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产褥期护理

论产褥期护理

【关键词】产褥期;护理

产褥期在医学上是指从胎盘娩出到产妇除****外全身器官恢复接近未

孕状态的一段重要时期,一般为6周。它虽属于生理范畴,但由于生殖系统的自然防御功能发生了变化,子宫内尚有未愈合的创面,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而抵抗力

降低,所以在产褥期易发生感染和其他病理变化。通过临床观察,提高产褥期的健康质量,减少产褥感染,降低发病率,必须做好产褥期的护理工作。

1 一般护理

生命体征的观察

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产后5~7天每4~6h测量1次。体温:产后24h略有升高但不超过38℃;脉搏约为60~70次/min,于产后11周恢复正常;呼吸:产后由于脉压降低,约为10~15次/min;血压:正常产妇每日测一次,对出血、高血压,妊高征等有合并症的产妇,每日2次观察血压变化。

观察子宫收缩和阴道出血

产后24h内,应严密观察子宫收缩情况,护士应每15~30min主动到床边巡视按摩子宫,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出血量,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必要时报告医生。

保持大小便通畅

产后4h要鼓励产妇及时排尿,对不能自行排尿者,用热敷、听流水声暗示、针灸等方法,必要时导尿。大便应保持通畅,鼓励产妇及早下地活动,多食水果等含纤维食物,预防便秘。

产后饮食与休息

饮食

产后最初几天,产妇由于疲劳消化能力减弱,应给予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和含铁食物,忌食辛辣或过硬食物。

休息

环境清洁安静,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夏季应保持室温22~24℃;冬季应

保持为20~22℃。每日开窗通风,但不应有对流风,避免受凉。

2 会阴护理

应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会阴垫。评估会阴切口有无渗血、水肿、血肿等,如有异常报告医生。会阴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1:20XX新洁尔灭或

用1:5000稀释络合碘冲洗或擦洗。

3 ****的护理

****应保持清洁、干燥,经常擦洗。产后30min内应进行早吸吮,用温水毛巾清洗乳头、乳晕,切忌用肥皂或酒精之类擦洗,以免引起局部皮肤干燥皲裂。哺乳期戴合适的棉质胸罩,对乳头皲裂的哺乳前湿热敷****3~5min,同时挤少量乳汁使乳晕变软易被婴儿含吮,也可用儿童鱼肝油涂擦乳头。

4 产后健康教育指导

产妇做产褥期体操,可促进腹壁、盆底肌肉张力的恢复及加强,防止尿失禁、膀胱直肠膨出及子宫脱垂。告知产妇于42天携孩子一起去分娩医院进行产后复查,了解母体全身及生殖器官的恢复情况以及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指导合理避孕,产后4周禁止性生活。总之,只有做好产褥期护理工作,才有利于产妇更好更快地恢复健康,提高产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郑秀霞.妇产科护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XX:68-74.

2 郑福增.产科学,第2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95-98.

3 乐杰.妇产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XX:97-100;257-263.

产褥期护理措施产褥期护理措施

产褥期护理措施产褥期护理措施 (一)生活护理 1.活动与休息: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推广家庭化病房; 2.营养与饮食:分娩后,为满足泌乳活动所消耗的热能及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产妇应吃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和富含矿物质的食物,多喝汤。注意平衡膳食,避免偏食。 3.排泄 (1)产后4~6小时要鼓励产妇及时排尿以防尿潴留及子宫收缩乏力而发生产后出血,若不能自行排尿,应帮助寻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①解除产妇对排尿疼痛的顾虑。②坐起排尿,用热水熏洗外阴或温开水冲洗尿道口周围,诱导排尿。③床边加屏风,扶产妇下床或去厕所排尿。④热水袋放置于下腹部,刺激膀胱肌内收缩。⑤强刺激手法,针刺关元、三阴交等穴位。⑥肌注新斯的明。 ⑦上述处理无效时,予以导尿,必要时留置导尿管1~2天,注意预防感染。 (2) 便秘 产妇容易发生便秘,长期便秘影响盆底肌肉的恢复,易发生子宫脱垂,预防的措施是:①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②多吃蔬菜、水果,适量食用含纤维素的食物。③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产后2~3天未解大便者,宜给缓泻剂或肥皂水灌肠。 (二)子宫复旧及恶露护理

先嘱产妇自解小便后,平躺在床上,护理人员用一只手从产妇脐上几厘米处逐渐地往下触诊子宫底,测量子宫底高度、宫缩、观察恶露情况(色、量、味),入休养室时、入休养室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各观察一次,每次观察均按压宫底以免血液积压影响子宫收缩,更换会阴垫并记录宫底高度及出血量,以后每天均应观察子宫复旧情况及恶露。 (三)会阴护理 分娩后宫腔内有较大创面,宫颈口松弛,会阴部可能有切口或裂伤,以及恶露的排出,因此必须作好会阴护理,以促进舒适、预防感染。 1.每日2次及大便后用1:5000高猛酸钾液或1:2000新洁尔灭液擦洗会阴。 2.产后第2日,应用肥皂水将臀部、大腿内侧血迹洗净,垫消毒会阴垫,以后按情况嘱产妇及时更换,保持局部清洁。 (四)心理社会护理 1.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后期护理,保持家庭的完整。 2.关心和鼓励。 3.对高危人群,重点保健,有针对性的给予心理指导。 (五)健康教育与指导

产褥期护理常规

产褥期护理常规 1、按一般住院病人护理常规护理。 2、产妇转入爱婴区时,应详细了解分娩过程,检查宫底高度,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流血情况。 3、产后 4-6 小时应鼓励产妇自解小便,如膀胱充盈而不能自解小便者,可热敷或用手按摩膀胱区;听流水声或用温开水缓慢冲洗尿道口;或病情允许时协助坐起等方法诱导排尿,经上述方法仍不能自行排尿者,行导尿术。 4、产后 24 小时内要注意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会阴伤口有否血肿,剖宫产后要注意伤口有否渗血,腹部可置砂袋 4—6 小时后取出。 5、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次,体温在 37.5℃以上者,每4小时测一次,高热时,按高热常规护理。 6、饮食护理:产后宜进食高蛋白、新鲜蔬菜水果及汤汁食品。

7、产后卧床休息,顺产无合并症的产妇 24 小时后鼓励早期离床活动。 8、每天测宫底高度,观察恶露及乳房情况并记录。如阴道排出组织物,需留待观察,必要时送病检。 9、会阴护理: ⑴会阴无裂伤或会阴Ⅰ度裂伤者,每天清洁会阴两次。会阴侧切伤 口,每天清洁三次,垫消毒纸垫,产后 3-4 天拆线; ⑵会阴肿胀者,可予红外线照射,每日二次,或用 50%硫酸镁湿热 敷; ⑶会阴Ⅲ度裂伤者,卧床休息,每次大小便后清洁外阴,会阴热敷 每天二次;产后 3-5 天服阿片酊控制大便,产后第五天口服石蜡油 通便,禁止灌肠。 10、乳房护理: ⑴指导产妇哺乳前洗净双手,及乳头,鼓励帮助产妇哺乳,做到早 哺乳、按需哺乳。

