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书写的要求

合集下载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的总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的总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的总要求
根据中国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写字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总的要求如下:
1. 规范书写:正确、整齐、工整地书写汉字和字母,注意字形的大小、形态和连写的规范性。

2. 识写能力:掌握常用汉字和字母的基本笔画顺序和结构,准确无误地识别并正确写出单个汉字和字母。

3. 表达能力:能利用书写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形成清晰、连贯、准确的文字表达。

4. 速度与流利度:具备一定的书写速度,书写时不卡壳、不重抠、不丢单。

5. 视觉形象训练:通过写字锻炼视觉觉察力,使观察尺寸和距离的能力得到改善。

6. 创意表达:在规范书写的基础上,能通过书写体现个人的创意和艺术特色。

此外,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如坐姿端正、手握笔正确、纸张摆放整齐等。

写字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技能,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汉字的书写规则

汉字的书写规则

汉字的书写规则
一、汉字的书写规则
1.先撇后捺:人八入
2、先横后竖:十王干
4、从左到右:理利礼明湖
5、先外后里:问同司
二、补充规则
1、点在上部或左上,先写点:衣立为
2、点在右上或在字里,后写点:发瓦我
3、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厅座屋
4、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远建廷
5、左下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凶画
6、左上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同用风
7、上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上后里在左下医巨匠

写字笔顺口诀: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

上下左右俱全,根据层次分组;横竖交叉先横,撇捺交叉先撇;中间突出先中①,右上有点后补②;上包下时先外③,下包上时先内④;三框首横末折⑤,大囗最后封底⑥。

一书写的一般规律是

一书写的一般规律是

一、书写的一般规律是:1、方正端庄方正端庄可以说是任何书写的一个基本要求。

无论哪一种字体,把字写正,是汉字书写的出发点。

2、笔画规整掌握好笔画的基本规律,是书写汉字的基础。

正是因为为推广汉字的书写,自古以来,我国就总结出了汉字书写基本笔画的规律,那就是以“永字八法”作为汉字书写的楷模,训练人们的基本书写常识。

3、结构匀称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的外在结构和内在结构。

汉字也不例外,汉字书写得好与坏,往往与结构好不好有着极大的关系。

理解汉字书法的结构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从广义的角度讲,组成汉字的各个要素之间,各个空间之间要自然和谐与美观。

二是从狭义的角度讲,组成汉字结构的几个基本方式如独体结构、合体结构等要以自然结构规律为法则。

三是书写规律的角度,是汉字书写时应该遵循的法则。

4、书写流利我们在写好汉字的同时还要写得快速便捷,只有这样才实现了汉字书写的价值。

写出汉字字体内部笔画的关系,写出其勾连之处,写出外部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即其相间位置,这样就可使书写的速度得到提高。

5、写出特色写出特色的含义是,我们在训练学生的书写基本技能时,要求他们要写出自己独特的风格。

二、我是这样利用书写的规律进行教学的:1、明确写字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小学阶段写字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用铅笔和钢笔写字,学习用毛笔写字。

写字教学的要求是:1)写字的姿势和执笔方法正确,汉字的笔画、偏旁、结构的书写方法正确。

2)从三笔字的具体要求来看,铅笔字、钢笔字要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美观,有一定的速度,毛笔字要写得匀称,纸面干净。

3)从训练的方式看,先练习写硬笔后练习写毛笔。

2、小学写字教学的基础措施1) “识字”与“写字”相结合,使低年级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

写字是在识字的基础上进行的。

指导写字的过程,实际上又是强化记忆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把“识”和“写”有机结合起来,必然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从学生掌握字形的记忆过程看,动笔有强化记忆的效果。

