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

我们要向客户作一个很好的开场铺垫,要告诉客户现在中国对外贸易领域中买家市场发生的变化,告诉客户现在中国对外贸易的真实情况的话,我们一定需要简单的去了解一下中国过去30年的对外贸易发展里程,并向客户介绍。我们以4个10年为单位:

1978-1988(国际贸易的初期,海外买家还不了解中国产品)众所周知,1978年,中国政府推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要知道,在推行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对外贸易被十二家国有外贸公司所垄断。那个时候,对外贸易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当时中国国内企业不能生产的短缺商品以及先进技术。然而,在中国的对外贸易在改革开放政策的鼓励下,我们国家增加了对外贸易口岸,同时也将外贸经营权下放给市场,在这10年间,全国共约有5000家国有外贸企业。采取了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并且划定经济特区。我们可以看到,这第一个十年,中国初步建成了一个有利于对外贸易的新体系。中国各地的出口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而来自世界各地的买家也开始关注中国产品。

1988-1998(以进出口公司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买家来华采购的主要途径是进出口公司)有了第一个十年作为发展铺垫,并且有了国家在政策上的支持,中国的对外开放之门打开了,但是这个时候中国的制造企业仍需有人来协助他们将产品卖向世界,而世界各国也需要有人来协助他们在地大物博的中国寻找他们想要的产品。因此,对外贸易公司在这10年间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不可或缺的主体。中国的制造企业在这10年间在贸易公司的协助下迅速成长。相信很多做了十几二十年出口的中国制造企业来说,大家都有着相似的经验和体会。在这段时间里,贸易公司的人是老大,中国的生产商巴结着各个有实力的对外贸易公司,希望能够从他们身上获取更多的海外订单,如果没有贸易公司在中间牵线搭桥,也苦无直接对海外推广之门。同样的,反之亦然,对于一个不熟悉中国情况及语言的国际买家,都苦无捷径直接接触中国的制造企业,他们只有通过进出口公司来中国采购。虽然,在这段时间里,在全国各地也出现了不少有能力直接对外的企业,并获得直接出口的权利。但是,更多的企业靠的是贸易公司的下单及协助办理出口事宜。随着中国

的进一步对外开放,我们也向海外学习很多先进技术及理念,就在这10年间,新型的对外贸易形式正在慢慢酝酿中。

1998-2008(以生产商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买家与生产商直接联系)在这十年间,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中国正式加入WTO ,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中国承诺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中国生产商也逐渐的走出家门,自己去参加国外的展会,主动的深入国际市场进行自己企业信息的传播。随着互联网在世界的兴起及广泛普及,网络给中国的对外贸易带来一系列的好处。展会,网络等渠道让买家收集中国厂家信息更容易。同时贸易公司的角色开始逐渐微弱起来。这个时候,中国的对外出口贸易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0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达到4743亿美元, 2001年达到5097.7亿美元, 2002年达到6207.85亿美元,2003年达到8512.1亿美元,2004年, 达到11548亿美元, 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的第三大贸易国,2005年, 达到14200亿美元,2006年为17610亿美元。2007年中国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17万亿美元,比1978年

的206.4亿美元增长了104倍,占全球贸易比重由1985年的1.8%提高到2007年的近8%;

2008-2018?(以有竞争力的生产商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买家要找的是可以长期成长的、有价值生产商)经过2008金融危机的洗礼,世界的制造格局发生变化,以墨西哥为代表的南美制造90%的出口是美国市场,美国重创,南美制造也重创,以波兰,捷克为代表的东欧制造因为国家加入欧盟,东西欧的工资差距导致大量的劳动力西迁,东欧制造也重创,以越南,泰国为代表的东南亚制造因为政局不稳定,劳动力不成熟,资源配置不足的原因,也无法构成对中国制造的威胁。所以,世界更依赖中国制造,相信未来的十年也是中国制造的快速发展的十年,但这仅仅属于优质的中国制造。

因为现在的买家要找的是可以长期成长、有价值的中国制造。其实这种现象早在2004,2005年已经显现,因为能为买家提供产品信息的渠道很多,像互联网搜索引擎,网上企业黄页,各式各样的杂志目录,大大小小的展会等。因此,现在买

家找到信息已经不难了。特别是一些好买家,例如家得宝,欧尚,B&Q, LOWE’S 等,他们自己的供应商数据库的信息因多年的积累已经相当多,甚至比一些黄页网站的信息还要多,黄页网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作用不大,所以,他们不会再浪费时间去找厂家信息。现在买家困难的是如何才能在众多制造商信息中区分哪些才是优质的制造商;他们需要从众多的制造商当中找出与他们战略相符并具备独特的核心竞争力的制造商,并且希望知道这个制造商是否能够为自己创造价值并且超越自己的期望。

由于买家的需求已经发生变化,所以中国制造必须作出改变,现在做企业生产已经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要突现你的优势的是微笑曲线的两端,也就是研发与市场营销。现在去参展的效果没有以前好,现在做一些网站效果也不好,大部份企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是没有适应买家市场的变化,没有想办法在买家面前突出自己的竞争优势和价值,怎样才能让自己脱离同质化的竞争。所以,你必须要懂得要去取舍,细化再细化你的战略,找出自己的产品优势和营销优势。在这个时候,如果企业可以将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传播出去,这样才会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这样的中国的制造才能适应未来的国际贸易!

所以,中国制造需要结合买家的变化,改变推广的思路:中国的企业现在需要推广的是价值,而不仅仅限于产品信息的发布;中国企业需要的是营销,而不仅仅是信息的传播。

所以,环球市场也在变,只有帮助优质的中国制造进行国际营销,才能满足国际贸易需求的变化!

