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合集下载

肺结核个案护理范文

肺结核个案护理范文

肺结核个案护理范文一、个案基本情况。

我护理的这位肺结核患者叫小李,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子。

刚入院的时候啊,他整个人看起来有点虚弱,还老是咳嗽。

他得肺结核可能是因为之前工作压力大,生活作息不规律,加上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待久了,被感染上了结核菌。

二、护理评估。

# (一)身体状况评估。

1. 呼吸系统。

那咳嗽可真是个大问题,一天到晚咳个不停。

我每次听他咳嗽的声音,都觉得嗓子疼。

而且啊,有时候还能看到他咳出的痰液里带有血丝,这可把他自己吓得不轻。

我就赶紧安慰他,告诉他这是肺结核比较常见的症状,只要好好治疗,就会慢慢好起来的。

他的呼吸也有点急促,尤其是稍微活动一下之后,就像刚跑完步一样喘粗气。

我给他测了呼吸频率,比正常人要快一些呢。

2. 全身症状。

这小伙子还老是发低烧,每天下午就开始烧起来,感觉他整个人都没什么精神,就想躺在床上。

同时呢,晚上睡觉还盗汗,睡衣都能被汗水湿透。

这也是肺结核的典型症状之一啊。

身体消瘦得也比较明显,本来是个挺壮实的小伙子,现在看起来瘦了一圈。

# (二)心理状况评估。

1. 小李刚知道自己得了肺结核的时候,心情特别低落。

他担心这个病治不好,还害怕会传染给家人和朋友。

我跟他聊天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他很焦虑,总是问我一些很悲观的问题,像“我是不是以后就干不了重活了?”之类的。

2. 他还觉得自己在医院里很孤单,因为肺结核是传染病,家人不能经常来陪他。

看着同病房的病友有家人陪伴,他就更加失落了。

三、护理诊断。

# (一)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部病变导致呼吸面积减少有关。

就像小李呼吸急促、活动后喘气困难,就是因为肺部被结核菌侵犯,能够进行气体交换的地方变少了。

# (二)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这和他老是低烧、身体消耗大,再加上食欲不振有关。

他每天吃的东西很少,所以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补充,就越来越瘦。

# (三)有传染的危险。

肺结核是传染病啊,结核菌可以通过飞沫传播。

小李咳嗽的时候,如果不注意,就可能把结核菌传播给周围的人。

谈谈对肺结核患者心理护理

谈谈对肺结核患者心理护理

谈谈对肺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摘要】目的深入探讨肺结核患者的不良心态及心理护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肺结核患者的不良心态反应,针对肺结核患者的心理不良状态,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

结果通过心理护理,彻底铲除了肺结核患者的不良心态,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结论良好的心理护理,彻底消除了肺结核患者的不良心态反应,提高了对肺结核的治疗信心、治疗效果,提高了肺结核的治愈率。

【关键词】肺结核;患者;心理护理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21-02肺结核是结核杆菌感染所致。

中国是肺结核高负担国家之一,我国结核病患者数占居世界第二位。

由于该病治疗具有长期性、久治不彻底而反复发作的特点,于是患者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许多不良的心理反应,从而影响了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很容易使患者产生不坚持治疗和丧失治疗的信心。

在肺结核患者的心理上产生了各种不良心态反应。

因此,对肺结核患者的不良心态进行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肺结核患者的不良心态反应及心理护理情况介绍如下,供同道们参考。

1 肺结核患者的不良心态反应1.1 焦虑、恐惧、悲观等不良心态反应初患初治肺结核患者,由于对肺结核缺乏了解和认识,误认为肺结核最难治,是不治之症,继而在思想上产生悲观失望,不安心治疗、不坚持治疗的心态。

针对此情况,我们医护人员用良好的神态和语言,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心理上的疏导,讲解患了肺结核不要恐惧和悲观,只要耐心坚持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使患者的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和安慰。

护理人员要主动向患者讲解肺结核的治疗方法和方案、治疗时间、注意事项及治疗过程。

这样使肺结核患者了解掌握了肺结核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治疗程序。

解除了患者对肺结核的思想顾虑,提高了患者对结核愈后的认识,从而树立了战胜肺结核的坚定信心。

1.2 肺结核患者怕工作和婚姻受阻的不良心理反应患者患了肺结核身体健康有很大改变,全身乏力、消瘦、干不了重活。

在思想上表现顾虑重重,精神不振。

对生活失去信心,怕周围人们冷落自己,别人不敢接近自己,工作不好找,婚姻受阻等等。

浅析结核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浅析结核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浅析结核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作者:赵平来源:《医学与法学·综合版》2012年第06期【摘要】为提高结核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对生活的信心,配合治疗,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特别是探讨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等方面的护理对策,根据患者年龄、病情、文化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治疗。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得到提高,治疗效果良好以及取得较好的预期治疗效果。

