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人工繁殖
泥鳅人工催产繁殖的常用药物

泥鳅人工催产繁殖的常用药物
泥鳅人工催产繁殖的常用药物有:
生理盐水:0.6%的氯化钠溶液。
格林氏液:将7.5克是氯化钠、0.4克的氯化钙和0.2克是氯化钾溶入1升蒸馏水中制成。
麻醉剂:MS-222、丁卡因。
将泥鳅放人每升水中加0.1克的MS-222,或2%的丁卡因溶液中实施麻醉,可避免催产操作抓持泥鳅困难。
催产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脑垂体。
其中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效果较好,脑垂体效果也较好。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用量可根据每克体重配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l5国际单位。
一般个体小的每尾用100~250国际单位,50-60克大雌鳅每尾用800-1000国际单位。
以上催产剂雄泥鳅均减半。
脑垂体的用量可按每尾雌鳅用0.5公斤重鲤鱼脑垂体0.5-1个或用泥鳅脑垂体4个或青蛙脑垂体
2个。
注射液:以上述催产剂,按每尾用量直接加0.1-0.2毫升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配制而成。
泥鳅苗种人工繁育技术

泥鳅苗种人工繁育技术作者:李丽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第16期目前,我国泥鳅养殖所需的苗种许多是人工捕捞的野生苗,由于化肥、农药、工业三废等污染,导致泥鳅野生资源锐减,野生苗种资源已不能满足规模化养殖的需要。
2016年笔者开展了泥鳅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现将技术总结如下。
1 泥鳅人工繁殖1.1 亲鱼培育和挑选催产前30~40d,挑选3龄亲鱼,要求体质健壮,黏液较多,无外伤,无畸形,并将雌雄鱼分池强化培育,饲料为豆粕、动物内脏,日投喂量为亲鱼体重的5%~8%。
成熟雄鱼要有明显的婚姻色,体色鲜艳,体重一般20g以上。
成熟雌鱼要腹部饱满、柔软,生殖孔乳突大而突出,孔圆呈现红晕,体重一般30g以上。
1.2 人工催产在水温2 5℃左右,从暂养池中挑选亲鱼(雌雄比例为1∶1.3~1.5)进行催产。
注射药物为宁波生物制药三厂生产的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马来酸地欧酮(DOM)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三者混合注射。
注射剂量为:LRH-A22~4μg/kg+DOM1~2mg/kg+HCG400~800IU/kg。
采用背部肌肉注射,雄鱼注射剂量减半,一次注射。
1.3 受精过程将打针后的亲鱼放入产卵网箱内暂养待产。
产卵箱使用100目筛绢布缝制而成,规格为长2.5m×宽1.0m×高1.0m。
产卵箱放在室内水泥池中,水泥池为长5m×宽8m×深1.3m。
每网箱投放100组鱼,以水泵循环流水刺激亲鱼产卵和增氧。
利用暖气循环水调试水温为24~26℃。
药物效应时间10~14h,催产后18h,将亲鱼转移到暂养池,收集受精卵,放入孵化桶。
1.4 受精卵孵化过程受精卵经清水冲洗后,放入孵化桶,每桶放5万卵左右。
孵化桶直径15cm、高40cm,置于装满清水的平面孵化槽中(孵化槽为长方体,长2.5m×宽0.45m×高0.3m),使用过滤器反冲式微流水孵化。
泥鳅人工繁殖技术

泥鳅人工繁殖技术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第18期胡子剑泥鳅人工繁殖包括以下程序:亲本的选育、亲本的催产、产卵受精、孵化。
1.亲本的选育1.1 亲鳅来源:亲鳅来源于泥鳅原种场或从天然水域捕捞选择,要求体质健壮、行动活泼,体表光滑圆润、无病无伤,年龄在2~3龄,雌性体重15~25g,雄性体重12g以上。
1.2 亲本雌雄鉴别:雌,胸鳍短圆,扇形;雄,胸鳍尖长,镰刀状。
1.3 优良亲本选择:水温达22℃左右时(18~30℃ ),挑选腹部膨大饱满,柔软有弹性,腹部朝上能看到卵巢的轮廓,用手抚摸腹部肋骨明显,体质健状无病无伤的雌鳅和手摸胸鳍有粗糙感的雄鳅用于催产。
雌性:腹部轮廓明显、薄而呈透明状,有柔软感;雄性:第二性征明显,健康活泼;性比:自然产卵受精,雌∶雄=1∶1.5;人工授精,雌∶雄=2~3∶1。
