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12,4003交流接触器电磁系统设计要点

合集下载

交流电磁接触器结构

交流电磁接触器结构

交流电磁接触器的结构
交流电磁接触器有电磁机构、触点系统、灭弧装置和其他部件构成,其外形结构如图 1-16a 所示,其图形符号见图1-16b,其文字符号为 KM。

(1)电磁机构
电磁机构由电磁线圈5、动铁心(衔铁)9和静铁心7组成,其作用是将电磁能转换成机械能,产生电磁吸力带动触点动作。

(2)触点系统
包括主触点3和辅助触点10、11。

主触点用于接通或断开主电路,通常为三对常开触点。

辅助触点用于控制电路,起电气联锁作用,故又称联锁触点,一般有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各两对。

(3)灭弧装置
电流容量在10A 以上的接触器在主触点处都设有灭弧装置,对于小容量的接触器,常采用双断口触点灭弧、电动力灭弧、相间弧板隔弧及陶土灭弧罩灭弧,对于大容量的接触器,采用纵缝灭弧罩及栅片灭弧。

(4)其他部件
包括反作用弹簧4、缓冲弹簧8、触点压力弹簧片2、传动机构及外壳等。

交流接触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交流接触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交流接触器结构与工作原理交流接触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气控制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工业自动化控制、家用电器等领域。

它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电路的开关,实现电气设备的启动、住手、正反转等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交流接触器的结构交流接触器主要由触点系统、电磁系统和辅助系统组成。

1. 触点系统:触点系统是交流接触器的核心部份,它由固定触点和动触点组成。

固定触点固定在接触器本体上,而动触点则通过电磁系统的作用进行开合运动。

触点通常由优质的导电材料制成,如铜合金,以确保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磨性。

2. 电磁系统:电磁系统是交流接触器实现开合动作的关键部份。

它由线圈、铁芯和机械结构组成。

当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场会使铁芯受力,进而带动动触点的开合运动。

电磁系统通常采用交流电源供电,通过控制线圈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实现接触器的闭合和断开。

3. 辅助系统:辅助系统包括接线端子、触点保护装置和辅助触点等。

接线端子用于连接交流接触器与外部电路,触点保护装置则可以保护触点免受过大的电流和电压的伤害。

辅助触点通常用于实现接触器的信号传递和辅助控制。

二、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闭合过程和断开过程。

1. 闭合过程:当线圈通电时,电磁系统产生的磁场会使铁芯受力,带动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实现闭合。

闭合过程中,由于动触点与固定触点的接触面积较小,接触电阻较大,因此会产生一定的接触电压降和发热。

为了减小接触电阻和延长触点寿命,通常会在接触面涂覆一层导电材料,如银合金。

2. 断开过程:当线圈断电时,电磁系统的磁场消失,铁芯受力减小,动触点受弹簧力的作用迅速分离,实现断开。

断开过程中,由于动触点与固定触点的分离速度较快,产生的电弧会在触点间形成,导致电弧现象。

为了防止电弧对触点造成损坏,通常会在接触器中加入灭弧装置,如灭弧线圈或者灭弧磁铁。

三、交流接触器的特点和应用交流接触器具有以下特点:1. 轻巧灵便:交流接触器体积小、分量轻,安装方便,适合于各种空间限制的场合。

交流接触器设计摘要

交流接触器设计摘要

交流接触器设计
摘要:本次设计的是交流接触器,在分析样机的基础下,选取最优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

交流接触器从结构上看主要是由触头灭弧系统、电磁系统及灭弧系统三部分组成。

设计的主要内容为:触头系统设计与计算,灭弧系统设计与计算和电磁系统设计与计算。

给出了交流接触器的设计、工作原理、设计分析及结论。

关键词:交流接触器电弧触头电磁铁
Design for Ac contactor
ABSTRACT:the design is ac contactor,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totype basis, the selection of the optimum design scheme design. Ac contactor from the structure is mainly composed of contacts arcing system, electromagnetic system and arcing system of three parts. Design of the main content is: contacts system design and calculation, arcing system design and calculation and electromagnetic system design and calculation. Given the ac contactor design, working principle and design analysis and conclusions.
Keywords: ac contactor arc touch head electromagnet。

a以上大电流交流接触器触头系统设计(毕业答辩)

a以上大电流交流接触器触头系统设计(毕业答辩)