⑵乳头破损者,可涂鱼肝油软膏; ⑶出现乳胀者或乳房有硬结时,可用热敷或按摩后挤出乳汁,也可 用吸奶器吸出乳汁。 ⑷乳头凹陷者指导产妇经常牵拉乳头,或用玻璃奶罩间接哺乳。 11、产褥感染者,执行隔离。 12、进行卫生宣教,讲授产褥期保健知识及育儿知识,宣讲计划生育。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及保健指导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及保健指导 产褥期是指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到恢复或者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一般为6周。在产褥期,产妇有很大的心理变化及一系列心理和社会的适应过程。因此,做 好产褥期护理十分重要。现将产褥期的护理措施及产褥期的保健介绍如下: 1 产褥期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 产褥期是产妇身体与心理恢复的一个关键时期,护理上的照顾是影响产妇身心恢复的一个重 要因素。 1.1 护理评估做好产褥期妇女的评估,包括病史,产程经过及处理过程,产后出血情况,产 妇的生命体征、体重、乳房、宫缩、恶露、母乳及心理情况,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制定护理 措施。 1.2 一般护理 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室内应有良好的通风,使空气新鲜,积极鼓励产妇进食,早期 下床活动及自行排尿,避免早期从事重体力劳动。 1.3 会阴护理 由于恶露的产生,阴道分泌物的增多,以及会阴切口伤口的存在等多种原因,产褥期极易并 发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保证会阴清洁尤为重要,会阴应每日2次冲洗或擦洗,多用1:5000高锰酸钾液、1;2000苯扎溴铵液或1:5000稀释结核碘溶液,保持会阴清洁卫生,及时更换会阴垫,并估计出血量和恶露量,指导产妇采取朝向伤口对侧侧卧位,积极进行会阴部 的物理治疗及坐浴,促进伤口愈合。 1.4 子宫复旧的护理 产后2个小时内极易发生因子宫复旧不良导致的产后出血,故产后应在产室即刻、3分钟、1 个小时、2个小时各观察1次子宫收缩,严密观察子宫底的位置、高度、随时评估子宫复旧 情况,教会产妇自行按摩子宫,促进子宫收缩,必要时按医嘱给宫缩剂等促进子宫收缩。 1.5 乳房护理及母乳喂养指导 积极纠正凹陷乳头,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向产妇说明传授预防乳头皲裂,乳房胀痛、乳腺 炎及刺激泌乳的措施。 1.6 促进心理适应 介绍并鼓励实施母婴同室的方式,取得产妇丈夫及其他家属的支持。 2 产褥期的健康指导 产褥期保健之目的的是防止产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产生,促进产后生理功能恢复。 2.1 饮食起居 合理饮食,保持身体清洁,产妇居室应通风良好,注意休息,至少3周以后进行全部家务劳动。 2.2 适当活动及做产后保健操 自然分娩的产妇,产后6—12小时内即可起床做轻微活动,于产后第二日可在室内随意走动,再按时做产后保健操。行会阴后一侧切开或行剖宫产的产妇,可适当推迟活动时间。待拆线 后伤口不感疼痛时,也应作产后健身操。产后健身操应包括能增强腹肌张力的抬腿、仰卧起 坐动作;锻炼骨盆底肌及筋膜的缩肛动作;锻炼腰肌的腰肌回转运动。产后2周时开始加做 胸膝卧位,以预防或纠正子宫后倾。产后健身操的运动量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 2.3 计划生育指导 产褥期内禁忌性交。于产后42日起应采取避孕措施,哺乳者以工具避孕为宜,不哺乳者可 选用药物避孕。 2.4 产后检查 由于妊娠及分娩所引起的生殖系统及全身个系统的生理或病理百变,以及助娩操作、手术等 创伤,经过产褥期调养,应逐渐恢复至正常状态。因此,产褥期满必须对产妇进行产后检查,以了解母体全身及局部性变化恢复的情况,及时诊断及进行健康指导。 包括产后访视和产后健康检查两部分。产妇出院后,可由社区医疗保健人员在产褥妇女出院

产褥期护理管理

产褥期的护理管理 产褥期 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一般为6周 产褥期的临床表现及问题 一、生命体征 产后24小时内,一般体温会升高一些,但一般不超过38°,如果体温过高则要考虑有无感染情况。产后脉搏在正常范围内。呼吸在14—16次/分。血压于产褥期平稳,变化不大。 二、产后的宫缩痛 是指产褥早期,因宫缩引起下腹部阵发性疼痛。一般在产后1—2日出现,持续2—3日后自然消失。经产妇比初产妇多见。哺乳时反射性的子宫收缩可使疼痛加重。 三、子宫复旧 分娩后子宫迅速缩小,产后第一天平脐或脐下1指,以后每天下降1—2㎝。产后10天子宫降入骨盆,此时腹部检查在耻骨联合上不能摸到子宫底。 四、恶露 产后随子蜕膜的脱落,血液、坏死蜕膜组织经阴道排出称恶露。恶露分为3种: 1、血性恶露:色鲜红,含大量血液,量多,有时伴有血块,有少

