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第三单元例9
梅江区XX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9 猎人海力布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9 猎人海力布第二课时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内容,介绍“海力布”这块石头的来历。
2.试着以海力布或乡亲们的口吻,讲一讲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
重点能根据课文内容,介绍“海力布"这块石头的来历。
难点感悟海力布的高尚品质,受到熏陶感染.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本课生字。
2.回顾课文内容。
二、精读课文,感悟品质师:同学们,你们认为海力布是个什么样的人?1.学生交流。
2.教师板书:热心助人舍己为人师:看来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概括能力也特别强。
3.在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热心助人的人呢?请同学们在第1~7自然段中画出相关语句,然后说说你的理解.4.有一个细节同学们注意到了吗,小白蛇和海力布说话的时候,有一句话重复了两遍,是哪一句,为什么?(1)出示句子: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
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无论动物说了什么话,都不要对别人说。
如果说了,您马上就会变成石头。
(2)交流时小白蛇强调了什么?(不能把动物说的话告诉别人。
)5.海力布因为救了小白蛇,而得到了这么好的一块宝石,他想多打猎去卖钱吗?6.海力布并不贪图宝石,他想得到宝石就是想多打猎,好多分些食物给乡亲们.师:接下来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来看课文的第8~11自然段,请同学们画出描写海力布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并说说使你感动的地方在哪。
7.生汇报,师抓重点词语指导朗读。
(急忙、急得掉下眼泪、镇定)8.试着以海力布或乡亲们的口吻,讲一讲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
9.当乡亲们看到海力布变成石头的时候,他们心里会怎么想呢?会怎么说呢?谁来模拟乡亲们来说一说。
师:乡亲们得救了,可我们尊敬的猎人变成了石头,找同学们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三、回顾课文,动笔写话师: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如果你此时就站在这块石头的旁边,你会对这块石头说些什么呢?1.小组交流构思。
2024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猎人海力布教案新人教版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强调重点和难点。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六、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与技能:
- 学生能够理解《猎人海力布》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特别是猎人海力布的勇敢和善良。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 对作业中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表扬,让学生互相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定期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总结,分析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表现,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八、课后拓展
- 推荐与课文《猎人海力布》相关的其他民间故事,如《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让学生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 提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勇敢、善良、助人为乐等方面的故事或文章,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 学生掌握了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语法结构,如“勇敢地”、“瞬间”等,并能正确运用到口语交流和写作中。
- 学生通过写作训练,学会了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来丰富作文内容,提高了写作技巧。
- 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有所提升,能够自信地参与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
2. 过程与方法:
-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学会了合作学习,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例10、练习九》教学设计

课题:第三单元:小数除法—解决问题第课时总序第个教案
课型:新授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教学内容:教材P39例10及教材练习九第1、2、5、7、8、9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应用中,会灵活的选用“去尾法”和“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3.50个奶油蛋糕,要全部装在盒子里,每8个装一盒,至少需要几个盒子?
学生独立完成后。
师:请同学们说说看,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1:第1题用50÷12=4.1666…(元)≈1.17(元)
生2:第2题用4÷0.32=12(个)……0.16(kg),剩下的面粉不能做成一个蛋糕,最多只能做12个蛋糕。
生3:第3题用50÷8=6(个)……2(个)。因为剩下来的蛋糕还需要装在一个盒子里,所以至少要用6+1=7(个)盒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与思考,体会近似值的生活意义。
教学重点:根据实际需要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分析并理解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互动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导入: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小数除法,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课型:练习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教学内容:教材P40~41练习九第3、4、6、10~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感受要根据实际需要取商的近似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练习九课件

4÷0.32=12.5(个)≈12(个) [去尾法]
答:她最多能够做12个生 日蛋糕。
680÷15≈46(个) 答:需要46个纸箱。
(1) (80-45.6)÷2.5 =34.4÷2.5 ≈13(支)
答:孙老师还能够买13支同 样的笔。
=13.6 =13.6
205
(230-85×1.5)÷0.5 =(230-127.5)÷0.5 = 102.5÷0.5 = 205(份)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练习九课件
=13.5÷0.15 =90
=26.7-12.9 =13.8
=9÷0.45 =20
=7.28+1.28 =8.56
510÷3÷74 =170÷74 ≈2.30 答:雨燕飞行的速度大约是信鸽的 2.30倍。
=16.8 =16.8
=10.5
=19
=10.5
=19
我发现:每组中的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
450÷16×9 =28.125×9 ≈253(克) 答:大约需要253克方糖。
( 6.3÷7)×(50000÷10000)×31 =0.9 ×5×31 =4.5×31 =139.5(吨)
答:今年8月这片森林一共吸收了139.5 吨二氧化碳。
3.69÷2.46=1.5 答:这道式题的除数1.5。
1.2÷2÷3 =0.6÷3 =0.2(公顷) 答:一台抽水机每小时能够浇地0.2公 顷。
客车:336÷3.2=105(km)
货车:336÷3.5=96(km)
105-96=9(km)
答:客车的速度比货车的速度快9千 米器每小时能够喷25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猎人海力布

RJ·五年级上册
作者简介
黄蓓佳,出生于江苏如皋。1973年开始发表文学 作品。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 业。 主要儿童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我要做好 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我飞了》、 《漂来的狗儿》、《亲亲我的妈妈》。
助读资料
同学们,你们 知道关于民间故 事的知识吗?
