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015年南师附中高一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及答案-新课标版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

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及答案-新课标版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

2015-2016 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物理试题【新课标】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8 题,每题 5 分)1.下列关于物理学家及其贡献说法中错误的是()A.开普勒通过深入研究第谷的数据提出行星运动三大定律B.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说自己是“称量地球质量”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发现了海王星D.以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低速、弱引力的领域。

2.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可能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C.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D.曲线运动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3.狗拉雪橇沿位于水平面内的圆弧形道路匀速行驶,滑动摩擦力 f 的示意图(O为圆心),其中正确的是(下图为四个关于雪橇受到的牵引力).F 及4.如图所示,在玻璃管的水中有一红蜡块正在匀速上升,若红蜡块在 A 点匀速上升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红蜡块实际运动的轨迹是图中的()A.直线 PB.曲线 QC.曲线 RD.无法确定是P 还是 Q5.我国航天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

设我国自行研制的“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和“神舟”号飞船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风云二号”离地面的高度约为36000km,“神舟”号飞船离地面的高度约为340km 。

关于“风云二号”和“神舟”号飞船的运行情况,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线速度都大于第一宇宙速度6.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救人,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水流速度为 v1,摩托艇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2,战士救人的地点 A 离岸边最近处 O 的距离为d,如战士想在最短时间内将人送上岸,则摩托艇登陆的地点离O 点的距离为 ( )dv2B.0A.v22v12dv1dv2C. D.v2v17.如图所示,靠摩擦传动做匀速转动的大、小两轮接触面互不打滑,大轮半径是小轮半径的2 倍. A 、 B 分别为大、小轮边缘上的点, C 为大轮上一条半径的中点.则()A.两轮转动的角速度相等B.大轮转动的角速度是小轮的 2 倍C.质点 A 的加速度是质点 B 的 2 倍D.质点 B 的加速度是质点 C 的 4 倍8.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右图中虚线所示。

(物理)2015年南师附中高一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物理)2015年南师附中高一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物理)2015年南师附中高一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2015年南师附中高一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汽车甲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路过某处的同时,该处有一辆汽车乙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去追赶甲车。

