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课件-第一章

合集下载

数据库文献检索PPT课件

数据库文献检索PPT课件
零次文献 一次文献 二次文献 三次文献
➢第一章 概述
➢1.1 信息、知识、文献、情报 ➢1.2 文献的等级与主要类型 ➢1.3 主要文献信息源及其特点
1.2 文献的等级与主要类型
二、文献的主要类型
按照不同的标准,文献可以划分为不同 的类型
———————————————————————————
区别标准
➢1.1 信息、知识、文献、情报 ➢1.2 文献的等级与主要类型 ➢1
二、文献的主要类型
印刷型 印刷型文献是以纸质材料为载体,以印
刷为记录手段而形成的文献形式,是目前整 个文献中的主体。
特点:是不需要特殊设备,可以随身携 带,随处随时阅读。但存贮密度小,体积 大,占据空间大,不便于保存。
➢第一章 概述
➢1.1 信息、知识、文献、情报 ➢1.2 文献的等级与主要类型 ➢1.3 主要文献信息源及其特点
1.2 文献的等级与主要类型
二、文献的主要类型
缩微型 缩微型文献是以感光材料为载体,以照
相为记录手段而形成的一种文献形式,包 括缩微胶卷、缩微平片、缩微卡片等。
特点:体积小,便于收藏和保存,价格 便宜等,但阅读需要有较复杂的阅读设备 来支持。
➢第一章 概述
➢1.1 信息、知识、文献、情报 ➢1.2 文献的等级与主要类型 ➢1.3 主要文献信息源及其特点
1.2 文献的等级与主要类型
二、文献的主要类型
声像型 声像型文献是以磁性和感光材料为介质
记录声音、图像等信息的一种文献形式。 特点:存取快捷,可闻其声,见其形,
易理解。
➢第一章 概述
➢1.1 信息、知识、文献、情报 ➢1.2 文献的等级与主要类型 ➢1.3 主要文献信息源及其特点
文献类型

文献检索课课件(第一章:绪论)

文献检索课课件(第一章:绪论)


2、三要素:载体(文献的外部形式,它是知识 的包装或运载方式,常称之为媒体 (media)。)、知识(反映了文献的信息内 容。)、记录(信息的一种人工编码,通过人 工、机械以及声、光、电、磁等各种技术手段 生成多种包含知识信息内容的符号,以一定的 形态出现,形成各种媒体的文献类型。) 4、四个属性:知识信息性、客观物质性、人工 记录性、动态发展性
例证二

华文出版是世界上最大语种出版物之一,涉及人口
13.6亿人,占世界人口的22%;每年出版图书约
24万种,占世界出版总数的1/4; (2005北京图
书订货会组委会召开的“海外代表座谈会)。
例证三

在座的同学可能都只20多岁,那么我可以帮你们回忆一下20 多年前的时代,那是个灰色的年代,一眼望去,人们穿着颜 色、样式相近的衣服,发型、发色非常单调,包含的信息量 非常少.看一眼就够了,就知道大概是什么情况。而现在则 不同,每个人都在力求突出自己的个性.那么每个人都包含 着大量的信息。想想你们经常走的大街上,能告诉我到底能 看到多少个广告牌,多少座楼,多少种车,人们穿着多少种 不同的衣服,路过多少个报摊,有多少份报纸杂志,网上有 多少个站点吗?所以把20年前和现在相比,只有一句话:信 息量爆炸。
共享性: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
三、知识(knowledge)
1、知识的概念
知识是人们根据某种目的,从自然界收集得 来的数据中整理、概括、提取得到的有价值的信息。

信息是构成知识的原料;知识是系统化的信息
2、知识的属性:
(1)意识性 (2)信息性
(3)实践性
(4)规律性 (5)继承性 (6)渗透性
占到77%,且信息的可靠程度高。 非正式交流:通过对话、参观、书信、讲座、听报告、看电视 等形式进行的交流。其获得的信息量占到23%, 且信息可靠程度小。 文献检索是正式交流的主要渠道:即 信息生产者→一次文献出版发行→收集加工→检索刊物或机读

