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测定芝麻油中木脂素类化合物含量研究
用大孔吸附树脂法从芝麻混合油中制备木脂素

用大孔吸附树脂法从芝麻混合油中制备木脂素魏安池;杨玲玲【摘要】The paper determined the HI020 macroporous adsorption resin as the optimal resin for preparing sesame lignans, and optimized the process conditions. The optimized preparation conditions of the sesame lignans were as follows: room temperature, mass concentration of lignans in the sesame oil mixture 1.54 mg/mL, adsorption flow rate 2.0 BV/h, 90% ethanol as desorption agent, desorption pH 4.2, and desorption flow rate 1.0 BV/h.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the yield of sesame lignans was larger than 65%, and the total content of lignans in the product (calculated by sesamin) was up to 85%. The results of HPLC-MS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lignans mainly contained sesamin, sesamolin and pinoresinolin.%确定了制备芝麻木脂素的最佳树脂为H1020型大孔吸附树脂,优化工艺条件为:室温,芝麻混合油中木脂素质量浓度1.54 mg/mL,吸附流速2.0 BV/h,解吸剂为体积分数为90%乙醇,解吸pH值4.2,解吸流速为1 BV/h.在此条件下,芝麻木脂素回收率大于65%,产品中木脂素总含量(以芝麻素计)达到85%.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制得木脂素的主要成分为芝麻素、芝麻林素和松醇素.【期刊名称】《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32)006【总页数】5页(P8-12)【关键词】大孔吸附树脂;芝麻;木脂素;制备【作者】魏安池;杨玲玲【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1目前,芝麻木脂素的制备方法主要是有机溶剂直接提取法[1]和碱皂化法[2-3],所采用的原料主要是芝麻油或芝麻饼.本文旨在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从正己烷溶剂浸提芝麻饼所得的芝麻混合油中提取芝麻木脂素,经过试验确定了最佳树脂,优化了工艺条件.芝麻混合油:实验室自制(模拟植物油加工厂溶剂浸出条件,采用正己烷对芝麻饼进行浸提而得到);大孔吸附树脂:南开大学和成科技有限公司;芝麻素(标准品):北京恒元启天化工技术研究院;NaOH、HCl、甲醇、无水乙醇、95%乙醇、异丙醇、正己烷均为分析纯.UV—2401PC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THZ—82B型气浴恒温振荡器:江苏省金坛市医疗仪器厂;DX—8B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旋转蒸发仪RE52CS: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FW 800万能粉碎机:上海兆申科技有限公司;Agilent 1100 Series液相色谱—6300 Series质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AY120电子天平:日本岛津公司.树脂→预处理→吸附→己烷冲洗→解吸→解吸液旋转蒸发脱溶→真空干燥→芝麻木脂素.将大孔吸附树脂以湿法装入层析柱中,依次用2 BV(BV为床体积,下同)的5%HCl、5%NaOH、95%乙醇洗涤树脂柱,最后用蒸馏水洗至流出液加水(1∶4)不出现白色浑浊为止.取预处理好的 D3520、D4020、X-5、AB-8、NKA-Ⅱ、H1020型大孔吸附树脂各1.00 g,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分别加入50 mL芝麻混合油,在振荡器中吸附 8 h(达到吸附平衡状态),按下式(1)和(2)计算各树脂的吸附量和吸附率.然后,分别过滤除去吸附余液,各加入30 mL甲醇,振荡、解吸4 h,按下式(3)和(4)计算各树脂的静态解吸量和解吸率.吸附量(mg)=(C0-C e)V (1)吸附率(%)=[100(C0-C e)/C0]% (2)解吸量(mg)=V1C1 (3)解吸率(%)=[100V1C1/(C0-C e)V]% (4)式中:C0为初始吸附时混合油中木脂素的浓度,C e为吸附终了(平衡)时木脂素浓度,C1为解吸液中木脂素浓度,V为吸附液体积,V1为解吸液体积.