【关键词】结核病;心理护理肺结核具有传染性、长期性、反复发作的特点,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由于患者特别是农民对结核病的相关知识不了解,患病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忧愁、急躁、烦闷的消极情绪。

结核病曾经长期在我国流行过,给国家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经过一段时间的控制,呈逐渐下降趋势,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随着流动人口增加,工作压力大,环境污染,饮食等方面的影响,结核病在一些地方有所抬头,甚至出现年轻化。

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此,作者对2012年在我院治疗的60例结核病患者实施相应心理护理,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在我院治疗的60例青年和老年期结核病患者,均符合结核病的诊断标准。

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58岁。

男32例(68%),女28例(32%),50岁以下45人,50岁以上15人。

婚姻状况:未婚10例,在婚5O例。

有家庭传染5例,夫妻之间有2例,在校学生5例,长期在外就餐20例,意外感染38例。

针对上述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明确病情及严重程度,对患者进行专项护理评估,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心理护理,以期达到满意效果。

二、护理对策2.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针对病人性格特点及其工作性质,注意言语技巧,理解患者心态,护理中和患者积极沟通,做到主动、热情,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疾病,减轻和消除不良的心理因素。

鼓励患者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克服对疾病的困惑。

2.2病情解释。

为消除患者自卑和无能、无助的心理状态,化解内心矛盾,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同时需要及时告知病情,让患者认识到结核病的特点和可治疗性。

结核病的心理分析范文

结核病的心理分析范文

结核病的心理护理是怎样的精神因素与肺结核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肺结核病发生明显病理改变以后,病人会产生消极,多疑、恐惧、悲观等心理状态,使病情加重,形成病理、生理之间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要在七分养上下功夫,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1、根据每个病人的性格特征进行心理护理。

病人入院后,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就是希望医护人员同情帮助自己,把自己的康复的生命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

初发病人对肺结核病感到害怕,复发病人又担心不能治愈,而悲观失望,护士应该用良好的神态和语言,使病人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对发病要以安抚为主,对复发的病人则着重于鼓励,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根据长期的住院病人的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护理,肺结核病人病程长,情绪上的变化也是多种多样的,护士及家属应主动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

对症进行心理护理,心理护理的关键是组织好病人的情绪生活,指导帮助病人做到情绪上的自我节制。

3、根据心理学的特点去接近病人。

做好病人的重大生活护理,应细心观察病人的举止、言谈,以了解病人的生活需要和心理特征、病情的由来和经过,抓住病人的心理特点,做出相应的护理,满足生活的需要。

4、根据心理特征做好出院指导。

出院病人,一方面因病愈而高兴,另一方面担心回家后没有良好的休养条件而使疾病复发,又怕把肺结核传染给亲人。

护士应根据每个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出院指导。

普及结核病知识,解除病人及家属的紧张焦虑状态,并能遵医嘱积极主动进行合理、全程化疗,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康复。

以上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肺结核患者如何心理护理肺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治疗结核病需要长达半年以上的时间,是相当漫长的过程。

于是患者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心理上的问题,如疑虑心理、孤独心理、恐惧和害怕心理、悲观与抑郁心理、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等不良心理状态,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因此,家属和家庭护士应重视肺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

让患者了解结核病是一种病因明确、可防可治的疾病,绝大多数患者只要坚持合理的治疗,一般都能治愈,所以不是什么不治之症。

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

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

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
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教育:向患者介绍结核病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传播途径、预防
方法等。

使患者了解结核病的危害性和自我防护的重要性。

2.心理教育: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病,病程较长,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

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饮食教育: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增加营养摄入,提高身体免疫力。

建议多吃高
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新鲜蔬菜等。

4.运动教育: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建议患者在身体
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5.用药教育:向患者介绍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副作用等,并告知患者按时
服药的重要性。

同时,教育患者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6.隔离教育:结核病是一种传染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
如佩戴口罩、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等。

教育患者了解隔离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执行。

总之,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需要全面、细致、耐心地进行,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也需要医护人员、家庭成员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心。