1.4 亲鳅培育:泥鳅亲本雌雄分池培育,放养前3~5天在池底铺10~20cm基肥,培肥水质,进排水口安好防逃网。
亲鳅放入池塘后,适时投喂饲料蛋白不低于35%的全价配合饲料,适量搭配动物碎肉,饲料要求新鲜适口、无腐败变质、无污染。
投饵量一般占鱼重量的5%~8%。
产前日投两次,每日上午7-8时和傍晚各一次,其中上午投30%,下午投70%。
产后每日傍晚投饵一次。
培育期间每7~10天注新水10cm,每15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浆,每立方米水体为15~20g。
2.人工催产2.1 水温:水温稳定在16℃以上,开始人工催产。
2.2 催产药物种类及剂量:催产药物使用 HCG+LRHA2或DOM+ LRHA2 。
药物剂量:雌鳅2μg LRHA2+200IU HCG/尾,0.5~1.0mg DOM+2μg LRHA2/尾,雄鳅减半。
2.3 催产次数和时间:早期:4月底至5月底,泥鳅亲本成熟度较差、水温低,采用两次注射;盛期:6月初至8月底,泥鳅亲本成熟度好,水温高,采用一针注射。
注射时间,根据水温、效应时间来确定,自然产卵受精,要将产卵时间安排在清晨6点左右;人工产卵授精要将产卵时间安排在白天,便于操作。
泥鳅人工繁育孵化技术方法

泥鳅人工繁育孵化技术方法泥鳅以其独特的生态适应性和美味的食用价值,成为了人们广泛喜爱的淡水鱼类之一。
为了满足人们对泥鳅的需求,人工繁育孵化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泥鳅人工繁育孵化技术方法。
一、基础设施搭建:泥鳅的人工繁育需要准备好合适的场所和设施。
首先,需搭建水产养殖池,池子的大小和数量根据需求灵活确定。
其次,需要安装必要的水泵、过滤器和增氧设备,以保持水体的清洁和充氧度。
此外,还需配置合适的光照设备,以模拟日夜交替的自然环境。
二、泥鳅种苗选取:泥鳅的种苗选取对繁育成功起着关键作用。
通常可从市场或养殖场购买已经成活且健康的泥鳅,作为种苗开始繁育。
种苗的选择应重点关注其外观、精神状态和生长情况。
三、泥鳅人工孵化方法:1. 温水孵化法:此方法适用于泥鳅初始阶段的孵化。
首先,将合适数量的孵化箱准备好,箱内填充适量的淡水和细石子。
然后,将已经授精的泥鳅鱼卵轻轻放入孵化箱中。
孵化箱内的温度需控制在25-28摄氏度之间。
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控制下,鱼卵会逐渐孵化成为孵化仔鱼。
2. 潜伏卵孵化法:此方法适用于泥鳅中期的孵化。
首先,将一定数量的泥鳅鱼卵放入清水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泥鳅仔鱼会自行孵化出来。
然后,可以将孵化好的仔鱼转移到合适的养殖池中进行进一步培育和成长。
四、泥鳅人工育苗技术:1. 合理饲养管理:泥鳅孵化后需要合理的饲养管理,包括适宜的水温、饲料和养殖密度。
水温宜控制在20-25摄氏度,饲料应根据鱼体大小选择合适粒径的饲料,饲养密度要根据池子面积和水质情况,保证孵化鱼的生长和发育。
2. 疾病防治:在泥鳅人工繁殖过程中,应注意定期检查鱼苗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和治疗常见的疾病。
常见的泥鳅疾病包括寄生虫、细菌感染等,可采用合适的药物和消毒措施进行防治。
综上所述,泥鳅人工繁育孵化技术方法分为基础设施。
怎样进行泥鳅的人工繁殖

准备繁殖场地
01
02
03
场地选择
选择一个安静、避风、向 阳、环境干净且方便管理 的地方进行繁殖。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一般为20-30平 方米,水深1-1.5米,池底 平坦并有一定坡度,以便 于排水和捕捞。
水质要求
使用无污染、清澈、溶氧 充足的水源,并定期检测 水质,确保符合养殖标准 。
准备种鳅
种鳅选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泥鳅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具有药用
价值的食品,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
养殖潜力
02
泥鳅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易于养殖,具有很大的养殖
潜力。
发展趋势
03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泥鳅养殖业将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绿