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

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 一、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国际贸易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 国际贸易属于历史范畴,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具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和存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是国际贸易得以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 在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处于自然分工的状态。公社内部人们依靠共同的劳动来获取十分有限的生活资料,并且按照平均主义的方式在全社会成员之间实行分配。当时没有剩余产品和私有制,也没有阶级和国家,因而也没有对外贸易。 人类社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一步一步地改变了上述状况。第一次大分工是畜牧业和农业之间的分工。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产品有了剩余。在氏族公社的部落之间开始有了剩余产品的相互交换,但这还只是偶偶的物物交换。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由此而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它不仅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且使社会相互交换的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导致了货币的产生,产品之间的相互交换渐渐演变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这直接引致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即出现了商业和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财产私有制,原始社会的末期出现了阶级和国家。于是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商品交易最终超出国家税的界限,形成了最早的对外贸易。 (二)奴隶社会的对外贸易 从总体上来说,奴隶社会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的直接目的主要是为了消费。商品生产在整个经济生活中还是微不足道的,进入流通的商品很少,加上生产技术落后、交通工具简陋,各个国家对外贸易的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从国际贸易的商品构成来看,奴隶是当时欧洲国家对外交换的一种主要商品。希腊的雅典就是那时贩卖奴隶的一个中心。此外,奴隶主阶级需要的奢侈消费品,如宝石、香料、各种织物和装饰品等,在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奴隶社会的对外贸易虽然有限,但对手工业的发展促进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生产的进步。 (三)、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 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之后,国际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从封建社会的中期开始,实物地租转变为货币地租,商品经济的范围逐步扩大,对外贸易也进一步增长。到封建社会的晚期,随着城市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因素已经开始了孕育和生长,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都比奴隶社会有明显的发展。 封建社会时期开始出现国际贸易中心。早期的国际贸易中心位于地中海东部,公元11世纪以后,国际贸易的范围逐步扩大到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城市手工业的发展是推动当时国际贸易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国际贸易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并促进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 从国际贸易的商品来看,在封建时代仍主要是奢侈消费品,例如东方国家的丝绸、珠宝、香料,西方国际的呢绒、酒等。手工业品比重由明显的上升。另一方面,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是船只由较大的进步,国际贸易的范围扩大了。不过从总体上说,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国际贸易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还相当小。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贸易虽然源远流长,但真正具有世界性质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起来之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国际贸易额急剧扩大,国际贸易活动遍及全球,贸易商品种类日渐增多,国际贸易越来越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国际贸易的发展又各具特征。

世界新闻传播发展历程分析

世界新闻传播发展历程分析 2011-5-29 14:55 提问者: 奔二的胖子 写作要求: 1、以传媒技术发展进程为主线,适当结合政治、经济、社会历史背景,展开论述与分析; 2、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内容充实; 3、内容构思、语言表达、结构格式符合论文写作规范; 我来帮他解答 2011-6-7 11:06 满意回答 信息的传播,是流经人类全部历史的水流,不断延伸着人类的感觉。简单回顾现代新闻传播之前的传播史,对于现代新闻传播业史来说,在历史与观念的衔接上都是必要的。 一,远古时代的信息传播 从猿到人,经历了数百万年。语言仅出现于约10万年前。此前人类的祖先能够用于传播信息的符号,不过以下几种: 1,触觉和嗅觉。2,视觉符号。3,听觉符号。 二,基本的传播媒介----语言 要了解人类信息传播的历史,就要了解语言的发生和发展,语言中所蕴含的声形实体以外的丰富信息。这里有个线索,便是世界语言的谱系。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都可以被编排到十大语系中,“语系”之下是“语族”,语族之下是“语支”,语支下才是具体的语言。从具体的语言往上推,语言→语支→语族→语系,可以看到现在各种具体语言之间在远古时代关系的远近,当然这也相当程度涉及到讲各种语言的民族(种族)之间血缘关系的远近,以及交往的疏密程度。 当今世界上分布的十大语系,实际上表达着人类社会流动和语言传播的轨迹。其中分布较广大的六大语系,反映了公元以来人们传播的信息流动和分布。特别是印欧语系从欧洲向世界的传播,则是最近几百年的事情。 1,分布最广的印欧语系 2,拥有最多讲话人口的汉藏语系。3,阿尔泰语系。4,闪含语系。5,班图语系。6,南岛(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三,传播的文字媒介 文字与语言的不同在于,它基本是一种改变了的语言形式,使听觉符号转变为视觉符号,使语言有形和得以保存。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文字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它的功能体现在历时性上,即使时过境迁,以文字表现的世界可以较长久地明确记录或报道历史上的信息。传播的文字作为一种媒介,由于带有更为明确的传播目的,因而相对语言的使用,要认真和严肃得多。历史上的文字种类很多,经过数千年的演变、交融、创新和衰退,现在世界上跨国使用的文字体系,只有七种,除汉文外,均是字母文字。 1,遍及全球的拉丁文字体系。2,使用人口最多的汉文字体系。3,阿拉伯文字体系。4,斯拉夫文字体系。5,梵文字体系。6,希腊文字体系。7,回鹘文字体系。

