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媒生物防制
病媒生物防制规章制度

病媒生物防制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管理,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病媒生物防制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学校、企事业单位等。
第三条病媒生物指传播疾病的生物因子,包括蚊子、螨虫、跳蚤等。
第四条病媒生物防制是指预防、监测、控制和消灭传播疾病的生物因子的活动。
第五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防治、全民参与的原则。
第六条本规章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卫生健康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章病媒生物防制的组织管理第七条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组织协调,推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开展。
第八条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本地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开展。
第九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机构,制定工作计划和措施,开展相关研究和技术培训。
第十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单位应当配备专业人员,具有相关技术和知识,能够独立完成病媒生物防制任务。
第十一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单位应当建立病媒生物防制档案,记录相关信息,定期进行检查和整改。
第三章病媒生物防制的技术措施第十二条病媒生物防制应当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包括环境治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
第十三条环境治理是指对病媒生物繁殖生长的环境进行改造,减少或消除病媒生物的栖息地。
第十四条环境治理应当侧重于消除水源,清除杂草,改善卫生设施等措施,减少病媒生物滋生的条件。
第十五条化学防治是指使用化学药剂对病媒生物进行防制,应当按照药物使用说明书进行。
第十六条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天敌、疫苗等生物因子对病媒生物进行防制。
第十七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单位应当制定防制方案,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技术措施,确保防制效果。
第四章病媒生物防制的监测评估第十八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病媒生物监测评估制度,定期对病媒生物的分布和密度进行监测。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工作制度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一、目的和意义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是预防疾病传播、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
病媒生物,如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可以携带和传播多种疾病,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控制和减少病媒生物密度,防止疾病传播,制定本制度。
二、工作原则(一)政府主导,部门协同。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领导,各相关部门要密切协作,共同推进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二)科学治理,综合防制。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防制方法,综合运用化学、物理、生物等多种手段,全面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三)全社会参与,共建共享。
鼓励全社会参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防制意识和参与度,共同维护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
三、工作内容(一)组织管理1. 成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2. 制定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分工、工作进度等。
3. 建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考核制度,对工作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
(二)防制措施1. 加强病媒生物监测,定期开展密度调查,掌握病媒生物分布和密度情况。
2. 定期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活动,如灭鼠、灭蝇、灭蚊、灭蟑等,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标准。
3. 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清理垃圾、污水、粪便等,减少病媒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条件。
4. 推广使用防制设施和技术,如纱窗、防鼠板、蚊帐等,提高防制效果。
5. 加强对病媒生物防制药物的管理,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三)宣传教育1. 开展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防制意识和参与度。
2. 利用媒体、网络、社区等多种渠道,普及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3. 加强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防制技能和工作水平。
四、工作保障(一)人力资源保障1. 配置足够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人员,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2. 加强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工作能力。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管理制度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管理制度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是保障公共卫生、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环节。
为了有效控制病媒生物的滋生和传播,提高环境卫生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工作管理制度。
