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中文台锵锵三人行分析

合集下载

多少天下事,尽付笑谈中―解析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

多少天下事,尽付笑谈中―解析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

多少天下事,尽付笑谈中―解析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1 998 年,在中国内地上下模仿《实话实说》谈话模式之际,凤凰卫视首播了一档令人耳目一新的午间“脱口秀”节目―《锵锵三人行》。

它以无功利的、流动的、开放的、感性的聊天,在荧屏上形象展现了日常生活中人际间“快乐的交流”的美好图景。

如果说《荣屏连着我和你》是分享经历,《实话实说》是分享观点的话,那么《锵锵三人行》则是分享快乐。

受其影响,内地谈话节目强调社会性谈话之外又始尝试个性化娱乐谈话方式,如《朋友》、《聊天》、《东方夜谭》(人物访谈部分)、《今晚》(人物访谈部分)、《大人在说话》、《北京聊天室》等等。

八年来,《锵锵三人行》这档节目在不断“与时俱进”,竭力维持着娱乐谈话节目的收视“神话”、广告“神话”……究其“神话”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枉目选材―生活中有趣的新闻热点2006 年2 月,《锵锵三人行》主持人窦文涛接受《北京娱乐信报》采访时表示:" ‘不求高度只求广度、不求深度只求温度、不求结论只求趣味’的定位,只是《锵锵三人行》刚刚做了一两年的时候的一个感触,只能反映当时一种浅薄的认识,现在看来其实是应该纠正的。

”“这(指《锵锵三人行》)就是一个聊天节目,把私人朋友的聊天搬上荧屏,但单靠这些已经不能吸引观众了。

在我们关注现实后,才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收视率陡然上升。

”《锵锵三人行》能多年受到欢迎,首先在于它对于生活)中重大或有趣的新闻热点的关注,紧贴现实社会时事,追)“新”不断。

其话题通常围绕近期发生的重大热点事件、时事新闻或是有趣的故事展开,如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的《神六升空》、《小泉拜鬼惹众怒》、《咫风袭击美国》、《宋楚瑜大陆行》等,再如关注社会热点新闻的《超级女声全民狂欢》、《再看“超级女生”》、《医患矛盾》、《关于性工作者非罪的讨论》、《高考前夜》等等,还有一部分是原先明星三人行演化而来的名人或嘉宾访谈如《李敖大师来做客》、《王安忆谈上海》、《张扬谈<向日葵>》、《李文谈英语教学》等。

锵锵三人行

锵锵三人行

1996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档群体现场交谈的谈话类节目——《实话实说》。

节目中,嘉宾、主持人、观众一起就热点话题各抒己见。

有学者认为,《实话实说》催生了现代电视谈话观念。

之后,《艺术人生》、《面对面》、《杨澜访谈录》、《鲁豫有约》、《非常静距离》等定位于不同类型受众的谈话节目纷纷开播,占据着在各大电视台。

1998年3月,凤凰卫视中文台开播了日间谈话节目《锵锵三人行》,现已成为凤凰卫视的王牌节目。

14年来,主持人窦文涛会在每期节目中与亲自选来的两位不同领域的文化精英谈论社会热点话题。

话题虽然较为专业、严肃,但是三人之间却经常开玩笑,民间流传的笑话、短故事(也称“段子”)的穿插其中,极大地淡化了“访”的严肃色彩。

2004年,窦文涛获得中国年度新锐榜之优化生活特别贡献奖。

评审组给他的评价是:“有效地令电视与生活中的知识分子们交换着谈资和学识,并使各种官方消息和民间话语找到了一个相得益彰的表达出口。

”主持人的个人特色也深深烙印在《锵锵三人行》的节目中:行业精英们不仅分析热门话题深层原因,朋友之间的插科打诨也起到了娱乐的效果。

本文拟从思想性与趣味性的双重社会价值的角度,结合2012年11月13日至15日刘欢做客节目为例,分析《锵锵三人行》中值得其他电视谈话节目以及传媒产品的可借鉴之处。

在轻松的氛围中传递知识与见解在媒介消费时代的今天,电视节目的泛娱乐化与低俗化倾向不仅让广电总局颁布了《限娱令》,也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锵锵三人行》的题名取自“凤凰于飞,和鸣锵锵”和“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两句中国古语,也由此奠定了其文化品格。

