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岩土工程学概论PPT课件( 61页)
合集下载
环境学概论土壤环境PPT课件

土壤污染的间接有害性 • 次生污染源 • 影响作物品质
第四章 土壤环境
3
第3页/共70页
影响土壤污染程度的因素 污染物的数量 强度 土壤自身的净化能力
土壤净化: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
转化,而使土壤污染的浓度降低而消失的过程。
第四章 土壤环境
4
第4页/共70页
为什么土壤具有净化功能?
湘潭锰矿
距离 沟边 50m 150m 250m 对照区
Cd 6.25 5.0 1.38 1.13 0.31 Mn 14100 5119 1549 1549 309
14
第14页/共70页
大气污染型
➢ 污染来源:被污染的大气,污染物通过降 水或沉降落入土壤表层
➢ 污染分布特点:以大气污染源为中心呈环 状或带状分布,长轴沿主风向伸长。
大气污染型
农业污染型
生物污染型
固体废弃物污染型
第四章 土壤环境
11
第11页/共70页
水体污染型
污染来源:污水灌溉或受污染水淹没 污染分布特点:沿河流或灌溉干支渠成枝形片状分布
沈阳张士灌区用污水灌溉20多年后,污染耕地 2500多公顷,造成了严重的镉污染,稻田含镉 5~7mg/kg。
第四章 土壤环境
➢ 均值-标准差法 ➢ 差异检验法 ➢ 富集系数法 ➢ 相关分析法
第四章 土壤环境
21
第21页/共70页
二、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污染特征
1、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一般不易随水移动, 不能为微生物分解,而在土壤中累积。
2、具有表聚现象。
3、植物对各种重金属的需求有很大差别:
有些重金属是植物生长发育中并不需要的,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明显等;
➢ 有机-无机胶体的吸附作用 重金属被土壤胶体的吸附固定可分为两种 方式:如金属元素被吸附在胶体表面的交 换点上,则较易被释放;如保持在胶体矿 物的晶格中,则很难释放,不利于金属元 素的迁移。
第四章 土壤环境
3
第3页/共70页
影响土壤污染程度的因素 污染物的数量 强度 土壤自身的净化能力
土壤净化: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
转化,而使土壤污染的浓度降低而消失的过程。
第四章 土壤环境
4
第4页/共70页
为什么土壤具有净化功能?
湘潭锰矿
距离 沟边 50m 150m 250m 对照区
Cd 6.25 5.0 1.38 1.13 0.31 Mn 14100 5119 1549 1549 309
14
第14页/共70页
大气污染型
➢ 污染来源:被污染的大气,污染物通过降 水或沉降落入土壤表层
➢ 污染分布特点:以大气污染源为中心呈环 状或带状分布,长轴沿主风向伸长。
大气污染型
农业污染型
生物污染型
固体废弃物污染型
第四章 土壤环境
11
第11页/共70页
水体污染型
污染来源:污水灌溉或受污染水淹没 污染分布特点:沿河流或灌溉干支渠成枝形片状分布
沈阳张士灌区用污水灌溉20多年后,污染耕地 2500多公顷,造成了严重的镉污染,稻田含镉 5~7mg/kg。
第四章 土壤环境
➢ 均值-标准差法 ➢ 差异检验法 ➢ 富集系数法 ➢ 相关分析法
第四章 土壤环境
21
第21页/共70页
二、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污染特征
1、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一般不易随水移动, 不能为微生物分解,而在土壤中累积。
2、具有表聚现象。
3、植物对各种重金属的需求有很大差别:
有些重金属是植物生长发育中并不需要的,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明显等;
➢ 有机-无机胶体的吸附作用 重金属被土壤胶体的吸附固定可分为两种 方式:如金属元素被吸附在胶体表面的交 换点上,则较易被释放;如保持在胶体矿 物的晶格中,则很难释放,不利于金属元 素的迁移。
环境岩土工程课件

城市环境岩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 地质条件、环境保护、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等多土工程实践需要运用 多种技术和方法,包括岩土工程 勘察、设计、施工、监测和环境
评估等。
农业环境岩土工程