03
头系统设计合理,性能稳定,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05 a以上大电流交流接触器 触头系统的应用前景
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中的控制和保护
a以上大电流交流接触器触头系统在电力系统中主要用于控制和保护电路,确 保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高压开关柜的配套使用
该系统可以作为高压开关柜的配套设备,用于控制和保护高压开关柜的运行, 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验设备
为了验证触头系统的性能,我们 采用了高精度的电流表、电压表 、功率表等测量仪器,以及专用 的接触器测试台。
测试方法
在测试台上模拟实际工作条件, 对触头系统进行通电测试,记录 触头在不同条件下的电流、电压 、温升等参数。
实验结果分析
触头电流分布
通过实验发现,触头系统 的电流分布较为均匀,无 明显偏流现象。
触头压力调整
合理设计触头压力,确保 良好的接触和稳定性,同 时避免过大的压力导致触 头磨损和变形。
触头行程与开距
根据实际需求和工作条件, 调整触头的行程和开距, 以满足操作要求和保证电 气性能。
触头系统的预期性能
优良的电气性能
良好的散热性能
触头系统应具备优良的电气性能,如低接 触电阻、低磁滞和涡流损失等,以提高交 流接触器的能效和工作稳定性。
01
03
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为企业节约了成 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04
针对触头材料、结构设计、灭弧装置等方面进行了创 新性研究,为交流接触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和方法。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进一步优化触头系统的结构设计,降低制造成 本,提高生产效率,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
求。
触头温升

交流接触器工作原理及结构是怎样的

交流接触器工作原理及结构是怎样的

交流接触器工作原理及结构是怎样的交流接触器是一种用于控制高电压、高电流电路的电器装置。

交流接触器工作原理简单,它通过控制低电压、低电流电路来控制高电压、高电流电路。

本文将介绍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组成。

工作原理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触点系统和电磁系统。

触点系统触点系统主要由静触点和动触点组成,它们是通过弹簧力和电磁力作用在一起的。

当电磁系统通电时,会产生一个磁场,使得电磁铁的铁芯和磁铁体产生吸引力。

吸引力会推动动触点和静触点闭合,从而形成一个通路。

当电磁系统断电时,弹簧的弹性会将动触点和静触点分开。

这时通路会断开,电路就不再通电。

电磁系统电磁系统由电磁铁和铁芯组成。

当电磁铁通电时,通过电流作用在电线圈上产生一个磁场,磁场会使铁芯产生吸引力。

铁芯会前进并与静触点连接,从而完成触点的闭合。

当电路开关发出断开指令时,电磁铁停止通电,磁场消失,铁芯不再具有吸引力,弹簧的弹性将动触点和静触点分开,通路断开。

结构组成一个标准的交流接触器通常包括一个电磁部分和一个触点部分。

电磁部分电磁部分由电磁铁圈和铁芯构成。

电磁铁圈上绕有若干圈细铜线,当通电时,电流流过铜线,形成磁场,吸引铁芯,从而完成触点的闭合。

触点部分触点部分分为静触点和动触点。

静触点与动触点,分别固定在两个不同的接线柱上。

当接线柱上有电流时,静触点和动触点之间形成电流通路,形成电路,同时触点部分有局部堆积的热量通过空气散发。

触点通常由铜合金或银合金制成,因为它们能够承受电弧的能量,从而提高了交流接触器的寿命。

其他除了电磁部分和触点部分以外,交流接触器还包括一个承载器,一个接线柱等组成部分,当这些组成部分协同工作时,交流控制器才能正常工作。

总结交流接触器是一种高电压、高电流控制装置,它通过电磁系统和触点系统的协同工作来完成通电和断电的控制。

在交流接触器中,电磁部分和触点部分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供电部分。

当电磁部分通电或者断电,则会控制触点部分,实现通电或者断电的控制。

交流接触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交流接触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交流接触器结构与工作原理交流接触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气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电路的开关。

它可以实现对电路的自动控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电力系统、交通运输等领域。

了解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于电气工程师和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结构交流接触器通常由电磁系统、触点系统、弹簧系统和外壳组成。