文献检索课件-第一章

文献检索课件-第一章

情报与信息的区别
• 信息的范围比情报广泛得多; • 情报的传递具有机密性,传递手段有一 定的特殊要求; • 情报是知识的一部分,情报的知识性较 信息的知识性强; • 情报的得失往往伴随着一定的利害关系, 而信息的得失则不一定表现出明显的利 害关系。
2 文献的基本概念及类型
2.1 文献的定义及属性
知识的属性
知识的类型
根据国际经合组织(OECD)的定义,人类 现有的知识可分为四大类: (1)Know what (知道是什么)—关于事实方面 的知识。 (2)Know why (知道为什么)—关于自然原理 和规律方面的知识。 (3)Know how (知道怎么做)—关于技能或能 力方面的知识。 (4)Know where (知道归属谁)—关于产权归 属的知识。
我们认为,信息是用文字、数据或信号等 形式通过一定的传递和处理来表现各种相互联 系客观事物在运动变化中所具有特征内容的总 称。因而也可以这样认为,信息是事物存在的 方式、形态和运动规律的表征,是事物具有的 一种普遍属性,它与事物同在,存在于整个自 然界和人类社会。
信息的三个基本点:
• 信源:发出信息的物体; • 信宿:接受信息的物体; • 载体:承载信息的物体,客观事物 的实质内容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传 递,才能为其他事物所了解、认识, 从而成为信息。
信息、知识、情报、文献
• 信息、知识、情报、文献之间即有区别又 有联系。信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 会。 • 信息被人类所感知并被提炼加工即成为知 识 • 情报是激活了的知识,是特定用户为一定 的效用目的而获取的知识 • 文献则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
信息、知识、情报、文献的逻辑关系
事物
产生
信息
(8)政府出版物 是各国政府及所属机 构颁布的文件,如政府公告、会议文件 和记录、法令汇编等。内容广泛,但重 点领域为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按 其性质可以分为行政性文献和科技性文 献,具有正式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对了 解各国政治、性能、构造、 原理、用途、使用方法和操作方法、产 品规格等所作的具体说明。 特点:技术成熟可靠、装潢美观、图文并 茂,对于技术人员的产品选型和外观设 计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文献检索精品PPT课件

文献检索精品PPT课件
取速度快,可以融文本、图像、声音等多媒体信息于一 体, 信息共享性好、易复制, 识别和提取易于实现自动化 缺点:需借助计算机等先进技术设备才能阅读 此类文献有:电子图书、电子期刊、联机数据库、网络数据
库、 光盘数据库
二、按加工层次分(文献的级别):
一次文献(原始文献): 通常是指原始制作,即作者以本人 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
机等)直接记录声音、图像 优点:直观、生动 缺点:制作成本较高,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设备才能阅读 此类型文献有:唱片、录音带、录像带、幻灯片、电影片、
多媒体资料等
(4)电子型文献(以前叫作机读型) 载体:光、电、磁介质 记录手段:利用计算机进行存储 优点:存储密度高, 出版周期短、易更新,传递信息迅速, 存
1950年,某国家50个企业联合攻关某电路的设计工作
历时5年,耗资50万美元
另一国家已有论文发表
§1 文献检索的重要性
三、节省科研人员的宝贵时间 目前全世界出版的科技期刊约4-5万种 每年发表的科技论文约400万篇 各种文献的年增长量约450万件
假如一个化学家
懂40国语言,每小时能读4本杂志,每天24小时阅读 从1月1日读到12月31日,只能读全年化学文献的
开设这门课的目的: 这是一门工具课,它的原则就是实用 掌握文献检索方面的知识
这门课的主要内容: 文献检索的理论知识 书本式的检索工具 网络检索工具 电子资源的利用
第一章 科技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
§1 文献检索的重要性
文献检索:是以文献为检索对象,从已存贮的文献库中查 找出特定文献的过程。
信息
加工
记录
知识
传递应用
文献
情报
信息、 知识、文献与情报间的关系

