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介质选煤技术

合集下载

重介质选煤工艺及分选效果影响分析

重介质选煤工艺及分选效果影响分析

重介质选煤工艺及分选效果影响分析【摘要】重介质选煤工艺是一种重要的煤炭分选技术,在煤炭加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首先介绍了重介质选煤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及分选效果评价方法。

随后,探讨了重介质选煤工艺对煤炭分选效果的影响,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研究表明重介质选煤工艺在煤炭分选中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精度,可以有效提高煤炭的品质和降低成本。

其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重介质选煤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持续研究和发展。

【关键词】重介质选煤工艺、分选效果、影响因素、煤炭、分选效果评价方法、煤炭分选效果、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工艺介绍、工艺原理分析、分选效果影响因素分析、结论总结、进一步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重介质选煤工艺是煤炭分选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密度差异将煤炭进行分选,使得煤炭中的杂质得以剔除,提高煤炭的品质和价值。

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和对煤炭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重介质选煤工艺在煤炭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目前对于重介质选煤工艺及其分选效果的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亟待解决的挑战。

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煤炭的品质也愈发受到关注。

高品质的煤炭不仅能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还能提高煤炭的市场竞争力。

如何有效地进行煤炭分选,提高煤炭品质,是当前煤炭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对于重介质选煤工艺的研究还相对不足,存在许多影响分选效果的因素尚未彻底研究透彻。

对重介质选煤工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于提高煤炭分选效果,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重介质选煤工艺是一种有效的煤炭分选技术,通过不同密度颗粒在重介质中的分离实现对煤炭的分选。

本文旨在探讨重介质选煤工艺及其分选效果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煤炭分选效率和质量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一是深入了解重介质选煤工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探讨其在煤炭分选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二是分析重介质选煤工艺中的影响因素,包括介质密度、介质流速、煤炭粒度等因素对分选效果的影响机理;三是探讨不同分选效果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为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提供参考;四是深入分析分选效果受到的影响因素,包括煤炭特性、设备参数等因素对分选效果的影响程度。

选煤用重介质生产工艺

选煤用重介质生产工艺

01
重介质生产工艺优化与改 进建议
提高重介质生产效率的建议
增加自动化设备
使用自动化设备可以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例如,使用智能化的泵站和控制系统,能够实现重介质的自 动化调配和运输。
优化生产流程
通过对重介质生产流程的优化,可以减少生产环节和运输距离,提高生产效率。例如,采用集中配料和混合的工 艺流程,能够减少重复运输和装卸的环节。
01
重介质生产工艺应用案例
案例一:某大型选煤厂的重介质生产工艺设计
背景介绍
某大型选煤厂为了提高选煤效率和精度,决定采用重介质 选煤技术。
工艺流程
该选煤厂的重介质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煤准备、重介质制 备、重介质选煤、产品脱介、重介质回收和再利用等环节 。
技术特点
该工艺采用高效的重介质选煤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选煤 效率和精度,同时重介质回收和再利用技术也得到了很好 的应用。
排水
储存
将反冲洗水排出,收集残余的介质并处理 。
将反冲洗后的介质储存到指定的仓库或储 罐中备用。
介质回收流程
01
介质回收系统
使用介质回收系统将残余的介质 进行回收处理。
分离器
在介质回收系统中,使用分离器 将不同的介质进行分离和分类。收泵将残余的介质输送至 回收系统进行处理。
储存
将回收处理后的介质储存到指定 的仓库或储罐中备用。
04
01
重介质生产设备与材料
重介质生产设备
重介质生产设备种类繁多,根据工艺流程和规模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常见的设备包括混合桶、沉淀池 、磁选机、筛分机等。
混合桶用于将重介质粉和悬浮液混合均匀,沉淀池用于重介质悬浮液的固液分离,磁选机用于去除重 介质中的磁性杂质,筛分机用于将重介质按粒度分级。

重介选煤的基本原理

重介选煤的基本原理

重介选煤的基本原理重介选煤是一种利用重介质进行分选的煤炭加工技术,其基本原理是根据不同物理性质的差异将混合物分离成不同密度的两部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重介选煤的基本原理。

