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流域广东境内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珠江流域广东境内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珠江流域广东境内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引言珠江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之一,也是广东省的核心地区。
在这个广袤的地域内,广东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自然景观、文化遗产、历史名胜以及特色美食等。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珠江流域广东境内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旅游资源的开发1.1 自然景观的开发珠江流域广东境内的自然景观十分丰富,包括山脉、河流、湖泊和海岸线等。
为了更好地开发这些自然景观,可以进行以下措施: - 建设合适的观景台和游览区,方便游客观赏景色; - 设立生态旅游区,引导游客体验自然生态,提倡生态保护意识; - 开展户外探险活动,如徒步、登山、划船等,激发游客的探险精神。
1.2 文化遗产的开发广东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为了更好地开发这些资源,可以进行以下措施: - 建立文化主题公园,展示广东的传统文化; - 修复和保护历史建筑和古迹,使其更好地展示历史风貌; - 组织文化活动,如传统音乐演出、艺术展览等,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
1.3 特色美食的开发广东被誉为美食之都,拥有众多的著名美食,如广东菜、早茶、海鲜等。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推广这些特色美食,可以进行以下措施: - 开设特色美食街区,集中推介各类美食; - 举办美食文化节,吸引游客品尝当地特色美食; - 进行美食文化交流活动,增加不同地区的美食元素。
2. 旅游资源的保护2.1 生态环境的保护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为了保护旅游资源的生态环境,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 提倡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 强化生态保护意识,鼓励游客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和破坏植被。
2.2 文化遗产的保护广东的文化遗产需要得到妥善的保护,以保证其历史价值和独特性。
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制定严格的文物保护法规,保护历史建筑和文物不被破坏; - 建立专门的文物保护机构,加强文物的管理与修复; - 进行文化遗产教育宣传,提高公众的文化保护意识。
珠江调查报告

珠江调查报告珠江调查报告珠江,是中国南方最长的河流,也是广东省的母亲河。
它发源于云南高黎贡山脉,蜿蜒流经广东、广西等地,最终注入南海。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珠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重任。
本次调查报告将围绕珠江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文景观等方面展开,以期全面了解和展示这一美丽河流的真实面貌。
一、珠江的生态环境珠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保护珠江的生态系统,广东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水质监测、推进水资源管理和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等。
调查显示,近年来珠江的水质得到了显著改善,水生态系统的恢复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水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因此,进一步加强珠江流域的生态保护,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二、珠江的经济发展珠江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之一,也是广东省的经济中心。
调查显示,珠江流域的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中国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
该地区拥有良好的交通网络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企业发展。
同时,珠江流域还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众多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社会不平等等。
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珠江的人文景观珠江流域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还有众多的人文景观。
调查显示,珠江流域的人文景观包括历史名城、文化遗址、传统村落等。
广州、佛山、中山等城市是珠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此外,珠江流域还有许多传统村落,如开平碉楼群、南澳岛等,这些村落保存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传统建筑。
这些人文景观丰富了珠江流域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综上所述,珠江是中国南方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重任。