一、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目标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综合防制措施,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减少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为广大群众创造一个清洁、卫生、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综合防制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有效控制病媒生物的密度。
2、标本兼治,长效管理注重从源头上治理病媒生物滋生环境,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巩固防制成果。
3、依法治理,科学规范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按照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确保防制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4、群众参与,社会共治广泛宣传病媒生物防制知识,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治理的良好氛围。
三、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组织与职责1、成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和监督检查。
2、明确各部门职责(1)总务部门负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组织实施,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组织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和防制效果评估,采购和储备防制药品和器械,组织培训和指导工作人员开展防制工作。
(2)卫生部门负责对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监测和防控,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协助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效果评估,对防制工作中出现的卫生问题进行监督和处理。
(3)宣传部门负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和工作进展,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4)其他部门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四、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措施1、环境治理(1)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理垃圾、杂物和积水,保持环境整洁卫生。
单位病媒生物防制标准

单位病媒生物防制标准
病媒生物防制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
以下是单位病媒生物防制的一些标准:
1.建立防制机构:单位应建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
责任人,制定防制方案,落实经费保障。
2.定期开展消杀工作:根据病媒生物的生长规律和密度情况,定
期开展消杀工作,包括灭鼠、灭蚊、灭蝇、灭蟑等。
3.清理病媒生物孳生地:定期清理室内外环境,消除病媒生物的
孳生地,包括清理垃圾、填平坑洼、清除杂草等。
4.完善防制设施:在重点区域设置防鼠设施,如防鼠网、毒饵站
等;在重点区域设置灭蝇设施,如灭蝇灯等。
5.定期监测与评估:定期对单位内部病媒生物密度进行监测,对
防制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防制方案。
6.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病媒生物防制的认识
和意识,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防制工作。
7.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建立病媒生物防制档案管理制度,对每次
消杀、监测、评估等工作进行记录,以便日后查阅。
学校病媒生物防制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总则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病媒生物对学校师生健康的危害,保障学校环境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病媒生物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组织1. 成立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设立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3. 各部门、班级明确责任人,落实病媒生物防制措施。
三、防制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 科学防治,安全高效。
3. 全民参与,共建共享。
四、防制内容1. 灭鼠:定期开展灭鼠活动,使用安全、环保的灭鼠剂,重点对食堂、宿舍、卫生间等场所进行灭鼠。
2. 灭蚊: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清除积水,定期喷洒灭蚊药,重点防治蚊虫孳生地。
3. 灭蝇:加强食堂、垃圾处理等场所的卫生管理,定期喷洒灭蝇药,消灭蝇类孳生地。
4. 灭蟑螂:定期开展灭蟑螂活动,清除蟑螂藏匿地,使用安全、环保的灭蟑螂剂。
五、防制流程1. 日常巡查: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办公室负责每日对校园进行巡查,发现病媒生物孳生地,及时采取措施。
2. 疫情报告:发现病媒生物疫情,立即上报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并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
3. 预防措施:根据病媒生物防制原则,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开展灭鼠、灭蚊、灭蝇、灭蟑螂活动等。
4. 疫情处理:发生病媒生物疫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消毒、隔离、救治等工作。
5. 信息报告: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办公室负责定期向上级部门报告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情况。
六、责任追究1. 学校各部门、班级未按要求落实病媒生物防制措施,导致病媒生物孳生、疫情发生,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2. 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办公室未按规定履行职责,导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不到位,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通过以上管理制度及流程,确保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有序开展,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