节目中的三人谈话虽然类似日常生活中朋友之间的闲聊,但是又不流于肤浅,常常在思维的交流中闪现出的新颖独到的见解,因而受到很多观众的欢迎。

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客厅中的功夫茶”,《锵锵三人行》的文化性还体现在多个方面。

从节目的场景布置来看,《锵锵三人行》与同为凤凰卫视的另外两档谈话节目——《一虎一席谈》与《鲁豫有约》有着很大的不同。

浅析《锵锵行天下》对《锵锵三人行》的继承和创新——文旅谈话节目《锵锵行天下》的策划特色分析

浅析《锵锵行天下》对《锵锵三人行》的继承和创新——文旅谈话节目《锵锵行天下》的策划特色分析

一、对原节目的继承与迁移某种程度上,《锵锵行天下》可以说是《锵锵三人行》的变体。

1998年凤凰卫视联合窦文涛打造了谈话类节目《锵锵三人行》,节目于1998年4月1日开播,2017年9月12日停播。

节目开播十九年,以对时事热点的深入探讨、平民化视角的清谈态度而在谈话类节目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锵锵三人行》停播之后,窦文涛带着《锵锵行天下》归来,两档节目在继承与突破的关系中让谈话的“传统”得以延续。

(一)谈话模式的核心继承长久以来,主持人与嘉宾正襟危坐的问答谈话模式奠定了观众对于谈话类节目刻板、严肃的心理印象。

十九年前,《锵锵三人行》的横空出世将围炉谈话的清谈模式带到观众面前,其显著的特征是将时事评论以朋友聊天的轻松形式进行展现。

在《锵锵行天下》中,窦文涛延续其在《锵锵三人行》中的主持风格。

十二期节目,窦文涛与嘉宾许子东、周轶君、吴军等人以好朋友探寻文化之旅的方式出现在观众面前,窦文涛仍然在其中担任“话事人”的主持角色,以轻松自如的语言独白开启每一期节目的话题。

嘉宾三人时常在游历完文化古迹后,随即找一处落脚之地开启三人对坐的畅聊模式,地缘政治、异域风情、文化差异、旅途见闻、过往经历无所不包。

从这一点上看,三人的对谈几乎可看作是《锵锵三人行》的室外版,围“炉”谈话的设置、话题随意转变的无束感、话题展开的深入性和趣味性,几大构成要素时常让观众产生在看《锵锵三人行》的错觉感,也变相说明《锵锵行天下》的核心谈话模式始终在围绕《锵锵三人行》的“客厅式漫谈”进行。

(二)品牌效应与受众迁移需要指出的是,《锵锵行天下》的制作和播出节点是在《锵锵三人行》停播之后所推出的,侧面说明节目的策划本身就将“锵锵”品牌效应和受众群体纳入考量范围。

而《锵锵三人行》在十九年不间断的播出中,通过传播优质内容,打造“三人行”嘉宾组合,输出良好文化理念,早已形成了稳固的文化品牌并赢得了长期受众群。

虽然在节目走红之时,各地曾掀起模仿风潮,但却少有类似节目得以存活。

锵锵三人行节目分析

锵锵三人行节目分析

锵锵三人行节目分析最初关注《锵锵三人行》是因为梁文道。

我平常喜欢看报纸,《南方周末》每期必看。

看久了以后我就发现在评论板块里,有个人写的评论特别有意思。

观点独到,极有见地,发他人所不敢想,说他人所不敢说。

言语犀利,不留情面。

后来我记住了他的名字:梁文道。

实际上,梁文道不仅文章写的好,作为传媒人,他在电视节目策划以及谈话类脱口秀节目中的出色表现,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尤其是《锵锵三人行》和《开卷八分钟》。

下面,我们就《锵锵三人行》做简要分析。

电视谈话节目,顾名思义,是将演播室内主持人、嘉宾(有的节目还包括观众)面对面的人际传播,通过电视转化为大众传播的一种电视节目类型。

电视谈话节目虽然依靠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媒介得以扩大受众面,但其主要表现形态是面对面的人际谈话和交流,这既是它与其他电视节目类型相区别之处,也是它的先天优势。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谈话是人与人交流必不可少的。

