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件—城里来了大恐龙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城里来了大恐龙》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知故事中的角色特征。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城里来了大恐龙》2. 恐龙玩具若干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三、活动过程1. 引入话题: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图片,引发幼儿对恐龙的好奇心,引导幼儿积极发言。
2. 教师讲述故事:城里来了大恐龙,恐龙在城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们既害怕又好奇。
恐龙在城里逛了一圈后,感受到了人们对它的敌意,决定离开城市。
在城市郊外,恐龙遇到了一群小朋友,小朋友们的热情友好让恐龙感到温暖。
恐龙决定留在郊外,与小朋友们一起生活。
3. 分组讨论:请幼儿分成小组,讨论故事中恐龙的心情变化以及原因,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4. 创意绘画:请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心中的恐龙,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活动总结1. 回顾故事内容,让幼儿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巩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2. 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绘画的恐龙,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故事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创意绘画。
3. 但在故事讲述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恐龙的心情变化表达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幼儿情感教育的引导。
4.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六、活动目标1. 加深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2. 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包容和理解他人,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
七、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城里来了大恐龙》2. 角色头饰:恐龙、小朋友等3. 表演道具:房屋、树木等八、活动过程1. 复习故事:通过课件回顾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讲述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巩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2. 角色分配: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分配角色头饰和表演道具。
3. 角色扮演: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大班语言:城里来了大恐龙(精选2篇)

大班语言:城里来了大恐龙(精选2篇)大班语言:城里来了大恐龙篇1活动目标:1、了解故事,理解故事中恐龙的形象特点。
2、尝试完整的语言表述恐龙进城遇到的事以及带来的不同感受,愿意用自己的特点做一些受人欢迎的事。
3、体验恐龙好奇的心情及其乐意为别人做些事情的美好愿望。
活动准备:1、恐龙图片、绘本大图、场景图;2、丰富有关恐龙方面的知识。
活动过程:一、声音导入,引出兴趣t:小朋友,你们猜谁来了?(s:大象 t:有可能哟 s:长颈鹿t:恩,听起来也有点像呢……t:你的小耳朵可真灵呀、你听的比老师还仔细呢、你听到了别人没听到的真棒!)s:恐龙t:你们心目中的恐龙是什么样的呢?它生活在哪里?t:你们瞧谁来啦?(出示动态恐龙ppt)t:大恐龙来到城里啦!它在城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现在就请五个小朋友为一组,到后面阅读,等下要分别请各组的小朋友来说说你们图上的恐龙在城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好,现在开始吧!二、自主阅读、理解故事前三段1、图片一:t:现在我请红手环的小朋友来说说,你们图上的恐龙在城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汽车都堵住了?t:原来大恐龙的身体实在太大,交通都堵塞了,汽车都排起了长队,响起了喇叭。
t:这时候大恐龙离开了马路又来了哪里呢?我请黄手环的小朋友来说说你们图上的恐龙来到了哪里?发生了什么事?你从哪里看出来?t:这次是因为大恐龙的身体太重了,铁路被踩得吱里吱里的响,火车也被震得跳起了舞。
t:那你们想知道蓝手环小朋友图片上的恐龙在城里会发生什么事吗?t:大恐龙怎么把人家的房顶给掀了?t:这次是因为大恐龙闻到人家厨房飘出的阵阵香味,所以才忍不住把头伸了进去,哪知道它的脖子太长啦,把人家的房顶给掀了。
t:大恐龙在这个城里受欢迎吗?大家为什么不喜欢他?(给城里人带去了危险。
