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纠缠态制备、操纵的实验研究(英文)

合集下载

量子纠缠的实验制备和观测方法

量子纠缠的实验制备和观测方法

量子纠缠的实验制备和观测方法量子纠缠作为量子力学中的重要概念,近年来备受科学家和研究领域的关注。

量子纠缠是指两个或多个量子系统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量子状态,即使它们之间处于空间上的距离远离,它们的状态仍然密切相关。

这种特殊的状态对于量子信息和通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量子纠缠的实验制备和观测方法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在实验制备量子纠缠的过程中,常见的方法包括纠缠源制备和量子门操作。

纠缠源是制备量子纠缠的关键,它可以通过多种物理实现方式来实现。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光子的线性过程实现量子纠缠。

光子纠缠源通常是由一对发射纠缠光子的非线性晶体构成。

通过非线性过程,晶体中的一个激发被分裂成两个相干的光子,这两个光子的态将纠缠在一起。

另一个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冷原子气体实现量子纠缠。

冷原子气体中的原子通过受限的运动形成一维光栅,通过激光冷却使原子的布居分布变得高度局域化,从而实现了原子之间的纠缠。

除此之外,超导量子比特、量子点等多种物理系统也可以被用来作为纠缠源。

在量子纠缠的实验制备过程中,还需要进行量子门操作,以实现纠缠的控制和操作。

量子门操作是一种可以改变量子比特之间关系的操作,它通过改变量子比特之间的相对相位和概率幅来实现对量子信息的处理。

最常见的量子门操作包括CNOT门、Hadamard门和位相门等。

通过这些量子门操作,可以实现量子态的控制、转换和纠缠的制备。

在量子纠缠的观测方法方面,有多种技术可以用来检测和证实量子纠缠的存在。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贝尔不等式检验。

贝尔不等式是由贝尔提出的一种测量两个量子非互耦系统纠缠程度的不等式。

通过对两个纠缠粒子进行适当的测量,可以得到满足贝尔不等式的结果,从而证实它们之间存在纠缠关系。

此外,还可以利用波尔兹曼熵和许多其他的纠缠度测量方法来描述和定量量子纠缠的程度。

总之,量子纠缠作为量子力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在量子信息和通信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验制备和观测量子纠缠的方法包括纠缠源制备和量子门操作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实现量子纠缠的制备和控制。

量子力学英语

量子力学英语

量子力学英语
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和应用,许多新的概念和术语相继出现。

掌握量子力学英语不仅有利于学习和研究,还可以更好地沟通和交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量子力学英语词汇:
1. Quantum mechanics 量子力学
2. Wave function 波函数
3. Schrdinger equation 薛定谔方程
4. Uncertainty principle 不确定性原理
5. Superposition principle 叠加原理
6. Entanglement 纠缠
7. Quantum state 量子态
8. Eigenvalue 特征值
9. Eigenfunction 特征函数
10. Hamiltonian 哈密顿量
11. Operator 算符
12. Commutation relation 对易关系
13. Quantum tunneling 量子隧穿
14. Quantum entanglement 量子纠缠
15. Quantum superposition 量子叠加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量子力学英语词汇,学习量子力学英语需要不断积累和运用。

- 1 -。

quibt原理

quibt原理

quibt原理
量子纠缠(quantum entanglement)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当两个或多个量子系统相互纠缠时,它们的量子状态之间会产生强烈的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与距离无关,即无论它们相距多远,都会保持相互影响。

这种现象被称为“纠缠态”。

纠缠态的产生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来验证,其中最著名的实验是EPR实验,即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罗森实验。

该实验涉及到两个粒子A和B,它们被制备成纠缠态,然后被分开并放置在相距很远的两个地方。

当测量其中一个粒子时,另一个粒子的状态也会立即改变,无论它们相距多远。

这种现象被称为“量子非局域性”,它与经典物理学中的局域性相矛盾。

纠缠态在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中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量子密钥分发中,可以使用纠缠态来确保通信双方之间的信息传输是安全的。

此外,纠缠态还可以用于实现量子并行性、量子计算中的某些算法和量子纠错码等。

总的来说,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中一个非常神奇的现象,它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的许多基本概念,并开启了全新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利用EPR态和GHZ态实现双粒子纠缠态的受控远程制备

利用EPR态和GHZ态实现双粒子纠缠态的受控远程制备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量子纠缠的基本定义及原理,并对量子态远程态制备做了介绍,提出了利用EPR态和GHZ态实现双粒子纠缠态的受控远程制备的方案。

