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用债市场投资咨询分析报告
中国债券行业市场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中国债券行业市场投资策略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经济与货币形势回顾 (5)一、宏观经济:L型底部趋平,边际改善显著 (5)1.1 PMI:生产需求双回暖,PMI再创新高 (5)1.2价格:CPI再回2区间,PPI成功转正 (6)1.3外贸:疲态再现 (8)1.4工业、投资与消费:投资持续下跌后企稳回升 (9)1.5 经济增长:稳中趋平,边际改善 (10)二、货币形势:中性基调下稳中偏紧 (11)2.1货币的经济效应转向中性 (11)2.2存量多增量紧,货币稳中偏紧 (12)第二节债市表现回顾 (15)一、利率债 (15)1.1国债 (15)1.2地方债 (17)1.3 政策性银行债 (20)二、信用债 (22)2.1 信用债发行 (22)2.2 信用利差走势 (23)第三节投资策略 (27)一、经济增长:底部运行延续,投资助边际改善 (27)二、物价:基数效应消除,通胀无碍 (29)三、货币政策:稳健偏中性,对冲降准可期 (31)四、供需情况:监管趋严,钱多逻辑下债券仍是配置方向 (33)五、汇率:加息进程中人民币承压但不失控 (34)六、投资策略:利率下行路不易,波段操作进退可守 (36)图表目录图表1:官方制造业PMI和财新制造业PMI终值(%) (5)图表2:CPI重回1时代(%) (6)图表3:PPI持续向好(%) (7)图表4:进出口(左)、贸易差额(右)当月同比增速(%) (8)图表5:工业、投资与消费同比(%) (10)图表6:GDP当季同比增速(%) (11)图表7:投资与货币变动情况(累计同比,%) (12)图表8:国债发行规模(亿元) (15)图表9:国债收益率变动(%) (17)图表10:利率债发行规模(亿元) (17)图表11:10年期地方债发行利率与国债收益率(%) (18)图表12:地方债成交量(亿元) (19)图表13:政策性银行债发行与到期规模(亿元) (20)图表14:政策性银行债月发行规模(亿元) (20)图表15:国开债收益率(%) (21)图表16:信用债发行情况(亿元) (22)图表17:中高等级信用债利差走势(%) (23)图表18:低等级信用债利差走势(%) (24)图表19:2016年房地产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走势同步(累计同比,%) (27)图表20: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 (29)图表21:民间投资企稳回升(%) (29)图表22:猪肉价格监测 (30)图表23:生猪存栏量(万头) (31)图表24:基础货币增速下降,货币乘数上升 (32)图表25: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及离岸市场即期汇率 (35)图表26:10年期标志产品收益率走势(%) (36)表格目录表格1:2016年央行货币政策一览 (13)表格2:2016年信用债违约事件一览 (25)第一节经济与货币形势回顾一、宏观经济:L型底部趋平,边际改善显著1.1 PMI:生产需求双回暖,PMI再创新高PMI作为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年初可谓开局不佳,出现连续的下滑,其中官方PMI在2月更创下了自2011年11月以来的新低。
国债市场分析报告

国债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国债市场是一个国家债务融资和债务管理的重要平台,其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本报告旨在对国债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影响国债市场的因素以及国债市场的发展趋势,为投资者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通过对国债市场的重要性、投资者应该关注的问题以及对国债市场的展望进行讨论,我们希望能为投资者和相关机构提供全面的市场分析和建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包括了对整篇报告的结构安排的介绍,以及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在本报告中,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报告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国债市场进行概述,介绍本报告的结构和目的,并对国债市场进行总结。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进行国债市场概况的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参与主体等方面的内容。
接着,我们将分析影响国债市场的因素,包括经济政策、外部环境等因素。
最后,我们将探讨国债市场的发展趋势,包括市场规模的扩大、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强调国债市场的重要性,指出投资者应该关注的问题,并对国债市场的展望进行分析。
通过上述结构安排,本报告将全面而系统地介绍国债市场的现状、趋势和展望,为投资者和相关机构提供全面的分析和决策参考。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在于对国债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
通过对国债市场的概况和重要性进行全面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国债市场的运作机制和其在经济中的作用。
同时,本报告还将分析投资者应该关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国债市场的发展方向,为投资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我们希望通过本报告的编写,能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国债市场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国债市场的投资机会。