一、重介质重介质是指密度大于水的液体或固体,常用的有磁性流体、金刚石悬浮液、铁粉悬浮液等。

在重介选煤中,通常使用的是稀土永磁材料制成的永磁流体或铁粉悬浮液。

这些重介质具有密度大、稳定性好、可回收利用等优点,可以有效地实现对混合物中不同密度组分的分离。

二、原理1.浮力原理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向上的浮力大小等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乘以液体密度。

在重介选煤中,混合物经过加入重介质后会形成两个相互分离的层,其中密度较大的组分会沉降到底部,而密度较小的组分则会浮到重介质表面。

这是由于密度较大的组分受到的浮力较小,无法与重介质竞争,因此会沉降到底部;而密度较小的组分受到的浮力较大,可以与重介质竞争,因此会浮到表面。

2.惯性原理在重介选煤中,混合物经过加入重介质后通过旋流器或离心机等设备进行分离。

当混合物进入旋流器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密度较大的组分会向外侧移动,而密度较小的组分则会向内侧移动。

这是由于惯性原理的作用,在旋流器中,由于速度快慢不同导致了不同密度组分向不同方向运动。

3.表面张力原理在重介选煤中,混合物经过加入重介质后通过气泡法进行分离。

气泡法是利用气泡与固体颗粒之间的表面张力差异使颗粒上浮或下沉实现分离。

当气泡被注入混合物中时,它们会吸附在颗粒表面并将其带到液体表面。

在液体表面,气泡的表面张力会将颗粒推向液体表面或底部,从而实现分离。

三、影响因素1.重介质密度重介质密度是影响重介选煤效果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重介质密度越大,分离效果越好。

但是过高的密度会导致设备成本增加、能耗增加等问题,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混合物性质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密度差异越大,分离效果越好。

此外,颗粒大小、形状、比表面积等也会影响分离效果。

重介质选煤的原理和应用

重介质选煤的原理和应用

重介质选煤的原理和应用什么是重介质选煤重介质选煤是一种用重介质悬浮液作为分选介质,通过不同密度的浮力对煤炭进行分选的煤炭选炭技术。

它根据煤的密度和分选悬浮液的密度差异,将煤和岩石等杂质分离,从而实现提高煤炭质量和降低灰分含量的目的。

重介质选煤的工作原理重介质选煤的工作原理基于悬浮液的浮力和阻力作用。

当煤和岩石等杂质进入选煤槽中时,由于悬浮液的浮力,煤炭会浮在悬浮液上,而岩石等杂质则下沉到底部。

通过对悬浮液中的流动速度进行调节,可以控制煤和岩石等杂质的分离效果。

重介质选煤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添加悬浮液、分选和排放。

1. 添加悬浮液:首先将悬浮液通过给料系统添加到选煤槽中,同时控制悬浮液的流动速度和浓度。

2. 分选:煤和杂质混合物进入选煤槽后,根据密度差异,煤会浮在悬浮液上方形成煤面,而杂质则下沉到悬浮液底部。

3. 排放:通过控制排放设备,将分离出的杂质进行排放,而煤则被收集。

重介质选煤的应用提高煤炭质量重介质选煤技术可以根据煤炭的密度差异,将杂质和煤进行有效分离。

通过该技术,可以提高煤炭的质量,降低灰分含量,从而增加煤炭的热值和使用价值。

实现煤炭洗选重介质选煤是一种常用的煤炭洗选方法。

通过该技术,可以将原煤中的杂质、硫等有害物质去除,提高煤炭的质量,并减少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应用于煤炭资源综合利用重介质选煤技术可以使低品位煤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通过分选,可以将低品位煤中的煤炭提取出来,从而实现对煤炭资源的充分开发和综合利用。

广泛应用于煤炭行业重介质选煤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煤炭行业的煤矿、洗煤厂等场所。

它可以根据不同的煤炭种类和要求,进行精确的分选,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煤炭洗选效率,减少煤炭损耗,降低生产成本。

