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人文地理资料
蒙古国介绍PPT

敬献鼻烟是蒙古游牧民的一种日常见面礼。敬鼻烟壶一 般是相互交换。当路遇行人或到牧民家做客时,行人或主 人会掏出鼻烟壶敬递给对方,或者互相交换鼻烟壶表示尊 重。
蒙古国妇女有的也礼节性地使用鼻烟壶接住 对方的鼻烟壶后躬身施礼,轻轻地用壶体碰一下自己的前 额,然后返还。
语言介绍
喀尔喀蒙古语 (详见蒙古语), 目前通行文字是以西里尔字母 (Cyrillic, 斯拉夫语系) 拼音 写成的蒙古文。老一辈懂俄语、新 一辈懂英语。除了官方语言外,另 外有15%人口说其它蒙古方言,少 数民族使用土耳其语系方言,西部 哈萨克族聚居的地方人们说哈萨克 语。
信仰忌讳
蒙古国人信奉的主要宗教是喇嘛教,还有少数人信奉东正 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 蒙古人最厌恶黑颜色。把黑色视为不祥的色彩。 蒙古人忌讳别人用烟袋或手指点他的头部,认为这是一种 极不礼貌的举止。忌讳生人依坐在他的蒙古包上,腐烂这 种举止有失礼貌。蒙古的伊斯兰教徒禁食猪肉,忌讳使用 猪制品,也忌讳谈论有关猪的问题。蒙古人在饮食上不吃 虾、蟹、海味及“三鸟”(即鸡、鸭、鹅)的内脏,也忌讳 吃鱼,因为有些地区的蒙古人视鱼为神的化身。他们不爱 吃糖和带辣味的调味品;不爱吃带汁的、油炸的菜肴,不 太爱吃米、面食品和青菜;他们还不爱吃猪肉及糖醋类菜 肴。
色彩喜好
蒙古国人对不同色彩有着不同的爱好:他们崇 尚蓝色,认为蓝色象征着永恒、坚贞和忠诚,因 此,他们习惯把自己的国家称为“蓝色的蒙古 国”;他们珍视黄色,认为黄色是黄金与珍宝的颜 色,黄色是荣华和富贵的象征;他们偏爱红色,认 为红色象征着幸福、胜利和亲热;他们昵爱白色, 认为白色寓意着洁净、质朴和公正。蒙古人很注 意尊敬年迈的老人,也很讲究男女之间的相互平等。
敬酒
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 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 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 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 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 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 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宾客应随即接住酒, 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 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 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蒙古国介绍

前称为“牧民节”,只在牧区庆祝。1988年12月,蒙古大人民呼拉尔主席团决定,
【国庆节-那达慕】7月11日。1921年蒙古人民革命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取得胜 利,7月10日,在库伦(今乌兰巴托)成立君主立宪政府。蒙后定其次日为国庆日。 1997年6月13日,蒙古国庆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蒙国庆易名为“国庆 节-那达慕”。那达慕,蒙语意为“游戏”或者“娱乐”,原指蒙古民族历史悠久的
蒙古国的国鸟
蒙古国的节日
【独立日】3月13日(1921年)
【国庆日】7月11日(1921年)
【宪法纪念日】1月13日(1992年)
【春节】蒙语称“白月”,日期与我国藏历新年相同,是蒙古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以 春节为全民的节日。 【国旗日】7月10日。蒙古国议会2008年通过法案规定,每年7月10日为蒙 古国国旗日,蒙古国设立国旗日的宗旨是让全体公民更加热爱和尊重国旗。
“男子三竞技”(摔跤、赛马和射箭),现指一种按着古老的传统方式举行的集体娱
乐活动,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1922年起,定期在每年的7月11日举行,成为 蒙古国庆活动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蒙古国概况
【自然地理】面积约156.65万平方公里,蒙古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地处亚洲 中部的蒙古高原上,东、南、西与中国接壤,北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为邻。西部、 北部和中部多为山地,东部为丘陵平原,南部是戈壁沙漠。山地间多河流、湖泊,
谢 谢 观 赏
气候