根据树脂筛选结果,称取1.00 g选定的大孔吸附树脂6份,分别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芝麻混合油,测定吸附平衡时的吸光度值,绘制静态吸附等温线,并用Fueund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的线性形式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 对选定的树脂,使其吸附达到饱和后,分别称取1.00 g共8份,依次等体积加入甲醇、无水乙醇、95%乙醇、90%乙醇、85%乙醇、80%乙醇、70%乙醇、异丙醇,进行静态解吸,测定解吸液中木脂素浓度,按照1.2.3中(4)式计算解吸率. 将不同浓度的芝麻混合油,以相同流速流过装有大孔吸附树脂柱的玻璃柱,计算并比较各种浓度对应的吸附量.将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芝麻混合油,以不同流速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计算并比较各种流速下对应的吸附量.对已吸附饱和的大孔吸附树脂柱,以不同pH值的解吸液进行解吸,计算并比较不同pH值下的解吸率.对已吸附饱和的大孔吸附树脂柱,用同体积解吸剂以不同流速对树脂柱进行解吸,测定并计算解吸率,比较不同流速下的解吸率的大小.在试验得到的优化条件下,用大孔吸附树脂对芝麻混合油进行吸附处理,然后用解吸剂进行解吸.用下式(5)计算芝麻木脂素的回收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4-5].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SunFire C18(4.6mm×250 mm,5μm);柱温30℃;流动相:甲醇-水(70∶30,mL/mL);流速1 mL/min;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87 nm;进样量10μL.质谱条件:离子源:6300型离子阱,正离子模式;扫描范围:100~800 m/z.测得各种树脂的静态吸附、解吸结果如表1所示.从试验结果来看,吸附量较大的为极性树脂,其中H1020型吸附率和解吸率均较高,因此选定H1020型大孔吸附树脂.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见图1,2 h内H1020型大孔吸附树脂对芝麻木脂素的吸附率迅速增加,之后变化缓慢,6 h后达到吸附平衡.Ce-qe吸附等温线见图2.利用 Fueund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式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得拟合曲线方程分别为log qe=0.822 9log qe+0.693 1和Ce/qe=0.019 67C e+0.185 8,R2分别为 0.998 6和0.999 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更符合H1020型大孔吸附树脂从芝麻混合油中吸附芝麻木脂素的过程.将已吸附饱和的H1020型大孔吸附树脂用不同溶剂静态解吸,测定解吸液吸光度,计算解吸率,见图3,90%乙醇与甲醇的解吸率相近,效果较好;从安全以及经济角度考虑,可以选择90%乙醇作为解吸剂.泄漏曲线见图4.收集液至12 mL时,达到泄漏点;收集液至22.0 mL达到吸附平衡,饱和吸附量为22.02 mg/g.试验发现,混合油中芝麻木脂素浓度越低,吸附量反而越大(表2).这可能是因为混合油的浓度越大,其黏度越大,使其扩散速率越小,泄漏加快.从经济角度考虑,选择1.54 mg/mL为最佳动态吸附上柱液浓度.将同体积、浓度的芝麻混合油分别以0.5、1.0、2.0、3.0、4.0 BV/h的流速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进行动态吸附.测定流出液的吸光度值,计算吸附量,结果见图5.由图5可以看出,随着上柱液流速的增加,吸附量减少.这是因为流速增加使芝麻木脂素的扩散时间减小,泄漏加快,吸附量减少.从生产周期以及经济效益角度考虑,选择2.0 BV/h的流速较为适宜.对已吸附饱和的大孔吸附树脂,分别用pH3.1、pH4.2、pH5.6、pH7.0、pH9.3的 90%乙醇以相同流速洗脱,测定洗脱液吸光度值,计算解吸率,绘制解吸溶剂pH值与解吸率的关系曲线,见图6.可见90%乙醇在偏酸性条件下解吸能力强,在pH4.2时达到最大,之后解吸率随着pH值增大而降低.分别以1.0、2.0、3.0mL/min流速通过已吸附饱和的H1020型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动态解吸,每1 BV洗脱液收集1份,测定其吸光度值,计算解吸率,发现1mL/min的解吸效果最佳(图7).对已吸附饱和的大孔吸附树脂,用pH 4.2的90%乙醇以相同流速洗脱,测定洗脱液的吸光度,得到芝麻木脂素的洗脱曲线(图8).将洗脱液真空干燥,计算芝麻木脂素的回收率,结果见表3.所制得的芝麻芝麻素产品,液相色谱出现3个较大的峰(图9),其对应的质谱图见图10.保留时间5.677 min的峰,其对应质谱图中的m/z 397.3是松脂醇素(Pinoresinolin)在正离子方式下形成的[M+Na]+准分子离子峰,推测该物质为松脂醇素.保留时间13.583 min的峰,其对应质谱图中的m/z 377.6是芝麻素(sesamin)在正离子方式下形成的[M+Na]+准分子离子峰,m/z 355.5是芝麻素捕获1个质子所产生的准分子离子[M+1]峰.该峰的保留时间与芝麻素标准品的保留时间一致.推测该物质为芝麻素.保留时间18.095 min的峰,其对应质谱图中的m/z 393.4是芝麻林素(sesamolin)在正离子方式下形成的[M+Na]+准分子离子峰.