通过对珠江的调查,我们了解到了珠江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文景观等方面的情况。
珠江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研究

珠江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研究珠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流域之一,其地处岭南热带雨林气候区,常年气温高,降雨充沛,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经济区域。
然而,近年来,珠江流域的水资源危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加上气候变化的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珠江流域的水资源状况珠江流域面积约44万平方公里,流经广东、广西、湖南、贵州、江西等省份,是一个典型的热带季风性地区。
由于其独特的气候条件,珠江流域的水资源非常丰富,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但由于降雨集中于夏季,部分流域区域极易发生洪涝灾害。
此外,珠江流域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是中国仅次于黄河流域的第二大地下水资源区域。
地下水的年补给量可达2,400亿立方米,地表水的年出水量可达1,872亿立方米。
然而,随着珠江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水资源利用方式越来越复杂,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亟待提高。
加之气候变暖、降雨不均等影响,珠江流域的水资源缺口日益加剧。
珠江流域的水环境状况珠江流域水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水质恶化。
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水质污染问题在珠江流域日益突出,尤其是在建设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大型水电站等基础设施的过程中,环境破坏和水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江河流域的水质主要受到排放污染的影响,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微污染物、氨氮和磷等。
第二,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水中富含养分(氮、磷等)而导致的水生植物的过度生长,使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
水生态富营养化的危害主要是:①钝化了水体,影响溶解氧的含量,导致水体缺氧和鱼类死亡;②大量水草和藻类覆盖了水体表面,影响了河流的正常流速,同时也影响了日渐减少的水中氧气含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第三,生物多样性下降。
水污染和其他人类活动对珠江流域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水生动物和植物的数量和种类大量减少,导致水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下降。
浅议珠江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浅议珠江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引言珠江,作为中国南方最长的河流,凭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广东省乃至整个南方地区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本文将就珠江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浅议,探讨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珠江的潜力,推动旅游业的繁荣开展。
珠江旅游资源概述珠江发源于云南省,流经广东省,最终注入南海。
其全程蜿蜒近2,400公里,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水上交通干线,同时也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
珠江流域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迹以及人文景观,为旅游业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珠江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自然景观珠江流域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如美丽的湖泊、雄伟的山脉和绵延的田园。
其中著名的三峡风景区是游客们的热门目的地之一,拥有壮观的峡谷景色和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
历史文化遗迹珠江沿岸有许多历史悠久的文化遗迹,如广州的陈家祠和岭南古代建筑群,以及石室圣心大教堂等。
这些文化遗迹见证了珠江流域悠久的历史,并吸引了众多的文化爱好者。
人文景观珠江沿岸的城市和乡村景观也是旅游的重要组成局部。
如广州塔、珠江夜游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而乡村旅游也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开展,许多传统的村落逐渐成为了游客探索的热点。
珠江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引入先进的旅游管理理念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珠江旅游资源,需要引入先进的旅游管理理念。
包括制定科学的旅游规划、加强旅游产业链的建设、提升效劳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等。