则根据上述的已知条件A.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B.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所走的路程C.可求出乙车从开始起动到追上甲车时所用的时间D.不能求出上述三者中任何一个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s 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A.0.25m/s向右B.0.25m/s 向左C.1m/s 向右D.1m/s 向左3.一个物体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时间间隔T 内物体的位移为d1 ;在紧接着的第二个时间间隔T 内物体的位移为d2 ,则关于时间间隔T 的表达式错误的是4.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 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v-t 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5.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经过某一路标,从此开始甲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的速度又相同,则A.甲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B.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C.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4小题,共16分)6.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单向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就是路程B.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的大小可能等于路程C.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7.一辆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历时6s ,已知前3s 的位移是12m ,后3s 的位移是18m ,则小车在这6s内的运动中m/s2A.平均速度为6m/s B.平均速度为5m/s C.加速度为1m/s2D.加速度为238.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 时刻两车相距最远B.t1 时刻乙车追上甲车C.t1 时刻前乙车的瞬时速度有可能等于甲车的速度D.0到t1 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9.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v x?v0,其中v0和v x分别表示某段位移x内的初x速度和末速度。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物理1月月考考试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物理1月月考考试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物理1月月考考试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甲图中,小孩用8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不动;在乙图中,小孩用至少10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才能被推动;在丙图中,小孩用大小为90N水平力推动木箱匀速运动.则()A.甲图木箱没有受到摩擦力B.乙图木箱没有受到摩擦力C.丙图木箱受到摩擦力D.上述木箱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100N2.在交警处理某次交通事故时,通过监控仪器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刹车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x=20t-2t2(x的单位是m,t单位是s).则该汽车在路面上留下的刹车痕迹长度为()A.18m B.32m C.48m D.50m2m/s,则该汽车在任意1s内3.汽车沿平直公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其加速度大小为2()A.位移一定为2mB.速度一定变化2m/sC.末速度一定是初速度的2倍D.末速度比下1s的初速度小2m/s4.在某次交通事故中一辆载有30吨“工”字形钢材的载重汽车由于避让横穿马路的电动车而紧急制动,结果车厢上的钢材向前冲出,压扁驾驶室.关于这起事故原因的物理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继续向前运动,压扁驾驶室B.由于汽车紧急制动,使其惯性减小,而钢材惯性较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C.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所受阻力太小,不足以克服其惯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D.由于汽车制动前的速度太大,汽车的惯性比钢材的惯性大,在汽车制动后,钢材继续向前运动5.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s内的位移恰为它在最后1s内位移的三分之一,则高度为(10m/s2)()A.15m B.20m C.11.25m D.31.25m6.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必然有弹力存在B.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存在弹力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D.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产生弹力7.1924年瑞典的丁·斯韦德贝里设计了超速离心机,该技术可用于混合物中分离蛋白。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高一上学期物理1月月考考试试卷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高一上学期物理1月月考考试试卷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高一上学期物理1月月考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速行驶的公共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都要向前倾倒,说明乘客受到惯性力的作用B.短跑运动员最后冲刺时,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惯性的大小仅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D.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下落,是由于球具有惯性的缘故2.如图所示,4个箭头均表示船头的指向,每相邻两个头之间的夹角都是30o,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4m/s,水速是2m/s,要使船能垂直河岸渡过河,那么船头的指向应为A.①方向 B.②方向 C.③方向 D.④方向3.一架飞机起飞后不久遭到鸟击,致使飞机发生故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飞机和鸟主动撞击的一方施加的作用力大B.鸟对飞机的作用力等于飞机对鸟的作用力C.撞击后鸟亡,说明鸟对飞机的作用力小于飞机对鸟的作用力D.撞击后机损,说明鸟对飞机的作用力大于飞机对鸟的作用力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却不一定越大B.同一汽车,速度越大,越难以停下来,说明物体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可能是一对平衡力D.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5.如图所示,A、B两物体紧贴在圆筒的竖直内壁上,且随圆筒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周期T A<T B B.周期T A>T BC.线速度v A=v B D.线速度v A>v B6.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A.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C.前4s内A、B两物体的位移相同D.t=4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7.渡河时船头始终沿垂直河岸的方向.已知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大小不变,水流的速度与船离最近的岸边的距离成正比,且比例系数为定值,河的两岸平行.在水平面内,以出发点为坐标原点,沿着河岸的方向为x轴,垂直河岸方向为y轴,四位同学画出此过程中小船运动的轨迹,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B.C.D.8.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说法错误的是( )A.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B.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C.大小可能等于零D.大小一定不等于零9.如图所示,物块A、B叠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水平外力F作用在B上,使A、B一起沿水平桌面向右加速运动.设A、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1,B与水平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2,保持A、B相对静止,逐渐增大F,则 ( )A.f1不变、f2变大B.f1变大、f2不变C.f1和f2都不变D.f1和f2都变大10.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加速度B.质量C.路程D.时间1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B .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作用,但车对马没有拉力作用C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就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 .只有两个物体直接接触时才会产生力的作用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会产生弹力B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C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 .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13.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都是矢量的是A .位移、加速度、速度、时间B .速度、力、时间、平均速度C .位移、速度、加速度、平均速度D .速度、质量、加速度、路程14.一攀岩者以1m/s 的速度匀速向上攀登,途中碰落了岩壁上的石块,石块自由下落。

