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镁中氧化镁的测量方式
氧化镁的测定中和滴定法步骤

氧化镁的测定中和滴定法步骤
精密称取供试品0.5g,精密加硫酸滴定液(0.5mol/L)30mL溶解后,加甲基橙指示液1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滴定,根据消耗的硫酸量减去混有氧化钙应消耗的硫酸量即得供试量中氧化镁消耗的硫酸量。
读出氢氧化钠滴定液使用量,计算,每1mL硫酸滴定液(0.5 mol/L)相当于20.15mg的氧化镁或28.04mg的氧化钙。
注1:“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注2:“水分测定”用烘干法,取供试品2~5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瓶中,厚度不超过5mm,疏松供试品不超过10mm,精密称取,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小时,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重量,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
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供试品中含水量(%)。
医药、食品、工业氧化镁含量2573-2012检测方法

文件编号版本/状态制定人审核人审批人制定日期1、试剂盐酸溶液:1+1;三乙醇胺溶液:1+3;氨-氯化铵缓冲溶液甲(p H≈10);硝酸银溶液:10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c(EDTA)≈0.02mol/L;铬黑T指示剂。
2、分析步骤(1)试验溶液的制备称取约5g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250ml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加入约55ml 盐酸溶液,搅拌至试样完全溶解。
盖上表面皿。
煮沸3min~5min,趁热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用热水洗涤至无氯离子(用硝酸银溶液检查)。
冷却后将滤液和洗液全部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为试验溶液A,用于氧化镁含量、氧化钙含量、铁含量及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保留滤纸和残渣用于盐酸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2)测定移取25ml试验溶液A于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移取25ml该试验溶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50ml水,用氨水溶液调节溶液至pH 7~pH 8(用pH试纸检验),加入5ml三乙醇胺溶液、10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甲和0.1g铬黑T指示剂,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
3、结果计算氧化镁含量以氧化镁(MgO)的质量分数w1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1)计算:式中:V1---滴定试验溶液所消耗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2---滴定钙所消耗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c---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m---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M---氧化镁(MgO)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40.31).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
4、方法来源方法来自HG/T 2573-2012 工业轻质氧化镁、HG/T 3928-2012 工业活性轻质氧化镁文件编号版本/状态制定人审核人审批人制定日期1、试剂盐酸溶液:1+1;三乙醇胺溶液:1+3;氨-氯化铵缓冲溶液甲(p H≈10);硝酸银溶液:10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c(EDTA)≈0.02mol/L;铬黑T指示剂。
氧化镁质量测定

氧化镁质量测定磷酸钾镁水泥具有众多的适用于一般工程项目的优点,但是其质量(凝结时间、强度等)却不太稳定,比较难把握,主要原因就是其原料之一的氧化镁的质量难以确定。
氧化镁的燃烧温度、煨烧时间对其本身的性质影响很大,由于没有相关的规范来确定氧化镁的质量指标,目前只能在试验过程中采取相对的检测手段来确定一个相对标准来控制其质量,以求达到我们所需要的结果,得到凝结时间合适,强度最优的配比。
经过反复的试验,我们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氧化镁的质量进行控制。
1.活性氧化镁的含量:磷酸钾镁水泥中参与反应的氧化镁主要是活性氧化镁,活性氧化镁的含量直接决定了反应的速度,活性含量越高,反应速度越快,如果活性太高甚至可以达到闪凝,瞬间凝结为及其坚硬的固体,无法应用。
只有活性含量适宜,才能得到凝结时间合适的浆体,这时,大部分的镁粉颗粒不参与化学反应,而是以细骨料的形式在浆体中充当骨架,为硬化后的浆体提供强度。
2.氧化镁粉的粉体颗粒级配:采用筛分法来确定其颗粒级配,将凝结时间不同的粉体分别进行筛分,确定其颗粒级配,(如果颗粒级配可以与相应凝结时间和强度的浆体相对应,并且有明显的区分度,则可以将颗粒级配作为一个评定标准,但是目前还没有做实验验证,只是猜测阶段),然后寻找对应关系和规律,以此作为质量评定的参照依据。
3.比表面积:粉体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物料所具有的总面积。
分外表面积、内表面积两类。
国标单位nV/g.理想的非孔性物料只具有外表面积,如硅酸盐水泥、一些粘土矿物粉粒等;有孔和多孔物料具有外表面积和内表面积,如石棉纤维、岩(矿)棉、硅藻土等。
测定方法有容积吸附法、重量吸附法、流动吸附法、透气法、气体附着法等。
比表面积是评价催化剂、吸附剂及其他多孔物质如石棉、矿棉、硅藻土及粘土类矿物工业利用的重要指标之一。
石棉比表面积的大小,对它的热学性质、吸附能力、化学稳定性、开棉程度等均有明显的影响。
测量:固体有一定的几何外形,借通常的仪器和计算可求得其表面积。
氢氧化镁含量测定方法