我个人认为《锵锵三人行》很好地把握住了中国大众在社会转型期的这种渴望与人沟通、与人交流的社会心理,应运而生,用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工具还原了传统社会中面对面人际传播的状态,充分展示出面对面进行人际交流的魅力。

在处理谈话氛围时,《锵锵三人行》很少进行过多策划与包装,而对于每星期五次的节目播出量,对每一期谈话内容事前都进行周详的策划也不太可能。

因此,用主持人窦文涛的话来说,这个节目“就是我们平常朋友聊天这一类,我们就是用本色,把生活中的聊天尽量本色地搬上电视”。

“聊天往往是强调一个聊的过程,……大家都是性情中人,畅所欲言,享受的是这个……”朋友之间的谈话主题大多宽泛、随意、跳跃。

《锵锵三人行》聊天话题很广,可以谈谈政治,如台湾大选与陈水扁;也可以聊聊社会热点话题如华南虎照片事件;或是讲讲情感类话题婚姻与爱情;还可以“八卦”一下,评论一下娱乐界人物,如陈冠希的艳照门风波等等。

话题虽然是不断变换的,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即聊天内容全部是新近受众们最为关心的新闻事件。

锵锵三人行ppt下载

锵锵三人行ppt下载
窦文涛 嘉宾1:凤凰卫视评论员梁文道 嘉宾 2:德国汉学家 顾 彬
锵锵三人行
• 锵锵三人行被《新周刊》誉为“15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 节目”。
• 由主持人窦文涛与两岸三地传媒界之精英名嘴,一起针对每 日热门新闻事件进行研究,并各抒己见,但却又不属于追求 问题答案的“正论”,而是“俗人闲话”,一派“多少天下 事,尽付笑谈中”的豪情,达至融汇信息传播,制造乐趣与 辨析事理三大元素于一身的目的。
• 现在的德国读者对鲁迅的兴趣越来越少,印刷精 美的《鲁迅全集》乏人问津。“在波恩大学开设 中国现代文学的课程,几乎没有学生会来听。我 在80年代德国‘中国文学热’时期培养的一批翻 译人才,一个个都走了。” 这些冷遇让顾彬开始 思考,自己过去对中国文学所作的翻译介绍是否 存在问题,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够不够了解?
• 评论认为:"节目定位高明,观众听着有意思,节目氛围真诚 而有智慧,是节目成功关键之一。节目历久弥新,拥有持久 的生命力和活力,八年来秉承平民视角的清谈态度,深入透 彻,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和人文价值取向。"
窦文涛
生于1967年8月21日 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
窦文涛
• 祖籍山东章丘,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 • 18岁之前一直生活在石家庄,高中时进入石家庄市第一中
• 1988年开始撰写艺评、文化及时事评论, 并曾参与各种类型的文化及社会活动。首 篇剧评见于《信报》文化版。
• 曾为多个文化艺术机构及非政府组织担任 董事、主席或顾问之职。
• 现为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主持人,凤 凰卫视评论员,中国内地、香港及马来西 亚多家报刊杂志专栏作家。
尔夫冈·顾彬(WolfgangKubin)
尔夫冈·顾彬 (Wolfgang Kubin)
• 顾彬, • 生于1945年德国下萨克森州策勒市 • 波恩大学汉学系主任,1989年起主编介绍亚洲文

结合锵锵三人行谈谈其主持人窦文涛的风格及启示

结合锵锵三人行谈谈其主持人窦文涛的风格及启示

结合锵锵三人行谈谈其主持人窦文涛的风格及启示一个栏目的成功,一位富有个性特色的主持人必不可少,因为是主持人对节目现场进行有意识的控制,也是主持人引导观众欣赏节目、接受信息,甚至也是主持人直接作评论。

在当代电视事业的发展中,节目主持人愈来愈朝着个性化发展,栏目拥有或培植有自己风格的主持人,可以引起社会和公众的关注与支持,创造较大的文化生产力,获得更大的社会效应的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商家进行广告投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以下我结合锵锵三人行谈谈其主持人窦文涛的风格及一些启示。

