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高分子化学课件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

合集下载

有机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

有机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

西北工业大学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LED
ELM简介
ELD简介
PLED材料
PLED最新进展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西北工业大学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LED
ELM简介
ELD简介
PLED材料
西北工业大学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LED
ELM简介
ELD简介
PLED材料
PLED最新进展
PLED材料的性能参数
发光光谱
发射光谱通常有两种,即光致发光光谱(PL)和电致 发光光谱(EL)。PL光谱是由光能激发的,而EL光谱 则需要电能的激发。通过比较器件的光谱和不同载 流子传输材料和发光材料的光谱,可以得出复合区 的位置以及实际发光物质等信息。一般说来,光谱 分散范围愈窄,其单色性愈好
PLED最新进展
西北工业大学
Angew. Chem. Int. Ed. 2014, 53, 1048 –1052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LED
ELM简介
ELD简介
PLED材料
PLED最新进展
西北工业大学
J. AM. CHEM. SOC. 9 VOL. 131, NO. 40, 2009
小分子类:
蒽化合物、芴类小 分子 、芳胺类材 料 、喹吖啶酮类 、 有机类硼类蓝光材 料
聚合物类:
聚对苯乙烯撑,聚 噻吩,聚苯胺、和
聚咔唑
西北工业大学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功能高分子化学课件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

功能高分子化学课件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

信息存储与传
光电子存储
电致发光器件可以用于制造光电子存储器,利用光的读写方式实 现高速、大容量的信息存储。
光通信
在光通信领域,电致发光器件可以用于制造光发射器和接收器, 实现高速、远距离的信息传输。
光互连
在光互连技术中,电致发光器件可以用于实现高速、低能耗的光 信号互连。
05 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的挑 战与前景
电子纸
电致发光器件还可以用于制造电子纸,具有类纸的显示效果,可重复使用,环保节能。
照明应用
室内照明
利用电致发光器件的发 光特性,可以制造出高 效、环保、舒适的室内 照明设备,如LED灯具。
室外照明
电致发光器件也可以用 于制造大型户外照明设 备,如大型广告牌、道 路照明等。
装饰照明
由于电致发光器件具有 色彩丰富、可调光的特 性,可以用于装饰照明, 如节日灯饰、艺术装置 等。
效率较低
由于缺乏多层结构对电流的限制和光的多次反射, 发光效率相对较低。
颜色单一
通常只能发出单一颜色的光。
双层器件结构
增加反射层
01
增加了一个反射层,能够将出射的光反射回器件中,提高了光
的利用率。
效率较高
02
通过多层结构对电流的限制,发光效率有所提高。
可调谐颜色
03
通过改变发光层和反射层的厚度和材料,可以调谐发出的光的
重大突破
1990年代,以有机材料为基础的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发明, 为电致发光材料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突破。
当前发展
随着新材料和技术的不断涌现,电致发光材料在亮度、色域、寿命 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广泛应用于各种显示和照明产品。
02 电致发光材料的种类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电致发光》PPT课件

《电致发光》PPT课件
致发光显示器面板,并开始量产, 同年9月,使用了先锋公司多色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摩托罗拉手机大批量
上市。 近年来,OEL的突破性进展,并引起产业界的高度重视,在世界范围内,已有
90多家公司在开发OEL,而且每个月都有新公司加入。 国内公司有: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维信诺公司(南风化工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是清华大学企业集团、清华创业投资公司、咸阳彩虹集团等在北 京注册成立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与彩虹集团合作已在建立1条小 试实验线、廊坊市锡丰化工有限公司、上海大学、吉林大学与有关公司合作 开发的谈判也在积极进行之中等。 这一切都表明,OLED技术正在逐步实用化,显示技术又将面临新的革命。
(4)电子在穿过发光层后,被另一侧的界面俘获。
薄膜电致发光器件一般采用交流驱动,在交流驱动情况下,
当外加电压反转时,上述4个过程重复进行,实现连续发光。
基板
透明
第 一
电极 绝