农业环境岩土工程主要涉及土 地整治、土壤改良、农田水利 工程等方面。
农业环境岩土工程的目标是提 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 全,同时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 环境。
力、压力和阻力的影响,其流动规律可以用地下水动力学原理来描述。
02
地下水储存
地下水储存是指地下水在土壤和岩石中的储存状态和数量。地下水储存
的变化受到气候、地质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03
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地下水体,导致地下水质恶
化。地下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需要采取有效的
02 环境岩土工程的基本原理
土壤力学原理
土壤应力
土壤应力是土壤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的内部应力,包括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土壤应力是土壤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对 于研究土壤稳定性、变形和破坏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压缩
土壤压缩是指土壤在压力作用下体积减小的现象。土壤压缩是土壤力学中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 定性。
对污染的地下水进行处理和净 化,使其达到使用标准,实现
地下水的资源化利用。
土壤污染治理设计
土壤污染调查
对污染的土壤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 污染的范围和程度。
土壤修复技术选择
根据土壤污染的类型和程度,选择合 适的修复技术,如物理修复、化学修 复、生物修复等。
土壤修复工程实施
按照修复技术要求,实施土壤修复工 程,使土壤达到安全利用的标准。
建立边坡监测系统,实时监测 边坡的位移、沉降和应力变化 ,及时预警和采取应对措施。
环境岩土工程学课件-特殊地区条件下的环境问题

(2)部分拆除法與適當加固法(已修建築物)
當位於地裂縫上的建築物多年遭受破裂已成為地裂危房,不處理加固 不能繼續使用時,根據地裂縫穿過建築物不同部位,分為以下幾種方案 進行加固處理:
4.3特殊地區條件下的環境問題 6.在地裂區建築時的特殊工程措施
4.3.1地裂區
(2)部分拆除法與適當加固法
1)在地裂走向與建築物長軸接近正交時
(11)岩溶地區地下水的污染
地下水的污染源
來自岩溶類型及工程活動等的化學污染(有害、毒)、物理污染(有 色、味、放射性混濁)生物污染(疾病傳染媒介);
它的流動影響生活、生產用水,應堵截其向深部、周圍的通道。
4.3特殊地區條件下的環境問題
4.3.2岩溶區
10.基礎措施和結構措施
為了確保岩溶地區建築物的安全,應該綜合考慮採取基礎和結構措施。 如:
4.3特殊地區條件下的環境問題 5.在進行地裂縫勘察時注意的問題
4.3.1地裂區
專案
脈衝/2min
表4.5
Bq/L
(4)注意地裂的地球化學特徵
土中 空氣中
160-271 / 98-229
10
17.9-35.1 / 11.0-25.7
1.1
1)一般N2、Ne(氖)、Ar(氬)、He(氦)的含量在地裂帶和非地 裂帶及空氣中十分接近,CH4(甲烷)的含量極少;
如在中間直穿,挑梁措施要拖起邊建築,難度較大,只有易地重建。
4.3特殊地區條件下的環境問題
4.3.1地裂區
6.在地裂區建築時的特殊工程措施
(3)斷裂置換法
在斷裂上建築物近旁用人工方法設置一條新的斷裂,使斷裂沿人工
斷裂活化,使原斷裂老化(基於費馬原理,即能量最小原理)。
环境岩土工程学课件-固废环境问题

(1)防止降雨,地表徑流和地下水侵入填埋場;
(2)封堵場內淋濾液的擴散和污染水源;
(3)排出場內淋濾液和有害氣體,不使其阻塞或無序遷移;
(4)治理淋濾液與廢氣,即對其作無害化處理,做到達標排放或實 現資源化的利用。
7.2 垃圾處置問題
7.2.5填埋法的設計
4.填埋場的類型 一般有山谷型(利用山谷),平原型(利用天然坑底或人工挖坑), 堆填型(利用海邊灘塗) 5.填埋場的組成系統 (1)固體廢棄物的垃圾堆積層 固體廢棄物的垃圾堆積層是填埋場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們通常由幾 個分層組成,每個分層則由垃圾和薄層粘土組成。垃圾層厚3~10m, 粘土層厚約0.1~0.2m。 在垃圾堆放中,為能有效地彙集和排放廢棄物中的淋濾液,需要設 計若干淋濾液排放層,材料為砂或碎石,厚度為3~5m。淋濾液排放層 之間互相連通,彙集到淋濾液收集排放系統中。