医学文献检索PPT课件

医学文献检索PPT课件
• 记录医学知识的文献即称为医学文献
知识——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
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是实 践上升为理论的产物
——是系统化、科学化了的信息
• 1、社会科学知识 2、自然科学知识
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
运动状态,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 指数据、消息中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
各级文献之间关系
检索途径和检索语言
❖ 自由词检索 ❖ 主题词检索 ❖ 分类检索 ❖ 著者检索 ❖ 引文检索 ❖ 文献序号检索 ❖ 机构检索 ❖ 默认检索
检索语言
❖ 检索语言就是为沟通文献标引与文献检索而 编制的人工语言,也是连接信息存储和检索 两个过程中标引人员与检索人员双方思路的 渠道,是用于文献标引和检索提问的约定语 言
医学文献检索
第一章 绪论
• 文献检索课是一门关于如何查找文献、知 识和信息的工具性课程。
• 在文献检索课上你将学习操作使用各 种专业文献信息数据库和网络检索工 具
医学文献信息基本知识
• 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 记录知识的具体内容 • 记录知识的手段,如文字、图像、符号、音频、视频
等 • 记录知识的物质载体,如纸张、光盘、录像带等 • 记录知识的表现形态,如图书、期刊、专利说明书等
医学文献信息检索 方平主编 ❖ 书次号用种次号 ❖ 书次号用著者号
G252.7-43 10
G252.7-43 FP
索书号
分类号、书次号(种次号、著者号)、辅助 区分号
中华内科学(上册)/陈敏章主编 中华内科学(下册)/陈敏章主编
各部分的作用
R5-43/CNZ:1 R5-43/CNZ:2
分类号——是相同学科范畴或类型的图书集中排列

文献检索PPT课件

文献检索PPT课件
(1)文献(信息)标引和存储过程; (2)文献(信息)的需求分析和检索过程。
2020/10/13
8
§2.应用科技文献的重要性
1.科技文献对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2.科技文献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 作用; 3.科技文献对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作用。
2020/10/13
9
§3.学习科技文献检索方法的重要性
2020/10/13
11
查全率:利用检索系统进行某一课 题检索时,检索出的相关信息量(w)与该系统 信息库中存储的相关信息量(x)的比率称为查 全率(R),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R=w/x×100% 查准率:利用检索系统进行某一课 题检索时,检索出的相关信息量(w)与检出信 息总量(m)的比率称为查全率(R),用公式 可以表示为: P=w/m×100%
2020/10/13
14
§1.科技图书
1. 教科书与专著 2. 字典、百科全书与年鉴
2020/10/13
15
§2.期刊
1.原始论文期刊: 杂志;学报;公报、通报、快报 一次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研究工作或 研制成果为依据撰写,以公开发行进入社 会流通使用的专著、学术论文、专利说明 书、科技报告等。
2020/10/13
16
2.检索工具期刊: 文摘;索引;题录和目录 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信息进行
整理、加工的产品。即把大量的、分散 的、无序的一次文献信息资源收集起来, 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整理、加工, 使之系统化而形成的各种目录、索引 和文摘。
2020/10/13
17
3.综述性论文期刊: 评论杂志 三次文献: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需求,
2020/10/13
3
本课程教学要介绍的三个章节:

最新文献检索第一章0910PPT课件

最新文献检索第一章0910PPT课件
1JACS 1995 2JOC 1of Amino Acids
发表:口头报告、论文、 专利。。。
1JACS 1995 2JOC 1987
同行评价、引 用、应用。。
O N
O N
新的问题?发展、延伸 。。。
科学研究的过程同时也是科学信息积累与交流的过程。 科学研究与信息(文献)利用相伴相随。
行交换的一切内容。
基本属性:客观性与普遍性、流动性与传递 性、时效性与有效性、与载体的不可分割性
与可加工性、积累性与价值性
特征:数量巨大、分布离散、更新加快
1.1.2 文献的概念、社会功能和类型
概念: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两要素:知识、载体。 社会功能:①知识的积累、传播与创造:文献积累着知识,保存着人类文化遗产, 它汇集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知识的宝库。②研究状况的分析与评价:文献的 消长与学术的兴衰互为表里, 沿着文献流的运动轨迹,可以从宏观角度对学者、团 体以及国家的研究实力、水平和前景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按文献加工处理的程度划分
(1)一次文献(Primary Document):一次文献通常是指著者以自 己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创作或撰写的文献。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书、 刊、会议论文等。 (2)二次文献(Secondary Document):二次文献是指文摘、题录、 目录等工具性文献,是用于查找一次文献的。二次文献的生成过程即是 对知识信息有序化的二次加工过程。 (3)三次文献(Tertiary Document):用科学方法和专业知识对二 次文献进行综合的深入研究之后而撰写出的文献。如综述、述评等文献 型,字典、词典、辞典、百科全书、专题目录、数据手册等数据型。
科研人员
1.2 信息检索的概念、原理及类型
1.2.1 信息检索的概念 1.2.2 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 1.2.3 信息检索的类型 1.2.4 检索点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件_第一章 文献信息源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件_第一章 文献信息源

