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和制动

合集下载

直流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和制动

直流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和制动

直流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和制动起动(start)、制动(break)和调速(speed regulating)是电力拖动(drive)的三大问题,起动和调速又是评价(evaluate)电动机性能(performance)的两个重要方面(important aspect)。

讲义一、直流电动机的起动起动:直流电动机接上电源(power supply)后,转速(velocity)由零逐渐增(gradually)加到稳定转速的过程(process)。

对起动性能的要求(demands):起动转矩(starting torque)足够大,起动电流(starting current)不可太大,起动时间要短,除此之外,要求起动设备(equipment)简单,经济可靠(reliability)。

一、直接起动(全压起动):下图为并励直流电动机起动时的接线图(connection diagram)。

开始时,转速为零,aN st R U I 可达额定电流(rated current)的20~30倍,结果使:绕组(winding)过热,换向(commutation)困难;影响其它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normal operation);过大的电磁力冲击(impact),可损坏机械。

故只有极小容量(capacity)的直流电动机才允许直接起动(direct start)。

直接起动的特点:不需起动设备、操作简便(simplicity of operation)、起动转矩大,但起动电流太大。

注意:起动前先合上励磁回路(excitation circuit)开关,并将励磁电流调至最大值,确保磁场(magnetic field)先建立起来,再合上电枢回路开关。

否则:1)轻载时,有剩余磁通(residual flux),因为起动电流大,所以起动转矩可能大于负载转矩(load torque),电动机起动,转速升高达飞车状态。

故起动前应检查励磁绕组是否断线。

直流电动机启动、调速控制电路实验

直流电动机启动、调速控制电路实验

实验题目类型:设计型《电机与拖动》实验报告实验题目名称:直流电动机启动、调速控制电路实验室名称:电机及自动控制实验组号:X组指导教师:XXX报告人:XXX 学号:XXXXXXXXX 实验地点:XXXX 实验时间:20XX年XX月X日指导教师评阅意见与成绩评定一、实验目的掌握直流电动机电枢电路串电阻起动的方法;掌握直流电动机改变电枢电阻调速的方法;掌握直流电动机的制动方法;二、实验仪器和设备验内容(1)电动机数据和主要实验设备的技术数据四、实验原理直流电动机的起动:包括降低电枢电压起动与增加电枢电阻起动,降低电枢电压起动需要有可调节电压的专用直流电源给电动机的电枢电路供电,优点是起动平稳,起动过程中能量损耗小,缺点是初期投资较大;增加电枢电阻起动有有级(电机额定功率较小)、无极(电机额定功率较大)之分。

是在起动之前将变阻器调到最大,再接通电源,随着转速的升高逐渐减小电阻到零。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改变Ra、Ua和∅中的任意一个使转子转速发生变化。

直流电动机的制动:使直流电动机停止转动。

制动方式有能耗制动:制动时电源断开,立即与电阻相连,使电机处于发电状态,将动能转化成电能消耗在电路内。

反接制动:制动时让E与Ua的作用方向一致,共同产生电流使电动机转换的电能与输入电能一起消耗在电路中。

回馈制动:制动时电机的转速大于理想空转,电机处于发电状态,将动能转换成电能回馈给电网。

五、实验内容(一)、实验报告经指导教师审阅批准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实验(二)、将本次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放置于工作台上并检查其是否正常运行,检验正常后将所需型号和技术数据填入到相应的表内(若是在检验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调换器件)(三)、按实验前准备的实验步骤实验直流电动机的起动1、取来本次试验所用器件挂置在实验工作台上2、在试验台无电的前提下,按照实验原理图接线3、请老师查看接线,待老师检查所接线路无误、批准后执行以下操作4、用万用表检查线路的通断(三相可调变阻器),检查无误后方可通电5、按动电源总开关,将电源控制屏上的直流电压调制220V左右6、按下“启动”按钮,便接通了直流电源7、搬动励磁、电枢电源按钮,直流电机启动8、逐渐减少R1阻值,电动机达到额定转速(也可通过调节R1来进行调速)9、搬动励磁电源按钮,直流电机能耗制动停车,收线,整理试验台R2直流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制动原理图直流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制动接线图若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及时的找出问题的原因,排查问题后方可继续进行试验三相可调变阻器的检查:将其与直流电源接通,串入直流电流表,并入直流电压表。

