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油气井测试
油气井测试(科学试油)

试井求产及资料录取
3.1.6 资料录取 1.选择油嘴尺寸、测试层位、时间、深度; 2.选择测试工具尺寸、型号; 3.地面及井下测试产量、压力、温度,计算总
产量; 4.取样量、取样时间、取样工具、对应压力; 5.化验结果; 6.根据试井设计的要求,将测压原始记录按下
表内容填写。
油气井测试(科学试油)
3.对于封隔器分层试油井,一般用井下浮子式 流量计,井下测量分层产油量;
4.取样时井底脏物一定要排尽;
试井求产及资料录取
5.井下取样采用小油嘴正常生产,要求井 底压力大于饱和压力;
6.对于抽油井测试,测试仪器下井前要检 查偏心抽油井井口及抽油机刹车装置是 否完好和性能可靠。;
7.仪器的保管和组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防喷装置
根据测试井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喷管及短节, 准备好与其相配套的放空闸门、滑轮和滑轮支架、 防喷堵头和操作平台等;当防喷管较长时,应准备 地滑轮或钢丝绷绳等,若采用锤击式深井取样器取 样时,需准备取样专用堵头。使用地面直读式电子 压力计进行井下压力、温度测试时,应使用电缆防 喷装置,在井口压力低于2~3MPa时,可不用注脂密 封装置。使用密封装置时,注脂压力一般应高于井 口压力的15~20%,以井口上方不漏为准。检查并准 备好注脂泵、手压泵、密封脂桶、空压机及相应的 起吊装置。所用工具必须开关灵活、不渗漏、压帽 盘根完好。
试井求产及资料录取
2.井下流量计选择
选择校准合格、量程合适的井下 流量计,准备好测试密封段。当 某层段测试结果不符合配注要求 需要进行调配时,应准备、检查 好投捞器、堵塞器及各种通径的 油嘴
井下浮子流量计的要求
序
要求
号
1 密封接头不漏,传动轴不上下窜动
油气井测试(科学试油)

根据测试井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喷管及短节, 准备好与其相配套的放空闸门、滑轮和滑轮支架、 防喷堵头和操作平台等;当防喷管较长时,应准备 地滑轮或钢丝绷绳等,若采用锤击式深井取样器取 样时,需准备取样专用堵头。使用地面直读式电子 压力计进行井下压力、温度测试时,应使用电缆防 喷装置,在井口压力低于2~3MPa时,可不用注脂密 封装置。使用密封装置时,注脂压力一般应高于井 口压力的15~20%,以井口上方不漏为准。检查并准 备好注脂泵、手压泵、密封脂桶、空压机及相应的 起吊装置。所用工具必须开关灵活、不渗漏、压帽 盘根完好。
试井求产及资料录取
3.1.3 质量要求 试井中要求测试资料准确、齐全,对井下管
柱及井下结构清楚
3.1.3.1 自喷井 1.根据地层要求选择油嘴,一般对分层测试
的同一口井应选择同一直径的油嘴;
2.油、气、水资料由三相分离器自动测试记 录;
试井求产及资料录取
3.一般以连续两天日产量稳定为合格; 探井需连续三天日产量稳定为合格。稳 定标准:
油气井测试 (科学试油)
高级讲师张发展 长庆培训中心
油气井测试(科学试油)
试井求产及资料录取 地层测试 气井试气
试井求产及资料录取
3.1
试井求产及资料录取
3.1.1 准备工作
3.1.1.1设备的准备
1.试井绞车
检查各部件的固定螺丝是否紧固,刹车、离合 器等是否灵活,转动部件是否运转正常,钢丝
试井求产及资料录取
3.1.2.2 机抽井
1.采用计量罐量油,根据计量罐 容积和高度的关系,在一段时间 内,用钢卷尺量出罐中的液面深 度差,可直接查出原油日产量;
2.井下取样工艺与自喷井的相似。
试井求产及资料录取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井测试》实习报告

三、新方法的推导
霍纳方程
Pw (t ) Pi 0 .183Q B t lg kh Tp t
( 1)
斜率
i=
0.183Q B kh
(2)
渗透率
(3)
表皮系数
S 1.15[
Pw (1小时 ) Pw (T p ) 实 i
lg
Tp k lg 0.3092] 2 C t rw T p 1
新方法的应用
新方法的优点
一、井筒储集效应
井筒储集效应