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泥鳅人工繁殖的经济效益
提高产量
通过人工繁殖,可以大幅度提高泥鳅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选择健康、无病无伤、年龄 适宜且具有明显性征的泥鳅 作为种鳅。
种鳅数量
根据池塘大小和繁殖需求确 定种鳅数量,一般每亩放养 200-300组种鳅。
种鳅培育
在繁殖前,对种鳅进行强化 培育,以增强其体质和繁殖 能力。
准备孵化设施
孵化池
建造或选择适合孵化泥鳅的孵化池,要求池壁光 滑、不渗水、水质清新且便于管理。
04
泥鳅人工繁殖的管理 要点
保持水质清洁
定期更换水源
为确保水质清洁,应定 期更换水源,一般每周 更换一次。更换时,应 从水质良好的水域抽取 新水,同时排出旧水。
水质检测
使用水质检测仪器定期 检测水质,包括pH值、 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 ,以确保水质符合养殖 标准。
水质处理
如发现水质有问题,应 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如 使用过滤器去除杂质、 使用化学试剂调节pH值 等。
泥鳅的人工繁殖

泥鳅的人工繁殖分半人工繁殖和完全人工繁殖两种方法。
分半人工繁殖和完全人工繁殖两种方法。
半人工繁殖:是采用人工催产自然繁殖泥鳅的方法。
选择成熟亲鳅,按雌、雄的比例1:1.2一1.5组成。
注射催产药物:鲤或鲫脑垂体(简称PG),每尾鳅用1一2个,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简称HCG)每尾注射800一1000国际单位,或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简称LRH-A),每尾注射80一150微克。
另外,近几年有不少试验生产者通过实践证明,以上的催产药物在单独使用时没有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时效果好。
因此,试验出这样几种配合方法:种是用LRH-A8毫克/尾加上HCG500国际单位/尾,催产的效果好,催产率达85%以上;第二种是用LRH-A5毫克/尾加上地欧酮(简称DOM)3毫克/尾,催产的效果较好,催产率达80%以上;第三种是HCG300毫克/尾加上地欧酮3毫克/尾,催产的效果好,催产率达90%以上。
以上的药物无论用哪一种,均要溶解在生理盐水中。
雄鳅的剂量在雌鳅的基础上减半。
由于泥鳅的个体小,每尾泥鳅注射液的量应不超过0.5毫升,以0.2一0.3毫升为宜,以免发生身体肿胀或药液溢出。
注射用4号不锈钢针头,1毫升的玻璃注射器(用前煮沸消毒),为了有效地控制进针的深度,可把针头锉短到0.2一0.3厘米长,或在针头的基部套上胶管,使针头仅露出0.2一0.3厘米的针尖,防止进针过深。
注射部位以背部肌肉为好,其次腹部中线胸、腹鳍之间也可。
泥鳅身体黏液多,很滑,为不损伤鳅体,要用湿纱布包住进行注射。
进针时注射器与鳅体呈30角为佳。
为了方便注射可用少量的麻醉剂,先对亲鳅进行麻醉。
麻醉后即注射催产针,然后放入产卵池中,很快即可苏醒。
麻醉药可用0.1克溶于50千克水中配制成麻醉液,催产的亲鳅在麻醉液仅需2一3分钟即被麻醉。
还可用普鲁卡因或是MS一222,按说明书的方法使用。
无论是用哪种催产药,在用之前都要先用少量的药物做1一2次试验,充分掌握好药量和时间后,再用于生产。
泥鳅规模化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

() 1苗种放养前 的水质培育
水花放养前2 天,池 O
水加至1 厘米 ,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 0 5 克化成浆均匀泼 洒。清塘1天后,加水至2厘米即可施基肥。用量为羊 0 0 粪5 0 米z 0 克/ ,人 、畜粪5 0 米 0 克/ ;若施化肥 ,每立方
米 水体 施氮 肥 3 、磷肥 l , 以便 培 养浮 游 生物 。鳅 苗 克 克
米。进水口高出水面2 厘米 ,排水 口设在池塘正常水平 O 面相平处 ( 排水 口要用8 目以上密 网布包裹 ,以防止泥 0
鳅逃 跑 ) 。
个体 比雌鳅个体细小,胸鳍较长 ,末端尖而弯绕 。
繁殖 时水温 一般在2 ~2 ℃,最好在2 .  ̄ 0 7 4 4C。
2 注射 的 器具 、催产 激素和 剂量 . 催产注射 的针头用4 5 . 毫米 的短针头 ,注射器为5
3 泥鳅 产 卵、收集及孵化 .