直流电机ppt

直流电机ppt

电刷
换向器
直流电源(-)电刷换向器线圈工作原理
电刷
由左手定则,通电线
+
F N
I
圈在磁场的作用下, U
将受到力的作用,使
F I
线圈逆时针旋转。

S
换向片
图1-2 电枢线圈旋转方向示意图
电刷与电源固定联接,线圈无论怎样转动,总是上半边的电 流向里,下半边的电流向外。电刷压在换向片上。
基本结构
图1-3 直流电机剖面图
作用:整流或逆变的作用 构成:由许多具有鸽尾形的换向片叠成
直流电机的额定值
PN :电机在铭牌规定的额定状态下运行时,电机输出功率。 对电动机而言,指轴上的输出机械功率。
U N :额定状态下,电枢出线端电压。 IN :电机在额定电压下运行,输出功率为额定功率时,电机
的线电流。 nN :额定状态下运行时转子转速。
a) 电枢反应增磁
b) 电枢反应去磁
图2-3 电刷不在几何中性线上时,电枢磁动势的直轴分量
三、直流电动机基本方程
电压平衡方程
U E Ia Ra
E Cen
U :外加电压 Ra: 绕组电阻
Ra
+
+
Ia
U
ME


图3-1 稳态运行时直流电机电路图
以上两公式反映的概念:
(1)电枢反电动势的大小和磁通、转速成正比,若想改变 E, 只能改变 或 n。
工作特性
转矩特性:Te f (P2 )
Te
T0
T2
T0
P2
:转子机械角速度
转矩特性基本呈线性关系;实
际上,P2 增大时,转速略有下 降,故曲线将略微向上弯曲。

直流电动机的起动、控制和调速27页

直流电动机的起动、控制和调速27页
U C e N n I N R a 0 . 3 2 7 4 0 0 2 8 0 0 . 0 4 4 1 4 3 . 1 2 0
电机与电气控制
3.2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解:(3)当=0.8N时,若负载不变,调速前、
后转矩不变,即 C T N IN0.8C T N Ia ,这时:
电机与电气控制
3.1 直流电动机的启动
3.1.1 对直流电动机启动性能的基本要求
为使电动机启动性能达到最佳状态,要求: (1)必须产生足够大的启动转矩( Ts TL,电动机方能迅
速启动)。 (2)启动电流不能太大。 (3)启动时间要短(实际启动时间只有几秒至几十秒钟)。 (4)启动设备要简单,可靠,便于操作。 其中,最主要的是启动电流和启动转矩的矛盾。
电机与电气控制
3.1 直流电动机的启动
2.分级启动过程
电机与电气控制
3.2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3.2.1 调速指标
评价调速性能的优劣,常通过调速指标来衡量。
1.调速范围D
2.调速的相对稳定性(静差率 %)
3.调速的平滑性(平滑系数)
4.调速的经济性
电机与电气控制
3.2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3.2.2 并(他)励直流电动机电枢串电阻调速
电机与电气控制
3.2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3.2.4 改变磁通调速(改变励磁电流If调速)
电机与电气控制
3.2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3.2.4 改变磁通调速(改变励磁电流If调速) 减弱磁通调速的特点: ① 调速平滑,可无级调速。 ② 弱磁调速是在励磁回路中调节,功率损耗小,
控制方便。 ③ 一般从额定转速往上调速,而上限又受机械强
电机与电气控制

直流电动机常用的启动方法

直流电动机常用的启动方法

直流电动机常用的启动方法直流电动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动机类型,广泛用于各种工业生产与民用设备中。

对于直流电动机的启动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选择,这些选择的依据包括电动机的型号、工作环境、驱动力矩的大小以及控制方式等因素。