(完整版)国际金融重要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外汇 外汇 概念:动: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以清偿国际间的债权债务的金融活动 静:广:一切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 狭: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之间结算的支付手段特征:可自由兑换性、普遍接受性、偿还性 汇率 概念:外汇买卖的价格、汇价、外汇牌价、外汇行是 基础货币/ 标价货币 标价方法: 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外国货币为标准,计算应付多 少本国货币 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本国货币为标准,计算应收多少外 国货币 报价方式: 双向报价法:卖出:银行向客户卖出外汇 买入:银行从客户买入外汇 前小后大 种类: 基本汇率:选定对外经济交往中最常用的货币,称之为关键货币,制定本国货币与关键货币间汇率 套算汇率:两国货币通过对各自关键货币的汇率套算出来的汇率 1$=0.8852欧 1$=1.2484瑞 则欧兑瑞的交叉汇率为:1欧 = 1.2484/0.8852 =1.4103瑞买入汇率、卖出汇率 中间汇率:买入+卖出/2 钞价:银行购买外币的价格,最低 电信汇率、信汇汇率、票汇汇率 即期汇率:现汇汇率,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 远期汇率:远期差价:升水:某外汇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官方汇率、市场汇率 单一汇率、复汇率 固定汇率:选择黄金、外币为标准,规定本币与他国货币间 固定比价,比价波动受限 浮动汇率:由外汇市场供求自发决定的汇率 影响汇率因素: 经常账户差额、通货膨胀率、经济实力、利率水平、各国政 策和对市场干预、投机活动与市场心理预期、政治因素 汇率决定理论: 金本位:铸币平价、黄金输送点 金块本位、金汇兑本位:法定平价、政府 纸币:布雷顿森林体系 购买力平价理论: 源于货币数量学说,正常的汇率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比率, 而货币购买力又取决于货币数量,汇率是两国货币在各自国家 中所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 通胀>物价涨>汇率跌 一价定律:绝对购买力平价 国内:两个完全相同的商品只能卖同价,适用于可贸易品 开放经济:Pa = R(汇率)*Pb 绝对购买力平价:本币与外币交换等于本国外国购买力交换, 汇率由两国货币购买力决定。货币购买力是一般物价水平倒数 一般物价水平商决定汇率。 相对购买力平价:R1正常汇率、R2通胀汇率、Paa国购买力 变化率、Pbb国购买力变化率,以b国货币表示a国货币新 汇率 R2=(Pa/Pb)*R1 汇率升贬由通胀差异决定 评价:1.强调物价对汇率的作用,但并不绝对 2.以货币数量为前提,两国纸币交换决定于纸币购买 力,因为各国居民根据纸币购买力平价币值,本末倒置 3.说明长期,对短期中期没用 4.静态分析,没有对物价如何影响汇率的机制进行分析 利率平价理论: 凯恩斯古典利率评价理论: 汇率是两国货币资产的相对价格。资金可投国内、国外 1.国内外投资收入比较 2.本币外币即期远期价格预期 3.升贴水率 远期决定于利差 艾因齐格动态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受套利活动影响 现代利率平价公式 S即期汇率、F远期汇率、S、F直接标价,Ia本国利率、Ib 外国利率,F3个月远期,IaIb三个月利率 (F-S)/S ≈ Ia-Ib 远期汇率的升贴水率大约定于本外国利率差 利率低的国家货币,远期利率升水,利率低的国家货币, 远期汇率贴水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 1.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制度 2. 采用直接标价法 3. 实行外汇买卖双价制 4. 所涉及的体贴币都是可自由兑换的货币 第二章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 概念:国家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和本币稳定为目的,集中分配 有限的外汇资金 方法:直接外汇管制:国家直接干预 间接外汇管制:外汇机构控制交易价格 主要内容:外汇资金收入与运用、货币兑换、黄金、现钞输出 入、汇率 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 布雷顿时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特点:一固定,二挂钩,上下限,政府控制,允许调整 浮动汇率制:1.防止外汇储备大量流出2.节省国际储备3.自

【证券】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金融市场体系 第一节全球金融体系 考点一金融市场的概念 金融市场是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已金融资产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为交易主体形成的交易机制及其关系的总和。广而言之,金融市场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定义是:金融市场是交易金融资产并确定金融资产价格的一种机制。 考点二金融市场的分类 考点三影响金融市场的主要因素 一般来说,影响金融市场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为重要的则是以下五个方面:(1)经济因素 (2)法律因素 (3)市场因素 (4)技术因素 (5)体制或管理因素 考点四金融市场的特点和功能

考点五非证券金融市场的概念和分类 非证券金融市场是指除了证券以外的其他金融工具发行和交易的场所。它包括: 1.股权投资市场。股权投资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及企业(或者个人)购买的其他企业(准备上市、未上市公司)的股票或以货币、无形资产和其他事物资产直接投资于其他单位,最终目的是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可以通过分得利润或股利获取,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取得。股权投资市场,即实现上述交易过程的市场。 2.信托市场。信托投资是金融信托投资机构用自有资金及组织的资金进行的投资。当信托成为一种商业行为后,特别是其特殊的制度优势成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信托这种服务方式的需求和供给的总和就形成了信托市场,也可以说信托服务业实现其价值的领域即为信托市场。 3.融资租赁市场。融资租赁又称设备租赁或现代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风险和报酬的租赁。 考点六全球金融市场的形成及发展趋势

