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四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化州市2019年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广东省化州市2019年高考模拟语文试卷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在甲骨文中被称为“大邑商”。
1928年10月13日,当年繁华的都邑废弃3000余年后,董作宾带人在安阳小屯挖下一铲浮土,拉开了殷墟持续发掘的序幕。
90年后,我们隆重纪念殷墟,其原因不仅仅在于它丰富的地下遗存,更因为它证实商王朝的存在,催生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并成为世界遗产,让我们实现了与世界其它文明的对话。
证实商王朝的存在并非易事。
2000多年前,司马迁坚定地写下《史记·殷本纪》。
然而对于这个比自己还早千年的王朝,司马迁除了记录王位世次,并无过多描述。
当上世纪初疑古派纵横史学之时,商王朝是否真的存在过,甚至也成了一些人心中的疑问。
上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在殷墟发掘的宫殿宗庙基址、王陵大墓,尤其是1936年临近收工时偶然遭遇的那一坑埋藏着1.7万片记录商王活动的刻辞甲骨,为商王朝的存在提供了坚实证据。
1950年以后,发掘继续,证据延伸。
布局严谨的“大邑商”逐渐清晰。
复杂的路网、超过2000米的人工水渠,以及分布在近侧的居民点,勾勒出都邑的繁荣。
无数的陶器、青铜器、玉器从居民点和居民点附近的墓葬中清理出来。
商王朝从此不再停留在司马迁的区区三千言,而是可以放心谈论的真实历史。
没有殷墟,就没有中国考古学。
1928年,随着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成立,殷墟发掘终于在万众期待中登场。
殷墟发掘不同于前,首先是选点本身与中国传统学术相衔接。
当时甲骨文已经发现近30年。
2019-2020学年广东省茂名市化州一中高二(下)月考语文试卷(4月份)(有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广东省茂名市化州一中高二(下)月考语文试卷(4月份)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名篇名句默写《阿房宫赋》中总括秦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的语句是:“______ ,______ ?”在《劝学》中,荀子用木材经墨线比量而取直和金属制作的刀剑经磨砺而变锋利来设喻,引出了“______ ,______ ”的论断。
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2.阅读下面这宋诗,完成各题。
葛溪驿王安石①缺月昏昏漏②未央③,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注】①皇祜二年(1050)秋天,诗人从故乡江西临川赴杭州,途经弋阳葛溪驿,写下这首诗。
②漏:漏壶,古代计时器。
③未央:未尽。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首联写驿站月色昏昏、漏声滴答、一灯如豆,景中融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尾联属以景情写法,所写秋蝉聒噪和疏桐黄叶之景更增添无穷的感慨与辛酸。
C.“最觉风露早”是羁旅之人身病受困的独特感受,“梦”是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
D.全诗以缺月、孤灯、风露、鸣蝉、疏桐等意象真实表现了诗人羁旅独苦的心境。
诗歌的颈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3.根据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25字)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营造友善奉献、和谐互助的社会风尚,3月中旬,中央电视台团委、精神文明协调处联合中国邮政集团,向央视全台和中国邮政员工发起了西藏“爱心棉衣”公益捐助活动,为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的南木切乡小学募集棉衣和书籍,以实际行动为他们送去温暖。
去年新春,央视西藏站记者走访了日喀则市谢通门县的南木切乡小学。
广东省茂名市(4校联考)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茂名市(4校联考)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随着晚会帷幕的拉开,那美轮美奂....的歌舞,品味精良的相声小品,使晚会高潮迭起。
B.针对网络热词在学生作文中频频出现的现象,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似镜,真是巧夺天工....。
D.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府佑路的紫荆花恣意绽放,在微风中抖落一地缤纷;的小楼十里仙桃园,桃花盛开时,仿如漫山遍野披上云霞;的大埔围花海,玫瑰、剑兰、醉蝶花、格桑花相约报春,争奇斗艳……穿行于春日里的增城,让人如游花境,。
A.别具匠心变幻多姿叹为观止B.别具匠心瞬息万变拍案叫绝C.别有用心变幻多姿拍案叫绝D.别有用心瞬息万变叹为观止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B.《简·爱》一书讲述了一位孤女在经历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主人公简·爱是一个性格坚强、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首诗歌。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垂髫”指代儿童,原因是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
同样,“总角”“弱冠”也指代童年。
4.下面情境下,说话人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小明一家为爷爷庆祝七十大寿,儿孙团聚,多日不喝酒的爷爷来了兴致,想要畅饮一番。
小明知道爷爷有高血压不能多喝酒,他想劝爷爷少喝一点酒,于是他说:A.爷爷,您要是觉得酒好,就自己慢慢喝,喝不了的留着以后喝。
广东省茂名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四次大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茂名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四次大联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最美的美食,在菜场——2019年3月17日《都市快报》官微推送了这条生活气息满满的微信,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
在点赞的同时,不少网友也分享了自己经常打卡的菜场和私人推荐。
B.“知味杭州”亚洲美食节将以美食为载体,以文化为核心,依托杭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数字经济发展优势,勾勒插上数字经济腾飞翅膀的杭州美食生活变迁风貌图。
C.在阿里工程师开发的“一书”小程序上,工程师们给每本书贴上了一个无线射频标签,负责实时捕捉小学生刷脸打开书柜借还书籍的信息,这些信息实时上传,并同步推送给认捐这本书的用户。
D.要论2019年开年最火热播剧,绝对是《都挺好》。
火到什么程度?“都挺好”“都挺好·选角”“都挺好·原生家庭”等7大热搜词8次登上微博热搜榜,热搜阅读量超过10亿以上。