7.2 垃圾處置問題
7.2.4 垃圾填埋處理的方法
2.焚燒法
在一些土地資源稀少且經濟實力較強的國家(如日本,瑞士,新加 坡等國),焚燒法也是垃圾處理的主要方法。
缺點:
✓ 這種方法要求垃圾的熱值應達到800大卡。
因垃圾成分複雜,往往不易達到,我國垃圾成分混雜,只有300~ 400大卡。
✓ 處理能力有限。日本三菱重工機器設備的焚燒爐,每日每臺可焚燒 垃圾150噸,扣除機器的日常檢修時間,年平均日處理垃圾僅100噸左右。
7.2 垃圾處置問題
7.2.4 垃圾填埋處理的方法
7.2.5填埋法的設計 1.填埋場的選址 (1)應距垃圾源適當; 距公共場所或人蓄供水點800米以外,遠離古跡,景觀,學校和醫院。 (2)運輸方便; (3)儘量有足夠的空間和使用年限; (4)有一定厚度的弱滲性或堅硬的岩土層; 滲透係數最好達到10-8cm/s以下。 (5)避開斷層帶,活動或崩岩等危險地帶; (6)避開地下水、地面水豐富地區或與其有直接相聯的補給區; (7)避開雨量多,洪水氾濫和排水條件不良的地方。
环境岩土工程学课件东南大学潘华良环境岩土工程学概论7放射性有

第7章 放射性有害废物的处置
世界各国对高放废物处置问题提出了许 多方案,如太空处置、海洋处置、海岛 处置、冰层处置及深地质处置等等。通 过各种方案的比较,最终对深地质处置 的安全性和现实性达成了共识。
1990年12月在伦敦召开的消除核工业废 料国际会议上公布的数字表明,近40年 来,美、英两国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北部 的50多个“墓地”,大约投弃过46×1015
级别
Ⅰ Ⅱ
级别
Ⅰ Ⅱ Ⅲ
气载放射性废物的分类
名称
低放 中放
放射性核素浓度 C (Bq·m-3)
C≤4×107 C>4×107
放射性废水(废液)的分类
名称
低放 中放 高放
放射性核素浓度 C (Bq·L-3)
C≤4×106 4×106≤C≤4×1010
C>4×1010
7.2放射性废物的特点
含核素的衰变及随之产生的电离辐射, 其辐射强度(活度)只能随时间的推移按指 数规律逐渐衰减(半衰期),任何物理、化 学、生物处理方法或环境过程都不能予 以消除。
放射性废物中同时也含有多种非放射性 污染物质。
❖放射性核素与其稳定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基本 相同,因此,去除废物中稳定性元素的常规 处理方法亦可用于去除放射性同位素
高放射性废物中常含有各种用途广泛的 裂变产物同位素,如加以浓集回收,既 可降低废物的活度水平,又可用以制造 辐射源。
7.3放射性废物管理的原则
贝克放射性废料。虽然这些废料是容器 盛装投弃的,但其渗沥性在短期内是很 难确定的。
1.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定义
放射性固体废物是指任何含有放射性核 素或被其玷污,其比活度超过国家规定 限值的废物。
根据放射性废物分类标准,固体废物中 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q·kg-1的为放 射性固体废物。
世界各国对高放废物处置问题提出了许 多方案,如太空处置、海洋处置、海岛 处置、冰层处置及深地质处置等等。通 过各种方案的比较,最终对深地质处置 的安全性和现实性达成了共识。
1990年12月在伦敦召开的消除核工业废 料国际会议上公布的数字表明,近40年 来,美、英两国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北部 的50多个“墓地”,大约投弃过46×1015
级别
Ⅰ Ⅱ
级别
Ⅰ Ⅱ Ⅲ
气载放射性废物的分类
名称
低放 中放
放射性核素浓度 C (Bq·m-3)
C≤4×107 C>4×107
放射性废水(废液)的分类
名称
低放 中放 高放
放射性核素浓度 C (Bq·L-3)
C≤4×106 4×106≤C≤4×1010
C>4×1010
7.2放射性废物的特点
含核素的衰变及随之产生的电离辐射, 其辐射强度(活度)只能随时间的推移按指 数规律逐渐衰减(半衰期),任何物理、化 学、生物处理方法或环境过程都不能予 以消除。
放射性废物中同时也含有多种非放射性 污染物质。
❖放射性核素与其稳定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基本 相同,因此,去除废物中稳定性元素的常规 处理方法亦可用于去除放射性同位素
高放射性废物中常含有各种用途广泛的 裂变产物同位素,如加以浓集回收,既 可降低废物的活度水平,又可用以制造 辐射源。
7.3放射性废物管理的原则
贝克放射性废料。虽然这些废料是容器 盛装投弃的,但其渗沥性在短期内是很 难确定的。