推测该物质为芝麻林素.【相关文献】[1]Wiseman H.Dietary influences on manbrane function:Importance in protection against oxidative damage and disease[J].Nutritional Biochemistry,1996(7):2-15. [2]许荣年,秦志荣,任一平,等.芝麻油中芝麻素、芝麻林素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6,27(9):208-210.[3]Ralph L T,Miller P N Y.Process for extracting pyrethrin synergists from sesame oil:United States,2837534[P].1985-06-03.[4]杨玲玲,魏安池,代红丽,等.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芝麻饼中木脂素含量[J].农业机械,2011(11):84-87.[5]冯志勇,谷克仁.紫外光谱法测定芝麻素与芝麻林素含量[J].中国粮油学报,2006,21(3):296-299.。
超声波辅助-HPLC测定芝麻油中木脂素含量

超声波辅助-HPLC测定芝麻油中木脂素含量刘日斌;汪学德;胡华丽;马素换【摘要】以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芝麻油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甲醇萃取法对芝麻油进行前处理,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芝麻油中木脂素含量.结果表明,芝麻素和芝麻林素色谱峰分离效果好,干扰峰少,芝麻素与芝麻林素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3%、96.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87%、1.71%.与皂化法前处理方法相比,此方法的前处理简便快速、结果准确、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适用于芝麻油中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的测定.【期刊名称】《中国油脂》【年(卷),期】2014(039)002【总页数】3页(P86-88)【关键词】芝麻油;芝麻素;芝麻林素;超声波;高效液相色谱【作者】刘日斌;汪学德;胡华丽;马素换【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450001;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450001;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450001;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4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25.1;TQ646芝麻素和芝麻林素是芝麻油中含量较多的木脂素类化合物,也是芝麻油中重要的抗氧化活性物质,芝麻油中芝麻素含量为0.115%~0.777%[1],芝麻林素含量为0.2%~0.4%[2]。
这两种木脂素均为脂溶性化合物,不溶于水、盐酸和碱性溶液,可溶于甲醇、丙酮、苯及各种油脂,微溶于石油醚和乙醚等[3-4]。
芝麻油中木脂素等活性物质是评价芝麻油品质的重要指标。
目前芝麻素和芝麻林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5]、气相色谱法(GC)、薄层色谱法(TLC)[6]、显色法[7]、紫外光谱法[2]、气质联用法(GC-MS)[8-9]等。
其中国内外文献大部分集中在HPLC测定上,但前处理方法各不相同,有皂化法[10]、柱层析法[11-12]、薄层分离法[13]等。
这些方法步骤多,操作繁琐,同时很容易产生试验误差。
项目工作总结报告

芝麻木脂素的分析测定研究
一、项目基本情况
1. 项目背景和意义
我国芝麻已有两千多年的种植历史,具有明显的种质资源优势,亦是世界 上主要的芝麻生产国之一。芝麻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木脂素类,研究表明:芝 麻油是所有动植物油中氧化稳定性最佳的一种油品,即使长期储藏的小磨香 油,其过氧化物值和 TOTOX 值(衡量氧自由基数量的指标)也接近于零。芝 麻油中含有芝麻素(sesamin)、芝麻酚素(sesamolin)、芝麻酚(sesamol)、芝麻 素酚(sesaminol)等木脂素类(lignans)物质。这些物质的存在大大提高了芝麻 油的稳定性,同时也是芝麻油具有生理保健功能的物质基础。
结晶B:白色片状结晶。Villavecchia反应阳性。UV (MeOH) λmax nm:236, 289; IR(KBr)cm-1 :3440,2927,2891,1632,1487,1446,1403,1372, 1341,1252,1185,1131,1100,1072,1039,972,925,839,814,553。 EI-MS m/z:370[M],203,161,149,135,121,137,115,103,65,53; 计算分子式为C20H18O7,以上数据与文献[9]报道化合物芝麻林素(sesamolin) 的光谱数据一致。HPLC检测纯度为98.0%.