认识汉字的书写规范和格式

认识汉字的书写规范和格式

认识汉字的书写规范和格式汉字是中国文字的基础,也是汉语的特色之一。

正确地书写汉字,不仅能够准确地表达思想,还能够展现出个人的文化素养。

本文将介绍汉字的书写规范和格式,帮助读者提高汉字书写的水平。

一、汉字书写的基本规范1. 横平竖直:汉字的笔画要横平竖直,不能歪斜。

每个笔画的起笔、抬笔和落笔要切实准确。

例如,“一”字的横画要横平竖直,不能有任何偏斜。

2. 大小一致:相同的汉字,在书写时要保持大小一致。

不能出现有些“人”字写得很大,有些写得很小的情况。

统一的字形大小能够使汉字更加规范、整齐。

3. 结构清晰: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结构和构造,要求笔画之间的关系清楚。

例如,“心”字的上面是一个“丿”字,下面是两个“匚”字,要保持这种结构的清晰。

4. 单字连写:在汉字书写中,多数情况下,相邻的两个汉字要通过笔画的顺序和轨迹进行连接。

例如,“学习”两个字,在书写时要将它们的笔画按顺序连写在一起。

二、汉字书写的格式要求1. 垂直书写:在竖排文字中,每个汉字的笔画要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书写。

例如:“书”字要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书写。

2. 横排书写:在横排文字中,每个汉字的笔画要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书写。

例如:“书”字要由左至右、由上至下的书写。

3. 行间距:书写汉字时,每行字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行间距,既不能太窄,也不能太宽。

行间距过窄会让字看起来拥挤,行间距过宽则会显得松散不够整齐。

4. 字间距:每个汉字之间要保持适当的字间距,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

字间距过近会使字体看起来紧凑,字间距过远则可能导致文字稀疏不够整洁。

5. 笔画粗细:汉字的笔画粗细要相互协调,不能出现有些笔画很细,而有些笔画很粗的情况。

笔画之间的粗细要保持平衡。

三、如何提高汉字书写的水平1. 学习常用字:通过学习和掌握常用字的书写,可以提高汉字书写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 复制书法作品:选择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进行复制,可以锻炼字形的规范性和笔画的连贯性。

中小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

中小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
执笔方法得当
能写美观的行楷。布局合理,卷面美观。
要求10分钟内在无格纸上熟练地书写钢笔行楷字200个。
能掌握一种或两种字体或书体进行创作,能体现出一定的创造性和艺术性。
五级
写字姿势正确
执笔方法得当
能写美观的楷书.行楷,且有一定速度。布局合理,卷面美观。
要求10分钟内在无格纸上熟练地书写钢笔楷书或行楷字250个。
中小学生汉字笔书写
书写速度
创作
一级
写字姿势.
执笔方法正确
能写楷书。
写规范字,正确端正,字的结构比较合理。另外要求字的笔画交叉离合正确,形状正确。
卷面比较整洁。
要求在20分钟内在田字格中书写60-70个规范汉字。
二级
写字姿势正确
执笔方法得当
能写美观的楷书,具有通常的书写速度,每个字的结构合理,重心平稳,卷面整洁。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写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能掌握两种字体进行创作,能体现出一定的创造性和艺术性。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2年修订版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 1600-1800) 1600个,其中(800-1000)8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要求在20分钟内在田字格中书写150个钢笔楷体字。
三级
写字姿势正确
执笔方法得当

初中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

初中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

初中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等级划分初中生汉字书写等级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 初级:表示初学者,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应达到此等级。

要求学生能正确书写基本的常用汉字,并能正确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和笔画顺序。

2. 中级:表示进一步提高,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应达到此等级。

要求学生能熟练书写常用汉字,并能准确掌握汉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写字工整美观。

3. 高级:表示较高水平,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应达到此等级。

要求学生能熟练书写常用汉字,并能灵活运用汉字结构和笔画顺序,写字规范、工整、美观。

书写要求初中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的书写要求如下:1. 笔画和结构:初中生应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确保书写准确无误。

2. 书写规范:初中生的汉字书写应该规范、工整、美观,字形清晰,横平竖直,笔画相连自然流畅。

3. 字间距和字大小:初中生的汉字书写应注意字间距的均匀和字的大小的统一,使整篇文章看起来整洁有序。

4. 速度和效率:初中生的汉字书写应逐渐提高书写速度和效率,但不以速度为首要目标,同时要保持字的清晰和规范。

评估和提高为了评估和提高初中生汉字书写能力,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练册:使用专门的汉字练册进行练,逐步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2. 书写比赛:组织汉字书写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惯和技巧。