由于蒙古地外内陆。 自然地理状况对其气 候有非常大的影响。 具有强烈的大陆性特 征,长年平均气温为 1.56 °c. 冬季最低 气温可至 -50 °c, 夏季戈壁地区最高气 温达40 °c以上。
蒙古有 4 个季节 ( 夏 ,秋, 冬, 春 ) 夏季- 6 月到 9月 秋季- 9 月到 12月 冬季- 12月到 3月 春季- 3 月到 6月
蒙 古 国

一、国家概况
国名 蒙古国
面积 156.65万平方千米
首都 乌兰巴托
语言 喀尔喀蒙古语
民族 人口以喀尔喀蒙古族为主,还有哈萨克、 宗教 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 杜尔伯特、布里亚特等15个少数民族
货币 图格里克
国旗 蒙古国旗是红、蓝、黄三色条带,左 边的红色条带上有黄色的日、月、火、 阴阳鱼、三角形与四边形图案。
不大,其出境旅游主要
与边境贸易有关。蒙古 国的最大客源国是中国 和俄罗斯,游客来蒙古 国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商 务活动和休闲度假。
(二)旅游资源
最有名的是位于色楞 格河支流楚鲁特河流 域的楚鲁特岩画群。 1、旅游城市 (1) 乌兰巴托。 (2) 哈尔和林。 2、草原风光
主要 乌兰巴托、达尔汗、苏赫巴托尔
城市
行政 除首都乌兰巴托外,全国划有21个省
区划
蒙古国
二、自然环境
(一)地形特征
蒙古国地势高平, 以高原为主。西部 、北部和中部多为 山地,东部为丘陵 平原,南部是戈壁 沙漠。山地间多河 流、湖泊,主要河 流为色楞格河及其 支流鄂尔浑河。
(二)气候特征
蒙古国属典型的大陆性气 候。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由 大陆高压控制,气候以温 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四季 分明,冬冷且长,多大风 雪;夏热而短,昼夜温差 大。
(三)资源特征
蒙古国现已探明的有铜 、钼、金、银、铀、铅 、锌、稀土、铁、萤石 、磷、煤、石油等80 多种矿产。额尔登特铜 钼矿已列入世界十大铜 钼矿之一,位居亚洲之 首。自1995年以来, 采金业成为蒙古国发展 最快的行业。
蒙古国的森林面积为 15.30万平方千米,森 林覆盖率为10%。木材 总蓄积量为12.7亿立方 米。
长期实行 计划经济
全世界最大的内陆国——蒙古

全世界最大的内陆国——蒙古蒙古国(蒙古语:Монгол улс ),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之间,被两国包围的一个内陆国家,蒙古虽然不与哈萨克斯坦边境接壤,但其最西点到哈萨克斯坦的最东端只有38公里。
首都及全国最大城市为乌兰巴托,占全国总人口的45%。
蒙古的地理环境位置蒙古国地处亚洲中部的蒙古高原,东、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北面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为邻,边境线总长8219公里,其中中蒙边境线长4676.8公里,蒙俄边境线长3543公里。
蒙古国东西最长处2368公里,南北最宽处1260公里,幅员面积156.65万平方公里。
地形蒙古国地质结构复杂,山脉多系火山岩构成,土层较厚,基岩裸露,土壤种类以栗钙土和盐咸土为主,北部有冻土层,从北至南大体为高山草地、原始森林草原、草原和戈壁荒漠等6大植被带。
蒙古国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海拔最高点为4653米(乃拉姆达勒峰),最低点为553米(呼赫湖),平均海拔为1580米。
山地面积77.7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二分之一;戈壁沙漠面积40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四分之一;湖泊面积为1.6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
气候蒙古国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温带草原气候,季节变化明显,冬季长,常有大风雪;夏季短,昼夜温差大;春、秋两季短促。
每年有一半以上时间为大陆高气压笼罩,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蒙古高气压中心,为亚洲季风气候区冬季“寒潮”的源地之一。
无霜期大约从6月-9月,只有90-110多天。
降水很少,年平均降水量约120-250毫米,70%集中在7-8月;西北部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许多高峰终年积雪。
水文蒙古国境内有河流3800条,总长度达6.7万公里,有3500个湖泊,7000多处泉眼。
主要河流有色楞格河、鄂尔浑河、克鲁伦河和科布多河等50多条河流,大部分分布在北部、中部地区。
湖泊大多分布在西北地区,主要湖泊有乌布苏湖、库苏古尔湖、吉尔吉斯湖和哈拉乌苏湖。
南部则河流、湖泊很少。
蒙古的景区景点1、蒙古国家历史博物馆蒙古国家历史博物馆位于乌兰巴托市苏赫巴托广场的西北角,原称革命博物馆。