氢氧化镁含量测定方法氢氧化镁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制药、塑料、橡胶等行业。
在其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准确测定氢氧化镁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氢氧化镁含量测定方法,以供参考。
氢氧化镁含量测定方法有以下几种:1.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经典的氢氧化镁含量测定方法,主要包括硫酸滴定法和盐酸滴定法。
(1)硫酸滴定法:将氢氧化镁样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
反应结束后,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硫酸,根据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计算氢氧化镁含量。
(2)盐酸滴定法:将氢氧化镁样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
反应结束后,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盐酸,根据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计算氢氧化镁含量。
2.热量法热量法是一种基于化学反应放热的原理测定氢氧化镁含量的方法。
将氢氧化镁样品与已知浓度的盐酸反应,测定反应放出的热量。
根据放热量与氢氧化镁含量的关系,计算出样品中氢氧化镁的含量。
3.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是一种通过分析氢氧化镁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强度来确定含量的方法。
首先,将氢氧化镁样品与溴化钾混合研磨,压片。
然后,在红外光谱仪上测定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强度。
通过与标准曲线对比,计算出氢氧化镁含量。
4.X射线荧光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是一种非破坏性、快速、高灵敏度的氢氧化镁含量测定方法。
通过测定氢氧化镁样品中镁元素的特征X射线强度,结合仪器校准曲线,计算出氢氧化镁含量。
5.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是一种通过测定氢氧化镁样品中镁元素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确定含量的方法。
将氢氧化镁样品经过适当处理后,导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测定。
通过与标准溶液对比,计算出氢氧化镁含量。
总结:以上介绍了五种常见的氢氧化镁含量测定方法,包括滴定法、热量法、红外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各种方法均有其优缺点,具体选择应根据实验条件和要求来确定。
氢氧化镁的莫氏硬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氢氧化镁的莫氏硬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氢氧化镁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也被称为轻质氧化镁。
它的化学式为Mg(OH)2,由镁离子和羟根离子组成。
氢氧化镁具有白色粉末状的外观,在自然界中常以矿石形式存在。
它具有很高的吸水性,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本文将重点研究氢氧化镁的莫氏硬度,莫氏硬度是衡量物质抗压能力的一种重要指标。
通过对氢氧化镁硬度的测试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它的力学性质和应用潜力。
本文将介绍氢氧化镁的定义、性质,莫氏硬度的概念和意义,以及氢氧化镁的莫氏硬度测试方法,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氢氧化镁的莫氏硬度展开讨论,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氢氧化镁和莫氏硬度的概念进行介绍,同时说明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描述氢氧化镁的定义与性质,以及莫氏硬度的概念与意义。
进一步介绍氢氧化镁的莫氏硬度测试方法,以及相关实验结果和分析。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氢氧化镁的莫氏硬度特点,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将对氢氧化镁的莫氏硬度有更深入的了解,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氢氧化镁的莫氏硬度特性,通过深入研究氢氧化镁的定义、性质以及莫氏硬度的概念与意义,以及氢氧化镁的莫氏硬度测试方法,为读者提供全面了解氢氧化镁硬度特性的知识基础。
同时,通过对氢氧化镁的莫氏硬度进行分析和总结,展望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提升氢氧化镁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支持。
2.正文2.1 氢氧化镁的定义与性质氢氧化镁,化学式为Mg(OH)2,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常见的矿物形态为菱镁矿(brucite)。
氢氧化镁具有白色粉末状的外观,对空气和水稳定。
它是一种碱性物质,但不溶于水,可溶于酸,能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镁盐。
氧化镁检测方法

