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十年河南省水资源利用分析
当前水资源利用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当前水资源利用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作者:刘跃洋来源:《中国民商》2019年第11期摘要:本文对水资源利用问题及解决对策展开研究分析。
通过对时代需求的简要阐述,进一步引出相关问题,最终从多层次深挖节水潜力、加强虚拟水资源供应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方法;管理活动一、水资源利用问题的时代需求2011 年首次聚焦水资源管理,明确提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入发展,要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
在这种背景下,水资源利用问题再次驶入快车道。
这是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快速增长的必然结果。
水资源供给量的不断增大给环境保护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种矛盾日益突出,相关由于不够重视所导致的水环境承载力不足的问题也愈发严重。
二、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一)水资源利用水平较低当前国内水资源利用存在自身规划水平不高,利用方法简单粗放等问题,存在着相关用水、节水项目进度严重受阻的情况,对于管理过程中随时出现的意外把控缺乏意识,对节约用水计划进度的可控性过于乐观。
比如山西地区曾经出现过水环保创新建设项目资金链断裂和运作资金不足的情况,投资方由于解决方法落后,导致资金压力不断增大,人工、材料费用不断上涨,很多次延误工期。
虽然前期也制定了一些预案,但是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节水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之间的差值始终都无法控制在合理区间。
(二)监理单位专业监控能力不足当前水资源利用监控能力有待提升。
所谓监控能力是指在进展过程当中将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进行不间断的观测,追踪时间节点不一致的现象。
如果发生偏差,尽快查明原因,明确改进计划或者调整方案的能力。
当前水资源利用管理监控主要由监理单位行使。
监理单位作为项目单位的委托方,需要对质量、进度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监控,但实际上监理单位的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满足不了水资源利用的实际监控要求,同样会对用水安全质量造成潜在的不稳定影响。
(三)水资源利用筹划管理组织结构有缺陷目前的组织架构属于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结构层次,这种结构层次优点是统一领导、方便管理方相关政策的传达贯彻,但是缺点十分明显。
水资源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利用

水资源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利用在如今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环境下,科学地监测和有效利用水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水资源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利用,可以为决策者提供重要依据,帮助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策略,从而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资源监测数据的采集有效的水资源监测首先需要通过科学的手段采集各项数据。
监测数据的采集可通过传感器、遥感技术等途径,准确获取水域面积、水质指标、水位、径流量、蒸散发等多个方面的信息。
这些数据反映了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和变化趋势,对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资源监测数据的分析1. 趋势分析利用历史监测数据,可以对水资源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水资源的供需状况,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例如,在某地区对过去十年的水资源监测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后发现,水资源供应速度落后于需求增长速度,决策者能提前制定相应措施,加强供水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空间分析水资源监测也需要进行空间分析,即分析不同地区水资源的差异和分布情况。
通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可以将水资源数据与地理数据进行叠加分析,找出特定地区的水资源分布、脆弱性和利用潜力等重要信息。
例如,某地区通过水资源监测数据的空间分析发现,某水库附近水资源富集,可以通过引水工程将其引入水源匮乏的地区,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3. 风险评估水资源监测数据的分析还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即对水资源供需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
通过对过去多年的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等因素。
在此基础上,决策者可以制定应对策略,例如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开展水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究等。
三、水资源监测数据的利用1. 决策支持水资源监测数据的分析成果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使其能够基于科学的依据做出合理的决策。
例如,水资源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某地区水资源面临严重的短缺风险,决策者可以通过制定限水措施、采取水价调控等方式,合理调配水资源,有效应对供需矛盾。
近十年安阳市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及变化趋势分析

2020年11月第42卷第6期^地下水Ground waterNov. ,2020Vol.42 NO.6D01:10. 19807/ki.DXS.2020 -06 -008近十年安阳市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及变化趋势分析赵海丽、唐敏1,王颖1,杜娟2,和皞杰1,徐瑞红、张金鹏3(丨.河南省安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河南安阳455000 ;2.安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安阳455000 ;3.大唐安 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安阳455000)[摘要]利用2010 -2019年安阳市地下水监测数据,采用Daniel趋势校验法对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2019年安阳市地下水水质级别为较差,与2018年相比,地下水环境质量由良好级别变为较差级别,地下水环境质量污染显著加重;10 a间,安阳市地下水水质呈污染加重但不显著趋势;影响F值计算的主要因子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和硝酸盐;个别井位超标,严重影响安阳市地下水平均F值。