注射后的泥鳅放入网箱中使其 自然产卵。产卵种鳅 的放 置密度平均 为2 5 千克/ 。产卵的 网箱有两 . ~5 米 种:一种是正方形网箱 ,2 ×2 ×1 ;另一种是长 米 米 米
方形 网箱,4 ×2 ×1 。网箱 中放置的鱼巢是旧网 米 米 米
阶段 ,除施基肥外,应该投喂蛋黄和豆浆,还应根据水
太高。池水透 明度控制在 1 ̄2 厘米 ,水色 以黄绿色为 5 0
ll ] 堑 蜀丑蘑 旦塑 垂 .
好。
质 。此外 ,苗池经常泼洒E 复合菌1克/ ,改善和调 M 0 米。
节水质 ,抑制有害病菌 的滋生。 利用丰年虫培育泥鳅苗种的饲料成本并不高。根据 我{ 3 ' l 年来的7 次生产试验 ,共生产2 0 J 批 5万尾夏花,平
本相同。
泥鳅的 人工养殖技术

泥鳅的人工养殖技术一、苗种繁育1.亲鱼选择。
泥鳅一般2冬龄(经过2个冬天)可达性成熟。
性成熟的亲鱼在4~9月分批产卵,以5~7月为最盛,因此人工繁育鳅苗宜在这段时间进行。
当水温稳定在22℃时,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表粘液多,雌鳅体长10厘米、体重18克以上,雄鳅体长8厘米、体重12克以上的作亲鱼。
雌雄的识别方法是:雌鳅胸鳍宽而短,末端较圆;雄鳅胸鳍大而窄长,末端尖微弯,第2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集市上销售的泥鳅,粘液不多或蓄养囤积时间太久的均不宜作亲鱼。
2.催产孵化。
繁殖方法包括自然产卵和人工授精繁殖。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注射激素催产。
剂量为每尾雌鳅注射鲤鱼脑垂体0.5~1个或绒毛膜激素(HCG)100~150国际单位,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配成0.1毫升的药液。
雄鳅则减半。
注射部位为背部肌肉或腹部中线,进针深度为1毫米。
若自然产卵繁殖,注射激素后,按雌雄比例2:1或3:1入大水缸或小鱼池中,也可放入悬挂在鱼池水体中用40目筛绢制作的孵化箱内。
池(箱)中用棕片或柳树根做成鱼巢。
产卵后及时捞出亲鳅,以免亲鱼吞食卵子。
让粘附在鱼巢上的卵子在原地中自然孵化。
经过1~2天(水温24℃左右)即可出苗。
3.鳅苗培育。
泥鳅苗孵出3天后应及时转入育苗池中培育,每米2放苗800~1000尾,水肥的池适当多放。
育苗池的面积不宜过大,以50~100米为好。
池中要挖鱼溜,池水深20~30厘米。
放养前进行消毒和清池,并施禽畜有机肥以培养饵料生物。
在放养初期只在鱼溜内注满水,待鳅苗习惯以后,再灌水入地至计划深度,使鳅苗分布全池。
开始投喂熟蛋黄、鱼粉、奶粉、豆浆等精饵料,几天后用煮熟的糠效、五米粉、麦粉、菜脚叶等植物性饵料,拌合剁碎以后的鱼虾、螺蚌肉等动物性饵料进行投喂。
每天投饵3~4次,投饵量初期为泥鳅总体重的2%~5%,后期8%~10%。
经育苗地喂养l个月左右,体长达3~4厘米,体重04~05克,开始有钻泥习性的时候,即可将幼鳅放入池塘、稻田或水箱中进行成鳅饲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2010-03-29 20:21来源:未知作者:admin点击:逗3796次