分散型 交流电 致发光
分散型 直流电 致发光
玻璃 或柔 性塑 料板 玻璃 基板
ITO膜 ITO膜
发光层
第 二



ZnS:Cu,Cl ( 蓝 — 绿) ZnS:Cu.Al(绿) ZnS:Cu,Cl,Mn (黄 色)

致发光
薄 膜 型 玻 璃 ITO膜
直流电 致发光
基板
ZnS:Mn 薄 膜
有机 电致 发光
玻璃 或柔 性塑 料板
ITO膜
空 穴 输 运 层
有机薄膜
电 子
(Alq3)
输 运

Al 商品化 精 细
阶段
矩阵
显示
Al 研 究 阶段
Mg Ag

功能高分子化学课件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

功能高分子化学课件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
功能高分子化学课件电致发光 材料及器件
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介绍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的基础知识、性质和广泛应 用。通过这个课件,您将会了解到电致发光技术的原理和未来发展趋势。
电致发光基础知识
发光机理
电致发光是通过电流激发发光分子产生能量释放的现象。激发电子跃迁至激 发态,然后通过光致发光机制将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
电致发光材料和器件的应用
广泛应用于
电致发光材料和器件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视等消费电子产品和照明等 领域。
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的电致发光材料和器件将实现更高的亮度、更低的功率消耗,并进一步 应用于可穿戴设备等领域。
结语
• 电致发光材料和器件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 未来,我们有望见证更多创新的发光材料和器件应用的出现。
电致发光材料的性质
1 发光性能
衡量发光材料亮度、色彩饱和度和发光效率等方面的性能。
2 稳定性
评估材料在长时间使用中的稳定性,如寿命、耐热性和抗氧化性。
3 加工性能等
材料在制备电致发光器件时的可加工性、薄膜制备条件等方面的性能。
电致发光器件
器件种类
电致发光器件根据使用的材料不同可分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无机电致发光器件。
发光颜色发生机制
发光颜色的发生取决于发光材料的能带结构和有机染料(用于有机电致发光 材料)的分子结构。
常见的电致发光材料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含有有机分子的材料,可实现丰富多彩的颜色和高亮度。
无机电致发光材料
使用无机物质制备的材料,具有稳定性和长寿命的特点。
杂化电致发光材料
结合有机和无机组分的材料,优化了发光性能和稳定性。
器件构成
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提取层等是组成电致发光器件的关键组成部分。

第七章有机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和器件

第七章有机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和器件

然而由于大多数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不是同时具有空 穴和电子传输性质,即都是单极性的,因而由这种材料 做成的单层器件,会使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偏移向某一电 极,容易导致电子或空穴被该电极猝灭,降低材料的发 光性能。发光性能优良的器件要求电子和空穴达到合适 的比例,从而去提高发光效率,于是就发展了双层 (图 1.1b, 1.1c) 、三层(图1.1d)甚至多层 (图1.1e)结构的 OELD双层器件,另外,由于大多数有机物都是绝 缘体,因此只有在高的电场强度下才能使载流子在不同 分子间传输,所以有机膜的厚度过大,将使器件的驱动 电压要求高,这将失去了 OELD的实际应用价值,为此 一般所用的有机膜的总厚度不超过几百纳米,从而限制
7.1.1 发展历史简介
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首先是从无机材料开始的。 在电致发光领域曾占主导地位的无机电致发光材料, 主要是碱金属卤化物及 ZnS [7-9] 。然而,已经多年 在工业上实际采用的无机材料普遍存在着筑成的器 件稳定性不够,材料本身的稳定性和附着性差,采 用高压集成电路,所要求的电压高,材料的发光颜 色单调,难于实现全色显示,许多材料的发光效率 低、寿命短、难加工且制作成本高,因而难以实现 大面积全色显示屏等问题。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把 研究目光转向了发光效率高的有机物质。
通常OELD 的发光过程分为 5个阶段来进行: (1) 载流子的注入 。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从
阴极向有机物薄膜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 (LUMO )注 入,而空穴由阳极向有机物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 (HOMO ) 迁移过程;
(2) 载流子的迁移 。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分别从电子 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向发光层迁移,这一过程是一 种电化学氧化 —还原过程;
H2
* CC *
H
n