重介质选煤的优势和局限性优势•分选效果好:重介质选煤技术采用重介质悬浮液作为分选介质,可以根据不同密度的浮力,精确分离煤和杂质。

•操作简单:重介质选煤技术的操作相对简单,使用方便,管理成本低。

重介质选煤技术

重介质选煤技术
重介质选煤概论
洗煤厂
目录
重介选煤原理
重悬浮液性质
重介旋流器工 作原理
一、重介选煤原理

定义: 重介质选煤是用密度介于精煤与矸 石(或中煤)之间的液体作为介质进行分选 的方法。密度低于介质的精煤漂浮,而密度 高于介质的矸石(或中煤)下沉,然后分别 收集,归于不同的产品,从而实现原煤的分 选。

原理:重介质选煤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阿基米 德原理,即浸没在液体中的颗粒所受到的浮 力等于颗粒所排开的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 在静止的悬浮液中,作用在颗粒上的力有重 力G和浮力Ff。因此,悬浮液中的颗粒所受 到的作用力F为:
二、重悬浮液性质
重介质选煤是在规定密度的重介质中将煤 与矸石分开的。当重介质的密度超过规定 值时,精煤灰分将超过要求的指标;而密 度低于规定值时,则使浮物在沉物中的损 失量增大。因此,介质性质直接影响分选 效果。
重悬浮液是用磨得很细的高密度的固体 (如磁铁矿、重晶石、沙、黄土、浮选尾 矿等)微粒与水配制成的悬浮状态的两相 流体。所用固体微粒称为加重质,水称为 加重剂。重悬浮液价格便宜,无毒无腐蚀 性,特别是用磁铁矿粉与水配制的重悬浮 液,加重质容易回收,配制的悬浮液密度 范围较宽。所以目前在选煤工业上得到广 泛的应用。
2
式中:V-矿粒的体积,m3; δ-矿粒的密度,kg/m3; ρ-液体介质的密度,kg/m3; vt-颗粒旋转的切线速度。m/s; r-旋转半径,m
在离心力场下,由此可见,重介质选煤是按矿粒 与悬浮液的密度差进行的,受粒度的影响较小; 离心力可以大大提高颗粒的移动速度,使细颗粒 按密度分选更有效,所以,重介质旋流器选煤精 度高,处理量大。
物料与悬浮液混合,以一定压力从入料管沿 切线方向给入旋流器圆筒部分,由于离心力 的作用,高密度物料移向锥体的内壁,并随 部分悬浮液向下作螺旋运动,最后从底流口 排出;低密度物料集中在锥体中心,随内螺 旋上升,经溢流管进溢流室排出。

重介质选煤技术.ppt

重介质选煤技术.ppt
2
选煤厂员工技术培训
1、概述
1.1 重介质旋流器选煤的发展 重介质旋流器是在分级旋流器的基础上演变而来。
1945年荷兰国家矿山局提出了用重介质旋流器选末煤的方 法,并发明了DSM(圆柱圆锥形)重介质旋流器。由于 加重质由黄土改为磁铁矿,使这一技术真正用于工业。美、 德、英、法等国相继购买了这一专利应用于选煤,并不断 创新,研制了许多新型重介质旋流器:
24
选煤厂员工技术培训
3.2 加重质的选择
3.2.2 加重质的粒度组成特性
各国对磁铁矿粉的粒度要求是不同的,如:
25
选煤厂员工技术培训
3.2 加重质的选择
3.2.2 加重质的粒度组成特性
各国对磁铁矿粉的粒度要求是不同的,如:
26
选煤厂员工技术培训
3.2 加重质的选择
3.2.2 加重质的粒度组成特性
10
选煤厂员工技术培训
1、概述
1.4 重介质旋流器分类 (1)按其外形结构可分为:圆柱形、圆柱圆锥形重介质旋流器两 种。 (2)按其选后产品的种类可分为:二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三产品 重介质旋流器。 (3)按物料给入旋流器的方式可分为:周边(有压)给原煤、给介 质的重介质旋流器;中心(无压)给原煤、周边(有压)给介质的重 介质旋流器。 (4)按旋流器的安装方式可分为:正(直)立式、倒立式和卧式三 种。
6
选煤厂员工技术培训
1、概述
1.1 重介质旋流器选煤的发展 80年代至90年代对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工艺与设备进行
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先后推出重介质旋流器分选500mm不脱泥原煤的工艺;有压给料二产品和三产品重介质 旋流器;无压给料二产品和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粉 煤的小直径重介质旋流器以及“单一低密度介质、双段自 控选三产品(四产品)的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新工艺。1998 年推出了大型简化工艺重介质选煤技术,旋流器直径达到 1200/850,2003年旋流器直径达到1400/1000。到2005年 底,中国已有100多个选煤厂装备有上述各类重介质旋流器 约400多台。