1 文献的特点
1. 1文献数量大,增长速度快
1. 2文献时效性增强
1. 3文献分布集中又分散
1. 4文献载体及语种增多
1. 5文献内容交叉重复
1.1文献数量大,增长速度快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出版各种文献总量约12000万 册,平均每天出版文献约32万件。下面是美国《化学 文摘》报道文献量的变化情况:
3.书刊网站:
1) Academic Press IDEAL美国学术出版社的电子期刊,可 检索13个学科229种期刊,内容涉及应用科学、生物医 学、医学、护理学、牙科、经济及商业、法律与金融、 工程与材料、生命科学、数学与计算机、物理与环境、 心理学、社会科学等。检索中,可使用逻辑算符、截词 符(*无限截词、?有限截词),用双引号进行词组检索。 2) AMS美国数学学会(AMS)的网站,可免费查询、浏览该 学会的四种期刊。
第一个一百万条 第二个一百万条 第三个一百万条 第四个一百万条 第五个一百万条 第六个一百万条 第七个一百万条 第八个一百万条 1907-1946年 1947-1960年 1961-1967年 1968-1971年 1972-1975年 1976-1978年 1979-1980年 1981-1982年 历时40年 历时14年 历时7年 历时4年 历时4年 历时3年 历时2年 历时2年
1.3文献分布集中又分散
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综合与细化 各学科间的严格界限日趋淡化
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交叉渗透逐渐增强
文献分布呈现出集中又分散的现象
某一专业的大部分文章发表在少量的专业性期刊中, 而另外一部分文章则刊载在大量的相关专业,甚至 不相关专业的杂志中
英国文献 1.3文献分布集中又分散 计量学家
5.机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资料的角度分析
• 文献资料日益庞大;
• 出版速度加快; • 文献资料载体形式繁多,如龟甲兽骨、竹 木、帛、金石、泥陶、纸张、胶片、胶卷、 磁带、磁盘、光盘等。
• 据统计目前每年出版的各种类型文献有 1000多万篇; • 文献资料更新速度加快;
时期 18世纪 19世纪到20世纪初 上个世纪60到70年代 上个世纪80到90年代 新世纪 更新周期 80-90年 30年 5-10年 5年 2-3年
结果导向特征
权力特征 生命特征
知识不但加速过程,也导向一个可预期的结果。
掌握知识的人,即便不在职务高位,也拥有一定的隐性权力。 知识是有产生和实效的过程,有生命长短,不是永久有效的。
3 文献
3.1 文献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信息、知识、文献三者关系 信息是生产知识的原料; 知识是被人类系统化后的信息; 文献是存储、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
教学内容
• 第一章 文献检索基础知识
• 第二章 文献检索原理与技术
• 第三章 中文电子资源的检索与利用
• 第四章 外文电子资源的检索与利用
• 第五张 三大检索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
• 第六章 论文撰写与投稿
参考书目
• 《文献检索与利用》,赵金海,高伟,王洪志;
• 《文献检索》,汤林芬,苏丽; •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里红杰,陶学恒。 • 《大学文献信息检索教程》,陈树年,程坤
声像型
电子型
类型
存贮介质
记录手段
优点
缺点 存储密度低、占用 储藏空间多,不易 管理和保存等。
印刷型
纸张
手写、打字
便于阅读和流传
缩微型
感光材料 微缩照相 特殊的机械装 感光和磁 置直接记录图 性材料 像信息或声音 信息 磁性材料 键盘输入或光 学字符扫描等
存储密度高、体积 小、保存期长、价 必须借助一定的机 格便宜,易于实现 器设备才能阅读 自动化等 直观真切、形象生 成本高、不易检索 动等 和更新 存贮密度高、自动 必须通过计算机、 存取速度快、原有 网络才能进行,设 记录可以抹去或更 备、使用费用高 新等