1
称芝麻油的案例。如此种种,不一而足。食用伪劣芝麻油不仅不利于人体对必 需脂肪酸的摄入,更没有真正芝麻油的生理功能,对健康十分有害。
受浙江省科技厅委托,浙江赞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分析测试科技计 划项目“芝麻木脂素的分析测定研究”(计划编号 2007F0036),本项目研究填 补了芝麻木脂素分析检测研究开发的国内外空白,使浙江省在这一前沿研究领 域上处于领先水平。研究开发工作还将带动浙江省在开发芝麻木脂素、提高芝 麻经济价值,活性物生理、药理研究、分子修饰和抗氧化剂应用等学科水平的 提高或开辟新领域。
高温焙炒对芝麻及芝麻油主要成分的影响

高温焙炒对芝麻及芝麻油主要成分的影响赵赛茹;张丽霞;黄纪念;宋国辉;艾志录【摘要】以电加热平底导热油锅焙炒芝麻,水代法制取芝麻油,研究高温焙炒条件对芝麻油品质及脱脂芝麻粕中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焙炒程度的加深,芝麻油的红值逐渐增大,氧化稳定性逐渐增强;芝麻油中芝麻素的含量变化不明显,为0.84%~1.02%,芝麻林素含量逐渐减少,由0.47%减少为0.25%,芝麻酚的含量逐渐增多,最大值为0.01%;芝麻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逐渐增多,含量最大为0.87%;在240℃焙炒条件下,随着焙炒时间的延长,脱脂芝麻粕中可溶性糖含量逐渐降低;氨基酸组成发生了变化,其中丝氨酸、胱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明显减少,这可能与焙炒过程中发生的美拉德反应等有关.【期刊名称】《中国油脂》【年(卷),期】2016(041)002【总页数】5页(P34-38)【关键词】芝麻;焙炒;芝麻油;脱脂芝麻粕【作者】赵赛茹;张丽霞;黄纪念;宋国辉;艾志录【作者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24;TQ646油脂化学芝麻是我国的传统油料之一,含油约50%,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85%,但内源性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木脂素类物质的存在,使芝麻油相对于其他植物油来说,具有显著的氧化稳定性[1-2]。
芝麻蛋白(含量约为20%)中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其中蛋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相对较高;另外,芝麻蛋白中的精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植物蛋白,因此可将其作为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资源用于必需氨基酸的补充[3]。
芝麻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为18%~20%,大多以膳食纤维的形式存在,含有少量的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等可溶性糖,但是不含淀粉[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芝麻油中芝麻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芝麻油中芝麻素
任蕾;袁涛;张文玲;李书国
【期刊名称】《粮油食品科技》
【年(卷),期】2012(020)005
【摘要】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芝麻油中芝麻素的含量,确定了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Diamonsil(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与水
的比例为70:3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90nm。
芝麻素浓度和液相色谱图上的吸收峰面积在5~200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的关系,其回归方程:Y:72741x+105063,相关系数为R=0.9999,准确度为0.18%;精密度为0.16%;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5.51%。
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灵敏度高,可用于芝麻及其制品中芝麻素的定量分析与检测。
【总页数】3页(P30-32)
【作者】任蕾;袁涛;张文玲;李书国