重介质选煤工艺及分选效果影响分析

重介质选煤工艺及分选效果影响分析

重介质选煤工艺及分选效果影响分析一、引言本文将从重介质选煤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分选效果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期为煤炭行业提供参考和帮助。

二、重介质选煤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流程重介质选煤工艺是指利用密度差异将煤和脏矸分离的一种选煤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在重介质中将煤和矸石分离,从而达到提高煤品质的目的。

在实际工艺中,重介质选煤的流程一般包括破碎、磨矿、重介质分选、浮选等环节。

下面将对这些环节进行具体介绍。

1. 破碎:煤炭矿石在选煤处理前需要先进行破碎,以便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选煤工艺。

破碎的目的是将原始煤炭矿石分解成较小的颗粒,方便后续的处理。

2. 磨矿:磨矿是为了将煤矿石中的煤与脏矸分开,一般采用球磨机或者辊磨机进行磨矿处理。

通过磨矿可以较为有效地将煤和脏矸进行分离。

3. 重介质分选:在重介质分选过程中,将煤、矸石和介质(一般是重质液体或者重质气体)混合在一起,利用它们之间的密度差异进行分离。

通过动力装置使得介质形成旋涡,然后将煤矸石混合物投入旋涡中,在旋涡中由于密度差异的作用,煤炭和矸石将会获得不同的位移,从而实现分离。

4. 浮选:在重介质分选之后,还需要进行浮选工艺,将煤炭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和提纯,以获得更高品位的煤炭产品。

三、分选效果的影响因素重介质选煤工艺的分选效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下面将对其进行具体介绍。

1. 煤炭性质:煤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分选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主要包括煤的密度、粒度、矿物组成、灰分、硫分等参数。

一般来说,煤的密度越大、粒度越细,分选效果越好,而灰分、硫分等杂质越低,也有利于分选。

2. 介质性质:介质的选择和性质直接影响到分选效果。

一般采用的介质有重质液体和重质气体,不同的介质会对分选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其参数包括粘度、密度、流动性等。

3. 设备参数:重介质选煤设备的参数也会对分选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主要包括旋涡器的结构和参数、浮选机的类型和规格等。

合理的设备参数能够提高重介质选煤工艺的分选效果。

全重介选煤工艺

全重介选煤工艺

全重介选煤工艺全重介选煤工艺是一种常用的煤炭处理技术,适用于煤炭中含有多种不同密度的矿物质的情况。

通过该工艺,可以实现对煤炭进行高效分选,提高煤炭的质量和利用率。

全重介选煤工艺的核心原理是利用煤炭和矿物质在介质中的不同密度特性进行分选。

在全重介选煤工艺中,煤炭经过粉碎和破碎处理后,与介质混合并通过分选设备进行分离。

分离设备通常采用重介质旋流分选机、磁选机、浮选机等。

在全重介选煤工艺中,首先将煤炭经过粉碎和破碎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粒度要求。

然后将煤炭与介质混合,形成悬浮液。

介质通常使用磁选液、重介质液等,这些介质具有一定的密度差异,可以实现对不同密度矿物质的分离。

接下来,悬浮液进入重介质旋流分选机。

重介质旋流分选机是全重介选煤工艺中的核心设备,通过旋流的作用,使密度较大的矿物质沉降到底部,密度较小的煤炭浮起到上部。

然后通过分离装置将煤炭和矿物质分开。

分离装置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形式,如离心分离器、重力分离器等。

除了重介质旋流分选机,全重介选煤工艺中还可以采用其他分离设备,如磁选机和浮选机。

磁选机利用矿物质对磁场的响应特性进行分选,可以实现对磁性矿物质的分离。

浮选机则利用矿物质和煤炭在气泡的作用下的不同浮力,实现对密度较小的煤炭和密度较大的矿物质的分离。

全重介选煤工艺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它可以有效地分离煤炭中的矿物质,提高煤炭的质量。