1.4 总结总结部分:通过对国债市场的概况、影响因素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国债市场在金融市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国债市场不仅受国家宏观经济情况的影响,也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
投资者在关注国债市场的同时,应该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政策的变化,以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中国债券市场分析报告范本

中国债券市场分析报告范本中国债券市场分析报告一、市场概况中国债券市场是一个重要的金融市场,它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债券市场的发展对于支持企业发展、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和改革,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最新的数据,截至目前,中国债券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
二、市场规模和结构中国债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已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
债券市场的结构较为多元化,包括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等多种类型。
政府债券是市场上最具流动性的债券品种,金融债券具有较高的信用风险,而企业债券的利率相对较高。
此外,中国债券市场还涵盖了境内和境外债券,进一步拓宽了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三、市场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1. 市场规模增长:中国债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与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密切相关。
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增长,债券市场的规模也将进一步壮大。
2. 产品创新:随着金融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债券市场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不断推出创新型债券产品,满足投资者的多元化需求,是未来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3. 供应链金融: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转型和金融科技的发展,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模式,对债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通过将供应链金融与债券市场相结合,可以有效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4. 债券通:债券通是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通过债券通机制,外国投资者可以更便利地进入中国债券市场。
随着境内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外国投资者的参与将会进一步增加,推动中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四、市场风险与管理中国债券市场面临一些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在管理方面,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债券市场的监管和规范,完善债券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市场交易的监测和风险防范,以保障市场的稳定运行。
五、投资机会和建议尽管中国债券市场面临一些风险,但也存在许多投资机会。
中国债券市场分析报告范本

{市场分析}中国债券市场分析报告范本19.0%30.3%1011.1%7年61.8%1.6%7年745.3%10年年6.8%10.9%14.9%7.1%7年0.9%1.5%10.1%第三方担质押担保无增信方 2.9%12%第三方无增信持7%AA 56%AA-AA+AA 64%AA-30%20%上海新18%5%上海新21%工业66.7%医疗保健金融21.6%2.0%5%工业公用事34%41.6%3.3%年16.4%21.3%40.4%2.3%年10.7%1.9%10.5%2.5%48%AA+27%25%工业公用事消费17%6%27.05%担保40%联合信25%上海新世纪25%2%25%联合信鹏元资25%345.6%年45.4%0.4%33.7%7年10年55.1%13%工业公用事消费12%工业公用事12.4%9.0%28%AA-4%AA+AAA 18%18.3%0.6%AA AA+21.7%0.2%AA 24%AA-AA+AAA35%10.1%21.3%未评级0.3%AA-AA+13.9%28.3%10%13%28%18012%7.3%0.1%0.3%8.3%27022.1%1200.3%365天8.6%17%电信工业金融19%7%工业32%金融消费17%7%13%527%10年13%1年20%531%10年年15%15%感谢阅读多年企业管理咨询经验,专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精品管理方案,企业诊断方案,制度参考模板等欢迎您下载,均可自由编辑售后服务洛阳公路口岸物流中心电子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洛阳公路口岸物流中心电子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中关村科技软件有限公司2009年8月目录1.概述11.1.项目背景11.2.项目建设目标51.3.项目建设内容51.3.1.基础设施51.3.2.内网门户平台51.3.3.外网门户网站62.需求分析82.1.现状与问题82.2.目标分析82.3.业务模型分析82.3.1.内网门户平台业务模型分析8 2.3.2.互联网门户网站业务模型分析9 2.4.系统功能和性能需求分析112.4.1.功能需求分析112.4.2.非功能需求分析123.总体设计方案143.1.设计原则143.2.总体架构设计153.3.技术架构设计163.4.部署结构设计174.外网门户设计184.1.概述184.2.用户定位194.3.栏目设计194.4.功能设计205.内网应用和门户系统设计235.1.内网门户平台235.1.1.概述235.1.2.应用模式设计235.1.3.门户整合建设255.2.应用系统255.2.1.内容管理系统255.2.2.信息检索系统275.2.3.网络社区285.2.4.会员管理315.3.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建设311.概述1.1.项目背景2000年以来,我国的物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网站也开始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以电子商务为主营方向,与电子商务配套的物流网站。