的,为什么要搬家呢?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
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
近义词:着急
运用了关联词,突出海力布_急__迫___的心情。
请同学们想想这个句子的特点,仿写一个。
尽管前方前路险恶,可是为了目标,这点 困难是算不了什么的。
这道题小明尽管反复思考,可是还是没有 眉目。
近义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延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 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迟延,灾难就要夺 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
故事一开始就描述海力布是__乐__于__助__人__的__人_,故 事的结尾处海力布___为_救__大__家__变__成__了__石__头___。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1-2)猎人海力布平时热心帮助别人。 第二部分(3-4)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小白蛇要报答她。 第三部分(5-6)龙王把宝石送给海力布,小白蛇再三叮嘱他,动物说 的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 第四部分(7)海力布利用宝石从鸟儿那里听到了可怕的消息。 第五部分(8-9)海力布把鸟儿的话告诉了乡亲们,自己变成了石头。 第六部分(10-11)乡亲们得救了,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我会读
酬 誓
谎 牺
chóu shì huǎnɡ xī
会写字
酬珍叮嘱塌焦 誓谎 延 悔扶
多音字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猎人海力布》课后作业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猎人海力布》课后作业1. 下列加点词语表示“不这样不行”的意思的一项是()。
A.海力布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
B.鲸鱼主要..以小鱼为食。
C.海力布知道,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
D.高层建筑应该..装夹丝玻璃。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埋没.出没.没.精打采没.齿不忘B.灾难.逃难.患难.与共知难.而退C.慎重.重.谢语重.心长德高望重.D.蒙.古瞎蒙.云雾迷蒙.坑蒙.拐骗3. 下列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把书写有误的词语更正在下面的横线上。
A.仇谢振定悲痛乌云密布B.僵硬发誓后诲倾盆大雨C.叮瞩慌话蜡物千真万确D.崩蹋迟延避难振天动地4.该句子,完成练习。
(1)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
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
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
你是怎么理解这几句话的?(2)他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A B C D的一份。
①从、、等词语可以看出海力布的品质。
②这句话是围绕A、B、C、D中的分句来写的。
(3)海力布什么珍宝也不要,他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我吧。
”①海力布为什么只要宝石?②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一个的人。
③请把这句话的意思尽量简短地写下来。
(可以摘录、删减、改写或概括)5.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
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感到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尽.(jǐn jìn)管海力布焦急地催.(cuī chuī)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
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shì sì),我说的话千真万确.(quèquē)。
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9课时循环小数(一)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9课时循环小数(一)人教版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9课时循环小数(一)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三单元,第9课时循环小数(一)。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定义、特点以及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能够正确地识别和书写循环小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循环小数的识别和简写方法。
教学重点:循环小数的定义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尺子、铅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我会给学生出示一些小数,如0.232323,0.141414,让学生观察这些小数有什么特点。
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发现这些小数都是从小数点后某一位开始重复出现的。
2. 讲解循环小数的定义我会向学生讲解循环小数的定义,即从小数点后某一位开始,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3. 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我会向学生讲解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
在重复出现的数字上方加上一个点,然后将重复出现的数字写在一起,即可完成循环小数的简写。
4. 例题讲解我会给学生出示一些例题,让学生根据循环小数的定义和简写方法进行解答。
如:将0.232323,0.141414转换为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
5. 随堂练习我会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一些随堂练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
如:将给出的小数转换为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
6. 板书设计循环小数的定义:从小数点后某一位开始,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
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在重复出现的数字上方加上一个点,然后将重复出现的数字写在一起。
六、作业设计答案:0.23,0.14答案:都是循环小数,因为它们都是从小数点后某一位开始重复出现的。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循环小数的定义、特点以及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第三单元《9 猎人海力布》(共43张PPT)部编版 (1)

理一理
学习了“猎人海力布”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这个故 事为什么这么吸引读者呢?我们来共同讨论一下。
有曲折的情节,环节紧密相扣,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 文似看山不喜平 一篇文章、一个故事要想写得生动、吸引人,要有 曲折的情节和合理的想象。
编一编
“编故事大王”
(1)一个穷苦的青年,有一天上山砍柴,捡到一把 金斧头…… (2)一个孩子,得到了一幅画,忽然有一天,画上 的东西活了…… (3)一个穷人,一个富人,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的晚 上相遇了……
一是说出宝石的来历; 二是说出宝石的作用和使用条件; 三是说出搬走的原因。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练习。
第二课时
演一演
为了把这个动人的故事再现,请大家自由结合成 “表演团”。先商量一下,然后把你们认为最感人的 情节演一演。 根据课文及自己的理解进行个性化的发挥和创造性 的表演。
“救乡亲”
海力布只有三句台词,但情真意深,怎么演? 乡亲们会有什么想法?怎么演?