下面是10种关于直流电动机常用的启动方法,并分别进行详细描述。

1. 电阻启动法电阻启动法是直流电动机最常见的启动方式,其原理是通过依次接入不同电阻来使电动机的起动电流随之逐渐减小。

当起动电流达到设定的安全范围之后,电阻便会逐渐减少,直到电机正常运行。

这种启动方式起动起来比较平稳,价格较为低廉。

电阻启动法需要使用大量的电阻器,造成能量的浪费。

2. 串联启动法串联启动法是一种将电动机的电源与电阻器串联连接在一起的启动方法。

与电阻启动法相似,它也是通过连续连接电阻器来降低电流的方法来启动电动机,与电阻启动不同的是,串联启动法每次只启动一个电阻器。

这种启动方式对电机来说更加低温,启动更加快速。

在起动阶段,会产生高电压,并且会造成能量的浪费。

3. 并联启动法并联启动法是一种将电动机的电源与电阻器并联连接在一起的启动方法。

并联启动法直接输入电机供电电压,通常需要通过控制继电器来控制电动机的启动。

这种启动方式比较经济实用,并且启动过程中对电机起动电流和电机结构的影响最小。

4. 自励磁通启动法自励磁通启动法是通过电机冷态下挂上外接的直流电源,使电机发生自励磁通,再接上负载进行启动。

这种启动方法具有启动电流小,启动时间短,启动前不需预充电等特点。

但是自励磁通启动方式不适用于需要一直处于低速转动状态的电机。

5. 逆励磁通启动法逆励磁通启动法是通过将直流电动机转子两端分别接上两个反向或相同的电极来实现启动的方法。

这种启动方式不需要任何外接电阻器和其他控制器等,启动过程非常快速。

在实际使用中,逆励磁通启动需要一定的起动电流,不利于电机的长时间运转。

6. 惯性位移启动法惯性位移启动法也称为惯性磁力启动法,是一种利用电机转子上的惯性力和轴承摩擦力产生的惯性磁力来实现启动的方法。

直流电动机控制电路

直流电动机控制电路

直流电动机控制电路一、直流电动机的启动1.并励直流电动机的启动并励直流电动机的启动控制电路如图1-15所示。

图中,KA1是过电流继电器,作直流电动机的短路和过载保护。

KA2欠电流继电器,作励磁绕组的失磁保护。

启动时先合上电源开关QS,励磁绕组获电励磁,欠电流继电器KA2线圈获电,KA2常开触点闭合,控制电路通电;此时时间继电器KT线圈获电,KT常闭触点瞬时断开。

然后按下启动按钮SB2,接触器KM1线圈获电,KM1主触点闭合,电动机串电阻器R启动;KM1的常闭触点断开,KT线圈断电,KT常闭触点延时闭合,接触器KM2线圈获电,KM2主触点闭合将电阻器R短接,电动机在全压下运行。

2.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启动(见图1-16)图1-15 并励直流电动机启动控制电路图1-16 他励直流电动机启动控制电路3. 串励直流电动机的启动(见图1-17)图1-17 串励直流电动机启动控制电路请注意,串励直流电动机不允许空载启动,否则,电动机的高速旋转,会使电枢受到极大的离心力作用而损坏,因此,串励直流电动机一般在带有20%~25%负载的情况下启动。

二、直流电动机的正、反转1.电枢反接法这种方法是改变电枢电流的方向,使电动机反转。

并励直流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如图1-18所示。

启动时按下启动按钮SB2,接触器KM1线圈获电,KM1常开触点闭合,电动机正转。

若要反转,则需先按下SB1,使KM1断电,KM1连锁常闭触点闭合。

这时再按下反转按钮SB3,接触器KM2线圈获电,KM2常开触点闭合,使电枢电流反向,电动机反转。

2.磁场反接法这种方法是改变磁场方向(即励磁电流的方向)使电动机反转。

此法常用于串励电动机,因为串励电动机电枢绕组两端的电压很高,而励磁绕组两端的电压很低,反转较容易,其控制电路如图1-19所示。

其工作原理同上例相似,请自己分析。

图1-18并励直流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图1-19串励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三、直流电动机的制动在实际生产中有时要求机械能迅速停转,这就要求直流电动机可以制动。

机电传动与控制简答题

机电传动与控制简答题

东莞理工学院(本科)期末考试参考试题库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机电传动与控制》开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考试形式:闭卷,允许带计算器、绘图仪器入场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评卷人问答题(3道题):30分1、直流启动、制动方法、调速方法、各种调速方法有何优缺点?答:把带有负载的电动机从静止起动到某一稳定速度的过程为起动过程。