量胎膜及坏死蜕膜组织 2、浆液性恶露:色淡红,含少量血液,有较多的坏死蜕膜组织、子宫颈粘液、阴道排液。 3、白色恶露:色较白,粘稠,含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及细菌等。 五、会阴切口 初产妇多见。在产后的3日内可见切口处水肿,活动时有疼痛,拆线后症状自然消失。 六排泄 1、褥汗:产褥早期,大量多余的组织间液要排泄,使皮肤排泄功能旺盛,大量出汗。尤其是睡眠和初醒时明显,产后一周好转。 2、泌尿增多和排尿困难:产后2—3日内,由于机体排出妊娠时贮留的水分,产妇往往多尿,但因分娩过程中膀胱受压使其黏膜水肿、充血,肌张力下降,加之会阴切口疼痛,使产后产妇容易发生排尿困难,特别是产后第一次尿,容易发生尿储留及尿路感染。 3、便秘:产褥期容易发生便秘,与产妇卧床多、活动少、肠蠕动减弱,腹直肌及盆底肌松弛有关。 七、乳头皲裂 哺乳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在最初几日哺乳后容易发生乳头皲裂。大多是因为产前乳头准备不足或产后哺乳姿势不当引起。乳头皲裂时,表现为乳头红、裂开。有时有出血,哺乳时疼痛。 八、乳房胀痛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产褥期: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通常规定为6周。 产褥期母体变化 产褥期妇女的生理调适 一、生殖系统 1.子宫产褥期子宫变化最大。胎盘娩出后的子宫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称子宫复旧,需时6周,主要变化为宫体肌纤维缩复和子宫内膜再生。 (1)子宫体肌纤维缩复:于产后1周子宫缩小至约妊娠12周大小,在耻骨联合上方可触及。产后10日,子宫降至骨盆腔内,腹部检查测不到子宫底,产后6周恢复到正常未孕期大小。子宫重量也逐渐减少,由分娩结束时的1000g降到非孕时的50g。 (2)子宫内膜再生:胎盘附着部位全部修复需至产后6周。若在此期间胎盘附着面因复旧不良出现血栓脱落,可引起晚期产后出血。 (3)子宫颈:产后2~3周子宫口仍能容纳两指,产后1周,宫颈内口关闭宫颈管复原,子宫颈外形及颈内口完全恢复至非孕状态,产后4周子宫颈完全恢复正常状态。由于子宫颈外口分娩时常有轻度损伤,故由未产型的圆形变为已产型的横裂。 2.阴道及外阴产褥期阴道腔逐渐缩小,阴道壁肌张力逐渐恢复;分娩后外阴有轻度水肿,产后2~3日后自行消退。会阴有轻度撕裂伤,或有会阴侧切缝合后,均可在3~4日内愈合。 3.盆底组织产褥期如能坚持产后运动,盆底肌肉可恢复至接近孕前状态,否则极少能恢复原状。 二、内分泌系统 分娩后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至产后1周时已降至未孕时水平。胎盘生乳素于产后6小时不再被测出。 不哺乳产妇一般于产后6~10周恢复月经,平均在产后4~6个月恢复排卵。产后较晚恢复月经者,首次月经来潮常有排卵,故哺乳妇女在月经恢复前也有受孕的可能。 三、乳房 主要是泌乳,垂体催乳素是泌乳的基础,但乳汁分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哺乳时的吸吮刺激。 初乳:产后7日,因富含胡萝卜素,呈浑浊淡黄色液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尤其是球蛋白较多,使婴儿在出生后的一定时期具有防御感染的能力。 过渡乳:产后7日以后,乳房开始分泌,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少,脂肪和乳糖含量逐渐增加。 成熟乳:产后14日以后乳房分泌,呈白色。 四、腹壁 妊娠期出现的下腹正中线色素沉着,于产褥期逐渐消退,原有的紫红色妊娠纹变为白色,成为永久性的白色妊娠纹。 五、血液及循环系统 血容量于分娩后2~3周可恢复至未孕状态。产后72小时内,由于子宫收缩,胎盘循环停止,大量血液从子宫进入体循环,以及组织间液的回吸收,使回心血量增加15%~25%,

产褥期母体的护理论文

产褥期母体的护理论文 产褥期是指妇女产后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产褥期母体的护理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产褥期母体的护理论文篇1 浅谈正常产褥期护理与产褥期保健 摘要:产褥期是指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到恢复或者接近正常未孕状态的时期,过程大约为6周。在产褥期内,一般产妇都有很大的心理变化及一系列心态和情绪适应过程,是产妇身体与心理恢复关键。良好的护理能帮助产妇身心恢复,因此,做好产褥期护理十分重要。产褥期常见的护理问题包括:疼痛、感染、会阴护理、子宫恢复及产后休养、饮食及母乳喂养等。产后康复对于母儿的健康和妇女产后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如何促进产妇在产褥期康复,从而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并促进母乳喂养成功是产科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产褥期护理保健 1、护理措施 1.1生活护理 产妇怀孕临产前,身心都非常疲惫,加之心理和情绪因素,十分需要充分休息和睡眠,以贮存精力等待分勉。护理人员要为产妇提供一个整洁、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床单被褥清洁、整齐、干燥,保证产妇的身心舒适。 1.2心理护理 1.2.1产前心理护理 一般初产妇都对分勉充满恐惧和担忧心理。经产妇因了解分勉过程,心中也充满紧张和不安。医务人员应以亲切、热情、和蔼的态度接待产妇,详细介绍有关分勉知识,耐心回答产妇的问题并予以认真解答,以消除和减轻产妇的紧张和恐惧感。产妇发生宫缩时因紧张和恐惧常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此时医护人员应帮助产妇做好心理调适,

嘱其保存体力和精力。 1.2.2分娩后心理护理 婴儿娩出后,产妇会感到精疲力竭,情绪波动,急需好好休息,调适情绪。护理人员应为产妇提供一个安适、温暖、清洁的环境以利于产妇休息,有利身体恢复。护理人员应依据产妇身体和心理的改变,以及初为人母所需的情绪重整等,帮助产妇调整心态,顺利度过产后适应期。为不影响产妇情绪和身体恢复,护理人员应先告知产妇婴儿健康状况。对于性别或有新生儿畸形等其他异常情况者,则暂时不宜告之,应待胎盘娩出、子宫收缩良好、产妇情绪稳定后,再选择适当时机告诉产妇,同时给予适当安慰。 1.3会阴护理 产妇分娩后,子宫腔内有较大创面,宫颈口松弛,阴道粘膜有擦伤,因此做好会阴护理,预防感染十分重要。产妇会阴切口有渗血、血肿、水肿时,可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湿热敷,或远红外灯照射。会阴部每日2次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1:5000的稀释络合碘液冲洗或擦洗。保持会阴部清洁。若切口有感染可提前拆线引流,并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由于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影响痔静脉血液回流,加之分娩时用力,常易诱发或加重痔疮。对有肿痛症状者应做湿热敷或50%硫酸镁热敷。分娩7~l0天后亦可热水坐浴。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产后由于恶露产生,阴道分泌物增多,以及会阴切口伤口等,易并发产褥期泌尿和生殖系统的感染,应指导产妇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液进行会阴冲洗。休息时采取伤口对侧侧卧位,并适当行物理疗法以促进伤口愈合。 1.4子宫和乳房护理 产妇在分娩时精神一直处于过渡紧张中,常导致子宫收缩力不良,延长产程,或者剖宫产使用镇静药过多以及麻醉过深等,均易造成胎盘收缩无力以及胎盘滞留,导致产后大出血。故应随时观察子宫收缩情况。每日在同一时间测宫底高度,以了解子宫复旧情况,并教会产妇自行按摩子宫,以促进子宫收缩,必要时可按医嘱给予宫缩剂。产妇第一次哺乳前,护理人员应认真检查产妇乳房的形状、轮廓、对称