江苏省南京市大学附属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大学附属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大学附属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单选)下列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B .C .D参考答案:解:A 、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说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 错误. B 、由图看出速度不随时间变化,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 正确. C 、此图线的斜率不变而且大于零,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 正确.D 、此图位移不随时间而变化,图线的斜率等于速度,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D 错误. 故选:BC .2. (单选)关于铁道转弯处内外铁轨间的高度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内、外轨一样高,以防列车倾倒造成翻车事故B.因为列车转弯处有向内倾倒的可能,一般使内轨高于外轨,以防列车翻倒C.外轨比内轨略高,这样可以使列车顺利转弯,减少车轮与铁轨的挤压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参考答案:C解:A 、若内外轨道一样高,外轨对轮缘的弹力提供火车转弯的向心力,火车质量太大,靠这种办法得到的向心力,会导致轮缘与外轨间的作用力太大,使铁轨和车轮容易受损,并不能防止列车倾倒或翻车,故A 错误;B 、若内轨高于外轨,轨道给火车的支持力斜向弯道外侧,势必导致轮缘和轨道之间的作用力更大,更容使铁轨和车轮受损,故B 正确;C 、当外轨高于内轨时,轨道给火车的支持力斜向弯道内侧,它与重力的合力指向圆心,为火车转弯提供了一部分向心力,减轻了轮缘和外轨的挤压,在修筑铁路时,根据弯道半径和轨道速度行驶,适当选择内外轨道的高度差,可以使火车的向心力完全由火车的支持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是火车行驶更安全,故C 错误;D 、根据B 选项正确,可知选项D 错误. 故选B .3. (多选).小强站在电梯中的体重计上,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示数如图甲所示.电梯运行经过5楼吋体重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 )A.电梯一定在向上运动 B-电梯可能在向下'运动 C.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向下D.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可能向上参考答案:BC4. (多选)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块A ,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 作用,F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的静摩擦力最大值fm 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 )BD5. (单选)下列关于甲乙两个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线速度相等,角速度一定相等B .它们角速度相等,线速度一定也相等C .们周期相等,角速度一定也相等D .它们周期相等,线速度一定也相等参考答案:A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倾角为a光滑的斜面上匀加速下滑,加速度大小为m/s2.参考答案:gsinα【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求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解答】解:斜面光滑,物体受重力、支持力作用,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sinα=ma得:a=gsinα故答案为:gsinα7. 足球守门员在发门球时,将一个静止的质量为0.4 kg的足球,以10 m/s的速度踢出,若守门员踢球的时间为0.1s,则足球的平均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_m/s2;足球沿草地作直线运动,速度不断减小,设加速度大小恒为2m/s2,3s后足球运动到距发球点20 m的后卫队员处,则此过程中,足球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m/s,后卫队员接到球时,足球的速度为______m/s参考答案:8. a、b两辆玩具车在各自的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1:2,转过的角度之比为2:3,则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参考答案:1:3【考点】向心加速度.【分析】根据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等于线速度求出A、B的线速度之比,根据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速度等于角速度求出A、B的角速度之比,根据a=vω求出向心加速度之比.【解答】解:因为A、B两个质点在相同时间内在相同时间内它们通过的路程比s A:s B=1:2,则线速度之比为1:2;转过的角度之比为2:3,则角速度之比为3:2,则根据a=vω知,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3.故答案为:1:3 9. 卡文迪许把他自己的实验说成是“称地球的重量”(严格地说应是“测量地球的质量”)。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物理11月月考考试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物理11月月考考试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物理11月月考考试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A 、B 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 ﹣t 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质点做曲线运动B .A 质点2s 时的速度为20m/sC .B 质点前4s 做加速运动,4秒后做减速运动D .前4s 内B 的位移比A 要大2.诗句“满眼波光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 .船和山B .山和船C .地面和山D .河岸和流水3.几个水球可以挡住子弹?实验证实:4 个水球就足够了!4个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 水平排列,如图所示,子弹(可视为质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恰好穿 出第 4 个水球,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子弹在每个水球中速度变化相同B .由题干信息可以确定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C .由题干信息可以确定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相同D .子弹穿出第 3 个水球的瞬间速度与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4.质量为50kg 的乘客乘坐电梯从四层到一层,电梯自四层启动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是0.6m/s 2,则电梯启动时地板对乘客的支持力为 ( )( g=10m/s 2)A .530NB .500NC .450ND .470N5.在某次检测国产某品牌汽车的刹车性能时,通过传感器发现踩下刹车后,汽车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满足2305x t t =-,则关于该次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汽车4s 内的位移是40mB .汽车的加速度是﹣5m/s 2C .汽车的初速度是20m/sD .汽车刹车2s 后的速度是10m/s6.一个质点沿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质点( )A.在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在内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在内保持静止7.关于速度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京沪高速铁路测试时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km/h,指的是瞬时速度B.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C.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500m/s,指的是平均速度D.某运动员百米跑的成绩是10s,则他冲刺时的速度一定为10m/s8.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受到1N、2N、3N、4N四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现保持1N、3N、4N三个力的方向和大小不变,而将2N的力绕O点旋转60°,此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大小为()A.2 N B.22 N C.13 N D.33 N9.