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手术配合.
颅内动脉瘤手术配合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颅内动脉瘤手术介绍 02. 手术配合课件内容 03. 颅内动脉瘤手术注意事项 04. 颅内动脉瘤手术案例分析
颅内动脉瘤手术介绍
手术原理
01
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壁的局 部扩张,形成瘤状突起
03
手术方法包括开颅手术和微创 手术
05
微创手术通过血管内介入技术, 将导管插入动脉瘤,释放支架或 弹簧圈,封闭动脉瘤
手术配合课件内容
手术前准备
1
2
术前检查:包括CT、MRI、 术前准备:包括禁食、禁水、
DSA等,了解动脉瘤的位置、 禁烟酒等,保持良好的身体
大小、形态等
状况
3
术前用药:根据医生建议, 使用抗凝、抗血小板等药物
4
术前沟通:与医生充分沟通, 了解手术风险和注意事项,
签署知情同意书
手术中配合
麻醉准备:确保患者 麻醉安全,防止麻醉
术后并发症:可能导致神经 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
术后并发症
01
脑水肿:术后可能出现脑水肿,需要密切观 察患者病情,及时采取措施。
02
颅内出血:术后可能出现颅内出血,需要密 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采取措施。
03
感染:术后可能出现感染,需要密切观察患 者病情,及时采取措施。
04
神经功能障碍:术后可能出现神经功能障碍, 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采取措施。
02
手术原理是通过手术切除或修复 动脉瘤,防止其破裂出血
04
开颅手术需要打开颅骨,直接切 除或修复动脉瘤
06
手术风险包括出血、感染、神经 损伤等,需要严格控制手术指征 和手术时机。
手术方法
开颅手术:通将导管 插入动脉瘤,进行栓塞或支架植入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目的总结26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经验。
方法术前做好手术间、特殊器械和物品的准备工作;熟悉手术相关步骤,密切配合手术医师,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
结论重视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手术配合可以降低术后感染率,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标签:颅内动脉瘤;无菌操作;手术中护理颅内动脉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其发病高峰年龄是40~60岁,并且较多发生于女性,颅内动脉瘤好发于组成人脑动脉环的大动脉分叉或分支处[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对脑血管痉挛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显微操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水平有了显著提高,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是手术的主要目的[2]。
本院2012年1~12月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开颅颅内动脉瘤夹闭术26例,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资料中,男9例,女17例,年龄42~75岁。
其中,前交通动脉瘤8例,后交通动脉瘤7例,大脑中动脉瘤9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2例。
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全组病例术前均行全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明确诊断及确定病变部位。
1.2 方法1.2.1 术前准备1.2.1.1 患者准备清醒患者术前1 d访视患者,让患者了解手术的目的、方法、麻醉方法、手术室的环境、术前准备要点,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有良好的状态接受手术。
术日由助理护士去病房接患者,术前与病房护士仔细核对无误后接入手术室。
1.2.1.2 手术间及用物准备手术在层流洁净手术间进行,控制参观人员及工作人员的出入。
室温保持在22~25℃,湿度40%~60%。
播放背景音乐,调节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3]。
体位用物包括医用皮肤保护垫(防止患者术中皮肤压疮的产生)、方形体位枕(术中垫高肩部)。
上台用物包括开颅常规器械及物品、神经外科显微器械(显微剪刀、无损伤镊子、各种型号剥离子、吸引器头)、蛇形牵开器、持夹器、型号适合的动脉瘤夹、2个临时阻断夹、可吸收止血纱布一包、骨蜡1~2片、明胶海绵及脑棉片若干、一次性使用不粘双极电凝镊子一把。
颅内动脉瘤手术配合讲稿

➢基底动脉
➢大脑后动脉
相关病理
➢ 多呈囊性、球形,瘤壁 极薄,仅存内膜,缺乏中层 平滑肌组织,弹性纤维断裂 或消失,顶部最薄弱 ➢ 破裂后3周内以纤维素网 为主形成新壁,较稀疏、缺 乏韧性
临床表现
➢ 颅内出血 ➢ 脑缺血及脑动脉痉挛 ➢ 局灶体征
颅内出血
➢ 剧烈头痛 ➢ 恶心呕吐 ➢ 癫痫发作 ➢ 脑膜刺激征 ➢ 意识障碍
离帽状腱膜,游离颞肌,用拉钩牵引,打开骨瓣用骨蜡,小圆针1号线悬吊硬 脑膜。尖刀切开硬脑膜,脑棉剪剪开,更换细吸引头。助手同时套好显微镜, 用小弯、剪刀、橡皮筋、镜头。撤开动力工具。固定好蛇形撑开器。在显微 镜下游离动脉瘤,用20ml空针接去针头皮针,轻轻冲洗。用显微剥离子,小 枪剪,弹簧剪逐步剥离,用脑棉保护暴露脑组织。游离载瘤动脉的近端和远 端,暴露瘤颈,最好暴露瘤体,用微型钝头钩子微型剥离子分离瘤颈,探出 一个通路,利于动脉夹通过。
动脉瘤夹、钳、颅骨螺钉、腰池引流套件、显微保护套、橡皮筋
• 仪器设备:单、双极、显微镜、吸引器2、动力等,位置摆放合理。
体位物品,褥疮贴
• 3、环境准备 • 手术间安排,面积较大
巡回护士配合
• 1、术前准备 • 交接病人,评估(准备中单,方便搬运) • 核对。下肢开放18G留置针。合理布置各种仪器设备。协助麻醉,导
度,并下垂20-25度,使额骨颧突处手术中心的最高点。有利于显微 光进入,重力使脑组织自然下垂,减少损害。用mayfield-kess头架固 定头部(手术操作时任何细小的震动都可能造成镜下操作的失误,术 中严禁移动手术床及显微镜,调整时,都应暂停手术)
• 清点(特别脑棉)
巡回护士配合
• 三钉头架组成:底 座、连接器 、头夹 、颅
颅内动脉瘤手术护理配合