外蒙古国简介

外蒙古国简介
外蒙古国(Mongolia),位于中亚东部,与中国和俄罗斯接壤,
是世界上人口稀少的国家之一。
该国的首都为乌兰巴托,同时也是最
大城市。
外蒙古国的官方语言是蒙古语,货币单位为图格里克。
外蒙古国的地理地貌以草原和沙漠为主,境内还有世界上最大的
内陆淡水湖之一——科布多湖。
该国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如
大草原和著名的古城废墟——喀尔喀。
外蒙古国的经济以畜牧业和矿业为主导,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
包括煤炭、铜、锡、金等。
其也是中国乌兰巴托铁路的重要合作伙伴,促进了两国在贸易和交通领域的合作。
外蒙古国的文化根植于蒙古民族的传统。
蒙古人以制作优美的马
头琴音乐而著称。
传统的艺术和手工艺品,如刺绣和戈壁漆画,也是
该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外蒙古国实行议会制民主制度,国家领导人由普选产生。
游牧民
族文化以及尊重自然和传统价值观是该国社会的核心价值。
外蒙古国
也是联合国的成员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蒙古国的风土人情介绍

蒙古国的风土人情介绍
蒙古国,简称蒙,是位于中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三国之间的一个内陆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小的内陆国之一。
蒙古国人口约为725万,其中蒙男性占52.9%,蒙女性占47.1%。
首都乌兰巴托是蒙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蒙古高原上的第一座城市是首都乌兰巴托。
蒙古国的风俗习惯与中国大致相同。
在饮食方面,他们爱吃羊肉,口味较重;饮酒以白酒为主,也有少量啤酒和红酒。
蒙古族主要信奉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由于信仰不同,他们一般不与外族通婚。
蒙古国人的服装:蒙古人穿长袍,女性也戴面纱,一般不露乳房和下身。
男子穿长衫、长裤和靴子,腰束腰带。
蒙古国人日常生活中用蒙古语交谈,但是他们也懂得汉语、俄语和英语。
在公共场所,一般不用手指交流思想或传递物品。
蒙古人十分好客,非常热情好客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美德之一。
他们热情好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他们认为“受人以鱼不如受人以渔”,他们希望通过热情的招待来表达自己的友好之情和真诚之意。
—— 1 —1 —。
蒙古国-人文地理资料

蒙古高原上从古到今有多个游牧民族和部族繁衍生息, 如匈奴, 柔然, 突厥等。 中国宋朝时期, 突厥实力 淡出该地区, 蒙古人迁入, 蒙古各部称属于金朝, 在13世纪初, 蒙古人的首领成吉思汗统一了这一地 区的所有蒙古部族, 建立了蒙古帝国。 气候忽必烈 建立的援朝包括现在的中国大部, 蒙古高原, 朝鲜 半岛等。 明朝时蒙古人退回塞外, 维持北元政权, 与明朝对 抗。 后来满族统治者与漠南蒙古-内蒙古诸部结盟, 进入中原, 建立清朝。
克鲁伦河美景
克鲁伦河是蒙古国东部一条大河,流经中央省和肯特省,与我国境内的呼伦湖相连。
待客 梦富足自古以来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 对家 中来客, 不管常可还是陌生人, 都满腔热诚。 首先献上 香气沁人的奶茶, 端茶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 饮过奶 茶, 主任对敬上醇美的奶酒,剩下世界还会请客人和马奶 酒。 唱歌蒙古名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歌唱表达出来, 唱歌与劝酒是同时进行的, 往往一人主唱之后, 大家举 杯合唱, 然后大姐一起干杯, 如此数遍, 酒意酣畅, 按 各种可分为长调短调潮日、叙事、歌酒令、 儿歌、 摇篮 曲, 宗教歌曲“博”、 歌舞曲“安代”、 “浩都格沁” 等。 选猎狗 蒙古族有猎狗的习俗, 因此, 他们非常重视选留 一只好猎狗“台格”, 也就是经阉割的短毛细狗。 尊老爱幼 蒙古人长幼有序。 敬老爱幼。 到蒙古包牧民家 做客,见到老人要问安。 不在老人面前通过, 不坐其位 上, 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同排而坐, 称呼老人要成 “您”, 不许以“你”相称或直呼其名。 鉴到牧民的孩 子不要大声斥责, 更不能打孩子。
路边小解
在草原上赶路,需要小解时,只能在路边进行,男士女士都一样。
转敖包
简介绍外蒙古

简介绍外蒙古外蒙古,又称蒙古国,是蒙古人民共和国,位于中亚的内陆地区,其东邻中国,南邻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西邻俄罗斯,北临苏联北极。
以下为外蒙古的详细介绍。