)t:这时候大恐龙心理会怎么样?t:请你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帮帮这座城里的人、帮帮这条大恐龙吧。
看谁想的办法又多又好。
三、老师引导、理解故事后两段t:看,图片上的小男孩想了什么好办法?大恐龙变成了什么?大家现在喜欢它吗?这时候大恐龙的心理会变得怎么样?四、完整欣赏t:现在我们一起完整的欣赏《城里来了大恐龙》这个绘本故事吧!五、创编故事t:大恐龙为城里人做了立交桥后可开心啦,它还想做许多有意义的事情,小朋友可以找一找你们喜欢的场景和同伴们一起贴一贴、讲一讲吧!大班语言:城里来了大恐龙篇2教学目标1、感受故事所表现的诙谐情趣。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城里来了大恐龙 (精编版)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城里来了大恐龙教学目标1.感受故事所表现的诙谐情趣。
2.理解故事中恐龙角色的形象特点。
引导策略一、用设疑的方法引出课题根据故事名称《城里来了大恐龙》,猜测可能发生的故事。
二、结合挂图讲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一)出示挂图一,教师讲述故事前半部分至城里的人感到大恐龙给他们带来了危险,并就故事内容提问:故事里的大恐龙来到了城里的哪些地方,发生了什么麻烦事?为什么?(二)帮助幼儿理解恐龙的原形与角色形象的匹配。
身体太大、太重、脖子太长,以至于造成了交通赌赛、火车震动、房顶掀翻;;;;同时注意让幼儿感受故事中诙谐的语言。
注意引导幼儿回答问题的顺序性)(三)结合挂图二,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至结束。
1.提问:发生了这些麻烦事后,大恐龙心里是怎么想的?2.大恐龙为城市做了什么好事?大恐龙心里又是怎么想的?人们是怎么看待来到城里的大恐龙的?三、使用《小朋友的书动物王国》第1-4页城里来了大恐龙,引导幼儿自主观察画面阅读理解。
教学反思文学作品中有很多真、善、美和假、丑、恶的形象,为了帮助幼儿正确理解这些形象,有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启发幼儿假想自己是作品中的人物,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体验角色。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抓住作品中有利于幼儿想象的因素对幼儿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维的想象。
这种问题没有正确的答案,是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合理的想象,多角度的回答问题。
另外,我在提问时还注意了提问的角度与幼儿的经验有关,提问的难度要适合幼儿的现有的知识水平。
一、活动目标1、萌发幼儿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2、引导幼儿运用以有知识、经验,进行大胆想象。
3、鼓励幼儿能在集体面前积极说话、大胆讲述的能力。
4、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二、活动准备1.《城里来了大恐龙》的教学挂图一副;2、收集有关恐龙的图片、实物等;3、彩笔、画纸。
三、活动过程活动一:故事教学1、出示画有交通堵塞的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讨论: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鼓励幼儿能大胆想象、积极主动的说出自己的看法。
《城里来了大恐龙》大班语言教案

《城里来了大恐龙》大班语言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1.2 能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对恐龙的看法。
1.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图片或图书资料:展示各种恐龙的图片或图书。
2.2 玩具恐龙:准备一些玩具恐龙供幼儿观察和操作。
2.3 教学课件: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或视频,展示恐龙的生活环境和特点。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引入:通过展示玩具恐龙,引起幼儿对恐龙的兴趣,询问幼儿是否见过恐龙,他们对恐龙有什么了解。
3.2 观察和描述:让幼儿观察恐龙的图片或图书,引导他们描述恐龙的外形特征,如大小、颜色、爪子等。
3.3 讨论和生活习性:让幼儿猜测恐龙的生活习性,如食肉还是食草,是水里生活还是陆地上生活等。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
3.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恐龙,通过动作和声音表现恐龙的特点。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创意绘画:让幼儿用画笔和颜料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恐龙,并分享给大家。
4.2 手工制作:让幼儿用纸张、剪刀等材料制作恐龙模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3 家庭作业: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更多关于恐龙的资料,了解恐龙的分类和演化过程。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5.2 评价幼儿对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了解程度。