3. 持续辅导:老师和家长要进行持续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改善汉字书写,提高书写水平。

4. 榜样引导:向学生展示优秀的汉字书写榜样,激励他们努力研究,争取更好的书写成绩。

初中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的制定旨在提高初中生的汉字书写能力,让他们能够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汉字。

同时,这也是一个持续提高的过程,需要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通过制定标准和采取相应的策略,相信初中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将会不断提高。

汉字书写规范要求

汉字书写规范要求

汉字书写规范要求汉字书写规范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则来书写汉字的要求。

汉字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文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写规范有助于保持和传承汉字的美感和独特性,提高书写的准确性和美观性。

下面,我将从字形、笔画、书写姿势等方面详细阐述汉字书写规范的要求,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

首先,字形要求。

在书写汉字时,应该正确掌握每个汉字的字形特点,保持字形的规整和统一。

字形的规范要求在于充分展现汉字的美感和结构特点,避免出现变形或错画。

书写时,应注意每个笔画的位置和顺序,使字形清晰、端正,字体工整、稳重。

字形不宜过于狭长或过于宽胖,字与字之间的间隔要适当,不得过于紧凑或松散。

其次,笔画要求。

汉字的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对字形的规范和美观起着重要的作用。

书写时,要注意每个笔画的长度、宽度和方向,力度要适中,不可过轻或过重。

书写时要求筆畫的宽度均勻一致,不宜出现崩连、断裂等情况。

在连写时,要保持笔画的连贯和平顺,不得出现中断或断笔的情况。

同时,要注意避开重点或不必要的填充,以保持字形的清晰和简洁。

再次,书写姿势要求。

汉字书写需要有正确的姿势和手法,才能保证字形的规整和笔画的准确。

一般来说,书写时应坐直身体,双脚平踏地面,保持颈、肩、手、胳膊、手腕等部位放松。

手握笔的方法要正确,握笔的力度要适中,不可过紧或过松。

书写时应以手腕为主,配合手指的灵活运动,保持手的稳定和灵活性。

在书写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速度和节奏, 避免匆忙和急躁的书写,以保证字形和笔画的清晰和准确。

此外,书写工具的选择也对书写规范有一定影响。

一支好的笔可以提高书写的准确性和美观性。

毛笔是汉字书写的传统工具,用毛笔书写需要掌握毛笔的正确握法和笔顺,蘸墨的量要适量,疏涂墨要均匀,避免出现墨迹重浓或过淡的情况。

现代书写工具如钢笔、水笔等也需要选择质量较好,字迹流畅而不模糊。

综上所述,汉字书写规范的要求包括字形、笔画、书写姿势和书写工具等方面的要求。

写好汉字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写好汉字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写好汉字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书写规范:汉字的笔画、结构和书写顺序都有规定的规范,要注意按照规范的要求书写。

例如,要掌握基本的笔画顺序,书写时要注意水平、竖直和撇、捺的顺序。

2. 字形工整:汉字的字形要工整、规范,每个笔画要有适当的宽度和长度,不要歪斜或太过修饰。

要使用稳定的手势书写,保持字形的整齐和美观。

3. 用笔得当:要根据汉字的结构和特点,使用适合的笔画厚度和力度。

平直的笔画可以用较直的笔画,曲线的笔画要用柔和流畅的笔画。

要注重轻重变化,通过不同的力度表现字形的曲线和弯折。

4. 字体平衡:汉字的上下左右要保持平衡,整体的布局要协调和谐。

注意每个汉字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空间,使字形在纸上占有合适的位置,不要左右倾斜或上下不平衡。

5. 用色恰当:在书写中,可以运用不同颜色的笔、墨或颜料来增加汉字的艺术感和视觉效果。

要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选择适合的色彩,使字体饱满、生动,但不要过分花哨或过于浓重。

