整治。
辛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辛集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

辛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辛集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辛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10.10•【字号】辛政发〔2018〕23号•【施行日期】2018.10.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大气污染防治正文辛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辛集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辛政发〔2018〕23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辛集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辛集市人民政府2018年10月10日辛集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繁荣美丽幸福辛集的根本要求。
为贯彻《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冀政发〔2018〕18号)精神,持续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现全市空气质量根本好转,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坚决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大幅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把握制约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标本兼治、城乡联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强化监管执法,完善应急响应机制,精准治理,依法治理,铁腕治理,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为开创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市、繁荣美丽幸福辛集新局面提供良好生态支撑。
(二)基本原则1.坚持目标导向,形成倒逼机制。
按照省政府下达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大气污染治理重点领域任务目标,细化工作措施,强化专项督察,严格执法检查,保障目标落实。
聚焦重点 精准施策——解读《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作 及生 态 环 境 质 量 负总 责 ,主 要 负责 人 是 本 行政 区域 生 少 过 剩产 能和 落 后产 能 ,强 化 “散乱 污 企 业 整治 ,加 快
在任务措施上 ,优化 四大结构 。大力调整优化产业 完成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确
结 构 、 能源 结 构 、运 输 结 构 和 用 地 结 构 ,有 效 应 对 重 污 定 的环境空气约束性 目标 ,“十三五”约束性指标 已提 出
染天气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 中发展 ,加快形成节约 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 和污染物排放总量 目标 ,生态环境
等文件基础上编制 的 ,目标任务与相关专项规划和政策
答 :中共 中央国务院 《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74 J十田料般廑棠 2018.07
r政策导读 Policy Guidance I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 战的意见》要求 ,落实领导 干部 生 态文明建设 责任制 ,严格 实行党政 同责、一 岗双 责。 地 方 各 级 党 委 和 政 府 必 须 坚 决 扛 起 生 态 文 明 建 设和 生 态
在 实 施效 果上 ,实现 四个 明显 。进 一 步 明显 降低 战对各省 (区、市)和重点区域都不再增设新的量化 目标 ,
PM2.5浓度 ,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 ,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 要求各地完成 “十三五”约束性指标 。同时,完成三年行
量 ,明显增 强人 民的蓝 天 幸福 感 。 问 :三 年行 动 计 划的 目标 是 什 么≯
资源 和 保 护 生态 环 境 的 空 间格 局 、产 业 结构 、生 产方 式 、 部已将 目标分解至各省 (区、市),各省 (区、市)也 已
生活 方 式 。
将 目标 纳 入各 自 “十 三五 环保 规 划 ,并将 目标 进 一 步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政策解读
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国发〔2018〕22号),明确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三年行动计划》又被称为《大气十条》二期,普遍认为是为承接《大气十条》而发布的。
《三年行动计划》在总结“大气十条”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更加系统的总体治理思路,即“四个四”(突出四个重点、优化四大结构、强化四项支撑、实现四项明显),这决定了接下来的蓝天保卫战正在向纵深推进。
《三年行动计划》出台背景
2013年,国务院印发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称《大气十条》),五年来,空气质量改善效果显著,《大气十条》确定的三大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如期实现。
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10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2.7%;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PM2.5平均浓度分别比2013年下降39.6%、34.3%、27.7%,珠三角PM2.5平均浓度连续三年达标;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从2013年89.5微克/立方米降至58微克/立方米。
环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在世界大气污染治理进程中也是史无前例的。
通过《大气十条》的推进和落实,也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好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大气污染防治新路。
但我国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仍居世界前列,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比例仅为29%,京津冀大气传输通道城市、汾渭
平原等区域PM2.5年均浓度超标一倍左右,长三角、成渝、东北等地区季节性大气污染问题依然突出。
特别是秋冬季,北方地区重污染天气仍然多发频发,成为人民群众心肺之患。
长期以来粗放式发展积累形成的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为主的运输结构和大量裸露地面存在的用地结构,对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构成重大挑战。
大气污染防治问题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短板,亟需通过全力攻坚,实现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党的十九大提出将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要求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
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要求制定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确定具体战役,集中优势兵力,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打,确保3年取得更大成效。
2018年4月,中央财经委第一次会议要求明确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目标任务,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并作为七大标志性战役之首。
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指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需求,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在专题调研、分析论证、广泛听取专家、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三年行动计划》,并征求相关部门、地方及部分企业意见,6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该计划。
《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总体思路:《三年行动计划》总体思路是“四个四”,即突出四个重点、优化四大结构、强化四项支撑、实现四个明显。
在工作领域上,突出四个重点。
以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地区作为重点区域;以人民群众最为关注、超标最为严重的PM2.5作为重点指标;以重污染天气发生频率最高的秋冬季作为重点时段;以工业、散煤、柴油货车、扬尘等大气污染源治理作为重点领域。
在任务措施上,优化四大结构。
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在制度保障上,强化四个支撑。
强化区域联防联控、执法督察、科技创新、宣传引导,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群防群治,打赢蓝天保卫战。
在实施效果上,实现四个明显。
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主要目标:经过3年努力,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协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具体指标是: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15%以上;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
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的省份,要保持和巩固改善成果;尚未完成的,要确保全面实现“十三五”约束性目标;北京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应在“十三五”目标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三年行动计划》是在《大气十条》《“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等文件基础上编制的,目标任务与相关专项规划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