1. 电磁系统:交流接触器的电磁系统是其核心部份,用于产生磁场以控制触点的闭合和断开。

电磁系统通常由电磁线圈和铁芯组成。

电磁线圈是由绝缘导线绕制而成,当通电时会产生磁场。

铁芯起到集中磁力线的作用,增强电磁系统的磁力。

2. 触点系统:交流接触器的触点系统用于实现电路的开关功能。

触点通常由主触点和辅助触点组成。

主触点负责承载电流,辅助触点则用于辅助控制电路。

触点采用导电材料制成,通常是银合金或者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磨性。

3. 弹簧系统:交流接触器的弹簧系统用于控制触点的闭合和断开。

弹簧通常由弹簧片和弹簧片座组成。

当电磁系统通电时,弹簧片受到电磁力的作用,使触点闭合。

当电磁系统断电时,弹簧片恢复原状,触点断开。

4. 外壳:交流接触器的外壳起到保护内部元件的作用,同时也起到隔离和防护的作用。

外壳通常由绝缘材料制成,能够防止电流外泄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二、工作原理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通过电磁系统产生磁场,使触点闭合或者断开,从而控制电路的通断。

具体来说,交流接触器的工作过程如下:1. 电磁系统工作:当交流接触器通电时,电磁线圈中的电流激励产生磁场。

磁场作用于铁芯上的吸引片,使其受力并向下挪移。

2. 触点闭合:吸引片向下挪移时,通过连杆机构将力传递给触点系统。

触点系统受到力的作用,使主触点和辅助触点闭合。

闭合后,电路中的电流可以通过触点流动。

3. 电路通断:当触点闭合后,电路中的电流可以正常通断。

触点的闭合和断开状态由电磁系统的通断控制。

4. 断电状态:当交流接触器断电时,电磁线圈中的电流消失,磁场消失。

CJ12,4003交流接触器电磁系统设计

CJ12,4003交流接触器电磁系统设计

1 概述接触器是一种通用性很强的自动式开关电器,是电力拖动和自动控制系统中一种重要的低压电器。

它可以频繁地接通和断开交、直流主电路和大容量控制电路。

它具有欠压释放保护和零压保护接触器按通过其触点的电流种类不同可分为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

当交流接触器的电磁线圈接通电源时,线圈电流产生磁场,使静铁心产生足以克服弹簧反作用力的吸力,将动铁心向下吸合,使常开主触头和常开辅助触头闭合,常闭辅助触头断开。

主触头将主电路接通,辅助触头则接通或分断与之相联的控制电路。

当接触器线圈断电时,静铁心吸力消失,动铁心在反作用弹簧力的作用下复位,各触头也随之复位.交流接触器的铁心和衔铁由U型硅钢片叠压而成,防止涡流和过热,铁心上还装有短路环防止震动和噪音。

接触器的触点分主触点和辅助触点,主触点通常有三对,用于通断主电路,辅助触点通常有两开两闭,用在控制电路中起电气自锁和互锁等作用。

当接触器的动静触点分开时,会产生空气放电,即“电弧”,由于电弧的温度高达3000℃或更高,会导致触点被严重烧灼,缩短了电器的寿命,给电气设备的运行安全和人身安全等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方法,尽可能消灭电弧。

CJ12-400/3系列交流接触器主要用于冶金。

轧钢等企业及起重机等电气设备中。

它使用于交流50Hz。

额定工作电压至380V。

电流至600A的电力系统中,供远距离接通和分断电路之用,并适宜于频繁地起动。

分断交流电动机之用。

使用环境条件:安装地点的海拔不超过2000m。

周围空气温度:-5℃-+40℃,24小时的平均值不超过+35℃。

大气相对湿度在周围空气温度为+40℃时不超过50%,在较低的温度下可允许有较高相对湿度;安装类别为:Ⅲ类。

污染等级:3级。

安装条件:安装面与垂直面倾斜度不大于±5°:冲击振动:产品应安装和使用在无显著摇动、冲击和振动的地方。

结构特点:CJ12系统交流接触器为开启式,其结构为条架平面布置电磁系统居右,主触头居中,辅助触头居左,并装有可转动的停档,整个布置便于监视和维修。

交流接触器设计正文

交流接触器设计正文

第1章绪论1.1引言我国经济建设在发展,电网容量在增大,电力传动技术在革新,对电器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