一.人工催产(1)催产亲鱼选择。
待水温达22r左右时,挑选腹部膨大饱满,柔软有弹性,腹部朝上能看到卵巢的轮廓,用手抚摸腹部肋骨明显,体质健状无病无伤的雌鱼和手摸胸鳍有粗糙感的雄鱼用于催产。
(2)催产药物及使用方法。
催产剂种类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一.人工催产
(1)催产亲鱼选择。
待水温达22r左右时,挑选腹部膨大饱满,柔软有弹性,腹部朝上能看到卵巢的轮廓,用手抚摸腹部肋骨明显,体质健状无病无伤的雌鱼和手摸胸鳍有粗糙感的雄鱼用于催产。
(2)催产药物及使用方法。
催产剂种类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素释放激
素类似物A2、。
单独使用剂量为:HCG5IU/「10IU/g,LHRH H A20.01卩g/g〜
0.02 卩g/g;混合使用剂量为D0M0.003mg/〜0.005mg/g + LHR〜A20.005 卩
g/g。
雄鱼减半。
注射方法则采用一次注射,催产剂用0.9%生理盐水稀释,现配现用,
药液量按每尾0.2mL配制。
注射部位为背部肌肉,针与鱼体成45度角,进针深度0.3cm〜0.4cm,注射后将亲鱼放入网箱中。
上图-配药
上图-技术员选种鳅 戚
Mi.
二. 产卵设施的准备
产卵用40目筛网制做产卵箱,规格根据生产规模而定。
箱底平铺棕榈皮鱼巢。
将已催产的亲鱼按雌雄1 : 1.2〜1 : 1.5放入箱中。
产卵时要保持周围环境安静, 一般催产效应时间在11〜13小时,产卵可持续7〜8小时。
三. 孵化
可利用孵化缸、环道、网箱等工具孵化。
0.4立方米水体的孵化缸可放卵粒60〜 100万粒,环道每立方水体可放卵80〜100万粒,网箱充气每立方水体可放卵 20 万粒左右。
孵化时最适宜水温是 20C 〜28C,破膜时间在30〜35小时。
孵化期 间要加强管理,经常刷洗过滤筛网,防止跑苗。
根据鱼苗发育情况调整水流和充 气量,在破膜的第三天可取出鱼巢,投喂饵料,如轮虫、蛋黄等,投喂三天后即 可转入仔鱼培育阶段。
―:
71
L 迢■ 上图-技术员选种鳅
%
:
上图-技术员催产打针
I L z n IF £ t J * 二•:前 I • / 上图-家家玻璃缸展示 (二)苗种培育
用于苗种培育的池塘面积以30〜100平方米水深以40〜60cm 为宜。
池埂、池底
夯实,池底平整,最好铺垫15〜20cm的淤泥。
进排水设拦鱼密网,池中投放占总面积1/4的浮萍。
放苗前按常规清塘消毒,注水50〜60cm每平方米施有机肥0.3〜0.5kg,隔1〜2天搅动池底一次,7〜10天轮虫达高峰时投放鱼苗,每平方米放苗800〜1000尾,放养时水温差不超过2C。
在培育过程中少量勤注新水,追施发酵的鸡粪汁,培养天然饵料生物。
池中出现大型枝角类,用0.3g/立方米〜0.5g/立方米敌百虫杀灭,若天然饵料不足,可增投蛋黄、鱼粉、奶粉、豆浆等精饲料。
当鱼苗长至 2.5〜3cm时即可分塘稀养或销售。
(责任编辑:jia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