其次,全重介选煤工艺可以实现对不同密度矿物质的精细分选,提高了煤炭的利用率。

此外,该工艺还可以减少煤炭中的硫和灰分含量,降低环境污染。

然而,全重介选煤工艺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该工艺需要大量的介质和设备,投资成本较高。

其次,介质的回收和再利用也是一个难题,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回收。

此外,全重介选煤工艺对煤炭粒度的要求较高,需要进行粉碎和破碎处理,增加了工艺复杂度。

总的来说,全重介选煤工艺是一种有效的煤炭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对煤炭的高效分选,提高煤炭的质量和利用率。

尽管该工艺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技术创新和改进,可以进一步提高全重介选煤工艺的效果和经济效益,推动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院唐山煤炭研究所在通化铁厂选煤厂开展了以磁 铁矿粉作为加重质的双锥型分选机再选槽洗中煤的试 验研究,并在南桐、轩岗和林西等矿进行了用黄土、 高炉灰作为加重质的重介质选煤的试验研究工作。同 年,中国矿业学院在北票台吉选煤厂建成以黄土作为 加重质的鼓形分选机再选跳汰中煤车间。实践表明, 用黄土和高炉灰作为加重质,不但回收困难而且污染 精煤产品,因此停止了这方面的试验而全力转向用磁 铁矿悬浮液的选煤研究。
一、重介选煤用悬浮液主要特点
悬浮液中的悬浮颗粒在普通显微镜,甚至用肉眼都能
看到; 分散相(水)和悬浮液粒子之间有明显的相界面;
由于悬浮液中悬浮粒径较大,在重力作用下会产生沉
降,具有动力不稳定性。如保持悬浮液不被破坏,需 要有外力作用。如机械力、垂直流、水平流、脉动流、 切相流等。 重介旋流器选煤用的悬浮液分散相(加重质)的粒径一 般在0.2mm到lum田之间,需要有外力作用才能保持相 对稳定性。
二、加重质的选择
在选择加重质时,应注意粒度和密度的综合要求。既
要达到悬浮液的密度及悬浮液的稳定性,又要保证较 好的流动性(粘度不能高,容积浓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 内)、加重质的粒度越粗、沉淀速度越快,粘度越低、 则稳定性不好;加重质粒度越细、沉淀速度越慢、稳 定性好、但粘度增加,介质流动性差、加重质密度越 高,对一定密度的悬浮液则容积浓度越低。因此,尽 可能选择加重质的密度和粒度组成以及悬浮液容积浓 度综合指标最佳的方案。
在我国,原煤含矸量一般为2o%~3o%,有的还更高。经洗
选排弃大量矸石、除去原煤中的杂质,可减少铁路的无效 运输;降低煤炭的灰分和硫分,可以降低燃煤对大气的污 染,保护环境。煤炭洗选加工常用的选煤方法有跳汰、重 介和浮选法。 综上所述,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都离不开选煤这门技术科 学。它的技术水平对许多经济部门产生较大的影响。选煤 技术落后,会造成有用资源的损失浪费,选煤厂的产品成 为无法利用的废物。反之,先进的选煤技术可以产生“一 矿变多矿”“一厂变多厂”的良好局面。从古代的淘洗法, 到今天种类繁多的选煤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出现选煤学 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可以肯定随着科学技术水平 的提高和各国对原料、能源需求量的增加,选煤学科的技 术水平将不断提高,应用的范围将越来越广,发挥的作用 也将越来越大。
1959年,我国研制了槽宽1.06m的斜轮重介分选机,并
在铁厂选煤厂用于再洗槽洗中煤和分选6-100mm的块原 煤。1960年-1964年中国矿业学院与阜新海州露天矿协 作建成用斜轮重介质分选机排矸车间。1964年-1966年 唐山煤炭研究所与沈阳煤矿设计院协作在铁厂选煤厂 简称用斜轮重介质分选机精选100-13mm块煤的车间。 60年代末期,在煤炭工业部和机械工业部所属科研、 设计和制造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完成槽宽1.6、2.6、 3.2、4m斜轮分选机的设计制造,建立了我国斜轮分选 机系列。 我国于1965年开始进行重介质旋流器选末煤的研究, 1966年唐山煤研所协助彩屯选煤厂建成了我国第一座 重介质旋流器选末煤车间。
3、分选密度调节范围 分选密度可控制在1300-2200kg/m³,且易于调节,其误 差范围可保持在±0.5%。