例如,对低压控制电器,要继续提高使用寿命和操作频率,缩小产品体积和减轻重量。

低压控制电器主要用于电力拖动系统中,对电动机的运行进行控制、调节与保护的电器。

依靠人力操作的控制电器称为手动控制电器,根据信号能自动完成动作的称为自动控制电器。

接触器是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主要作用频繁地接通和分断交、直流主电路,并可以远距离控制的电器,其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也可以用于控制其他电力负载一种适用于远距离频繁地接通和分断交流主电路及大容量控制电路的电器。

它主要作用控制交流感应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反转、调速、并与热继电器或其他适当的保护装置组合,保护电动机可能发生的过载或断相,也可用于控制其他电力负载如热电器、照明、电焊机,电容组等。

接触器的触头系统可以用电磁铁、压缩空气或液体压力驱动,因而可以分为电磁接触器、气动接触器和液压接触器等。

近年来还出现了由晶闸管等组成的无触点接触器。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民经济上新台阶。

农业机械话及工业自动话程度将不断提高,电器的使用范围日益广大,对品种、产量及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电器制造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中重要的一环。

在开始按照要求预先选定两种不同形式的电磁铁,再根据一些给定的参数计算出主、辅助触头的参数,重点在解决触头材料的问题,使得设计的产品更加可靠。

1.2 交流接触器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交流接触器主要有四部分组成:(1) 电磁系统,包括吸引线圈、动铁芯和静铁芯;(2)触头系统,包括三组主触头和一至两组常开、常闭辅助触头,它和动铁芯是连在一起互相联动的;(3)灭弧装置,一般容量较大的交流接触器都设有灭弧装置,以便迅速切断电弧,免于烧坏主触头;(4)绝缘外壳及附件,各种弹簧、传动机构、短路环、接线柱等。

工作原理:当线圈通电时,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将动铁芯吸合,由于触头系统是与动铁芯联动的,因此动铁芯带动三条动触片同时运行,触点闭合,从而接通电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概述接触器是一种通用性很强的自动式开关电器,是电力拖动和自动控制系统中一种重要的低压电器。

它可以频繁地接通和断开交、直流主电路和大容量控制电路。

它具有欠压释放保护和零压保护接触器按通过其触点的电流种类不同可分为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

当交流接触器的电磁线圈接通电源时,线圈电流产生磁场,使静铁心产生足以克服弹簧反作用力的吸力,将动铁心向下吸合,使常开主触头和常开辅助触头闭合,常闭辅助触头断开。

主触头将主电路接通,辅助触头则接通或分断与之相联的控制电路。

当接触器线圈断电时,静铁心吸力消失,动铁心在反作用弹簧力的作用下复位,各触头也随之复位.交流接触器的铁心和衔铁由U型硅钢片叠压而成,防止涡流和过热,铁心上还装有短路环防止震动和噪音。

接触器的触点分主触点和辅助触点,主触点通常有三对,用于通断主电路,辅助触点通常有两开两闭,用在控制电路中起电气自锁和互锁等作用。

当接触器的动静触点分开时,会产生空气放电,即“电弧”,由于电弧的温度高达3000℃或更高,会导致触点被严重烧灼,缩短了电器的寿命,给电气设备的运行安全和人身安全等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方法,尽可能消灭电弧。