产后(产褥期)护理常规

产后(产褥期)护理常规 1.按产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心理护理:关心体贴产妇,及时发现心理问题,积极予以疏导。 3.产后2h内,在产室严密观察产妇病情变化。 (1)协助产妇首次哺乳。 (2)严密观察阴道流血量,将弯盘放于产妇臀下收集,准确评估。 (3)每30min测量血压、脉搏1次,每15一30min观察一次宫缩情况,观察子宫收缩、宫底高度、膀胱充盈等。若发现子宫收缩乏力,应按摩子宫并报告医师遵医嘱肌注缩宫素。若阴道流血量不多,但子宫收缩不良、宫底上升者,提示宫腔内有积血,应挤压宫底排出积血,并遵医嘱给予缩宫素。 (4)产妇自觉肛门坠胀者,应行肛查确诊后给予及时处理。 (5)若产后2h正常,连同新生儿送回病室。 4.产妇回病房后,详细交接分娩及医嘱情况,检查宫底,观察阴道流血及子宫收缩情况;产后6h内每30min按揉子宫1次,挤出积存的血及血块;产后6一24h内每4h按摩子宫1次,观察恶露量、色、性质、味的变化,恶露量多、时间长、有臭味,应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应保留24h会阴垫供医生观察。 5.产后1h一3日进易消化、清淡的流食或半流食,避免油腻粗糙的食物。3日后改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高热量的半流饮质,多食含纤

维素多的新鲜水果和蔬菜,避免便秘。 6.乳房护理:喂奶前应先用肥皂热毛巾及清水擦洗乳头,以后每次喂奶前均应用清水茶洗乳头。 7.会阴部护理: (1)注意会阴部卫生,会阴垫应用无菌卫生巾并及时更换。产后3日内或会阴拆线前用1:5000高锰酸钾液冲洗外阴,2次/日;严重撕裂或较大较深的切口每次大便后必须清洗。 (2)会阴水肿明显的者,用50%硫酸镁湿热敷,产后24h后可用红外线照射外阴。 (3)会阴部有缝线者,每日检查伤口周围有无红肿、硬结及分泌物,产后3一5日拆线。若伤口感染,应提前拆线引流或行扩创处理,并定时换药。 (4)产后24h内若感到会阴部或肛门有下坠不适感、疼痛感,应及时报告医生。 (5)会阴浅裂伤缝线一般于48h拆除,会阴侧切创口缝线一般于3一5日拆除。 8.预防产后尿潴留:自然分娩后4h内鼓励产妇尽早自解小便。若排尿困难可采取: (1)解除怕排尿引起疼痛的顾虑,鼓励产妇坐起排尿。 (2)用热水熏洗外阴,用温开水冲洗尿道外口周围诱导排尿。 (3)下腹部正中放置热水袋,刺激膀胧肌收缩。 (4)用强刺激手法,或肌注甲硫酸新斯的明促进排尿。

产褥期产妇的护理及其康复指导

产褥期产妇的护理及其康复指导 从胎盘娩出至生殖器官恢复至正常末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间,称为产褥期。大约经6周才能完成。分娩后乳腺上,发生旺盛的分泌功能,机体各系统均趋向恢复,为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母乳喂养,加强产褥期保健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1 一般护理 1.1 测量生命体征产妇测量体温、脉搏、呼吸2次/d。产褥期体温一般是正常的,产后24 h内体力耗,因产程延长、失血疲劳,体温可轻度升高,一般不超过38℃,24 h后可恢复正常。分娩后因腹压降低、横隔下降,由孕期胸式呼吸转变为腹胸式呼吸,呼吸深而慢,约14~16次/min。如果体温超过38℃,应每4 h测量一次体温、脉搏、呼吸。 1.2 环境及清洁卫生方面母婴同室的室温保持在18℃~20℃、湿度为55%~60%为宜,要经常通风、换气,空气新鲜、阳光充足。产妇出汗较多,要经常擦澡,但不能盆浴,要经常更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衣着应温暖舒适,防止受凉,保持口腔清洁。 1.3 子宫恢复的观察胎盘娩出后,子宫肌肉立即收缩直至产后6周左右子宫恢复正常大小。在子宫复旧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加强观察,预防产后出血及感染的发生。产后6 h内须严密观察子宫收缩状况,尤其在产后2 h内,应每15~30 min观察一次子宫收缩,如宫底上升,宫体变软,可能有宫腔积血,应按摩子宫排除积血,促进子宫收缩。 1.4 恶露的观察每天观察恶露量多少、颜色、性状、持续时间,对于发现产褥感染及异常产褥有很大意义。一般产后3~7 d为血性恶露,量较多,以后颜色逐渐变淡成为浆液性恶露,两周左右又变成白色或淡黄色,约3周左右停止。若恶露经久不停,有味、腰酸、伴大量出血,子宫大而软,常提示子宫复旧不全,需及时查找原因。 1.5 饮食方面产后因子宫内膜的修复、产露排出、出汗、哺乳等消耗较大,应增加营养。产后第2天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以后可根据产妇的胃口与习惯,给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但忌食辛辣食物及酒精类饮料、禁烟及药物。膳食中要有适量的新鲜蔬菜与纤生素,在饮食安排上可少量多餐,母乳每天约需热能2800~3200Cal,蛋白质100 g,钙约2000 g,铁约18 g,脂肪80~100 g。产妇应多吃汤类,如鱼汤、骨头汤、鸡汤等可促进乳汁分泌。 1.6 大少便方面产后2~3 h应督促产妇排尿。排尿后要检查膀胱是否排空,防止因膀胱膨胀影响子宫收缩而引起产后出血。如产后6~8 h仍不能自行排尿者,应积极采取诱导法,协助产妇排尿。如产妇不习惯卧在床上排尿,可扶其坐起排尿,如排尿仍困难,可让其听流水声;或用温水冲洗外阴及尿道口;也可在下腹部敷以

论产褥期护理

论产褥期护理 【关键词】产褥期;护理 产褥期在医学上是指从胎盘娩出到产妇除****外全身器官恢复接近未 孕状态的一段重要时期,一般为6周。它虽属于生理范畴,但由于生殖系统的自然防御功能发生了变化,子宫内尚有未愈合的创面,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而抵抗力 降低,所以在产褥期易发生感染和其他病理变化。通过临床观察,提高产褥期的健康质量,减少产褥感染,降低发病率,必须做好产褥期的护理工作。 1 一般护理 生命体征的观察 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产后5~7天每4~6h测量1次。体温:产后24h略有升高但不超过38℃;脉搏约为60~70次/min,于产后11周恢复正常;呼吸:产后由于脉压降低,约为10~15次/min;血压:正常产妇每日测一次,对出血、高血压,妊高征等有合并症的产妇,每日2次观察血压变化。 观察子宫收缩和阴道出血 产后24h内,应严密观察子宫收缩情况,护士应每15~30min主动到床边巡视按摩子宫,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出血量,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必要时报告医生。 保持大小便通畅 产后4h要鼓励产妇及时排尿,对不能自行排尿者,用热敷、听流水声暗示、针灸等方法,必要时导尿。大便应保持通畅,鼓励产妇及早下地活动,多食水果等含纤维食物,预防便秘。 产后饮食与休息 饮食 产后最初几天,产妇由于疲劳消化能力减弱,应给予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和含铁食物,忌食辛辣或过硬食物。 休息 环境清洁安静,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夏季应保持室温22~24℃;冬季应 保持为20~22℃。每日开窗通风,但不应有对流风,避免受凉。 2 会阴护理 应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会阴垫。评估会阴切口有无渗血、水肿、血肿等,如有异常报告医生。会阴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1:20XX新洁尔灭或