电动机起动时,必须先保证有磁场(即先通励磁电流),而后加电枢电压。

直流电动机的启动方法:直接起动,串电阻启动,降低电枢电压启动直流电动机的制动方法:能耗制动,反接制动,回馈制动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改变主磁通调速、改变电枢电压调速和电枢回路串联电阻调速调速方法优缺点:1.改变磁通调速的优点是调速平滑,可做到无级调速,调速经济,控制方便,机械特性较硬,稳定性较好。

但由于电动机在额定状态运行时磁路已接近饱和,所以通常只是减小磁通将转速往上调,调速范围较小。

2.改变电枢电压调速的优点是不改变电动机机械特性的硬度,稳定性好,控制灵活、方便,可实现无级调速,调速范围较宽。

但电枢绕组需要一个单独的可调直流电源,设备较复杂。

3.电枢串联电阻调速方法简单、方便,但调速范围有限,机械特性变软,且电动机的损耗增大太多,因此只适用于调速范围要求不大的中、小容量直流电动机的调速场合。

2、交流启动、制动方法、调速方法、各种调速方法有何优缺点?答:笼型异步电动机启动方法:直接启动,降压启动所谓降压起动,是利用起动设备将电压适当减小后,加到电动机定子绕组上进行起动,待电动机起动完毕后,再使电压恢复到额定值。

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的方法主要有: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星-三角(Y/△)降压起动和在定子电路中串电阻(或电抗)降压起动。

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方法:反接制动,能耗制动,回馈制动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变极对数调速,变频调速,改变转差率调速(具体调速方法包括改变定子电压调速、转子绕组串电阻调速和电磁滑差离合器调速)简单版:1)调压调速这种办法能够无级调速,但调速范围不大2)转子电路串电阻调速这种方法简单可靠,但它是有机调速,随着转速降低特性变软,转子电路电阻损耗与转差率成正比,低速时损耗大。

2024年第4章-直流电动机的运行

2024年第4章-直流电动机的运行

1)能耗制动过程
如图,处于电动状态的电动机,突然 将开关S投向制动电阻 RB 上,即实现 制动。
制动瞬间(如特性曲线图),U=0,
U
电动
S
Ia
I aB
RB
Ea
制 动
M
n不能突变,运行点从A→B,Ф和Ea
T
均不变。此时 IaB <0,TB <0。
制动运行时,将系统储存的动能转换成电能,
n TB
If
消耗在电阻上,直到电机停止转动。
第4章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运行
本章主要介绍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负载转矩特 性、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启动、调速、制动等方法和 物理过程。
一、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1、运动方程式
运动方程式描述了系统的运动状态,系统的运动状态取决于 作用在原动机转轴上的各种转矩。
电源
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
控制设备
电动机
② 拖动位能性负载;
③电源电压反接U=-U;
④运行在第四象限B点;
TL2 TL1
T
⑤ TB >0,n <0,电磁转矩为制动转矩;
⑥ n<0,反向回馈制动 。
n0
B
能耗制动
5)对于要求频繁正、反转的生 产机械(如可逆轧钢机)采用反 接制动可使正向停车和反向启动 连续进行,缩短过渡过程时间。
4、倒拉反转运行
他励直流电动机拖动位能性负载运行。
在电枢回路中串联一个较大的电阻,即可实现制动。
1)特性曲线
电枢串较大 电阻特性
n
n0 B
A Ra
正向电动 提升重物
工作点由A-B-C-D, CD段为制动段。
电动机以稳 定转速下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 I a ( Ra Rs ) n Ce
电气调速方法:1.调压调速;2.电枢串电阻调速;3.调磁调速。
3.2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3.2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调速方法
1.机械调速:指通过改变变速机构传动比以改变转速的方法,特 点是:调速时必须停,多为有级调速,同生活中如变速自行车原 理基本相似。
3.2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3.2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电气调速
1.降压调速: 降低电枢外加电压的数值,使理想空载转速n0下降,导致转 速下降。 2.电枢回路串电阻调速
电枢回路串入不同数值的附加电阻,使机械特性斜率β变大, 负载转速降变大,导致转速下降。 3. 弱磁调速 减少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电流If,使每极磁通减少(Φ<ΦN), 导致理想空载转速n0与特性斜率β均增加。在一定负载条件下, 转速将增大。