[关键词]地下水;变化趋势分析;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中图分类号]P64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 - 1184(2020)06 -0024 -04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trend analysis ofgroundwater quality in Anyang city in recent 10 years ZHAO H a i-l i1,TANG Min' ,WANG Ying1,DU Juan2, HE W e i-jie1,XU Rui - hong' .ZHANG Jin - peng3(1 .Henan Anya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enter,Anyang Henan 455000;2. Anyang iron &steel group co.LTD,Anyang Henan455000 ;3. Tang Dynasty anyang power generation co.LTD ,Anyang Henan455000)A bstract:Based on the groundwater monitoring data of Anyang city from2010 to2019 ,the variation trend of groundwaterquality was analyz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Daniel Test for Tre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2019 ,the groundwater quality level of Anyang city was pared with that of2018 ,the groundwater environmental quality deteriorated from good level to poor level,and the groundwater environmental quality pollut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During the recent ten years,the groundwater quality of Anyang city showed an increasing but insignificant trend of pollution.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calculation of F value were total hardness and total solid solubility.Some Wells exceeded the standard,which seriously affected the average F value of groundwater in Anyang city.Key words :Groundwater;variation trend analysis;total hardness;total solid solubility安阳市主要坐落于安阳河冲洪积扇上,其三面被丘陵岗 地环绕,向东敞开,呈向东倾的簸箕状,封闭条件良好,为一 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
河南省水土保持规划

河南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二0一五年十二月前言河南省地处南北气候和山区向平原双重过渡带,暴雨频发的气候特征、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密集分布的人口以及生产建设活动的影响,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目前我省尚有水土流失面积2.21万k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4.07%,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水土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加剧,威胁我省生态安全、防洪安全、饮水安全和粮食安全,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因素。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我省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大批水土保持设施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治理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民心工程、扶贫工程,为抗御水旱灾害、保护水土资源、持续推动“生态省”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然而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山丘区、革命老区和老少边穷地区的水土流失依然严重,全省贫困人口相当部分分布在这一地区,下阶段水土流失治理和脱贫攻坚任务依然严峻;城镇化建设、生产建设项目产生的人为水土流失问题日益凸显,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仍需加强;同时水污染影响加剧、水生态退化严重等新老水问题也日益突出,我省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的水土流失防治也必须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加强;“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和“四个全面”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部署,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全面推进新时期我省水土保持工作,根据水利部《关于开展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水规计〔2011〕224号)精神,我省成立了《河南省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并于2011 年7月正式启动河南省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
黄河水资源分配与可持续利用

黄河水资源分配与可持续利用黄河是我国第二长的河流,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然而,由于区域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及人类活动的过度开采,黄河的水资源已经面临着严重的分配和利用问题。
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合理分配黄河水资源,并实现可持续的利用。
首先,黄河的水资源分配应该基于科学的原则。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合理,一些地区过度依赖黄河水资源,导致黄河下游地区水资源的严重短缺。
因此,合理分配黄河水资源是十分必要的。
分配原则应该基于地区的需求和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兼顾各地区的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其次,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但由于灌溉和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导致了农业面临着土壤质量下降、水污染等问题。