产褥期的护理

产褥期的护理 一、休息与活动 保证睡眠,注意休息;无特殊情况4~6小时后可下床排尿;转天可适当下地活动;可从下床吃饭、上厕所、喂哺宝宝、换尿布等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做简单家务;绝不能做重活、累活 二、精神及心理护理 家人给予细致周到的关爱,本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产妇应该这样想,坐月子是我和宝宝一起度过的第一个假期,没有理由不愉快,自我调节是很重要的。采取积极主动的宣泄方式,来释放和稳定自己的情绪。 三、给产妇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 1、室内要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居室温度:20—24度;湿度:55%-65%; 2、保持清新的空气: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天要保证2次通风,每次大概15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生病并利于孩子身体和大脑的发育。 3、室内要有充足的阳光:产妇最好住南面的房间,充足的阳光可以让人感到心情舒畅,并有利于观察宝宝的一些变化。 4、不宜睡太软的床,母婴同室,家庭和睦。 四、重视产褥期的营养 营养不但让产妇尽快地恢复,而且可以提高乳汁质量,让宝宝健康成长。 1、产后由于胃肠功能未恢复,为了保证营养,要少吃多餐,每天5~6顿。 2、饮食清淡适宜:许多人认为为了下奶要多喝汤,但不能放盐、放葱花等,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饮食清淡不是不能用调料,适当的调味能促进产妇的食欲,但葱、姜、蒜、花椒利于行血,可适当少用。 3、荤素搭配:荤素搭配利于营养吸收,产妇除了吃动物性食品之外,还应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中的纤维素可促进肠蠕动,帮助消化,防止便秘,减少肥胖的可能 4、干稀搭配、多喝汤水:食物汤汁不但有营养、开胃,还能补充水分,利于乳汁分泌。喝的汤水除鱼汤、猪蹄汤、排骨汤、鸡汤外,应该包括果汁、牛奶、豆浆等。 五、注意清洁卫生 分娩的疲劳,产时产后的出血,会使妈妈抵抗力下降,子宫内创面、

正常产褥期产妇的护理

正常产褥期产妇的护理 第—节产褥期母体的变化 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称产褥期,一般为6周。 〔一〕生殖系统 1.X 胎盘娩出后的X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称X 复旧。X复旧的主要表现是X肌纤维缩复和X内膜再生。 〔1〕X肌纤维缩复:胎盘娩出后,随着肌纤维不断缩复,X 体积逐渐缩小,于产后10日左右X降至骨盆腔内,产后6周X 恢复到正常非孕时大小。 〔2〕X内膜再生:胎盘胎膜排出后,剩余蜕膜坏死脱落随恶露排出,X内膜的基底层逐渐再生新的功能层,除胎盘剥离面外,宫腔外表内膜再生修复约在产后3周左右,胎盘剥离面完全修复约在产后6周。 〔3〕宫颈:胎盘娩出后的宫颈松软,壁薄皱起如袖口,于产后7~10日宫颈内口关闭,4周时宫颈恢复至正常状态,因宫颈外口分娩时多在3点及9点处有轻度裂伤,使初产妇的宫颈外口由产前的圆形〔未产型〕,变为产后的“-〞字型〔经产型〕。 2.阴道和外阴产后阴道壁肌肉松弛,粘膜光滑,产后3周左右粘膜皱襞复现,但不能恢复到未孕时状态。产后外阴常有轻度水肿,2~3日内可自行消退。会阴部缝合的切口,在产后3~5日内愈合。处女膜在分娩时撕裂形成残缺痕迹,称处女膜痕。

乳房的主要变化是泌乳。产后体内雌、孕激素及胎盘生乳素水平急剧下降,解除对垂体催乳激素的抑制,因而乳汁开始分泌,但乳汁分泌很大程度是通过吮吸乳头,使垂体催乳激素释放,同时,还能反射性地引起神经垂体释放缩宫素,缩宫素可使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而排出乳汁,也可促进宫缩,减少产后出血。此外,乳汁分泌还与产妇营养、睡眠、情绪和健康状况有关。 初乳中蛋白质较多,脂肪和乳糖较少,极易消化,是新生儿早期理想的天然食物。成熟乳呈白色,含有蛋白质、脂肪和乳糖。初乳和成熟乳中,均含有大量免疫抗体。 〔三〕血液循环系统 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于产后2~3周恢复至未孕状态。但在产后最初的3日内,由于X缩复,大量血液涌入体循环,加之妊娠期过多的组织间液回汲取,使血容量再次增加15%~25%。产褥早期血液仍处于高凝状态,有利于减少X出血,产后2~3周恢复正常。白细胞总数在产褥早期仍较高,2周后恢复正常。红细胞沉降率于产后3~4周恢复正常。 〔四〕消化系统 产后l~2日内产妇常感到口渴,喜进流食或半流食,食欲不佳,以后逐渐好转。产褥期间卧床时间多,活动少,腹直肌及盆底肌松弛,加之肠蠕动减弱,易发生便秘。

正常分娩期妇女的护理(产程分期、产褥期)

正常分娩期妇女的护理(产程分期、产褥期) 产程分期 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指临床开始直至宫口完全扩张即开全(10cm)为主 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的过程 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胎膜娩出 自然破膜多发生在宫口近开全时 产妇宫缩不强、未破膜、可在室内适当运动 若初产妇宫口开全或经产妇宫口已扩张至4cm、取左侧卧位 初产妇宫口扩张<4cm、经产妇<2cm时可行灌肠 胎头拨露:宫缩时胎儿露出于阴道口、露出部分不断增大、在宫缩间歇期胎头又缩回阴道内 胎头着冠: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宫缩间歇时胎头不再回缩 脐带处理:胎儿娩出后1~2min内断扎脐带,在距脐带根部15~20cm 处用两把血管钳钳夹,在两钳之间剪断脐带 胎盘娩出:切忌在胎盘尚未完全剥离时用手按揉,下压宫底或牵拉脐带 产后应在产房观察2h 因产后出血80%发生在此期,称为第四产程

