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吉林省水资源状况

合集下载

吉林省省情

吉林省省情

吉林省省情.txt 吉林省处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的腹心地带,东部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以图们江、鸭绿江为界,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望,边境线总长1438.7公里。

其中中俄边境线232.7公里,中朝边境线1206公里。

南连辽宁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北邻黑龙江省。

东部珲春市处于东北亚地理位置的几何中心,距日本海15公里,距俄罗斯的波谢特湾仅4公里。

省会长春市位于东北亚十字交通线的交汇点上。

二、地理气候吉林省地貌形态差异明显。

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呈现明显的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

以中部大黑山为界,可分为东部山地和中西部平原两大地貌区。

东部山地分为长白山中山低山区和低山丘陵区,中西部平原分为中部台地平原区和西部草甸、湖泊、湿地、沙地区。

地貌类型种类主要由火山地貌、侵蚀剥蚀地貌、冲洪积地貌和冲积平原地貌构成。

主要山脉有大黑山、张广才岭、吉林哈达岭、老岭、牡丹岭等。

主要平原以松辽分水岭为界,以北为松嫩平原,以南为辽河平原。

吉林省地貌形成的外应力以冰川、流水、风和其他气候气象因素的作用为主。

第四纪冰川在长白山的冰川剥蚀遗迹至今仍然可见。

现代流水侵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很广泛,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盆地、谷地多受侵蚀、剥蚀、堆积、冲积等综合作用,形成了各种流水地貌,如河漫滩、冲积洪积平原、冲沟等。

火山地貌占吉林省总面积的8.6%,流水地貌占83.5%,湖成地貌占2.6%,风沙地貌约占5.2% 。

1.气候特征吉林省处于北半球的中纬地带,欧亚大陆的东部,相当于我国温带的最北部,接近亚寒带。

东部距黄海、日本海较近,气候湿润多雨;西部远离海洋而接近干燥的蒙古高原,气候干燥,全省形成了显著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有明显的四季更替,春季干燥风大,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漫长。

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2~6℃,全年日照2200~3000小时,年活动积温平均在2700~3200℃,可以满足一季作物生长的需要。

自然地理吉林省水资源状况

自然地理吉林省水资源状况

自然地理吉林省水资源状况吉林省水资源现状水资源概况:吉林省水资源总量为404.2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56.57亿立方米,地下水113.18亿立方米,二者重复量为65.5亿立方米。

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21.2万立方米,每亩耕地有水503立方米。

东部的地表水水资源大于西部,东部水资源多为地表水;西部地表水贫乏,而以地下水为多。

以大黑山为界限,东部为足水区,西部为缺水区。

东部水资源量为316.67亿立方米,其中长白山区包括抚松、白山、长白、集安、靖宇、通化、柳河、安图、桦甸、和龙、敦化等地,为水资源丰富的足水区,该区总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7.9%,水资源量150.12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产水43.8万立方米,人均有水7329立方米。

中低山丘陵较足水区,包括吉林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不含延吉市)及辉南、东丰、梅河口等县(市)。

该区总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1.1%,水资源量153.4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产水25.8万立方米,人均有水2860立方米;延吉盆地较少水区,面积占全省3.7%,水资源量13.15亿立方米,人均有水1770立方米。

大黑山以西台地、丘陵、平原为缺水区,水资源总量为87.58亿立方米,占全省的21.7%河流状况:吉林省河流众多,主要分为松花江水系、辽河水系、鸭绿江水系、图们江水系、和绥芬河水系。

降水量: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26毫米,其中降水量最大的桦甸为769毫米,最小是辉南为669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72%。

水运:吉林省主要通航河流有松花江、嫩江、图们江和鸭绿江。

一般4月中旬至11月下旬为通航期。

全省内河航道1789公里,有内河港口3个(大安港、吉林港、扶余港),年吞吐能力140万吨。

地下水资源:吉林省地下水资源为113.18亿立方米。

以大黑山为界,以东地区地下水储量为61.55亿立方米,以西的中西部丘陵台地平原地区储量为51.63亿立方米。

全省地下水可开采量为56.56亿立方米。

吉林省西北部地下水缺水现状浅析

吉林省西北部地下水缺水现状浅析

第27卷 第4期2008年12月 吉 林 地 质J I L I N GEOLOGY Vol 127 No 14D ec 12008 文章编号:10012427(2008)0408002吉林省西北部地下水缺水现状浅析王中华1,曲林生21.敦化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吉林敦化 133700,2.吉林省四平地质工程勘察院,吉林四平 136000摘要:本文以大量的数据说明了吉林省西北部地下水开采现状,并根据不同的缺水类型,对地下水缺水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其缺水程度。