因此,在利用黄河水资源时,应该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监管,采取科学的灌溉方式和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黄河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还需要考虑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益。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因此,在黄河水资源的分配过程中,应该注重社会公平,照顾贫困地区和人口较少的地区的发展需求。
同时,应该注重经济效益,通过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此外,黄河水资源分配与可持续利用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难题。
一方面,黄河流域的人口众多,需求巨大,如何合理满足人们的生活用水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政府和各界应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控制污染源,推动水资源管理的创新与改革。
总之,合理分配黄河水资源,并实现可持续利用,是一个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政府应加强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推动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参与,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做出贡献。
河南省水文资源现状及利用分析

注 : 南 指 驻 马 店 、 阳 、 阳 三 市 , 北 指 黄 河 以北 六 市 . 东 指 豫 信 南 豫 豫 郑 州 、 封 、 丘 、 昌 、 河 和 周 口六 市 , 西 指 三 门峡 、 阳 、 顶 山 开 商 许 漯 豫 洛 平
需 求 量 大 , 水 资 源 贫 乏 , 空 分 布 不 均 , 化 大 。 资 源 条 件 但 时 变 水 恶 劣 给 水 资 源 的 利 用 造 成 很 大 困 难 , 水 资 源 利 用 中 又 存 在 而 节 水 意 识 差 、 水 浪 费 等 问 题 , 上 水 污 染 严 重 , 就 给 水 资 用 加 这 源 本 不 充 裕 的 我 省 雪 上 加 霜 , 剧 了水 资源 的 供 需 矛 盾 , 资 加 水
我 省 在第 一 次水 资 源评 价 时 , 出的 15 — 17 得 9 6 9 9年 2 4
总 资源 量 (9 6 1 7 1 5 — 9 9年 ) 值 5 、 1 . 2 1 . 均 07 32 O8 53 ( ) (9 1 2 0 1 9 — 0 0年 ) 值 5 . 1 . 1 、 1 . 均 44 29 86 4O 97 . 83 . 1 . 1 . 37 86 95 . 1 、 66
年 系列平 均地表 水资源 3 2 8 1 . 4亿 m。年 , / 地下水 资源 2 4 6 0. 8
亿 m。年 , 除 两 者 间重 复 计 算 水 量 1 3 8 / 扣 0 . 1亿 m。年 , 资 / 总 源 量 4 3 7 亿 m。年 。居 全 国 第 1 位 , 均 水 量 和 亩 均 水 量 1. 1 / 9 人
源 和战略 性的 经济资 源 。 资源的可持 续利用 , 水 是经 济和社 会
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中国的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水资源区。
黄河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黄河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保护措施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供应源之一。
在黄河流域,农业是主要的水资源利用领域。
黄河流域的农业面积广阔,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为主。
然而,近年来黄河流域频繁发生旱灾,农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过量的农业用水、不合理的灌溉方式、缺乏科学管理等因素导致了黄河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
黄河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是一个存在已久的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得到了大量的开发。
然而,这种开发方式却往往缺乏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一方面,农业用水过量,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
许多农民过度灌溉,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还导致了土地盐碱化和农田水logging。
另一方面,工业和城市用水也在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黄河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为了解决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首先,应加强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的管理和调控。
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水资源监测和调度,合理分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
其次,应推广节水技术和灌溉方式。
引导农民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业用水的浪费。
同时,加强城市水资源的管理,推广节水措施,降低工业和居民用水的消耗。
第三,应加强对水环境的保护。
加强对黄河流域水质的监测和治理,减少污水排放,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第四,应推动黄河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
通过资金奖励和政策支持,鼓励生态保护,保护黄河上游的湿地和森林,维持黄河的生态平衡。
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才能保证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保护好宝贵的水资源。
郑州市地下水资源动态分析及管理建议

18EXPERIENCE 区域治理郑州市地下水资源动态分析及管理建议*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利与环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汪月月,盛春美,孙梦雲,魏世辰摘要:水是生命之源,而地下水是水资源很重要的一部分,其密切关系到人类生活和经济建设。
地下水是郑州市主要的供水来源,文章通过分析郑州市近些年来地下水的水位、水质等变化情况,对其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和污染问题给出相应的保护建议,以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地下水;动态变化;问题;建议中图分类号:TV21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7-0018-0002一、郑州市气候及水资源情况郑州市总面积约为7446.2平方公里,全市水面面积约为11.4平方公里。
但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以及郑州市生态水系工程的开展,郑州市的水域面积将会不断增加。
郑州境内流域面积较大的河流有29条,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其中黄河流域6条,淮河流域23条。
流经郑州段的黄河长约150.4公里,黄河是郑州市主要的生活用水水源地。
郑州市属暖温带-北亚热带过渡型大陆型季风气候,冷暖适中、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干冷同季。