压降试井的流动滞后
压恢试井的流动停止滞后
二、常规方法
图 版 拟 合
二、常 规 方 法
特种识 别曲线 Gringarten Bourdet 图版拟合
相互 验证
初拟合
特种曲线
终拟合
1.压力拟合 2.时间拟合 3.曲线拟合
1.划分流动阶段
1.纯井储 2.径向流
利用特种识别曲线求C值 C=0.2517
五、新方法的优点
结果 可靠
相对于特种 识别曲线, 精度高
结论
与图版法相比 免查图版,更 加简单易行。
2013年6月20日
Company
LOGO
油气井测试油气井测试征稿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招生网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成都理工大学教务处成都理工成都理工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怎么样成都理工大学贴吧
《油气井新方法》 汇 报 人: 学 号: 所属班级: 指导教师:
油气井测试
报告提纲
井筒储集系数
求C值常规方法 新方法的推导
原油粘度0. 5 mPa.s, 原油体积系数1. 2, 综合压缩系数0. 00149 MPa- 1。该 井以产量31. 79 m3/ d 生产了100 h, 油井半径0. 084 m。
油气井测试作业主要经验及展望

经验总结与反馈
对整个测试过程进行总结,分析 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并及时 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在
未来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03 技术发展与展望
新型测试技术
实时监测技术
利用传感器和远程传输技术,实时监测油气井的生产状态和参数 变化,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效率。
智能完井技术
结合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实现油气井的智能分析和预测,优 化生产方案和测试计划。
预测产能
通过油气井的测试数据,可以对油气井的产能进行预测,为后续的开 发计划提供依据。
02 主要经验总结
测试前的准备
资料收集与整理
安全风险评估
在开始测试前,确保收集所有相关的 地质、工程和历史数据,并进行整理 和分析,以便为后续的测试提供参考 和指导。
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识别可能 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的预防 措施,以确保测试过程中的安全。
采收率;同时,还需要加强钻井液性能的优化和安全管理,确保作业的
顺利进行。
02
失败案例的教训
油气井测试作业需要充分了解地层压力和产能,做好风险评估和预防措
施;同时,还需要加强地质构造的研究和分析,避免因地质因素导致的
钻井事故。
03
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油气井测试作业将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方法,
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同时,还需要加强环保和安全管理,推动油气
失败案例教训
案例一
某油田C井在测试过程中,由于对地 层压力和产能评估不足,导致了严重 的井喷事故,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和环境污染。
案例二
某气田D井在钻井过程中,由于对地 质构造了解不足,导致了钻井塌方事 故,影响了测试作业的顺利进行。
第六讲-压力恢复测试

停止进入井筒;
(一) 霍纳曲线分析法
霍纳法是压力恢复方法中最常规、最基本的一 种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油气井稳定生产一定