氧化镁的检测方法一、适用范围二、仪器设备1、25ml 滴定管2、5、 10ml 移液管3、150ml 锥形瓶三、药品设备:1、盐酸( 1:1)溶液2、 10%NH 4OH量取 400ml 氨水稀释至 1000ml3、氨-氯化铵缓冲( PH=10 )称取 25.7g 氯化铵,溶于水中,加36ml 浓氨水,用蒸馏水稀释至 1000ml4、铬黑 T 指示剂将 1.0g 于铬黑 T 与 100g 氯化钠混合,研细5、0.05M 乙二氨四乙酸二钠准确称取乙二氨四乙酸二钠18.612g 加热溶于水中,冷却定容至1000ml四、标定:0.05M 乙二氨四乙酸二钠:称取 1g 于 800℃下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氧化锌,称准至0.0002g。
用少量水润湿,加盐酸液(20% )至样品溶解,移入 25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取 30-35ml 加 70ml 水,用氨水溶液( 10% )中和至 PH=7-8 ,加 10ml 氨 -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 )及少许铬黑T 指示剂,用配制好的二氨四乙酸二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变为纯蓝色,同时做空白实验。
GN EDTA=(V-Vb )×0.08138 G—氧化锌的重量V —滴定 EDTA 溶液的体积Vb —空白实验EDTA 溶液的体积0.08138—与 1mlEDTA 标准溶液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氧化锌的重量五、方法:1、准确称取样品0.2-0.3g 于 100ml 容量瓶中,加 2ml1 :1 的盐酸溶解试样,若未溶解完全,再加少许盐酸,使样品完全溶解,然后定容,摇匀。
2、吸取10ml样品溶液于150ml 锥形瓶中,加水25ml3、滴加10%的氨水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一般看不到),继续滴加消失4、加入10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5、加入少许铬黑T 试剂,使溶液呈紫红色6、用0.05M 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色变为纯蓝色为终点。
7、计算;C×V ×0.02431×100%Mg= ————————————WW—样品重量(一般 ug% ≥50-58% )。
氧化钙、氧化镁的测定

(一)直接EDTA容量法1.方法提要:于分离硅酸的溶液中,用三乙醇胺掩蔽铁、铝等元素,用氰化钾掩蔽镍、铜等元素,调节ph≥12,加入K-B指示剂,以EDTA滴定,由紫红到蓝色,计算钙含量;对于镁的滴定,是在另一份溶液中,调节PH=10,如上述用掩蔽剂消除干扰元素影响,加入K-B指示剂,用EDTA滴定,计算钙、镁含量。
以差减法求得镁含量。
滴定终点不是纯蓝色,因为铁含量高,铁与氰化物形成铁氰化物,使溶液呈现黄褐色,所以终点应是由棕色转变为青绿色。
本法可测定0.5%以上钙、镁。
2.主要试剂;①、氢氧化钠溶液,15%②、三乙醇胺溶液,1:2③、K-B混合指示剂,(1:1.3)水溶液,放置不能过久。
④、标准EDTA溶液,0.005M,(0.2%)⑤、标准氧化钙溶液,1ml含0.5㎎CaO,配置法及其标定发见硅酸盐岩石分析(常量法)(116页)⑥、氢氧化铵——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配置法及其标定发见硅酸盐岩石分析(常量法)⑦、氰化钾溶液,20%⑧、甲基红指示剂,0.1%⑨、硫酸镁溶液,1ml含1㎎MgO3.分析手续分别吸取已分离硅酸的溶液10ml于150毫升烧杯中。
(1)钙的测定;取其一份溶液,用水稀释至40毫升左右,加三乙醇胺5毫升,氢氧化钠3毫升,边加边搅,再滴加甲基红1滴及氰化钾溶液3滴,搅匀后,加入酸性铬蓝K-萘酚绿B混合指示剂2滴,以标准EDTA滴定至蓝绿色。
(2)钙、镁含量的测定;取另一份溶液,以水稀释至40毫升左右,加入三乙醇胺5毫升及缓冲溶液10毫升,氰化钾溶液5滴,搅匀,加入酸性铬蓝K-萘酚绿B 指示剂3滴,用标准EDTA溶液滴至蓝绿色,即为终点。
计算法见硅酸盐岩石分析(常量法)(116页)4.注意事项;1.钙、镁测定均使用了剧毒试剂氰化钾,分析者在进行操作时,必须注意安全,严防中毒。
(处理废液见481页)2.如果样品钙,镁含量很低在滴定接近终点时,可以加入2毫克镁盐,使终点清晰好看。
氢氧化镁 标准