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旅游管理案例,结合珠江流域的特点,制定适合本地区开展的旅游管理模式。
加强宣传和推广珠江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通过宣传和推广来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制作旅游宣传片、举办旅游文化节等形式,向广阔游客推广珠江的优秀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提升效劳水平提升旅游效劳水平是开发和利用珠江旅游资源的关键。
旅游从业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提高效劳意识,以提供更好的效劳质量。
同时,加强旅游根底设施建设,改善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加便利和舒适的旅游体验。
浅析三水古建筑的保护和旅游资源的开发

浅析三水古建筑的保护和旅游资源的开发执笔:2005届高一(11)班潘伙容、杜洁华、陈咏敏指导教师:童强审校:《三水报》编辑温永基、三水区地方志办公室助理研究员植伟森引言佛山市三水区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西北端,因西、北、绥江在境内汇流,故名三水。
东邻广州市花都区,东南与佛山市南海区相连,西北与四会市交界,北接清远市,西南与高要、高明两市(区)隔江相望。
中心城区东距广州市35公里,东南距佛山市24公里。
水陆交通发达,毗邻港澳,历来是粤西北和大西南通往珠江三角洲的主要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广三铁路、三茂铁路和321国道,广三高速公路、广肇高速公路横贯境内,三水大道一级公路纵贯全区南北。
在西江、北江各有对外集装箱码头一个,每天有货轮往返香港。
其中三水港是广东省西江下游流域三大重要内河港口之一,可靠泊3000吨级的船舶。
全区总面积874.22平方公里,人口44万。
有海外华侨、港澳同胞20多万,是广东著名的侨乡。
三水文物古迹、古建筑年代久远,内涵丰厚。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芦苞祖庙、大旗头古村和银洲贝丘遗址三处。
白坭银洲贝丘遗址是广东省最重要的新石器晚期古人类活动遗址,距今四千多年。
芦苞祖庙,距今近八百年历史,是国内罕有的集儒、释、道三教于一体的庙宇。
乐平镇大旗头古村是华南地区保存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清代民居建筑群落。
魁岗文塔、昆都山古迹、梁士诒生祠、河口半江桥等人文景观均值得一游。
三水境内江河浩荡,青山绿水,风光绮丽,旅游资源丰富。
近年重点开发建设的三水森林公园,已建成世界第一大卧佛、孔圣园、养生庄园、宣言广场、森林赛车场、探险乐园、鳄鱼湖、纪元塔、龙湖游艇区等一批旅游景点。
此外还有大南山自然风景区,及三水荷花世界、侨鑫生态园、健力宝观龙楼、三水温泉高尔夫球场等新景区。
本文拟从三水的历史沿革、三水历史上的新旧“八景”、几处具有标志性的古建筑和自然、人文景观以及对保护三水古建筑、开发旅游资源几点思考等方面,阐述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和开发旅游资源的迫切性,试图通过对三水乡土文化的调查和了解,增强爱乡的深厚感情,并积极推介三水、宣传三水,为推动本地区的旅游事业服务。
广州市自然旅游景观介绍

广州市自然旅游景观介绍
广州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拥有许多独特的自然旅游景观。
首先是白云山,海拔最高的山峰为三眼井,山上有许多景观,如白云仙境、梦幻世界、风动石、流云瀑布等,是广州市最著名的自然景点之一。
其次是珠江,作为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水系穿过广州市,形成了著名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沿着珠江游船一路前行,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河景和沿岸的历史名胜,如白鹤洲、荔枝湾、陈家祠等。
还有越秀公园,是广州市最大的城市公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公园内巨型石雕、古树名花、水景、人文景观等各种景观,是广州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最后是南沙群岛,是广州市的海上风景区,拥有碧海蓝天、细沙白浪、珊瑚礁、海豚表演等自然景观,是一处适合旅游、休闲、度假的海岛风景区。
总之,广州市自然旅游景观丰富多彩,深受游客的喜爱。
来到广州,不仅可以欣赏到城市的繁华,还能沉浸在自然的美妙中。
- 1 -。
珠三角地区旅游资源联合开发探讨

性 是 其 开 发 的 理论 基础 。这 种 开 发形 式可 肉窖 摘 要 :旅 游 资 源 联 合 开 发 是 区域
旅 游 合 作 的 基 本 内容 ,是 对 一 定 区域
乡古镇 、 南名人故居等 ) 江 进行 的联 合开
发 ;五岳名 山以 “ 五岳联盟”为主题进 行 相 关旅 游资 源 的联合 开 发活动 ;广 东 肇 庆、 河南 开封 、 安徽合 肥对包 公文化旅 游
互有影响 的旅游开发方式 , 目的是谋 求总 体旅游资源开发价值 ( 经济 、社会和生态 效益 ) 的最大化。这里的 “ 一定区域 ” ,范
围可 大 可 小 ,小 到 某 个 旅 游 地 或 城 镇 ,大
珠 三 角地 区旅 游 资 源联 合 开 发 的 必 要 性
珠三角地 区旅游资源经过多年 的开发 , 具有开发强度大 、 开发集中度 高的特点 , 目 前存在 的主要 问题是 ,各市旅游资源开发
展 的重要衡 量尺 度。
旅 游 资 源 空 间 一 体 化 进 程 .提 高 该 区
域 旅 游发 展 的 总体 水 平 。
关 键 词 :珠 三 角
区域 旅 游 合 作
旅 游 资 源 联 合 开 发
旅游容是游 内文旅的 的合认域 联 ,域内 重开为资 资。区合 合是 区 要发,源 源本定作 开一 联对 发
各种旅游资源 ,根据其地理位置 、文化属
性 、旅 游 功 能 的相 近 或 互 异 ,采 取 的 一 种
般 而言 ,空间比邻型旅游资源的联
合开发主要存在于各县市内部或之间 ,但 也偶尔存在于省际或国际之间。如鄂 西南
湘东北旅游资源的联合开发 , 涉及 中国 、 缅
广州珠江河道治理保护珠江流域生态安全