2024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三篇)

2024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为了____爱卫会关于开展病媒生物防治专项整治工作____,为进一步搞好我校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特定以下计划一、组织领导为提高全体师生健康意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降低四害密度,加强对病媒生物防治的工作力度病媒生物防治领导小组成员每年度至少开一次会议,研究病媒生物防治情况及方法,并治订病媒生物防治的工作制度。
1.建立健全病媒生物防治队伍网络把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并成立病媒生物防治领导小组,层层落实,责任到人,步步到位。
2.加强宣传动员。
学校利用升旗仪式、全体教职工大会向全校师生作病媒生物防治动员,宣传病媒生物防治的重要性,并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宣传灭鼠,灭蚊、蝇、蟑螂的方法。
使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到病媒生物防治的活动中去。
3.建立检査制度,对学校校园及老鼠易出入场所及鼠洞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自查,并把鼠洞堵塞掉堵洞前先向洞内投放鼠药,防老鼠反复打洞。
二、灭鼠工作____把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列为学校爱卫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人人参予,个个动手2.死鼠工作坚持经常与突击相结合,防、灭相结合,药物与工具相结合,每季度开展一次药物突击灭鼠活动,常年有灭鼠工具,有切实可行的防鼠措施。
3.及时清理室内外杂物,经常检査仓库、墙角、墙缝、鼠洞,及时堵塞,对鼠笼、鼠夹应及时投放和清理。
三、灭蝇、灭蚊工作1.底清除蚊、蝇孳生场所和卫生死角,翻盆倒罐,清除积水,不乱倒乱丢垃圾。
2.定点、定人、定时对孳生场所进行药物喷酒消灭。
3.完善防蝇设施垃圾箱有盖有门,密封存放垃圾,厕所定人打扫,定时喷洒药水.四、灭蟑螂工作1.每年秋季开展药物消灭蟑螂突击活动。
2.饮食、食品存放处必须开展经常性的灭蟑螂活动。
3.家庭厨房要经常彻底清理蟑螂梄息场所,并搞好室内外卫生清洗厨房每个角落,确保饮食卫生。
2024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二)为落实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巩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成果,减少病媒生物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____版)和《金川区爱卫办____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安排》的要求,结合我社区工作实际,现将____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如下: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为营造文明、卫生、舒适、宜居的社区环境,提高全体居民的卫生意识、健康意识、病媒生物防治意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降低“四害”密度,社区专门成立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主要领导负责统一指导全面工作,分管领导带队指挥,专职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方案的制定实施及材料的整理汇报,实行目标管理,落实责任到人。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3篇

实用文档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
第一篇:病媒生物防制的意义及目标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各种病媒生物的传播和滋生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病媒生物是指传播人畜疾病的昆虫、螨、蜱、啮齿动物等,包括蚊子、跳蚤、苍蝇、蚤、老鼠等。
这些生物不仅会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还会对经济和社会生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病媒生物的防制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病媒生物防制的目标是阻断病媒生物传播人畜疾病的途径,从而减少疾病传播和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
具体来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防止病媒生物传播疾病。
通过加强病媒生物监测、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风险,避免疾病的大规模爆发和扩散。
2. 控制病媒生物种群密度。
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化学药剂、生物防治和环境管理等手段,降低病媒生物种群密度,使其不足以形成疫源。
3. 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
通过开展卫生教育和宣传,增强公众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公众远离病媒生物和疾病的侵害。
总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目标是在保护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前提下,实现病媒生物的生态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2024年病媒生物防制计划

2024年病媒生物防制计划病媒生物指的是可以传播疾病的生物,包括蚊子、苍蝇、跳蚤、蜱等。
这些生物通过咬人或者传播病原体而使人类及其他动物感染传染病。
为了保护公众健康,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制定一份2024年的病媒生物防制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一、监测和预警1. 建立完善的病媒生物监测系统,包括利用现有的传感器技术、遥感卫星数据、环境监测和病例报告等多种数据源,进行全面、实时的监测和预警。
2. 技术创新,提高监测与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快速发现异常情况和疫情爆发的风险。
3. 建立与国际疫情监测机构和国内卫生部门的紧密合作机制,共享数据和信息,加强国际合作,提高预警能力和应对能力。
二、环境治理1. 加强城市环境治理,控制病媒生物的滋生和繁殖。
加强卫生清洁工作,确保城市公共环境的干净整洁,减少垃圾、污水和废水的堆积和排放。
2. 在城市中建立绿化带和湿地保护区,提供良好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减少病媒生物的栖息地。
同时,在这些区域中进行有效的病媒生物监测和控制。
3. 鼓励公众参与环境治理工作,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病媒生物控制1. 加强病媒生物的生物学控制方法。