4、适应性强 重介质选煤可以适应入洗原煤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大幅度 波动。当用户对精煤质量要求变动时,精煤灰分可按照要求 迅速予以改变。 5、分选粒度范围宽 块煤重介质分选机的入料粒限一般为100-6mm,末煤重 介质旋流器粒限为50-0mm(分选深度可达0.15mm)。 6、处理能力大 7、生产易于实现自动化
重介质选煤用的悬浮液是一种固相和液相的两相体,
即一种固相微粒分散在另一种液相中构成的体系。被 分散的固相微粒称为分散相。其周围的液相称为分散 介质,分属不同的相。在重介选煤中,把高密度的固 相微粒称为加重质,液相一般为水。
按分散相粒径的大小,可把分散体系分为三类:分散
相粒径小于0.001um的分散体系叫真溶液;粒度在 0.1um至0.001um之间的分散体系叫胶体溶液;粒径大 于0.lum的分散体系叫悬浮液。
我国对重介质选煤的研究已有60多年的历史,在洗选
炼焦煤,无烟煤,褐煤和其他动力煤方面已积累了一 定的生产经验。展望未来,重介质选煤在我国有着广 阔的发展前景。
三、重介质选煤的优缺点
重介质选煤的优点: 1、分选效率高 2、可高效地分选难选煤和极难选煤
对于难选煤和极难选煤,在要求精煤灰分较低时,跳汰 选煤法一般是选不出合格精煤的,即使选出低灰精煤,其产 率和效率都会很低。重介质选煤法可以在保证较高分选效率 的条件下,选出低灰精煤。
主讲人:孙佰成
前言:选煤的意义
煤炭的分选是选矿技术在煤炭工业中的重要应用。煤炭是
我国的主要能源,占一次能源的75%。原煤在生成过程中 混入了各种矿物杂质,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又 混入顶板和底板的岩石及其他杂质。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 的提高和地质条件的变化,原煤质量将会越来越差。选煤 的主要任务就是除去原煤中的杂质,降低煤炭的灰分和硫 分,提高原煤质量,适应用户需要。例如,钢铁厂需要低 灰分炼焦精煤。有资料表明,精煤灰分每降低1%,焦炭灰 分可降低1.33%,而焦炭灰分每降低1%,炼铁焦比可降低 2%,高炉利用系数可提高3%,同时,还可提高生铁的质量。 煤中硫60%以上转入焦炭里、焦炭中硫分每增加0.1%、高 炉用焦就多消耗2%,石灰多消耗2%,生铁产量降低2%~5%, 生铁质量变差。
重介质选煤的磁铁矿粉应具备下列条件 1、磁铁矿粉的纯度通常以磁铁矿粉中磁性物含量高低来表示其
纯度。一般要求磁性物含量应在90%以上。磁性物含量高其密度 高,并减少加重质的耗量。 2、磁铁矿粉的有效密度高时,容易配制高密度的悬浮液。纯结 晶的磁铁矿的密度为5.17。选矿厂生产的磁铁矿精矿并非纯净, 一般都低于5.17。但重介质选煤所使用的磁铁矿粉有效密度不 应低于4.6~4.7. 3、磁铁矿粉的脆性要小,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泥化。 4、磁铁矿粉的导磁率要高,磁滞性要以满足在净化时磁铁矿既 容易磁化回收,又容易退磁,保持再生悬浮液的稳定性。为保 证加重质的有效使用,磁铁矿粉的水分要低,以免因磁铁粉打 团增加损失。 5、磁铁矿粉的粒度组成对粒度组成的要求,一是要满足悬浮液 的稳定性,二是要降低加重质的损耗,三是降低对设备的磨损, 因此,对磁铁矿粉的粒度组成应有严格的要求。
一、重介质分选机的分选原理
物体在介质中的重力G0等于该物体在真空中的重量与同体
积介质重量之差即
δ-ρ>0,颗粒下沉; δ-ρ<0,颗粒上浮; δ-ρ=0颗粒悬浮
在液体中任意位置。当 ρ =1400kg/m³时,δ =1300kg/m³该 颗粒上浮;δ =1800kg/m³,该颗粒下沉。
二、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原理
重介质选煤缺点:
重介质选煤的缺点是生产工艺中增加了加重质净化回
收系统,设备磨损较为严重,需要经常维修。现在虽 已研制出不少耐磨材料,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但与 其他选煤方法相比较,设备磨损和维修工作量大是它 的主要缺点。
四、重介质选煤的应用范围
用重介质分选机排矸,如我厂准备车间的重介浅槽分
可解离处黄铁矿的原煤; 低密度分选超低灰精煤; 分选不脱泥原煤,其分选深度可达0.15mm。
重介质选煤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即浸没
在液体中的颗粒所受到的浮力等于颗粒所排开的同体 积的重量。
在重介质选煤的过程中,悬浮液中的颗粒除了受到重
力和浮力的作用外,还受到悬浮液流体的动力阻力作 用。这种阻力包括粘性阻力和流动阻力。通常,颗粒 越大,介质粘度越小时,颗粒在重介质悬浮液中运动 时所受到的阻力影响就越小。因此,颗粒的粒度越大, 分选速度越快,效率越高。