最新§5电致发光及场致发光器件OLED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5电致发光及场致发光器件OLED教学讲义PPT课件
❖ 70年代后,由于薄膜技术带来的革命,薄膜晶体 管(TFT)技术的发展场致发光(EL)在寿命、 效率、亮度、存储上的技术有了相当的提高。使 得场致发光(EL)成为三在显示技术中最有前途 的发展方向之一。
❖场致发光(EL)按激光发过程的不同分为 二大类:
▪ (1)注入式电致发光:直接由装在晶体上的 电极注入电子和空穴,当电子与空穴在晶体内 再复合时,以光的形式释放出多余的能量。注 入式电致发光的基本结构是结型二极管 (LED);
❖目前正进入产业化阶段。OLED在材料与技 术专利部分主要有两大阵营,分别为小分 子及高分子材料。目前OLED量产的产品有 90%以上为被动式单色或多彩小尺寸显示 器,应用市场主要为手机、PDA、手持游 戏机和数字相机等。若从技术及市场发展 趋势来看,OLED将会往主动式、全彩和大 尺寸发展,进而直接威胁TFT-LCD和PDP 等平面显示器的市场。
受主俘获时,产生复合发光,也可以通过 热电子直接碰撞发光中心发光(如ZnS基质 发光材料中的施主-受主对,或掺杂的Mn2+, 或一些三价稀土离子),电子空穴对的复 合能量也可以直接传递给发光中心而发光。
5.2、高场薄膜电致发光(TFEL)
❖目前的ACTFEL多采用双绝缘层ZnS:Mn薄 膜结构。器件由三层组成,如图5.2所示。
❖ 直到1987年伊士曼柯达公司的C.W. Tang及Steve Van Slyke等人发明以真空蒸镀法制成多层式结构的的OLED器 件后,研究开发才活越起来。同年,英国剑桥大学开文迪 施实验室的Jeremy Burroughes证明高分子有机聚合物也 有电致发光效应。
❖ 1990年英国剑桥大学的Friend等人成功的开发出以涂布方 式将多分子应用在OLED上,即Polymer(多聚物,聚和物) LED,亦称PLED。不但再次引发第二次研究热潮,更确立 了OLED在二十一世纪产业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光功能高分子材料》课件

《光功能高分子材料》课件

VS
环境监测
光功能高分子材料还可以用作环境监测的 探针和传感器,通过检测环境中特定物质 的变化来实现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
05
光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未来发

新材料开发
高性能光敏树脂
研究开发具有高感光度、高分辨 率和高稳定性的光敏树脂,以满 足3D打印、微纳制造等领域的需 求。
新型光聚合引发剂
探索新型光聚合引发剂,提高光 聚合反应的效率和可控性,促进 光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发展。
将具有光功能的物质掺入到高分子基质中,形成光功能高分 子复合材料。例如,将荧光染料掺入聚合物中,可制备具有 荧光性能的聚合物材料。
复合制备
将两种或多种高分子材料进行复合,形成光功能高分子复合 材料。例如,将聚合物与无机纳米粒子复合,可制备具有光 催化性能的复合材料。
表面改性与涂层制备
表面改性
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对高分子材料表面进行改性,赋予其光功能特性。例如,使 用等离子体处理、紫外光照射等方法对高分子表面进行处理,可提高其光敏性。
《光功能高分子材料 》PPT课件
• 光功能高分子材料简介 • 光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性质 • 光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 • 光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 光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未来发展
目录
01
光功能高分子材料简介
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光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具有光学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可以根据其特性进行分类 。
详细描述
环保等方向发展。
应用领域
总结词
光功能高分子材料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显 示、照明、生物成像等。
详细描述
光功能高分子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显示领域,光功能 高分子材料可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显 示器等;在照明领域,光功能高分子材料可用于制造 高效LED灯具、荧光灯管等;在生物成像领域,光功 能高分子材料可用于荧光探针、生物成像标记物等。 此外,光功能高分子材料还可用于太阳能电池、信息 存储等领域。