5.3 收集幼儿的绘画和手工制作作品,评价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第六章:活动资源6.1 图片或图书资料:收集各种恐龙的图片或图书,包括恐龙的不同种类和生活环境。
6.2 玩具恐龙:准备一些大小、形状不同的恐龙玩具,供幼儿观察和操作。
6.3 教学课件:制作或寻找相关的教学课件或视频,展示恐龙的生活环境和特点。
6.4 绘画材料:准备纸张、颜料、画笔等绘画材料,供幼儿绘画使用。
6.5 手工制作材料:准备剪刀、胶水、纸张等手工制作材料,供幼儿制作恐龙模型。
第七章:活动注意事项7.1 确保玩具恐龙和教学课件的安全性,避免幼儿误吞或受伤。
大班语言活动:城市来了大恐龙

大班语言活动:城市来了大恐龙活动目标:1.感受故事所表现的诙谐情趣。
2.理解故事中恐龙角色的形象特点。
活动预备:挂图21号;《小伴侣的书?动物王国》;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一、用设疑的方法引出课题。
师:小伴侣,今日老师要来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故事的名字叫《城里来了大恐龙》。
你们猜一猜恐龙在城里生活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师:哦?那我们现在一起来听一听大恐龙来了城市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二、结合教具讲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出示挂图一,老师叙述故事前半部分至“城里的人感到大恐龙给他们带来了危急”)师:小伴侣,大恐龙首先来到了城市里的哪个地方,发生了什么麻烦事?有没有小伴侣情愿举手回答老师?师:哦,大恐龙走在公路上让交通堵塞了,为什么大恐龙走在路上会让交通堵塞了呢?幼哪个小伴侣知道?师:哦。
由于大恐龙身体太大了,所以堵住了路,全部交通堵塞了。
那接着大恐龙还去了城市的哪里,又发生了什么麻烦事呢?师:为什么恐龙走在铁道上,铁道被踩的“咕吱咕吱”响,火车还跳起舞来了?师:小伴侣说的都很正确,那恐龙后来又去了哪里啊,发生了什么事呢?师:故事到这里才刚刚一半,后面的故事,你们想听吗?师:那么请你们竖起耳朵,仔细的听故事。
(出示挂图二,老师叙述后半段故事。
)师:小伴侣,发了这些麻烦事以后,大恐龙心里怎么想的啊?三、使用《小伴侣的书?动物世界》第1~4页“城里来了大恐龙”,引导幼儿自主观看画面阅读理解。
师:现在老师将书发给小伴侣们,小伴侣翻开书第1页,你们自己来看看和说说故事。
活动反思与建议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真、善、美和假、丑、恶的形象,为了关心幼儿正确理解这些形象,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启发幼儿假想自己是作品中的人物,用换位思索的方式去体验角色。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很好地抓住作品中有利于幼儿想象的因素对幼儿提出问题,引导幼儿乐观思维的想象。
这种问题没有正确的答案,是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合理的想象,多角度的回答问题。
老师还应留意提问的角度应与幼儿的阅历有关,提问的难度要适合幼儿的现有的学问水平。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PPT恐龙

恐龙的行为习惯与社交结构
行为特点
不同种类的恐龙具有不同的行为特点,如一些恐龙喜欢独居,而另一些则倾向 于群居。
社交结构
部分恐龙存在明显的社交结构,如同类相聚、家族群居等,这有助于它们共同 防御天敌和获取食物。
04
恐龙化石的发现与研究
化石的形成与保存条件
化石的形成
生物死后,遗体或遗骸在特定条件下经过长时间的地质作用,最终形成化石。
感谢观看
02
恐龙的种类与特点
蜥脚类恐龙
01
02Βιβλιοθήκη 03体型巨大蜥脚类恐龙是已知最大的 陆生动物之一,体长可达 数十米,体重可达数十吨 。
四足行走
蜥脚类恐龙以四足行走为 主,步伐缓慢但稳定,适 应于当时的环境。
长颈长尾
蜥脚类恐龙拥有非常长的 颈部和尾部,有助于平衡 身体和调节体温。
兽脚类恐龙
两足行走
兽脚类恐龙以后肢行走为 主,前肢短小,具有极强 的奔跑和捕食能力。
科学家如何通过化石研究恐龙
化石挖掘与整理
化石鉴定与分类
科学家通过地质勘探和挖掘,将埋藏在地 下的恐龙化石挖掘出来,并进行清洗、整 理等预处理工作。
通过对化石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观察 和测量,科学家可以鉴定出恐龙的种类、 属种等分类信息。
恐龙生活习性研究
恐龙演化与灭绝研究
通过对恐龙骨骼结构、肌肉分布、牙齿磨 损等特征的分析,科学家可以推断出恐龙 的生活习性,如食性、运动方式等。
火山活动
中生代晚期,地球上发生了大规模的火山活动,释放出大 量的有毒气体和灰尘,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 影响,可能导致恐龙的灭绝。
海平面变化
海平面的变化可能导致许多沿海地区被淹没,对恐龙的生 存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城里来了大恐龙》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城里来了大恐龙》的了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日常生活中的恐龙知识,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交际技巧。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城里来了大恐龙》。
2. 恐龙玩具或图片。