1. 地理概况外蒙古地处亚洲中心,无海岸线,北部是阿尔泰山和赛乌姆山脉,南部则是戈壁和草原。
外蒙古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在1200-1500米之间,境内多山并有丰富的水源。
在外蒙古,四季分明,春季较为干燥,气候宜人,在夏秋季节,气候宜人,但冬季非常寒冷,常常下雪。
2. 历史概述外蒙古是蒙古人民的发源地,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蒙古帝国的中心。
蒙古历史上非常悠久,经历了许多重要历史事件,例如成吉思汗的征服、清朝和俄罗斯的统治和民主化的运动。
1950年,外蒙古于苏联的支持下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
3. 文化和语言外蒙古有着独特的文化和语言。
外蒙古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基于蒙古牧民的生活方式和信仰,包括射箭、赛马、摔跤、歌唱和舞蹈等。
外蒙古人民以蒙古语作为主要语言,亦有许多人懂得俄语和英语。
4. 经济和工业外蒙古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畜牧业是其主要的经济支柱。
受土地贫瘠和居住区域的限制,农业产出非常有限。
外蒙古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如煤炭、铁矿石、铜、铝、黄金等,但由于交通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很少被开采。
进入21世纪后,外蒙古出现了大量的采矿和建筑公司,这使得经济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5. 去体验如果你想去体验外蒙古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那么你可以去当地的草原上生活几天,包括乘骑飞天马、羊角频率、射箭过程等。
在乡村甚至可以到家里享用当地牧民的饭菜和蒙古元素餐。
此外,你还可以去游览当地的历史遗迹,例如乌布科考古遗址和布尔汗大佛寺等。
总之,外蒙古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独特的自然风光的国家。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蒙古国的信息,就去它的首都乌兰巴托看看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鲁伦河美景
克鲁伦河是蒙古国东部一条大河,流经中央省和肯特省,与我国境内的呼伦湖相连。
蒙古高原上从古到今有多个游牧民族和部族繁衍生息, 如匈奴, 柔然, 突厥等。 中国宋朝时期, 突厥实力 淡出该地区, 蒙古人迁入, 蒙古各部称属于金朝, 在13世纪初, 蒙古人的首领成吉思汗统一了这一地 区的所有蒙古部族, 建立了蒙古帝国。 气候忽必烈 建立的援朝包括现在的中国大部, 蒙古高原, 朝鲜 半岛等。 明朝时蒙古人退回塞外, 维持北元政权, 与明朝对 抗。 后来满族统治者与漠南蒙古-内蒙古诸部结盟, 进入中原, 建立清朝。
乌兰巴托的人民广场,有总统府(左侧)、议会大楼(中间)和大剧院(粉色建筑)。
人民广场上的雕像体现了其民族特性。
MobiCom
我们还买了Mobicom公司的手机卡,从蒙古往国内打电话差不多1块钱一分钟,发短信则便宜些。后来才发现, Mobicom在很多省份都不能漫游,那时候我们跟外界也就失去了联系。
蒙古族传统服装 蒙古袍 蒙古人喜欢穿长袍, 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 图案, 上衣高领。 还有比较有特色的是蒙 古则的摔跤服。 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 第一件 为贴身衣, 袖长至腕, 第二件外衣, 袖长 至肘, 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 盯着直排闪 光纽扣, 格外醒目。
蒙古包 是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 “包”, 是 “家”、 “屋”的意思。 古时候蒙古包为“穹 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成圆形, 有大有小, 大者可容纳20多人休 息, 小者也能容纳10几个人。 蒙古包的架设很简 单, 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 根据包的大小先 画一个圈, 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娜”架好, 再架上顶部的乌尼, 将哈纳和乌尼按照圆形衔接 在一起绑架好, 然后搭上毛毡, 用毛绳系牢,便 大功告成。 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最大的优点就是拆装容易, 搬迁简便, 架 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 拆卸时将哈纳 折叠回体积便缩小, 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 一顶 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牛车就可以运走, 俩三小时就能搭盖好。