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
根据2019年《郑州市水资源公报》,郑州市地下水资源量为5.2876亿m³,其中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3.6427亿m³,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2.0988亿m³,平原区与山丘区地下水重复计算量0.4539亿m³。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中,降水入渗补给量1.1605亿m³,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0.8073亿m³,山前侧渗量0.1310亿m³,井灌回归量0.1163亿m³,总补给量为2.2151亿m³;扣除井灌回归量后,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2.0988亿m³。
[1]二、地下水水位变化规律从近十几年的地下水实测资料分析看,地下水的水位变化与开采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开采量少,地下水位埋深下降、开采量增加,则地下水位埋深上升、水位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阳师范学院20XX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近十年河南省水资源利用分析完成人:班级:学制:专业:地理科学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摘要 (1)引言 (1)1 河南水资源及利用基本状况 (2)河南省水资源现状 (2)河南省水资源利用现状 (2)2 水资源变动分析 (3)2000-2009年河南省四大流域各部门用水量变动分析 (3)2.1.1海河流域不同部门水资源利用情况变动分析 (5)2.1.2黄河流域不同部门水资源利用情况变动分析 (5)2.1.3淮河流域各个部门十年间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变动分析 (6)2.1.4长江流域各个部门十年间水资源利用的变动分析 (7)3 对河南水资源利用的建议 (8)参考文献 (10)Abstract (10)关于近十年河南省水资源利用分析摘要: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随着中原崛起的计划的实施,工业发展速度也将日新月异。
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需求,工农业发展用水需求大幅增加,对我省的淡水资源利用情况考验更加严峻。
如何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 成为河南省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新时期的水利战略的重点应是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以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利用为目标,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措施的优化组合, 以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本文以2000—2009年的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数据为基础, 结合河南水资源的状况,运用GIS,excel等工具,统计分析得出河南省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局部区域内不同水体之间相互协调发展,共同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的新方法;以及在一定年限内,区域水系的统一规划管理模式。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南水资源水利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 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状况;河南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原崛起计划的实施,河南省经济迅猛发展,工业农业发展更加迅速,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加大,因此,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全省淡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势在必行。
通过对水资源利用方面的文献研究学习,整理出一些专家对水资源利用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本文在借鉴研究方法的同时,避免与他们研究方向上的重复。
力求从新的角度来提供新的措施为河南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驾护航。
贵州省织金县水利局郭平通过我国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匀, 用水成本增高, 经济成本增大; 水质污染严重, 水环境遭到破坏, 致使部分地区呈现水质性缺水的研究,得出了启用经济杠杆:优化水资源配置和管理, 合理确定水资源的商品价值, 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 污水处理产业化, 征收水资源税, 通过各种经济途径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方法。
封莉,赵辉通过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利用现状研究,提出了;建立统一的黄河水价;保护黄河和内河水环境、鼓励开发利用非黄河水资源替代黄河水资源[1]。
从而最大限度发挥黄河水资源的效益,实现其长期可持续利用的新方法。
河南省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站的王学云提出实施气候工程,走生态经济型环境水利模式的水利管理新模式[2]。
通过对这些专题研究论文的学习,我们发现目前主流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某个水流域如何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以及如何利用政策体制或者经济体制的介入,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通过对整个河南省各个流域水资源利用情况的横向对比及2000到2009年各个流域水资源利用情况的纵向对比,提出局部区域内不同水体之间相互协调发展,共同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的新方法;以及在一定年限内,区域水系的统一规划管理模式。
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只对河南省黄、淮、海、长四流域水资源状况作简单探讨,别的不做分析。
1河南水资源及利用基本状况河南省水资源现状河南横跨黄河、淮河、海河、长江4 大水系, 境内1500 多条河流纵横交织, 流域面积100 km2 以上的河流有493 条。
黄河横贯中部, 境内干流711 km, 流域面积万km2, 约占全省面积的1/ 5。
省境中南部的淮河, 支流众多, 水量丰沛, 干流长340km, 流域面积万km2,约占全省面积的1/ 2。
北部的卫河、漳河流入海河。
西南部的丹江、湍河、唐白河注入汉水。
当前,河南水资源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水量不足, 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85 mm, 相当于1 296 亿m³的水量。
约有76%的水量被植物、土壤吸收和水面蒸发, 只有24% 的水量形成了地表河川径流。
全省多年平均过境水量为474 亿m³。
过境水最多可利用量为180 亿m³全省水资源总量为430 亿m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490. 1m³, 大大低于全国人均水平, 在全国各省区中排在约24 位。