【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5 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18;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18;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18;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25.11
【相关文献】
1.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芝麻油中芝麻素 [J], 陶郁华;沈晓燕;郑国生;周家春
2.HPLC法测定芝麻油中芝麻素的含量 [J], 戴洪平;王兴国;金青哲
3.HPLC法测定芝麻油中芝麻素的含量 [J], 戴洪平
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芝麻丸中芝麻素的含量 [J], 曹亚兰; 罗艳萍; 罗锦杰; 郑丽美
5.《粮油检验芝麻油中芝麻素和芝麻林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芝麻油中木酚素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芝麻油中木酚素的含量作者:李丹丹,曾晓雄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第04期摘要:本文以芝麻油为原料,通过Kieselgel60预处理得到木酚素混合物,利用AgilentC18分离柱,以无水甲醇-水(70∶30,V/V)为流动相,建立了芝麻油中芝麻酚、芝麻素和芝麻林素3种木酚素同时定量分析的HPLC方法。
通过样品分析、重复性实验和回收率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法用于分离芝麻油中各木酚素分离效果良好,峰形尖锐,基线平稳,可在10min内完成,线性范围5~200μg/mL,方法精密度及回收率均较好,定量结果准确可靠,是一种简便、稳定、可靠的木酚素检测方法。
同时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市售20种芝麻油和3种芝麻色拉油中木酚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芝麻油;芝麻酚;芝麻素;芝麻林素;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中图分类号:O657.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04-0821-03HPLCMethodsofAnalysisforLignansinSesameOilLIDan-dan,ZENGXiao-xiong(CollegeofFoodScienceandTechnology,Nanjingagriculturaluniversity,Nanjing210095,China)Abstract:AquantitativeHPLCmethodforsesamol,sesaminandsesamolininsesameoilsampleswasestablishedinthispaper.ThesampleofsesameoilwaspretreatedbychromatographiccolumnpackedwithKieselgel60andseparatedintheAgilentC18columnwiththemobilephaseofCH4O-H2O(70∶30,V/V).TheHPLCanalysiscostabout10min,andthelinearityrangewasbetween5~200μg/mL.Theresultsshowedthatthismethodwasbrief,stable,andreliableforitsseparationshapeacuityandbasesteadiness. The sesamol of 20brandsofsesameoilsamplesand3brandsofsesamesaladoilsamplesboughtinlocalmarket were analyzed by this method.Keywords:sesame;sesamol;sesamin;sesamolin;HPLC;determination芝麻是几种最古老的油料作物之一,已有6000年的利用历史。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亚麻籽中木酚素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亚麻籽中木酚素的含量冯小慧;李国银;宋洁;邵海【期刊名称】《畜牧与饲料科学》【年(卷),期】2016(037)012【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亚麻籽中木酚素的含量.[方法]采用液—液萃取法提取样品,以木酚素标准品进行定量,利用Agilent C18 Sym 250 mm×4.6 mm色谱柱,以甲醇水溶液(甲醇:水=4:6)为流动相,采用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90 nm)检测.