【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的是病句的辨析。
A:语序不当,应将“生活气息”和“满满”调换位置。
C:句式杂糅,应将“在阿里工程师开发的“一书”小程序上”改为“阿里工程师开发的“一书”小程序”。
D:用词重复,应删去“超过”或“以上”。
故选B。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的宫廷游戏有两种,一种是绳上跳舞,另一种是在棍子上跳来爬去。
B.冰心生信奉“爱的哲学”,《繁星·春水》是她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C.《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
作品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
D.《童年》中阿廖沙的舅舅叫“好事情”去扛大个儿十字架,结果好事情”不幸被十字架压死了。
【答案】D【解析】【详解】被压死在十字架下的少年是阿廖沙童年时期的朋友小茨冈。
故D错误。
二、名句名篇默写3.根据课文默写。
①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
2019届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四)(含解析)新版 人教版

学习资料专题2019届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四)(含解析)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本论坛秉承“自由交流、”之宗旨,为各位栋友创造一个轻松融洽、健康温馨的氛围,让栋友们放松紧绷的神经,平静烦躁的情绪,感受生活的乐趣。
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新兴互联网巨头,都企图在互联网金融浪潮中找到自己的航向。
面对如火如荼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形式,“金融大腕”们在不同场合。
延安整风运动时,毛泽东与战友定下“君子协议”:各自检讨,把话讲透,不准记仇,不影响工作。
如此的真诚态度,为我们今天开展民主生活会树立了典范。
A.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推心置腹B.畅所欲言推心置腹各抒己见C.推心置腹畅所欲言各抒己见D.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推心置腹【答案】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从日本处理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邻国的领土主权争端中,我们看不出日本对过去的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有丝毫的悔意。
B.最新宣传片《大美开封》以全新的视角、唯美大气的制作风格,再现了古都昔日的繁华盛景和今天“外在古典、内在时尚”的魅力。
C.专用发票打印要求严格,一定要在发票制定范围内打印,其中密码区的内容必须在规定的框区内,超出框区外的内容无法认证。
D.眼镜落上灰尘,不少人用眼镜布擦拭,专家不认同这一做法,因为多数眼镜布质量不佳,纤维间隙较大,擦拭眼镜只会适得其反。
【答案】D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对下列诗句中的修辞手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排比)B.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比喻)C.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拟人)D.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对偶)【答案】D【解析】对仗。
4.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某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时的一分钟自我介绍,其中有些内容游离中心,有些地方表达不够得体,对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我叫李博,18岁,是来自某某中学的高三学生。
2019年中考语文第四次模拟测试(含参考答案)

2019年中考模拟考试(四)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24分)1.根据要求默写古诗文。
(10分(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传不习乎?”(《学而》)(1分)(2)口口口口口,满眼风光北固楼。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分)(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2分)(4)杜牧《赤壁》中作者大胆地提出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分)(5)默写龚自珍《己亥杂诗》。
(4分)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尤为wǔmèi动人。
()(2)杜雍和不肯给他们一点觅食或xīnào的机会。
()(3)有些人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mámùbùrén.()(4)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bái shǒu qǐjiā,一切从零开始。
()3.下列选项中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月的北国,春寒料峭..,小芽已露尖尖角,倔强地探出头脑,冒出一丝丝生机。
B.他在这个领域苦心孤诣钻研十年,颇有建树..。
C.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会,同学们都热情地互邀约参加。
2019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四)及答案

2019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四)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
考试用时为12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卷密封线内填写个人有关信息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案必须写在答卷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5.考生务必保持答卷的整洁,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1分)(2)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1分)(3)夫战,勇气也。
,,三而竭。
(《曹刿论战》)(2分)(4)《次北固山下》中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富有哲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留传千古的名句是“,”。
(2分)(5)请把陆游的《游山西村》默写完整。
(4分)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她到底是文墨小康之家出身,虽没上过学,却也xūn táo( )得一身书香,识文断字。
(2)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xiè dú( )职业之神圣。