时间tp后,关井的压力恢复过程看成是该井(拟生
产井)在关井期间继续生产,同时有一口与生产井 流体、流量、井径等均相同的“注水井”(拟注水 井)在同时、同地向地层注入。
第 I 阶段包括了纯井储效应阶段与部分井储效应阶段, 而后者同时反映了井筒内的压力与井底附近地层的压力变 化,所以井底地层的污染堵塞情况、油井的完善性等直接 影响其作用时间的长短,根据这阶段曲线形态可以定性判 断井的完善和堵塞情况,这阶段压力变化不满足压力恢复 公式,所以此段不为直线而为一段曲线
压力恢复曲线三阶段分析
试井分析是反问题求解,具有多解性,因此具体问题 要具体分析,要不断参考其他旁证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压力恢复曲线三阶段分析
(图4-3右边)
第 III 段称为边界影响段 此段出现的早迟与测试井 的排驱面积有关,排驱面积大,边界影响段出现晚, 否则,出现早,理论上,边界影响段反映了视稳定阶 段的压力特征,故压力趋于一个定值,曲线渐渐水平。 如果是封闭油藏边界,则半对数直线会上翘。如果是 测试井旁新井投产,且地层连通性好,由于井间干扰 会使测试井压力下降。
如 果 按 照 公 式 ( 4-7 ) 取 Pw ( Δt ) 与 lg(Δt/ (tp+Δt))的对数坐标作图,将出现一条直线,如 图 4-3 所 示 , 称 该 曲 线 为 霍 纳 曲 线 , 图 中 Δt/ (tp+Δt) 值 为 小 数 , 并 且 由 左 向 右 增 大 。 直 线 的 斜率为
同时又由于压力恢复测试过程 当中的井储效应比压降测试更为严 重,因此,对于压力恢复曲线的识 别尤为重要。
化工热力学——学习方法

化工热力学——学习方法(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学习方法为了学好这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学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专业思想目前,就我校来说有1/4~1/3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认为化学工程是夕阳工业,他们将来会去做律师、做官、经商,就是不会做化学工程师。
因此,他们对该专业的所有课程都无兴趣。
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澄清“化学工程是夕阳工业”的错误概念。
因为任何过程只要想将化学家在实验室烧杯里做出来的东西变成大规模生产,都离不开化学工程,离不开化学工程师,就像任何年代离不开医生和理发师一样。
化学工程对人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其中1983年被美国评选出的化学工程对人类的十大杰出贡献涵盖了我们的衣食住行,例如,如果没有化学工程使青霉素大规模生产,最普通的流感都可能夺去我们的生命;如果没有化肥,那么我们可能食不果腹;如果没有合成纤维,那么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美丽。
因此“化学工程绝对不是夕阳工业” !这可以从美国各个行业工程师的年收入得到佐证,例如,在网上查到,2004年美国化学工程师的年收入万美元,排名第二,仅次于电脑工程师万美元,连90年代末很吃香的电机工程师(EE,即所谓的Double E)也在其后。
第二,对于那些一心想脱离化学工程“苦海”的同学,提请他们回答一个问题,“当你去经商时,你准备在什么领域一展宏图——是IT行业吗是水利吗是农业吗如果是的话,你与那些专业毕业的同龄人相比,你有什么优势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你学了四年的化学工程就是你的优势,即使学得不怎么样。
无数的前辈的经历告诉我们,不要说经商,就是做官,其走向都与这四年的专业脱不了干系。
因此,你喜欢别的职业这无可非议,而且你应该为之时刻准备着,准备着这方面的知识、这方面的能力,最不应该的是认为投错了胎,入错了行,然后自暴自弃,浪费了很多宝贵的青春年华。
测试作业规程 (油气井测试)