广州珠江河道治理保护珠江流域生态安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与人口的不断增加,广州珠江流域生态环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护珠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广州市积极开展了珠江河道的治理工作,旨在改善水环境质量、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保障生态健康与人民福祉。
一、治理的背景与意义广州珠江流域作为中国南方最大的河流流域之一,自古以来就是经济繁荣的区域之一。
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化的推进,珠江河道面临着水污染日益严重、河道淤积、水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治理珠江河道的重要意义在于保护生态安全。
珠江河道是珠江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的重要载体。
通过治理河道,可以净化水环境,提高水质,促进珠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健康。
二、治理的主要措施2.1 河道岸线修复和整治治理珠江河道的首要任务是对岸线进行修复和整治。
在河道两岸种植各类湿地植物,修建生态护岸,形成自然的过滤屏障,使得河道周边的土地能够更好地保护河道。
同时,修复和整治河岸可以提高河道的景观价值,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2.2 河道水质净化和污染治理治理珠江河道的关键是改善水质。
通过建设水处理设施和采取污染治理措施,有效去除河道中的有害物质,净化水环境。
此外,还可以加强对河道周边的农业、工业和生活排污源的管理,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
2.3 河道淤积清淤和河床维护治理珠江河道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清淤和维护河道的畅通。
随着时间的推移,珠江河道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淤积物,导致河道断流、水位上升等问题。
因此,定期清淤工作的进行十分必要,以确保河道的正常运行。
三、治理成果与展望近年来,广州市在珠江河道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珠江河道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恢复和提升,珠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然而,珠江河道治理工作仍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如今,珠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依然持续,工业和农业活动依旧频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江流域广东境内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发布时间:2011-8-3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作者:黄小芳摘要:才能更好地激发人们的旅游愿望并转化为现实的旅游需求;只有对珠江流域旅游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强化管理,才能实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效益。
关键词:珠江流域广东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人们谈起旅游资源的开发,往往就会想到破坏环境。
其实,旅游业的发展应该包括生态环境这一最重要资源,如果生态环境被破坏了,旅游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从这一点来看,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其实并不矛盾,保护不等于不能利用,不能开发。
只有充分利用资源的优势来发展旅游业,才能同时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珠江流域指的是珠江及其支流流经的区域,珠江的主要支流有西江、北江和东江,流经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江西等省(自治区)后汇集于珠江三角洲,其中,西江、北江在广东省三水市思贤、东江在东莞市石龙镇分别汇入珠江三角洲,并流经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等八大口门入注出海,形成珠江三角洲与国内外其他河口不同的特点。
目前珠江流域在广东省境内已开发的旅游区域主要有:
粤东东江流域旅游区:包括了东江及其支流所流经的区域,在广东境内主要流经惠州、河源、东莞等地,目前东江流域广东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主要景点有:惠州瘦西湖、汤泉、南昆山、河源万绿湖、新丰江大坝等。
河源市客流量较多,目前正在大力开发旅游资源,该市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类标准,也是广东省环境保护教育基地,被誉为珠江三角洲和香港的“后花园”,有“地下龙宫”之称的漳溪黄龙岩、和平圣迹仙岩,有“粤东丹霞山”之称的龙川霍山和枫树坝九龙湾水上漂流等。
粤北旅游区:该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珠江支流北江及其支流切割山脉使该地区自然景色秀丽,山水奇异。
这里具有世界典型的丹霞地貌、石灰岩地貌、古人类遗址及独特的民族风情,北江及其支流流经山地、丘陵区,水流急促,水量大,是旅游漂流、探险、休闲的好去处,粤北旅游区形成集名胜古迹、奇山异水、温泉、民俗风情于一体、独具特色的旅游区,吸引了众多来自珠江三角洲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旅游者。
目前游客量较多的景点有:韶关仁化丹霞山、英德宝晶宫、英西峰林、小北江三峡、九泷十八滩、南华寺、连山瑶族风情等。