产褥期6周 产褥期妇女的心理:①依赖期②依赖—独立期③独立期 依赖—独立期—易产后抑郁症(产后忧郁症) 产后24h 可出现体温稍升高,一般不超过38℃ 泌乳期:产后3~4日因乳房血管,淋巴管极度充盈乳房胀大,有37.8~39℃发热 恶露:产后随着子宫脱模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组织经阴道排出 恶露有血腥味、无臭味、持续4~6周、总量250~500ml 血性恶露:3~4天色鲜红大量血液 恶露浆液性恶露:2周色淡红、少量血液 白色恶露:2~3周色较白、黏稠 产后4h应鼓励产妇自解小便,以防子宫收缩欠佳而发生产后出血 产后盆底肌肉松弛、应避免负重劳动或蹲位活动以防子宫脱垂 会阴每日2~3次用0.05%聚维酮碘液或1:2000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溶液冲洗 水肿者用50%硫酸镁湿热敷 分娩后第一次哺乳前应用温水毛巾清洁乳头和乳晕,切忌用肥皂或酒精之类 产后30分钟开始哺乳

产褥期护理

产褥期护理 什么是产褥期护理 产褥期即俗称的坐月子,在医学教科书上称之为产褥期。解放以前的理解农村中就认为产后坐月子的时间为一个月,产后休息满1个月就是全部恢复了,妇女就要参加体力劳动,有不少的老年妇女患有子宫脱垂等疾病的比较多,可能就是与产后休养不足时有一定关系。 而产褥期护理则是胎儿、胎盘娩出后的产妇身体、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调适复原的一段时间,需6~8周,也就是42~56天。在这段坐月子的6~8周时间内,产妇应该以休息为主,尤其是产后15天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调养好身体,促进全身器官各系统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尽快恢复。 产褥期护理原则 1.慎寒温 随着气候与居住环境的温、湿度变化,产妇穿着的服装与室内使用的电器设备,应做好适当的调整,室内温度约25~26℃,湿度约50%~60%,穿着长袖、长裤、袜子,避免着凉、感冒,或者使关节受到风、寒、湿的入侵。 2.适劳逸 适度的劳动与休息,对于恶露的排出、筋骨及身材的恢复很有帮助。产后初始,产妇觉得虚弱、头晕、乏力时,必须多卧床休息,起床的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等体力逐渐恢复就可以将时间稍稍拉长些,时间还是以1小时至2小时为限,以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姿,导致腰酸、背痛、腿酸、膝踝关节的疼痛。 3.勤清洁 头发、身体要经常清洗,以保持清洁,避免遭受细菌感染而发炎。古代由于环境简陋,生活条件差,又没有电器设备,因此规定较严,而有一个月不能洗头、洗澡的限制,现代人不必如此辛苦。洗头,洗澡要用40℃左右的温水,洗完头后要及时用干毛巾擦干头发。 4.调饮食 前面三项每一个人都没有差别,饮食方面就有个人体质的差异性,应该有所不同;再者,产后排恶露、哺乳也许有不顺的情形,或者有感冒、头痛、口破、皮肤痒、胃痛等等疾病发生,饮食与药物就必须改变。坐月子的饮食还是以温补为主,最好请医师根据个人体质作调配比较妥善。 在坐月子的1个月中,妈妈应该如何计划呢? 第1周:妈妈充分休息,注重营养;随时观察恶露情况;按需给宝宝哺乳。注意保健,不要受凉;可在床上进行乳房按摩;进行产褥体操;进行全身检查,可以出院了;保持平静心态,预防产后抑郁症。

产妇的专业护理

产妇的专业护理 第一篇:产妇的专业护理 产妇的专业护理 产褥期是指胎儿、胎盘娩出后到产妇机体和生殖器官复原的一段时期,需要6—8周。医学上将这段时间称为产褥期或产后期,民间俗称坐月子。月嫂也主要是在这段时间内为母婴提供服务。 第一节产妇的生理变化 一、子宫的变化 1、子宫状态 未怀孕子宫:形状为圆形,大小50毫升 怀孕后子宫:发生横裂,大小:单胞胎 5000—6000毫升双胞胎6000—8000毫升 2、子宫收缩 ⑴定义:子宫在分娩后立即收缩到脐下4-5厘米处,但24小时后又发展到脐上,之后逐渐缩小,每天以1-2厘米速度下降,大约10天降落至骨盆,称为子宫复位,又叫子宫收缩。子宫6周左右恢复成原来大小。 ⑵特征:最明显的感觉是阵发性腹痛,经产妇腹痛比较明显。 3、子宫变化注意的问题: ⑴产妇大小便体位:两手握拳,腹部用力,采取鞠躬位,忌蹲位,不要用肛门去用力排便。 原因:虽感觉排便不彻底,但可防止因使劲产生的子宫下垂。 ⑵产妇产后便秘: ①经常便秘:产妇可服用麻仁丸,一日三次,母乳喂养一日二次 ②偶尔便秘:产妇可早、晚服一勺蜂蜜 ③特别便秘:可用开塞露缓解 另外,平时注意多喝水,多吃蔬菜,多吃清淡的二、乳房变化 产妇在产后24小时左右开始感觉乳房发胀,24-48小时开始泌乳,初乳为黄色,含有免疫性物质和胡萝卜素,非常有营养且易于吸收,

可以增加新生儿的抵抗力,三天至一周后颜色变白,变为成熟乳。 伴有临床表现:高烧达38℃,属正常生理反应,不需治疗,2天左右回复到36℃,不允许发烧持续一周。 三、产后腹部阵痛 1、症状:产后一周内,有些产妇会出现阵发性下腹痛,尤其是最初的3-4天更为明显,这种疼痛称为产后宫缩痛。多见于经产妇,哺乳时尤为显著。初产妇的宫缩痛相对较轻,这是生理现象。 2、原因:由于产后子宫复原过程中,子宫发生阵发性收缩,引起局部血管缺血,组织缺氧,神经纤维受到强烈挤压所致。 3、处置:腹痛一般持续3-4天,然后自然消失,不需特殊护理。超过一周说明子宫有疮伤,需就医。腹痛剧烈时,应及时就医。 4、重者处置方法: ⑴热敷; ⑵按摩下腹部; ⑶服用益母丸缓解。 四、恶露的变化 1、定义:在产褥期从阴道排泄出的分泌物,其成分主要是分娩造成的产道伤口的分泌物、胎盘剥离后的血液、黏液、细胞组织片和细胞等,没有恶臭味儿。 2、恶露的三个阶段 恶露一般持续3周。1血腥恶露 分娩后2-4天最多,颜色鲜红,几乎都是血液。如果没有掺杂血块属正常;如果掺杂血块且较大,应立即就医。2褐色恶露或浆液性恶露 分娩后5-8天,出血量减少,血色素变浅,白细胞增多,成为褐色浆液性的。3白色恶露 分娩后15天,由于红细胞消失,只剩下白细胞,恶露变成黄白色,渐渐像月经那样结束。恶露可以成为子宫复原的“晴雨表”,因此在恶露变换时,要密切注意其颜色、量和气味儿等。产妇出院后如血腥恶露持续不断或有恶臭味儿时,应及时就医。