关键词:地下水;缺水现状;吉林省西北部中图分类号:P64118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52;改回日期22作者简介王中华(62),男,吉林敦化人,吉林省敦化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工程师。

Ex isti n g sta te of ground wa ter def i cit of the nor thwestern pa r tof J ili n Provi n ceWANG Zhong 2hua,QU L in 2sheng1.Saving W a t er O ffice of D unhua City ,D unhua 133700,J ilin,China;2.Institut e of S i ping Geologi c Engi neering Expl ora ti on of J ilin P rovince,S iping 136000,J ilin,ChinaAbstra ct:The paper f ocuses on the exp l oitable gr ound wate r res ources existing state in the northwe stern part of Jilin P r ovince based on a gr eat deal of data .Acc ording t o dif ferent wa ter deficient types,analyzed the water defi 2c ient existing state in the study area .Key wor ds:gr ound wa ter ;existing sta te of water deficit;northwe stern part of Jilin Pr ovince 吉林省西北部白城市洮北区及所辖洮南市、镇赉县,位于松辽平原西部,幅员面积4989121k m 2,总人口约6816115万人。

吉林省西部水资源状况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初步分析

吉林省西部水资源状况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初步分析

吉林省西部水资源状况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初步分析刘立博;申才燮【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省西部地区水资源现状,阐述了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强调要想建设好生态省就必须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做了简要分析.【期刊名称】《吉林水利》【年(卷),期】2011(000)005【总页数】3页(P49-51)【关键词】吉林省;水资源;生态环境【作者】刘立博;申才燮【作者单位】吉林省水文实验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22;吉林省延吉市房产局,吉林延吉1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11 自然地理条件吉林省西部位于松辽平原内,面积为46 900km2,其中松原市、白城市位于此区域内。

该区域内略有少量的沙丘和陇岗,其余为一望无际的平原。

见图(西部平原简图)。

该区域是我国湿润的东部季风和干旱的内陆之间的过渡带;是生态系统以半湿润森林草原向半干旱草原和沙漠之间的过度带,对气候异常变化和人类活动反映是非常敏感的;也是我国历史上农牧交错带的位置。

1.1 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夏季酷热,天气大多为多风少雨。

年降水量在200-600mm之间,且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至8月末。

年平均气温为5℃-6℃,全年日照时数为2 915小时,高于其他地区。

最大年蒸发量为1 846mm,而且由西向东递减,最大月蒸发量360mm,发生在5月。

故此构成了西部地区春季干旱、夏季多雨,内涝排泄不出去的特点。

1.2 地质条件具有西高东低的特点。

由前郭的王府、农安的优龙泉、双辽的双山、长岭以及大小兴安岭余脉构成了一个封闭的平原盆地。

地质构造多为砂砾石及细沙,表层为沙土和极少的黑粘土,疏水性较好。

区内原有三百余个大小不等的泡塘和一部分湿地。

随着沙漠化、盐碱化的加重,泡塘和湿地、草地正在逐渐减少和退化。

1.3 水文条件在此区域内,有嫩江、洮儿河、霍林河流经或注入。

尤其是高水年份,嫩江、洮儿河、霍林河一同注入,使之形成了一种“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

其中霍林河属于内陆闭流河,除高水年份有水经查干湖注入嫩江,其余年份大多是在通榆、大安境内断流。

吉林省地理中考知识点归纳

吉林省地理中考知识点归纳

吉林省地理中考知识点归纳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地理环境独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
样的人文景观。

以下是吉林省地理中考知识点的归纳:
1. 地理位置: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的中部,东临朝鲜,北靠黑龙江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与辽宁省接壤。

2. 地形地貌:吉林省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以山地、丘陵和平原为主。

长白山脉是吉林省的标志性地貌,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3. 气候特征:吉林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

4. 水系分布:松花江是吉林省的主要河流,流经省内多个城市,为当
地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5. 自然资源:吉林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等,同时森
林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

6. 农业发展:吉林省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特别是玉米、大豆
等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前列。

7. 工业基础:吉林省工业以汽车制造、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为主导,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

8. 交通网络:吉林省交通发达,拥有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交
通方式,是连接东北亚各国的重要交通枢纽。

9. 民族文化:吉林省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汉族、朝鲜族、满族等多个民族和睦相处,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10. 旅游资源:吉林省旅游资源丰富,有著名的长白山、净月潭、松花湖等自然景观,以及长春电影制片厂、伪满皇宫等人文景观。