1.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定义
放射性固体废物是指任何含有放射性核 素或被其玷污,其比活度超过国家规定 限值的废物。
根据放射性废物分类标准,固体废物中 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q·kg-1的为放 射性固体废物。
《岩土工程概论》PPT课件

岩土工程概论
建筑精选课件
1
岩土工程概论
一、什么是土木工程 二、土木工程与岩土工程是源与流的关系 三、什么是岩土工程 四、如何更好的进行学习与研究 五、工程实践介绍(基坑监测)
建筑精选课件
2
一、什么是土木工程
1、土木工程的定义
土木工程是指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知识,力学、材 料等技术科学知识以及工程技术来规划、设计、修建各种建筑物和构 筑物的一门学科。
C、土地房产:土地估价师、资产估价师、房地产估价师、 咨询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物业注册管理师、 室内建筑师
D、配套工程:土木工程师(岩土,港口与航道,水利水电) 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供配电) 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给排水、动力) 化工工程师
建筑精选课件
24
二、土木工程和岩土工程 是源和流的关系
工学08
力学0801 建筑学0813 土木工程0814
建筑精选课件
21
一、什么是土木工程
4、与土木相关的学科
工学08
水利工程0815 测绘科学与技术0816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 矿业工程081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0820 交通运输工程0823 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
建筑精选课件
22
一、什么是土木工程
土工数值分析与计算(计算土力学)
有限元 (ANSYS, ADINA ,ABAQUS,FLAC,MARC,PLAXIS)
边界元
离散元
建筑精选课件
无穷元
40
三、什么是岩土工程
• 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
土木工程
岩土工程
结构工程
市政工程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建筑精选课件
1
岩土工程概论
一、什么是土木工程 二、土木工程与岩土工程是源与流的关系 三、什么是岩土工程 四、如何更好的进行学习与研究 五、工程实践介绍(基坑监测)
建筑精选课件
2
一、什么是土木工程
1、土木工程的定义
土木工程是指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知识,力学、材 料等技术科学知识以及工程技术来规划、设计、修建各种建筑物和构 筑物的一门学科。
C、土地房产:土地估价师、资产估价师、房地产估价师、 咨询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物业注册管理师、 室内建筑师
D、配套工程:土木工程师(岩土,港口与航道,水利水电) 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供配电) 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给排水、动力) 化工工程师
建筑精选课件
24
二、土木工程和岩土工程 是源和流的关系
工学08
力学0801 建筑学0813 土木工程0814
建筑精选课件
21
一、什么是土木工程
4、与土木相关的学科
工学08
水利工程0815 测绘科学与技术0816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 矿业工程081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0820 交通运输工程0823 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
建筑精选课件
22
一、什么是土木工程
土工数值分析与计算(计算土力学)
有限元 (ANSYS, ADINA ,ABAQUS,FLAC,MARC,PLAXIS)
边界元
离散元
建筑精选课件
无穷元
40
三、什么是岩土工程