目录第一篇测试作业 (1)第一章APR射孔测试联作作业规程 (1)第二章MFE射孔测试联作作业规程 (10)第三章STV阀射孔测试联作作业规程 (20)第二篇地面计量作业 (28)第一章地面计量作业规程 (28)第二章螺杆泵作业规程 (41)第三章射流泵排液作业规程 (47)第三篇试井、生产井测井作业 (53)第一章地面直读试井操作规程 (53)第二章硼中子寿命测井操作规程 (61)第三章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操作规程 (67)第一篇测试作业第一章APR射孔测试联作作业规程1 作业准备1.1 射孔枪组装1.1.1 技术员根据射孔通知单,确定枪型、弹型,做出排炮单,做排炮设计时,点火头与射孔枪之间应排一根1-2m的安全枪。
经主管领导审批后,由火工品管理员领运所需用数量的射孔器材。
射孔器材应在专用工房专用区域装枪,专用区域应拉好警戒带,并在醒目位置放置警示牌。
1.1.2 装枪应使用专用工具,并在有胶皮的工作台上进行,整个装枪过程中,不得使弹架弯曲。
1.1.3 操作人员装枪时射孔弹要轻拿、轻放,禁止碰撞、敲击底火。
1.1.4 导爆索与射孔弹底火之间要接触良好固定牢固,不得有间隙。
射孔弹喷火口的旋向应与射孔枪盲孔的旋向一致。
1.1.5 枪接头密封圈必须完好无损。
装好的射孔枪两端应带护丝和丝堵。
枪体外应用漆在装弹部分和空枪部分做好记号和编号。
按排炮单检查射孔枪,丈量和计算应由两人以上参加并核对无误。
1.1.6 剩余火工品要及时清点并在当日送交管理员,由管理员送回炮弹库保存。
1.2 测试工具及射孔枪装运1.2.1 技术员根据施工设计,选择相应的测试工具,并绘制下井工具管柱图,写出工具清单,根据工具清单逐一进行装车。
1.2.2 队长负责指挥装车,具有吊装操作证人员操作行吊,一人负责车上工具摆放,一人负责挂吊带。
吊带选用型号、规格相同的两根,吊点设置两个,分别位于测试工具或射孔枪三分之一处。
1.2.3 射孔枪应专用车装运,应按照长、粗在下,短、细在上的原则整齐码放入枪架。
第六章 电缆地层测试

(3)为了取到大容量的地层流体样品而使用22700 cm3样 品组件等。
用于不同测试目的的MDT组件图
第一节 电缆地层测试器发展史
各种组合的数量只受仪器串总重量和总长度的限制。但是不论哪种 组合,都必须有电子电源短节、液压动力组件、探测器组件或封隔 器组件,因为这些组件是井下仪器正常运转所不能缺少的。
MDT仪器组件可以有 各种不同的组合方式, 形成特定的专用仪器串 以满足特定的测试需要。 特殊用途的组合方式有:
图6-6为MDT的组件图。
(1)用于测定压力梯度或各向异性渗透率的多探测器或 流动控制组件的组装;
用于不同测试目的的MDT组件图
(2)用于高压物性PVT取样测试的多级取样组装,以采集 不同地层的真实流体样品;
PF压力达到满泵压力 3500psi 后,可以在地面对可变压力 控制阀(VPC)和取样阀操作,进行地层流体的采样;
测试取样完成后,要将仪器的推靠器活塞回缩,液压动力 油腔产生泵回压力(PR),在 PR作用下推靠器活塞被缩 回,同时将VPC系统复位,为下一个测试点的测试做好准 备。
第一节 电缆地层测试器发展史
吉尔哈特公司的地层测试器称为选择式地层测试 器,它也做了几次改进。该仪器的最大特点是推 靠器以下的接可改变下段的角度,保证推靠到井 壁时,密封垫与地层很好地密封,以提高测试成 功率。
第一节 电缆地层测试器发展史
第二代电缆地层测试器是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仪 器,其特点是:
(1)它们淘汰了爆炸阀控制,而采用电磁阀控制; (2)具有独立的液压系统:不用泥浆柱压力作动力源,而
(3)由各测点压力梯度数据可以准确判断油、气、水层; (4)由各测点压力梯度数据可以准确测定油、气、水两相界面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地层流体样品分析;
38
第6章 地层测试
6.2油气井测试结果分析 二、油气井测试资料分析
1. 压力曲线定性分析; C
压 力
B A
流动压力曲线的三 种情况,A线表示 低产量;B线表示中 产量;C线表示高产 量.根据其形状,可 判断产层是属于那 种类型。
依靠上提、下放测试管柱控制井下的各种阀的开关,可用于套管 内或井径规则的裸眼内的地层测试。如MFE、HST工具等。