国际贸易历史

国际贸易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系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别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活动。从国际范围看,这种商品和劳务交换活动,即由各国的对外贸易构成世界范围的交易,就称为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或世界贸易(World Trade) 由于现代国与国之间的货币信贷关系、科技合作关系等都以商品运动为基础,故国际贸易是现代国际经济联系的基本形式。 简史国际贸易是在国际分工和商品交换基础上形成的。在奴隶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商品流通量不大,国际贸易很有限,交易的商品主要是奴隶和供奴隶主消费的奢侈品。在封建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也有所发展。这一时期,中国与欧亚各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国际贸易活动,地中海、波罗的海、北海和黑海沿岸各国之间也有贸易往来。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当时参与贸易的商品主要是一般消费品和供封建主消费的奢侈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后,特别是产业革命以后,由于生产力迅速提高,商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并开始具有世界规模。从17世纪到19 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额不断上升。英国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当时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主要是一般消费品、工业原料和机器设备。19世纪末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后,形成了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 此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和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到很大破坏,世界贸易额锐减并停滞不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进一步扩大和发展,美国成为国际贸易中的头号大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空前活跃并带有许多新的特点,贸易中的制成品已超过初级产品而占据主导地位,新产品不断涌现,交易方式日趋灵活多样。 当代国际贸易以发达国家为主,美国仍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但地位有所下降;德、日等国的对外贸易有极大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不大,但与自身相比,对外贸易也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国际贸易在当代国际事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对各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理论国际贸易的理论是研究国际间商品流通规律的理论。它要阐明一系列基本问题,例如,各国间为什么会发生商品交换;各个历史时期国际贸易的性质和特征由什么决定等等。广义的国际贸易理论还应包括国际价值理论和国际收支理论。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发展史: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发生在距今约35 000年~50 000年前。 语言的使用——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类人猿是一咱类似于人类的猿类,经过千百万年的劳动过程,演变、进化、发展成为现代人,与此同时语言也随着劳动产生。祖国各地存在着许多语言。如:海南话与闽南话有类似,在北宋时期,福建一部人移民到海南,经过几十代人后,福建话逐渐演变成不语言体系,闽南话、海南话、客家话等。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出现了文字 文字的创造——这是信息第一次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陶器上的符号: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甲骨文:记载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和阶级关系,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金文(也叫铜器铭文):商周一些青铜器,常铸刻在钟或鼎上,又叫“钟鼎文” 第三次信息技术的革命是印刷的发明。大约在公元1040年,我国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技术(欧洲人1451年开始使用印刷技术)。 印刷术的发明 汉朝以前使用竹木简或帛做书材料,直到东汉(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这种纸叫“蔡候纸”。从后唐到后周,封建政府雕版刊印了儒家经书,这是我国官府大规模印书的开始,印刷中心:成都、开封、临安、福建阳。 北宋平民毕发明活字印刷,比欧洲早400年 第四次信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实现了金属导线上的电脉冲来传递信息以及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 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有线电报机。电报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有电流通过,电磁体有磁性,无电流通过,电磁体无磁性),使电磁体上连着的笔发生转动,从而在纸带上画出点、线符号。这些符号的适当组合(称为莫尔斯电码),可以表示全部字母,于是文字就可以经电线传送出去了。1844年5月24日,他在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议会厅作了“用导线传递消息”的公开表演,接通电报机,用一连串点、划构成的“莫尔斯”码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实现了长途电报通信,该份电报从美国国会大厦传送到了40英里外的巴尔的摩城。 1864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论文(《电与磁》),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说明了电磁波与光具有相同的性质,都是以光速传播的。 1875年,苏格兰青年亚历山大.贝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1878年在相距300千米的波世顿和纽约之间进行了首次长途电话实验获得成功。 电磁波的发现产生了巨大影响,实现了信息的无线电传播,其他的无线电技术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1920年美国无线电专家康拉德在匹兹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商业无线电广播电台,从此广播事业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收音机成为人们了解时事新闻的方便途径。1933年,法国人克拉维尔建立了英法之间的第一条商用微波无线电线路,推动了无线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876年3月10日,美国人贝尔用自制的电话同他的助手通了话。 1895年俄国人波波夫和意大利人马可尼分别成功地进行了无线电通信实验。 1894年电影问世。1925年英国首次播映电视。 静电复印机、磁性录音机、雷达、激光器都是信息技术史上的重要发明。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军制、科研、迫切需要解决的计算工具也大大得到改进,1946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 1946~1958年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1958~1964年第二代晶体管电子计算机 1964~1970年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1~20世纪80年代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至今正丰研究第五代智能化计算机

国际金融知识点整理资料

国际金融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平衡表: 1.具体内容: 经常账户: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包括:货物、服务、收入、经常转移 资本和金融账户:记录居民与非居民间的资本或金融资产的转移的账户。包括:资本账户、金融账户 净误差和遗漏账户:人为设置的抵消账户,使国际收支平衡表达到平衡。 2编制原则: (1)、所有权变更原则(即经济交易记录日期以所有权变更日期为标准。指交易当事方在账目上放弃(获得)实际资产并获得(放弃)金融资产。) (2)、作价原则(在可以得到市场价格的情况下,按市场价格对交易定值;债务工具大多按面值定值;货物进出口都按离岸价格(FOB)定值) (3)、复式记账原则(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凡是引起本国外汇收入的项目,记入贷方,记为“ +” ;凡是引起本国外汇支出的项目,记入借方,记为 第二章外汇和汇率 汇率制度的种类:固定汇率适度(本币与外币比价基本固定,并且把两国货币比价的波动幅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浮动汇率制度(对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比价不加固定,也不规定汇率波动的界限,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本币对外币的汇率) 第三章国际收支失衡及调节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 1.国际收支逆差:该国货币贬值该国外汇储备减少该国国内货币紧缩、经济增长放缓、失业增加 2 ?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储备增加,抗风险能力增强 拉动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本国货币升值加剧国家间磨擦、容易导致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经济周期:一国经济周期波动引起该国国民收入、价格水平、生产和就业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叫做周期性不平衡。