【国徽】 呈圆形。圆面为蓝 色,中间是一匹飞奔的骏马, 马中间的图案与国旗上的相 同,马之下是一个法轮。圆周 由褐色和金黄色的花纹装饰,下方饰以白 色的荷花花瓣,顶端是三颗宝石。 【独立日】3月13日(1921年) 【国庆日】7月11日(1921年) 【宪法纪念日】1月13日(1992年)
外蒙古的人文地理
外蒙古的现行政体和政治
蒙古国与1992年1月通过第四部宪法, 同年 2月12日期生效。 宪法规定;蒙古国是独立, 主权的共和国。根据该宪法, 改名为蒙古 国, 建立设立总统会议制。 蒙古国划分成1市、21省。 乌兰巴托市(首 都),21省:鄂尔浑、达尔汗乌勒、肯特、 库苏古尔、科布多、乌布苏、中央、色楞 格、苏赫巴托、南戈壁、内杭爱、扎布汗、 中戈壁、东方、东戈壁、戈壁松布尔、 戈 壁阿尔泰、布尔干、巴彦洪戈尔、巴彦乌 列盖、 后杭爱。
外蒙古的旅游景点
主要旅游点有哈尔和林古都、库苏古尔湖、特列尔吉旅游度假胜地、南 戈壁、东戈壁和阿尔泰狩猎区等。
20世纪90年代开始,政府注重保护自然资源,采取措施拯救濒危野生动物。 截至1999年底,先后建立49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800多万公顷,其覆 盖率为12%,其中面积最大的达530多万公顷,最小的有1600公顷。 自然保护区为保护野生动物,特别是戈壁熊、野马和野骆驼等濒危野生 动物创造了条件,使世界稀有野生动物戈壁熊从20多只增加到30多只。 野马绝迹后又从国外引进,已繁殖到130多匹,成为世界上拥有野马最多 的国家。野骆驼的数量增加到600多峰。被列入世界红皮书的野驴在蒙古 已大量繁殖,在戈壁地区上千头野驴经常成群出没,仅哈坦布拉格县境 内就有3万多头野驴。 蒙古野生动物中数量最多的是黄羊,全世界共有黄羊100多万只,而生存 在蒙古的就达80多万只。辽阔的蒙古草原已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 野马原本产于蒙古高原,学名“普热瓦利斯基马”,是世界上唯一未经 任何驯化的野马种群。19世纪末俄罗斯人普热瓦利斯基将军发现了这种马, 并以他的名字命名。
外蒙古的经济状况
蒙古国经济以畜牧业和采矿业为主,曾长期实行计划经济, 1991年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1997年7月,政府通过“1997 年至2000年国有资产私有化方案”,目标是使私营经济成分 在国家经济中占主导地位。2007年,蒙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宏观经济指标稳步增长,财政收入增加,汇率基本保持稳 定。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8.35亿美元,比前一年增 长9.9%。2008年,蒙古国GDP为49.91亿美元,列世界143 位;人均GDP为1980美元,列121位。货币名称:图格里克 地下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有铜、钼、金、银、铀、铅、 锌、稀土、铁、萤石、磷、煤、石油等80多种矿产。厄尔 登特铜钼矿已列入世界十大铜钼矿之一,居亚洲之首。森 林面积为18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8.2%(2004年12月24日 蒙古自然环境部公布)。
敬献鼻烟是蒙古游牧民的一种日常见面礼。敬鼻烟壶一般 是相互交换。当路遇行人或到牧民家做客时,行人或主人 会掏出鼻烟壶敬递给对方,或者互相交换鼻烟壶表示尊重。 如有客来,从长者开始,年少者依次与客人递换鼻烟壶。 年少者需欠身双手递上鼻烟壶,同时接过长者的鼻烟壶, 取出少量吸闻后,再双手返还并拿回自己的鼻烟壶。在吸 闻鼻烟时,大家互致问候和敬意。 蒙古国人忌讳把鼻烟壶放到地上或者踩踏。当客人与主人 谈论悲伤的事情时,互换鼻烟壶时则不打开鼻烟壶盖,用 大拇指扶着鼻烟壶盖递出。而在谈到亲人病丧时,蒙古国 人讲究把荷包与鼻烟壶一起递出。 蒙古国妇女有的也礼节性地使用鼻烟壶,传统上最适合妇 女的是白玉鼻烟壶。同辈女性之间互换鼻烟壶,接住对方 的鼻烟壶后躬身施礼,轻轻地用壶体碰一下自己的前额, 然后返还
外蒙古的名族文化
猎鹰节 居住于蒙古国西部的哈萨克族居民传承了祖先 驯鹰的习俗,至今仍保持着驯鹰和狩猎的文化 传统。蒙古国哈萨克族人驯服的猎鹰大致属于 隼类,也称海东青。成年猎鹰体重可达6.5公 斤,通常母鹰比公鹰更凶猛。 宗教 居民主要信奉喇嘛教,根据《国家与寺庙关 系法》的规定,喇嘛教为国教。还有一些居民 信奉土著黄教和伊斯兰教。