• 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
土木工程
岩土工程
结构工程
市政工程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环境岩土工程-PPT课件

行业PPT模板:1ppt/hangye/ PPT素材下载:1ppt/sucai/ PPT图表下载:1ppt/tubiao/ PPT教程: 1ppt/powerpoint/ Excel教程:1ppt/excel/ PPT课件下载:1ppt/kejian/
试卷下载:1ppt/shiti/
环境岩土工程
纳滤膜分离技术在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
CcFNNl aeH 24 N
2.纳滤膜分离技术用于滤液处理中的研究过程
2.1以纳滤为主的处理工艺
压力为2MPa,错流过速3m/s,给料流量1400L/h T=25度,除COD效 果明显(化学耗氧量)为下表:
CcFNNl aeH 24 N
纳滤膜分离技术能够有效地处理渗滤液,其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控 膜结垢现象因为膜结垢的物质膜结垢和截留机理可由表面效应来解释
PPT模板下载:1ppt/moban/ 节日PPT模板:1ppt/jieri/ PPT背景图片:1ppt/beijing/ 优秀PPT下载:1ppt/xiazai/ Word教程: 1ppt/word/ 资料下载:1ppt/ziliao/ 范文下载:1ppt/fanwen/ 教案下载:1ppt/jiaoan/
目前主要的处理技术为
1.回灌法 2.物化法 3.生物处理法
1.什么是回灌法? 答:是未经任何处理的垃圾渗滤液直接循环喷到垃圾填埋层上,通过 控制回灌次数,水为负压,有机负荷载等参数达到净化渗滤液的目的 。但是这是一种非彻底的处理方法,能力有限,操作环境差,不适于 年降水量大的南方仍需要采用好氧生化及物化等后续处理才能像环 境排放。 2.什么是物化法? 答:包括吸附法、混凝法、膜分离法。吸附法采用多孔的固体吸附 体已采用多孔的固体吸附体利用固-液相界面上的物质传递时废水中 的有机物固化。但是其成本高不适于大水量垃圾渗透滤液的处理。 3.什么是生物处理法? 答:通过生物进行处理但是厌氧生物处理口,好氧生物处理两者相 结合但实际运行中生物菌无法适应垃圾渗滤液水量,水质COD剧烈 的变化
环境岩土工程学课件-东南大学-潘华良环境岩土工程学概论-5城市固体废物的传统处置方法

发,推动技术创新。
推动废物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积极推广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如废塑料再生、废电池回收 等,将废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 源。
鼓励企业开展废物资源化利用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 境污染。
加强政策引导,制定相关政策 鼓励废物资源化利用,推动废 物处置向资源化方向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城市固体废物处置挑战
固化/稳定化法
总结词
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废物中的有害物质固定或转化成稳定的状态,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详细描述
固化/稳定化法适用于处理危险废物或放射性废物等有害物质。通过将有害物质包裹在固化材料中,可 以减少有害物质的迁移和扩散,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固化/稳定化法处理成本较高,且对废物有 一定的选择性。
热解法
总结词
在无氧或少量氧的条件下,利用高温使废物中的有机物质进 行热分解,生成气体、液体和固体产物。
详细描述
热解法能够使废物中的有机物质得到充分利用,生成有价值 的产品,如燃料油、炭黑等。热解过程在密闭的设备中进行 ,可以减少二次污染。但热解法需要较高的投资和较高的操 作温度,同时对废物有一定的选择性。
脱墨处理
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将废纸上 的油墨去除,提高再生纸的质
量。
废金属资源化利用
废金属资源化利用
将废金属通过熔炼、电解等方法提取 出来,再制成新的金属制品。
火法冶炼
将废金属在高温下与氧或氯等氧化剂 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或氯化物,再 还原成金属。