2、货币价值变动:一国货币增长速度、商品成本和物价水平与其它国家相比如发生较大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我们把它叫做货币性不平衡。 3、经济结构:当国际分工的结构(或世界市场)发生变化时,一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产生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叫做结构性不平衡 4、过度外债 5、资本投机 6、偶然事件:临时性不平衡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理论: 1、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理论:在国际间普遍实行金本位制的条件下,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可通过物价的涨落和黄金的输出入自动恢复平衡。 2、弹性分析理论:假设条件:国际收支就等于贸易收支、贸易商品的供给有弹性,而且弹性是无穷大、各国充分就业,国民总收入是不变的、只考虑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3、马歇尔勒纳条件:货币贬值之后,只有出口商品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与进口商品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贸易收支才会改善。即贬值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Em|+|Ex|>1 4、吸收分析理论(1、支出增减型政策,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国民经济中支出总水平的政策。2、支出转换型政策,指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而改变需求和支出方向的政策) 5、货币分析理论:假设条件:1)一国处于充分就业条件下,货币需求长期稳定, 货币供给不影响实物产量2)国际市场(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高度发达,购买力平价理论长期内成立该理论政策主张:R- E= Md-D、如果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需要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如果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需要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国际收支不平衡调节的政策: 1、市场自动调节 2、汇率政策:通过调整汇率来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3、财政政策:采取缩减或扩大财政开支和调整税率的方式,以调节国际收支的顺差或逆差。 4、货币政策:通过调整利率来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的目的。 5、外汇缓冲政策: 指一国用一定数量的国际储备,主要是黄金和外汇,作为外汇稳定或平准基金,来抵消市场超额外汇供给或需求,从而改善其国际收支状况。 6、直接管制政策: (1)外汇管制:通过对外汇的买卖直接加以管制以控制外汇市场的供求,维持本国货币对外汇率的稳定。 (2)贸易管制:奖出限入 7、国际借贷:通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机构和政府间贷款的方式,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 8政策配合:

第一篇第四章 信息传递工具的历史

第四章信息传递工具的历史 第一节信息传递历史 信息的传递历史,百度百科这样说的: 远古:口耳相传或借助器物,信息传递速度慢、不精确。 古代:靠驿差长途跋涉,信息传递速度慢、信息形式单一。 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信息传递速度相对快一些、距离远相对就慢、且费用高。 现代:电报、电话。速度快、信息传递单一,以文字和语言为主。 当代:计算机网络,传递的信息量大、信息多样化,语言、声音、文字、图像都可以传递,传递速度极快、不受地域阻碍。 第二节传递信息的发明 人类文明的进步史,也是信息传递的发明史,一路走来,人类发明了很多思想交流和传递信息的工具。 一、书信 书信是相隔较远,暂时见不到面的人们相互交流情感与思想的 捎的口信,还是通过邮差邮递的书信,都用语言文字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和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书信的特征:一是有运用文字述说事情原委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二是具备相应的书写工具;三是有人进行传递。

古代书信作为主要的通信来源,它不仅仅传达着国与国的文化交流,同时也传递着人们思想的情怀(对家乡父老、对爱人、对朋友...)。还起到了报平安的深层含义。 在没有邮政以前,长途通讯的主要方法包括有:驿送、信鸽、信狗等。驿送是由专门负责的人员,乘坐马匹,接力将书信送到目的地。建立一个可靠及快速的驿送系统需要十分高昂的成本,首先要建立良好的道路网,然后配备合适的驿站设施。在交通不便的地区更是不可行。使用信鸽通讯可靠性甚低,而且受天气、路径所限。 英国于19世纪前期在主要城市设置邮政机构,采用邮票形式作为邮资(寄递费用)已付的凭证,收集大众各种书信及邮件,集中在一起,通过汽车、火车、轮船运输工具运送到其他的邮政机构,并由其派送,这是现代邮政的开始。现代邮政极大提高了书信交往的时间。 二、电报 电报(telegram)是通信业务的一种,是最早使用电进行通信的方法。它利用电流(有线)或电磁波(无线)作载体,通过编码和相应的电处理技术实现人类远距离传输与交换信息的通信方式。1837年,英国库克和惠斯通设计制造了第一个有线电报,且不断加以改进,发报速度不断提高。 电报大大加快了消息的流通,是工业社会的其中一项重要发明。早期的电报只能在陆地上通讯,后来使用了海底电缆,开展了越洋服务。到了二十世纪初,开始使用无线电拍发电报,电报业务基本上已能抵达地球上大部份地区。电报主要是用作传递文字讯息,使用电报技术用作传送图片称为传真。