D与δ %相互制约:δ 越小,D越小,相对稳定性越好;在保证一 定的δ 指标的前提下,要扩大D,须减少Δ n,即提高机械特性的硬度。
3.2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3.2.4 调速的性能指标 2、静差率δ(或称相对稳定性)
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愈硬,则静差率愈小,相对稳定性愈高。 生产机械调速时,为保持一定的稳定程度,要求静差率δ % 小于某一允许值,不同的生产机械,其允许的静差率是不同的。 如:普通机床δ ≤30%; 起重类机械 δ ≤50%; ;精密机床 δ ≤1%~5%;精度高的造纸机δ ≤0.1% 静差率和机械特性的硬度有关系,但又有不同之处,两条平 行的机械特性,硬度一样,β 1=β 2 ,但静差率不同。
直流电动机的起动、 调速和制动
第三章 直流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和制动
主要内容
3.1 直流电动机的起动 3.2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3.3 直流电动机的制动 3.4 直流电动机的各种运行状态 3.5 电力拖动系统的过渡过程
共5节
3.1 直流电动机的起动
3.1 直流电动机的起动 起动:指电动机从静止状态转动起来。 起动过程:电动机从静止运转到某一稳态转速的过程叫起 动过程。 系统对起动的要求 (1)起动转矩Tst足够大, Tst>(1.1~1.2)TL (2) Ist不能太大,一般为(1.5~2)IN (3) 起动设备要简单、可靠、经济
n max 定义: D T TN nmin
指额定负载时,电力拖动系统可能运行的最高转速nmax与最 低转速nmin之比。其中nmax受直流电动机转动部分机械强度与换 向条件的限制, nmin受低转速时相对稳定性的限制。 不同的生产机械对调速范围要求也不相同。例如:
车床:D= 20 ~120 ,龙门刨床:D=10 ~ 40, 机床进给机构:D=5 ~ 200;轨钢机:D=3 ~120 ; 造纸机: D=3 ~ 20 等。对于一些经 常轻载运行的生产机械,例如精密机床等,可用实际负载时的 最高转速和最低转速之比计算调速范围D。
TL
Tem
3.2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3.2 .2 改变电枢电源电压调速
优点: 1)电源电压能够平滑调节,可实现无级调速。
2)调速前后的机械特性的斜率不变,硬度较高,负载变化时 稳定性好。
3)无论轻载还是负载,调速范围相同,一般可达 D=2.5〜12。 4)电能损耗较小。 缺点: 需要一套电压可连续调节的直流电源。
S3
e
c
a
Ra Rst1 Rst 2 R2 Ra Rst 1 Rst 2 Rst 3
Ra Rst1 Rst 2 Rst3 R3
T1 I1
Tem I
3.1 直流电动机的起动
3.1.2 电枢回路串电阻起动
二、分组起动电阻的计算 设对应转速n1、n2、n3时电势分别为Ea1、Ea2、Ea3,则有: b点 d点 c点 e点 f点 g点
3.2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3.2.3 弱磁调速
U I a ( Ra Rs ) n Ce
n
弱磁稳定后的 工作点
n01 n1
nN
调节磁场前 工作点
n0
B A TL
A’
弱磁瞬间工作 点A→A‘
N
Tem
1
3.2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3.2.3 弱磁调速
n
I a1
I aN
n1
ia
ia
减弱磁通前、 后的电枢电流 变化曲线
R1I1 U N Ea 2 R1I 2 U N Ea3 Ra I1 U N Ea3 比较以上各式得:
R3 R2 R1 I1 R2 R1 Ra I 2
R2 I1 U N Ea1
R2 I 2 U N Ea2
R3 I 2 U N Ea1
在已知起动电流比β 和电枢电 阻Ra前提下,经推导可得各级串联 电阻为:
n
n0
nN n1
串电阻Rs1后, 工作点由 A→A’→B
A’
A B
未串电阻时 的工作点
Ra Ra+Rs1
0
TL
Tem
3.2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3.2 .1 电枢串电阻调速
调速过程电流变化曲线 调速前、后电流不变 调速过程转 速变化曲线 结论:带恒转矩 负载时,串电阻越 大,转速越低。
n IaN
ia
ia
缺点:1)机械特性的斜率变大,特性变软;
2)转速的升高受到电动机换向能力和机械强度的限制, 升速范围不可能很大,一般 D≤2; 为了扩大调速范围,通常把降压和弱磁两种调速方法结合起 来,在额定转速以上,采用弱磁调速,在额定转速以下采用降压 调速。