第19届亚洲运动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9月25日在中国杭州举行.杭州是中国第三个取得夏季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图中的“莲花碗”是田径的主赛场,下列关于亚运会田径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研究短跑运动员终点撞线时可将运动员看成质点B.在田径比赛中跑步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是一个时间间隔C.短跑运动员跑100m和200m都是指位移D.高水平运动员400m比赛的平均速度有可能大于其他运动员200m比赛的平均速度10.马拉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前进,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下面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马拉车的力先产生,车拉马的力后产生B.马能拉动车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C.匀速前进时,马向前拉车的力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加速前进时,马向前拉车的力也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D.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11.2018年8月28日,雅加达亚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苏炳添以9.92 s夺得金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100m全程中,苏炳添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都比亚军选手的大B.比赛过程中,苏炳添起跑时的加速度一定比亚军选手的大C.苏炳添以9.92 s夺得金牌,9.92 s指的是时间D.苏炳添的100 m成绩为9.92 s,说明他通过终点的瞬时速度约为10.08 m/s12.2018年8月26日,在雅加达亚运会男子田径100米决赛中,我国运动员苏炳添以9秒92打破亚运会记录夺冠。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高一上学期物理11月月考考试试卷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高一上学期物理11月月考考试试卷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高一上学期物理11月月考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的原长为,一端固定,另一端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长度变为,已知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B .C .D .2.已知物理量λ的单位为“m”、物理量v 的单位为“m/s”、物理量f 的单位为“s -1”,则由这三个物理量组成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v =fλ B .v =λf C .f =vλ D .λ=vf3.若已知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它所受合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可能的运动轨迹是( )A .B .C .D .4.如图所示,一质点从0t =时刻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和B 是原点x t -图线上的两个点,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4m/s 7B .22m/s 3C .25m/s 8D .22m/s5.如图所示,此时表演者静止在弯曲倾斜的竹竿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演者对竹竿的弹力是由竹竿形变产生的B.表演者对竹竿的力竖直向下C.表演者对竹竿的摩擦力一定为零D.表演者对竹竿的力大于竹竿对表演者的力6.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A.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B.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C.奥运会冠军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D.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7.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t=3s 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3s时,两车具有共同的加速度B.在运动过程中,b车始终没有超过a车C.a车做匀速运动,b车做加速运动D.在0-3s的时间内,a车的平均速度比b车的大8.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s停止,若在第1s内的位移是14m,则最后1s内位移是()A.4.5m B.3.5m C.2m D.1m9.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才有惯性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C.惯性是指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D.两个物体只要速度相同,惯性就一定相同10.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是x=5t+t2(x的单位为m,t的单位为s),那么3s时物体的速度是( )A.7m/s B.9m/sC.11m/s D.8m/s11.如图所示,粗糙的长方体木块P、Q叠放在一水平地面上,并保持静止,涉及到P、Q、地球三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共有A.3对B.4对C.5对D.6对12.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B.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C.将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D.欣赏进行花样滑冰的运动员的优美动作13.如图,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轻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质量为m=0.2kg的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的运动状态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下表分析可知,g取10m/s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木块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0.7NB.木块受到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0.6N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只有两次是相同的D.小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014.(题文)重型自卸车利用液压装置使车厢缓慢倾斜到一定角度,车厢上的石块就会自动滑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石块下滑前后自卸车与石块整体的重心位置不变B.自卸车车厢倾角越大,石块与车厢的动摩擦因数越小C.自卸车车厢倾角越大,车厢与石块间的正压力减小D.石块开始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15.汽车以10 m/s的速度在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15 m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刹车礼让,汽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高一年级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研究奥运会冠军刘翔的跨栏技术时可将刘翔看作质点B .在某次铅球比赛中,某运动员以18.62米的成绩获得金牌,这里记录的成绩是比赛中铅球经过的路程C .瞬时速度可理解为时间趋于零时的平均速度D .“北京时间10点整”指的是时间,一节课40min 指的是时刻 2.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B .两物体间的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互相垂直C .运动着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只能受滑动摩擦力作用D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压力增大,摩擦力一定增大3.