2024年债券投资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债券投资市场分析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债券投资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便为投资者提供有关债券投资的相关信息和建议。
本报告将通过对当前债券市场的整体情况、市场参与者、风险收益特征以及市场前景等方面的分析,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市场洞察力。
二、债券市场概述2.1 债券定义及基本特征债券是指借款人通过发行债券筹措资金,并承诺按照约定的期限和利率偿还本金和利息的金融工具。
其特征包括固定收益、固定期限、债权人优先权等。
债券市场是指债券买卖的场所和环境。
2.2 债券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21年底,我国债券市场总规模达到XX万亿元,已逐步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债券市场之一。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推进,债券市场的规模和深度不断拓展,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三、债券市场参与者3.1 发行人债券发行人主要包括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
政府债券发行以筹措国家资金为目的,已成为债券市场的核心部分。
金融机构债券发行主要通过发行银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
企业债券发行则是企业通过市场发行债券以融资。
3.2 投资者债券市场的投资者主要包括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包括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养老金机构等,其投资规模较大。
散户投资者指个人投资者,其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3.3 交易机构债券市场的交易机构包括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和银行等。
证券交易所是债券交易的主要场所,为投资者提供交易平台。
证券公司充当中介机构的角色,为投资者提供交易服务。
银行则提供债券托管和结算的服务。
四、债券投资风险与收益特征4.1 市场风险债券市场存在市场风险,其主要表现为债券价格波动风险和利率风险。
债券价格波动风险是指债券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变动而产生波动的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变动对债券价格的影响。
4.2 信用风险债券投资存在信用风险,即发行人无法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的风险。
投资者在选择债券时需要关注发行人的信用状况以及债券的信用评级。
中国债券市场年度分析报告

中国债券市场年度分析报告中国债券市场年度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
首先,回顾了过去一年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并对市场规模、品种、投资者结构等进行了评估。
其次,分析了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并对债券市场的创新与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引言中国债券市场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优化金融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品种不断丰富,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本文将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进行全面分析,为相关决策者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二、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回顾过去一年,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各类债券品种逐渐增多,投资者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已超过XX万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XX%。
债券品种方面,企业债、地方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仍是市场主要品种,但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创新品种也开始兴起。
投资者方面,机构投资者占据主导地位,个人投资者逐渐增多,境外投资者也逐渐进入市场。
三、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对债券市场的影响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国债券市场也受益于这一趋势。