在该方案中,以一个GHZ态和一个EPR态对作为量子通道,把量子通道中的一个粒子作为控制粒子,在传递者和控制者进行一系列的量子操作和测量之后,根据他们的测量结果,接受者再进行适当的变换就能得到待传递粒子的量子态。

关键词:量子态远程制备;双粒子纠缠态;EPR态和GHZ态;H操作Abstract:In this paper,we briefly introduce the basic definition of quantum entanglement, and explain the principle of quantum remote state preparation, finally we propose a scheme to use EPR state and GHZ state to realize double particles entanglement of the preparation of the remote control. In this scheme, we use a EPR and a GHZ as quantum channel and one of the quantum channel as control particle, particle in the message and controllers to make a series of quantum operation and measurement,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the receiver transform in proper ways can get the quantum state.Key words: controlled transfer of quantum states,two-particle entangled state, EPR states and GHZ states,H operation目录1 引言 (4)2 量子纠缠 (4)2.1 量子纠缠的概念 (4)2.2 纯态与混态、可分离态与纠缠态 (5)3 量子远程态制备 (6)4 双粒子纠缠态的量子受控远程制备方案 (7)结论 (11)参考文献 (13)致谢 (14)1引言量子态是量子信息的载体,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量子信息过程就是量子态的传递和操作的过程。

量子纠缠态制备与观测实验

量子纠缠态制备与观测实验

量子纠缠态制备与观测实验引言:量子力学作为一门探究微观粒子行为的基础学科,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是量子纠缠。

量子纠缠是指两个或多个粒子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量子态,即使在空间上相隔很远,它们之间的状态仍然会发生密切地关联和相互影响。

量子纠缠态可以应用于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众多领域,因此,理解和制备量子纠缠态以及相应的观测实验是非常重要的。

一、背景知识:1.量子力学基本定律:量子力学描述了微观粒子的运动行为和相互作用,其中的基本定律有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概率解释等。

这些定律为我们理解量子纠缠态奠定了基础。

2.量子纠缠:量子纠缠是指两个或多个粒子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量子态,它们的状态无法被独立描述,而应该以整个系统的态来描述。

二、实验准备:1.实验装置:量子纠缠态制备与观测实验通常使用的装置是双重斯特恩-盖拉赫装置。

这个装置包括一个源和两个选择器。

源会发射分立的、随机的粒子(例如电子或光子),而选择器则用来控制粒子的运动方向。

2.实验样品:实验样品通常选择光子或电子。

这是因为光子和电子在实验中可以较为容易地制备和操控,且其量子纠缠态的生成和观测实验比较常见。

三、实验过程:1.量子纠缠态制备:在实验中,我们首先需要制备一对量子纠缠态的粒子。

以光子为例,可以通过非线性晶体的二次谐波产生过程来制备量子纠缠态。

这个过程包括将激光照射到非线性晶体中,通过非线性效应,将入射光子能量分裂为能量相等的两个光子。

2.量子纠缠态观测实验:在制备好量子纠缠态之后,我们需要进行实验观测。

观测量子纠缠态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利用双重斯特恩-盖拉赫装置。

在这个实验中,将制备好的两个量子纠缠态粒子分别放入两个选择器中。

选择器通过调节磁场(对于电子)或衍射板(对于光子)来控制粒子的运动方向。

调节选择器,我们可以测量到粒子在不同选择器上的出射情况。

通过测量两个粒子的出射状态,我们可以判断它们之间是否纠缠,并通过统计方法验证量子纠缠的存在。

实验量子力学的实验报告(3篇)

实验量子力学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量子力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操作。

3. 通过实验验证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如不确定性原理、波粒二象性等。

二、实验原理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揭示了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之间的本质区别,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基本原理:1. 不确定性原理:由海森堡提出,表明在量子尺度上,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能同时被精确测量。

2. 波粒二象性:光和物质都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即波粒二象性。

3. 量子叠加:量子系统可以同时存在于多种状态,只有当对其进行测量时,系统才会“坍缩”到某一确定的状态。

4. 量子纠缠:两个或多个量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联,即使它们相隔很远,一个系统的状态变化也会立即影响到另一个系统的状态。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激光光源:提供单色光,用于实验中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2. 分束器:将激光光束分为两束,用于干涉实验。

3. 干涉仪:观察干涉条纹,验证波粒二象性。

4. 量子态制备器:制备量子纠缠态和叠加态。

5. 测量装置:测量粒子的位置、动量等物理量。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干涉实验:观察干涉条纹,验证波粒二象性。