6. 锻炼常用字:多写常用的汉字,通过不断练习提高自己的字写功底。

可以选择一些常用的短句或词语进行书写练习,逐渐提升自己的汉字书写水平。

总之,写好汉字需要注重细节,按照规范进行书写,保持笔画工整、字体平衡和用笔得当。

通过不断练习和修正,提高汉字的书写质量和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书写各方面要求汉字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它以其特有的造形方式和表现力独树一帜,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一朵艳丽的奇葩。

继承和发扬书法艺术的优良传统,是每个中国人特别是人民教师的崇高职责。

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笔顺正确,笔画清楚,字形规范,字体美观,以及行款格式正确,卷面整洁”等。

这些要求是侧重于汉字书写的实用方面提出来的,而从实用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来说,要求学生不仅适应将来的工作需要,同时还应了解汉字与书法的关系及其历史渊源,掌握汉字造形规律,懂得书法创作与欣赏的一般原理。

作为人民教师,还要求掌握一套比较完整的教学方法,从而为养书法事业的接班人打下基础,让书法艺术世代绵延,长盛不衰。

一、汉字与书法最早出现的汉字,大多为近似图画的象形字。

汉字的象形为其演变为书法艺术提供了良好的内在条件,而书法是关于汉字书写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无论是作为观照对象或书写实践,汉字与书法都是密切相关的。

但前者毕竟属于文字范畴,而书法既然是一门艺术,它的首要任务是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情感,所以它们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界线。

(一)、不同的社会功能。

汉字作为社会应用工具,需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帮助语言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进行思想交流,因此必须得到相应社会范围内的全体成员共同认可,还可翻译成其他民族的语言在整个人类社会流通。

书法是对汉字固有艺术因素的升华,与其他艺术一样,它只能在社会分工规律制约下由一部分人掌握,而且是通过视觉让人直接“意会”的。

(二)、不同的容量和含义汉字的含义和点画结构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能靠约定俗成,一个字还可以有几个意义。

字的含义不是它的形体所固有的,但一经约定,又是相对稳定、明确的,为保证其适用性,还可通过词典之类工具书使之规范化,但它的任何一点细微变化都要经历较长的历史演变。

书法虽然也以汉字为载体,但它的涵义是一定的艺术趣味、由具体的点画形态、间架结构等因素传达出来的,其中包括字与字之间的呼应联络,以及点画、字行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分布关系。

一定的艺术趣味作为书法的内涵,可以和所书写的文词相关,也可以毫不相干,而且可以通过不同水平的“再创作”,从多侧面、多角度作不同的理解,因此无法规范,甚至欣赏者本人对同一书作的理解和评价前后也不一定相同。

(三)、不同的规范要求汉字的规范性是单一的,一个字在一定历史时期只容许一种标准写法。

而书法的规范性是多样的,书法创作普遍遵循的原则是:不脱离汉字、不任意杜撰笔形、字形,能在传世名碑法帖中找到根据就行了。

与汉字单一的规范性相反,在书法作品中,相同的字容许出现异体或“同形异构”,使其异形纷呈,各具风姿。

如王羲之《兰亭序》有十九个“之”字,虽然写法各不相同,但合乎书法原理。

(四)、不同的象形性汉字“象形”是描摹自然景物,即“画成其物”,具再现性。

书法“象形”重在表现,即通过具体笔画表现出特定的感受或情感,这些感受或情感即使和书写的字句有某种程度的联系也无关紧要,纯属书法家随情变易,这种象形是种不确定的模糊意象。

(五)、不同的感觉渠道汉字可以通过听觉作用于主体。

在某些种场合,人们可以通过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书法只能诉诸视觉,书法作品虽然可以写出与语言相符合的文字,但读者关注的主要是书法家通过点画与结构形态造就的艺术境界,至于字形是否正确,文词是否合乎语法属于知识和修养问题,不代表书法家的创作水平。

因此对书法作品的任何评价,都有赖于视觉地观察,绝不可能用“书面谈话”的方式让人理解和接受书法通过具体形象所显示的艺术语言。

(六)汉字可以改革,书法只能发展汉字的发展史就是不断改革的过程。

如由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到秦朝的小篆,以后再由小篆变为隶书、草书、楷书,楷书,繁体变为“简化字”。