CJ12-400/3系列交流接触器主要用于冶金。

轧钢等企业及起重机等电气设备中。

它使用于交流50Hz。

额定工作电压至380V。

电流至600A的电力系统中,供远距离接通和分断电路之用,并适宜于频繁地起动。

分断交流电动机之用。

使用环境条件:安装地点的海拔不超过2000m。

周围空气温度:-5℃-+40℃,24小时的平均值不超过+35℃。

大气相对湿度在周围空气温度为+40℃时不超过50%,在较低的温度下可允许有较高相对湿度;安装类别为:Ⅲ类。

污染等级:3级。

安装条件:安装面与垂直面倾斜度不大于±5°:冲击振动:产品应安装和使用在无显著摇动、冲击和振动的地方。

结构特点:CJ12系统交流接触器为开启式,其结构为条架平面布置电磁系统居右,主触头居中,辅助触头居左,并装有可转动的停档,整个布置便于监视和维修。

接触器的磁系统由“U”型动静铁心及线圈组成,动静铁心均装有缓冲装置,从而提高了产品寿命。

2 产品的反力特性吸力特性和反力特性的合理配合可以提高接触器的寿命。

接触器的动作电压为85%~110% U N 。

接触器电磁铁的反力特性是指反力F 对电磁铁衔铁行程µ的关系。

即F=f(µ),其中电磁铁的反力有释放弹簧力,触头弹簧力,以及运动的重力组成,又因为运动部分的重力与反力相比,相对比较小,可以忽略,忽略重力可使设计过程得到简化,而且不会影响到接触器的基本特性。

2.1 选取触头参数主触头的开距为13~16 mm ,取开距为12 mm ,超程为7.5~9 mm ,取为8 mm ,所以主触头的行程为X=12+8=20 mm 。

辅助触头开距为7~12 mm ,取为9 mm ,超程为3~4.8 mm ,取为4 mm ,所以辅助触头的总行程为9+4=13 mm 。

2.2 主触头的反力为了出头系统吸合可靠,取靠近上线的反力数值 初压力为(5.4~7.5)㎏, 取F C1=7㎏ 终压力为(8.1~10)㎏, F C2=9㎏主触头为三级,主触头初压力为F fcc 终压力为F fzc ,所以F fcc =3×F C1=21㎏,F fzc =3×Fzc=27㎏2.3 辅助触头的反力此反力和主触头反力存在在杠杆比,需要归算到终接触线处,杠杆比:K=f/d=0.385231.03=⨯⨯=cb fcd F K F ㎏ 347.03=⨯=zb fzb F F ㎏其中F cb ,F zb 分别取辅助触头处压力和终压力范围下限F fcb =0.2,Ffzb =0.3。

2.4 释放弹簧的反力因为反力和触头反力存在杠杆比,归算杠杆比:K=e/d=0.346释放弹簧的收缩距离:X=主触头的总行程 Xk=k×X=6.92闭合后,释放弹簧的终压力67.312=⨯+=X K P P d式中1P =3.2㎏. d K =0.068㎏/mm已知数据: 107.11=⨯=K P F fcs ㎏,27.12=⨯=K P F fzs ㎏ 上式中fcs F ,fzs F 为释放弹簧的初反力,终反力。

由以上数据做设计的交流接触器反力特性曲线如下所示:BF fB/2δbδa图2-1交流接触器反力特性曲线3 线圈参数的确定3.1 气隙磁导的计算3.1.1 采用磁导分割法求气隙磁导采用电磁场分割法可以把一对磁极的磁导分割为5部分,用平均磁导求出,这5部分的磁导表示为:(1) 平行直角六面体:δμsG 01⨯=(2) 半圆柱体:I 0.26G 02⨯=μ (3) 半空心圆柱体:δμh 1m L 2G 03)(+⨯=(4)41球体:δμ04077.0G = (5) 41球:m 25.0G 05μ=本电磁体的气隙共分为17部分,即中间的六面体、左右前后四个半圆柱体(前后两个等效如前)四个41球壳在四个边上,则总气隙磁导为17个部分后,即:525142413231212G 2G 2G 2G G G 4G G G +++++++=∑3.1.2 计算电磁体对磁极的气隙1、对于A 对数:27.45104L214a ==δ 92.4910.12142n 214a a 1a ==+=δδδ 61.409.02142n 2142a ==-=a a δδδ m 为散磁延伸到铁心侧面的假设距离,一般取m=(1~2)δ本设计中取mm m g a a 92.49m 11==⇒=δδ由于衔铁内侧高度为219854460m a mm b g δ<=-+=-+,所以mm a 19m 2=,mm m m a a a 46.342m 21=+=以上分析为mm 6>δ,大气隙的情况,当δ小时可忽略。