国际金融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国际金融》复习要点总结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国际收支含义 狭义概念:贸易收支或外汇收支。 广义概念:在一定时期内,一经济体居民与非居民进行的经济交易价值的系统记录与综合。 国际收支平衡表 概念:指一经济体将其一定时期的国际经济交易,根据经济分析需要,设置账户或项目编制出来的统计报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内容 1 .经常项目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入收支单方转移 2 资本与金融项目资本项目 a资本转移 b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买卖 金融项目 a直接投资 b 证券投资 c其他投资 3. 平衡项目错误与遗漏储备资产(在我国的平衡项目中是这样的) 国际收支失衡原因: 1..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变化 2.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 3.货币发行增量的变化 4.国民收入的变化 5.其他因素影响(自然灾害,世界粮价上涨等) 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主要是前4种) 1.外汇缓冲政策(国际收支逆差→动用政府储备资产→国际收支逆差↓) 2.调整财政政策(国际收支逆差→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社会投资消费↓→进口↓资本流出↓→国际收支逆差↓) 3.调整货币政策(国际收支逆差→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该国利率水平↑→进口↓资本流入↑→国际收支逆差↓) 4.调整汇率政策(国际收支逆差→调低本币汇率→出口↑资本流入↑→国际收支逆差↓) 5.直接管制(国际收支逆差→实行贸易管制→实行外汇管制→国际收支逆差↓) 6.寻求国际合作(国际收支逆差→寻求国际投资贸易或政策合作→国际收支逆差↓) 国际储备涵义 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在国际间被普遍接受的、用于弥补国际收支差额、调节货币汇率和作为对外偿债保证的各种对外金融资产的总称。 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的关系 国际储备是现有清偿力,官方融资能力是潜在清偿力。国际储备是国家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清偿力包含国际储备。1.国际清偿力比国际储备大。2.国际储备多,仅代表现有清偿力高,不代表它的整体清偿力高。 国际储备的构成

国际投资学重点归纳

国际投资学复习重点 一、概论 1、国际投资的概念、特点;与国内投资的区别 概念:指一国政府、企业、个人所进行的超出本国边界的投资活动,以求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 特点:国际投资具有多元的直接目标;国际投资使用的货币多元化;国际投资的环境呈现差异性;国际投资的风险大;体现民族性 对比: 2、国际直接投资、间接投资的概念,区别 概念: 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FDI):投资者以拥有或控制国外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投资,主要方式有股权和非股权等方式。 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International Indirect Investment):通过国际信贷和购买外国有价证券所进行的投资。包括政府贷款、银行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际债券和国际股票等 区别: 国际直接投资是一种经营性投资,无论投资者在哪一行业进行投资,都以取得企业的经营控制权为前提条件 国际间接投资是以取得一定的收益为目的持有国外有价证券投资行为,一般不存在对企业经营管理权的取得。 3、国际投资的类型以及相关的概念 ①按投资期限划分 长期投资(Long-term Investment):投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投资 短期投资(Short-term Investment):期限在一年以内的投资 ②按投资的来源和用途划分 公共投资(Public Investment):一国政府或国际组织或用于社会公共利益而进行的投资,一般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以友好关系为前提且带有援助性 私人投资(Private Investment):一国的个人或经济单位以盈利为目的而对他国的经济活动进行的投资 ③按投资筹集和运行形式 国际直接投资(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FDI):投资者以拥有或控制国外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投资,主要方式有股权和非股权等方式。 国际间接投资(International Indirect Investment):通过国际信贷和购买外国有价证券所进行的投资。包括政府贷款、银行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际债券和国际股票等 4、国际投资各发展阶段的特点 起步阶段(1914年以前) 主要投资国是英、法、德,其中英占统治地位;国际间接投资占主要地位 发展阶段 低迷徘徊阶段(1914—1945,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投资)美取代英的地位;官方投资规模超过私人投资规模,但私人投资仍占主导地位;直接投资增长很快,仍以间接投资为主 恢复增长阶段(1946-1979,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国际投资)直接投资的主导地位形成;迅猛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国际投资) 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增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历程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历程 摘要:本文主要从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加入WTO、以及现在的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来谈发展历程。 一、新中国成立 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社会主义独立自主的对外贸易体系。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并采用对外贸易保护政策,明确指出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保护倾向。采取高度集中统一的经营体制。 1949-1978年,根据我国国情并借鉴原苏联经验,建立了高度集中统一的外贸经营管理体制,国家集外贸经营、管理于一体,统负盈亏。具体来说,根据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并采取保护贸易政策”的规定,我国确定了“独立自主、集中统一”的外贸工作原则和方针。1950年12月,政务院颁布了《对外贸易管理暂行条例》,贸易部颁布了《对外贸易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对外贸易基础。1957年对私营进出口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进出口业务全部由国营外贸专业公司垄断经营,结束了不同所有制企业并存经营的对外贸易格局,建立起高度集中统一、政企合一的外贸体制。进出口严格按照国家计划进行,出口实行收购制,进口实行拨交制,盈亏由国家统负。“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外贸易受到了严重干扰和冲击,各项管理规章制度都被视为“管、卡、压”,受到批判和全面否定。但总体上,进出口贸易仍然在国家的集中安排下,继续根据国家计划的要求进行。(当时最大的外贸公司是华润公司,它是中国进出口贸易公司在港澳以及东南亚的总代理,成为新中国与世界贸易沟通的第一架桥梁。上世纪70年代,华润公司的对港贸易总额高达700亿港元。) 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体制经历了由指令性计划管理到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由经营权高度垄断到全面放开、由企业吃国家“大锅饭”到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转变,倡导贸易自由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了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思想,由于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变成了商品经济,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1)、采取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和扶持出口型产业,并进口相应的技术设备,实施物资分配、税收和利率等优惠,组建出口生产体系;实行外汇留成和复汇率制度;限制外资企业商品的内销;开始实行出口退税制度;建立进出口协调服务机制等一系列措施。 (2)、实施较严格的传统进口限制措施,通过关税、进口许可证、外汇管制、进口商品分类经营管理、国营贸易等措施实施进口限制。 (3)、鼓励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鼓励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和引进先进技术。在这一阶段,国家放开部分贸易经营权(包括对外资企业),以及贸易公司自主化改革,这样加上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增强了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宏观经济的能力,并为外贸企业利用市场机制,自主经营创造了外部环境。 与改革开放前的对外贸易政策相比较,这一阶段的贸易政策更注重奖出与限入的结合,实行的是有条件的、动态的贸易保护手段,因此称此阶段的对外贸易政策为国家统治下的开放型贸易保护政策。