结束语:通过以上对吉林省地理中考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出吉林省是一个地理位置重要、自然资源丰富、气候多样、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

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吉林省的地理特征和文化背景。

浅论吉林省城市干旱缺水及对策研究

浅论吉林省城市干旱缺水及对策研究

浅论吉林省城市干旱缺水及对策研究论文关键词:城市;旱灾;预防对策论文摘要:以吉林省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从造成城市干旱缺水的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性、脆弱性和防旱抗旱能力入手,对城市干旱缺水风险程度进行了评价,以期为实现吉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改造战略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吉林省是我国北方干旱缺水省份之一,水资源总量为404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量357亿立方米,地下水113亿立方米,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52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68%;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00毫米,由东南部的长白山区向西北部的松嫩平原递减,东部白山、通化市的年均降水量约800毫米,西北白城、松原市不足400毫米。

总体上看,我省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水资源量相对不足,导致干旱频繁发生,干旱影响逐年增大,影响范围逐渐扩展,旱灾损失越来越重。

特别是1998年以后,我省持续发生严重干旱,城市干旱缺水问题也相当突出。

一、城市旱情及特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生活环境改善使得城市用水量逐年增加,城市干旱缺水也呈发展加剧态势。

据今年6月初统计,全省共有辽源市、四平市和公主岭市、洮南市等12座县级以上城市缺水,日缺水量达35万吨,影响人口152万人,月影响工业产值约1460万元。

干旱缺水主要表现为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三种类型。

如辽源市属于资源型和工程型双重重度缺水城市;四平市属于资源型和水质型双重重度缺水城市;公主岭、洮南也属于资源型和工程型双重缺水城市。

分析和归纳我省城市干旱缺水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波及范围广。

1998年以来,我省持续严重的干旱对城市供水造成了巨大威胁,给城市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2006年和2007年的两年春夏连旱,全省49座县级以上城市有45座城市缺水,占城市总数的91%,其中地级城市缺水的有7座,占9座地级城市总数的78%。

水资源分布特点

水资源分布特点

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生息的重要资源,是万物存活的最基本条件,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息息相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水资源现状分析,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和科学用水新概念。

吉林省总面积18.74万km2。

全省降水量分布与地理位置关系较为密切,自东南向西北递减(900~400 mm)趋势明显。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5%~85%;冬季降水量较少。

全省各地降水日数,东南部地区(吉林、通化、白山、延边)平均为100~130 d,中西北部地区(长春、四平、辽源、松原、白城)平均为70~90 d。

1.2吉林省水资源短缺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609.1 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98.83亿m3,占全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m3的1.4%,其中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44.17亿m3,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23.60亿m3,地表与地下水重复计算水资源量68.94亿m3。

全省多年平均人均水资源量1498.3m3,相当于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 220m3的67.5%,按照联合国计算指标:当人均水资源量大于3000m3为丰水;人均水资源量在2000~3000m3之间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量在1000~2000m3之间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量在500~1 000 m3之间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量小于500 m3为极度缺水。

吉林省属于中度缺水地区,属于人口、生态双重缺水省份。

1.3吉林省水资源分布情况省内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东部地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09.75亿m3,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量为3 086 m3;东部地区地表水用水量为37.56亿m3,水资源利用系数为0.12;中西部地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4.42亿m3,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量207.59 m3,中西部地区地表水用水量为22.67亿m3,水资源利用系数为0.66,供、用水矛盾非常突出。