颅内动脉瘤手术护理配合本文介绍了颅内动脉瘤手术护理配合的准备、配合的要点,并就手术中护理配合体会进行了总结。
标签:颅内动脉瘤;手术护理;显微神经外科1 临床资料108例中男42例,女66例,年龄40-73岁,平均52.6岁。
术前均有蛛网膜出血史,并全部行脑血管造影,确诊为颅内动脉瘤。
经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其中一例死亡,5例偏瘫外其余均治愈出院。
手术方式一般选择改良翼点入路,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游离皮瓣电凝止血,气磨钻颅骨钻孔,铣刀铣开骨瓣,5*12小针0/4线悬吊硬脑膜固定于帽状腱膜上。
切开硬脑膜,固定硬脑膜,用棉片保护脑皮质,蛇形牵开器连接脑压板暴露手术野,将套好无菌保护套的显微镜推至手术野,备好各型打湿的小棉片和明胶海绵,备好显微器械,沿动脉走向找到瘤体,显露动脉瘤体,根据瘤体位置,大小,术者要求,选择长度、角度、大小合适的动脉瘤夹,施夹钳夹好动脉瘤夹,夹闭于动脉瘤颈。
彻底止血后,逐层关颅。
2 手术准备2.1 术前访视术前一日访视病人。
通过病历、摄片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
如各项化验报告结果,头颅CD扫描、DSA报告所示瘤体的大小、形状、位置。
向清醒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手术过程,手术方式及术前注意事项。
向他们介绍成功手术病例,解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保持稳定情绪,以利于手术的成功。
2.2 物品准备常规开颅器械、脑科显微器械、脑科蛇形固定器、气磨钻、各型动脉瘤夹及施夹钳、显微镜及其无菌保护套、强生止血棉花、明胶海绵、各型规格棉片、电刀、双极电凝、头架及其配套头钉、两套吸引器、颅骨固定锁及器械等。
3 手术配合3.1 巡回护士配合3.1.1 选择百级层流手术间术前一小时开启层流,调节室内温度为22-24度,湿度为50%左右,合理安排室内物品摆放,根据手术部位的左右侧,一般将麻醉机放在手术床的中部。
手术部位的对侧,电刀放于术者的右侧,吸引器放在左侧,显微镜与麻醉机同侧,洗手护士与术者同侧。
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配合要点课件

2023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配合要点课件CATALOGUE目录•手术概述•术前准备•手术步骤与配合要点•术后处理与并发症预防•手术配合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相关资料展示01手术概述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是一种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方法,通过开颅和显露动脉瘤后,使用动脉瘤夹闭器将动脉瘤夹闭,使其不再出血和扩大。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脑血管疾病,通常表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手术定义与简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颅内动脉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术前栓塞等。
适应症颅内动脉瘤未破裂出血、颅内动脉瘤未形成、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等。
禁忌症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完善。
目前,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已经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法之一,技术上已经相当成熟,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手术发展史与现状02术前准备1患者准备23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解释手术目的、过程及预期效果患者心理疏导术前进行俯卧位训练患者体位训练进行心电图、胸片、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常规检查医生准备术者及助手进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护士准备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手术步骤和仪器设备的使用医护人员准备手术室准备保证手术室的清洁、安静和适宜的温度、湿度手术室环境手术器械和药品麻醉和复苏设备严格无菌操作准备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所需的各种器械、药品和敷料备好麻醉机、气管插管、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等复苏设备确保手术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发生03手术步骤与配合要点麻醉一般采用全身麻醉,麻醉师需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呼吸道通畅,血压、心率稳定。
体位患者一般取平卧位,头部适度后仰,以便充分暴露手术野。
麻醉与体位皮肤消毒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消毒前应彻底清洁手术野,使用碘伏或其他高效消毒剂进行消毒。
铺巾铺设无菌巾,尽量减少手术过程中的人为干扰因素。
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配合要点