开设文献检索课程的必要性
文献检索是教育研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通常课题确定后,接下来一步就是文献检索,即 按照课题的目的要求,寻找研究所需要的文献资 料。通过查阅检索到的文献,研究人员能及时借 鉴他人的研究成果、思想、经验,扩大视野,掌
握最新的研究动态,使自己的课题研究站在更高
的起点上。
• 课题题目: 重结晶法制备超细HMX的研究 • 课题要求: (1)了解和掌握制备超细炸药的方法; (2)了解和掌握HMX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趋势; (3)着重了解重结晶法的原理、制备过程; (4)在别人的研究基础上,并结合现有的实验 条件,找到自己的研究重点或创新点。
信息和知识的角度分析
• 现今网络和计算机给我们带来了全球性的信息革 命,所以,信息和知识已成为主要的战略资源, 成为推动经济、文化和教育的重要杠杆。 • 如何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已成 为科研工作中的首要问题。而文献资料是信息的 主要来源,所以文献检索就是每个大学生和科研 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功。 • 哪些信息资源是你需要的?如何使用这些信息资 源?
声像型
电子型
类型
存贮介质
记录手段
优点
缺点 存储密度低、占用 储藏空间多,不易 管理和保存等。
印刷型
纸张
手写、打字
便于阅读和流传
缩微型
感光材料 微缩照相 特殊的机械装 感光和磁 置直接记录图 性材料 像信息或声音 信息 磁性材料 键盘输入或光 学字符扫描等
存储密度高、体积 小、保存期长、价 必须借助一定的机 格便宜,易于实现 器设备才能阅读 自动化等 直观真切、形象生 成本高、不易检索 动等 和更新 存贮密度高、自动 必须通过计算机、 存取速度快、原有 网络才能进行,设 记录可以抹去或更 备、使用费用高 新等
1 信息
第一章
文献检索基础知识
1.1 信息 信息是用文字、数据或信号等形式通过一定的 传递和处理来表现各种相互联系客观事物在运动 变化中所具有特征内容的总称。 1.2 信息的属性 普遍性和客观性; 传递性; 依附性和转换性; 共享性。
1 信息
2 知识
2.1 知识 知识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 实践中获得的对事物本质认识的成果和 结晶。它可以是理论的,也可以是实践 的。 2.2 知识的属性 隐性、行动导向性、动态性、主观性、 可复制性、资本性、倍增性、熟练性、 权力性等。
(1)按照文献的载体材料划分 (2)按照文献的加工深度和用途划分;
(3)按照文献编辑出版的形式划分;
(4)按照文献公开的程度划分;
3.3.1 按照载体材料划分
• 印刷型文献
• 缩微型文献 • 声像型文献 • 电子型文献
类型
存贮介质
记录手段
优点
缺点 存储密度低、占用 储藏空间多,不易 管理和保存等。
知识特征
隐性特征 行动导向特征
说明
知识具备较强的隐蔽性,需要进行归纳、总结、提炼。 知识能够直接推动人的决策和行为,加速行动过程。
动态特征
主观特征 可复制/转移 延展生长特征 资本特征 倍增特征 熟练特征 情境特征 心智接受特征
知识不断更新和修正。
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都会加入自己的主观意愿。 知识可以被复制和转移,可重复利用。 知识在应用、交流的过程中,被不断丰富和拓展。 知识就是金钱。 知识经过传播不会减少,而会产生倍增效应。一个知识两人分享,就至少 有两条。 知识运用越熟练,有效性越高。 知识必须在规定的情景下起作用,人类选择知识一般都会进行情境对比。 知识必须经过人的心智内化,真正理解,才能被准确运用。
3.2 文献的构成要素 知识信息内容; 载体材料; 记录方式。 知识、载体、记录方式三者不可分割, 缺一不可。
• 知识信息内容 • 载体材料:纸张 • 记录方式:打字
• 内容:某数据文档 • 载体材料:磁盘 • 记录方式:键盘输入
3.3 文献的类型
文献类型可以依据所记载内容、记录方 式、载体材料等进行划分,常见分类法有:
3.3.3 按照文献编辑出版的形式划分