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块,在某时刻给它一个初速度,使其沿水平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依次经过A 、B 、C 三点,最终停在O 点.A 、B 、C 三点到O 点的距离分别为1L 、2L 、3L ,小物块由A 、B 、C 三点运动到O 点所用的时间分别为1t 、2t 、3t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312123==L L L t t t B .312222123==L L L t t t C .312123<<L L L t t tD .312222123<<L L L t t t 4.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 所用的时间为1t ,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所用时间为2t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 .()()1212122∆-+x t t t t t t B .()()121212∆-+x t t t t t t C .()()121212∆+-x t t t t t t D .()()121212∆+-x t t t t t t5.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道路上,一前一后相距6m =s ,乙车在前,甲车在后,某时刻两车同时开始运动,两车运动的过程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当4s =t 时两车相遇B .当4s =t 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C .两车有两次相遇D .两车有三次相遇二、多项选择题(4小题,共16分;每道题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选不全得2分,不选或者选错得0分) 6.关于重力和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B .任何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C .用一根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产生的D .挂在电线下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7.如图所示,汽车以10m/s 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20m 处时,还有3s绿灯就要熄灭.而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可能是图中的( )DCBA8.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向右滑行.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μ,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μ,木板质量为M .则( )A .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的大小为1mg μ,方向水平向左B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为1mg μ,方向水平向左C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为()2+m M g μD .无论怎样改变F 的大小,地板都不可能运动9.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A ,同时在离地面某一高度处有另一物体B 自由落下,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同一高度时速率都为v ,空气阻力均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A 上抛的初速度和物体B 落地时速度的大小相等 B .物体A 、B 相遇时速度方向可能相同C .物体A 能上升的最大高度和B 开始下落的高度相同D .两物体在空中同时达到同一高度处是B 物体开始下落时高度的一半 三、实验题(10、11两小题,共18分)10.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A .提出问题 B .猜想与假设 C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D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E .分析与论证 F .评估 G .交流与合作等.一位同学在学习了滑动摩擦力之后,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两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于是他通过实验探究这个问题.⑴这位同学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成正比;这属于上述科学探究的( )环节(填环节前面的字母).⑵为完成本实验,需要自己选用器材其中他选用的木块应是下列选项中的( ) A .各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正方体 B .各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正方体C .各面粗糙程度相同,长、宽、高不同的长方体D .各面粗糙程度不同,长、宽、高不同的长方体⑶在本实验中,该同学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下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更易于操作的是()(填“A”或“B”)A.木板水平固定,通过弹簧秤水平拉动木块,如图甲所示B.木块与弹簧秤相连,弹簧秤水平固定,通过细绳水平拉动木板,如图乙所示1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实验中:⑴操作步骤中释放小车和接通电源的先后顺序应该是()A.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B.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⑵某同学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该同学选择了0、1、2、3、4、5、6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测量数据如图所示,单位是mm.(a)根据(填公式)可判断小车做运动.(b)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3的瞬时速度为;小车通过计数点5的瞬时速度为;(保留3位有效数字)(c)小车的加速度为(保留2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5小题,共51分;请写出必要的公式和计算步骤,否则不能得分)12.(9分)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4s速度变为4m/s,求:⑴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⑵刹车后2s时的速度;⑶刹车后6s通过的位移;13.(9分)某一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求:⑴哪一时刻物体距出发点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 ⑵4s 内物体运动的路程?⑶4s 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14.(10分)比萨斜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如图所示,已知斜塔第一层离地面的高度1 6.8m =h ,为了测量塔的总高度,在塔顶无初速度释放一个小球,小球通过斜塔第一层的时间10.2s =t ,重力加速度g 取210m/s ,不计空气阻力.求:⑴小球经过斜塔第一层1h 的过程中,平均速度多大? ⑵小球落地时速度多大?⑶斜塔离地面的总高度为多少?15.(11分)如图所示,在水平作用力F 的作用下,木板B 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匀速运动,其水平表面上的木块A 静止不动,与之相连的固定在竖直墙上的弹簧秤的示数为3.2N .已知木块A 重8N ,木板B 重12N .⑴若此时弹簧秤弹簧的伸长量为1.6cm ,则该弹簧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多少? ⑵木块A 与木板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⑶若已知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则水平力F 为多大?16.(11分)一辆摩擦车正在以120m/s =v 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司机看见正前方65m=x (距车队队尾)处有一列汽车车队以8m/s 的速度正在匀速行驶,相邻汽车间距为20m ,摩擦车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若从司机看见车队开始计时(0=t ),摩擦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汽车和摩擦车大小不计).图看不清楚⑴求摩擦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⑵摩擦车最多能追上几辆汽车?⑶摩擦车从赶上车队到离开车队,共经历多长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南师附中高一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汽车甲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路过某处的同时,该处有一辆汽车乙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去追赶甲车。