通过加标回收和精密度试验,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亚麻籽中木酚素回收率为95%~108%,精密度RSD为7.43%.不同实验室复核检测木酚素含量接近,重复性好.[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测定亚麻籽中木酚素的含量,为木酚素的工业化提纯提供了可靠的试验基础.【总页数】3页(P17-18,22)【作者】冯小慧;李国银;宋洁;邵海【作者单位】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呼和浩特),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31;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31;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呼和浩特),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1;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1;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呼和浩特),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1;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1;赤峰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站,内蒙古赤峰 02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2【相关文献】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色补血草中杨梅苷、圣草酚、木犀草素、槲皮素的含量[J], 许欢;王菲;张丽;杨新杰;宋小妹;岳正刚;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芝麻油中木酚素的含量 [J], 李丹丹;曾晓雄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参芪十一味颗粒中橙黄决明素和大黄酚的含量 [J], 晏亮;龚千峰;陈伟康4.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芝麻制品中木脂素及生育酚含量的研究 [J], 闫苍;郝征红;刘莹;赵德川;邹文皓;王明辉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健骨口服液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与丹皮酚的含量 [J], 孙亮;郑巍;谢齐备;陆萍;郭良君;徐立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HPLC测定芝麻油中木脂素类化合物含量研究

研究 及 开发应 用具 有 重 要意 义 。本 研究 首先 确定 了 能 同 时分离芝 麻 素 、 麻 林 素 、 麻酚 及芝 麻 素 酚 4 芝 芝 种 成分 的仪器 色谱 条 件 , 然后 对 比筛选 了皂化 法 、 氧 化 铝 柱层析法 和 薄层 层 析法 这 3种 前 处理 去 除 油脂
黄纪念 宋 国辉 孙 强 詹传 保
( 南省农 科 院农副 产 品加 工研 究所 , 河 郑州 摘 要 40 0 ) 50 2
建立 了 H L 同时测定 芝麻 油 中芝麻 素 、 PC 芝麻 林 素 、 芝麻 酚和芝麻 素 酚 4种木脂 素化合 物含 量的
方法 。首先确 定 了 HP C法 分 离和 测 定 这 4种 物质 的 色谱 条件 , L 色谱 柱 为 O S—C 8 2 0 m × 4 6 m D 1 ( 5 m . m,
是定量 分析芝麻木脂 素类 化合 物 的主要 方法 引, 测
定结果最为准确。国内对芝麻及芝麻油 中抗氧化物质 的H L P C法测定 主要局 限于 芝麻 素 和芝 麻林 素。 , 。 芝麻酚和芝麻素酚由于含量低 , 特别芝麻素酚缺乏标 准对照品, 能同时测定芝麻素、 芝麻林素、 芝麻酚和芝 麻素酚这4种物质的还未见报道。国外对芝麻油 中抗
基金项 目: 河南省杰出青 年科学基金 (6 20 50 0 10 10 ) 收稿 日期 :0 0—0 0 2 1 2— 9 作者简介 : 黄纪念 ,9 1 17 年出生 , , 男 研究员 , 博士 , 农产品精深加 工 与功 能 食 品开 发
mn( 7 % )一2 i A,0 )一 3 i A,0 ) 同时比较 筛选 了皂化 法 、 i A,0 7r n( 6 % a 2mn( 6 % 。 氧化铝 柱 层析 法和 薄层 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物 质 峰 面 积 的 RSD, 所 得 RSD 结 果 为 芝 麻 酚 0. 49% 、芝麻素酚 0. 36% 、芝麻素 0. 11% 和芝麻林素 0. 37% 。各成分 RSD 均小于 1% , 精密度良好。 2. 4 样品的稳定性测定