3. 记录卡、画笔等绘画工具。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恐龙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恐龙的名字和特征。
2. 讲述故事《城里来了大恐龙》,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恐龙的行为和人们的反应。
4.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对话练习,提高幼儿的交际技巧。
5. 创作环节:发放记录卡和画笔,邀请幼儿根据故事内容,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大恐龙。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绘画创作,共同完成一幅关于恐龙的画作。
2.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画作布置在教室环境中,让其他幼儿欣赏和学习。
3. 科学探究:组织幼儿参观恐龙化石或相关展览,加深幼儿对恐龙的认识。
五、活动反思:1. 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恐龙的兴趣很高,积极参与讨论和情景模拟,表现出较强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在创作环节,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心目中的大恐龙,表现出较高的绘画水平。
4. 在今后的活动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有关恐龙的知识,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5. 注意调整活动时间,确保幼儿在活动中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创作和交流。
六、活动目标:1. 加深幼儿对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认识。
2.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探究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七、活动准备:1. 准备恐龙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准备恐龙模型或玩具,供幼儿观察和触摸。
3. 准备记录卡和画笔,供幼儿绘画使用。
八、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恐龙的视频资料,激发幼儿对恐龙的兴趣。
2. 观察:展示恐龙模型或玩具,让幼儿观察恐龙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用词语描述恐龙。
幼儿园教案:城里来了大恐龙(童话)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尊重他人,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难点:教育幼儿尊重他人,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
三、教学准备:1. 教学PPT:《城里来了大恐龙》童话故事。
2. 恐龙道具:若干恐龙玩具或图片。
3. 教学卡片:恐龙相关词汇卡片。
4. 画纸、画笔:供幼儿绘画使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恐龙道具,引导幼儿说出恐龙的外形特征。
2. 故事讲解:通过PPT播放《城里来了大恐龙》童话故事,边播放边讲解,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
3. 讨论:故事结束后,引导幼儿讨论恐龙的生活习性,以及故事中人物对待恐龙的态度。
4. 教育活动:分组进行教育活动,每组选择一个恐龙相关词汇卡片,用画笔在画纸上绘制对应的恐龙特征。
5. 总结:通过讨论,教育幼儿尊重他人,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
五、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城里来了大恐龙》的故事。
2. 观察家人或朋友的特征,用语言描述出来。
3. 家长协助幼儿绘制一幅恐龙画,体现幼儿对恐龙的认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讲解过程中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幼儿在讨论环节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检查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绘画作品,了解幼儿对恐龙特征的掌握程度。
4.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讲述故事的情况,以及幼儿对恐龙的认识。
七、教学内容拓展:1. 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2. 组织幼儿参观恐龙化石展览,加深幼儿对恐龙的了解。
3. 开展恐龙知识竞答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注意事项:2.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3. 在讨论环节,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九、教学反馈与改进:1. 定期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