金融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汇总

金融学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货币概述 1.马克思运用抽象的逻辑分析法和具体的历史分析法揭示了货币之谜:①②③P9 2.货币形态及其功能的演变P10 3.货币量的层次划分,以货币的流动性为主要依据。P17-20 4.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P20 5.货币制度:构成要素P27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6.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特里芬难题)、牙买加协议 重点题目: 1.银行券与纸币的区别: 答:银行券和纸币虽然都是没有内在价值的纸币的货币符号,却因为它们的产生和性质各不相同,所以其发行和流通程序也有所不同。 (1)银行券是一种信用货币,它产生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的银行证券。 (2)纸币是本身没有价值又不能兑现的货币符号。它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货币在行使流通手段的职能时只是交换的媒介,货币符号可以代替货币进行流通,所以政府发行了纸币,并通过国家法律强制其流通,所以纸币发行的前提是中央集权的国家和统一的国内市场。 (3)在当代社会,银行券和纸币已经基本成为同一概念。因为一是各国的银行券已经不能再兑现金属货币,二是各国的纸币已经完全通过银行的信贷系统程序发放出去,两者已经演变为同一事物。 2.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 答:含义: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良币)必然会被人们融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当金银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发生偏差时,法定价值过低的金属铸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而法定价值过高的金属铸币则会充斥市场。 因此,虽然法律上规定金银两种金属的铸币可以同时流通,但实际上,某一时期内的市场上主要只有一种金属的铸币流通。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很难保持两种铸币同时并行流通。P30 3.布雷顿森林体系 答:背景:二战,美元霸主地位确立;各国对外汇进行管制. 1944年7月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的有44个国家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而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主要内容:

金融市场张亦春复习重点

第一章金融市场概论 1、金融市场是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 2、金融资产是指一切代表未来收益或资产合法要求权的凭证,亦称为金融工具或证券。 3、金融市场的类型按标的物划分:(1)货币市场 (2)资本市场 (3)外汇市场 (4)黄金市场 (5)衍生市场 简4、金融市场的功能:(1)聚敛功能 (2)配置功能(导向) (3)调节功能 (4)调节功能 名5、资产证券化是指把流动性较差的资产通过商业银行或投资银行的集中及重新组合, 以这些资产作抵押来发行证券,实现了相关债权的流动化。 本章其余要点整理 1、(1)资本市场是金融市场的核心。 (2)金融市场是市场经济体系的核心。 三层含义:1)金融资产交易的有形和无形的场所 2)反映金融资产之间的供求关系

3)包含金融资产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运行机制 2、金融资产:(1)基础性金融资产:债务性资产、权益性资产(2)衍生性金融资产:远期、期货、期权、互换。 3、金融5个基本要素: (1)资金供给者 (2)资金需求者 (3)中介机构 (4)投机者 (5)管理者 4、金融市场的主体:(五类主体的六种参与者) (1)政府部门 (2)工商企业 (3)居民个人 (4)存款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储蓄机构、信用合作社 (5)非存款性金融机构: 保险公司、养老基金 投资银行、投资基金 证券公司、消费金融公司 (6)中央银行:(央行三大法宝:公开市场业务、调整准备金率、再贴现) 5、资产证券化趋势的原因: (1)金融管制的放松和金融创新的发展。

(2)国际债务危机的出现。 (3)现代电讯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为资产的证券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6、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特点:将原来不具有流动性的融资形式变成流动性的市场性融资。 第1/12页 第二章货币市场 名1、货币市场(资金市场):一年期内的短期金融工具交易所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综合。 名2、同业拆借市场:指金融机构之间以货币借贷方式进行短期资金融通活动的市场。 名3、商业票据:大公司为了筹措资金,以贴现方式出售给投资者的一种短期无担保承诺凭证。 本章其余要点整理 1、头寸拆借主要为了补足存款准备金。 2、回购协议:指在出售证券的同时,和证券的购买商签定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原定价格或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从而获取即时可用资金的一种交易行为。 从形式上看,它是一种证券买卖行为, 从本质上说,回购协议是一种抵押贷款,其抵押品为证券。 3、证券回购协议是“一笔交易、两次清算”

近代以来广州外贸产业的发展历程

近代以来外贸产业的发展历程近代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发生了一系列颠覆性的变化。从商品的结构,到产业的规模,都与清代以前相比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先锋,近代前夜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研究它的外贸产业,也能对中国的外贸产业发展有所了解。那么,的外贸产业历经了怎样的发展?的外贸产业发展对当代的我们又有什么启示呢? 第一部分:危机下的外贸产业(1840~1912) 1.1清代中前期外贸产业概况 在研究近代中国的外贸之前,我们要先对清代外贸进行一个概述。总体上说,从清代外贸可分三个时期:清建立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开放海禁为强制禁绝时期,开放海禁到鸦片战争以前为海禁松动时期,鸦片战争以后一直到清灭亡为被动开放时期。 在清前期,为了防御东南沿海强大的反抗势力,确定其对全国的统治,严厉实行“沿海省分、无许片帆人海”的海禁政策,同时对来华客商进行严厉限制。由于清政府刚刚在东南地区初创政权,政局不稳,外贸产业陷入萧条。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在平定了三藩和收复了后,废除了海禁,宣布:“今海一统,寰宇宁谧,无论满汉人等一体,令出洋贸易,以彰富庶之治,得旨允行”1,开放了四个口岸(松江、、、四口)。在四个口岸之中,以的粤海关为主要海关。到了1757年底,因为英国商人频繁北上引起了清廷疑虑,清廷宣布关闭其余三关,只留下的口岸。 1《皇朝政典类纂》卷117.