取一个样品溶液每 2 h测定一次, 计算各物质峰
2. 6 3种预处理方法比较 取已知木脂素含量的芝麻油样品溶液, 分 3份,
表 1 H PLC 洗脱梯度t /m in0
6
9
24
27
32
甲醇体积分数 /%
60
60
75
70
60
60
含水量 /%
40
40
25
30
40
40
1. 3 标准溶液的配制 称取 5 m g芝麻酚、5 m g芝麻素酚、10 mg芝麻素
和 6 m g 芝 麻林素 分别加 入丙 酮溶解 并定 容至 50 mL, 配成芝麻酚质量浓度为 50 Lg /mL、芝麻素酚质 量浓度为 50 Lg /mL、芝麻素质量浓度为 200 Lg /mL 和芝麻林素质量浓度为 120 Lg /m L的标准液。 1. 4 样品的制备 1. 4. 1 皂化法
摘 要 建立了 H PLC 同时测定芝麻油中芝麻素、芝麻林素、芝麻酚和芝麻素酚 4种木脂素化合物含量的 方法。首先确定了 HPLC 法分离和测定这 4 种物质的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 ODS - C18 ( 250 mm @ 4. 6 mm, 5 Lm ) ; 检测波长: 芝麻素和芝麻林素为 287 nm, 芝麻酚和芝麻素酚为 293 nm; 柱温 30 e ; 流速 0. 8 mL /m in, 流动相为甲醇 ( A ) 和水 ( B) 进行梯度洗脱, 梯度为 0 m in ( A, 60% ) y 6 m in ( A, 60% ) y 9 m in ( A, 75% ) y 24 m in ( A, 70% ) y 27 m in ( A, 60% ) y 32 m in ( A, 60% ) 。同时比较筛选了皂化法、氧化铝柱层析法和薄层层 析法 3种去除脂肪类成分的前处理方法, 确定薄层层析法为最有效的前处理方法。
1. 4. 3 薄层层析法 称取 0. 1 g的芝麻油样品用丙酮溶解, 上样。然
后将层析板放入层析缸中展开, 展开剂为石油醚 B乙酸 乙酯 = 20B1。展开结束后, 挥干溶剂, 在 254 nm 下画 出木脂素类条带并刮下, 用 30 mL乙酸乙酯浸提, 超声 辅助, 过滤, 洗涤。将滤液减压蒸干后加人丙酮溶解, 定容至 25 mL, 作为 HPLC检测样品, 进行含量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 1 检测波长的确定 1. 3 中配制的芝麻素、芝麻林素、芝麻酚和芝麻
素酚的标准溶液分别进样 5 LL, 以甲醇 B水 = 70 B30 为流动相, 在 230~ 380 nm 内进行光谱扫描, 以确定 各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 从而确定合适的检测波 长。光谱扫描结果显示芝麻素、芝麻林素、芝麻酚和 芝麻素酚在试验条件下的最大波长分别为 286、288、 294和 292 nm。综合考虑最终选择了 287 nm 作为芝 麻素和芝麻林素的检测波长, 293 nm 作为芝麻酚和 芝麻素酚的检测波长。 2. 2 色谱条件选择
2011年 1月 第 26卷第 1期
中国粮油学报
Journal o f the Ch inese C erea ls and O ils A ssoc ia tion
Vo .l 26, N o. 1 Jan. 2011
HPLC 测定芝麻油中木脂素类化合物含量研究
黄纪念 宋国辉 孙 强 詹传保
( 河南省农科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 郑州 450002)
12 2
中国粮油学报
2011年第 1期
面积随放置时间延长的变化情况, 结果在 10 h内, 各
物质峰面积的 RSD 值分别为: 芝麻酚 0. 68% 、芝麻
素酚 0. 54% 、芝麻素 0. 41% 、芝麻林素 0. 51% , 结果
表明样品溶液中芝麻酚、芝麻素酚、芝麻素和芝麻林
素在 10 h内保持稳定。
2. 5 标准曲线的建立
将 1. 3中 配制的标准品溶 液分别以 0. 2、0. 3、
0. 5、0. 8、1、1. 5、2. 5、3、3. 5、4、5、6、7、8、9、10、11、12、 13、15 LL的进样量进样, 以 1. 2的色谱条件测定, 以
峰面 积 ( mAU @ m in) 为 横坐标, 含 量 ( Lg ) 为纵坐
因此, 建立合理有效的能同时测定芝麻油中这 4 种物质的检测方法, 对芝 麻中木脂素类物质的深入 研究及开发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确定了 能同时分离芝麻素、芝麻林素、芝麻酚及芝麻素酚 4 种成分的仪器色谱条件, 然后对比筛选了皂化法、氧 化铝柱层析法和薄层层析法这 3种前处理去除油脂 的方法, 确定了去除脂肪 类物质效果最好的前处理 方法, 从而建立完整的 HPLC 测定方法。
