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绘制方法精编版
《柏拉图制作方法》课件

柏拉图的重要性和优势
柏拉图是一种有效的可视化工具,能够清晰地呈现数据和趋势,帮助观众更好地理 解信息。
柏拉图具有简洁明了的特点,能够快速传达关键信息,避免冗余和复杂的信息过载 。
柏拉图可以直观地比较不同数据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有助于发现数据背后的规 律和趋势。
柏拉图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数据可视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 步,柏拉图将会更加注重交互性和动 态效果,提高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
突出重点
使用不同的颜色、字体或标注 来强调关键信息。
突出关键信息和重点
使用标注和提示
在图表中添加标注、提示框或 说明文字,以强调关键信息。
调整数据系列格式
通过调整数据系列的颜色、线 条样式等格式,突出重点数据 。
使用图例和标签
在图表下方添加图例和标签, 解释图表中的符号和颜色。
总结和提炼
在幻灯片中添加总结和提炼的 文字,强调图表所表达的核心
观点。
使用动画和交互功能
使用动画
通过添加动画效果,使图表更加生动有趣, 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添加交互式按钮
在幻灯片中添加交互式按钮,用于控制动画 或交互功能的开关。
交互式图表
利用PowerPoint的交互功能,允许观众自 己探索和操作图表。
交互式问答
设计交互式问答环节,让观众参与互动,提 序的集成
03
Visio与Office套件其他应用程序(如Word、Excel)无缝集成
,方便用户在多个应用程序之间共享和传递数据。
SmartDraw
简单易用的绘图工具
SmartDraw提供了直观的界面和丰富的图形库,让用户轻松绘制 各种图表和图形。
支持多种输出格式
SmartDraw支持将图表输出为多种格式,如PDF、PNG、JPEG等 ,方便用户在不同场合使用。
柏拉图绘图步骤详细教材

70
0.870036101
0.78700361
0.8
60
50
0.631768953 43
0.6
总
计
40
30
0.339350181
20
0.4
23
20
16
0.2
10
0
0
柏拉图
200
1 1.0
0.942238267
180
0.870036101
0.9
投诉次数
180
0.870036101
0.9
160
0.78700361
修改最大刻度值
法
总计 比例 累计比例 94 0.3394 0.3394 81 0.2924 0.6318 43 0.1552 0.7870 23 0.0830 0.8700 20 0.0722 0.9422 16 0.0578 1.0000 277
投诉次数
柏拉图
100
94
1.2
90 81
80
11 0.942238267
0.8
140
0.7
120
0.631768953
0.6
100
94
81
80
0.339350181 60
43
0.5
总
计
0.4
0.3
40
0.2
20
23
20
16
0.1
0
0.0
12
15
9
12
14
15
17
10
9
14
9
10
14
15
6
5
5
柏拉图绘制方法

柏拉图绘制方法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柏拉图绘制方法1、打开Excel,做好排列图,选中“项目”、“频数”、“累计百分比”三列,再点“插入”——柱状图。
2、左键点中“累计百分比”项柱状图,即砖红色柱状部分;右键单击,选择“更改系列图表类型”。
3、在弹出的新窗口中选择“折线图”,便出现下面第二张图里砖红色曲线。
砖红色柱状图变成了红色折线图4、左键点中“累计百分比”项折线图,即砖红色折线部分,单击右键,选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5、在弹出的新窗口中选择“系列选项”中的“次坐标轴”选项(若为2003版Excel,则在新窗口中点“坐标轴”—“次坐标轴”),之后关闭窗口。
6、下图为初步完成的图,还需要继续绘制(加油!)7、左键点中蓝色柱状图,单击右键,选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在新窗口中的“分类间距”中调至“无间距”,便出现第三张图所示的柱状图。
这时,我们发现,折线图的起点还不在坐标轴的0点上,所以要进行以下的调整:8、左键再次点中红色折线图,排列图中会出现各种颜色的框框,将代表“累计百分比”的框框(即蓝色箭头所指部分)往上拉一格,折线的起点就会回到横坐标轴(x轴)的0点,如第二张图红色箭头所示。
上图看到折线起点与x轴重合,那么以下这两步,要将起点调至左y轴0点。
9、点中柏拉图,选择图表工具中的“布局”选项,再点中“坐标轴”——“次要横坐标轴”——“显示从左到右坐标轴”,得到图3图1图2图310、再次点中“坐标轴”——“次要横坐标轴”——“其它次要横坐标轴选项”,得到下图:11、在弹出的新窗口中选择“在刻度线上”,得到下图:12、左键单击上方横坐标轴,右键选择“设置坐标轴格式”,在弹出的窗口当中,将“主要刻度线类型”及“坐标轴标签”都设为“无”(如箭头所指),得到图2:图1图2从上图我们看到折线的起点和终点都在x轴和y轴上,但是还需要更改主y轴和次y轴的标签,其中左y轴的最大值设为不良要因累计频数的总和,右y轴最大值设为1。
柏拉图绘制方法