吉林省的水资源现

吉林省的水资源现

吉林省的水资源
水能资源 吉林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456.46万千瓦, 理论电能约400亿千瓦时。水能资源的98%分布在东部山 区的白山、通化、延边和吉林等各市(州),即集中在松 花江、鸭绿江、图们江各水系。 地下水资源 吉林省地下水资源为113.18亿立方米,全 省地下水可表水资源量1613立方米,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地表水资源空间分布是由东部长白山 向西部松辽平原区递减。从扶余、长春、长岭以西的白城 地区不足10毫米。年径流深高值区在老岭南和长白山熔岩 台地及张广才岭,年径流深高达500~600毫米,延吉盆 地低值只有100毫米。地表水资源不同时期的变化很大。
吉林地区水资源的主要问题
供需矛盾突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规 模的不断扩大,我省缺水问题日益突出。 工业废水使水资源污染严重。 部分地区水资源透支严重。由于地下水赋存分布条件差异 大,加上各地对地下水的开采方式和开采量不同,虽然整 体仍有开采潜力,但部分地区超采现象严重。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我省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由东 部长白山区向西部平原区递减。中东部山区河流众多,河 网较密;西部平原区河网稀疏,水量小,利用率低。地下 水资源量主要受大气降水影响,其变化周期和幅度与降水 的丰枯变化周期和幅度同步。
流经吉林省的河流
我省为河源省份,流出省境的水资源相对较多,而流入省 境内的水资源相对较少。年均流出省境和流入省际、国际 界河的水量达338亿立方米,主要从第二松花江、松花江 干流、图们江、鸭绿江、牡丹江和浑江流出;流入省境的 水量仅为30亿立方米,主要是从洮儿河和西辽河流入我省。 我省嫩江过境水资源丰富,年均约为240亿立方米。
吉林省的水资源现状及利用情况
吉林地区的水资源现状
全省多年平均当地水资源量为398.83亿立 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344.17亿立方 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23.60亿立方米,不 重复计算量为54.6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 占有量为1500立方米,仅为全国的2/3,世 界的1/5。 按照国际公认标准评价,我省属于中度缺 水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地理吉林省水资源
状况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吉林省水资源现状
水资源概况:
吉林省水资源总量为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亿立方米,地下水亿立方米,二者重复量为亿立方米。

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万立方米,每亩耕地有水503立方米。

东部的地表水水资源大于西部,东部水资源多为地表水;西部地表水贫乏,而以地下水为多。

以大黑山为界限,东部为足水区,西部为缺水区。

东部水资源量为亿立方米,其中长白山区包括抚松、白山、长
白、集安、靖宇、通化、柳河、安图、桦甸、和龙、敦化等
地,为水资源丰富的足水区,该区总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水资源量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产水万立方米,人均有水
7329立方米。

中低山丘陵较足水区,包括吉林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不含延吉市)及辉南、东丰、梅河口等县(市)。

该区总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水资源量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产水万
立方米,人均有水2860立方米;延吉盆地较少水区,面积占
全省%,水资源量亿立方米,人均有水1770立方米。

大黑山以西台地、丘陵、平原为缺水区,水资源总量为亿立方米,占全省的%
河流状况:
吉林省河流众多,主要分为松花江水系、辽河水系、鸭绿江水系、图们江水系、和绥芬河水系。

降水量: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26毫米,其中降水量最大的桦甸为769毫米,最小是辉南为669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
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72%。

水运:
吉林省主要通航河流有松花江、嫩江、图们江和鸭绿江。

一般4月中旬至11月下旬为通航期。

全省内河航道1789公
里,有内河港口3个(大安港、吉林港、扶余港),年吞吐能力140万吨。

地下水资源:
吉林省地下水资源为亿立方米。

以大黑山为界,以东地区地下水储量为亿立方米,以西的中西部丘陵台地平原地区储量为亿立方米。

全省地下水可开采量为亿立方米。

其中,东部山区为亿立方米/年,丘陵台地平原区为亿立方米/年。

抚松、蛟河、延吉、珲春、和龙、汪清、罗子沟等盆地和伊舒、辉发河地堑,多为地下水径流和泉水汇集的中心。

山地丘陵区地下水主要集中在松花江上游头道沟和二道沟地区,地下水资源量亿立方米。

单井涌水量1000~1200吨/
日,水量约千立方米。

中、西平原区的东部山前黄土台地,下覆基岩,部分地方分布有零星砂砾石含水层,地下水埋深
3~,单井涌水量在100吨/日,不具备大面积开采条件。

西部松嫩平原是中生代以来持续下沉地区,由第四系、第三系、白垩系等地层组成,形成了潜水、弱承压水双层含水体系。

整个
平原区水量最丰富、水质最好的是白城冲洪积扇,地下水资源量亿立方米,可开采量5亿立方米,单井涌水量在5000吨/
日以上,为白城市附近工农业用水的可靠水源。

水能资源:
吉林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万千瓦,理论电能约400亿千瓦时。

水能资源的98%分布在东部山区的白山、通化、延边
和吉林等各市,即集中在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各水系。

其中,松花江水系的理论蕴藏量为210亿瓦千时,占全省理论蕴藏量的50%以上。

全省河流理论蕴藏量万千瓦,理论电能为亿
千瓦时。

全省已开发水能资源的总装机容量为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亿千瓦时,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区。

其中属于装机容量万千瓦以上的大中型站点有14+10/2座(中朝共建),总装机容量
为万千瓦,电量为亿千瓦时,主要分布在延边、通化等地区的松花江上游和鸭绿江、图们江中上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