锵锵三人行主持人窦文涛的风格风格:指气度、作风。

特色: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

窦文涛对说话的兴趣一直不减,在他的节目当中总是不缺乏幽默、生动。

主持人的角色是引导嘉宾发表具个人色彩的大胆言论,营造日常聊天的形态、谈笑风生的气氛,力求轻松、惹笑,并强调平民化、趣味性和知识性。

“当你真的对一件事情感兴趣,你的失败感就愈强烈。

我对说话有兴趣,所以我经常想,终我一生,失败感也会伴随我,因为很多时候,我脑子里想的是一个东西,但做出来就是另外一个东西。

”说话能达到一个什么地步?诸葛亮靠说话可以吓退百万雄兵,孔子的《论语》是和弟子聊天的真实记录。

对于说话,穷我一生,也不过只是推开了一条门缝,看到里面的风光,自己却只能在门缝里看,就有了力不从心的挫败感。

在他主持过程中将其独特的主持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趣味十足。

主持人的气质,有时又具有交叉和互融的特点,即一个人可以兼居两种或更多的气质特点,这当然更可以突出主持人的风格。

主持人的风格特色,一方面是个人既有的性格的使然,同时也与个人后天的学养和知识结构有关。

知识结构比较全面、学养比较丰厚的主持人,能够在主持过程中将自身的知识特点融注在主持过程中,使节目自然地具有了较浓郁的个性特色,从而引起公众的关注。

而且主持人要与时俱进,懂得改变自己。

是的,现在主持人都张扬个性,但这个度要怎么把握?个性是个寻找的过程,当年他在广州主持电台节目时,电台最先引进了直播,一个节目长达二三个小时,客观上就造成压力,不可能提前写稿,于是他的主持方式就变了,说话必然更接近口语,做了几千个小时,都是即兴的,但那只是一个语言外形上的改变,更深一层的是看节目是否发自个人的性情和思想。

凤凰卫视7月16日《锵锵三人行》文字实录

凤凰卫视7月16日《锵锵三人行》文字实录

窦文涛:是真实的。
马家辉:因为理论上不能这样露出来的。
窦文涛:把脸遮住了,你没看到。
马家辉:看得出两个女人的脸,你刚一直说什么小三是歧视女人,我觉得当然,因为我们使用小三这两个字的时候,常常在一个歧视的环境里面来使用。可是本身我觉得蛮好的,因为中文里面“小”蛮亲切的嘛,小豆、小马、小三,然后三也坦白讲,的确是三个人的关系。
竹幼婷:是吗?
马家辉:没有。
窦文涛:小甜甜的丈夫他认为没死啊。
马家辉:早就不见了,他没死是为了背后很多理由,包括道义上面,包括一些财务控制权上面,那是背后有他的理由,可是当时已经大家都知道,包括小甜甜也说,老公反正不在。所以没错的,小甜甜是他的小三,可是小三是有分等级的嘛,有分种类的。
竹幼婷:编导跟我讲说因为小甜甜当初也是人家陈振聪家庭的小三,我说这你也有关系。
马家辉,他也的确是,陈振聪。
竹幼婷:但也是,我问了这一点了,我们都在专注于陈振聪的贪得无厌。
窦文涛:小甜甜是陈振聪。
竹幼婷:我们忘记了小甜甜破坏过人家的家庭。
窦文涛:陈振聪也是小甜甜的小三。
马家辉:是啊,没错。
竹幼婷:这句话是名言来的。他跟他老婆,就是小三跟他老婆。
窦文涛:你这以后给了小三可以吵架用的词是吧,要不小三老是有点道德上低人一头你知道吗。我最近看台湾新闻就是这样,也是上法庭的,就是大婆实际上就是像你说的,她是有道德优势的,她在街上说你是小三,啪就一耳光子,但小三你只能忍辱偷生。
竹幼婷:天呐。
窦文涛:家辉,家辉也有这种处境。你看,幼婷你猜猜,是左边的。
马家辉:那不是他妈,他把妈妈拽来谈判。
窦文涛:是他孩子的妈。
马家辉:那我明白为什么。
窦文涛:你猜哪个是原配,哪个是小三,幼婷。

凤凰卫视

凤凰卫视

开拓新视野,创造新文化——凤凰卫视一.引子:凤凰初印象凤凰卫视的迅速崛起像传奇一样吸引着众多的研究者。

关于它的著述、文章和种种传说层出不穷。

凤凰卫视与内地电视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有点类似香港与内地之间的关系。

美国著名华裔经济学家陈志武教授分析香港与内地的关系时说:“没有香港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在内地改革开放中的特殊作用,难以想象中国的改革开放会这么成功。