例如,引入天敌、天敌昆虫和突变干扰病媒生物的方法,减少其数量和传播病原体的能力。
2. 加强化学防制,使用安全有效的杀虫剂和驱虫剂,对病媒生物进行有效控制。
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必须注意环境保护和安全使用。
3. 促进非化学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例如,利用生物技术开发抗病媒生物的新品种,推广使用生态环保的驱虫方法等。
四、公众教育与宣传1. 加强公众的病媒生物防控知识普及,提高公众对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通过媒体、社区宣传、互联网等多种途径,普及病媒生物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2. 组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增强社区和公众参与,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和行动合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病媒生物防制现状
一、国外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状况 病媒生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病媒生物不仅能 传播许多重大疾病,给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 严重威胁,而且病媒生物极易成为生物恐怖的载 体,由其引发的病媒疾病易成为危及国家安全, 造成社会动荡的不稳定因素,影响一个国家或一 个城市的声誉和形象,造成国民经济的巨大损伤。 美国“911”后的“白粉事件”──炭疽危机使世界 震惊,昭示生物恐怖并非耸人听闻;印度“苏拉 特风暴”的鼠疫大流行,不仅引起了人们的极度 恐慌,使数十万苏拉特市民逃向印度的四面八方, 而且使一些毗连的国家中断了与印度的所有空中、 海上交通,关闭了两国边境沿线的陆路通道,对 印度来说,经济方面造成的损失是难于估量的。
(2)蟑螂常钻入电器、开关及电脑设备内生 息,经常造成电器短路、设备损坏等。 (3)蟑螂在日常生活中,偷吃食物,留下难 以接受的“蟑螂臭”;时常咬坏衣物、书籍等; 还会钻入仪器,使仪器中断工作。 (4)蟑螂的侵害严重的影响着餐饮业的发展。
(三) 苍蝇的种类和危害 蝇类为双翅目环裂亚目昆虫。常见种类:家蝇、 市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腐蝇、麻蝇、巨 尾阿丽蝇等。 它们繁殖力强,一只苍蝇一次可繁殖200粒卵, 由卵发育成为成蝇需8~20天。 蝇类的危害:机械性传播疾病、引起蝇蛆症、 污染食物、骚扰、吸血
病媒生物防制
安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9.3.23
主要内容:
病媒生物的概述 病媒生物防制现状 病媒生物监测技术 病媒生物防制技术 卫生县城病媒生物防制达标考核规范
一、病媒生物的概述
病危害 鼠类是哺乳类中最繁盛的群类,属哺乳类 啮齿目。它们食性杂、繁殖力强,一对鼠三个 月就可繁殖36只,五个月可繁殖226只,适应 环境能力极强。鼠害无处不在,有人之处必有 鼠,有鼠之处必有害。 1.鼠的种类: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和黑线 姬鼠。 2.鼠的危害:传播疾病、损坏财物、造成火灾
苍蝇生活史
(四)、蚊子的种类及危害 蚊子的种类:蚊类是完全变态昆虫,属于昆虫 纲,双翅目、长角亚目、蚊科。 1、蚊类的常见种类:淡色库蚊、白纹伊蚊、 中华按蚊、三带库蚊。 蚊、蝇的生活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
蚊子生活史
2、蚊虫的危害:传播疾病、骚扰、吸血, 叮刺等。 直接危害:骚扰、吸血、叮刺等严重影响人 们的休息和正常的生活。 致敏。引起主肌体(皮肤)过敏即变态反应。 间接危害:机械性或生物传播疾病,是多种 疾病的传播媒介。 可传播疾病:疟疾、乙型脑炎、丝虫病、登 革热、黄热病等。
苍蝇是人们熟悉而厌恶的昆虫。首先它能携带病原体 传播疾病,在人们的食物上边吃、边吐、边拉给食物 造成严重污染,其次由蝇幼虫寄生与人、畜活体组织 或腔道的蝇蛆症。再次是骚扰和吸血。影响食品卫生, 影响客人食欲,引起客户投诉。同时苍蝇的有无或多 少,直接反映了环境卫生的好坏,影响着饮食业和旅 游业的发展卫生城市的建设。 通过苍蝇机械携带传播的疾病有: 痢疾、伤寒、霍乱、肝炎、沙眼、天花、脊髓灰质炎、 蝇蛆症等。
(1)鼠类可传播三十余种疾病,主要的有鼠 疫、出血热、多种蜱传性班疹伤寒、细螺旋体 病、丹毒、传染性肝炎、李氏杆菌病、狂犬病 等自然疫源性病原体。 据调查显示,家栖鼠类的数量大大超过了全世 界人口数量的4倍之多,而且鼠疫夺走的人的 生命是所有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这样的数字 是惊人的。
(2)农业上的损失:盗食粮食及其它食品:凡人类 能吃的,它无一不吃。有时也吃肥皂、垃圾等,经常 咬坏食品,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据联合国农林组 织报告,全世界农业约有20%损于鼠害,相当于25个 最贫穷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举例来说,北京一大型 养鸡场一年被老鼠吃掉上万斤鸡蛋,咬死雏鸡上万只; 1984年的粮食产量是40700多万吨,增产率5.1%,而 鼠害损耗占了年产量的5%,达2035万吨,超过了当 年的进口量。再比如,每只鼠1天排粪25-150粒,排 尿10-20毫升,终生不断脱毛,这些对贮粮的污染损 失也是巨大的。
(3)咬坏东西:鼠牙终生生长,每年生长17—20cm, 为了保持锋利和长度适宜,所以有“磨牙”习性。木 质、纸质、塑料、胶木等无一不咬。 (4)工业上的损失:以鞍钢为例,1960-1986年的 26年中,由于鼠害停电80次,平均3.1次/年(一次几 千、几万甚至几十万)。1980年上海石化总厂一次因 鼠窜入高压电闸造成停电事故,损失达1700万。 (5)造成的火灾:据资料显示,约有1/4的火灾都是 由于鼠害造成的。
二、我国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状况 建国以前,我国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工作着 重在本底调查,防制工作薄弱,对病媒生物 控制未起明显作用,这个时期可以称为简单 环境治理阶段,主要依靠处理孳生地或使用 无机物杀灭幼虫,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病媒生物防制受到高度重视, 防制研究工作得到了空前发展,随着DDT等有 机杀虫剂的出现,使病媒生物的控制上了一个 新台阶,这个时期我们可以称为化学防治阶段。 这个时期对病媒生物控制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化学防制几乎替代了环境防制等手段,随着 病媒生物抗药性高度发展和环境污染问题出现, 出现防制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和影响人类健 康的问题。
(二)蟑螂的种类和危害 蟑螂是渐变态的昆虫,又叫蜚蠊, 俗称茶婆子、 偷油婆、货郎、灶蚂子等,在昆虫中,蟑螂是 最古老的种类之一,出现于2亿5千万年前。最 常见的有美洲大蠊、澳洲大蠊、褐斑大蠊、日 本大蠊、黑胸大蠊和德国小蠊。
蟑螂生活史
它们食性杂、繁殖力及强,雌性蟑螂一生可产卵鞘10个 左右,一个卵鞘可孵出50只左右若虫,从原理上讲一对 蟑螂一年可产100万只,适应环境能力极强。 2.蟑螂的危害:传播疾病、污染食物、造成电器短路 (1)蟑螂可传播多种疾病,如霍乱、腹泻、胃肠炎、小 儿麻痹症、疾痢、伤寒等。至今记载,蟑螂能携带约40 种病原菌和7种病原蠕虫卵。据北京儿童医院统计,每天 约有5例因蟑螂钻进儿童耳孔里。蟑螂的侵害严重的影响 着人们的健康。 凡人类能吃的,它无一不吃。有时常吃纸品、书籍、棉 毛制品。以垃圾中有机物、食物残渣、腐败物为食。成 虫还吃同类的尸体及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