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经典课件第四章——PLED

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经典课件第四章——PLED
Late 1990s 发现发蓝光的材料,全显示成为可能 Development of blue emitting polymer materials Full color display became possible
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经典课件第四 章——PLED
二、与发光机理相关的基本概念
载流子 激子 单线态与三线态 磷光和荧光 电致发光的量子效率 载流子注入效率
当照射停止后,发光仍能持续一段时间,余 辉在10-8秒以上的称磷光。余辉在10 -8 秒 以下的称荧光。
电致发光中磷光并不明显,荧光构成发光的
主体。
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经典课件第四 章——PLED
• 荧光和磷光都是电子从激发态回到基态的电 磁辐射(发光)现象。通常指寿命短的(10 -7-10-8秒)为荧光,中断供能,立即停止 发光,而寿命长的为磷光,中断供能仍能持 续发光。
S n
C 8H 17
Polyphenylene & its derivatives
p-C10H21C6H4
n
C 6 H 13 Me
C 6 H 13
C 6 H 13
Me
n
C 6 H 13
p-C10H21C6H4
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经典课件第四 章——PLED
Main chain LEPs with light-emitting groups & flexible spacers in the main chain
n CF3
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经典课件第四 章——PLED
八羟基喹啉的金属络合物
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经典课件第四 章——PLED
空穴注入材料Hole injection materials 空穴流动性好High hole mobility 电荷离域性强Facilitate charge delocalizati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载流于是由某种机理(如交流 电场下的碰撞电离)而产生的电子。 当电子到达绝缘体/半导体的界 面时就被捕获。
这种薄膜式ACEL器件具有非 常好的亮度、稳定性、视角和效 率,因此发展很快。
03.04.2021
典型的三层式的ACEL器件截面图8
发光亮度B和施加的电压V之间的关系为:
其中B0、C为由发光条件、元件结构和磷光材料决定的常数。
对发光器件中的主要成分磷光体的要求是:
亮度高、效率高、颜色纯及其寿命长。
满足这些条件的有II—VI族化合物(ZnS、ZnSe、CaS和SrS)和某些三元硫化 物(CaGa2S4和SrGa2S4)的掺杂半导体。 对于全色显示,除了绿色和红色外,还要求难以得到的发射蓝光的磷光体, 如ZnS:Tm和SrS:Ce。它们大都是在约1000℃高温下用熔融法制备的。 下表列出了一些典型例子。表中L40指阈值电压40V时的发光性能。
进一步考虑LS耦合后还可以得到按光谱支项2S+1LJ表示的更细微的能级分 裂。其能级高低的规律是:当L、S都相同时,对于小于半充满f的电子组态, J值越小的电子组态越稳定;对于大于半充满的电子组态,则J值越大的越 稳定。前图中用光谱支项2S+1LJ(因能级太密,在图中用(2S十1)LJ表示)所标 识的各个Re3+多重态能级图,反映了这些规律,其中谱项的宽度大致表示 不同能级在晶体场中的分裂程度。
03.04.2021
15
三价稀土化合物的4fn组态中共有1639个能级。能级之间的可能跃迁数高达 199177个。电子跃迁时遵守电偶极跃迁选择定则:△L=土1、 △S=0和 |△|<2L(f组态为L=3)。因此f→f跃迁(△J=0)应是字称守恒所禁阻的。但实 际上,由于晶格振动、对称性降低、磁偶极跃迁和f→d跃迁的出现等原因, 还是可以观察到f→f跃迁。因此,稀土化合物是一类很有发展前途的光学材 料,在激光材料、发光材料和陶瓷及玻璃着色剂方面有广泛应用。
对于ACEL中的玻璃衬底、透明导电膜、绝缘膜和金属电极等材料的一般要求:
①可以在电场(110 V·cm-1)下激发而不被击穿, ②在发光的阈值电压下介电材料的行为类似于绝缘体, ③能设法将磷光体沉积成薄膜(如用溅射、蒸发、化学气相沉积和分子柬外延 法等)。
03.04无.20机21分散型ACEL器件中的介电材料是为了获得高的交流阻抗以建立强电场 9 而设置的,故可以应用高介电常数的介电材料。
03.04.2021
10
03.04.2021
11
2、 稀土材料的发光特性
稀土元素价电子构型:[Xe]4fn5d16s2。
其中从La(Z=57)到LuFra bibliotekZ=71)的f轨道电子数n分别为0到14
稀土原子中电子的径向密度分布和能级特点:
4f轨道被外层的5s、5p和价轨道( 5d16s2 )所屏蔽。 5d16s2电子电离 的结果产生Re3+离子,稀土Re3+离子的半径几乎是由充满的5s2和5p6轨道所 决定,这就决定了稀土化合物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深藏在内的4f电子对稀 土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影响不大。所以不同稀土的Re3+的化学性质差别不大(稀 土难以相互分离的原因),只是离子半径呈现有规则的缩小(镧系收缩)。
在交流无机电致发光薄膜中,所用介电材料的ε=10~180:
例:SiO2(ε=3.5)、Si3N4(εc=8.5)、Y2O3(ε=11)、Sm2O3(ε=16)、 Ta2O3(ε=22)、BaTiO3(ε=55)和PbTiO3(ε=100)。
一般而言,发光阈值电压Vth随ε的增加而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ε越大对 电致发光越好,因为还必须保证发光层的电场强度足够大。另外,还要 考虑到它和发光材料及电极材料的相容性。
稀土元素不易形成共价键,而其光学和磁学性质则可以用通常的原子理 论加以说明,晶体场影响只看成是微扰。
稀土离子能级图就几乎与晶体结构无关,而保持了原子能级的特性。
03.04.2021
12
03.04.2021
13
03.04.2021
14
f轨道的轨道量子数l=3,每个轨道含有磁量子数们ml=+3,+2,+1, O,-1,-2,-3表示的七个磁轨道。当将fn组态的几个电子在泡利不相容原 理的条件下填入不同的ml值的磁轨道时,可以得到用总轨道量子数L和总自 旋量子数S来表示的不同量子状态(称为光谱项2S+1L)。按照洪德规则,其 中S越大则能级越低,因为它直接度量了平行电子的数目。S相同时,L越 大则谱项能级越低,从经典的观念看,L越大表明电子倾向于沿同一方向绕 核运动,从而避免了彼此碰撞。能量最低的基态谱项中的L值取决于4fn中 的电子数n值:
03.04.2021
16
3、稀土离子的激发机理
稀土的发光有直接激发和间接激发两种机理。
直接激发机理:
由于热载流子(一般是动能约2一10eV的电子)和掺杂的稀土离子直接相互 作用而使稀土离子的4f(5d)电子激发到激发态。 一般认为,在电致发光中主要是热载流子在绝缘体和金属界面处与掺杂稀 土离子发生电子碰撞而发生激发。这种碰撞激发可以看做热载流子与稀土 离子的非弹性碰撞。
实用的多层结构:
通常对电致发光薄膜器件采 用多层式的金属/绝缘体/半导 体/绝缘体/金属(MISIM)结构。 在典型的ACEL-MISIM器件中,发 光的半导体并不和电极直接接触。 衬底为玻璃,薄膜沉积在可带有 预定花样的透明In-Sn氧化物(1TO 玻璃)上,再用后电极(A1)覆盖。
对这种在强电场下发生的电致发光现象的物理本质仍然不太清楚,但其 主要过程大致如下:
①由电极注入载流子(如从阴极注入电子或从阳极注入空穴), ②在电场下载流子被加速, ③通过某种机理(如电子和稀土离子碰撞或者电子和空穴复合后将能量传 递给金属离子)激发金属活性离子, ④电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而发光, ⑤从器件中输出所发射的光。
例如,在稀土发光材料中常用的有f→f跃迁的Eu3+(红光)、Tb3+(绿光)和d→f 跃迁的Eu2+(蓝光)。90%以上的激光晶体中掺有稀土离子,只有10%左右 是掺人V2+、Ni2+、Co2+、Co3+、Ti3+、Cr3+和U3+等过渡金属离子。稀土自由 离子受电子斥力、自旋轨道精合和晶体场作用而产生能级位移和分裂。稀土 元素Nd的过磷酸盐是目前激光晶体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激活材料。例如,将 Nd3+离子掺人YP5O14中所得到的YP5O14:Nd晶体就具有较好的激光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