”同样地,没有凤凰卫视在华语电视界一连串值得尊敬的创举,难以想象缺少竞争对手的中央电视台会是怎样。

正因为如此,凤凰才会被称为内地电视界的“南风窗”二.简介与发展历程1.凤凰卫视的台标凤凰卫视的台标是两只凤凰,既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形式上也具备中国式的美感。

以淡黄色为基本色调,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视觉效果好,文化意蕴深厚,又非常富于张力。

因为中华民族的第一图腾是龙,第二图腾是凤,凤凰卫视选取这一标志,既与其身份相符,又体现出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宗旨与理念。

简洁的设计,伴以明快的黄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凤凰起飞(发展历程)(1)开播凤凰卫视中文台于1996年3月31日起播,由刘长乐担任董事局主席和行政总裁,总部位于香港,是香港唯一一家全部用普通话一天24小时昼夜播出的电视台。

开播之初,由于内地对卫星电视讯号的严格管理,只在中国三星级以上的酒店、部分社区和涉外小区可以接收凤凰卫视的节目讯号。

(2)成名1997年6月1日的柯受良“飞越黄河”直播是凤凰卫视与中央电视台的第一次合作。

这是中国首次在野外完成的大规模电视直播,借助于中央台强大的采访能力和诸多优势,凤凰提升了知名度。

《60小时播不停——97香港回归世纪报道》被形容为“凤凰初啼的嘹亮之声”。

1997年,凤凰卫视渐渐从娱乐化“试播”开始“直通”新闻,《时事直通车》开播。

1998年的“两会”,新任总理朱镕基亲自点名凤凰主持人吴小莉,使得凤凰台名声大噪。

同年6月,在克林顿访华期间,点名当时的凤凰主持人杨澜提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凤凰卫视中文台锵锵三人行分析。

1.凤凰卫视中文台方向分析:
凤凰卫视中文台是是凤凰卫视的综合频道,集中了资讯、深度访谈、深度报道、谈话、娱乐、时尚、文化、军事、连续剧等节目内容。

从各个方面进行对社会、文化、经济的报道、分析与描述。

2.目标受众特征分析:
《锵锵三人行》的目标受众瞄准关注社会、文化、经济热点的群体。

受众群年龄在20岁以上,一般具有较高知识文化水平。

因为节目内容比较广泛,只要社会、文化、经济的话题都会有所涉及,受众的职业群也会很宽泛。

话题的轻松幽默和内容广泛,男女观众都会很多,没有特定的性别观众。

受众群希望从节目中得到对社会话题的不同思考,但又不求深度,而是倾向于轻松愉悦、调侃式的内容。

3.受众需求分析:
《锵锵三人行》栏目以社会热点为话题,内容设置不求深入,邀请文化、学术、经济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作为嘉宾进行轻松幽默的谈话,这种独特的节目形式受众范围有限,基本能够满足受众需求。

4.媒介供给分析:
在中国大陆的媒体市场中,《锵锵三人行》这样的节目类型只有其一家,市场竞争并不激烈。

5.凤凰卫视中文台节目的总体设置分析:
从午夜12点到中午12点,中文台除资讯类节目和《鲁豫有约》等几档节目外几乎全部安排前一天节目的重播。

中午会首播《有报天天读》,其他也是重播,下午直到5点也基本是重播,主要节目从5点的《开卷8分钟》以后开始。

从节目设置上可以看出整个频道是避开睡觉和上班这些一天中收视率很少的时间档,把主要节目放在下班后和晚上睡觉前播出。

节目深度从下午的文化娱乐类节目到每天黄金档的深度访谈和报道,晚上11点半开始的《锵锵三人行》延续深度话题,但是内容上以轻松谈话为主。

在19点的《新闻联播》时间段,频道会安排连续剧播放,午夜1点30分还会进行重播。

很多档节目是每个星期一播,会在一周内的不同特定时间段播出。

周四晚会有曾子墨主持的《社会能见度》,周六会有胡一虎主持的《一虎一席谈》,其他还有《军情观察室》、《文涛拍案》、《小莉看世界》等节目,这些节目定位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都是以深度观察与分析性为其节目方针。