产褥期的护理论文范文

护理学论文,要求5000字左右. 5岁。临床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1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例,糖尿病 性末梢动脉闭塞2例。 2 治疗方法2。1 治疗药物前列地而脂微球载体制剂(凯时),10ug/支,保存条 件0~5℃。 2。2 用法将前列地而脂微球载体制剂10ug溶解在1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 射液中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续用药14天为一疗程。 3 治疗结果3。1 观察指标3。 1。1 间歇性跛行的行走距离,每增减100米为一级。 3。1。 2 静息痛,分无痛、较痛、很痛、难忍疼痛四级。3。 1。3 溃疡面积以长径*短径为测量标准。 3。1。 4皮肤感觉按无痛、麻木、麻痹三级。3。 1。5 踝/肱指数通过多普勒测得的踝动脉和肱动脉的血流量比值。 4 最终疗效评价标准4。 1 各观察指标的疗效评定标准(见下表)表各观察指标的 疗效评定标准4.2 最终疗效评价标准4.2.1 显效五项观察指标中至少一项达Ⅳ级, 其他都不低于Ⅲ级。 4.2.2 有效五项观察指标中至少一项Ⅲ级,其他都不低于Ⅱ级。 4.2.3 无效五项观 察指标至少有一项达到Ⅱ级,其他都不低于Ⅰ级。 4.2.4 恶化五项观察指标中有一项达到Ⅰ级。5 治疗结果 5.1 结果显效3例(占16。7%),有效12例(占66。7%),无效3例(占16。 7%),本组总有效15例(占83%)。5.2 副反应全组未观察到严重静脉炎、头 痛等副反应。 在注射过程中,有8例主诉注射部位有疼痛感,其中3例于注射后出现血管段微红、轻压痛,分别于注射后2、3、5小时后体症消失。 6 护理6.1 使用本药的护理6.1.1 本药为前列地而脂微球载体制剂,故应冷藏保存,但应避免冷冻,宜注意冰 箱中的温度和放置位置。

产褥期患者的护理体会

产褥期患者的护理体会 产褥期的妇女不管在生理上仍是在心理上都会发生专门大的转变,如子宫的复旧、乳房的转变、心理状态等很容易显现产褥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做好产褥期的护理很重要。 一临床资料 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共收住院产妇300例,其中初产妇270例,经产妇30例。年龄在17至40岁之间。无一例发生产褥感染。 二护理体会 (一)一样护理 1为产妇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室内应通风良好,空气清新。室内温度应在22-24℃之间,湿度应在50%-60%之间。 2产后24小时应注意休息,24小时后下床活动。保证充沛的睡眠。 3产后1小时可让产妇进流食或清淡半流食,以后可进一般饮食。应进富于营养、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鸡蛋、小米粥、鸡汤、鱼汤、蔬菜等。同时多喝一些红糖水。 4维持大小便通畅。产后2小时嘱产妇排尿,如显现排尿困可用温开水冲洗外阴或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也可用流水声诱导排尿,必要时导尿。鼓舞产妇早日下床活动及做产后操,多饮水,多吃蔬菜和含纤维素食物,维持大便通畅。 (二)病情观看 1生命体征的观看。天天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2次,如体温超过38°,血压低于90/60mmHG应增强观看,查找缘故,并向医生

2子宫复旧及阴道出血量。产后在产室即刻、30分钟、1小时、2小时各观看1次子宫收缩、宫底高度、每次观看均应按压宫底以避免血块积存阻碍子宫收缩。如阴道出血为鲜红色,应考虑为软产道有裂伤,如为暗红色血,应考虑为子宫收缩乏力。同时应观看恶露的性质和量,如恶露有异味,常提示有感染的可能。 (三)心理护理 要常常与产妇进行沟通,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如有的产妇及家眷有“重男轻女”现象,这就要求护士必然要做好产妇及家眷的思想工作,排除其思想顾虑,维持愉快的心情。 (四)会阴护理 维持会阴部的清洁,天天用消毒会阴垫,并用碘伏消毒液消毒会阴部2次。如行会阴侧切术,应观看有切口无水肿、渗出。如有水肿应用50%硫酸镁或95%酒精湿敷,产后24小时后可用红外线照射外阴。 (五)乳房的护理 维持乳房的清洁、干燥,常常擦洗。每次喂奶前要用温开水擦洗乳房。观看乳头有无凹陷、皲裂、乳房有无肿胀等。如乳头有凹陷应指导产妇进行乳头伸展、牵拉练习,佩带适合的乳罩。如乳房有肿胀,应及早哺乳,同时按摩或热敷乳房。如显现乳腺炎应按医嘱用药进行

产褥期常见的问题及护理

产褥期常见的问题及护理 【关键词】产褥期护理常见问题 一常见的护理问题 产褥期妇女常见的护理问题包括:疼痛、营养状况改变、排尿形态改变、产后疲惫及母乳喂养等相关问题。 1.疼痛产后除子宫收缩可能致使产妇会有产后痛等情形之外,会阴切开伤口、乳房肿胀也可能致使产妇有疼痛的显现。 2.营养状况改变产妇由于产后初期对饮食的需求增加,往往在产后会容易摄取过量的热量,致使营养摄取多于个人躯体所需。但假设产妇于产后有哺乳,那么其个人热量及营养需求比不哺乳的产妇更高,如此才足以供给充沛的乳汁,假设哺乳妇热量摄取不足,那么可能致使营养摄取少于躯体所需的情形。 3.排尿形态改变由于临盆进程中胎头施加压力于膀胱及阴道,致使膀胱临时性张力消失,产妇于产后可能会发生临时性的丧失排尿感,使得膀胱发生过度膨胀、余尿量增加且无法排空的情形。 4.母乳哺喂产褥期产妇可能发生与哺乳有关的问题包括:有效性母乳喂养、无效性母乳喂养及母乳喂养中断等问题。假设产妇具有大体的哺乳知识、乳房结构正常,加上有良好的支持系统支持其持续性的母乳喂养,且产妇对其母乳喂养具有信心,那么于产后能有效的给予新生儿哺喂母乳;假设新生儿有早产或有某种畸形而致婴儿吸吮反射欠佳或因母亲乳房异样、知识不足、家人不给予支持及母乳哺喂中断等因素,那么可能致使无效性母乳喂养;假设由于母亲或婴儿患病、

母亲工作、有母乳喂养的禁忌或突然需要断奶等因素,即可能发生母乳哺喂中断的问题。 二护理目标 针对上述问题,护理人员照顾产褥期家庭的护理目标包括: 1.维持产妇身心的舒适。 2.维持良奸的营养代谢状态。 3.成立规那么的排泄功能。 4.维持正常的排尿功能。 5.维持良好的睡眠休息。 6.增进亲子互动关系的成立。 7.维持良好的家庭关系。 护理方法: 依照产褥期的护理目标,护理人员应提供的护理方法包括: 1.减轻疼痛、增进舒适 (1)向产妇说明造成产后痛的缘故。 (2)评估子宫收缩的情形。 (3)正确地按摩子宫底,以增进子宫有效地收缩。 (4)评估子宫收缩药物利用的情形。 (5)评估会阴部伤口愈合的情形。 (6)指导产妇于产后24小时内冰敷会阴部以减少肿胀及疼痛。 (7)每次排尿后应用温开水冲洗会阴以利伤口愈合。 (8)鼓舞产后采取母婴同室,依新生儿需求喂养母乳并适当排空乳