肺结核病人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肺结核病人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肺结核病人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肺结核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对于肺结核病人来说,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可以有效帮助他们控制病情、提高免疫力、减轻痛苦和恢复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肺结核病人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1.了解病情肺结核病人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病情,包括病因、症状、诊断、治疗方法、预后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了解病情可以帮助病人更好地控制病情、遵循医嘱、预防病情恶化和合理管理自己的生活。

2.注意个人卫生肺结核病人应该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包括经常洗手、勤换衣服、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等。

病人在咳嗽、打喷嚏或讲话时应该遮住口鼻,减少病菌的传播。

3.合理饮食肺结核病人需要注意合理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和蛋白质,提高免疫力。

病人应该多吃富含维生素A、C、E和锌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瘦肉、鱼类等。

避免吃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以及吸烟和饮酒等不健康生活习惯。

4.按时服药肺结核病人要按时服药,严格遵循医嘱,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治疗期间要定期进行复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不适症状和药物副作用,避免病情反复。

5.加强锻炼肺结核病人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促进呼吸、增强自信心和提高身体素质。

但要注意适度,不要过度劳累,以避免加重病情。

心理护理1.正确认识病情肺结核病人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不要因为害怕或者焦虑而产生消极情绪。

要理解肺结核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只要积极治疗和合理管理生活,就可以实现完全康复。

2.保持良好心态肺结核病人要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可以通过听音乐、读书、与朋友聊天等方式来缓解情绪和减轻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3.与医生和亲友交流肺结核病人要和医生和亲友保持联系,随时向他们咨询和倾诉自己的病情、恢复进度和生活压力等方面的问题。

可以通过电话、邮件、聊天工具等多种方式来实现,让医生和亲友及时了解病情和提供帮助和支持。

肺结核病人的心理护理

肺结核病人的心理护理

肺结核病人的心理护理摘要】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它病较长,传播广泛,于是每年的3月24日是结核病防控日。

因此,做好结核病的防治是我们医护人员的责任,其中做好心理护理是治疗肺结核病人的关键。

做为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地观察,主动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待病人如亲人,急病人之所急。

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讲解结核病的相关知识,使病人能合理、规律用药,以良好的心态去积极配合治疗,使病人能一次性根治,减少结核病的蔓延,促进社会的和谐,全民的健康。

【关键词】肺结核;心理护理;结核病知识【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086-02结核病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慢性传染病,俗称“痨病”。

它是结核杆菌引起的,在人体抵抗力降低时发病。

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全球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已经感染结核菌,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几百万例,全球目前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二千万例,每年死于结核病达三十万例,而肺结核病与其他结核病相比,比它们的总和还多,占据遥遥领先的位置。

而且结核杆菌对结核药物的耐药性越来越强。

因文化差异,地域环境,经济状况导致的结核知识的欠缺,导致结核病人的数量与日俱增,病者家庭负担过重等恶性循环。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三月二十四日定为“世界结核病防治日”,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蔓延是我们结核病院医务人员重中之重的责任。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

做好肺结核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治疗肺结核的关键。

肺结核病人除了生理功能发生变化,心理方面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因为它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此类病人远比其他疾病的病人心理脆弱,他们更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家人,朋友的关心,呵护,开导。

所以我们护士应针对病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经济收入,全面了解,分析病人的心理变化,给与最为恰当的护理方法,更好地配合治疗,以利于疾病早日康复。

1诊断初期的心理护理肺结核病人初起的症状并不明显,大多数病人缺乏结核病的相关知识,发病初期的头痛,低热,咳嗽,乏力误认为普通感冒,不去在意,逐渐症状加重,或有的病人痰中带血,才去正规的医院去就医,经检查才被诊断为肺结核。