氢氧化镁标准标准号:WS-10001-(HD-0539)-2002药品名称氢氧化镁药品英文名Magnesium Hydroxide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Mg(OH)2不得少于95.0%。
【性状】本品为白色粉末。
本品在水中不溶,在稀酸中溶解。
【鉴别】取本品0.1g,加3mol/L的盐酸液2ml,溶解后,显镁盐的鉴别反应(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III)。
【检查】可溶性盐取本品2.0g,加水100ml,煮沸5分钟,趁热滤过,放冷,滤液用水稀释至100ml,量取溶液50ml,以甲基红为指示剂,用硫酸滴定液(0.1mol/L)滴定,消耗硫酸滴定液(0.1mol/L)不得过2.0ml;量取溶液25ml,蒸干后在105℃干燥3小时,遗留残渣不得过10mg。
钙(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经300℃干燥至3小时的碳酸钙249.7mg,置1000ml量瓶中,加少量盐酸溶解,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 5.0ml、10.0ml、15.0ml,分别置100ml量瓶中,加镧溶液(取氧化镧58.65g,加水40ml,边搅拌边加入盐酸250ml,溶解后加水至1000ml,摇匀)20ml,加盐酸液(l→10)40ml,加水至刻度,摇匀(每1ml中分别含钙5.0μg、10.0μg和15.0μg)。
(2)空白溶液的制备取上述镧溶液4ml和盐酸液10ml,置2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 2.0g,加盐酸液(l→10)30ml,搅拌,溶解(必要时加热),转移至200ml量瓶中,加镧溶液4ml,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测定法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IV D)测定;用钙-空心阴极灯;氧化亚氮-乙炔火焰,以空白溶液为空白;在422.7nm的波长处测定,含钙不得过1.5%。
碳酸盐取本品0.10g,加水5ml,煮沸,放冷,加6mol/L盐酸溶液5ml,不能有明显泡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氢氧化镁中氧化镁的测量方式
在氢氧化镁含量要求测定氧化镁,氧化镁测定方法是:用少量三乙醇胺掩蔽三价铁,三价铝和等离子体两个锰的价态,在pH值为10,用铬黑T为指示剂,体重的两个标准滴定溶液与EDTA二钠滴定法测定钙和镁,钙是从内容中减去,计算氢氧化镁内容。
然而,其结果的准确性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有时误差较大。
1,在不同的季节掌握环境温度。
测试环境温度对测试数据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冬季的差异,要严格控制室内温度,以免影响溶液浓度、滴定反应速度。
2,滴定终点的测定是准确的。
在滴定的滴定终点附近的速度必须缓慢,仔细观察变化的指示剂的颜色,以确保滴定的终点是准确的。
3,标准溶液浓度的定时校准。
严格用氧化锌基准标定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减少误差。
该溶液的浓度的浓度为4,标准溶液的配制EDTA应尽可能化工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