2、由此求出==104130L b δ5.2710413022=⨯ 15.325.27130152130221301=⨯=⨯+=b b δδ85.225.27130108130221302=⨯=⨯-=b b δδ当δ>6mm 时,考虑2b m =85.222=b δ 1b m =19mm m b =221b b m m +=20.93 3.1.3 各对磁极的总磁导1、总磁导的计算7212111221101030.2)](2)(077.0212221226.04[-+⨯=+++⨯++⨯⨯+⨯++⨯+⨯+=∑A A a a A a a a a a m m m Lm Lm LL SA G δδδπδπδπδμ2、气隙磁导的计算5029780.14077.0)1(4)1(2)1(2020222202132020-=⨯++⨯⨯-+⨯⨯-+⨯⨯-⨯-=μδπμδπμδπμδμδmm Lm m Lm m Ls d dG对于不同的L 值,分别求出对应的∑A G ∑B G 及其磁导数值,列表如下:表3-1不同的L 值时的磁导数值L2218 13.5 8 3.57 0.05 ∑-⨯710A G 2.30 2.213275 2.465697 3.04140 4.191905 238.044 ∑-⨯710B G 2.439952.4729622.780431 4.01839 6.701812 390.5465 710-⨯∑A d A DG δ15.29788 22.98643140.14832107.41703489.7683229642.39710-⨯∑Bd B DG δ40.98830 58.891962 102.95752 274.27669 1288.4254 6230013.83、铁心中防剩磁气隙磁导的计算:设计用去磁间隙 mm 2=δ,铁心截面积C S 。

防剩磁气隙磁导为:57010216.1002.00442.0104--⨯=⨯⨯=⨯=πδμC b S G3.1.4 漏磁导计算当衔铁处于打开位置时,漏磁导和气隙磁导相比已不可忽略,而且必须考虑两极柱间漏磁导,采用磁场分割法可将铁芯柱间的漏磁导分成三部分,共5块,分别为:平面直角六面体:1块,平面柱体:2块,半中空圆柱体:2块LSG 01⨯=μδ , 20202(2.44L)9LP r 2G πμμδ=⨯=,G 3δ=)(LM21ln 3a20+μ 总漏磁导为三部分之和:G δ=G 321G G δδδ++=1.21956-710⨯(H/m)3.2 设计点的选择取范例特性曲线图中B/2点作为设计点:F 0f =B/2×22.5/15=17.25为确保可靠吸合,吸力应大于反力,取安全系数K=1.1,吸力值F 0=KF 0f =1.1×17.25=18.975㎏3.3 比设计点的选择由于磁铁是转动式的,故在衔铁吸合释放时,两个气隙大小的距离不同,因而折算的杠比不同,设计大小气隙的杠杆比分别为:K 1=214 /104=2.058 K 2=130/104=1.25,则:F=2A )G (21δφ︱A A d dG δ︱1K ⨯+2B)G (21δφ︱B B d dG δ︱2K ⨯32B 2-B 1A 2A010213.1d dG G K d dG G 2F -⨯=⨯⨯+⨯⨯=K Bδδφδ 最大值3310715.1210213.1--⨯=⨯⨯m δφ3.4 线圈匝数的确定由以上知:c S =C 2K A ε q=d/N=1 (d=N) K C =0.93 a=44mm则S C =0.93-32101.810.0441⨯=⨯⨯(cm)磁密:m B δ=79.0108.11037.41S 33c =⨯⨯=--φ6996.11074323.110219566.11137=⨯⨯+=+=--δλG G JG 710743,181.321.381.321.3-⨯=+⨯=+=B A B A G G G G δB 35.16996.179.0=⨯==λδm cm B匝58344.485.198.0=⨯=fBcmScU N e ,π∆d d H⨯=πρτ4 取匝数N=600。

由于该接触器的导磁体尺寸已知,而且采用原线圈框架厚度为4mm 左右,上下间隙为2mm 左右,则线圈的高度:h=60~(2×4+2×4)=48mm 取线圈厚度初步设计值a n ⨯=∆ N=(0.5~0.8),取n=0.6则4.26446.1=⨯=⨯=∆a n159.14=∆⨯⨯=πN h K d tc其中5.0=tc K取线圈标准直径1.16mm线圈的平均长度31089.25822-⨯=∆++=πτb a ,8C 901024.2C 90C 50-︒⨯=︒︒=ρτ时为,则取 故 Ω==294.3d 4290πρτHR 验算窗口面积2tc 2mm 1165d 25.0==K NS π4 分磁环尺寸的确定以及有关参数计算加装它可以防止衔铁在吸合位置处发生震动,设计师主要是确定尺寸材料,从而对吸力是否满要求进行验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