靠环空压力操作开关井的测试工具:
利用环空压力压缩或释放氮气室压力,推动心轴上行或下行,从 而使球阀打开或关闭。如APR、LPR、PCT工具等。主要用于不能上提下 放钻柱的井,如大斜度井、水平井及海洋浮动平台测试中。优点:不 动管柱、内径大、全通径、可操作性强、安全可靠等。一般用于套管 内测试。
HI:开阀时间,压力骤 落至第一次流动期流量 典型钻杆地层测试结果示意图 所具有的液柱静压力;
23
第6章 地层测试
I点:第二次流动期 的开始压力,流体处 于欲动状态; IJ:第二次流动期的 压力特性,随着生产 液的继续流入,记录 压力不断升高,这一 时期表示地层的准特 性阶段; JK:第二次关井期的 压力特性; 典型钻杆地层测试结果示意图
32
第6章 地层测试
6.2油气井测试结果分析 2.表皮效应与表皮系数
油井附近的地层渗透率在钻井、完井以及油井压力
与地层压力失去平衡的作业过程中将发生变化。 井筒中大量流体和固体颗粒的流动也将使油井附近 的地层渗透率受到损害。 消除地层损害或增加油井产能的洗井和增产处理,
地层渗透率将再次发生变化。
18
第6章 地层测试
BC;测试管柱逐渐下 入井内,卡片上记录 的压力随下井深度而 增大,即泥浆柱的静 压力线; C点:测试工具已下 到预定测试层位的深 度,C点的压力为测 试深度的泥浆柱压力; 典型钻杆地层测试结果示意图
19
第6章 地层测试
CD:封隔器坐封,环 形空间泥浆柱与测试 层位隔离泥浆柱受一 定的压缩,压力升高; D点:封隔器坐封后 的压力,液力弹簧阀 打开,第一次流动期 待开始;
6.1地层测试技术 一、钻杆地层测试(DST)
1、主要目的:
探明新地区、新构造、新层位是否具有工业油气流,验 证油、气层的存在; 查明油气田的含油面积及油水或气水边界,油气藏的驱 动类型和产油、气能力;
通过分层测试,取得分层测试资料,计算出储层和流体
的特性参数,为估计油、气储量和制定油气田开发方案提 供依据。
DE:液力弹簧阀打开 的时间,瞬时降压线; 典型钻杆地层测试结果示意图
20
第6章 地层测试
E点:初流动期开始 点的压力; EF:测试层的流体流 入测试管柱,进入钻 挺; F点:测试层流体的 累积到达钻铤的端部;
FG:测试层生产的流 体进入大内径的钻杆; 典型钻杆地层测试结果示意图
21
第6章 地层测试
30
第6章 地层测试
31
第6章 地层测试
6.2油气井测试结果分析 一、油气井测试分析基本概念
1. 无因次量 油气井测试分析中有些物理量不具有因次,即因 次为0,称之为无因次量。 物理量的无因次量常常用下标D表示。 如含油饱和度、原油体积系数、孔隙度、表皮系
数等。
无因次化的方法不是唯一的。
钻杆测试是在钻井过程中或下套管完井之后,用钻
杆或油管将地层测试器送入井内,操作测试器开井、
关井,对目的层进行的测试过程,以取得井下压力—
时间关系曲线以及地层流体样品。通过对钻杆测试
所获取的压力曲线进行分析解释可以得到动态条件
下地层和流体的各种资料,计算出地层和流体的特
性参数,进而评价储层特征。
4
第6章 地层测试
表皮系数可正可负,负表皮表示流阻降低或进行了增产措施。
35
第6章 地层测试
6.2油气井测试结果分析
3.井筒储集效应与井筒储集系数
q 地面产量 q0 q q0 地面产量
井底产量
0
井底产量
PWBS (1)开井情形
t
PWBS (2)关井情形
t
井筒储集系数的物理意义:在井筒储满单相原油的情 况下,井筒靠其中原油的压缩性能储存原油,或靠释 36 放其中压缩原油的弹性能量排出原油的能力。
压井,换向循环,上提起出测试管柱。
13
第6章 地层测试
泵冲反循环阀
常 规 测 试 管 柱
断销反循环阀 压力计托筒 多流测试器
测 试 层
PT 封 隔 器 压力计托筒
14
第6章 地层测试
跨 隔 测 试 管 柱
泵冲反循环阀 多流测试器
剪销封隔器
测 试 层
压力计托筒
PT 封 隔 器
压力计托筒
15
第6章 地层测试
一般,中途测试多为裸眼测试,完井测试多为套管内测试。
6
第6章 地层测试
6.1地层测试技术 一、钻杆地层测试(DST)
裸眼测试: 储层污染小,所测资料较真实。 可以及时发现油气层,避免后续作业污染储层。 测试风险大,易卡钻。 测试时间短,测试资料是近似的,测试半径小。 常用工具为MFE测试工具或膨胀式测试工具。
第6章 地层测试
6.2油气井测试结果分析