敬酒 斟酒敬客, 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 他们认为 美酒是食品之精华, 五谷之结晶, 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 献, 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 客人若是推 让不喝酒, 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 不愿以诚相待, 宾客应随即接住酒, 接酒后用无名指沾酒向天、地、 火 炉方向点一下, 以示敬奉天、地、火神。 水忌 蒙古族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 忌讳在河流中洗手或 沐浴, 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者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 草原干旱缺水, 逐水草放牧, 无水则无法生存, 所以牧 民习惯节约用水, 注意保持水的清洁, 并是谁为生命之 源。 敬神 蒙古名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 据《蒙古风俗鉴》 描述, 厨师把羊割成9个相等的肉块, 第一块祭天, 第二 块祭地, 第三块供佛, 第四块祭鬼, 第五块给人, 第六 块祭山, 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 给皇帝。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萨满教, 其崇拜多种 神坻, 直呼蒙古族信仰的喇嘛教有吸收了其古老的民间信 仰, 把众多的神袛入了喇嘛教的轨迹。
待客 梦富足自古以来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 对家 中来客, 不管常可还是陌生人, 都满腔热诚。 首先献上 香气沁人的奶茶, 端茶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 饮过奶 茶, 主任对敬上醇美的奶酒,剩下世界还会请客人和马奶 酒。 唱歌蒙古名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歌唱表达出来, 唱歌与劝酒是同时进行的, 往往一人主唱之后, 大家举 杯合唱, 然后大姐一起干杯, 如此数遍, 酒意酣畅, 按 各种可分为长调短调潮日、叙事、歌酒令、 儿歌、 摇篮 曲, 宗教歌曲“博”、 歌舞曲“安代”、 “浩都格沁” 等。 选猎狗 蒙古族有猎狗的习俗, 因此, 他们非常重视选留 一只好猎狗“台格”, 也就是经阉割的短毛细狗。 尊老爱幼 蒙古人长幼有序。 敬老爱幼。 到蒙古包牧民家 做客,见到老人要问安。 不在老人面前通过, 不坐其位 上, 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同排而坐, 称呼老人要成 “您”, 不许以“你”相称或直呼其名。 鉴到牧民的孩 子不要大声斥责, 更不能打孩子。
蒙古国
外蒙古的简述 外蒙古的现行政体和政治 外蒙古的人文地理 外蒙古的经济状况 外蒙古的名族文化 外蒙古的旅游景点 外蒙古的拾珍
外蒙古的简述
蒙古共和国简称“蒙古”, 别称“草原之 国”, 蒙语的原意为“永恒之火火永不熄 灭的火”。
蒙古国深居亚欧大陆内陆,属东亚,乃世 界第二大内陆国(第一大为哈萨克斯坦), 地处蒙古高原。 东、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北面同俄罗 斯的西伯利亚为邻。大部分地区为山地或 高原,平均海拔1600米。西部为山地,阿尔 泰山自西北向东南蜿蜒。
工业以肉、乳、皮革等畜产品加工业为主,木材加工、电 力、纺织、缝纫和采矿业也具一定规模。
蒙古国节日风俗习惯
蒙古国居民饮食习惯特点浓郁,食品以牛、 羊肉为主,经常食用的蔬菜品种包括马铃薯、 白菜、圆葱、萝卜等,喜饮酒; 向别人递交东西要用右手,以示尊敬; 蒙古人忌讳别人触摸自己的头部和帽子; 与客人正式会面或共同进餐要衣着整洁,男 士应着西装打领带,女士应化妆并佩戴首饰。 送客人离开时,主人不必出门。 敬茶 到牧民家做客活在旅游景点, 主人或 是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 宾 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 千万不要 用左手去接, 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
蒙古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温带草原气候,季 节变化明显,冬季长,常有大风雪;夏季短, 昼夜温差大;春、秋两季短促。 每年有一半以上时间为大陆高气压笼罩,是 世界上最强大的蒙古高气压中心,为亚洲季 风气候区冬季“寒潮”的源地之一。 无霜期大约从6月—9月,只有90-110多天。 降水很少,年平均降水量约120 -250 毫米, 70 %集中在7、8月;西北部地区属温带针叶 林气候,许多高峰终年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