• • • • • • • 图书 期刊 报纸 科技报告 会议文献 专利文献 标准文献 政府出版物 学位论文 产品样本 档案文献
非书非刊的文献统称为特种文献。
3.3.3.1 图书
可以检索图书的数据库 超星数字图书馆 ;中华数字书苑;中北大 学图书馆馆藏数据; Begell House; SpecialSciDBS (国道外文 特色数据库)
第一章
文献检索基础知识
1.1 信息 信息是用文字、数据或信号等形式通过一定的 传递和处理来表现各种相互联系客观事物在运动 变化中所具有特征内容的总称。 1.2 信息的属性 普遍性和客观性; 传递性; 依附性和转换性; 共享性。
1 信息
文字信息
数据信息
信号
第一章
文献检索基础知识
1.1 信息 信息是用文字、数据或信号等形式通过一定的 传递和处理来表现各种相互联系客观事物在运动 变化中所具有特征内容的总称。 1.2 信息的属性 普遍性和客观性; 传递性; 依附性和转换性; 共享性。
3.3.3.2 期刊
可以检索期刊的数据库 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美国化学文摘 ; Engineering Village(EI);evier(ScienceDirect)等
3.3.3.3 报纸
可以检索图书的数据库 EBSCO;中国知网;互联网
3.3.3.4 科技报告
3.3.3.5 会议文献
轮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会议论文、 专利说明书、学位论文、技术标准 等
二次文献 通过科学的方法,将分散 题录、书目、文摘、索引等 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加工、 整理,使之成为系统有序 的信息。 三次文献 对零次、一次、二次文献 进行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 的成果。 三次信息的载体形式称为三次文献, 如综述,参考工具书等
文献资料的角度分析
• 文献资料日益庞大;
• 出版速度加快; • 文献资料载体形式繁多,如龟甲兽骨、竹 木、帛、金石、泥陶、纸张、胶片、胶卷、 磁带、磁盘、光盘等。
• 科技文献的印刷2000张/秒;
• 4-5种新书/小时; • 新增3种刊物/小时。
文献资料的角度分析
• 文献资料日益庞大;
• 出版速度加快; • 文献资料载体形式繁多,如龟甲兽骨、竹 木、帛、金石、泥陶、纸张、胶片、胶卷、 磁带、磁盘、光盘等。
• 面对日益增长的文献资源,可以通过一种 有效的方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来获取 自己所要的信息; • 科学研究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文献检索 是科学研究的先期工作;
• 知识更新的手段; • 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以培养大学生的信息能力与大学生信息 素质的提高为主导,增强学生研究性学习 与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 掌握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文献信息的收集、 整理、加工、研究与利用,增强学生的自 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 意识,是从事科研、教学、生产应用和管 理等相关工作的必要基础技能。
声像型
电子型
类型
存贮介质
记录手段
优点
缺点 存储密度低、占用 储藏空间多,不易 管理和保存等。
印刷型
纸张
手写、打字
便于阅读和流传
缩微型
感光材料 微缩照相 特殊的机械装 感光和磁 置直接记录图 性材料 像信息或声音 信息 磁性材料 键盘输入或光 学字符扫描等
存储密度高、体积 小、保存期长、价 必须借助一定的机 格便宜,易于实现 器设备才能阅读 自动化等 直观真切、形象生 成本高、不易检索 动等 和更新 存贮密度高、自动 必须通过计算机、 存取速度快、原有 网络才能进行,设 记录可以抹去或更 备、使用费文献检索是教育研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