受降水的影响, 全省的水量季节分配不均, 年际变化较大。
河南水资源利用的可靠性不大, 常常造成年际间旱涝不均的现象。
河南省水资源利用现状用水量大, 水资源利用低。
河南工农业用水增长很快,平水年需水220 亿m³, 中旱年需水290 亿m³ , 现有的各类蓄、引、提水工程供水200-230 亿m³ , 尚缺水20- 60 亿m³。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水的供需矛盾会日益突出, 水源不足已成为河南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限制性因素。
水资源浪费与水污染严重。
河南水资源不仅稀少, 而且浪费严重, 水的价格远远偏离价值, 另外水污染现象严重。
产业结构不合理, 造纸、制革等高耗能、重污染企业所占比重相对较大对卫河、白河、蟒沁河等流域造成严重的污染; 贾鲁河、惠济河、沙颍河、黑河等流域污染也非常严重。
2河南省不同流域2000—2009十年间水资源利用变动情况分析2000-2009年河南省四大流域各部门用水量变动分析通过整理出十年间黄河、淮河、海河、长江的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的变动数据(如表1),以及excel分析统计图表(如图1),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各个流域各个部门十年间的水资源利用变化情况。
下面,就不同流域不同部门的水资源利用变化情况,我们逐一分析,得出河南省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趋向,以及存在问题,从而找出原因,提出应对措施。
图1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4表1 四流域近十年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海河农业工业生活合计黄河农业工业生活合计淮河农业工业生活合计117长江农业工业生活合计图1 2000-2009年各流域用水量比较2.1.1海河流域不同部门水资源利用情况变动分析通过表1,可以看出在海河流域,2000-2009年间河南省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基本保持不变,生活用水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海河流域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尽管工农业用水量在十年间没有显著上升趋势,但是农业用水的使用会导致土壤的盐碱化,工业大量用水会导致水体污染严重。
我省大部分地区属于华北平原,淡水资源的供应和安全问题历来就是一大问题,我省今后在海河水利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规划管理,农业上防治过度灌溉引起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做到合理灌溉,减少农药化肥使用过程中不当的排放,避免导致海河水质的恶化。
随着我省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生活用水量显著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导致海河地下水位的下降以及河水的进一步污染,所以,在今后的城市化推进过程中,首先要做到城市生活用水的合理利用,防治过度浪费导致的过度开采海河水,进而导致地下水位的下降,形成地下漏斗区域,出现恶性用水循环,海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
用水过程中各个城市下游建立污水处理厂,不达标,不排放。
上游地区做好水源头保护工作,做好生态林的建设。
整体海河开发上应明确以防洪除涝为主,并结合发展灌溉、供水、航运、发电等方面的综合利用;认识到前-段时期“以蓄为主”的方针片面地强调水库的拦蓄作用,处理不好蓄泄关系,以排为主,洪涝兼治。
并以“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究效益”为指导,根据防洪体系已基本形成和已暴露出来的问题,近期应把治理重点放在现有工程的除险、加固、恢复标准、工程配套和经营管理卜,以巩固完善防洪体系,增强防洪能力。
2.1.2黄河流域不同部门水资源利用情况变动分析从表一可以看出,在黄河流域农业用水量2000—2009年间波动中保持稳定,而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量显著增加。
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2003年河南省把中原崛起纳入工作目标,河南省方方面面都投入这项伟大的事业之中。
特别是2004年3月,全国人代会上,温家宝总理把中部崛起作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之后,中原崛起更是赢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出现了非常好的发展势头。
中原崛起导致了河南省集中精力推进工业化,历史性地加速城镇化,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大力推进的过程中,河南省的淡水资源,特别是黄河的水资源受到了巨大的考验,随着工业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的大幅增加,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成为了首当其冲的问题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四千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五百五十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
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更严重。
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更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这是黄河的老问题泥沙含量大,多次改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开封段河床抬升导致行成地上悬河,多发洪涝灾害,甚至会出现断流。
所以在黄河之前的治理中一直强掉首先治沙。
现在黄河又面临了新的问题,快速工业发展导致的河水污染量增大,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的地下水形成漏斗。
所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依然要坚持治黄河首先治沙的原则,同时要统筹兼顾河流中工业三废大量增加的局面,以及生活用水过度提取导致的水资源的不足等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上游属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率极少,中游为主要补给区但水土流失严重、季节变化大,下游流域面积小,补给少;流域内人口增长快,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粮食增长率;调节能力较低,水资源管理不统一;水费低廉,低水价唤不起人们的节水意识,工农业用水浪费极大;急剧降低黄河水的利用率。
河道沿岸工厂污水排放过多。
所以,我们的应对措施中将主要解决这些问题。
2.1.3淮河流域各个部门十年间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变动分析通过上图下面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淮河流域的各个部门用水量都在不断增大,其中农业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所占的比重最大,可以说,河南省是农业大省,而淮河是河南省农业的“血液”,人民生活的命脉。
治理淮河要贯彻综合治理、集中治理的方针,要以小型为主,大型为辅,加上必要的、可能的大型工程。
统一治理包括:统一规划、统一计划、统一管理、统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