在这段时间中,外贸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1760年到1764年间,中国的中英贸易总额年均约为145万两,而到了1780至1784年间,中国的中英贸易总额已上升到了338万两左右2,而在这之中,绝大部分的贸易额都是由这唯一一口创造的,这体现了外贸产业的兴盛。 但是在这繁荣之下,掩盖不了的是对外贸易的主导权的丧失。由于不允许500石以上的船只出海,中国商人已无法将中国的商品向国外大规模出售,中国对外的远洋贸易已经完全绝迹,对外贸易的高额利润被外商获取。 但是流的趋势,使得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因此,即使没有鸦片,资本家也必然会找到另一种东西来替代鸦片,打破中国自然经济的壁垒。 1.2 两次鸦片战争对外贸产业的影响 在西方国家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的清政府仍沉浸在“天朝上国”的幻想之中,抱残守缺,故步自封。而这个时候,英国人不仅为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所苦恼,更为甚于“闭关锁国”十倍的经济形态上的“闭关锁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壁垒所苦恼。这个时候,鸦片成为了西方人经济侵略中国的武器。有人推算:鸦片战争前十年( 1830—1840 年) 共计输入鸦片约238 000 箱( 平均每年进口约24 000 箱) ,总值约163 384 000 元; 19 世纪30 年代中国因支付贸易逆差所流出的,平均每年约七八百万元( 合约五六百万两) 3这使得中国的趋于外流。林则徐虎门销烟,不 2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史教程》P203 3李伯祥、蔡永贵、鲍正廷: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鸦片进口和白银外流的数量》,《历史研

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发展史与未来趋势

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发展史与未来趋势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 ——“发展史与未来趋势” 组长、组员1、组员2、组员3 辽东学院信息工程学院,B1x0x班 摘要:自人类文明起源以来,对于人们传输信息就有很多种方式、方法。从以语言为主,通过人力、马力、烽火等原始手段传输信息的方式,到以文字、邮政、印刷等方式更广地传输信息的方式,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实现了通过电报、电话、广播等方式传输信息,再到现代的信息时代,除了语言之外,还包括了图像、声音、多媒体等各种信息,传输技术利用电流、电磁波、声波、光波等多种传输介质实现多样化信息的传输。信息传输技术爆炸式的推动了信息交流,同时也推动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宽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更加便捷的“访问世界”。通过数据通信、传真,可视电话、可视图文等服务形式,将大量的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的课程及其它科学技术、生活、市场、金融、体育、娱乐、医疗等信息以联机方式存放,用户可有选择地获取信息。当这样的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同家庭信息系统相连接,就彻底地改变了信息获取和利用的方式,进而也改变了社会的教育模式。现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对于未来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成为趋势。光是极具发展潜力的传输介质,光势必会在未来信息传输技术中占有一席之地。硅光子技术超高效率、超低耗能也是看点之一。 关键词:数据通信;发展史;数据传输方式;未来趋势 一、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史 (一)、原始时代信息传输技术 原始时代没有文字,原始人通过一些辅助的东西或简单的图画来表述信息。例如北美的印第安人离家狩猎,在屋子旁边钉下几根带有横杆的木橛,一根表示要过一昼夜才回来,两根表示两昼夜。还有“结绳记事”,根据绳子上打结的个数和绳子的颜色来记录容易忘记的事情。 (二)、古代信息传输技术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认识也一步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信息技术也有了新的发展。文字的出现时信息传输技术的一大变革。

最新整理、国际金融期末考试重点试题一带答案(财经类)金融事务)

计算远期汇率的原理: (1)远期汇水:“点数前小后大”→远期汇率升水 远期汇率=即期汇率+远期汇水 (2)远期汇水: “点数前大后小”→远期汇率贴水 远期汇率=即期汇率–远期汇水 举例说明: 即期汇率为:US$=DM1.7640/50 1个月期的远期汇水为:49/44 试求1个月期的远期汇率? 解:买入价=1.7640-0.0049=1.7591 卖出价=1.7650-0.0044=1.7606 US$=DM1.7591/1.7606 例2 市场即期汇率为:£1=US$1.6040/50 3个月期的远期汇水:64/80 试求3个月期的英镑对美元的远期汇率? 练习题1 伦敦外汇市场英镑对美元的汇率为: 即期汇率:1.5305/15 1个月远期差价:20/30 2个月远期差价:60/70 6个月远期差价:130/150 求英镑对美元的1个月、2个月、6个月的远期汇率? 练习题2 纽约外汇市场上美元对德国马克: 即期汇率:1.8410/20 3个月期的远期差价:50/40 6个月期的远期差价: 60/50 求3个月期、6个月期美元的远期汇率? 标价方法相同,交叉相除 标价方法不同,平行相乘 例如: 1.根据下面的银行报价回答问题: 美元/日元 103.4/103.7 英镑/美元 1.304 0/1.3050 请问: 某进出口公司要以英镑支付日元,那么该公司以英镑买进日元的套汇价是多少?(134.83/135.32; 134.83) 2.根据下面的汇价回答问题: 美元/日元 153.40/50 美元/港元 7.801 0/20 请问: 某公司以港元买进日元支付货款,日元兑港元汇价是多少? (19.662/19.667; 19.662) 练习 1.根据下面汇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