首先,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港股通、债券通等渠道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扩大了债券市场的投资者基础。
其次,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RQFII)制度的改革,为境外机构投资者提供了更多便利条件,吸引了更多境外资金进入中国债券市场。
四、债券市场的创新与发展趋势在市场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中国债券市场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创新与发展机遇。
首先,债券市场将逐渐增加境外合作发行债券的机会,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
其次,中国债券市场将进一步发展绿色债券、可续债等创新品种,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此外,资管新规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加强资本市场的风险管理和审慎投资。
中国信用债市场专题调研分析报告

中国信用债市场专题调研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信用风险篇 (3)一、信用风险裸露,后续兑付压力较大 (3)二、强弱周期行业对比 (16)三、论城投:区域风险不容忽视 (32)第二节机构持仓和杠杆分析 (45)一、机构持仓情况 (45)二、杠杆率分析 (63)第三节利差篇 (68)一、信用风险只是收益率波动的催化剂 (68)二、信用利差分化进行时 (71)三、期限利差下行仍有空间 (78)第一节信用风险篇一、信用风险裸露,后续兑付压力较大1. 违约事件牵涉面愈发广泛,5 种债券,4 类企业,10 个行业今年是 5 种债券均出现违约的一年。
截至12月08日,2015 年信用债爆出的违约事件共计19起,数量上比去年翻了一倍(去年一共发生 9 起),直接违约金额达54.07 亿。
从违约票据类型上看,发行人资质较弱,信息披露不充分的私募债违约数量最多,共有 8 只,占到总体的一半左右。
而公募债违约债券类型中,共涉及 3 只中票,2只公司债,1 只短融以及 2 只企业债。
今年是 4 类企业均出现违约的一年。
央企,地方国企连续爆发风险事件,赚足了市场的眼球。
从 3 家违约央企目前最新情况看,二重系债权方批准了公司的重整计划,在大股东的协助下,兑付无虞;天威系正在进入破产重整程序,要求其还债的法律文书如雪片般飞来;中钢系正在利用延长回售登记期的手段努力协调各方关系,筹集相应偿债资金。
从数量上看,依旧是民营企业违约事件更为频繁,共有 11 家民营性质企业违约,占比达到 70%以上,外商独资,公共企业亦各有一只债券违约。
今年是 10 项行业均出现违约的一年。
就今年违约债券共涉及 10 个行业(申万口径),与去年相比覆盖面更广。
其中,机械设备行业下的违约企业数已经达到 6 家,市场持续担忧的钢铁,水泥,化工行业也各有 1 家违约;休闲服务,食品饮料等弱周期行业也有违约事件出现。
在进一步查阅其违约理由后,主要集中在行业景气度不佳叠加杠杆率过高引发的现金流断裂,此外也有公司治理上的原因。
信用债发行市场分析报告

信用债发行市场分析报告信用债发行市场分析报告一、市场概况信用债是指企业发行的债券,以企业的信用为支撑,通常用于企业资金筹措和债务融资。
信用债发行市场是一个重要的融资渠道,对于企业融资和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目前,信用债市场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2020年底,我国信用债发行规模达到20万亿元人民币,占债券市场总规模的62%。
信用债市场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对于融资环境的改善和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的增加。
二、市场趋势1.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信用债市场的发展。
例如,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健全信用债市场的指导意见,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信用债发行,提高发行门槛,加强市场监管,提升信用债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2. 企业需求增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融资的需求不断增加。
传统的银行贷款模式面临着各种限制,而信用债市场则提供了一种灵活、高效的融资方式。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发行信用债来获取资金。
3. 投资者多元化:信用债市场的发展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
除了传统的金融机构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私募基金和个人投资者也开始逐渐进入信用债市场。
投资者的多元化有助于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竞争力。
三、市场风险1. 信用风险:由于信用债的收益主要依赖于发行企业的信用状况,一旦发行企业出现违约或经营不善的情况,投资者将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
2. 利率风险:信用债市场的利率风险主要来自市场利率的变动。
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债券的价格下降,投资者可能面临损失。
因此,在投资信用债时需要关注市场利率的走势,并合理配置投资组合。
3. 流动性风险:信用债市场的流动性相对较差,市场交易活跃度低。
在市场波动较大或市场恶劣的情况下,投资者可能难以及时买卖信用债,造成投资资金无法变现的风险。
四、市场前景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改革,信用债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 政策支持:政府将继续加大对信用债市场的支持力度,通过出台政策措施促进市场规范化和透明化,鼓励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参与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信用债市场投资咨询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三季度行业信用利差普遍下行 (6)