3.井筒储集效应与井筒储集系数
上述当油井刚开井或关井时所出现的现象叫做井筒储 集效应。井底产量为0(开井情形)或等于关井产量q0
(关井情形)的那一段时间,称为井筒储集阶段,简
写为PWBS(pure well bore storage)。
井筒储集系数的物理意义:在井筒储满单相原油的情
N点:投杆打开反循 环阀套筒受静液柱压 力; NO:泵送泥浆液顶替 生产液出地面;
典型钻杆地层测试结果示意图
26
第6章 地层测试
OP:继续上提钻杆管 柱出井口; PQ;卸下工具,取出 卡片;
RS:为10.0压力基准 线;
TU:为20.0压力基准 线。 典型钻杆地层测试结果示意图
27
第6章 地层测试
11
第6章 地层测试
6.1地层测试技术 一、钻杆地层测试(DST)
3、测试液垫:
地层测试时,为造成适当的负压差,常在测试阀上部的管柱中加 注一些液体或气体,作为测试阀打开时对地层的回压,这些液体或气 体称为测试垫。 常用: 液垫:水、压井液或柴油等。工艺简单、经济,液垫高度不易调整。 气垫:氮气垫。压力控制容易,操作复杂,成本高,主要用于浅井。 液气混合垫:液体加氮气。比气垫应用广泛,工艺复杂。
多流测试器
射孔 测试 联作 管柱
压力计托筒
卡瓦封隔器
点 火头 射孔枪
射孔测试
16
第6章 地层测试
17
第6章 地层测试
5、测试曲线分析: AQ:在地面所画的基 线,即零压力线; A点:压力计钟表开 始工作; AB:测试管柱已在地 面组装完毕,待下; B点:测试管柱已移 入井口,准备下入井 内;
典型钻杆地层测试结果示意图
34
r
第6章 地层测试
6.2油气井测试结果分析
2.表皮效应与表皮系数 理想井和实际井的井底流动压力之差代表着由于地层伤害、油井附 近区域增产措施以及其它井入口的流阻造成的附加压力损失。 通常将这个附加压力损失称为表皮压力降, 而表皮系数S定义为正比于这个压力降 稳态表皮效应,即将污染带或增产带厚度视为零,表皮效应集中在 一无限薄地层上;不稳态表皮效应,即不将污染带或增产带厚度视为 零,地层流体流经污染区和非污染区,存在两个渗透率。
24
第6章 地层测试
K:第二次关井期的 最后恢复压力,在理 想条件下K与H点应记 录同一压力,此时, 钻杆上提,关闭液力 弹簧阀,并打开旁通, 封隔器起封; L与D点的压力应相等; 典型钻杆地层测试结果示意图
25
第6章 地层测试
KL;环空中的泥浆柱 压力施加于封隔器下 部,压力上升; LM:取出钻杆管柱前 承受的液柱压力;
7
第6章 地层测试
6.1地层测试技术 一、钻杆地层测试(DST)
套管内测试: 需射孔,测试管柱下部需带射孔枪。 若需多层测试、一般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 中途测试: 主要用于探井,及时发现油气层。 多为裸眼测试。
8
第6章 地层测试
6.1地层测试技术 一、钻杆地层测试(DST)
靠上提下放操作开关井的测试工具:
射孔和射孔层段的汇聚流动也常常会引起附加压力。
33
第6章 地层测试
6.2油气井测试结果分析
井
当原油从油层流 入井筒时,会在井 筒附近产生一个压 力降,集中在井筒 周围的一个很薄很 薄的环状“表皮 区”,把这个现象 称为表皮效应。
损害/改善区
未损害/改善区
实际井压力
理想井压力 P’wf Pwf P’wf 实际井压力
特别应注意8个特殊 的压力值,如D、E、 G、H、I、J、K和L点, 以及开关过程的4个 线段的形状,如EG、 GH、IJ和JK。
即时分析、判断测试 层的特性以及现场计 算地层参数,认识产 层伤害具有重要意义
典型钻杆地层测试结果示意图
28
第6章 地层测试
6.1地层测试技术 二、电缆地层测试技术(WFT)
12
第6章 地层测试
6.1地层测试技术 一、钻杆地层测试(DST)
4、测试管柱结构工艺(以MFE为例):
结构:钻柱(或油管)、测试阀、旁通阀、循环阀、密封 器、封隔器、测量仪器记录仪、托筒等。
工艺:
下井,测试管柱进入井筒。 坐封,地层流通,记录压力曲线。
关井测压,记录压力曲线,收集样品。以上可多次测量。
第6章 地层测试
油气田面积?
地层测试
油气储量? 油气井的产能? 储层的渗透率?
(或油气井 测试)
完井后井筒污染状况?
地层测试为信息获得提供极为重要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