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

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
18 2
中国医药指 南 2 0 0 9年 2月 第 7卷 第 3 期
Gud f hn ie C iaMe in , e ray2 0 , o., . o dc eF bur 0 9 V 1 No3 i 7
自发性 气胸多 由肺 大疱破 裂引起 。肺 大疱的诊 断主要靠胸 部x 线
片、C 检查 ,多数患者经胸腔穿 刺或胸 腔闭式引流术可治愈 ,但仍有 T 少数 患者反复发作 ,需手术治疗 。体情 况做好 出 院指导 .
出院患者一 方面 因痊愈 而高 兴 ,另一方面担 心回家后没有 良好休
者需用几个月甚 至更长时间的药物才能控制 , 另外抗结核药行大都有不
良反应 ,每个患者机体的耐受力不 同,患者难免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 ,
针对每例患者的情况给予恰 当的解释 ,使其 消除顾虑 、安心治疗 。
参考 文献
【 孙 玉鄂 . 外科 手术学 【 . : 民军 医 出版社, 0 :1. 1 】 胸 M】 北京 人 2 414 0 [] 杜 召 云, 义 仁, 继 兰, 护 理心 理学 [ . : 2 成 刘 等. M】 北京 中国 医药科 技
出版社 , 9 : 91 5 1 71 -5 . 9 4
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减轻其心理负担 ,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根 据 长期的住 院 患者 的心理 特征进 行心 理护理 . 肺结 核患者病程长 ,情 绪上 的变化是 多种 多样的 ,护士及家属 应
主动了解患者 的心理状态 ,对症状进行心 理护理 ,心理护理的关键是
组织好 患者的情绪生 活 ,指导帮助患者做到情绪上的 自我节制。 23根 据心理 学 的特 点去接 近患者 _
彻底康复 。 3结 论 精神 因素 与肺结核的 发生、发展有一定 关系,肺结核病发生 明显 病 理改变 以后 ,患者 会产 生消极 、多疑 、恐惧 自卑等心理状态 ,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结核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摘要】为提高结核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对生活的信心,配合治疗,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特别是探讨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等方面的护理对策,根据患者年龄、病情、文化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治疗。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得到提高,治疗效果良好以及取得较好的预期治疗效果。

【关键词】结核病;心理护理
肺结核具有传染性、长期性、反复发作的特点,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由于患者特别是农民对结核病的相关知识不了解,患病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忧愁、急躁、烦闷的消极情绪。

结核病曾经长期在我国流行过,给国家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经过一段时间的控制,呈逐渐下降趋势,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随着流动人口增加,工作压力大,环境污染,饮食等方面的影响,结核病在一些地方有所抬头,甚至出现年轻化。

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此,作者对2012年在我院治疗的60例结核病患者实施相应心理护理,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在我院治疗的60例青年和老年期结核病患者,均符合结核病的诊断标准。

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58岁。

男32
例(68%),女28例(32%),50岁以下45人,50岁以上15人。

婚姻状况:未婚10例,在婚5o例。

有家庭传染5例,夫妻之间有2例,在校学生5例,长期在外就餐20例,意外感染38例。

针对上
述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明确病情及严重程度,对患者进行专项护理评估,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心理护理,以期达到满意效果。

二、护理对策
2.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针对病人性格特点及其工作性质,注意言语技巧,理解患者心态,护理中和患者积极沟通,做到主动、热情,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疾病,减轻和消除不良的心理因素。

鼓励患者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克服对疾病的困惑。

2.2病情解释。

为消除患者自卑和无能、无助的心理状态,化解内心矛盾,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同时需要及时告知病情,让患者认识到结核病的特点和可治疗性。

让患者树立信心,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3善于观察。

对于重症患者,加强情绪的观察。

发现情绪波动大,必须及时疏导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在满足身心需求的基础上,同时要加强环境安全和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意外将患者安置在监护病房,靠近护理站,便于观察护理。

避免刺激与干扰,排除一切危险物品和工具,远离未采取封闭的窗口,防止患者自杀。

2.4与家属合作。

为保证康复,需要争取与家属的合作。

向家属介绍结核病的传播途径和自我防护的方法,消毒隔离的知识,让家属减少对病情的恐惧,做到配合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工作。

使他们理解结核病的特征及家庭护理知识,使家属和患者一起树立信心,为病情的控制和治疗一起努力。

同时让家属积极主动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和危机信号,如有异常要及时就诊或返院,严防意外。

三、效果评价
我院在结核病护理中全面推行以人为本的心理护理,使护理人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服务观念发生了转变;使护理工作者进一步丰富了结核病护理的专业知识,增强了对结核病护理针对性、特殊性的认识,调动了护理工作者的工作主动性、创造性和灵活性。

使护士从被动执行医嘱、完成护理操作转变为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评价患者需求,提供个体化服务;在对结核病心理的正确把握与安慰上,使内容与形式、行为与科学性的和谐统一,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通过以高效和完美的护理手段、方式与方法,满足了患者家属的合理需要,提高了结核病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护患纠纷明显下降,床位使用率不断增高,改善了结核病护理质量,为创立服务品牌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