这种改革,目的是为了实用,因而新字体一经定型,旧字体就被取代作废。

但无论何种书体,一经进入书法领域,不仅作为书体继续保存,往往因其不再具有实用价值,人们更专注于它的艺术价值。

随着应用汉字的不断改革,淘汰了许多不合实用的文字,而与此同时,被淘汰的字都可能进入书法领域,为书法创作提供新的契机。

在实际应用中.汉字和书法是作为一个统一体显示出来的。

我们希望学生既能把字写正确、清楚、美观,最好能达到书法艺术的标准,但如果只合乎所谓“书法艺术”的要求却写不成正确可识的汉字(客观上存在这种时弊),那是我们坚决反对的。

在书写实践中,只有明确了汉字与书法的界限,我们才能根据不同场合,不同目的在实用与艺术之间做出选择。

二、汉字书写的实用要求以实用为目的的书写活动,首先应弄清汉字的基本笔画,区分容易混淆的笔形与字形,这是识字的需要。

有许多汉字是大同小异的,一笔之差,音义全非。

其次,正确掌握笔画,才能准确计算字的笔画数量。

汉字在某些地方需要按笔画数量多少依次排列,才有利于工作或学习。

例如在辞书上查找条目或排列名单等,查阅辞书有时还涉及笔形。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中凡笔画数相同的字,就是按第一,二两笔之形依次排列。

笔形掌握不准,查找条目就很困难。

要求正确掌握笔画,主要对现今通用的正楷字而言,其他字体如篆书、隶书、草书等,不属于规范实用字体,不能用楷体的标准笔画去衡量,即便是正楷,在古体字与今体字、繁体字与简体字、正体字与异体字之间也有一些差别。

对于这种现象,只能用一个标准去对待:凡经国家正式公布使用的“简化字”,即为标准规范,未经简化的字,一律以现行的标准印刷字为准。

这样才不致造成混乱。

学习书法还面临另一个矛盾:现在练字所使用的楷体字范本,大多是古代碑帖,其中有不少繁体字、异体字、古体字,还有书写者随意增减笔画的字。

和字形的规范性相反,这些字笔画与现今通用字有一定差异,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呢?解决的方法应当是把练字与识字、用字分开。

练字,主要是掌握汉字基本笔画的造形技巧,结构规律及篇章布置等,应侧重于字的形态塑造。

作为认识、运用,虽然也牵涉字的形态,但更应注意量的掌握,即笔画的多少、长短等。

汉字中这些细微差别应审慎地严格掌握,才不致彼此混淆。

各种笔画的粗细、曲直,结体的疏密、开合,笔画之间的联络映带等关系,则属于造形方面的问题,是我们临习古代碑帖应着重考虑的。

汉字书写从实用方面考虑,要求每一笔画都必须严格服从规范,才能正确书写识别千姿百态的汉字。

汉字本质上只能是一种社会应用工具,不应当脱离规范化这条原则,否则就会产生混乱,给工作和学习增添麻烦。

汉字书写要求实用,必须考虑书写工具。

传统书写工具是毛笔,古代典籍都是用毛笔写成的,毛笔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传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实用书写中,各种类型的硬笔(钢笔、铅笔、圆珠笔、粉笔等)突破毛笔的局限,在群众中广泛使用,在实用的基础上向艺术化方向发展,形成了当今书坛上十分活跃的硬笔书法。