(3)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duō duō bī rén( )。
(4)还没等观众从yǎn huā liáo luàn( )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乡下的秋风和煦..轻柔,蓝天白云飘逸悠扬。
B.清晨,走在林间小路,听到一阵阵清冽..的鸟鸣声,我的心情顿时变得轻松愉悦。
广东省茂名市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市模拟卷)含解析

广东省茂名市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市模拟卷)一、选择题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当与蓝天对视,双眸像被攫住..一般。
(攫住:抓住)B.憧憬..是人生的慰藉。
(憧憬:向往)C.停留在雨过放晴的苍穹..。
(苍穹:天空)D.让心灵去感受震颤,去体味..甜蜜……(体味:亲自体会)【答案】D【解析】【详解】D错误,体味:仔细体会。
2.按所供多音字的字音组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参.(cān)参拜参天参校参股参差B.行.(háng)行话行文行距行列行家C.薄.(bó)稀薄鄙薄日薄西山薄命薄情D.晃.(huàng)晃悠晃眼晃荡摇晃晃动【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参差(cēn); B.行文(xíng); C.正确; D.晃眼(huǎng)。
据此,答案为C。
二、名句名篇默写3.默写。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
(《定风波》)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
(《卖炭翁》)2019年春节,“我和我的祖国” 快闪唱响大江南北,再次点燃了中国人的爱国热情,不由使人想起艾青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信,蕴含着亲情的温暖,铭刻着战火的记忆,承载着华夏的文明。
请写出与“家信”有关的古诗词(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一蓑烟雨任平生(2)心忧炭贱愿天寒(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解析】【详解】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四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长期以来,无论民间的济贫活动还是政府减贫干预,大都承载特定价值诉求或意识形态。
20世纪以来,西方福利国家体制的形成与转型,既是各国政治经济演变进程,也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变迁过程,还是福利
思想史的现实形态。
随着“政策科学”研究的兴起,贫困研究与减贫干预转向科学化的模式,并带来反贫
困特定维度上的效率与进步。
然而技术化的贫困干预始终无法回避政治权力的制约,贫困治理的最优解依
然只存在于理想情景,因而,有必要打破意识形态与科学研究的藩篱,尝试在意识形态话语与政策科学研
究之间建构互动空间,突破实证研究“经验——理论”科学环的束缚,探索将政策及政策实践融入研究流
程的路径。
2012年以来,中国脱贫攻坚的理论与实践在新历史条件下产生了诸多发展和变化,贫困的发生情境、
反贫困行动的背景以及经济社会诸多领域的变迁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扶贫理论演进和实践发展的前提与
边界,这不仅是中国乃至全球减贫事业发展的全新机遇,也是扶贫领域包括中国脱贫攻坚学术研究反思与
革新的良好契机。
2018年中国提出的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紧密关联,从“短板”的角
度审视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向共产主
义理想的探索。
脱贫攻坚的实践在不断取得减贫成效的同时,也为反贫困理论创新提供了契机。
基于脱贫攻坚的基本
方略以及深入实践,中国学术界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延伸和拓展了扶贫思想,主要体现在贫困识别与瞄
准技术方面、反贫困与贫困治理议题以及反贫困理念等方面。
已有的研究不仅充分解释了何以“瞄不准”,
何以偏离目标,同样也为政策瞄准提供了诸多用以改进的机制和对策建议。
针对政策执行情境的约束,在
脱贫攻坚实践中,“驻村帮扶”成为破解上述难题的可行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一些治理机制的缺陷。
中国扶贫开发理论创新进入了新的历史高度,其关键在于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推进了脱贫攻坚实践,影
响了贫困发生和反贫困实践的诸多结构性要素,从而为相关研究带来了全新的问题和经验,极大地促进了
相关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并形成了诸多可借鉴的模式。
具体而言,集中体现在: 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模
式创新三个层面。
此外,讲好中国的减贫故事,不仅需要好的经验和素材,同样需要好的讲述与呈现,这
就需要研究者能够在脱贫攻坚的中国话语与反贫困的全球议题之间实现创造性的转换,从基于特殊经验的
理论话语迈向具有一般性的理论命题。
(摘编自黄承伟、袁泉《论中国脱贫攻坚的理论与实践创新》)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技术化贫困干预的治理效果没有达到理想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是受政治权力的影响。
B. 中国提出的精准脱贫攻坚战既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审视,又是对社会理想的探索。
C. 脱贫攻坚这一实践过程,不仅可以带来看得见的成效,还可以提供理论创新契机。
D. 中国扶贫开发理论创新能够达到新的历史高度,关键在于发挥了政治制度上的优势。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了提出问题、给出研究思路的方式,以突出中国脱贫攻坚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B. 文章针对中国脱贫攻坚的理论与实践在新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变化进行了论证。
C. 文章以脱贫实践推进和理论创新的相互影响为前提,具体论证了“驻村帮扶”的可行性。
D. 文章论证脱贫攻坚理论,是从一般到个别并要求理论最后上升到一般的顺序展开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西方福利体制的形成与转型,也是其政治经济、主流意识形态和福利思想的演变过程。
B. 要进行全球减贫事业发展与革新,必须首先研究中国脱贫攻坚的理论与实践的变化。
C. 解决脱贫治理机制的问题,依靠的是政策改进和学术界开展的系列扶贫思想的研究。
D. 如果要讲好中国脱贫案例,不但要突破实证研究,更需要好的经验、素材和形式。
【答案】 1. D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
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D项,“政治制度上的优势”有误,遗漏信息,原文表述是“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故选D。
【2题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