0
刮傷露銅 油墨上焊盤
PP粉
缺口
不良項目
100% 累
80% 計
60% 影
40% 響 20% 度
% 0%
臟物 錫壓1扁0
步驟4.調整次要X軸座標格式
A.於[刻度]活頁簿中將[數值Y軸至於最大類別]打勾 B.於[字型]活頁簿中將次要X軸的類別項目隱藏
刮傷露銅
695
目檢不良項目柏拉圖
油墨上焊盤
PP粉
100%
556
不 417 良 數 278
139
80% 累 計
60% 影 40% 響
度 20% %
0
0%
刮傷露銅 油墨上焊盤 PP粉
缺口
臟物
錫壓扁
12
不良項目
Minitab軟體繪製柏拉圖
步驟1.收集相關資料並將相關資料填入Minitab軟體的工作列中
不良項目 PP粉
刮傷露銅
不良數 85 297
油墨上焊盤 234
缺口
臟物
錫壓扁
100%
556
不 417 良 數 278
139
80% 累 計
60% 影 40% 響
度 20% %
0
0%
刮傷露銅 油墨上焊盤 PP粉
缺口
臟物
錫壓扁
11
不良項目
步驟5.增加累計影響度之原點0%
不良項目
不良數 累計不良數
影響度 累計影響度
刮傷露銅 油墨上焊 盤
297
234
297
531
43%
6
步驟6.將完成之原始圖表調整為所需圖表
不良數 累計影響度 %
目檢不良項目柏拉圖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柏拉图制作步骤

举例:某月统计A产品生产中的不良项目及不良数量,统计结果为:黑点14pcs,白点8pcs,划伤4pcs,凹点10pcs,气泡5pcs,流纹2pcs。
用以上不良统计数量作出柏拉图。
第一步:数据整理(依次从最高向最低排列)第二步:插入图表①先选择上图所整理的数据(除去合计一列),然后点击菜单→插入→图表→自定义类型→两轴线-柱图,出现下图所示:②出现上图所示之后,点击: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完成,柏拉图雏形作成,如下图所示:第三步:图表中Y轴左右两边的刻度整理①鼠标右键点击图表Y轴左侧,出现下图所示②点击坐标轴格式,出现下图,然后将“最小值”设置为“0”,“最大值”设置为“43”(不良数量的总数为43)然后点击确认,再用同样的方法点击Y轴右侧,将“最小值”设置为“0”,“最大值”设置为“100%”(不良数量的总百分比为100%),“主要刻度单位”设置为“25%”,然后图形如下所示:第四步:柱图调整(柏拉图的柱子之间是没有空隙的)①鼠标右键点击图中柱图,然后点击:数据系列格式,如下图所示:②然后点击选项,然后将“分类间距”设置为"0" ,勾选“依数据点分色”(为了不良项目区分更加明显,也可以不选)然后确定,就得出柏拉图啦第六步:百分比“源数据”选择区域调整(百分比的第一个数据为不良最高所占比例)①将百分比源数据第一个数值前面的单元格设置为“0”。
②鼠标右键点击图表,选择源数据,然后在“系列”点击“不良比例(%)”,将值的选定区域的开始的单元格设置成前面设置为“0”的单元格数值。
如下图所示,然后点击确定。
第七步:柏拉图作成①上图所示点击确定后,在图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图表选项”,然后选择“坐标轴”,勾选“次坐标轴”的“分类(X)轴”,然后点击确定。
②上图点击确定后,在下图所示的“次X轴位置”单击右键选择“坐标轴格式”③点击“刻度”后,去掉“数值(Y)轴至于分类之间”前面的勾。
然后确定④上图点击确定后,重复前面②的步骤,然后点击“图案”,然后在右边的三项:主要刻度线类型,次要刻度线类型,刻度线标签三项都选择“无”⑤上图点击确定后,正确的柏拉图就作成啦()。
手把手教您用Excel正确画柏拉图