磁性物含量是指悬浮液中磁铁矿干重与固体总重量之
比: 磁性物含量可用磁。一般情况下,当
悬浮液密度小于1.7g/cm³时,其煤泥含量可达到35~ 45%左右;当悬浮液密度大于1.78/cm³时,其煤泥含量 在15~25%左右。总之,煤泥含量范围应在15~45%之 间。
2、悬浮液的稳定性 重介质选煤中,悬浮液的稳定性是指悬浮液在分选容
器中,各点的密度和粒度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 的能力。由于选煤用的悬浮液属于粗分散体系。分散 的固体粒子本身没有保持悬浮状态的能力,靠借助外 来的能量才能使分选设备内各点的悬浮液密度达到一 定的均一性。这种密度均一性称为动态稳定性。
一、什么叫重介质选煤?
在重力选矿过程中,通常都采用密度
低于入选矿密度的水或者空气作为分 选介质。所谓重介质是指密度大于 1g/cm³的重液或者重悬浮液流体。煤 在重介质中按颗粒密度的差异进行分 选的过程即称为重介质选煤。
二、重介质选煤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于1956年开始研究重介质选煤。1958年煤炭科学
2)加重质的密度
加重质的密度越低,它的自由沉降速度越小,配制成同一密 度悬浮液的固体容积分数也越高,稳定性也好。但对分选效果的 负面影响也越大。 在离心力场(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时.工作悬浮液中加重质的容 积分数(包括煤泥)最大不应超过35%。 3)悬浮液的密度 同一种加重质配制成悬浮液的密度越高,悬浮液中的固体容 积分数也越大,悬浮液的动态稳定愈易达到,但悬浮液的粘度也 相应提高。 可是在实际生产中,对工作悬浮液的密度有定值要求,不可 能依靠改变悬浮液的密度来提高稳定性。 高密度悬浮液选煤时,主要矛盾是悬浮液的粘度。这时,使 用加重质的密度应大于5000kg/m³。 低密度重介质旋流器的分选时,主要矛盾是悬浮液的稳定性, 而不是粘度。
选机; 用于分选难选和极难选煤; 适用于分选含有易泥化矸石的原煤;
为脱除煤中的硫而需要按低密度分选时,采用重介质
选煤是可行的;
重介质旋流器选煤的应用范围
分选难选和极难选的末煤(包括烟煤和无烟煤); 再选跳汰机的中煤或精煤; 与其他选煤方法组建联合流程; 分选需要高度解离的原料,如夹矸煤含量大或破碎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