则根据上述的已知条件
A.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
B.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所走的路程
C.可求出乙车从开始起动到追上甲车时所用的时间
D.不能求出上述三者中任何一个
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s 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0.25m/s向右B.0.25m/s 向左
C.1m/s 向右D.1m/s 向左
3.一个物体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时间间隔T 内物体的位移为d1 ;在紧接着的第二个时间间隔T 内物体的位移为d2 ,则关于时间间隔T 的表达式错误的是
4.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 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v-t 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5.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经过某一路标,从此开始甲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的速度又相同,则
A.甲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B.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C.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4小题,共16分)
6.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单向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就是路程
B.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的大小可能等于路程
C.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7.一辆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历时6s ,已知前3s 的位移是12m ,后3s 的位移是18m ,则小车在这6s内的运动中
m/s2
A.平均速度为6m/s B.平均速度为5m/s C.加速度为1m/s2D.加速度为2
3
8.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 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B.t1 时刻乙车追上甲车
C.t1 时刻前乙车的瞬时速度有可能等于甲车的速度
D.0到t1 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9.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v x−v0
,其中v0和v x分别表示某段位移x内的初
x
速度和末速度。

A>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0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

而现在物体学中加速度的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式为a=v1−v0
t
A.若A不变,则a也不变
B.若A> 0 且保持不变,则a 逐渐变大
C.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 x−v0
2
D.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02+v x2
2
三、简答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请在答卷上按要求填空或作答
10.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了一条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甲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 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图中没有画出。

打点计时器按50Hz交流电源。

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打点计时器在BCDEF 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
(1F的公式为 .
(2)在图乙中作出v-t 图象
(3)利用图像求物体的加速度a =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由于电源不稳定,实际频率略小于50Hz,但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则加速度的测量值和实际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1.(12分)国歌从响起到结束的时间是46s,国旗上升的高度是17.2m 。

国歌响起同时国旗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4s,然后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 2s到达旗杆顶端,速度恰好为零,此时国歌结束。

求:
(1)国旗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国旗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12.(15分)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s释放一个相同的小球。

在连续放下n 个小球以后,给在斜面上滚动的小球拍摄照片,如图所示,测得AB =10cm ,AC = 22cm ,试求:
(1)小球滚动的加速度;
(2)拍摄时B 球的速度;
(3)A球上面还有几个球正在滚动。

13.(14分)一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到达B 点。

此时物体加速度大小立即变为a2,方向与a1相反,经过相同时间t ,物体体回到A点。

求:
(1)加速度大小a1∶a2的比值;
(2)物体在B 点时的速率v1和回到A点时的速率v2的比值?
14.(18分)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出发,甲的初速度为v0 =16m/s ,以大小为a1 = 2m/s2 的加速度刹车,乙的速度为零,以大小a2 =1m/s2 的加速度和甲同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1)求出发后两车相遇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d max ;
(2)求从出发到两车相遇经历的时间t1 ;
(3)若两车出发时不在同一地点,乙车在前,甲车在后,距离为s0 ;其余条件不变。

(ⅰ)s0 满足什么条件时,甲车不能追到乙呈;s0 满足什么条件时,甲车能追到乙车;
(ⅱ)若s0 = 26m ,甲车将有多长时间处于乙车前方?
五、附加题(10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

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物体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现在奇数秒内做加速度为4m/s2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偶数秒内做加速度为-2m/s2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求经过多长时间物体的位移达到59.75m ?
参考答案
10.(1)v F=d6−d4
10T
;(2)图略;(3)0.38m/s2;(4)偏大
11. (1)0.1m/s2;(2)0.4m/s
12. (1)2 m/s2;(2)1.1 m/s;(3)4
13. (1)1:2;(2)1:3
14. (1)128
3m;(2)8√2s;(3)i)s0>128
3
m时不能,s0<128
3
m时;ii)(2√19−2)s
15. 9.5s
2015年南师附中高一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