角色明确
主刀医生负责手术的整体规划与 核心操作,助手则负责提供必要 的手术器械,协助主刀医生完成
手术。
操作协同
主刀医生在操作过程中需及时告 知助手所需器械,助手应迅速准 确地提供,确保手术流程顺畅。
及时反馈
助手在观察到手术过程中的任何 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告知主刀医
生,以便及时调整手术策略。
护士与手术医生的沟通
术前准备
01
02
03
04
心理准备
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手术目 的、步骤和可能的风险,取得
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身体准备
进行全面的术前检查,包括血 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胸片 等,评估患者的手术耐受性。
术前用药
根据医嘱,术前使用适当的药 物,如降压药、抗凝药等,以
稳定患者病情。
禁食与禁饮
按医嘱要求,术前一定时间内 禁食、禁饮,以降低术中呕吐
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 配合要点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手术概述与准备 • 手术步骤与技巧 • 手术团队配合与沟通 •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 手术配合要点小结与展望
01
手术概述与准备
颅内动脉瘤简介
定义与类型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上的异 常膨出,根据形态和位置可分为
精准操作与技巧
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要求医生具备高超的手术技巧和精准 的操作能力,确保瘤体夹闭完全,并最大限度减少周围组 织的损伤。
未来手术技术与发展趋势
1 2 3
微创手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颅内动脉瘤夹闭 手术将更加注重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以减少手 术创伤和并发症。
机器人辅助手术
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配合要点课件

医生常见疑问解答
医生疑问1
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治愈率高吗?
医生疑问2
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有哪些风险?
解答1
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治愈率通常较高,但具体治愈率取 决于多种因素,如患者的病情、手术医生的经验和医院的 综合实力等。
解答2
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脑组织损伤、脑 出血、感染等,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风险已 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物治疗效果。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其 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促进术
后恢复。
定期复查
告知患者及家属出院后定期复 查的重要性,指导其按时进行 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
能出现的问题。
06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术中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01
02
03
预防出血
严格控制血压,精细操作 以减少创伤,对于术中出 血,应立即用罂粟碱棉片 敷止血。
后复苏工作。
与护士的配合
01
02
03
术前准备
协助护士进行术前准备工 作,如患者信息核对、手 术部位标识等。
术中协助
在手术过程中,与护士共 同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 心理状态,及时提供必要 的护理和心理支持。
术后护理
在手术结束后,与护士共 同完成术后护理工作,如 伤口处理、患者转运等。
05
术后护理与注意事项
手术器械准备
提前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各种器械,确保其清洁和功能完好
03
手术流程
麻醉与体位
麻醉
一般采用全身麻醉,由专门的麻醉师进行操作。
体位
病人一般采用平卧位或侧卧位,头部垫高以便于手术操作。
开颅与显露
开颅
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配合 ppt课件

9
各种型号动脉瘤夹
26
【注意事项及巡回护理要点】
1.术前建立两条静脉通道,遇到动脉瘤出血,应立即输血 ,必要时加压输血。 2.备双吸引器。电刀功率:双极20w,单极切,凝均为 45w,切开硬脑膜,单极不再使用,双极调制6-12w。 3.保证器械、显微镜、电刀性能完好。 4.手术时间长,注意保暖,预防皮肤受压。 5动脉瘤夹使用后,应详细记录型号、生产编号,以便及 时补充;填写植入性材料单,贴合格证。
6
分类
国际常采用Hunt五级分类法: 一级 无症状,或有轻微头痛和颈强直。 二级 头痛较重,颈强直,除动跟神经等脑神经 麻痹外,无其他神经症状。 三级 轻度意识障碍,躁动不安和轻度脑症状。 四级 半昏述、偏瘫,早期去脑强直和植物神经 障碍。 五级 深昏迷、去脑强直,濒危状态。
7
风险
(动脉瘤破裂示意图)
纤维吸引器2个、脑压板2个、剥离子1个、枪状镊1把、纤维剪刀直弯 各1、球形解剖器1(小棍)、蛇皮拉钩及底座、动脉瘤夹钳、临时夹
22
【特殊物品】
动脉瘤夹(各种型号包括阻断夹)、动脉瘤夹钳、罂粟碱2—3支、纤 维剪刀、黄镊子。
23
手术护理配合 颞侧马蹄形手术切口 。显露术野。 显微镜下操作 。将套好的显微镜推至术野。备扁放好备用。 分开两大脑半球。 递纤维剪、黄镊子、纤维剥离 子小心分离。动脉瘤夹钳装好阻断夹备用。 沿大脑前动脉找到胼周动脉,围绕胼胝体膝部分 离两侧粘连组织直至动脉瘤。用纤维剪刀或尖刀 锐性分离,脑棉保护,找到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