硬笔字虽然在书写工具和字迹形态上和毛笔有所不同,但构成原理和审美趣味是一致的。

不少硬笔书法爱好者在练字时都以毛笔字帖为范本,在格式上普遍承袭传统毛笔书法。

硬笔字尽管具有方便易行的特点,但还不可能在实用性上完全取代毛笔字,如标语、布告、招牌等,硬笔字显然不如毛笔字适合。

至于美化环境、显示民族风尚、为名胜古迹增添光彩的匾额、楹联等传统书法形式,更是硬笔所不能胜任的。

实践证明,学习书法应当从毛笔入手,这样可以驾轻就熟,收到事半功倍时的效果。

有不少写一手漂亮硬笔字的人不会写毛笔字,如果他从毛笔字中汲取营养,一定能锦上添花,使硬笔字更富有情趣。

学习毛笔字和钢笔字,既有利于弘扬民族又化传统,又有利于实践和社会应用。

三、汉字书写的艺术要求汉字书写的艺术要求简单地说就是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升华为艺术。

汉字作为记录、传达语言的符号,是可以不太讲究书写方法就能形成的。

书法不是指普通以提供认识为目的的汉字成形方法,而是指经过特殊手段创作出来的被艺术化了的汉字,其中主要包括笔法、结构、章法三个方面。

(一)、笔法笔法主要指利用传统书写工具毛笔的能屈能伸,刚柔相济的性能与书写者肘、腕、指的巧妙配合,使汉字笔画由呆板的静态符号,变为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

(二)、结构结构又称间架或间架结构。

汉字笔画组合方式具有交叉、穿插的特征,是汉字区别于其他文字的重要特征之一。

实用汉字结构应偏重于组合的标准化,书法艺术则偏重神态的多样化。

汉字必须从具体组合上具有可供识别的准确性,否则就会在实用中产生混乱;书法则要求把机械的笔画构成有生命个性、能传情达意的有机整体。

字的结构本身是无所谓生命的,也不会有情感。

因而书法家运用娴熟的技巧,借助一定的笔法结构,下意识地把自己的生命活动移入对象中去,使人体会到种种复杂情感的存在,这种现象西方美学家称之为“移情作用”。

我国南朝刘勰则描述为“神与物游”。

欣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去体会形形色色的艺术情趣,同时也对应着欣赏者的胸襟气度和艺术素养。

(三)、章法章法又叫篇章结构法。

所谓章法,就是要求将一幅书法作品的构成因素融为一体,使之气韵贯通,首尾呼应。

讲究章法,是书法艺术区别于汉字实用书写的一个重要方面。

实用书写诉诸视觉,都按时间和空间顺序“线状”呈现,过目即置之脑后;书法作品在视觉中总是“块状”呈现。

欣赏者对书法作品的理解、评价是以整体感为前提的,即从整体—局部一整体,不顾章法或不成章法的书写实践,达不到书法艺术的高度。

我国著名书法家、书法评论家孙过庭说:“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是说结构意识由个别、局部直至整体的逐步扩展延伸。

书法作品在分间布白、字迹大小、书体搭配、行笔走向等方面,都有别于实用书写的要求。

例如实用书写大多是横行,书法作品竖写居多;同样是横行,实用书写是从左到右,书法作品是从右到左。

完整的书法作品分正文和落款两部分,落款字迹通常小于正文,字体与正文相区别。

书法篇章结构主要受传统形式和时尚影响,有常规而无定则,在创作实践中可根据不同情况灵活掌握。

汉字书写的艺术要求,除笔法、结构、章法外,还涉及使用异体字的问题。

汉字书写的实用要求,必须服从现行规范,这是由汉字本身的社会功能决定的。

书法既然是有别于实用汉字的艺术创作,从理论上说可以不受汉字规范的约束。

在现代书法作品中,除了大量出现已被取代的繁体字外,异体字也屡见不鲜。

这种现象之所以存在,不能简单归结为陋习或个人偏好,这和艺术心理学上揭示的“间离效果”有关。

任何艺术作品都应和欣赏者保持一定的距离,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才能引人入胜,产生共鸣,即“距离产生美感”。

人们之所以喜爱传统戏曲、音乐和绘画、建筑、风景,因为它们和日常生活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正是出于这样的动机与审美心理的需求,早已失去实用价值的甲骨文、钟鼎文、籀文、篆书等古代作品,被人们奉为“国宝”,从这个意义上说,书法作品中出现一些异体字是无可厚非的,但汉字书写作为艺术要求,并不是可心随心所欲地滥用异体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