该区因山水秀美,离发达地区近,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潜力。
粤西旅游区:是西江流域流经之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西江及其支流流经之处目前开发的旅游景点主要有:肇庆星湖风景区、封开小桂林、西樵山风景区、佛山祖庙等处,该区的旅游资源仍有待开发。
珠江三角洲旅游区:该区气候适宜,水网密集,物产丰富,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
其中岭南水乡风情游、农业生态旅游及现代都市风貌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旅游资源;岭南古建筑有:西关大屋、客家围龙屋、佛山祖庙等以及清代古园林等;珠江三角洲近现代史迹较多,广州、中山、花都、东莞等地都留下有比较著名的近现代史迹旅游景点,这些景点目前都辟有旅游专线。
除此之外,广阔的海滨、海滩、岛屿、温泉、岭南名山等也吸引不少游客,而岭南手工艺品、岭南佳果、美味粤菜更是深受游客喜爱。
目前,珠江三角洲的旅游线路正进一步开发,旅游市场也得到进一步的规范。
从珠江流域及其支流在广东省内的旅游资源分布状况和开发情况来看,目前开发力度是不够的。
所以必须转变观念,对旅游资源进行重新整合,集中力量开发粤东、粤北、粤西的山水资源,打造旅游品牌。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之本,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当然,在开发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比如社会上一部分人把旅游简单地看作游山玩水与吃喝玩乐地消费行业,未把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来看待,没有看到旅游业给经济带来的效益;更有一部分人只是看到发展旅游业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而未看到它的积极作用。
而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带来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旅游景区和旅游资源常常受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二是旅游服务质量、设施未及时跟上;三是部分地区旅游交通需要进一步改善;四是目前部分地区管理、开发比较杂乱。
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广东旅游业的整体、协调和稳定发展。
做好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以最低的环境成本、资源代价取得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只有通过合理规划和开发旅游资源,不断加强对旅游业的管理,才能谋求旅游发展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融合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怎样使广东珠江水域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统一协调起来,我觉得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对不同性质特征、不同区域的水域旅游资源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和当地经济条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有步骤的开发,强调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绝对不能任由自由发展,不能采取走一步看一步的做法,必须要有长远的目标和谋求旅游、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科学地开发旅游资源。
第二,有计划地加强对山区旅游资源开发资金的投入,可采用引资和政府先期导向投资等多种形式。
特别是对经济不发达地区,政府应该采取一些政策倾斜措施,改善当地的旅游投资环境。
第三,建立完善的旅游管理系统,通过各种监督手段进行行业上的管理工作。
主要是加强旅游法制建设,改善旅游经营环境,整顿旅游市场秩序。
第四,加强旅游宣传促销和旅游教育,改变观念,同时加强环境保护观念教育,使民众在旅游活动中自觉保护环境。
加大力度进行珠江流域水质保护,“大珠江三角洲”经济的飞速发展,致使珠江及其支流流域附近的农业、工业、生活产生的污水、固体废弃物已经严重影响了河流水质,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有效地控制和处理,污染了景区的水体甚至流域内居民的生活用水,另外,有些不文明的游客随手丢弃的垃圾杂物,也没有得到有效地处理,破坏了景区的风景格调,造成视觉污染。
强调环境保护,保护不等于不能利用,不能开发。
只有充分利用资源的优势,发展旅游业,才能实现经济的良性增长,从而更好地进行环境保护,这是一些贫困地区发展的路子。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旅游业的大发展并没有给生态环境带来什么破坏,恰恰相反,大多数旅游区(点)经过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还进一步提高了环境质量;山区人民通过发展旅游业,找到了传统农业的替代产业和脱贫致富的新路,停止了乱砍滥伐森林以及过度捕捞等大规模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
从我省来看,粤东、粤北、粤西山区通过绿化水源源头,禁止乱砍乱伐森林,保持水土,发展生态旅游等一系列的做法,使山区既发展了旅游业,促使经济进一步发展,同时又保护了旅游资源。
只有处在良性循环状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才能更好地激发人们的旅游愿望并转化为现实的旅游需求;只有对珠江流域旅游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强化管理,才能实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