电解冶炼
利用电解原理将废金属从其盐类中提 取出来,再制成新的金属。
环境岩土工程学课件-东 南大学-潘华良
目录
• 环境岩土工程学概述 • 城市固体废物的传统处置方法 • 城市固体废物处置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城市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 未来展望
推动废物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积极推广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如废塑料再生、废电池回收 等,将废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 源。
鼓励企业开展废物资源化利用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 境污染。
加强政策引导,制定相关政策 鼓励废物资源化利用,推动废 物处置向资源化方向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城市固体废物处置挑战
固化/稳定化法
总结词
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废物中的有害物质固定或转化成稳定的状态,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详细描述
固化/稳定化法适用于处理危险废物或放射性废物等有害物质。通过将有害物质包裹在固化材料中,可 以减少有害物质的迁移和扩散,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固化/稳定化法处理成本较高,且对废物有 一定的选择性。
热解法
总结词
在无氧或少量氧的条件下,利用高温使废物中的有机物质进 行热分解,生成气体、液体和固体产物。
详细描述
热解法能够使废物中的有机物质得到充分利用,生成有价值 的产品,如燃料油、炭黑等。热解过程在密闭的设备中进行 ,可以减少二次污染。但热解法需要较高的投资和较高的操 作温度,同时对废物有一定的选择性。
脱墨处理
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将废纸上 的油墨去除,提高再生纸的质
量。
废金属资源化利用
废金属资源化利用
将废金属通过熔炼、电解等方法提取 出来,再制成新的金属制品。
火法冶炼
将废金属在高温下与氧或氯等氧化剂 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或氯化物,再 还原成金属。
电解冶炼
利用电解原理将废金属从其盐类中提 取出来,再制成新的金属。
环境岩土工程学课件-东 南大学-潘华良
目录
• 环境岩土工程学概述 • 城市固体废物的传统处置方法 • 城市固体废物处置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城市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 未来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级
2.围 护 墙 最 大 水 平 位 移 0.3% H
水管、对沉降敏感的大型构筑物、建
3.Ks≥ 2.0
筑物
1.地 面 最 大 沉 降 量 0.5% H
二级
2.围 护 墙 最 大 水 平 位 移 0.7% H
3.Ks≥ 1.5
离基坑周围丑范围内没有较重要支线 管道和建筑物、地下设施
1.地 面最 大 沉 降 量 1% H
施。
6.减少沉降的措施
(1)采取刚度较大的地下连续结构; (2)分层分段开挖,并设置支撑; (3)基底土加固; (4)坑外注浆加固;
弹性区的应力变化
r
R
2
t
R
2
R--塑性区半径;
cu--土的不排水强度; ρ--离桩心距离;
塑性区边界上径向位移、塑性 区半径及桩土界面的挤压力
1
up E RCu
R r
E
21 Cu
Pu--桩土界面径向挤压应力; cu--土的不排水强度; up--塑性区边界上的径向位移; E--土的弹性模量;
三级
2.围 护 墙 最 大 水 平 位 移 0.7% H
3.Ks≥ 1.2
离基坑周围 mm 范围内没有需保护的 建筑设施和构筑物,地下管线
注 : H 为 基 坑 挖 深 , Ks 为 基 底 隆 起 安 全 系 数 , 按 圆 弧 滑 动 公 式 算 出 (c, φ 取 峰 值 的 70% )。
3.地铁车站深大基坑的施工技 术要求
μ--土的泊松比。
Pu Cu
ln21ECu
1
2.强扰动区的范围