产褥期母体的护理论文征文

产褥期母体的护理论文征文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一般为6周。产褥期是母体整个生殖系统恢复的一个过程,恢复的不好,将会直接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产褥期母体的护理论文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产褥期母体的护理论文征文篇1 浅析优质护理对产褥期产妇抑郁症的预防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产褥期产妇抑郁症的预防效果。方法258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9例。对照组实行产褥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抑郁症的发生率及护理前后的抑郁水平。结果观察组抑郁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褥期产妇实行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抑郁水平,并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关键词】优质护理;产褥期;抑郁;预防 产褥期是产妇恢复较为关键的一段时期,新生命的到来除带给产妇惊喜之外,还会导致生理、心理发生较大的转变,极易发生抑郁,给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带去较大影响[1]。本院将优质护理应用到产妇产褥期中,有效的预防了抑郁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258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9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8.79±9.87)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68±6.55)周;初产妇76例,经产妇53例;顺产71例,剖宫产58例;文化程度:初中32例,中专24例,高中30例,大专21例,本科及以上22例。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8.12±9.26)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81±6.89)周;初产妇75例,经产妇54例;顺产70例,剖

产褥期的护理体会

产褥期的护理体会 产褥期是产妇身体与心理恢复的一个关键时期,护理上的照顾是影响产妇身心恢复的一个重 要因素。高品质的护理照顾,就该是尊重每一位产妇而且将她们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护理 过程中经由主观和客观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之后,确认出产妇在生理、心理、体会以及教育上 的需求,然后作出全程护理计划。即是先进行护理评估,得出确定的护理诊断,进而设计护 理措施并实施。 1.一般管理认真评估产妇的身心状况,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室内应有良好通风,使 空气清新,但应避免过堂风,防止感冒及中暑。保持床单的清沽、整齐、干燥,因产妇有恶露.出汗多,要及时更换会阴楚及衣服、被单。保证产妇有足够的营养和睡眠。 2.乳房护理分娩后第1次哺乳前应先用热水、肥皂洗净整个乳房,乳头处如有痂垢,应用油 脂浸软后再行洗净,有些产妇的乳头凹陷,一旦受到刺激乳头便呈现扁平或向内回缩的现象,婴儿会很困难含住乳头,此时护理人员应该指导产妇利用改变多种喂奶的姿势和使用假乳套 以利婴儿含住乳头。也可以利用负压吸引作用使乳头突出。而产妇通常会以为别人认定她身 为产妇,应该理所当然地知道如何哺喂母乳,所以常常不愿意启口请求帮忙,因此,护理人 员必须协助她们去除这种想法,而提供一种关怀的气氛,以鼓励产妇表达出她们的思想和需要。对于哺喂母乳的产妇,护理人员每天需要为其评估乳房的状况和哺乳的进展。每天需检 视产妇两侧乳房,注意其是否穿着适当的且具支托性的胸罩。而每次评估乳房时护理人员需 要将产妇的胸罩移开,以便同时检视两侧乳房,注意乳房的形状、轮廓、对称性、乳头走向、乳头挺立程度,乳头和乳晕的状况,注意有无发红,充血,充盈或乳漏情形,然后再用手触 摸乳房,检查两侧乳房的温度,乳罩周围的结节以及胀奶情形,同时应主动询问产妇这时候 是否会感受到任何的不适。而且,在整个触诊过程中,对于哺喂母乳的产妇,护理人员除了 判断产妇乳房组织的完整性外,还应该用双手去挤压乳汁,以向她证实乳房开始分泌初乳。 护理人员在为产妇进行乳房评估的同时,也应该教导产妇进行乳房护理工作。一般约在产后2~4天,乳房便逐渐地胀满,许多产妇感觉到肿胀,发热、紧绷和疼痛感。这主要是因为乳 房的血流和淋巴增加所致,这是乳汁开始分泌的一种正常现象,所以一旦乳房挺立、变硬、 摸起来温热、充血、明显发红,甚至乳汁自然渗出时,便是乳房充盈的时刻,这要求产妇穿 着合适且具有支托性的胸罩以减轻乳房充盈时的沉重感,为了有效地处理乳房充盈和不适, 就必须时常和定时地排空乳汁,而乳房充盈时最有效的排空乳汁方法就是鼓励产妇尽量且常 常让婴儿吸吮两侧乳房。哺乳前柔和地按摩乳房,刺激排乳反射,用清洁的毛巾清洁乳头和 乳罩,切忌用肥皂和酒精之类清洁,以免引起局部皮肤干燥、皲裂。哺乳中注意婴儿是否将 大部分乳晕吸吮住,如婴儿吸吮姿势不正确或母亲感到乳头疼痛应重新吸吮,哺乳结束时, 用手指轻轻向下按压下颏,避免在口腔负压情况下提出乳头而引起局部疼痛或皮肤损伤,每 次哺乳两侧乳房交替进行,并挤尽剩余乳汁,以促使乳汁分泌,预防乳腺管阻塞及两侧乳房 大小不等的情况。 当发生乳头皲裂时,首先应寻找原因,如婴儿吸奶时没有含住整个乳晕,乳头从婴儿口中不 适当地拉出,或乳头的坚韧性不足等等。而后针对原因采取办法,如母亲取正确舒适且松弛 的喂哺姿势;哺前湿热敷乳房和乳头3~5分钟,同时按摩乳房;挤出少量乳汁使乳晕变软 较易被婴儿含吮;先在损伤轻的一侧乳房哺乳,以减轻对另一侧乳房的吸吮力;让乳头和大 部分乳晕含吮于婴儿口内;增加哺喂次数,确定每次的哺喂时间;哺喂后挤出少许乳汁涂在 乳头和乳晕上,短暂暴露乳头干燥,因乳汁具有抑菌作用且含有丰富蛋白质,能起修复皮肤 作用。当发生乳腺炎时,产妇乳房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或有结节。轻度时,哺乳前,湿热敷乳房3~5分钟并按摩乳房,轻轻拍打和抖动乳房,哺乳时先哺乳患侧,因饥饿时的 婴儿吸吮力强,有利于吸通乳腺管,每次喂哺充分地吸空乳汁。同时按摩患侧乳房,增加喂 哺的次数,每次至少喂20分钟,哺乳后充分休息,饮清淡饮食,体温高者多摄入水分,并 按医嘱给予止痛剂或抗生素药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