海力布临走的时候,小白蛇跟了出来,再三叮嘱 他说:“无论动物说了什么话,都不要对别人说。如 果说了,您马上就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 ”
宝石具有神奇的功能,民间故事中往往都有这样神 奇的宝物,但是使用的时候是有条件限制的。
“再三叮嘱”说明了什么?
条件的重要与苛刻及海力布可能面临的险情。
(二)学习“变石头”部分,研读海力布面对灾难时的 语言,体会他舍己为人的品质。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小练笔 写一写石头“海力布”的来历。
再见
检查预习
chóu zhēn dīng zhǔ
tā酬、珍、叮、嘱、塌、jāoshìyán
huǐ
fú
焦、誓、延、悔、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都春晖学校五年级数学学科导学稿
编写人:温卫红审稿人:编写时间 2014 年 10 月使用时间年月使用班级五年级小组成员姓名
第八课时:解决问题(例10)
学习目标:
1、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
2、能联系生活实际,合理地取商的近似值。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学习难点:灵活选用求近似数的方法。
一、预学部分【自主学习】
要点回顾
1、根据要求求下面各数的近似值。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48÷23≈ 1.55÷38≈7.09÷0.52≈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3.81÷7≈246.4÷13≈ 5.63÷6.1≈
新课知识
1、想一想,试一试:
(1)用一个大烧杯装有贵重的油,现在想把这些油倒进这些小瓶放好,倒满三瓶,还剩一点,怎么办?
(2)用一根绳子给一个正方体的纸盒打包装,包装完3个后,还剩一些,但不够包装下一个,剩下这些绳子怎么办?
2、自学课本39页例10 :
(1)例10的(1)题列竖式计算为:(2)例10的(2)题列竖式计算为:
二、导学模块【合作探究】
1、例10(1)题中的计算结果是6.25个,瓶子数应当是整数,如果用‘四舍五入’取近似值,需要()个瓶子。
但6个瓶子只能装下()千克香油,剩下的0.1千克还需要()个瓶子,所以共需要()个瓶子。
这里我们用了()法将6.25中小数点后面的尾数舍去,向个位进(),变成了7,这叫做“进一法”。
2、解答这类型的应用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来求近似数,也就是
无论()位上的数是多少,一律往整数部分()。
说说生活中用“进一法”来求近似数的例子。
(列举2个以上)
3、例10(2)题中礼盒的数量必须是整数,那这一题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
是()个礼盒,包装17个礼盒的丝带()(填够或不够)。
这时要用“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4、解答这类型的应用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去尾法”来求近似数,也就是
无论()位上的数是多少,一律要把尾数()。
说说生活中用“去尾法”来求近似数的例子。
(列举2个以上)
三、小结:在取商的近似值时,一般情况下采用‘四舍五入’法,但在解决实
际问题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用()和()取商的近似值。
四、巩固提高
1、一间教室长13米,宽8.4米,用面积是0.09平方米的方砖铺地面,需要这
种方砖多少块?
2、体育老师买来9根10米长的绳子做跳绳。
一根跳绳长1.8米。
(1)最多能
做几根?(2)如果把这些跳绳平均分给五年级各班,每个班分6根。
可以分给几个班?
五、课后作业:
课本第41页第7、8、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