(1)将激光光源发出的光束通过分束器,分为两束。

(2)将两束光分别投射到干涉仪的反射镜上,反射后再次相交。

(3)观察干涉条纹,记录条纹间距和形状。

2. 量子纠缠实验:制备量子纠缠态,验证量子纠缠现象。

(1)使用量子态制备器制备纠缠态。

(2)将纠缠态的两个粒子分别投射到测量装置上,测量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3)观察测量结果,验证量子纠缠现象。

3. 量子叠加实验:制备叠加态,验证量子叠加现象。

(1)使用量子态制备器制备叠加态。

(2)将叠加态的粒子投射到测量装置上,测量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3)观察测量结果,验证量子叠加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干涉实验结果:观察到干涉条纹,条纹间距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验证了波粒二象性。

利用腔QED制备量子纠缠态的开题报告

利用腔QED制备量子纠缠态的开题报告

利用腔QED制备量子纠缠态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利用腔QED制备量子纠缠态背景介绍: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中独特的概念,描述一对或多对量子系统在某些方面彼此紧密地耦合,并且彼此之间的测量结果是高度关联的。

纠缠态已成为量子信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资源,可用于实现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光谱学等应用。

腔量子电动力学(QED)是量子光学和量子磁学的交叉学科。

它涉及原子在高品质(Q)因子实空腔内的非线性光学响应,这种响应导致原子光学时钟和具有单光子幅度的单光子源。

腔QED可以用于制备和操纵光子和原子之间的量子态,该技术在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研究目标:该研究将探索使用腔QED制备量子纠缠态的机制。

具体研究目标如下:1. 研究利用腔QED制备简单系统的量子纠缠态的优点和局限性。

2. 开发新的腔QED系统来制备更复杂的量子纠缠态。

3. 实现更高级的量子测量来检测制备的量子纠缠态。

计划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我们将使用以下方法:1. 搭建内置原子的高Q因子目标腔系统,以制备能被控制的为原子和光子的量子态。

我们将使用量子力学的时间演化来描述该系统,以及计算该系统的哈密顿算符,并使用类似Green函数的方案来计算含有耦合原子和腔的系统的完整时间演化。

2. 制备系统的初态为简单的原子和光子的组合,并通过原子和腔的耦合,演化到量子纠缠态。

我们将使用密度矩阵的形式来表示演化过程,并利用密度矩阵几何来研究纠缠态。

3. 使用高分辨率的光谱测量来检测制备的量子纠缠态。

我们将使用高分辨率的光谱方法(例如拉曼光谱)来测量腔QED系统所产生的光子态和原子态的频率,以确定纠缠度和纠缠的质量。

预期成果和意义:通过通过腔QED制备量子纠缠态,我们将实现以下成果:1. 可以制备具有高纠缠度的量子纠缠态,这些纠缠态可用于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等应用。

2. 这项研究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腔量子电动力学,量子光谱学和量子信息的理解,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元素。

2005-201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

2005-201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
索丽生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模式研究
河海大学
测绘科学与技术
王树良
李德仁
基于数据场与云模型的空间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
武汉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骞伟中
魏飞
流化床中氢气与碳纳米管制备研究
清华大学
佟晓冬
孙彦
流化床吸附分离蛋白质的基础研究
天津大学
吕小兵
何仁
超临界条件下环状碳酸酯的催化合成
大连理工大学
矿业工程
柳建设
王淀佐
硫化矿物生物提取及腐蚀电化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高华
裴钢
β-Arrestin2承担G蛋白偶联受体与其它信号通路间通讯的功能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柳振峰
常文瑞
菠菜主要捕光复合物2.72Å分辨率的晶体结构研究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乔红
薛勇彪
金鱼草S位点编码的F-box基因AhSLF-S 2的功能分析
北京大学
陈育才
吴希如
儿童失神癫痫关联研究和T-型钙通道基因突变筛查
北京大学
叶青海
汤钊猷
肝细胞癌转移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其转移相关基因的筛选--cDNA微阵列技术分析
复旦大学
彭军
张茂宏
慢性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用B7共刺激信号阻断剂和/或CsA诱导血小板特异性T细胞免疫无能的实验研究
山东大学
朱波
陈正堂
浙江大学
黄胜友
邹宪武
复杂环境中随机粒子的运动和分布形态
武汉大学
付菁华
吴元芳
130GeV金-金核碰撞中K0S和Λ+的方位角各向异性和强子-强子碰撞中单事件阶乘矩的随机性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