按照文献 [ 7] 的方法并加以改进。 取 1 g芝麻油加入 15 mL 乙醇溶解于 100 m L烧 瓶中, 加 1B1的氢氧化钾溶液 8 mL, 将烧瓶放在磁力 搅拌器上, 80 e 水浴下反应 30 m in, 冷却。 芝麻素与芝麻林素的萃取: 将皂 化物移入分液 漏斗中, 加入乙酸乙酯萃取 3次, 其中每次 30 mL, 合 并乙酸乙酯 萃取液, 水洗 至中 性, 减 压蒸干 乙酸乙 酯, 得萃取物样品一备用。 芝麻酚与芝麻素酚的萃取: 将收集的水层中加入 15% H 2SO4 溶液调节至 pH 3, 用二氯甲烷萃取 3次, 每次 30 mL。合并二氯甲烷萃取液并用饱和碳酸氢钠 溶液洗涤至弱碱性, 再用蒸馏水洗至中性。无水硫酸 钠干燥, 减压蒸除溶剂。得萃取物样品二备用。 将萃取物两份样品用丙酮溶解后合 并, 丙酮定 容至 25 mL, 作为 H PLC 检测样品, 进样量 10 LL。 1. 4. 2 氧化铝柱层析法 按照文献 [ 6] 的方法, 并加以改进。 层析柱的制备: 190 e 下活化层析用氧化铝, 采 用湿法装柱 ( 先向柱中加入一定量的石油醚, 再把氧 化铝用洗脱液浸泡加入, 完成后用洗脱液走两遍平 衡柱子 ) 。称取 5 g芝麻油用石油醚溶解后上样。接 下来先用 100 mL 石油醚洗脱, 再用 150 mL 乙酸乙 酯洗脱, 收集乙酸乙酯洗脱组分。 乙酸乙酯洗脱组分减压蒸干溶剂后加人丙酮溶 解, 定容至 25 mL, 作为 H PLC 检测样品, 进行含量测 定, 进样量 10 LL。
关键词 芝麻素 芝麻林素 芝麻酚 芝麻素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图分类号: T S207.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0174( 2011) 01- 0120- 04
芝麻中含有芝麻素、芝麻林素、芝麻酚及芝麻素
酚等木脂素类化合物, 这些物质的存在大大提高了 芝麻油的稳定性, 同时也是芝麻油具有众多生物功 能活性的物质基础。其中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相 对较高, 芝麻素在在芝麻油中含量为 0. 4% ~ 0. 8% , 芝麻林素在在芝麻油中为 0. 2% ~ 0. 4% [ 1] 。芝麻种 子中一般不含有芝麻酚和芝 麻素酚, 我国的特色产 品 / 香油 0属于焙炒芝麻油, 在焙炒过程中产生芝麻 酚和芝麻素酚。它们在焙炒 芝麻油中含量很低, 不 超过 0. 01% [ 2] , 但其抗氧化活性却远远高于芝麻素 和芝麻林素, 是焙炒芝麻油的稳定性远远高于非焙 炒芝麻粗油的原因所在 ( 非焙炒芝麻粗油几乎不含 有芝麻酚和芝麻素酚 ) 。
第 26卷第 1期
黄纪念等 H PLC测定芝麻油中木脂素类化合物含量研究
12 1
1. 2 色谱条件
色谱柱: XBPODS- C18色谱柱 ( 25 mm @ 4. 6 mm, 5 Lm ) ; 检测波长: 芝麻素和芝麻林素为 287 nm, 芝麻 酚 和 芝 麻 素 酚 为 293 nm; 柱 温: 30 e ; 流 速: 0. 8 mL /m in; 洗脱剂及洗脱梯度见表 1。
基金项目: 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 0612001500) 收稿日期: 2010 - 02- 09 作者简介: 黄纪念, 1971年出生, 男, 研究员, 博士, 农产品精深加
工与功能食品开发
氧化物质的 HPLC 法测定是采用溶剂溶解油样直接测 定, 未经过前处理去除脂肪类成分[ 8- 10] 。大量的脂肪 类成分的存在影响分离的效果, 会造成基线漂移厉害, 峰形不好, 杂峰多及干扰严重, 影响测定的准确性。而 且脂肪类成分与反相色谱填料结合牢固, 不易洗脱, 会 造成柱压升高, 柱效变差, 色谱柱损耗严重。
1 材料与方法
1. 1 仪器与试剂 U ltim ate3000高 效液相色谱仪: 美国戴安 公司;
XBPODS- C18色谱柱 ( 25 mm @ 4. 6 mm, 5 Lm ) ; XBP C18保护柱; PDA - 3000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芝麻素标准品 ( 纯度 98% ) :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 检定所; 芝麻酚标准品 ( 纯度 98% ): A lfa A esar公司; 芝麻林素及芝 麻素酚标 准品, 试验室自 制, IR, M S, NMR 对 其 进 行 了 确 证, H PLC 检 测 纯 度 分 别 为 97. 08% 和 97. 46% ; 芝麻油: 市售小 磨香油 ( 产自郑 州 ) ; 甲醇: 色谱纯, 美国迪马公司; 超纯水由艾柯超 纯水机制。
对芝麻及芝麻油中木脂素类化合物含量的检测方
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 ( TLC ) 和 HPLC 法 等 [ 3] 。分光光度法干扰大, 准确性低, 一般用于木脂素 总量的测定 [ 4] 。薄层色谱法一般用于木酯素类的分 离和鉴定, 用于定量分析则准确度较低 [ 5] 。H PLC 法 是定量分析芝麻木脂素类化合物的主要方法 [ 6- 10 ] , 测 定结果最为准确。国内对芝麻及芝麻油中抗氧化物质 的 HPLC法测定主要局限于芝麻素和芝麻林素 [ 6- 7] , 芝麻酚和芝麻素酚由于含量低, 特别芝麻素酚缺乏标 准对照品, 能同时测定芝麻素、芝麻林素、芝麻酚和芝 麻素酚这 4种物质的还未见报道。国外对芝麻油中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