6.收视率分析:
网上很难找到收视率的统计情况,能找到的都是很久以前的数据。

由于是晚上11点30,估计有1亿的收视人群,有200万的人收《锵锵三人行》,收视率就是2%.收视率有利于确定节目的受众数量,决定广告的收费,也能确定节目的存废。

7.收视成本分析:
由于网上无法查到《锵锵三人行》的收视率,只能估计为2%,覆盖人群有3亿。

由于时间较晚,广告费用估计为5000元/15秒,折扣为8成。

千人成本=(5000*0.8)/(300000000*0.02/1000)=0.67元/千人
8.广告与节目的受众群是否吻合:
节目广告时间基本是其他节目的冠名预告,《锵锵三人行》是古井贡酒冠名,这样的广告除了放到专门以女性、儿童、老人的节目外应该都挺吻合,针对性较强。

9.哪些频道(或节目)与本频道形成竞争:
中国大陆的卫视频道为了收视率基本都已经沦陷为仅仅迎合观众低俗口味的商业电
视台,大多以低俗娱乐节目和连续剧为主要内容,在定位上基本没有和凤凰卫中文台形成竞争的频道。

中央一台类似于凤凰卫视中文台,但作为喉舌媒体加上近来公信力有损,所以在目标群体中中央一台不能对凤凰卫视构成威胁。

东方卫视也在积极往凤凰中文台的方向发展,但影响力还是有限。

10.分析中国谈话类节目的市场结构。

谈话类节目有很多。

卫视频道主要以闲话家常之类的亲民节目为主,央视会做一些话题比较宏大,涉及文化、经济、社会的谈话类节目,凤凰卫视也有《鲁豫有约》和《锵锵三人行》这样的谈话节目。

市场结构上目标群体越广泛的频道(如央视、凤凰卫视这些非地方卫视)谈话节目定位越高,涉及的话题越深刻。

11.举例说明,如何调查节目的效用?
由于凤凰卫视有自己的网站,这是一个很好的调查平台,可以在凤凰网上挂一个关于节目效用的调查。

或者在凤凰网上发起有奖征文,主题是关于《锵锵三人行》的看法或感受。

12.边际效用递减趋势是否明显?边际替代递减趋势是否明显?
《锵锵三人行》的边际效用递减趋势会很明显,因为受众群体有其局限性,每天都会有一期,而且这类闲聊类节目属于可看可不看的类型,多一档不多,少一档不少,所以市场内有一档已然足矣。

所以对于这种可有可无的节目类型,观众不会刻意去追求而去放弃其他更重要的节目。

13.假设重庆市民看本节目,那么,在这次媒介生产中,媒介制作,媒介发送,媒介传递分
别是谁?
媒介制作: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栏目制作组。

媒介发送:凤凰卫视中文台。

媒介传收:重庆当地的广电网络,包括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等。

14.重播时边际报酬递减的根本原因:
由于频道的节目播出时间和次数的固定的,也就是频道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重播次数过多,一是因为这种消遣类的节目一般是一次性的消费,知识性不强,所以很少会有人多次收看,所以重播一次是为了给前一次少数没看得人收看,收视率很减少;二是因为重播次数过多势必会导致其他有固定收视节目的减少,所以边际报酬一定会减少。

15.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根本原因:
当重播次数过多,《锵锵三人行》这种深度不够,知识性弱的闲聊式节目(除非能有引起社会轰动的话题)收视率势必会减少,边际报酬递减。

而频道的节目数量和播出时间是不变的,那么重播过多就会过多代替其他节目的播出,这时其他节目的边际产量就会增加,所以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16.本节目可以被视为是寡头垄断的媒介市场:
因为凤凰卫视这样的电视台在中国大陆很少,除了地方卫视就是中央电视台。

而其他如旅游卫视频道定位又很局限,可以说和凤凰卫视不是一个市场,所以《锵锵三人行》这样的节目很少,可以说只有这一个。

产品类型有一定程度的差别,但都是谈话类节目,本节目有其独特性,但差别不大。

虽然几乎没有其他竞争对手,但是由于本节目的受众有限,对价格的控制程度不大。

其他节目进入难度较大,因为《锵锵三人行》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在业内的影响力极大,而且凤凰卫视这样的电视台全国很少,如要进入和发展需要极大投资。

郭龑0781097
赵琦07810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