柏拉图操作流程1、建立规范化数据表格,录入相应的数据,按照降序排列,计算百分比、累计百分比2、对数据表进行调整,以便作图,由图一调整到图二(标黄列互换或直接删除百分比列)(图一)(图二)3、开始制作柏拉图,选择数据表项目(蓝色部分),插入图表4、图表选择,选择柱状图,簇状柱状图,生成右侧图表5、点击“百分比”柱(红色箭头指向),鼠标点击右键,出现选择项后,选择“更改系列图表类型(Y)”(标红部分)6、选择折线图,带数据标记的折线图,生成右侧图表7、点击“百分比”数据点(红色箭头指向),鼠标点击右键,出现选择项后,选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F)”(标红部分)8、出现“系列选项”,选择“次要坐标轴”,生成右侧图表9点击“数量”柱(红色箭头指向),鼠标点击右键,出现选择项后,选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F)”(标红部分)10、出现“系列选项”,选择“无间距”,将蓝色光标拖至最左边,生成右侧图表11、数据表中增加黄色栏目,设置累计百分比为0%12、点击右侧图“累计百分比”折线,左侧数据表中出现包含了42%-100%的蓝色边框13、点击蓝色边框,将0%也包含进去,则出现右图所示图表14、点击图表,出现“图表工具”,依次点击布局、坐标轴、次要横坐标、显示从左向右坐标轴,生成右侧图表,图表次要横坐标轴出现图表顶端15、鼠标右键点击次要横坐标轴,出现下图所示列表,选择设置坐标轴格式16、出现下图,选择点击“在刻度线上”,生成右图,图表折线向左偏移17、点击图表,出现“图表工具”,依次点击布局、坐标轴、次要横坐标、显示无标签坐标轴,生成右侧图表,图表顶端次要横坐标轴消失18、点击图表左右两侧纵坐标轴进行设置,左侧纵坐标轴设置最大值为总量,右侧纵坐标轴设置最大值为100%,生成最右侧图表19、点击图表折线、柱状添加数据标签,生成右侧图表20、根据80/20原则添加垂直水平线,同时增加标题,并美化图表。
柏拉图及直方图和正态分布图绘制方法

图4 计算分组数据
Ste p
4 3
在D10:D27单元格区域输入下列数组公式,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完成 编辑,计算正态分布图的作图数据,如图5所示。 =NORMDIST(B10:B27,$E$5,$E$6,0)
图5 计算正态分布图的作图数据
5 Ste 3 p 以B10:B27单元格区域的数据为分类轴标志的源数据,C10:C27 单元格区域的数据为系列值的源数据,C9单元格的数据为系列 名称创建柱形图,如图6所示。
3、作图: 画一横坐标轴两纵坐标轴,左边纵坐标轴上标件数(频数)的刻
度,最大刻度为总件数;右纵坐标轴标上比率(频率)的刻度,最大刻度 为100%,左右轴刻度高度相等。在横轴上将频数从大到小依次画出各项 目的直方条,直方条的高度表示频数的大小,各直方条应等宽不留空隙并 占满整个横轴。
1 Step 3
Ste p
4 3
图4 改变“系列2”的“图表类型”为“XY散点图”
5 Ste 3 p 双击图表中的“系列2”,在弹出的“数据系列格式”对话框的 “坐标轴”选项卡中设置系列绘制在“次坐标轴”,如图5所示, 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图5 设置次坐标轴
6 Ste 3 p 分别设置主、次数值轴的刻度范围为0~1,“主要刻度单位” 为0.2,“次要刻度单位”为0.04,如图6所示。
图2 直方图数据公式
图3 公式的计算结果
Ste 3 p依据直方图数据计算公式分组数据,在B10单元格引用计算最小值单元格H3,
在B11单元格输入公式“=B10+$H$6”,再填充公式到B27单元格,制成分组数 据。选取C10:C27单元格区域,输入下列数据公式,按<Ctrl+Shift+Enter> 键完成编辑。应用该公式可统计直方图中对应分组区间的发生频数,如图4 所示。 =FREQUENCY(DATA,B10:B26)
柏拉图绘制方法