当土体确定后,土的力学指标E、μ、c、φ不变, 塑性区半径与小孔直径呈线性关系。
8.1.3沉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噪音的影响。
打桩时柴油锤产生的噪音可高达120dB以上,一根 长桩至少要锤击几百次乃至几千次。这对附近的学 校、医院、居民、机关等都具有一定的干扰作用, 打桩产生的噪音影响人们学习、工作和休息。
8.2.1深、大基坑工程及其环境 土工问题
地表沉降与土层位移
(1)墙体弹性变位; (2)基坑卸载回弹、塑性隆起、降水不当引起的管涌、
翻砂; (3)墙外土层固结沉降; (4)井点或深井降水带走土砂(也是一种地层损失); (5)墙段接头处土砂漏失; (6)槽壁开挖,地层向槽内变形。
基坑变形控制环保等级标准
(3)挤土效应的影响。
桩打入地下时,桩身将置换同体积的土。因 此在打桩区内和打桩区外一定范围内的地面, 会发生坚向和水平向的位移。
大量土体的移动常导致邻近的建筑物发生裂 缝、道路路面损坏、水管爆裂、煤气泄漏: 边坡失稳等等一系列事故。
上海外白渡桥立剖面图
按桩的挤土效应,桩可分为:
排挤土桩
如混凝土预制桩、木桩等;排土的体积与桩的外包 体积相等;
非排挤土桩
排挤土的体积为零。如钻孔灌注桩、挖孔桩等;
低排挤土桩
排挤土的体积小于桩的外包体积,如开口的钢管桩, 工字钢桩等。
Y型沉管灌注桩
减少挤土影响的措施:
(1)预钻孔取土打桩。
先在打桩的位置上用螺旋钻钻成一直径不大于桩径 2/3、深度不大于桩长2/3的孔,然后在孔位上打 桩;
(2)振动的影响。
打桩时会产生一定的振动波向四周扩散。振动对人 来说,较长时间处在一个周期性微振动作用下,会 感到难受。特别是住在木结构房屋内的居民,地板、 家具都会不停地摇晃,对年老有病的人影响尤大。
在通常情况下,振动对建筑物不会造成破坏性的影 响。点振源,迅速衰减,精密机床、仪器仪表的正常 操作有影响
第8章 人类工程活动造成的 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解决工程与环境之间的矛盾的几点原则: (1)环境补偿的原则 (2)工程避让的原则 (3)环境治理的原则
8.1打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预制桩及沉管灌注桩等挤土桩,在沉桩 过程中,桩周地表土体隆起,桩周土体 受到强烈挤压扰动,土体结构被破坏。
探讨受打桩扰动后桩周土的工程特性, 对合理进行桩基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1)撑后挖,留土堤; (2)对支撑施加设计轴力(30%~70%)的预
应力;
(3)每步开挖及支撑的时限tr≤24h; (4)坑内井点降水以固结土体、改善土性,
减少土的流变发展。
5.变形监控
(1)施工工况实施情况跟踪观察; (2)日夜不中断的现场监测与险情及时预测
和预报; (3)定量反馈分析,信息化设计施工; (4)及时修改、调整施工工艺参数; (5)及时提出、检验、改进设计施工技术措
(2)设置防挤孔。
在打桩区内或在打桩区外,打设若干个出土的孔。 出土孔的数量可按挤土平衡的原理估算;
(3)合理安排打桩顺序和方向。
对着建筑物打桩比背着建筑物打桩的挤土效应要不 利得多;
(4)控制打桩速率。
打桩速度越快,挤土效应越显著;
(5)设置排水措施。
促使由打桩挤压引起的超孔隙水应力消散;
(6)其他。
如设置防振沟等等。
加强监测。
8.2基坑开挖造成地面移动或失稳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的基坑面积越 来越大,深度也越来越深。
开挖基坑,大量卸荷,由于应力释放,即使有 刚度很大的支护体系,坑周土体仍难于避免会 发生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再由于地下 水的渗流,基坑施工期长,坑周土体移动对建 筑物、道路交通、供水供气管线、通讯等造成 很大的威胁。
8.1.1桩挤土效应的理论分析
1.小孔扩张理论
塑性区的应力变化
对饱和软土,其塑性区任一点的应力两 个方向(径向 r 、切向 t )上的总应力增量:
r Cu2lnR1 t Cu2lnR1
R--塑性区半径;
cu--土的不排水强度; ρ--离桩心距离;
保护等级
地面最大降量及围护结构不平位 移控制要求
环保保护要求
1.地 面 最 大 沉 降 量 0.1% H
基坑周围 10m 范围内设有地铁、共同
特级
2.围 护 墙 最 大 水 平 位 移 0.14% H
沟、煤气管、大型压力总水管等重要
3.Ks≥ 2.2 l.地 面 最 大 沉 降 量 0.2% H
建筑及设施、必须确保安全。 离 基 坑 周 围 "范 围 内 没 有重 要 的 干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