第二节基本面:经营弱复苏,债务压力稍显改善 (10)
一、发债主体经营及盈利轻微复苏,力度较弱 (11)
二、发债企业现金流有弱化迹象 (15)
三、发债主体负债率略微改善,但偿债能力仍在弱化 (17)
第三节产能过剩行业流动性问题仍需关注 (20)
一、发债主体流动性压力指标高位震荡 (21)
二、产能过剩行业流动性压力不容忽视 (23)
第四节过剩产能行业需从再融资能力角度筛选个券 (27)
一、总述——再融资为当前过剩行业解决流动性问题的主要手段 (27)
二、煤炭 (28)
三、钢铁 (30)
四、有色 (32)
第五节供需:净供给弱势回升,但供需矛盾仍难解 (35)
一、供给端——净供给0.6-0.7 万亿元,发行量维持弱增长 (35)
二、需求端——趋于稳定 (40)
第六节市场展望 (43)
图表目录
图表1:2016 年以来重点发债行业利差出现整体上行(BP) (6)
图表2:周期发债行业利差绝对值在行业对比中仍处于高位(BP) (6)
图表3:AAA 周期性行业隐含评级走势 (7)
图表4:AA+周期性行业隐含评级走势 (7)
图表5:AA 周期性行业隐含评级走势 (8)
图表6:AAA 弱周期/公共事业行业隐含评级走势 (9)
图表7:AA+弱周期/公共事业行业隐含评级走势 (9)
图表8:AA 弱周期/公共事业行业隐含评级走势 (10)
图表9:2016 年以来工业企业量价走势 (10)
图表10:2016 年上半年工业企业收入及利润增速有所企稳 (11)
图表11:2016 年以来发债企业收入增速持续回升 (12)
图表12:2016 年以来发债企业净利润增速转正 (12)
图表13:2016 年以来发债企业ROE 下行速度放缓 (13)
图表14:2016 年以来发债企业净利率趋于稳定 (13)
图表15:总资产周转率持续下行 (13)
图表16:毛利率水平小幅回升 (14)
图表17:2016Q2 期间费用率较2015 年几无变化 (14)
图表18:2016 年Q2 投资净收益环比大幅下滑 (15)
图表19:2016 年净现金流持续下行 (16)
图表20:经营性现金流波动下行 (16)
图表21:2016 年上半年投资活动净支出增长 (17)
图表22:2016 年以来筹资净流入视模持续下行 (17)
图表23:近年来发债企业资产负债率持续下行 (18)
图表24:权益快于债务,权益殷实系负债率下滑主因 (18)
图表25:所有者权益增长主要系实收资本增长影响 (19)
图表26:2016 年上半年有息债务/EBIT 倍数持续增长 (19)
图表27:发债主体债务短期化仍未停止 (20)
图表28:发债主体流动性压力指标高位震荡 (21)
图表29:货币资金占比有所回升 (21)
图表30:货币资金对短债的覆盖程度改善 (22)
图表31:负债率、有息债务占比下滑 (22)
图表32:煤炭行业流动性压力仍在上升 (23)
图表33:煤炭行业各细分指标均无改善 (24)
图表34:钢铁行业流动性压力仍在上升 (24)
图表35:钢铁行业各细分指标均无改善 (25)
图表36:有色行业流动性压力再次回升 (26)
图表37:债务短期化系有色流动性压力提升的主因 (26)
图表38:信用债净供给大幅收缩(亿元) (36)
图表39:2012 年至今月度短融净发行量(亿元) (37)
图表40:2012 年至今月度中票净发行量(亿元) (37)
图表41:2012 年至今月度企业债净发行量(亿元) (39)
图表42:2012 年至今月度公司债净发行量(亿元) (39)
图表43:2012 年至今月度PPN 净发行量(亿元) (39)
图表44:2012 年至今月度ABS 净发行量(亿元) (40)
图表45:银行信用债托管量增量情况(亿元) (41)
图表46:广义基金信用债托管量增量情况(亿元) (41)
图表47: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累计同比(万元) (42)
图表48:保险信用债托管量增量情况(亿元) (42)
图表49:3 年期短中票收益率持续下行 (43)
图表50:3 年期短中票信用利差持续压缩 (43)
图表51:7 月以来级间利差快速压缩 (44)
图表52:7 月以来期限利差持续压缩 (45)
图表53:3YAAA、AA+与R007 之间的价差空间 (45)
图表54:R001、R007 月均价格走势 (46)
图表55:2016 年四季度AAA 收益率曲线预测 (47)
图表56:2016 年四季度AA+收益率曲线预测 (47)
图表57:2016 年四季度AA 收益率曲线预测 (48)
图表58:2016 年四季度AA-收益率曲线预测 (48)
图表59:2016 年四季度持有期收益期望值测算 (48)
表格目录
表格1:可表征企业融资能力的部分财务指标 (27)
表格2:煤炭企业中持续亏损,并可能影响其银行间市场融资能力的个券(亿元,%) (29)
表格3:煤炭企业中2015 年以来筹资性净现金流连续流出的个券(亿元,%) (30)
表格4:钢铁企业中持续亏损,并可能影响其银行间市场融资能力的个券(亿元,%) (31)
表格5:钢铁企业中筹资性净现金流弱化的部分个券(亿元,%) (32)
表格6:有色企业中持续亏损,并可能影响其银行间市场融资能力的个券(亿元,%) (33)
表格7:有色金属企业中筹资性净现金流弱化的部分个券(亿元,%) (33)
表格8:发债水泥企业中,流动性、盈利和偿债较弱企业(亿元,%) (33)
表格9:发债水泥企业中,融资能力、经营相对稳定的企业(亿元,%) (34)
第一节三季度行业信用利差普遍下行
2016Q3 重点跟踪产业债信用利差全面收窄。
随着宏观经济数据走稳,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快速攀升带给产能过剩行业一丝喘息的机会,地方政府对于各地支柱企业频频释放支持信号,相关产业债迎来一轮估值修复(图1)。
在利率中枢下行,债牛行情下,产业债都出现与同程度下行:从统计来看,忽略每个行业债券存续期限结构差异的情况,煤炭、有色及钢铁均出现40BP 以上的信用利差收缩;房地产、机械设备、高速和港口下行幅度较小,在20BP 以下。
图表1:2016 年以来重点发债行业利差出现整体上行(BP)
数据来源:WIND,北京欧立信调研中心
周期性行业利差仍处高位,但与弱周期行业利差差距缩小(图2)。
从行业利差绝对水平来看,高速公路平均利差为91BP,降至100BP 以下;申力、港口、食品饮料、汽车行业利差处于相对低位,与国债的平均利差在110BP-122BP 之间。
与国债平均利差超过140BP 的行业主均为周期性行业。
三季度各行业利差基本保持下行趋势。
图表2:周期发债行业利差绝对值在行业对比中仍处于高位(BP)
数据来源:WIND,北京欧立信调研中心
周期行业中高等级估值下行为主,低等级估值平稳。
从三季度各周期性行业的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