柏拉图绘制方法1、打开Excel,做好排列图,选中“项目”、“频数”、“累计百分比”三列,再点“插入”——柱状图。
2、左键点中“累计百分比”项柱状图,即砖红色柱状部分;右键单击,选择“更改系列图表类型”。
3、在弹出的新窗口中选择“折线图”,便出现下面第二张图里砖红色曲线。
砖红色柱状图变成了红色折线图4、左键点中“累计百分比”项折线图,即砖红色折线部分,单击右键,选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5、在弹出的新窗口中选择“系列选项”中的“次坐标轴”选项(若为2003版Excel,则在新窗口中点“坐标轴”—“次坐标轴”),之后关闭窗口。
6、下图为初步完成的图,还需要继续绘制(加油!)7、左键点中蓝色柱状图,单击右键,选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在新窗口中的“分类间距”中调至“无间距”,便出现第三张图所示的柱状图。
这时,我们发现,折线图的起点还不在坐标轴的0点上,所以要进行以下的调整:8、左键再次点中红色折线图,排列图中会出现各种颜色的框框,将代表“累计百分比”的框框(即蓝色箭头所指部分)往上拉一格,折线的起点就会回到横坐标轴(x轴)的0点,如第二张图红色箭头所示。
上图看到折线起点与x轴重合,那么以下这两步,要将起点调至左y轴0点。
9、点中柏拉图,选择图表工具中的“布局”选项,再点中“坐标轴”——“次要横坐标轴”——“显示从左到右坐标轴”,得到图3图1图2图310、再次点中“坐标轴”——“次要横坐标轴”——“其它次要横坐标轴选项”,得到下图:11、在弹出的新窗口中选择“在刻度线上”,得到下图:12、左键单击上方横坐标轴,右键选择“设置坐标轴格式”,在弹出的窗口当中,将“主要刻度线类型”及“坐标轴标签”都设为“无”(如箭头所指),得到图2:图1图2从上图我们看到折线的起点和终点都在x轴和y轴上,但是还需要更改主y轴和次y轴的标签,其中左y轴的最大值设为不良要因累计频数的总和,右y轴最大值设为1。
13、左键点中左y轴标签,右键选择“设置坐标轴格式”,如下图:14、在弹出的新窗口中将“最小值”设为“0”;“最大值”设为不良要因累计频数值,在本例中,即设为“19”;“主要刻度单位”和“次要刻度单位”根据频数的大小设置合理的间距,本例设为“5”,如下图:15、同样方法,设置右y轴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即100%),得到下图:16、调整各柱状图的颜色方便区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柏拉图绘制方法
1、打开Excel,做好排列图,选中“项目”、“频数”、“累计百分比”三列,再点“插入”——柱状图。
2、左键点中“累计百分比”项柱状图,即砖红色柱状部分;右键单击,选择“更改系列图表类型”。
3、在弹出的新窗口中选择“折线图”,便出现下面第二张图里砖红色曲线。
砖红色柱状图变成了红色折线图
4、左键点中“累计百分比”项折线图,即砖红色折线部分,单击右键,选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
5、在弹出的新窗口中选择“系列选项”中的“次坐标轴”选项(若为2003版Excel,则在新窗口中点“坐标轴”—“次坐标轴”),之后关闭窗口。
6、下图为初步完成的图,还需要继续绘制(加油!)
7、左键点中蓝色柱状图,单击右键,选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在新窗口中的“分类间距”中调至“无间距”,便出现第三张图所示的柱状图。
这时,我们发现,折线图的起点还不在坐标轴的0点上,所以要进行以下的调整:
8、左键再次点中红色折线图,排列图中会出现各种颜色的框框,将代表“累计百分比”的框框(即蓝色箭头所指部分)往上拉一格,折线的起点就会回到横坐标轴(x轴)的0点,如第二张图红色箭头所示。
上图看到折线起点与x轴重合,那么以下这两步,要将起点调至左y轴0点。
9、点中柏拉图,选择图表工具中的“布局”选项,再点中“坐标轴”——“次要横坐标轴”——“显示从左到右坐标轴”,得到图3
图1
图2
图3
10、再次点中“坐标轴”——“次要横坐标轴”——“其它次要横坐标轴选项”,
得到下图:
11、在弹出的新窗口中选择“在刻度线上”,得到下图:
12、左键单击上方横坐标轴,右键选择“设置坐标轴格式”,在弹出的窗口当中,将“主要刻度线类型”及“坐标轴标签”都设为“无”(如箭头所指),得到图2:
图1
图2
从上图我们看到折线的起点和终点都在x轴和y轴上,但是还需要更改主y轴和次y轴的标签,其中左y轴的最大值设为不良要因累计频数的总和,右y轴最大
值设为1。
13、左键点中左y轴标签,右键选择“设置坐标轴格式”,如下图:
14、在弹出的新窗口中将“最小值”设为“0”;“最大值”设为不良要因累计频数值,在本例中,即设为“19”;“主要刻度单位”和“次要刻度单位”根据频数的大小设置合理的间距,本例设为“5”,如下图:
15、同样方法,设置右y轴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即100%),得到下图:
16、调整各柱状图的颜色方便区分。
选中单个柱状图,右键选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填充”——选择颜色,如下图:
17、选择“布局”——“图表标题”——“图表上方”,设置图表标题。
18、最后根据80/20原则绘制“二八”线,找出关键不良要因,图表完成!完成的图表如下图所示:
注:标准的柏拉图绘制,需将不能分类的原因归为“其它”放在最后。