3.2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3.2.4 调速的性能指标
1、调速范围D
指负载变化时,转速变化的程度,转速变化小,稳定性好。
%
n0 n N n N 100% 100% n0 n0
δ %越小,相对稳定性越好;δ %与机械特性硬度和n0有关。
D nmax nmax nmax nmax n N nmin n0 min n N n N (1 ) n N
3.1 直流电动机的起动
3.1.1 直接起动
电动机的起动是指电动机接通电源后,由静止状态加速到稳 定运行状态的过程。 起动瞬间,起动转矩和起动电流分别为
Tst CT I st UN I st Ra 起动时由于转速 n 0 ,电枢电动势 Ea 0,而且电枢电阻 Ra
很小,所以起动电流将达很大值。 过大的起动电流将引起电网电 压下降、影响电网上其它用户的正常用电、使电动机的换向恶化; 同时过大的冲击转矩会损坏电枢绕组和传动机构。一般直流电动 机不允许直接起动。小型电机电压低、电阻大,可以直接起动。
在一定的调速范围内,调速的级数越多,认为调速越平滑, 相邻两级转速的接近程度叫调速的平滑性。k接近1,平滑性好。 通常第 i 级表示较高的转速,第 i-1 级表示较低的转速,因 此系数k>1 ,显然,调速的级数越多, k 越接近于1,调速的 平滑性越好。当k=1 时,称为无级调速,即在调速范围内,转 速可得到任意值。
减弱磁通调速前、 后转速变化曲线
n t=0 t
nN
结论:磁场越弱, 转速越高。因此 电机运行时励磁 回路不能开路。
3.2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3.2.3 弱磁调速
优点:由于在电流较小的励磁回路中进行调节,因而控制方便, 能量损耗小,设备简单,调速平滑性好。弱磁升速后电枢电流增 大,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增大,但由于转速升高,输出功率也增大, 电动机的效率基本不变,因此经济性是比较好。
3.2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调速与转速自然变化的区别
“转速的自然变化”是指生产机械的负载转矩发生变化 时,电动机的电磁转矩T要相应发生变化,电动机的转 速也将随着发生变化。
调速:是通过人为手段改变电机参数而实现的转速变化。
3.2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3.2 .1 电枢串电阻调速
U I a ( Ra Rs ) n Ce
2. 电气调速: 指通过改变电动机有关电气参数电动机转速的方 法,特点是简化机械传动与变速机构,调速时不需停车,在运行 中便可以调速,可实现无级调速,必要时还可采用各种反馈环节 提高机械特性硬度,以便提高拖动系统静态与动态运行指标,易 于实现电气控制自动化。 3.电气——机械调速:指上述两种方法都采用的混合调速法。 (主要介绍电气调速)
4. 经济性
在考虑技术指标的同时,还应考虑设备投资、电能消耗、 运行费用等。
3.2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3.2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3.2.4 调速的性能指标
n n0 UN nmin nmin 0 n n0
TN
TN
T
0
TN
TN
T
(a)改变电压的最低转速
(b)改变电阻的最低电压
调速中的最低转速
电动机最高转速受电动机的换向及机械强度限制;
电动机最低转速受相对稳定性要求限制。
3.2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3.2.4 调速的性能指标 2、静差率δ(或称相对稳定性)
随转速的下降而下降,减少的部分被串联电阻消耗了。
3.2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3.2 .2 改变电枢电源电压调速
U I a ( Ra Rs ) n Ce
n0 n01 nN n1
降压瞬间 工作点
n
A’
调速压前 工作点A
A B
UN
U1
稳定后工作点
降压调速 过程与电枢串 电阻调速过程 相似,调速过 程中转速和电 枢电流(或转 矩)随时间变 化的曲线也相 似。
(6)计算各级起动电阻。
3.1 直流电动机的起动
3.3.3 降压起动
当直流电源电压可调时,可采用降压方法起动。
起动时,以较低的电源电压起动电动机,起动电流随电源电 压的降低而正比减小。随着电动机转速的上升,反电动势逐渐增 大,再逐渐提高电源电压,使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保持在一定的 数值上,保证按需要的加速度升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